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建議是指針對某個問題或情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的一種表達方式。這些崗位職責范文展示了不同職位的具體職責和能力要求。
回憶錄散文特點篇一
被塵土覆蓋的記憶,被輕輕拂過,思念痛了,更覺落寞,那段情總是縈繞在心中?,F回頭望望,發現自己早已不再年少,已是奔二的90后。往事歷歷在目,迷茫過也墮落過,彷徨過,癡迷過也傻過。五年的無憂無慮無牽掛的小學生活,一年奮斗兩年墮落的初中生活,在中考前夕放棄了走大學的道路,毅然踏上了去省市一年一度的職校學一門謀生的手藝的路。
一凡
關于我
時而冷漠時而熱情,在熟人的面前經常嘻嘻哈哈,沒個正經樣子,在陌生人面前保持人畜無害的翩翩佳公子形象,做起事向來是三分鐘熱度,愛好眾多,喜愛的會深入其中探索一番,高興與悲傷都擺在臉上,傷心了就大吃一頓或者睡個昏天黑地的,快樂了就縱情高歌,盡管唱的和鬼哭狼嚎差不多,開心就是開心,難過就是難過,不喜做作之態。喜歡交朋友卻不知道如何與朋友相處,故失去了很多的.朋友。愛文字喜讀書,水平一般,業余的文字控,既寫不出華麗的語句,也寫不出驚才絕艷的篇章,僅僅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這就是我-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很平凡的一個人。
關于家庭
我自幼便被父母丟在老家不管不問,未曾得到一絲來自父母的愛護,僅十五六歲的小姑把我照顧大的,爺爺疼惜我,村中的老一輩時常見到我在爺爺身邊,走一步帶一步,不曾丟下過。在我5歲那年父母回來,還帶回來一個小女孩,也就是我的妹妹,懵懂的我不知道為什么要喊這個沒有一點印象的女子媽媽,被暴躁的父親毒打,從村中打到村外,一個村的人都知道,成了我難以泯滅的記憶,至今難以忘懷,以至于和父親之間總有一堵墻隔著,無論我在外如何瘋如何不聽話,在父親面前確是唯唯諾諾,不敢多言一句,判若兩人,記得我生病發燒輸了七天的液而不見好轉的時候,恰逢父親外出回來,在得知父親回來的當天我的燒就奇跡般的退了。
關于愛情
17歲那年,迎來了我初戀,在90后中我的初戀相對來說有點晚,只是單純的喜歡她,談了近一年吧,因為某種原因,便結束了我的初戀。也是唯一一個較長的戀人。后來又陸續的談了幾個,長短不一,長則幾個月,短則幾天,每一個女子我都是真心對待的,最終又陸續的分開,不是她們不夠好,也不是我不真心。說我花心的有多情的也有,我不否認也不辯解。當我累了的時候想找一個可以依靠的女子時,卻那么難尋,我現在明白了負人者人恒負之的結局,有個女子對我說過“你不負人便要被人負”
謝謝那些在我生命中走過的女子,謝謝你們教會我如何去愛一個人,
在經歷了那么多坎坷的感情后,迎來了她-靜兒!我現在的女朋友,我和她做了將近一年的兄妹后又結為情侶的,在紅塵中欲尋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我想我是幸運的,在滾滾紅塵中等來了她,和意濃姐姐提起過,她給我的答案是“即不支持,也不反對。”我知道依她的性格能說出這樣的話還是比較看好我們的。只希望我們能一路走到最后,面對未來的風風雨雨以及來自現實的挑戰,不斷磨合。你愿嫁、我便娶。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回憶錄散文特點篇二
曾經有一個人,常常把往事告訴我。往事在歲月里像一首歌,但是,這首歌并不是一直都是歡快的旋律,苦澀與堅強參半的曲調,一生一首,仿佛可以有滋有味的回憶,那些看似奇怪的音符,放進生活里,譜出過往的故事。一首用一生彈奏的音樂,放進人心,活出了屬于我們的那首歌。
