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們愛文明班會篇一
1、 使學生懂得講文明、講禮貌是小學生必須遵守的日常行為規范。
2、 培養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品質。
3、 使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好孩子。
1、搜集關于文明禮貌的知識和名言 2、音樂、ppt、班會黑板布置
導入:春風吹,陽光照,語言美,行為美,尊師長,友。 讓我們從小講文明,講禮貌,五年級(2)班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1、舉止言談講文明
2、人人文明講衛生
3、不讓陋習漫天行
5、爭做文明小主人
6、學習《中小學生守則》、
7、xx小學校風校訓、五年級
文明禮貌很重要,講文明,講禮貌,禮貌用語要記牢。“謝謝,再見,對不起”,還有“請”字和“您好”。
從我做起,懂禮貌,講文明,樹新風,堅決向不文明言行告別。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團結友愛,言語文明,健康上網,講究衛生,愛護公物,衣著得體,舉止大方。我們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我們有意擦去的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讓我們用自己的責任感和愛心,一起來創造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做合格的學生,做優秀公民。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我們愛文明班會篇二
(1) 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公共財物能給大家帶來方便。
(2) 懂得公共財物,人人都應愛護。
(3) 培養學生從小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做一個遵守社會公德的小公民。
活動過程:
一、請出主持人 (周雨欣、鄒卓君)
師:同學們,近段時間老師發現班上的桌凳和我們校園的一些公共財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因此,今天老師想請同學們組織召開一次——《愛護公共財物》主題班會,號召大家都來愛護公共財物,好不好?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請出我們的主持人。
二、學生組織開展活動
1、談話導入(主持人:同學們,說到公共財物,大家都非常熟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它們的身影,它們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同學們說說,你們都知道哪些公共財物?)
2、創設情景,明理導行 (楊文昊 周向婧 張雨晴 羅金明)
主持人:聽聽它們的自述吧!它對我們的幫助可大了。
學生甲:我是一只普通的垃圾桶,不好意思,我有一點臭。我的作用嘛,一句話:臭了我一個,幸福千萬個。
學生乙:我嘛,大家都認識我。無論是在偏僻的農村還是在繁華的城市,到處都可以看見我的身影,我的作用可大了。“喂!急救中心嗎?我家有位病人需要急救。”“119嗎?這里有幢房子著火了。”。。。。。。一件件急事,一個個消息,都是我來向大家傳遞。
學生丙:你們看,我的腿掉了一個,這個同學坐在上面還不住的搖晃,我多難受啊!
學生丁:哎呀,我身上多疼啊,我遍體鱗傷,沒人愛護我,我變得像個丑八怪了。
主持人:聽了這幾位朋友的自述,你想到什么?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
學生:“公共財物的用處大。”“給我們帶來了方便”……
學生:沒有了桌椅,我們要站著上課。”“沒有電話,我們多不方便。”“沒有垃圾桶,瓜果皮不知往哪兒丟。”。。。。。。。
主持人:這些公共財物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它,對不對?但是呀,在我們身邊卻時常有這樣的發生。。。。。。
(2) 學生丙、丁:小品表演“教室里是雞毛撣、掃帚大戰”
主持人:真是令人心酸哪,看到這樣的現象,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學生:“阻止他們的行為”、“上前把它修好”、“跟他們講道理”。。。。。。學生上前表演。
主持人:在你們身邊,有沒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呢?
