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可以幫助教師準備充分、周密,確保教學過程有條不紊。教案模板范文可以幫助教師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教案編寫的要點和規范。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一
1、一步一婀娜,一生只為她。
2、自信成功路,從休仕登起步。
3、生活節拍,有我而定。
4、擁有時尚人生,踩出快樂,走出精彩。
5、馬踏飛燕,超越極限。
6、腳踏休仕登,信步人生路。
7、足下生輝,信心十足。
8、伴您成長,助您成功。
9、韻動無限,足下生輝。
10、穿時尚男鞋,登事業巔峰。
11、款款稱心意,步步走精彩。
12、眼里只有你,一路都精彩。
13、登山遠足,一路隨行。
14、演繹新的精彩,只為美好人生。
15、男人心中的溫柔,跨越人生最高峰。
16、超越步伐,領跑世界。
17、穿休仕登,步步為嬴。
18、時尚隨身,自信隨行。
19、酷炫青春,快樂人生。
20、足下生輝,霸氣十足。
21、輕盈的步伐,讓生活的韻律動起來。
22、腳步歡快,天下致遠。
23、“足”夠時尚,舒適健康。
24、我們伴您一同走過,共創美好未來。
25、踏出去,前面更有一方艷陽天。
26、休閑男士,舒適選擇。
27、競技運動由街頭舞步來展示。
28、休閑男士踏入仕途,登向成功的必要裝備。
29、一鞋一世界,一步一精彩。
30、步步驚艷,十年一步。
31、放眼世界,捷足先登。
32、志存高遠,贏在腳下。
33、自信腳底生,回首亦風情。
34、動靜皆有型,從容天地間。
35、卓爾不凡,運動之選。
36、與你同行,徒步未來。
37、盡情揮灑青春,走出自我精彩。
38、點亮腳下,添翼生活。
39、追趕明日太陽,跨越世紀夢想。
40、穿上休仕登,邁向成功路。
41、“足”夠時尚,精彩共享。
42、走出我們犀利人生,一切都將與眾不同。
43、游遍千上萬水,我鞋如影跟隨。
44、有勁更酷,為炫出精彩人生而歡呼。
45、休閑不止步,我們走前路。
46、英雄本色,一步盡顯。
47、踏著音樂,隨心而動。
48、事業有成,盡享人生。
49、閑庭信步行商務,悠然自得踏休閑。
50、走出你不同凡響的美麗。
51、男人的選擇,男人的天下。
52、只有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方能成就品質經典。
53、男人的品味,始于足下。
54、合不合腳,只有穿鞋的自己知道。
5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休仕登與你同行。
56、用心體會生活,用腳感受世界。
57、人生自信二百年,閑庭信步休仕登。
58、快樂節拍,簡約生活。
59、給你自信,讓你成功。
60、仕運寬廣,登臨典雅。
61、從這兒起,每一步都很有跳躍感。
62、運動無極限,自由時代心隨腳動。
63、足踏休仕登,盡顯男人味。
64、貼心的舒適,飛翔的暢意。
65、氣質從腳開始,讓你愛上自己的路。
66、酷我青春,我心飛揚。
67、悠游自在,隨樂而動。
68、漫步人生路,累了就休息下吧。
69、優雅知性,步步為贏。
70、我們能贏得親的雙腳,定能贏得親的好評。
71、踏著品質,感受生活。
72、達美的活力,我的足下之履。
73、追求極速,奔跑如風。
74、跳躍跨步,炫彩耀足。
75、讓雙腳輕松起來,跑出健康。
76、詩意地行走,愜意地生活。
77、鞋是生活生活的見證,是人生的印記。
78、人生有多遠,鞋有多經典。
79、行者無疆,好鞋相伴。
80、一埠到位,步步為贏。
81、時尚與運動的完美結合。
82、穿上休仕登,彰顯男人風。
83、步步難擋,魅力足行。
84、舒適安逸,輕松活力。
85、精挑細選的質量,緊隨潮流的航向。
86、足行天下,步步為尊。
87、舒適生活,輕松有我。
88、伴你邁出成功的第一步,此刻注定誕生輝煌。
89、和鞋人生,鞋手一生。
90、展示自我,秀出風采。
91、精彩人生,魅力攜行。
92、笑看人生,穩立高峰。
93、美步運動鞋,運動每一步。
94、時尚生活,一路有你。
95、穿自己喜歡的鞋,走自己喜歡的路。
96、力動運動鞋,時尚最可愛。
97、足下生風,動若雷霆。
98、云淡風輕,愜意人生。
99、激昂青春,勝人一籌。
100、我們追求潮流,但更崇尚品質。
101、鞋履人生,經典永恒。
102、下腳輕一點,心情快一步。
103、鞋在腳上,路在腳下。
104、精彩每一步,快樂隨你行。
105、穿在腳上,行于心間。
106、專注休閑商務,所以步態十足。
107、輕盈炫酷我最牛,舒適快樂首當先。
108、休閑起步,快意人生。
109、源自品質,樂享生活。
110、酷爽足影,非我不可。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二
活動目標:
1、培養感知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2、正確使用剪刀,運用搓長、團圓、壓扁等技能進行泥塑活動。
活動準備:
紙板、剪刀、膠水、彩筆、橡皮泥、彩紙、毛筆、干凈的舊的白球鞋。
活動過程:
1、今天大家都在說鞋子。老師也有很多漂亮的鞋子。(出示用水彩顏料裝飾的一雙球鞋。)你們覺得它漂亮嗎?和剛剛看到的鞋一樣嗎?引導小朋友觀察鞋子裝飾的材料、及左右對稱裝飾的。還有拖鞋、用彩紙裝飾的鞋、橡皮泥的鞋,一一出示。
2、鼓勵小朋友也來制作一雙特別的鞋。
小朋友,原來鞋子可以用這些材料做成。聽說星星鞋店要開業了,真愁品種少呢,不如我們來幫他們設計一些漂亮的鞋子吧。
3、出示各組各種材料,引導小朋友討論可以用這些材料制作鞋子的哪部分?
4、現在小朋友可以到自己喜歡區域制作“鞋子“。
(1)裝飾區:a)小朋友在干凈的舊球鞋上用水彩顏料或水彩筆進行裝飾。b)讓小朋友畫出鞋子的形狀,并進行裝飾。
(2)“拖鞋“:小朋友用硬板紙剪成鞋形當鞋底,取長方形紙裝飾花紋后當鞋面,將鞋面與鞋底粘合即成。
(3)“精品鞋“: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通過搓、壓、團等技能技巧制作。