二零一三年,七月的酷熱來的不快不慢。又一年的畢業季來臨,這一次包括我,我們都像一群停留在沙灘上的海鷗,等待著風浪的來臨。這一次,在等待中,我選擇了路邊經??匆姷摹罢斜I馬”啟示,很快,我的第一份工作找到,一家具有濃郁成都特色的火鍋店,我在那里開始工作。在那里,我認識了阿娘,開始接觸她的故事。
第一次見面,她那微胖的身軀,給我一種類似母親的溫暖。如我母親一樣,多年的操勞,不知不覺中變了模樣,一件一件失去青春時的美好,只留下一身疲勞,一張陌生的臉,還有一心牽掛的人。在風平浪靜的生活中總是憂心忡忡,為家為兒女,卻從未想過自己。
那一天,她穿著一件印花的連衣裙,一看就知道是那種菜市場購買的衣服,衣邊有些抽絲,這一件,她不知穿了多少年。手里正拿著一把醫院宣傳廣告,免費贈送路人的扇子,時快時慢的扇著風。她非常的活潑,不一會兒,就和年輕人打成一片,一首《親愛的媽媽》更是俘獲不少人氣與關注,她說話幽默,也很健談,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她,都叫她阿娘。
阿娘年近五十,卻仿佛二八芳齡,我與她一個寢室,她很關心我,但她也有一般中年人的習慣,嘴上總是愛嘮叨,事事掛在嘴上,時時提醒著你。與她相處很自然,像是在家里一樣,有熟悉的聒噪,也有陌生的環境。相處久了,她開始給我們講她的故事。
她說,小時候,生活很清苦,并沒有現在這么多的選擇,吃糖穿新衣服,都要到過年才有機會,家里最小的那個就沒有新衣服穿,穿姐姐哥哥的就不錯了;她說,年輕時,也是十里八鄉的漂亮妹子,梳著兩個小辮子,留著微卷的劉海,穿帆布直筒的褲子,腰上還要系上自制的腰帶,腳上也是自制的布鞋,胸前佩戴毛主席的肖像微章,喜歡騎三八牌自行車,一身整整齊齊,也是風風火火的趕集或是參加勞動。
那輛記憶中的自行車,是她最喜歡的東西。她說,那時侯的自行車特別珍貴,更珍貴的是,那時候那人喜歡載著她,吹吹夏天里的風,以為一輩子就這樣過了,愛情簡單又單純。可是有些時候,生活會隨了你的愿望,然后讓你失去方向。
后來,分產到戶,她與那男人結了婚。她說,年輕時,喜歡她的不少,她愛的卻是那一人。不愛說話,特別害羞,他也生澀的表達著愛意,終于,兩人走在了一起。剛開始,兩人一起努力奮斗,異常的辛苦,卻很甜蜜,她男人很愛她,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她,可是孩子剛落地不久,謠言開始四處流竄,受到謠言的沖擊,使生活的小舟開始搖晃,家庭與婚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男人學會了酗酒,懷疑伴隨著爭執,開始在生活中肆無忌憚的行走,她愛他,在所有謠言都指向她的時候,她自己都懷疑自己,不然怎么大家都這樣說她,她覺得,也許她真的錯了。一個女人不應該能歌善舞,不應該在人群中讓所有人看見你的光彩,也不應該在你男人之外的場合表現自己,因為這就是“出格”,這都是“不守婦道”。生活給了她一顆蜜棗,又給了她一巴掌,所以,她開始暈頭轉向的生活。
幾年后,終于,她不再為那份愛忍受,不再為那份不存在的謠言買單。一切都希望結束,因為她受夠了,累了就該放手。生活的戲劇性總是充滿挑戰人性的標準模式,男人跪在她的面前,賠禮道歉,以死相逼,說愛至死不渝。她猶豫了,因為,還有一旁哭泣的孩子,她的孩子,她舍不得他受一丁點的.委屈,所以,她留在了一個愛與不愛的家庭,一個恨與不恨的環境里。男人開始變好,多年積習的惡習也改掉,一切又開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她覺得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經過生活的波折以及磨礪,才會迎來更幸福的生活。這一切仿佛吹滿泡泡的空氣里,陽光燦爛,她終于等到幸福。
