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章制度的制定需要考慮到各個方面的需求和利益,確保公平、公正、公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規章制度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一
1、嚴格執行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確保本單位使用設備安全技術檔案齊全完好。
2、特種設備技術檔案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特種設備出廠時所附帶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特種設備運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冊登記文件、安裝監督檢驗報告、年度檢驗報告、日常運行記錄、故障排除及維修保養記錄等。
3、對特種設備管理部門加以指導,協助特種設備管理部門共同做好舊檔的組織工作。辦理移交手續,雙方在移交清冊簽字。
4、負責整理、歸檔各部門移交檔案室的.各類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5、做好檔案借閱登記工作,注明借閱檔案的名稱、密級、借閱方式、數量、期限。
6、為需要查閱利用檔案的各部門提供檔案原件查閱、復印工作;提供文獻索引資料。
7、依據國家統計和有關法律法規,做好本本單位檔案統計工作。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二
壓力管道的技術檔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檢驗、維修壓力管道的重要依據。凡符合《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管轄范圍內的所有壓力管道,都必須建立技術檔案。管道的`技術檔案包括:
一、壓力管道的使用登記證。
二、壓力管道使用登記匯總表。
三、原始設計資料(包括壓力管道的設計計算書、系統圖、平面布置圖、工藝流程圖、軸側圖等)。
四、管道制造安裝資料(包括壓力管道竣工圖、竣工驗收資料、管道材質證明書、管道元件明細表和出廠合格證和質量證明、管道安裝工藝文件、壓力管道安裝質量證明書及監督檢驗報告等)。
五、使用資料:
(2)管道的定期檢驗報告;
(3)管道變更記錄(包括修理和改造記錄);
(4)安全附件校驗、修理和更換記錄;
(5)管道事故記錄和事故分析報告;
(6)其它技術資料和記錄。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三
l、設備技術檔案是技術管理的組成部分,是設備維修的重要依據,必須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使檔案及時地為設備管理維修服務。
2、為加強對檔案的管理,所有設備技術資料和圖紙一律必須交付檔案室或機電科統一管理,在沒有辦理交接手續前,任何人不得私自動用和存放。
3、檔案室或機電科對需要歸檔的技術文件資料,要及時做好收集、整理、鑒定、統計、保管,做到分類登記,系統排列,編目建卡,補充調整,保證檔案的完整、準確和齊全。
4、凡是反映設備一生全過程管理的,具有長期保存價值的,一定要按歸檔制度作為真實的歷史記錄。集中統一保管起來的技術文件材料,都是設備檔案歸檔的內容,設備檔案的具體內容:一是設備進廠后開箱驗收過程中產生的技術文件;二是設備安裝試車過程中產生的技術文件;三是設備投產后使用、維修和改裝記錄資料。
5、技術檔案歸檔的時間和要求:。
每項工作結束后十天內,將各種技術資料妥善分類整理后,交檔案室或機電科歸檔,并辦理交接手續,清點無誤,雙方簽字后方可移交。歸檔的技術文件資料,應符合國標、部門和企業標準要求,凡有關設備方面的技術文件資料,有保存價值的應及時交檔案室歸檔。不得私自保存和丟失,歸檔的技術資料不得空項,做到數據準確可靠。文字清晰整齊,簽字手續齊全。
(1)對歸檔的技術文件,資料應及時進行登記、建賬、整理、歸檔。
(2)檔案的編號應符合標準的要求,依據檔案的管理原則,分類保存,檔案編號力求簡明,并建索引目錄,便于查找。
(3)保護檔案的安全,做好防火、防潮、防霉、防曬。
(4)設備檔案資料需要銷毀時,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人員鑒定,確無保存利用價值的方可銷毀,銷毀的檔案應造清冊,保存備查。
7、設備圖紙應按各種設備的類型,進行整理、編制、存放。圖紙的尺寸,繪制的方法及符號標記,都要符合國家標準。
(1)設備檔案、底圖和原始資料,不得借用,僅供室查閱,如需借閱者必須辦理手續,注明借閱時間,按時交回,如有丟失應及時報告檔案室,查明原因酌情處理。
(2)借閱應保證檔案的清潔,完整齊全,不準轉借、涂改、損壞和丟失,如發生上述問題,將嚴肅處理。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四