5、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小朋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設計、制作出與眾不同的鞋。及時評價表揚做的好的小朋友。
6、請小朋友把自制的鞋送到星星“鞋店”,與同伴一起分享活動的感受、樂趣。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三
隨著社會生活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現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孩子,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能力差,極易受到傷害,因此,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和學習處理一些突發事件十分必要。與其整天把幼兒看管得緊緊的,不如教會他們必要的安全知識。鑒于此,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隨機教育外,覺得有必要組織一次專門的教育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報警知識。
二、說活動目標:
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生意外傷害,雖然知道了一些急用電話,但還不會正確使用,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些特點,我為本活動定出了兩條教育目標:
第一,了解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第二,知道電話110、120、119的作用,懂得在危急時撥打相應的電話號碼。
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但是我們也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轉,只有教給他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讓他們懂得在自己遇到危險時會用最快捷的方法來讓自己脫離危險,才能使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于是把本活動的重點定為:了解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它們相應的報急電話;學會保護自己。整個活動都是圍繞著重點進行的,首先是讓幼兒通過圖片來了解這些車輛的作用,以及報急號碼的功能,接著是通過多媒體情境來體驗這些車輛與報急號碼對我們生活起到的作用,最后是通過游戲把知識實踐到行為當中,使報警知識在游戲中得到練習與鞏固。
雖然幼兒知道了報急的電話號碼,但是由于他們缺乏撥打電話的經驗,對數字的認識也還不夠深刻,所以要讓幼兒根據突發事件的情境正確地撥打相應的'電話,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
所以我把活動的難點定為:讓幼兒懂得在危急的時候正確撥打相應的報急電話。在活動中,我設計突發事件的情境,再通過“打電話”的游戲,讓幼兒在與老師一問一答的對話中輕松自然地運用已掌握了的報警知識大膽地表現自己,使幼兒在整個學習過程,熱情高漲,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整個游戲活動,學具的提供也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真正體現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從而突破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知識經驗準備:
初步讓幼兒認識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外觀形狀,知道他們相對應的報急號碼。
材料準備:
1、110、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
2、多媒體課件(內容是一些突發事件的過程)。
3、三幅有關突發事件圖畫。
4、一部電話。(供幼兒學習撥打報急電話)。
四、說教法。
1、采用直觀法,以多媒體情境體驗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采用提問法,是因為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于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于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例如:教師鼓勵孩子大膽地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們現在要倡導的,這也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3、采用游戲法是因為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打電話游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鞏固報警知識,從而突破難點。
五、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改變過去“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的指導思想。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游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幼兒獲得新知識的好機會。