生活又是容易被吹皺的,男人開始悄悄的酗酒,生活的對比,總是很容易讓人妥協,她認為男人輕微的喝酒無傷大雅,而事實卻是,男人開始經常外出,經常酗酒,打罵又一次次出現在生活中。有一天,她終于意識到,這種生活她受夠了,看著孩子也長大成人,再也沒有顧慮,再也沒有留下來的理由。所以,她堅決的提出離婚,因為,這個男人已經與愛無關,她毅然決然的回到娘家。
現實生活的痛苦,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圈子。男人既不同意離婚,也不前來接她回家。家中的弟弟開始隱晦的要送姐姐回家,四周鄰里也開始對她指指點點,“多大年紀的人了,還學人家離婚,說不一定啊,是外面有人了,合計著忙結婚哩?!背弥礉M村風雨的時候,她第一次進城務工,不想給兄弟留下太多不必要的難堪,人的一生,絕大多數的路要自己走,從此以后,她選擇了為自己而活。
就這樣,她坐上了來成都的汽車,沿途有太多她沒有看見過的風景,她說美極了。原來生活可以有很多種可能,而她錯過了很多東西。阿娘主要負責后廚里面的洗碗工作,她卻說,她很喜歡現在的生活,自己掙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開始,她喜歡這樣干凈的環境,也開始喜歡上匆忙的城市生活,來來往往的人,也許會帶走她的故事,卻影響不了她的心情,所以,她很知足。
她經常會在閑暇的時間,給她遠在深圳的兒子做一些手工的東西。這時候,她總會給我們講關于她兒子的事,聽得多了,也就仿佛認識那一個人,一個和她一樣微胖的男孩,一個遠走他鄉,志存高遠的男孩。我們都為她高興,生活的平衡終于不再傾斜,多年前的選擇,是因為愛,如今的她,也感受著她兒子對她的愛。這種幸福雖然不一樣,但她很開心。終于,可以證明曾經辛苦的生活,都變成了一首溫情的歌。
如果故事到這里就結束,那該有多好,生活中不變的就是恒變,生活總在給我們扒高接受的高度,不停地挑戰我們對人生的看法。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常常在你來不及細細品嘗的時候,就遇見痛苦。
天微亮,阿娘就趕車回家了,從此,我在未見過她。而她的故事,就這樣沉寂在了生活的匆忙中,直到今天,我才重新拾起這個故事,不是因為要寫作而尋找的素材,而是,多年前,我曾在她面前說過,我要寫一本關于你故事的回憶錄。所以,這篇短小的散文記載著她的故事,卻要起名為《阿娘的回憶錄》。我希望我做到了,希望多年前的你,這些來年一直都是幸福的。
回憶錄散文特點篇三
在建設營房的過程中,我在的三排被安排整理場地,也就是在結冰的稻田里挖排水溝。我們第十班負責開挖一段。這時,我是三排第十班的班長。我的班有十三人,他們是,龍生庭(中南民族學院中文系,湖南人),匡宗華(中山大學哲學系,湖南人),呂光榮(中山大學物理系,廣東新會人),盧瑞麟(北京工業學院導彈自動控制系,北京人),徐知蓬(上海交通大學潛艇設計與制造專業,上海人),匡寶光(湖南師范學院數學系,湖南人)吳順先(中南民族學院中文系,湖南人),王朝陽,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火炮專業,安徽人),林玉敎(中山大學物理系,馬來西亞華僑),張祖望(中山大學物理系,江西人),段啟堂(武漢大學圖書館系,湖南人)。我們使用的勞動工具就是每人一把指甲鍬。那指甲鍬頭由金屬鍛造而成,寬約18厘米,長約30厘米,鍬頭之后接上一米多長的木把。因鍬頭形似人的指甲,因此湖區民間都把它叫做指甲鍬。湖區的堆積層很厚、很軟、也很濕,在這里從事農業生產挖鋤薅鋤基本上失去了作用。唯有那指甲鍬,只要雙手稍微用力往泥巴上一插,鍬頭就會很輕松地沒在泥巴之中。