1.檢測室的技術資料應設專職或兼職人員分類、統一保管。
2.下列資料應存檔管理:。
2.1計量標準考核證書;。
2.2計量標準技術報告;。
2.3計量標準技術考核申請表;。
2.4計量標準歷次檢驗證書;。
2.5計量標準裝置履歷表;。
2.6計量標準穩定性和測量重復性記錄;。
2.7計量標準更換申請表;。
2.8主標準器和配套儀器設備說明書、圖紙和有關資料;。
2.9電能計量檢定規程;。
2.10電能計量檢定裝置操作維護使用規程;。
2.11各類計量裝置檢定原始記錄;。
3.電能計量標準檢定證書、標準考核證書,由使用單位妥善保管,并接受上級部門的監督、檢查。
4.管理人員對所保管技術檔案的資料應登記注冊,定期清點,若有短缺負責追回。
5.建立技術檔案借閱制度,保證資料無涂改、損壞、丟失、缺頁,保證清潔完整,外借時應登記,不得轉借他人,按期歸還;若發現技術檔案的資料有丟失或損壞后,保管人員應立即報告領導。
6.新購進電能計量裝置(包括標準設備),隨箱所帶技術資料,開箱取出后,應先交計量專責人員或資料保管員登記注冊后才能借閱。
7.各類檢定原始記錄經審核后,交資料管理員存檔。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五
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之相關制度和職責,一、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的'種類:1、壓力容器隨機出廠文件(包括產品出廠合格證、安裝使用維護保養說明書、壓力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試驗報告書、裝箱單、機房井道布置圖、電氣原理圖接線圖、壓力容器功...
2、壓力容器開工申報單;
3、壓力容器安裝施工記錄;
4、竣工驗收報告;
5、特種設備監督部門壓力容器驗收報告和定期檢驗報告;
6、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大修、改造記錄及檢驗報告;
7、運行情況記錄和交接班記錄;
8、事故及故障記錄;
9、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培訓記錄;
10、使用登記資料。
二、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的接收、登記、整理、保管、借閱等參照本單位《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執行。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六
1.1目的為便于電梯的維護保養,分析電梯故障原因,及時消除電梯事故隱患,了解電梯日常管理的進展情況。
1.2范圍規定對電梯所涉有關資料存檔、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電梯檔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單位檔案室負責電梯檔案的存檔、保管工作。
b、電梯開工申報單;。
c、電梯安裝施工記錄;。
d、竣工驗收報告;。
e、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電梯驗收報告和定期檢驗報告;。
f、日常檢查、維護保養記錄,大修、改造記錄及檢驗報告;。
g、運行情況記錄和交接班記錄;。
h、事故及故障記錄;。
i、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記錄;。
j、同意注冊的登記表。
3.2電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員及檔案管理人員應認真貫徹國家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做好檔案、資料的接收、登記、整理、保管、借閱等事宜,為電梯的安全運行提供準確的信息資料。
3.3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監督電梯作業人員作好各種記錄,及時將各種記錄移送檔案部門保管。
3.4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每月應將各種記錄送交檔案管理部門保管。
3.5有關人員部門需借用電梯資料的應經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同意簽署意見后向檔案管理部門借閱,并按規定作好借閱登記手續,按時歸還借閱資料。
3.6電梯的各種資料應按年度由檔案管理部門裝訂成冊。
3.7電梯相關資料的銷毀應經電梯安全管理人員的允許才可進行。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七
