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小學教案時,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和能力,如閱讀、思考、合作等,以便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素質。教案的編寫可以參考教學經(jīng)驗和優(yōu)秀教材,但也要保持創(chuàng)新和個性化。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勸學閱讀答案解析篇一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但當涉獵(應當)見往事耳(了解)自以為大有所益(好處)非復吳下阿蒙(收復): 【小題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為現(xiàn)代漢語。(3分)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小題3】從呂蒙的變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請結合《傷仲永》一文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題1】d
【小題2】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而成為學識淵博的學者嗎?
【小題3】只要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就會尋找一切機會去學習,最終有所成就。再聰明的人,如果放棄學習,終將一事無成。像仲永,先天聰明,由于后天的不接受教育,最后卻淪為普通人。
勸學閱讀答案解析篇二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y)!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說說下面加點的詞表現(xiàn)了說話者怎樣的語氣
(1)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y)!.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3.本文主要通過()來刻畫人物
4.魯肅的話表現(xiàn)他()的感情
5.文中孫權善權,請結合實際對不愛學習的艾萬同學進行勸學(不超過50字)
閱讀答案:
(1)我難道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治經(jīng)為博士嗎?
(2)只是粗略的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3)長兄你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了?
3、對話
4、驚嘆
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就沒有成就,長大就會遭到社會的拋棄,讓自己無比后悔。
勸學閱讀答案解析篇三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解釋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及魯肅過尋陽()
2、翻譯下列句子。
(1)蒙辭以軍中多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結合自身經(jīng)歷談談本文給你的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當時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
(2)瀏覽/粗略地閱讀。
(3)到了————的時候。
2、(1)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
(2)士別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了。
3、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tài)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4)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或意見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6)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7)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8)勸人要講究策略。9)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10)只要發(fā)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yè),學有所成。
勸學閱讀答案解析篇四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 孫權勸呂蒙讀書是因為呂蒙“當……學”,但起初呂蒙以“軍中多務”為由加以推辭。
2. 孫權要求呂蒙怎樣讀書?
答: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 古代不同身份的人,稱謂是不一樣的:“卿”是古代君對臣,上對下,長輩對晚輩及朋友間表示親切的第二人稱;“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稱;“寡人”是古代諸侯對臣下的自稱。
4.文段選自《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司馬光是北宋 (朝代)政治家,史學家。
5.“博士”在文中的意思是古代研究經(jīng)學的最高官職名稱,今義是指學位的最高一級。
6.有一個成語出自本文,它是刮目相看,意思是古代研究經(jīng)學的最高官職名稱。
7.“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意在說明什么?
答:說明了學習給呂蒙帶來的巨大變化。
8.古今中外有許多表現(xiàn)勸學內容的名句,請寫出一句。
答:少壯不努力,老大獨悲傷
9.呂蒙的變化印證了一個成語刮目相看.
勸學閱讀答案解析篇五
1、 ?在《勸學》中連用了“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等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 ? ? ? ? ? ? ?”的觀點。
2、孔子曰:“學而時習之”,又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勸學》中提出 “ ? ? ? ? ?” 的觀點,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對學習的認識。
3、劉禹錫詩云:“芳林新葉催新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和荀子 ? ? ? ? (作品)中的“青, ? ? ? ? ? , ? ? ? ? ? ?。”都表達出學生可以超過老師或后人超過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勸學》中指出:“ 青, ? ? ? ? ? ? ? ? ?, ? ? ? ? ? ? ? ? ”與韓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 ? ? ? ? ? ? ?, ? ? ? ? ? ? ”,通過“木”于“金”的變化來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jīng)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
6、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斷廣泛學習改造獲得的。“金”要鋒利,需“就礪”;人要改造成為“ ? ? ? ? ? ? ?”的君子,就要“ ? ? ? ? ? ?”,可見,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勸學》中“ ? ? ? ? ? ? ?, ? ? ? ? ? ? ? ?”,強調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收獲大的道理。
8、 “ ? ? ? ? ? ? ?”是說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終卻超過一般人,是因為“ ? ? ? ? ? ? 。”說明了利用學習可以彌補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詩文中,有許多借助描寫“風雨”來抒發(fā)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勸學》中則用“ ? ? ? ? ? ?, ? ? ? ? ? ”來形象論述積累的重要性。
10、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了積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說“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勸學》中說“ ? ? ? ? ? ? , ? ? ? ? ? 。”
11、只要堅持,就會成功。正如《荀子、勸學》中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的'“用心一”和螃蟹雖有六跪而二螯,然 “ ? ? ? ? ? ? ? ?, ? ? ? ? ? ?”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學習必須用心專一,才能獲得成功。
《勸學》(選自《荀子》)
1、 ?荀子 ?學不可以已
2、 ?學不可以已
3、 ?《勸學》 ? 取之于藍 ? 而青于藍
4、 ?取之于藍 ? 而青于藍
5、 ?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6、 ?知明而行無過 ?博學而日三省乎己
7、 ?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8、 ?君子生非異也 ?善假于物也
9、 ?積土成山 ?風雨興焉
10、故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
11、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
12、蚓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勸學閱讀答案解析篇六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閱讀試題: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即更刮目相待更:(2)及魯肅過尋陽過:
2.翻譯下列句子。
(1)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寫了兩件事,分別是_____和______。
4.文章結尾寫“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有何作用?
閱讀答案
1.(1)重新。(2)到。
2.(1)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博士嗎?(2)讀書人分別幾天,就應該重新用新眼光看待。
3.孫權勸學魯肅驚贊4.側面襯托呂蒙才略非同尋常,表明他進步之快,從而表達“開卷有益”的中心。
[孫權勸學閱讀答案]
勸學閱讀答案解析篇七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資治通鑒》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但當
b.見往事耳(了解)涉獵(應當)
c.自以為大有所益
d.非復吳下阿蒙(收復)(好處)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孰若
曾不若孀妻弱子孤
b.蒙乃
久而乃和始就學
c.卿今者
二者不可得兼才略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在乎山水之間也
11.下面對本文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尚淺。這兩個成語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的,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
c.本文通過寫魯肅、呂蒙的對話,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正面表現(xiàn)了呂蒙的學有所成。
d.魯肅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被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蒙辭以軍中多務。(3分)
譯文:
(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3分)
譯文:
20xx年廣西區(qū)百色市初中畢業(yè)暨升學考試語文試題
[參考答案]
9.d(應為再)
10.a(chǎn)(a項兩個若均譯為如或比得上;b項第一個乃譯為于是,第二個乃譯為才;c項第一個者附在時間詞后,譯為……的時候,第二個者附在數(shù)詞后,譯為個、樣、種;d項第一個乎是感嘆語氣,譯為啊,第二個乎是介詞,相當于于)
11.c(正面不正確,應為側面)
12.(6分)
(1)(3分)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為由推辭(托)。(辭翻譯正確給1分,以……多務介詞結構后置翻譯正確給1分,譯文表達通順給1分)
(2)(3分)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而成為傳授經(jīng)學的學官嗎?(豈治博士翻譯正確給2分,譯文表達通順給1分)
勸學閱讀答案解析篇八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解釋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
(3)及魯肅過尋陽( )
2、翻譯下列句子。
(1)蒙辭以軍中多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結合自身經(jīng)歷談談本文給你的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當時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
(2)瀏覽/粗略地閱讀。
(3)到了————的時候。
2、(1)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
(2)士別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了。
3、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tài)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4)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或意見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6) 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7) 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8)勸人要講究策略。9)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10)只要發(fā)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yè),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