左一鍬,右一鍬,后一鍬,再往上一撬,一坨松軟的泥巴就被掏挖出來,再順勢往前一拋,就被投送到了合適的地方。開始,我們不會使用這從來沒有見過的勞動工具,排長示范了幾次,大家在勞動中學習,很快就操作自如了。只需6-7秒中就可以完成一套動作,把泥巴挖出來投送到需要的地方去。由于稻田泥層結構也就湖底的泥層結構,非常松軟,沒有石頭,沒有樹根,挖溝施工十分順利,沒有遇到什么阻力,加上施工的是清一色的一群血氣方剛的青年人,開挖出來的排水溝(后來就成了屋檐下的排水陽溝),不僅成一條直線,而且漂亮。連長巡查到我們班的工地時,看到我們開挖出來的排水溝,開心地露出了笑臉,表揚了我們幾句。大家的心情也就舒坦了許多。
益陽地區盛產竹子,湖區盛產蘆葦,軍墾農場多的是稻草。解放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營房,早就老馬識途,駕輕熟路。在連長的組織帶領下,建筑材料陸續被各班排運回來了。幾十根碗口粗的杉樹條,那是修建營房的棟梁柱;一根根長長的竹子,那是修建營房的檁子;那一捆捆蘆葦和稻草,既是做墻面與屋面的材料也是建床開鋪的材料。房子搭建的步驟是:先將杉木柱子立起來,用馬釘和鐵絲固定,構成了房子的骨架。再在屋面縱向綁上竹子(叫做擱竹),橫向鋪上蘆葦,然后在上面由下而上一級級鋪上稻草,最后在屋脊做些處理。根據連長事先分配的建筑材料數量,各排各自為戰。也就是說,每個排的營房各自建筑。我們的排長們都是從軍墾農場連隊里里抽調來的基層骨干,在湖區滾爬摔打了好些年。對于這類營房的建設的程序和步驟,他們早就輕車熟路,成竹于胸。他們各自在自己的工地指揮著自己的下屬,抬料,上料,鋪料、扎料、蓋稻草,一切工作都進行得緊張有序。也就兩天的時間吧,各排的營房框架就已經完成了。不過,這營房現在還只能躲雨。要想能避風御寒還得做四周的墻壁。
那墻怎么做呢?先是在柱頭之間和上下之間扎上兩根竹子當橫梁,然后把用稻草裹著蘆葦做成的條子,一根根并排豎直綁在橫梁上。黃色的稻草裹著蘆葦做成的條子,形狀和色彩都有點類似一根根碩大的油條。因此,連長就把扎條子叫做扎“油條”。連長又給我們做示范,說這“油條”需要扎得結實,勻稱,相對光滑,而且還要快。今天必須把油條扎滿營房的四周。于是乎,學造導彈的、學潛艇設計的,學造飛機的,學哲學的,學數學的,學文學的,學英語的,這些掌握著現代文化科學技術理論的大學生們,今天,都得老老實實的扎“油條”,從事著最簡單的最原始的手工勞動。現在想想,如此安排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是偉大的部署,還是偉大的愚蠢、偉大的笑話、偉大的浪費?歷史自有評說。
“油條”做成的圍墻終于算是圍好了。然而這用“油條”做成的圍墻,到處漏風,又怎能抵擋得住洞庭湖區的冷風寒流?于是,還得對圍墻進行加工,裝修一番,那就是粉墻糊墻。
第二天早上,寒氣逼人,稻田的水面上結了一層薄冰。我們十班被安排去粉墻。沒有石飛,沒有水泥,更沒有現在的888或999涂料。粉墻的材料就地取材,那就是稀泥巴!排長給我們做了講解和示范:用指甲鍬把泥巴挖出來,用腳不停地把稀泥巴踩濃踩粘。然后,用臉盆提桶把稀泥巴裝起來,用手捧著稀泥糊在“油條”上。厚薄要均勻,表面要平整,動作要迅速,程序要緊湊,時間要爭取。排長是穿著高筒雨鞋,站在泥水里講解示范的。輪到我們實踐了。大家都有了些遲疑。我們才來四天,沒有排長那樣的高筒雨鞋,腳上穿著的是剛發下來的解放軍軍鞋。要把泥巴踩融踩粘,這就意味著我們大家都得脫掉鞋襪,赤腳上陣,用腳去踩!天啦,須知,要取泥巴糊墻的地方,有一層積水,那積水早結了一層薄冰。赤腳踩著冰碴稀泥,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滋味呀!排長講解示范之后走了。撂下一句話:“十班長,就這么干!”