1、為建立、健全公司技術檔案工作,完整地保存和科學地管理公司的技術檔案,充分發揮技術檔案在公司建設和發展中的作用,更好地為公司各生產技術部門服務。特制訂本管理制度。
2、本公司技術檔案是指各技術部門(包括車間)在生產技術、科研成果、質量、設備、基建等技術活動中形成的應當歸檔保存的圖紙、圖表、文字材料、照片等技術資料以及外來、外購的圖紙、資料、圖書等。
3、公司技術職能部門、車間要把技術檔案工作納入本單位的技術業務管理工作中,保證其技術文件材料的積累,達到收集齊全、整理系統,并按制度及時歸檔。以保證全公司技術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
4、按照集中統一管理技術檔案的基本原則,公司技術部設立綜合檔案室,并配備專職人員管理。綜合檔案室在技術主管的直接領導下,集中統一管理全公司的生產、開發、質量、設備、基建等技術檔案。建立、健全技術檔案工作,達到全公司技術檔案的完整、準確、系統、安全和有效利用。
1、每一個技術項目完成或告一段落后,都要有完整、準確、系統的技術文件資料,并按公司形成技術文件資料的歸檔范圍和要求,將所形成的技術文件資料加以系統的整理,組成保管單位(卷、代、冊、盒),由技術主管審查后及時向公司綜合檔案室移交歸檔。
2、各部門或技術人員在移交技術檔案或技術文件資料時,交接雙方應按規定辦理交接手續(參見pd423《文件控制程序》表碼pd423—02),簽字歸檔備查。凡不符合組卷要求或技術文件資料不全的,管理人員有權拒絕接收。
3、凡需歸檔的技術文件資料,應盡量符合國標、部標和企業標準的規定。做到書寫材料優良,字跡工整,圖紙按規格繪制,圖樣清晰。嚴禁用鉛筆、圓珠筆和復寫紙打印。
4、凡各部門形成的圖紙類文件,應描制底圖一份,并經技術責任簽字后,向檔案室移交歸檔。
5、凡外來、外購回公司的圖紙資料,隨儀器、設備入廠的圖紙、使用說明書、電氣線路圖等在開封前,有關單位必須通知資料管理人員參加清點,如數歸檔。在未辦理借閱使用手續前任何人不得據為私有或拿走。
1、綜合檔案室的任務:
(1)集中、統一、科學地管理好技術檔案,維護技術檔案的完整、系統、準確和安全,并及時、準確地提供利用。因工作嚴重失職,造成技術檔案原件遺失、缺漏、污損破壞至無法使用、借出無法收回等,管理人員應負主要責任,嚴重者調離崗位。
(2)協助各部門和有關技術人員做好技術文件資料的形成積累和正確地整理、立卷歸檔工作。
(3)承擔技術文件資料的接收、復制、借閱、發放和建檔,提供技術資料為全公司有關單位和技術人員服務。
(1)認真貫徹公司技術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鉆研業務,提高管理水平,保證技術檔案工作任務的完成。積極主動地為生產、開發提供技術資料。
(2)科學地管理全公司技術檔案,承辦技術資料和技術檔案的接收、分類、編目、登記、保管、復制、借閱、發放、鑒定、統計以及繪制檢索工具等工作。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八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勞保用品發放、領用制度。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勞保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為此,我礦根據自身特點,制定我礦勞保用品發放、領用制度。
一、勞保用品發放范圍:礦山井下及地面所有從業。
二、發放標準。
1、安全帽:每3年一頂;
2、工作服:每一年一套;
3、手套:每月兩雙。
三、勞保用品購買費用納入企業生產成本。
四、勞保用品發放程序:礦安全管理人員―入庫―職工領用―發放人員做好記錄。
五、根據各崗位人員使用過程中的.耗損情況,不斷調整完善發放標準。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九
壓力管道的技術檔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檢驗、維修壓力管道的重要依據。凡符合《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管轄范圍內的所有壓力管道,都必須建立技術檔案。管道的技術檔案包括:
一、壓力管道的使用登記證。
二、壓力管道使用登記匯總表。
三、原始設計資料(包括壓力管道的設計計算書、系統圖、平面布置圖、工藝流程圖、軸側圖等)。
四、管道制造安裝資料(包括壓力管道竣工圖、竣工驗收資料、管道材質證明書、管道元件明細表和出廠合格證和質量證明、管道安裝工藝文件、壓力管道安裝質量證明書及監督檢驗報告等)。
五、使用資料:
(2)管道的定期檢驗報告;
(3)管道變更記錄(包括修理和改造記錄);
(4)安全附件校驗、修理和更換記錄;
(5)管道事故記錄和事故分析報告;
(6)其它技術資料和記錄。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十