學生:“在課桌上刻畫”、“在墻壁上亂畫”、“攀折花草”……
3、出示倡議書
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 1) 小心使用,不損壞。
( 2) 不在公共財物在亂涂亂畫,不搖晃、不攀爬公共財物。
(3) 利用周末,對公共財物進行清洗。
(4) 看見破壞公共財物的行為,積極制止。
我們愛文明班會篇三
講文明?樹新風。
x月x日 晚上 7:30分。
文淵樓。
全體同學。
通過本次班會,提高我們的文明修養,培養我們講文明,樹新風的意識。
1. 以中間的過道為界,將班級按座位分為兩組。
2.我們將在今后的一個月中,由班委組織在一起,對每個人和其所在的宿舍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根據每個人的表現和宿舍集體的表現評選出文明個人和文明宿舍,并以班級的名義進行表彰。
第一部分
主持人:儀表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在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聯系。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么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會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我們班會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在有趣的問題中體會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禮節,禮貌的內容豐富多樣,最基本的禮儀就是:敬人,自律,在與人交往時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禮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要做到適度得體,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人。
第二部分(禮儀知識問答)
計分規則:搶答的方式,誰舉手誰先回答,每搶答對一道題加1分,答錯不扣分。
主持人:現在有請各小組的代表來參與禮儀知識問答這個環節的的問題。
1 你稱母親的兄弟叫什么? (舅舅)
2 遲到的同學在教室門口應該先停下腳步,講什么?(報告)
3 要去同學家里玩,事先應該得到誰的許可?(雙方家長)
4 跟同學通信,用紅色墨水寫字,表示什么?(絕交)
5 國際社會公認的“第一禮俗”是什么?(女士優先)
6 講孝義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古代流傳著多少孝的故事?(24孝)
7 握手的時候,不要超過幾秒,才是對他人的尊重和禮貌?(3秒)
8 鞠躬時,雙眼應該怎樣的注視著對方,才表示尊重?(禮貌的)
第三部分(選擇題)
計分規則:搶答的方式,誰舉手誰先回答,每搶答對一題加1分,答錯不扣分。
1 男士應該養成(a)修面的好習慣?
a、每天 b、1—2天 c、2—3天。
2 男士著裝,整體不應該超過(b)幾種顏色?
a、2 b、3 c、4。
3、女士坐在椅上上時,應該坐椅子的(a)
a、三分之二 b、三分之一 c、二分之一。
4、拜訪他人應該選擇(c)
a、清晨 b、用餐時間 c、節假日下午和平日的晚飯后。
5、在社交場合初次見面或與人交談時,雙方應該注視對方的(b)才不算失禮。
a、雙眉到鼻尖的三角區域 b、上半身 c、頸部。
6、那些是公共學習場合(a)
a、圖書館 閱覽室 b、飯店 酒店 c、學校 超市。
第四部分(學校禮儀)
課堂禮儀:
1.遵守課堂紀律,準時上課,若有遲到,應得到老師的許可后,才能進入教室。
2.聽課時,要獨立思考,發言時應該舉手,得到老師的同意以后才能回答相應的問題。
3.下課時,老師沒有宣布下課,就絕對不能私自離開自己的座位,下課時,應該向老師道“再見”后,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才能離開。
服飾禮儀:要求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同學間禮儀:不能用“喂”或“哎”等不禮貌的用語稱呼同學。在問同學借東西的時候,應該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不要隨便給同學去綽號,不要隨意嘲笑他人,應該對同學給予熱情的幫助,最后就是一定要注意尊重同學的自尊,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第五部分(總結)
不學禮,無以立,以大學生禮儀行為養成核心,培養大學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自覺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培養大學生優雅的氣質和得體的儀表,培養大學生完善獨立和全面發展的優良性格,是當代大學禮儀教育的出發點和根本目標。
宣布班會結束。
我們愛文明班會篇四
講文明·樹新風
2019年4月18日 晚上 7:30分
文淵樓
2019級 全體同學
通過本次班會,提高我們的文明修養,培養我們講文明,樹新風的意識。
1. 以中間的過道為界,將班級按座位分為兩組。
2.我們將在今后的一個月中,由班委組織在一起,對每個人和其所在的宿舍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根據每個人的表現和宿舍集體的表現評選出文明個人和文明宿舍,并以班級的名義進行表彰。
主持人:
第一部分
主持人:儀表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在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聯系。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么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會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我們班會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在有趣的問題中體會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禮節,禮貌的內容豐富多樣,最基本的禮儀就是:敬人,自律,在與人交往時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禮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要做到適度得體,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人。
第二部分(禮儀知識問答)
計分規則:搶答的方式,誰舉手誰先回答,每搶答對一道題加1分,答錯不扣分。
主持人:現在有請各小組的代表來參與禮儀知識問答這個環節的的問題。
1 你稱母親的兄弟叫什么? (舅舅)
2 遲到的同學在教室門口應該先停下腳步,講什么?(報告)
3 要去同學家里玩,事先應該得到誰的許可?(雙方家長)
4 跟同學通信,用紅色墨水寫字,表示什么?(絕交)
5 國際社會公認的“第一禮俗”是什么?(女士優先)
6 講孝義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古代流傳著多少孝的故事?(24孝)
7 握手的時候,最好不要超過幾秒,才是對他人的尊重和禮貌?(3秒)
8 鞠躬時,雙眼應該怎樣的注視著對方,才表示尊重?(禮貌的)
第三部分(選擇題)
計分規則:搶答的方式,誰舉手誰先回答,每搶答對一題加1分,答錯不扣分。
1 男士應該養成(a)修面的好習慣?