寒冷在包裹著我們的身軀。天啦,我們沒有不干的選擇和權利,不敢不干,“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其實我們也是想把工作做好;干好了,說不定晚點名時我和大家或許能得到解放軍排長的贊揚,那可是何等的'光宗耀祖,何等的光榮與榮耀。作為班長,我對大家說,干吧。于是脫掉鞋襪踩進了結有薄冰的泥巴里??镒谌A、呂光榮、吳順先、徐知蓬、林玉敎、張祖望,匡寶光,盧瑞麟,段啟堂,都先后踩進了冰泥里。我們原本凍僵了的雙腳,這時踩著那些冰碴,以及泥水中夾雜的菱角和貝殼,冷凍合著傷痛,折磨著每一個人的肉體和心靈,也在考驗著我們這人肉之軀耐寒的極限??镒谌A,這位中山大學哲學系的同學這時說了一句鼓勵大家的話。說,“解放軍上戰場打仗,還會面對死亡的威脅。我們這樣做還不至于會丟掉生命吧。”于是大家就在那泥塘里,一個跟一個地走圈踩泥巴。一圈又一圈,猶如那推磨磨面的驢馬,轉呀轉,轉呀轉。冰碴融化了,泥巴變稀泥了,我們的雙腳也都麻木了,幾乎失去了知覺。盡管這樣,大家也不敢休息,又忙著取來臉盆和鐵桶,把稀泥裝滿,拿去糊墻。
糊墻的工作也不輕松。沒有粉墻的工具檔子之類,唯一可用的就是爹媽給我們提供的雙腳和雙手。在冰冷的數九寒天,我們的手早已凍僵。這時,用凍僵的雙手,捧著零上幾度的泥巴糊上稻草裹夾的蘆葦墻,再用手去抹平,那寒冷,那刺痛,那滋味,那屈辱是何等的刻骨銘心!那泥巴墻如果一次把泥巴糊得太厚,就會整塊整塊的脫落掉。糊了一次之后,要等到水分稍微蒸發后,再糊第二次。但這時氣溫接近于冰點,水分幾乎不會蒸發。只好,邊糊邊等待。這樣的事連續做了兩天。期間,泥巴脫落了再糊;再糊的泥巴又脫落了又再一次糊上去?!段簳ぼ迗詡鳌酚幸痪湓挘骸皠着f親戚;殺害略盡;王公在者以疾苦歸;得度一日如過十年?!边@是成語“度日如年”的出處。過一天覺得好像過一年那么長久。形容日子難熬。說實在,粉墻糊墻的那兩天,我們的感受不是度日如年,而是度時如年,度分如年!
經歷了多次的反復,總算把糊墻的任務拿下了。全班也沒有一個人凍壞,簡直就是奇跡!就這樣,只用六天的光景,我們全連的營房基本就建成了。阿彌陀佛,謝天謝地謝軍人。盡管建成的不過是幾間茅廬,但畢竟是在最新最高指示引導下,我們大學生們親手構筑的史無前例的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偉大杰作。我們想象著,這樣的事跡,住在游泳池里的偉人,要是知道我們如此這般,虔誠地踐行著他的最高指示,想必會很開心夜不成寐的吧。他會知道嗎,我們相信會知道的,即使分居以后親密戰友江青不便告訴他,那同在一個屋檐下的鳳秘書也會給他吹點枕頭風的。那一定!
回憶錄散文特點篇四
回憶錄關于友情,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重視,還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淡薄,友情倒是像空氣一樣,優質的時候不知不覺,稀薄的時候卻又難受,無從適應,若真從量變轉換成質變時光倒轉那樣也回不去最初。
童年男孩和女孩都沒有界限。每年夏天爺爺就帶著我和小伙伴在自己門前的那顆桑樹上打桑棗。爺爺在上面打我和小伙伴在下面拿碗接著,掉地下的我們幾個小饞鬼也都不嫌棄,打完后用清水全部一起洗了吃。爺爺說桑棗不能吃多,到了吃的時候就都忘了,一個勁的讓爺爺不停地打。好幾次桑棗吃多了肚子疼,也只能自己默默地忍著,怕挨媽媽的批評。真要是饞起來了什么也不顧,吃了一舌頭的顏色,衣服、鞋子上全都是桑棗汁。被我媽媽發現后還會連累爺爺,幾個小孩站在我家桑樹下聽我媽的訓斥,爺爺站在另一邊。有時候媽媽說急了把領頭的爺爺也說一遍,每當這個時間我們都不說話。我們沉默了媽媽也就勉強接受了。別人家菜園的蘿卜都比自家的甜。三五成群相約,一群伙伴總是愛偷吃那個缺席人家里的蘿卜。膽子大的干脆吃飽了再兜著些在路上啃。膽子小的拔了就跑。我是那個膽小的,愛缺席的。所以我家的菜園經常會莫名地禿頭。有時候他們來我家菜園偷吃我給他們打掩護。往往這個時候我就成了他們心中的英雄。