游戲練習法是幼兒在玩打電話的游戲中,邊游戲邊練習如何正確打報急電話,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真正體現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知識是在運用的過程中升華”的精神實質。
六、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大塊,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系,讓幼兒在互動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性地學習。但是眾所周知,這些安全知識比較抽象,光靠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把活動組織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才能讓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使幼兒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在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更好學習和了解每一個突發事件所相對應的正確報急方法,我設計此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觀察探索——學習討論——游戲體驗,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環節:激發興趣。出示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圖片,引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說出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不同作用,再出示110、120、119的號碼卡片,讓幼兒了解電話110、120、119的作用,讓他們初步了解在什么情況下可撥打這些電話,為下面環節做鋪墊。
第二環節:觀察探索。播放多媒體課件:小明獨自在家,有陌生人來敲門,小明沒開門,陌生人就開始撬小明家的門。
教師提問:“這個時候,小明該怎么辦呢?”將幼兒注意力集中到活動中來。讓幼兒在觀看突發事件的過程中自己探索知識,形成對安全知識的興趣。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四
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觀察圖片,知道不同動物腳的特征,了解其功能。
2、能發現小動物對話的句式。并能把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用完整、聯貫的語言講述。
3、體驗角色之間的融洽的情感,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雙小鞋子、六幅圖片。
活動過程:
一、感知理解講述對象,引發興趣。
第一環節:主要運用設置懸念,教師引導的策略,引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一雙小鞋子,問:誰會是這雙鞋子的主人?
2、出示圖片二:小兔子找到了誰?小兔子會怎樣問?小鴨子又會怎么回答呢?
小鴨子為什么不穿鞋子?
二、運用已有經驗講述內容,拓展知識。
這一環節主要運用討論法、幼幼結伴討論,來引導幼兒關注小兔子和小鳥、小貓、小馬之間的對話。
提問:小兔子繼續尋找鞋子的主人,他會找到誰呢?
出示圖三、四、五:結伴討論。
1、集體討論和講述:小兔子找到了誰?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2、逐副圖講述。
3、教師、幼兒分角色講述。
三、引進講述經驗,分角色講述。
1、出試圖六:小兔子終于找到了小鞋子的主人,他是誰?他們會說些什么?
2、給故事起個名字。
3、請一位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四、遷移講述經驗,發散思維。
1、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小白兔碰到了小壁虎,他們又會說些什么?
2、你覺得小兔子是怎樣的小動物?
3、(出示一雙小鞋子)這雙小鞋子的主人會是誰?讓我們一起找找,說不定我們也會有像小兔子一樣奇妙的經歷呢!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五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多樣性和用途。
2、養成愛收撿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好品德。
4、引發幼兒學習鞋的興趣。
5、培養觀察,比較鞋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的多樣性和用途。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顏色、形狀、用途的鞋子。
2、魔法箱和魔法棒。
3、畫了沒穿鞋的各種人和各種鞋。
4、《動起來》音樂。
5、鞋架。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魔法棒和魔法箱,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小仙女送給我們中二班小朋友一樣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呀?”出示魔法棒和魔法箱。)。
2、魔法變變變,變出各種鞋子。
(以變魔法的形式從魔法箱中變出各種鞋子,讓幼兒說出其名稱、形狀、顏色及其用途。)。
二、幫鞋子找家。
