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總結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總結題目篇一
課堂提問是開展師生雙邊活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具體教學中,課堂提問容易流于形式,出現諸多問題:如過于繁瑣,主次不分;過于空泛,不著邊際;過于晦澀,無從思考;過于含混,模糊不清……要防止這些毛病,就必須做到:科學設疑,民主提問。
首先,課堂提問要有針對性。一是針對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素質教育“讓學生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主動發展”的要求,教師的提問要面向全班,不能只顧張三,不管李四;看中優生,冷落差生。所以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梯度性,因材發問,因人而異。不過所謂的“高級題”也未必是差生的禁區,優生的專利。課堂上的教師應察言觀色,因勢利導,靈活機動。二是針對教材,教材是知識的“源頭活水”,教師的設疑要分清主次,突出重點、難點。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滿篇問,必將造成教學的無序和隨意。這里,我們不妨借鑒一下葉圣陶先生的做法:“于學生所不易領會處發問”。其次,提問應講究方法。
另外,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問敢答。對學生言之成理的見解、獨到新穎的觀點,應熱情鼓勵,不能“一刀切”,用所謂的“標準答案”一錘定音。
要改變由教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為學生稟賦和潛能充分開發創造寬松環境,語文活動課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課型。我的一些做法是:
1、開展課前一分鐘演講和專題辯論賽。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明顯提高。
2、編題、編謎。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冊課本上完后,讓學生編題互測,編謎猜字、成語、篇目名、作家名等等。在互測互猜中知識得到了鞏固。
3、作文自改互改。教師指導方法,提出要求后,讓學生自改或互改作文。這樣,既節約了教師時間,又能使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4、采訪、調查
5、編歌、繪圖、制表。……要想活動課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還應特別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準備要充分,目標要明確,不能放任自流。寧精勿濫,濫測難收。其次形式要恰當,既不能模式單一,又不可強求花樣,以免樂之熙熙而學之空空。
創新教育無從談起,那么怎樣點燃學生創新意識的火花呢?下面談談我的兩點做法:
1、由“點”引爆,啟迪學生多元思維。我們知道對同一問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語文教學中,就有許多能引發學生多元思維的“點”。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抓住這些“引爆點”,質疑啟思,讓學生的思維迸發出五彩繽紛的艷麗火花。
2、填充“空白”,啟迪學生的想象創造。作家在創作時,往往采取“文約事半”的手法,留下許多“空白”,教師要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力,進行再創造。如學完《理想的風箏》一文后,我問同學們:“假如劉老師沒有去世,他現在怎樣?”結果同學們充分發揮想象,踴躍發言。有說劉老師出國養病的、有說劉老師義務當學校歷史輔導員的、有說劉老師做了歷史博士生導師的、還有一個說劉老師左腿安上了假肢,正在公園里打太極拳呢!讓我們給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自由的飛翔吧!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總結題目篇二
去年春,霍山縣教育局組織開展教育教學主題研修活動,我鎮語文教學的研修課題是“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提高學習質量。”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知幫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就事半功倍,學生才能實現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在這一年多的研修活動中,我更深刻地認到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和實踐中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讓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理論和方法,并已初見成效,也讓我在這項活動中嘗到了甜頭。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反復摸索、實踐、確定在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并已取得顯著效果。
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從課前準備開始,我每節課下課前,都提醒學生要把下節課需要的學習用品準備好,方可下課。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上課前手忙腳亂地從書包里掏書掏本子,還可以避免學生心浮氣躁,讓教師能盡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在學習用品的擺放方面我也有要求,筆盒放在桌子上前方,書、本子、學具依次摞起來放在桌上左上面,讓學生從小養成物歸其位的好習慣。預備鈴一響,就要靜下來,小憩收心,我對學生怎樣坐,怎樣站,怎么回答問題,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
的態度和習慣,反映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學生的學習時間主要在課堂上。在學習中,從每個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起,就能形成一種自覺的、主動的學習行為,并成為一種習慣。例如:上課時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回憶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小組討論、互相交流,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提問,認真做筆記,不做小動作,不交頭接耳。朗讀時正確、流利、有感情、并且聲音響亮、清晰。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不只是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復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對做得好的個人或小組給予語言鼓勵或授予小紅星,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于課堂教學之中。
