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文化獨特的標志,它包括了各種民俗和傳統習俗,如拜年、放鞭炮、舞獅等。以下是一些充滿智慧和哲理的春節總結樣文,希望能為讀者帶來思考和啟發。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一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
那幾天,我在家里學寫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那一幅對聯寫得非常工整,我見了就對伯父說:“能教我寫對聯嗎?”伯父問我:“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寫對聯嗎?”我搖了搖頭說:“不會。”于是他又說:“你今年又長大了一歲,居然連毛筆都還不會使用,趁著這個機會,我就教你寫毛筆字吧。”聽了伯父的話,我真高興。
伯父告訴我,寫字時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詳細地告訴我應該怎樣使用毛筆。聽了伯父的一番話,我終于學會了使用毛筆的一些最為基本的方法。接著伯父又讓我寫了幾個字給他看看。我寫了五個字:“我是中國人”。寫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剛使用毛筆吧!伯父見了笑了笑:“字倒是寫得不錯,就是筆畫不夠直。”
于是伯父又教導我:“寫每個字時并不是要用同樣的力量,在寫每個字時,用的力量要有輕重變化,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更有變化,看起來也更美觀。伯父說完還示范地寫了幾個字讓我模仿。看著伯父寫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著伯父的樣子試著寫了幾個字,還真有進步,比剛才寫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開心極了。
伯父還告訴我,寫字要經常訓練,多去模仿名貼。寫得多了,字就越寫越好看。
在這個春節,我初步學了寫毛筆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壓歲錢還更高興,還更實惠。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二
馬上要到春節了,這是我想起了上四年級時的春節。那次是最有趣的。因為我小弟來了。
上午,外婆帶我倆去買年貨。在公共汽車上,小弟突然大叫:“看!‘偷’油賓館!”我一看,那是什麼‘偷’油賓館,是‘輸’油賓館。于是我對小弟說:“那字念‘輸’,不念‘偷’!你個‘白字先生’!”
在商場,他看到了“花生米”,于是大叫:“大家快來看!‘花’也能生‘米’了!"我差點暈過去,虧他想的出來。
到了晚上,大家正在包餃子。我與小弟也想包。于是對外婆說:“我倆也想包!”外婆死活也不同意,但在我倆的“死纏賴打”下,終于同意了。我小心翼翼地照著外婆的樣子包餃子,但還是不是形,與老老包的餃子簡直是“天壤之別”但在我的努力下,終于包得像點形。可弟弟早已沒了耐性,將面團當成了橡皮泥!竟然捏起了小人!外婆見了火冒三丈。大叫:“你怎麼浪費呢?”可弟弟卻有詞有理,說:“水浪費了?我為了節約,在里面裝了餡!”將我外婆氣得哭笑不得!
終于到了0點了,“該放鞭炮了!”我大叫。咦?小弟呢?我找了半天還沒找到。沒辦法,我只好與姥爺去放鞭炮了。
我剛出樓棟大門,只聽“嘭”的一聲。差點將我嚇破了膽!小弟大叫:“大哥上當了!哦耶!看你還說我‘白字書生’不?”
這個春節可真有趣!多虧了小弟呀!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三
“噼噼,啪啪!”大年三十的早晨,鞭炮聲就陸續響了起來。要過年嘍!