第一條壓力容器是國家技術監督部門實行監察管理的設備之一,它的管理范圍按國務院發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家技術監督局《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規定執行,并遵守的關壓力容器現行規程標準和制度,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各單位都應指定專人負責組織實施。
第二條新到的壓力容器都必須有相應資格單位設計,并在藍圖上加蓋設計單位資格印章,否則不能辦理壓力容器使用證和使用。
第三條制造與安裝:
(一)所有壓力容器都必須在有相應制造資格的單位進行制造,并在藍圖上加蓋制造許可證的印章。
(二)現場組裝的大型容器(如球罐),施工單位應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規定,具有相應的制造許可證。
(三)制造單位必須進行全面質量管理。設計總圖上應有設計、校核、審核人員的簽字,對于第三類中壓容器的儲存容器,高壓容器和移動式壓力容器應有壓力容器設計技術負責人的批準簽字。
(四)對移動式壓力容器、高壓容器、第三類中壓反應容器和儲存容器,設計單位應向使用單位提供強度計算書。
(五)制造單位應有嚴格的材料入(出)庫管理制度和材料標記轉移管理制度,施焊容器的焊工和無損探傷人員都必須有相應的資格,制造單位應有壓力容器的設計、制造、檢查、試驗、材料質量證明書、無損探傷記錄、水壓、氣密等完整資料。
(六)壓力容器必須的完整的出廠資料,內容如下:
(1)壓力容器產品質量證明書。
(2)產品合格證。
(3)產品主要受壓元件使用材料一覽表。
(4)產品焊接試板力學和彎曲性能檢驗報告。
(5)壓力容器外觀及幾何尺寸檢驗報告。
(6)焊縫射線檢測報告。
(7)焊縫超聲波檢測報告。
(8)滲透檢測報告。
(9)磁粉檢測報告。
(10)熱處理檢驗報告。
(11)壓力試驗檢驗報告。
(12)產品制造變更報告。
(13)鋼板、鍛件超聲波檢測報告。
(14)焊縫射線檢測布片評定表。
(15)產品監檢證書。
(16)產品竣工圖。
(17)進口壓力容器應經商檢并出具商檢證書。
第四條使用與維護。
在壓力容器投用前,必須逐臺登記,取得技術監督局的“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證”。
使用單位的主要技術負責人必須對壓力容器的全過程負責,并指定專職技術人員負責壓力容器的管理工作。
壓力容器操作人員需要經壓力容器常規培訓考試合格后才能上崗,并按要求遵守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及有關規程、制度;定時、定點、定路線進行巡回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使用單位不得提高原設計規定的工藝條件,嚴禁超溫、超壓、超裝運行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必須有詳細的運行記錄,當容器檢驗和發生異常現象時,應及時地記錄并存入資料檔案。
壓力容器發生下列現象時,操作人員有權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并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1)操作壓力、介質溫度或壁溫超過設計許可值,采取措施仍不能恢復正常時;
(2)受壓元件發生裂紋、鼓包、變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現象時;
(3)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焊縫開裂,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安全運行時;
(4)發生火災等意外事故直接威脅壓力容器安全運行時;
(5)對不符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有關標準的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有權拒絕使用。
第五條檢修與修理。
(一)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必須按《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規定定期進行檢驗。
(二)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應由國家授權的壓力容器檢驗機構進行檢驗評級。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單位及檢驗人員應取得省級或國家安全監察機構的資格認可和資格鑒定考核合格并接受當地安全監察機構監督。嚴格按照批準與授權的檢驗范圍從事檢驗工作。檢驗單位及檢驗人員應對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有結果負責。