首先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從作文的選題入手,以寫童話、想象文為主,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另外,積累大量的語匯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我充分利用課前一分鐘,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讓學生邊聽邊記好詞好句。平日每天輪流,一位學生在黑板上抄寫自己摘錄的好詞好句,要求其余學生讀讀記記。平時還經常組織學生到圖書館閱讀書籍。臺商王永慶捐贈我校價值2萬余元的圖書,這些富有知識性、趣味性、時代性的精美圖書,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閱讀的欲望和興趣。我還要求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并在班上不定期舉行好書推薦活動,要求每周推薦一本書,兩周一次上臺推薦給大家,說出你推薦的理由,喜歡的原因,按座次輪流上臺。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更激發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匯量大大增加,閱讀視野開闊了,寫作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得提高。在學校舉行的作文評比中好多同學還獲了獎。
寫字教學往往會在高年級被忽略,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課后的描紅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在學校里舉行的鋼筆字比賽中,本班學生獲得了一等獎。其中姜蘭同學代表學校到霍山縣參加全國第四屆少年兒童書畫大賽,極大地增加了她的信心,在班級中也掀起了寫字熱潮,我抓住這個契機,鼓勵指導學生練習書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從學習過程的整體系統來看,除以上說的定點定時的課堂學習外,還有不定點不定時的課外學習,這個過程的學習更為重要,更為主動。學生的知識多少,不平衡程度就在此體現,培養良好學習的習慣更為不易。學生有無良好的學習習慣,關系到語文成績的好壞,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例如: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在生字教學之前,我首先要求學生借助《小學生字典》自學生字,從音、形、義方面去識字、組詞、造句,從而養成了查字典的習慣。在中高年級的閱讀中更離不開課外學習。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就是這個道理。要達到這個目的,只有養成多讀書的習慣。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不能單槍匹馬,孤軍奮戰,不僅要與平時的生活、衛生等習慣結合起來,還要與學校、家庭教育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堅持不懈
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一種長期的工作,要經過多次或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學習語文的習慣之養成也要堅持不懈,首先應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其次要適當布置課內外任務,定時或不定時地檢查。如課文中有規律地預習生字、詞、課后問題,以教材類型進行訓練等,最后形成良好習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習慣可以養成,但要花費很長時間,并應有堅強的毅力;壞習慣也同樣可以養成,它隨時隨地都可以介入,并且難以改正。正如古人云:“學好不容易,學壞一下子”。例如:照抄作業,上課不專心聽講等,這些現象如果發現后,應及時糾正,講清道理,把不良的習慣取締、消滅,不使之蔓延。一個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壞的習慣多數毀掉一個人的一切。培養好的習慣,也就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只有習慣成了自然,才能熟練地駕馭語文知識,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語文素質的形成和發展。
本次主題研修活動即將結束,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做法一定會堅持下去的,我堅信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一定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總結題目篇三
本人自參加工作以來,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下面是本人的教學經驗及教訓作工作總結如下。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有部分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對后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等。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3、積極參與多媒體教學設計交流,觀摩優秀課件及教案,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并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提高了自己相關的業務技能。
4、認真學習新課標要求,勇于從事語文教學的新嘗試,并成功的運用電腦多媒體課件上了一節語文公開課《唯一的聽眾》。
5、“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授課時重點突出不夠明確,平時對于學生整體照顧不夠等。現在,我也正在不斷改正中。
總之,在本學期的各科教學工作中,我都力爭嚴格要求自己,無任何有悖新課程標準和新課改要求的做法,并能做到為人師表,語言健康得體,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我校的建設與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