一大早,媽媽就亮出了她的尖嗓子,把我從睡夢中拖出來。一般過年,家家戶戶都把冰箱里塞得滿滿的,可我家的冰箱里卻什么都沒有。原來,爸爸媽媽要帶我去老家過一個別樣的春節。
車子行駛在柏油馬路上,進入崔林村,雖說沒有高樓大廈,卻也很美。一排排平房映入眼簾,啊!到家了。
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爺爺奶奶拜年。這是從古代傳下來的習俗。接著,就是吃餃子。餃子中,有小銀圓,還有豆腐的,誰如果吃到,這一年就預示著平平安安的。
吃完早飯,我又出發了,去給爺爺奶奶們拜年了。因為我有七個爺爺奶奶,所以要挨家挨戶地拜年。
拜完年后,我去找妹妹玩耍。我們一起放鞭炮,捉迷藏,玩得不亦樂乎。
晚上,我們一家一起看了春節聯歡晚會,放了煙花,我們全家都沉浸在快樂之中。
紅紅的對聯,紅紅的窗花,映襯著一張張紅紅的笑臉。別樣的春節帶給我別樣的感受,我忘不了這個別樣的春節。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四
正月初一是我們國家傳統佳節—春節。關于過春節各地的習俗可多了,除夕的年夜飯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品嘗著美酒佳肴,其樂融融。年夜飯我們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預示著來年交好運;而南方人喜歡吃湯圓,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
看!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著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著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布把春聯貼在大門的墻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的。爸爸又站在椅子上掛紅燈籠,紅燈籠代表喜慶,我家的紅燈籠一掛到陽臺上,比誰家都紅艷、突出,特別引人注目。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讓在旁邊觀看的我都傻了眼。忽然,我想起了一個關于過年的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名字叫“年”的兇猛的怪物,每到臘月,便出來傷害人畜。有一次,“年”來到一個村莊,它被一家門口曬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年”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跑了。人們終于發現,原來“年”是怕紅色、火光和響聲的。想到這里,我終于知道了為什么過節人們都要打掃屋內外衛生,貼春聯、窗花,掛紅燈籠等等。這種風俗體現了中國人講文明、愛清潔的美德。
兩個小紅燈,喜氣洋洋的。一進菜市場,那才更熱鬧呢!人流竄動,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見,全是人。“哎喲!可真夠擠的。”我嘀咕了一句。商店里的收銀臺前早已排起了長龍。
晚上,社區又熱鬧起來。孩子們全都出來放花炮了。這個放個“降落傘,”那個又放個“大地開花”……各式各樣的花炮全有。
到了晚上6點左右,社區漸漸安靜,孩子們都回家吃團圓飯去了。一天的熱鬧景象漸漸被 夜幕包圍。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五
我的家鄉在海南樂東,每當到春節的時候,都會熱鬧非凡。
除夕前幾天,濃濃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為了能更好的過一個愉快的春節忙得不亦樂乎,都在仔仔細細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東西統統拒之門外,為的就是在春節前把所有的霉運統統趕出家門,引來歡悅的喜氣。我們家也是一樣,家里全民動員,各有各的責任-——我負責把地板掃干凈,拖干凈,還要把茶幾里的東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負責把整個房間收拾得有條有理,還要再把紗窗拆出來沖洗一下;而媽媽負責把廚房和廁所擦干凈。
過春節,年貨是不可少的。可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媽媽高高興興地趕在人多之前的時候挑年貨,但爭先恐后的情景還是發生了,超市里擠滿了人群,每個人的購物車里都裝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貨。我也是一樣,進了超市拿到車后,就迅速地仔細挑選,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幾下就把購物車塞得滿滿當當的。
除夕當晚,吃團圓飯后,我從商鋪里買來了不可計數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過個癮,左點一個,右扔一個,突然間就劈劈啪啪的響。12點一到,新年的鐘聲剛一敲響,整個樂東像是活了過來一樣,家外面到處都是威力十足的長炮的響聲,天空上都是五顏六色的煙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紅的煙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會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花朵。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春節,怎么樣,熱鬧吧!
這篇敘事文主要圍繞家鄉的春節展開細致具體的描寫,字里行間中透露著春節的熱鬧以及作者對家鄉春節的熱愛。本文語言雖然并不華麗,但卻極為自然生動,情感豐富而真實,讀來津津有味,富有較強的感染力。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六
現在我最期盼的,就是春節了。
一大早起來,我要穿著舒服的新衣服給長輩拜禮,在跟著爸爸去外面問好,再撈點蘋果、糖果、巧克力、梨子……以往的春節我收獲的東西,還不夠我塞牙縫。所以這個春節,我要拿很多的好吃的,要是吃不掉,就儲藏起來,以后吃。
中午,和爸爸一起扔竹竿,很多人就有疑問了,這是哪個民族的習俗,讓我告訴你吧!這只是我們家一個有這個習俗。規則是:看誰投得遠,投得準,這要由兩個人組成一組玩,才能玩。一個人拿著竹竿扔,另一個人拿著一個超大號的`籃子,接竹竿。這可是要看兩人之間的配合、默契,才能勝利、成功。我和爸爸可是老隊友,只要我們倆在一起,不會不贏的。
下午,我就和我的妹妹,我的姐姐一起玩,兩人向前沖,規則是:一個人的右腳和另外一個人的左腳綁起來,然后向前沖,我跟我姐姐也是老隊友了,每次我們上場,就會按1、2 1、2的節奏走起來。
晚上,我們一家子人要一起放煙花。爸爸把一個很大的爆竹一點燃,煙花就拉著一條長長的、五顏六色的尾巴,直沖云霄,綻放出了美麗的舞裙。我們幾個小孩子拿著小煙花圍著門前的空地轉來轉去,小煙花就像仙女的仙棒,顯現出了漂亮的仙氣。我們一家圍在一起,邊吃豐富的晚餐,邊看電視里精彩的節目,一吃完飯,就去村口一個小賣部那里看真人表演......