(三)經過定期檢驗的壓力容器,檢驗單位必須及時出具檢驗報告,評定出壓力容器的安全狀況等級,并經檢驗員和技術總負責簽字后生效,同時指明壓力容器可否繼續使用或需要采取降壓操作監護使用等措施。
(四)壓力容器修理或技術改造,必須經設計部門的同意后保證受壓元件原有有強度和制造質量要求,修復工作完成后,檢驗單位應提供詳細修復資料和報告,使用單位將其存檔。
第六條安全附件要求:
(一)安全閥應每年至少要進行定壓檢驗一次,其內容包括清洗、研磨、零件更換、定壓、氣密試驗、耐壓試驗,并做好詳細記錄,出具安全閥定壓報告,經過檢驗合格的安全閥必須有日期的鉛封,由使用單位有關人員和安全部門人員參加試驗。
(二)爆破片應每個大檢修周期更換一次。
(三)壓力表每年必須檢驗一次,并填上有日期的鉛封。
(四)移動式壓力容器如液化氣鐵路罐車和液化氣汽車罐車,每年年初必須在本廠機動處報檢驗計劃,年底報完成情況,并進行考核。
本制度的解釋權屬xxxx。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十一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工作為設備管理提供資料,技術信息和考核的依據,是管好設備和基礎工作,必須認真做好。
2、特種設備要有安全技術檔案,并應逐臺分別建檔(一機一檔),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2)特種設備使用證、注冊注冊登記表。
(3)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報告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4)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6)設備重大維修修、改造的有關技術文件;
(7)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3、安全技術檔案必須齊、整潔、規格化,及時整理填寫。
4、公司檔案保管員負責保管和供應公司圖紙、技術資料。
5、設備遷移或報廢,其檔案均隨設備調撥,設備報廢后,首先向質監部門辦理注銷手續,然后檔案由公司檔案保管員封存。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十二
設備(中石化)之相關制度和職責,第一條為健全并妥善保管設備技術檔案,明確設備技術檔案管理職責,規范設備技術檔案管理工作,提高公司設備技術檔案管理水平,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總部設備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適用...
第一條為健全并妥善保管設備技術檔案,明確設備技術檔案管理職責,規范設備技術檔案管理工作,提高公司設備技術檔案管理水平,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總部設備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設備的檔案管理。內容包括檔案管理的'主要內容,檔案管理的要求等。
第三條各單位設備管理部門及車間應妥善保管設備技術資料,建立設備臺帳及主要設備、關鍵設備檔案,各車間應建立所管轄范圍內的全部設備檔案。
第四條各單位應按照公司《設備管理體系相關記錄》的要求逐一建立健全設備管理基礎資料,并結合本單位實際進行補充和完善。
第五條各單位應逐臺建立健全設備檔案,主要內容應包括:
(二)設備檢驗總結報告;
(三)附屬設備明細表;
(四)重大缺陷記錄;
(五)安裝試車記錄;
(六)設備檢修記錄;
(七)主要配件更換記錄;
(八)設備運轉時間累計;
(九)設備技術改造和更新記錄;
(十)設備故障及事故記錄;
(十一)潤滑說明表;
(十二)設備腐蝕情況及防腐措施記錄;
(十三)設備狀態監測及故障診斷記錄;
(十四)其它需要建立歸檔的設備技術資料。
第六條設備技術檔案管理要求。
(五)技術檔案應責成專人統一管理,建立清冊.技術檔案必須齊全、整潔、規格化,及時整理填寫。人員變更時,主管領導必須認真組織按項交接。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十三
為了更好地做好技術檔案管理,規范技術檔案的收集、整理、存檔、借閱等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訂本制度。
第一條檔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集中管理與分散管理相結合,以集中管理為主,檔案由專人統一管理,以便于隨時調用,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第二條檔案管理部門接受上級部門的業務指導、監督和檢查,負責管理本單位的科技(部分)檔案,其任務是:。
(一)各單位整理、立卷、鑒定、保管公司的檔案;。
(二)積極開展檔案的提供利用工作;。