1、鞋子亂放在地上不好看,應該幫它們找家。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桌子上亂七八糟的鞋,想想我們都有自己的家,鞋子也想要自己的家,我們幫它們找找它們的家吧。)。
2、幫鞋子找家。
(出示鞋架,請幼兒把鞋子整整齊齊的擺放在鞋架上。)。
3、教育幼兒要養成愛收撿的好習慣。
三、穿上適合的鞋。
1、認識各位沒有穿鞋的人物。
(“嗚嗚嗚······”聽到哭聲找原因,“我們沒有鞋穿不敢出來”?!霸瓉硎怯性S多人沒有找到自己的鞋正在那里著急呢!”觀看圖片,看看這些人分別是誰。)。
2、幫他們穿上適合的鞋。
(從魔術箱里變出一個鞋盒,盒子里裝了各種各樣的`鞋子圖片。逐一出示鞋子的圖片,讓幼兒說說鞋子的名稱,應該穿在誰的腳上?)。
3、教師小結。
四、延伸活動。
1、幫助別人會讓自己變快樂。
(師:“他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鞋子,他們都很感激你們。你們幫助別人做了好事心里開不開心呀?以后我們還要多做好事幫助別人,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更精彩?!保?/p>
2、讓小腳動起來。
(師:“看看我們的小腳,我們也穿了一雙既漂亮又合腳的鞋,我們的腳可高興了,那就讓我們的鞋子動起來吧。我們一起來跳個舞表示我們開心的心情吧!”《動起來》音樂響起,幼兒和教師跳起舞來。)。
教學反思。
本活動抓住幼兒生活中隱藏的教育契機,針對中班幼兒直覺行動性思維特點。以情景為引.以游戲為鏈,將健康、社會與數學有機整合。在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設溫馨、開放、寬松的氛圍.通過變鞋——認鞋——找鞋等環節,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鞋子.感受鞋子的多樣性;通過穿鞋體驗.引導幼兒交流,表達穿鞋的樂趣:通過分鞋操作,引導幼兒配對、分類,初步了解鞋子的不同用途。寓教育于游戲中,較好地完成了目標,使幼兒在生活化、游戲化的活動中有效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極大限度地發揮自主性,從中獲得了鞋子的相關經驗。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六
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以“全面看問題”為主題的首篇精讀課文。這樣一篇充滿童趣的童話故事,通過生動活潑的語言描寫告訴了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做事情要從自身特點出發,不能盲目學樣。
我認為,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應該以讀為主,使學生多讀,常思,勤寫。在讀中感悟情感;在思中學會質疑;在寫中夯實基礎。在設計本課時,由于本課對話較多,所以我側重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為了使小組合作學習有實效,我根據本課重難點設計了幾個前置性作業,既包括基礎知識的字詞訓練,也有句式轉換和讀文思考,用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梯度,有層次的循序漸進,一方面力求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由淺入深的解決問題,體驗到合作成功的喜悅,對小組合作學習產生興趣,進而喜歡,最終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我想,喜歡才能投入,投入才會引發思維碰撞,進而才能有所突破,創新。這也是我預設的生本教育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最終目標。
再簡單說幾句教學構想。因為這篇課文不算新,所以我本人自覺能力有限,很難突破常規的教學模式,但我想,能面面俱到的課未必就是一節成功的好課,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我側重于對學生基礎知識,如字、詞、句的訓練和朗讀指導,以及情感熏陶,希望上完課后,各位領導和老師能結合這三方面提出寶貴的意見,與我共同探討我應該如何改進才能使我的課堂教室更有實效!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七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多樣性和用途。
2、養成愛收撿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好品德。
4、引發幼兒學習鞋的興趣。
5、培養觀察,比較鞋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的多樣性和用途。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顏色、形狀、用途的鞋子。
2、魔法箱和魔法棒。
3、畫了沒穿鞋的各種人和各種鞋。
4、《動起來》音樂。
5、鞋架。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魔法棒和魔法箱,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小仙女送給我們中二班小朋友一樣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呀?”出示魔法棒和魔法箱。)。
2、魔法變變變,變出各種鞋子。
(以變魔法的形式從魔法箱中變出各種鞋子,讓幼兒說出其名稱、形狀、顏色及其用途。)。
二、幫鞋子找家。
1、鞋子亂放在地上不好看,應該幫它們找家。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桌子上亂七八糟的鞋,想想我們都有自己的家,鞋子也想要自己的家,我們幫它們找找它們的家吧。)。
2、幫鞋子找家。