這是我期盼的春節,快樂的春節。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七
今天是農歷大年三十。早晨天上下起了小雪。由于外婆住在舅舅家,所以今天應該到舅舅家去給外婆拜年。可是天上下著雪,還會不會去呢?我可是非常想去的呀!還好,到了9點多,老爸媽媽拿上一些禮品,和我一起去舅舅家了。
呵!路上的人真多,人來人往的。有的拿著水果,有的提著食用油,還有得提著一箱箱的牛奶。有的人步行,有的騎著自行車,有的騎摩托車,有的坐公交車,有得打出租車。真是別有一番風趣。我想這些人也都是走親訪友,去拜年吧。
到了舅舅家,我先給外婆、舅舅、嬸嬸拜過年后,就忙著和舅舅家的小妹妹樂樂玩去了。樂樂今年6歲了,長得很可愛,聰明伶俐。他特別喜歡和我玩兒,今天一大早還給我打電話,讓我一定早點過來呢。所以我們一見面就抱在一起了。我們在一起做了好多游戲。如12345,邁步逮人。
正玩得高興時,大人們就叫我們該吃飯了。我和樂樂洗完手,坐到了餐桌旁,午飯可真豐盛哪!魚、紅燒肘子、大蝦等。我和樂樂比賽誰吃得多、吃得快,結果我先吃完了。等她吃完后,我們又一頭鉆進屋子去看書了。看的書有:《哪吒傳奇》、《一千零一夜》、《故事大王》等。由于我是姐姐,我什么都讓著她。
不知不覺時間已是下午6點多了,老爸說該回家了,可我還不愿走,在我的一再懇求和外婆舅舅的勸說下,老爸只好同意了。我和樂樂又高興地跑進屋里,關上門,玩開了。吃過晚飯,我和樂樂再見,依依不舍地跟著爸媽回家了。
到了路上一看,天不知何時放晴了。我望著滿天的星云,回憶著這個快樂的今天,心里美滋滋的。多么令人愉快的一天哪!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八
軍訓七天,已成回憶。但我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始。
如果可以,我多想用相機記錄下這所有的一幕幕,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把照片拿出來曬曬,微笑著看15歲那年的美好回憶。
是我們那可愛而帥氣地教官教會我們什么是堅強的意志,他讓我們挺起胸膛,他讓我們腰身筆直,渾身充滿軍人的風采。在炙熱的太陽下面,我看到他的臉上也流著成股的汗水,他的嗓子喊啞了,仍然在閱兵式的時候使出全身力量下達口令只為了讓我們都能聽見。從他身上,我感受到軍隊嚴明的紀律,因而不愿再做溫室里的花朵。
他讓我們懂得團結擁有無窮力量,烈日下我們要穿著統一的迷彩服,就算再熱也不能脫掉,我們要邁著整齊堅定的步伐,喊著響亮的“1、2”,振奮人心。我們一起唱《團結就是力量》,我們用團結收獲了屬于我們的榮耀。團結讓我們齊心協力,讓75顆心緊緊相連。
我原本以為軍訓并沒有他們口中所說的那么煽情,可真的經歷后才明白這其中所蘊含的那么多東西都是我20xx年以來所未曾感受,也未曾經歷過的。他們,她們,它們,都是記憶中如此珍貴的寶物。
如果把整個初中比作一場華麗的音樂劇,那現在僅僅是序幕,高潮部分還未到,耐心等待它的上演。
就像閱兵結束后老師在閱兵臺上所說的話,我們要把在軍訓中所培養的鍥而不舍、堅忍不拔的精神遷移到我們的高中生活中去,初中這場近乎瘋狂的戰役,只有最堅強、最能堅持的戰士才能看到硝煙熄滅、勝利旗幟高舉的場面。
我們都知道,初中三年既是豐富多彩的,又是步履艱難的。軍訓中,我們培養出了堅強的意志品質,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結統一的集體意識。這些都是高中生活不可或缺的。困難是肯定會遇到的,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而一帆風順的人生必定是了無趣味的。就算遇到困難,別忘了,我們還有爸媽,我們還有老師,我們還有同學,就像那句歌詞中唱的:“你說夢在很高的地方,要一起往上爬,天好大,這條路好滑,我咬著牙往前闖。”我堅信,20xx級的我們都會找到自己最陽光的晴天。