(三)進行檔案統計;。
(四)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有關規定和檔案管理工作的.業務知識,掌握歸檔的基本方法,保證檔案質量。
第三條認真做好歸檔工作,歸檔內容包括:。
(一)公司建立及變更的有關原始資料或復印件;。
(二)工程建設、安裝及變更的有關原始資料;。
(三)所有設備及其維修的原始資料;。
(四)所有運行記錄和檢查表格;。
(五)壓力容器、計量器具、閥門的原始資料和定期檢測證書等;。
(六)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程、政府有關文件及會議記錄等;。
(七)公司各部門關于生產和技術方面的發文等;。
(八)其他具有保存價值的文件材料、重要的工作經驗材料。
第四條歸檔要求。
(三)按歸檔要求進行裝訂、編號、填寫卷內目錄備考表;。
(四)全部案卷組成后,要對案卷作統一排列并編寫檔號,然后逐卷登記,填寫案卷目錄。
(二)借閱時間,一般檔案最長不超過10天,密級檔案最長不超過一周;。
(四)借檔人確因工作原因需要復印文件或摘抄文件,需經主管領導批準。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十四
為了加強營運客運車輛的技術管理,完好車輛的安全技術狀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嚴禁帶病車運行,確保運輸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一、營運車輛總的管理原則是堅持預防為主和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原則,對運輸車輛實行擇優選配、正確使用、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合理改造、適時更新和報廢的全過程綜合性管理。
二、營運的車輛應符合《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gb18565—20xx)和《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xx)等有關規定,保持車輛技術狀況良好,證照齊全有效。
三、公司按規定設置專門的車輛技術管理機構,配備專業車輛技術管理人員,加強車輛技術管理,確保營運車輛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況。
四、從事營運的客車車輛技術等級必須達到三級以上;從事高速公路客運的車輛應符合部頒《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jt/t325—20xx)規定的高、中級客車,車輛狀況達到二級車標準,禁止使用不符合技術要求的老舊車輛或達到報廢車輛參加營運。
五、車輛應按照《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8344—20xx)要求進行—級、二、三級維護,車輛的一級維護、二級維護必須遵照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規定的或客車廠家保養規定的行駛里程或間隔時間,按期強制執行。
六、加強車輛維護保養管理,確保營運車輛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況。車輛的維護分為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等。
七、車輛的一、二級、三級維護應在公司屬下的汽車修理廠進行定點維護,特殊情況下可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其他修理廠進行維護,嚴禁到無資質修理廠維護修理或私自更改車輛配置。
八、修理廠必須認真進行維護作業,確保維護質量,并建立車輛維修技術檔案,一車一檔。車輛維護后,應將車輛維護的級別、項目等填入車輛技術檔案,并簽發合格證。
九、客運車輛必須嚴格按核定的線路、站點運行,不得擅自變更或越線行駛。
十、營運車輛必須具有良好的技術方可參加營運,按規定配備各種有效的安全裝置和設備,車內安全帶,安全錘、滅火器、故障車警告標志的配備齊全有效,安全出口通道暢通;應急門、應急頂窗開開啟裝置有效,開啟順暢。并在車內明顯位置標示客運車輛行駛區間和線路、經批準的停靠站點。
十一、公司必須在營運客車車廂內前部、中部、后部明顯位置標示客運車輛車牌號碼、核定載客人數和投訴舉報座機、手機電話,方便旅客監督舉報。
十二、建立健全客車報班安全例檢的管理制度,嚴格按《汽車客運班車報班安全例檢辦法》、《汽車客運班車報班安全例檢技術規范》做好車輛安檢工作,確保每臺車回場必檢,合格才能報班,保障車輛行車安全。
十三、按照國家規定建立營運車輛的技術檔案,實行一車一檔,其內容主要包括車輛行駛證復印件、購車發票復印件、車輛合格證復印件、車輛購置稅復印件、保險、車輛技術狀況檢測及等級評定資料、行駛里程記錄和車輛維修記錄以及肇事記錄等情況。