別人家的飯比自家的都好吃。村里常常有小孩到了飯點拿著碗開始串門。我天生體弱,所以好的東西常常與我無緣。他們跑的快的經常是拿了雞腿掉了鴨肉。淘氣的孩子總是在爬樹,別人家孩子的衣服總是比我們穿得久,我們常常在“偷吃”的時候不小心把褲子給扯破,笑的'最大聲的是我們自己。我雖然體弱,我也跟著他們瞎跑。常常是那個被保護的對象,這點我很幸福。
那個時候我成績常常居尾,那個倒數第二名的女孩也一樣保持自己的記錄。我第一、她第二。所以她只笑我。就因為她笑我、所有人都跟著附和起來。沒人笑她,都只笑話我。我覺得很不公平。我整個小學最大的目標就是超過她,直到后來她輟學了。每次考差了最先讓我爸知道分數的也是她,只要數學試卷發下來,她就急急忙忙的跑回家也不等我一起。開始我還不知道原因,以為是她怕羞。后來挨了幾次打就知道了。明明承諾了都不告狀,為了報復最后我也偷偷的告了她的狀。
關于友情小時候的記憶還是最美好,最純潔、最純粹的。沒有雜物。小時候一顆糖就是友情,像冬天初升的太陽,看著溫暖而又稀缺,因為一顆糖圈起了一段情。電視劇“羋月傳”羋月小時候與嫡公主相識是因為”來而不往非禮也“,禮尚往來,童年的他們成了好朋友,如此簡單。至于后面兵刀相見,互相殘殺。那是欲望與愛情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有一次室友跟我抱怨她與朋友吵架的原因是因為對方不理解不體諒。也算不上吵架,有時候女人與女人之間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爭執、小打小鬧,輕了云淡風輕。重了,若是計較起來那就是翻臉不認情的。
時間就是沙漏,你們都在里面,被篩出去的就進不來了,被篩下來的又重新組在了一起。慶幸,還有些人在,這些人就是你現在的友情值,就是你現在的朋友。暖陽的時候一人捧一杯咖啡,聊過去,聊未來。她想象你未來老公的模樣。也許某天她們也會離開,也許陪你從起點到終點的不是同一群人。不是小時候偷你家蘿卜的人,也不是考試完后告你狀的人。他們變了,但是友情從未沉睡、從未離開,沒有變過。
長大了心事也多了,不會再因為你考試不及格她告狀,你為了報復她晚上睡覺的時候心里一直默念希望她下次考不及格,然后你就有了報仇的機會。長大后吵架,不再是一張桌子畫一條“三八”線,你不理我,我不看你,然后一下午自己就好了,也不記得是誰先理誰的。不管換了多少人,友情還是那樣溫暖。不刻意,卻也從未遠去。
回憶錄散文特點篇五
有一次,我自己在炕上玩娃娃.玩著玩著就靠在墻角睡著了,正趕上村里的婦女主任來我家,她進屋后就大聲地說“你看,小孩抱小孩睡著了”現在想起來,我那時應該很小,但是那個場景卻在我的腦海中定格了,我甚至還能清晰地想起那天,媽媽在廚房里做著白菜和貼大餅子的飯來,還有廚房里的白氣,屋子里的味道都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還記得在我家的北炕,住著一個上海知青,他姓李,具體長什么樣,我一點也想不起來了,只記得他是一個大高個子。因為我小時候長得挺好看,人又聽話,所以他很喜歡我。沒事的時候他最喜歡給我梳小辮兒了。有一次他給我的頭上梳了很多個小辮子,我媽說,我一直美了很多天,直到后來都很亂了,才拆開。每次想起他的時候還會想起一種奶糖的味道,那是他回上海探親帶回來的.而且還給我帶回來一個白色的頭夾,是那種蝴蝶結的樣式,夾在頭上很漂亮。
回憶錄散文特點篇六
一個人走了很久很久,不知何時才會停下!!!
從小生就生活在吵打不休的家庭,每次總是呆呆的看著他們的戰爭從激烈慢慢走向休止!不知道從什么時候不再阻止他們一次次的爭吵,總是在某一個夜晚就能聽到那些溫了一遍又一遍的咒罵與哭泣,我也開始變得麻木/就這樣我慢慢的長大,上小學有個老師教我學會寫日記,從此我把我所有的事都會寫在那里,偶爾會拿出來看看自己內心無盡的吶喊!不知不覺我學會封閉自己,開始變的有點神經質.
到中學就開始學別的同學談戀愛,初戀在中學時代延續了三年,到中考的時候學習成績逐漸下將,每一天的日記也開始越來越多,寫的心情越來越復雜,.同時自己的夢想也一步步遠去.考試失敗無疑讓我再次墮落!