我喜歡《b小調雨后》里的那句歌詞:“我的青春就像西風老樹下人家,池塘邊落落野花。”軍訓這七天所收獲的,就是我青春中的落落野花。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九
百事孝為先,孝是中華人民的傳統。要說今年誰最孝敬家人,我覺得誰也比不過我,因為今年大年二十九那天,我把自己寶貴的時間都投入到了給大人的幫忙中啦!
在大年二十九的下午,全家出動,備年貨、貼春聯、掛燈籠、做年飯,一個也沒閑著,全都忙的不亦樂乎。
晚上,全家人各自上了飯桌,大家個個都眉開眼笑、其樂融融、笑逐顏開。好似有無數開心的的事情要向大家傾訴。一家人團團圓圓,好像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了九霄云外,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開心之余,也不能忘了尊敬長輩,想到這里,我立刻端起飲料祝:“爺爺奶奶福如東海長流,壽比南山不老松。”爺爺奶奶激動的說:“我的寶貝兒,真的長大了,真是個孝順的孩子,爺爺奶奶沒白疼你。”年夜飯吃完了,但是過年的韻味依然沒有消散!
今年春節誰最孝?當然是我啦!難道你敢說今年春節不是我最孝嗎?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十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的主題就是——節約用水。大家一定都看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吧:電視畫面上有一個水龍頭,正在艱難地往外滴著水,滴水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后水就枯竭了。然后畫面上出現了一雙眼睛,從眼中流出了一滴淚水。隨之出現的是這樣一句話:“如果人類不珍惜水,那么我們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水、空氣與陽光是生命之源,特別是水,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都離不開水,洗臉刷牙得用水,一日三餐更少不了水,清洗衣物離不了水,解渴洗澡也得用水……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水資源并不是取水不盡,用之不完的。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對水的需求量增加,加上近兩年來干旱氣候的影響,我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料越來越缺乏,從全國來看,不,就從我們__來看,部分地區眼下正遭受嚴重旱災,一些百年古井飲水工程水源點等枯竭,部分群眾生產生活用水面臨困難。
缺水的警鐘已經敲響,節約用水的共識深入人心。我們更能夠明白缺水的嚴重性,也更應該節約用水。平時洗手不要忘了關水,看到水龍頭的水還在流的話要主動關水龍頭,洗澡洗衣服不要浪費水,那些至今仍認為“水很多”的同學,你們也應該醒醒了,讓我們所有的人都節約用水。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自己做起。還大自然一片青山綠水,還人類美好的生存家園,還世界一片碧水藍天!