技術檔案應記載及時、完整和準確,不得隨意更改。
十四、加強對駕駛員駕駛技能培訓,提高駕駛員技術水平,規范駕駛操作,制訂車輛修理費、輪胎消耗和燃油消耗額定考核指標并進行定期考核,降低車輛運輸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十五、營運車輛必須按國家交警、交通部門有關規定將車輛送線檢測審驗,經檢測審驗合格后方能繼續投入營運,嚴禁年審超期的車輛參加營運。
十六、公司建立營運車輛牌證統一管理、派車單制度,明確規定牌證統一管理、派車的組織管理部門,派車單的內容包括了:由公司填寫的車輛、客運駕駛人、線路基本信息,始發點(站)、中途停靠點(站)、終點(站),批準簽發人。由客運駕駛人填寫的旅客人數,運行距離和時間,途中休息時間,天氣和道路狀況,以及行車中發生的車輛故障、事故等。
十七、運行車輛的行駛證、營運證、線路牌等手續在行車時由當班司機保管,收班后或車輛報停的車輛牌證必須交由公司統一保管。車輛在每日收車后,應回單位的停車場或單位指定的其它場地統一停放。
十八、所有參加營運的客車均應按規定強制參加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承運人責任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
十九、經長期使用,技術性能變壞、消耗增加、維修費高、經濟效益差、安全性能不可靠的老舊汽車,必須執行強行報廢。車輛安全技術性能達不到安全運行標準,經檢測不合格的車輛或達到國家規定的汽車報廢標準的車輛必須交回公司統一報廢,嚴禁報廢車上路運行或私自倒賣報廢車輛。
二十、建立車輛報廢臺賬資料,車輛的報廢必須交由有資質的機動車回收企業回收,并及時辦理車輛注銷登記手續。車輛報廢相關材料應至少保存3年。
二十一、公司所有營運客車必須安裝符合行業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臥鋪客車應安裝符合標準且具有視頻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接入符合標準的監控平臺或監控端,并有效接入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十五
為了保證營運車輛技術質量,防止事故發生,根據公司安全管理規定,特制定此制度:。
3、車輛重要部件或證件如有改動,應將改動情況報公司登記備案;。
二、車輛檢查。
2、公司每季將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車輛進行檢查,車輛技術狀況必須達到以下標準:。
(1)車輛號牌齊全、清晰,安裝位置正確,無遮擋物;。
(2)燈光、喇叭、雨刮器、觀后鏡等裝置齊全有效;。
(3)發動機汽缸工作正常,無異響、漏油、漏水等現象;。
(4)轉向裝置操作靈活,無過緊或過松現象,高速行駛時車輛不會出現跑偏或擺頭現象;。
(5)制動系統良好,符合國家制動規范要求,前后四輪的定位準確;。
(6)車輛各種線路完好,接放安全牢固;。
(7)輪胎保持良好,輪胎胎冠上的花紋深度不得少于3.2mm;。
(8)其他部件符合安全行車標準。
3、公司營運部管理人員上路檢查車輛行駛情況時,在出示檢查證后,司機必須停車配合,如發現車輛狀況不佳的或違反公司安全管理規定的,管理人員有對車輛進行停駛、回場檢查的權力。
三、車輛保養和審驗。
1、關于車輛二級維護、季檢、年審。
(1)車輛每季進行一次二級維護,維修廠必須具有深圳市交通局核準的修配廠;。
(4)車輛每年進行綜合檢測年審一次。
2、按規定參加交警、運管部門組織的檢測、年檢、年審。
3、車輛每行駛5萬公里必須進行中修;。
4、車輛每行駛10萬公里必須進行大修;。
1、報廢條件:。
(2)因交通事故造成主要總成或大部分零件嚴重損壞,已無修復價值;。
(4)車輛經過長期使用,耗油量超過國家定型車出廠標準規定值15%的。
(5)經修理和調整后仍達不到國家對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要求的;。
(6)經修理和調整或采用排氣污染控制技術后,排放污染物仍超過國家規定的汽車排放標準的。
2、報廢程序。
(1)司機申請報廢,經公司核準報市車管所批準,從批準之日起列入報廢車,停止營運。
(2)車輛申請報廢,經公司核準,三個工作日內把報廢車輛的有關證件交還給公司。
(3)報廢車輛由公司辦公室備案。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十六
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之相關制度和職責,一、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的.種類:1、壓力容器隨機出廠文件(包括產品出廠合格證、安裝使用維護保養說明書、壓力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試驗報告書、裝箱單、機房井道布置圖、電氣原理圖接線圖、壓力容器功...