不想再呆在家里聽那不朽的爭吵,執意要去打工,不曾想老天再次弄人,不到一個月就查出有病要回家治療,我悄悄的落淚了.第一次感覺淚水有點發瑟!
回去的那一天正是中秋節,父親來接我,第一次感到他對我的愛從來沒有消失過,也是第一次發現父親無聲的蒼老,看到他深陷的眼神讓我感到驚訝,原來我從來沒有讀懂過他,家里任何一個人也沒有!他看了我一眼,轉過身長嘆了聲,看著他的背影,我不禁感到心酸,此刻,他就在我眼前,我卻無法伸手去安慰他,去告訴他我沒事.我猶豫了很久,那只手始終沒有伸出,在后來的日子,我痛恨我當時的吝嗇!從醫院出來,看到他在增角慢慢蹲一下去的身影,我感到父親此刻,內心無以言表的酸楚正在慢慢侵腐他的靈魂.正當我慢慢開始感受父愛而要去珍惜這份久違了的愛時,父親如黑夜那一盞孤燈,剎那間滅去,一切從此變得漆黑,不再有亮光,空留我一人在黑夜里,他走的那一夜,我沒有流一滴淚,看著他痛苦掙扎的神情,看著他走時傷心欲絕中參有的幸福,看著他最后那兩行清淚,我的心如刀絞般,那撕心裂肺的痛完全讓我整個人僵硬,透過那最后兩行淚我看到他好像從來沒有后悔過他這樣的選擇,對他來說完全是種解脫,他完全沒有想過我的無依,到他走的最后始終沒有看我一眼,我知道要不是我給他那么重的壓力,他就不會這么選擇,雖然直接原因是因為我媽,但下正真的原因是他已無法融解這個讓他窒息的現實.到他入土我沒有流一滴真誠為他而傷心的淚.就這么走了,我的生活也從此在惡夢中進行.一切只是為了贖我的罪過!對父親的思念在夜里悄悄哭泣.
我帶著我內心所有的痛與悲走出被寒雪覆蓋的家鄉小路,來北京開始我真正的打工生涯,隨著叔叔來到這個沒有一絲感覺的城市,第一夜晚,我尋找了很久,竟連顆星星都沒有看到,我的`敏感告訴我,以后的日子會很難很難!
果然,我的生活并不是一凡風順,工作中出現了很多波折,虧錢培錢,看著叔叔的冷漠無情,親情在我心里一次次的開墾,滿是傷痕,我開始恨這世間的一切,恨開始在我心里萌芽!慢慢成長!
這樣生活一直在延續,到后來陰差陽錯的和一同事談起了戀愛,到后來動心真正喜歡上他,我們也算波折重重,期間分分合合走過很長一段時間,兩個人都好面子,吵架了誰也不肯低頭!也是這樣我心里積壓許久的傷慢慢開始愈合,我也學著去打開心結,走出陰影,學會放開自己過現實一點的生活!
起初從他身上我感到從親情消逝已久的溫暖與關愛,仿佛父親并沒有全部帶走我人生的精彩!很想珍惜這份闊別很久很久的關愛,處處去遷就他,讓著他,就是在好面子,我也不想再一次走進自己冰冷的世界里,不想一個人永遠面對黑夜暗自落淚,有時也會感覺不值說一些口是心非的話,但多是我拋棄我的尊嚴來維護我們之間的情感,因為我相信這是真摯的情感,不會參雜其它!到后來我開始為他的所為心痛,甚至落淚!他真的不是一個稱職的男友,而且很差!
我自認為了解他,只是脾氣不好,還幼稚的認為一切會改變!雖然后來感覺越來越不合適可還是勉強在一起,每次生氣說出分手后悔的總是我,真的不想再回到自己一個人那冰冷的世界.直到后來,查出有病單位讓我回家治療時才明白原來自己折做的一切是那么可笑與不值,就如說再見只需揮個手說再見那般輕描淡寫!
最讓人可恨的是不想再在一起了也不開口,試圖用冷淡的方式逼我開口,也許這樣他會認為他沒有對不起我!真是讓我感到無比的惡心,認為和他在一起的一年多時間里完全是對我的侮辱與賤踏!我還是開口了,時間過了半個多月,我懷著滿腔的悔與恨度過了半個月,不曾想他竟發信息告訴我喜歡別人了.當時我笑了很久很久,看到的人都有認為我有什么值得高興的事,可誰能想到此刻的笑是多么的痛與悲!世間真的有這可笑的事!可悲!