謝謝大家!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十一
大年三十,爸爸媽媽帶我去爺爺奶奶家過年。到了那兒,就要貼春聯了。
以往在婆婆家,貼春聯都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在爺爺奶奶這里,卻鬧得有些不開心。
爺爺從一大堆對聯中拿出一副出來讓我們貼。媽媽手拿漿糊,爸爸一邊刷漿糊一邊貼。我就在邊上幫忙拿對聯。貼對聯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要貼的整整齊齊,兩邊一樣還沒倒過來才好看。
貼完了前門,我們就要貼正門了。門上的對聯是去年才貼的,很新。但是手里有新的,爸爸就把舊的撕了下來,撕掉的時候沒怎么注意,把撕破了。
爸爸剛好把一張對聯貼好,爺爺看了就不高興了:“這是什么對聯?字還是黃色的,我們家里又沒有死人,貼黃色的干什么?”什么?黃顏色的字?我看著對聯,雖然字是黃色的,但是邊上都是大紅顏色啊,又沒關系,而且別人家貼的黃對聯的顏色可不是這個字的顏色,說起來更像金色。爸爸也向爺爺解釋:“這個是金色的字,不是黃色的。”“這明明就是黃色的,大過年貼黃色的多不吉利,換掉。”爺爺仍然是這個態度。可是,對聯都是單位發的,都是一樣的啊,又找不到其他的對聯了,只能貼這個呀。但爺爺說:“原來那個呢?”爸爸從地上撿起來給爺爺看,說:“撕掉了。”爺爺看了看,上面的字是黑色的,就讓爸爸把新的撕了,把舊的貼起來。這是怎么一回事嘛,過新年當然是要貼新的啦,為什么要貼去年的舊的呢?而且都撕壞了。爸爸也這么說,但是爺爺更不高興了,皺著眉頭說:“這新的撕下來干什么啊。”一轉頭就回屋了,不出來。
媽媽見這樣也不是辦法,就說去鎮上買對新的回來,可爺爺又說不去,后來還是找了一對黑色字對聯貼了上去才了事。
這字到底是金色還是黃色呢?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十二
轉眼間,辭舊迎新,狗年到了。隨著春節的到來,各種熱鬧歡騰的景象就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春節是美味的,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吃年夜飯,咸的有:腌肉圓子、紅燒肉、清蒸魚、白斬雞……甜的有:小米糕、八寶飯、酒釀圓子……一家人圍桌吃飯,看著點火鍋里翻騰的餃子,引得人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加上春節期間,還要親戚朋友間串門、做客,美味佳肴就更多了:鐵板牛肉、黃金雞柳、煎包……南宋時,陸游就曾為各種美味寫下《蔬食戲書》,看了我們春節的美食,想來也不會差多少吧!
春節是歡鬧的,盡管煙花爆竹現在不能放了,但小孩子最愛玩的“摔炮”和“煙火棒”還是可以玩的。“摔炮”是用桃花紙包上火藥和砂石,用力往地上一摔,就會發出“啪”的響聲,單獨一個并不很響,若是捏上好幾個一起扔那才響,毫無防備之下說不定會嚇一大跳。當然,丟“摔炮”的小孩是早有心理準備的,當我們受到驚嚇時,他們便會發出得意的笑聲。“煙火幫”就“華麗”多了,一點燃就會煙火四射。我們往往會劃出各種圖案:圓形的、三角形、四方形,技術好的還能畫出心形來。這小小的煙花帶給我們無盡的歡樂,也算傳承了“爆竹聲中一歲除”的習俗吧。
春節是財氣的。春節習俗,長輩是要給小輩壓歲錢的,吳曼云就曾寫過“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的詩句。壓歲錢的寓意是辟邪驅鬼、保佑平安,但對于我們來說則是“大肆斂財”的好機會。親戚家的紅包讓我們新年發財,“小金庫”得到擴充。
春節是勤勞的。春節臨近,家家戶戶都要掃塵,還要貼福字、對聯、窗花。把家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里里外外透著一股年味。
春節是幸福的。每當春節,世界各地的游子都會想盡辦法回家,和家人團聚在一起。無論春運路上的艱辛,只為家人團圓,體會那濃濃的親情。
春節七百字初中(專業13篇)篇十三
以前過年,只是和大人湊熱鬧。今年過年我明白了不少和春節有關的風俗習慣。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選一幅稱心如意的好春聯。今年選的上聯是:喜氣洋洋財旺旺,下聯是:好運多多福連連。橫批是:吉星高照。這足以預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餃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然后老人們都說吃餃子好。吃餃子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文化好處。餃子諧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大財。因餃子的形狀又像金元寶,故又象征團圓和財富。
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