2、壓力容器開工申報單;
3、壓力容器安裝施工記錄;
4、竣工驗收報告;
5、特種設備監督部門壓力容器驗收報告和定期檢驗報告;
6、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大修、改造記錄及檢驗報告;
7、運行情況記錄和交接班記錄;
8、事故及故障記錄;
9、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培訓記錄;
10、使用登記資料。
二、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的接收、登記、整理、保管、借閱等參照本單位《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執行。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十七
為了保證營運車輛技術質量,防止事故發生,根據公司安全管理規定,特制定此制度:
3、車輛重要部件或證件如有改動,應將改動情況報公司登記備案;
2、公司每季將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車輛進行檢查,車輛技術狀況必須達到以下標準:
(1)車輛號牌齊全、清晰,安裝位置正確,無遮擋物;
(2)燈光、喇叭、雨刮器、觀后鏡等裝置齊全有效;
(3)發動機汽缸工作正常,無異響、漏油、漏水等現象;
(4)轉向裝置操作靈活,無過緊或過松現象,高速行駛時車輛不會出現跑偏或擺頭現象;
(5)制動系統良好,符合國家制動規范要求,前后四輪的定位準確;
(6)車輛各種線路完好,接放安全牢固;
(7)輪胎保持良好,輪胎胎冠上的花紋深度不得少于3.2mm;
(8)其他部件符合安全行車標準。
3、公司營運部管理人員上路檢查車輛行駛情況時,在出示檢查證后,司機必須停車配合,如發現車輛狀況不佳的.或違反公司安全管理規定的,管理人員有對車輛進行停駛、回場檢查的權力。
1、關于車輛二級維護、季檢、年審。
(1)車輛每季進行一次二級維護,維修廠必須具有深圳市交通局核準的修配廠;
(4)車輛每年進行綜合檢測年審一次。
2、按規定參加交警、運管部門組織的檢測、年檢、年審。
3、車輛每行駛5萬公里必須進行中修;
4、車輛每行駛10萬公里必須進行大修;
1、報廢條件:
凡車輛技術經濟情況達到下列條件之一者,應予以報廢。
(2)因交通事故造成主要總成或大部分零件嚴重損壞,已無修復價值;
(4)車輛經過長期使用,耗油量超過國家定型車出廠標準規定值15%的。
(5)經修理和調整后仍達不到國家對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要求的;
(6)經修理和調整或采用排氣污染控制技術后,排放污染物仍超過國家規定的汽車排放標準的。
2、報廢程序。
(1)司機申請報廢,經公司核準報市車管所批準,從批準之日起列入報廢車,停止營運。
(2)車輛申請報廢,經公司核準,三個工作日內把報廢車輛的有關證件交還給公司。
(3)報廢車輛由公司辦公室備案。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十八
壓力容器之相關制度和職責,一、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的種類:1、壓力容器隨機出廠文件(包括產品出廠合格證、安裝使用維護保養說明書、壓力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試驗報告書、裝箱單、機房井道布置圖、電氣原理圖接線圖、壓力容器功...
2、壓力容器開工申報單;
3、壓力容器安裝施工記錄;
4、竣工驗收報告;
5、特種設備監督部門壓力容器驗收報告和定期檢驗報告;
6、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大修、改造記錄及檢驗報告;
7、運行情況記錄和交接班記錄;
8、事故及故障記錄;
9、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培訓記錄;
10、使用登記資料。
二、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的`接收、登記、整理、保管、借閱等參照本單位《特種設備》執行。
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優質19篇)篇十九
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之相關制度和職責,一、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的種類:1、壓力容器隨機出廠文件(包括產品出廠合格證、安裝使用維護保養說明書、壓力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試驗報告書、裝箱單、機房井道布置圖、電氣原理圖接線圖、壓力容器功...
2、壓力容器開工申報單;
3、壓力容器安裝施工記錄;
4、竣工驗收報告;
5、特種設備監督部門壓力容器驗收報告和定期檢驗報告;
6、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大修、改造記錄及檢驗報告;
7、運行情況記錄和交接班記錄;
8、事故及故障記錄;
9、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培訓記錄;
10、使用登記資料。
二、壓力容器技術檔案的'接收、登記、整理、保管、借閱等參照本單位《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