a、 每天 b 、1—2天 c、2—3天
2 男士著裝,整體不應該超過(b)幾種顏色?
a 、2 b、 3 c 、4
3、女士坐在椅上上時,應該坐椅子的(a)
a、三分之二 b、三分之一 c 、二分之一
4、拜訪他人應該選擇(c)
a、清晨 b、用餐時間 c、節假日下午和平日的晚飯后
5、在社交場合初次見面或與人交談時,雙方應該注視對方的(b)才不算失禮。
a、雙眉到鼻尖的三角區域 b、上半身 c、頸部
6、那些是公共學習場合(a)
a、圖書館 閱覽室 b 飯店 酒店 c 學校 超市
第四部分(學校禮儀)
課堂禮儀:1.遵守課堂紀律,準時上課,若有遲到,應得到老師的許可后,才能進入教室。2.聽課時,要獨立思考,發言時應該舉手,得到老師的同意以后才能回答相應的問題。3.下課時,老師沒有宣布下課,就絕對不能私自離開自己的座位,下課時,應該向老師道“再見”后,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才能離開。
服飾禮儀:要求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同學間禮儀:不能用“喂”或“哎”等不禮貌的用語稱呼同學。在問同學借東西的時候,應該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不要隨便給同學去綽號,不要隨意嘲笑他人,應該對同學給予熱情的幫助,最后就是一定要注意尊重同學的自尊,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第五部分(總結)
不學禮,無以立,以大學生禮儀行為養成核心,培養大學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自覺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培養大學生優雅的氣質和得體的儀表,培養大學生完善獨立和全面發展的優良性格,是當代大學禮儀教育的出發點和根本目標。
宣布班會結束
我們愛文明班會篇五
活動目的:1、使學生懂得損壞公物是可恥的行為,愛護公物是一種美德。
2、讓每一個學生自覺行動起來,做一個愛護公物的小衛士。
活動對象:五二班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1、主持人致辭:
同學們,愛護公物是一種美德,損壞公物是可恥行為。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愛護公物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活動,并預祝活動取得成功。
2、班長朱柯萱講話:
關于公物的意義以及愛護公物的自覺意識,號召同學們都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來愛護身邊的公共財產。
3、學生講述愛護公物的故事,如《賴寧救火》《雷鋒撿螺絲釘》等。
4、學生匯報班級課桌損壞情況,并讓學生觀察被損壞的課桌。
5、討論:課桌損壞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什么不便?
6、模擬表演:一個學生坐在被損壞的課桌上學習,字寫不好,最后又因椅子不好,摔傷了腿。
7、學生交流平時看到的損壞公物的行為。
8、討論:怎樣做一個愛護公物的小衛士?
9、交流愛護公物的格言警句。
10、班主任總結發言:
希望同學們愛護公物要從身邊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
11、主持人結束語:
愛護公物光榮,損壞公物可恥,讓我們從愛護學校公物做起,做一個愛護公物的小衛士吧!
班長發言稿
《賴寧救火》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歲的優秀少年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犧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賴寧。那天下午3點左右,因八級大風,把縣城附近一家工廠的電線桿吹倒,造成電線短路,引起了大火。風助火威,火越來越大、燒得越來越遠。此時,森林、電視衛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庫存都不得面臨著巨大的危險。賴寧看見后立刻趕到火災現場。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奮不顧身地沖向前奮力撲火。雖然,消防隊員曾勸阻大家別往火中硬闖,但賴寧不忍心看到國家財產遭到嚴重損失又去撲火。最后大火終于撲滅了。14日上午,人們在海子山南坡的過火林帶中,發現了賴寧的遺體。他,右臂緊緊挽著一棵小松樹,額頭靠著山坡,眼鏡丟失了,左手撐著地,右腿還保持著向上攀登的姿勢。賴寧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生活無比熱愛,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著遠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樣的科學家;他堅持幾年為家鄉探險尋寶,利用節假日采集礦石標本,進行無線電實驗。他求知若渴的進行學習,好追根尋底,積極探求的進取精神,值得每一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