由于有病叔叔讓我回家,我又一次走向深谷邊緣,下面,陰冷黑暗,可我又不得不往下走,因為這條艱難的路只有我自己來走,家里完全幫不了我,看到媽媽那無助的眼神,又一次聽到和父親一樣的嘆息,我真的不忍心,我不想再做一次惡夢.我又一次重返北京,真不知在這個丑惡的城市里要搖曳多久才能走出這冰冷的世界,。
人生路多艱辛,何去何從!?
回憶錄散文特點篇七
母親的一生,是凄苦、窮困的一生。盡管母親辛勞一世,生活卻是清貧終生!
母親三歲那年,外公離世,留下外婆與年幼的兒女相依為命,苦度日月。母親的婚事是媒妁之言作成的,父親憨厚老實,只知下苦力,所以家里的事務主要靠母親料理。
母親生我姐弟四人,一女三兒。從我能記事時起,母親總是白天下地參加勞動,晚上熬眼紡線織布,那時生產隊總有干不完的活,那時我們一家六口穿的衣服主要是母親織的粗布,所以晚上總有她織不夠的布。七十年代,糧食雖然不像老人說的年饉時那樣緊張,但我家的'糧食并不寬裕,中午能吃上一頓軟面算是過節了,早晚如果糝子熬的稠了,那肯定是沒饃了或是饃少了。母親做人那仁慈忍讓的風范也影響著她的子女,每當饃少的時候,我們姐弟誰也不愿把手伸進饃瓢里去取那一個饃,為的是留給整日勞苦的父親吃。
母親是個心細手巧的人,她除了給自己一家人縫縫補補外,還操心著娘家一家人的縫縫補補,有時還照顧幫助比自己更窮的親戚和鄰居。
母親養了幾只雞,雞下的蛋自家從來舍不得吃,把雞蛋攢起來賣了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那些年月,我家一年到頭只有在大年三十晌午才能吃上一頓燴肉菜,那時母親就說:“寧窮一年,不窮一節。”有一年舅父做生意血本無回,到了年關舅家一點喜氣都沒有,別說割肉,就連一絲青菜都沒買,母親在家里燴好肉菜,又汽了些饃,對我們說:“你舅家今年弄得可憐,你的吃些饃,少吃些肉菜,我給你舅家提些去。”說著就舀了一瓦罐提給了舅家。到了第二年端午節,舅家還沒緩過來,那天早晨,母親把自家鍋里并不多的粽子拾了一兜兜提給了舅家,母親剛回家,外婆跟來了,淚流滿面地說:“舅家本來給外甥送粽子,咱這舅家卻吃外甥的,”母親也哭了說:“誰叫我哥把日子過得那不如人,……”那時兩家人的生活和命運都牽動著母親一個人。
我們兄弟慢慢長大,母親的負擔似乎越來越重,父母撫兒養女,給兒娶媳婦好像是父母必盡的義務,我們兄弟不念書了,母親又為她的三個兒子的婚事操勞著。我們兄弟結婚后都只顧忙著為自己壘窩,卻沒顧到母親一年比一年蒼老,母親依然是省吃儉用,嘴里念叨著:“娃的都還沒蓋房呢!”母親就是這樣心里只有兒女,唯獨沒有她自己。
母親的一生是剛強的一生,就在她被病痛折磨地把手捂在心口痛苦地蹴在一邊,她內心的痛與苦也不訴說。醫生說母親需要隔一天打一回能量針,母親有時卻隔了幾天,我知道后責怪母親不聽醫生話,母親卻說:“家里的賬還沒還完?!?/p>
母親就是這樣辛苦一世,卻清貧終生!
回憶錄散文特點篇八
“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干啥/到什么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每次聽到閻維文的一曲《母親》,我都會眼含熱淚。母親去世已經將近二年了,可母親的音容笑貌還清晰地浮現在眼前……母親有一雙近乎失明的眼睛。從我記事時起,我就知道母親的眼睛不好,她的眼睫毛倒長,整天不停地流淚。母親有...
唯奇
創業起手式從邁出第一步開始
很多人都看出互聯網是一個未來的趨勢,但是卻有那么多的人在這個缺乏信任的社會找不到出路。為什么呢?因為你沒有邁出第一步。一個人邁出第一步是很痛苦的事情,也是艱難的心理歷程。我也是,當我開始接觸互聯網之時,我一直在尋找的是一些實體項目,比如,加盟,比如,餐飲,比如,淘寶,比如...
企業家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