(出示鞋架,請幼兒把鞋子整整齊齊的擺放在鞋架上。)。
3、教育幼兒要養成愛收撿的好習慣。
三、穿上適合的鞋。
1、認識各位沒有穿鞋的人物。
(“嗚嗚嗚??????”聽到哭聲找原因,“我們沒有鞋穿不敢出來”。“原來是有許多人沒有找到自己的鞋正在那里著急呢!”觀看圖片,看看這些人分別是誰。)。
2、幫他們穿上適合的鞋。
(從魔術箱里變出一個鞋盒,盒子里裝了各種各樣的鞋子圖片。逐一出示鞋子的圖片,讓幼兒說說鞋子的名稱,應該穿在誰的腳上?)。
3、教師小結。
四、延伸活動。
1、幫助別人會讓自己變快樂。
(師:“他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鞋子,他們都很感激你們。你們幫助別人做了好事心里開不開心呀?以后我們還要多做好事幫助別人,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更精彩。”)。
2、讓小腳動起來。
(師:“看看我們的小腳,我們也穿了一雙既漂亮又合腳的鞋,我們的腳可高興了,那就讓我們的鞋子動起來吧。我們一起來跳個舞表示我們開心的心情吧!”《動起來》音樂響起,幼兒和教師跳起舞來。)。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八
1.能用“有……有……還有……”的句式進行完整表達。
2.培養幼兒豐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傾聽同伴談話的習慣。
4.認識皮鞋、旅游鞋、釘子鞋等鞋子的名稱。
1.布置鞋子展覽室:釘子鞋、皮鞋、涼鞋、拖鞋等各種鞋子,鞋架4個。
2.幻燈片:小男孩跑步、溜冰、雨鞋的圖片。
錄像帶:芭蕾舞表演的片斷。
3.字卡:顏色、種類、皮鞋等各種鞋子及顏色的字卡。
句卡:有....有....還有....;我想發明....可以.....。
(一)幼兒進教室自由參觀鞋子展覽室。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鞋子展覽室去參觀,我們一邊看,一邊說,你看到了什么顏色和材料的鞋子,并用“有……有……還有……”的句式完整地說出來。
參觀后提問。
1.展覽室的鞋子有很多種,按鞋子的顏色來講述,請你用“有……有……還有……”句式完整地告訴我。(隨機出示字卡)。
2.按鞋子的種類來講述,請你用“有……有……還有……”的句式完整地告訴老師和小朋友。(隨機出示字卡)。
(二)請個別幼兒穿上爸爸、媽媽、自己的鞋,用完整的語言講出穿鞋子的感受。
師: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的鞋子,它們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平時我們都穿自己的鞋,你們有沒有穿過爸爸、媽媽的鞋呢?我請幾位小朋友穿上爸爸的鞋,看走起路來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小朋友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誰來穿上媽媽的高跟鞋,看走起路來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擺擺要摔跤)我們一起穿上自己的鞋,又是怎么樣呀?(蹦蹦跳跳走得快)。
(三)了解特殊功用的鞋子。
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雙特殊作用的鞋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放錄像,幼兒欣賞芭蕾舞片斷和溜冰的場面。
提問:小朋友在干什么?穿了一雙什么樣的鞋子?
出示幻燈片,讓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出釘子鞋、雨鞋的用途。
(四)啟發幼兒想像,學習用“我想發明……可以……”的完整句式進行創造性講述。
師:這些鞋子都是發明家動腦筋發明出來的,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和方便,小朋友,你們見過會長大的鞋子嗎?老師想發明一雙會長大的鞋子,腳長大了,鞋子也跟著一起長大。
你們想發明一種什么樣的鞋子?這種鞋子有什么特別的功能?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說一說“你想發明……可以……”。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五)教師總結:我們的小朋友真聰明,能發明出這么多奇特的鞋子。
可是,想當發明家,從小要怎樣做呢?希望將來的人們都能穿上我們小朋友發明的鞋子。
科學:認識鞋子。
藝術:主題繪畫《我發明的鞋子》。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九
《各種各樣的巖石》是教科版科學課四年級(下)《巖石與礦物》單元第一課時內容。它屬于“科學探究”的目標系列,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多種方法探究常見巖石的特征,培養學生觀察巖石、研究巖石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創新能力。本課在本單元是起始作用,為后面《巖石會改變模樣嗎》、《各種各樣的礦物》等課時的探究活動作好充分的準備。
本課以“石頭展覽會”活動為切入點,課前鼓勵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收集各種各樣的巖石。觀察時指導學生綜合運用多種觀察器官研究“我的巖石”的特征。然后讓學生自己選擇一種標準給這些巖石分類?!坝^察巖石”目的在于讓學生研究不同巖石的個性特征,“給巖石分類”目的在于讓學生研究一些巖石的共性特征。與舊教材相比,本課能夠很好地以探究為核心,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機會,嘗試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究過程,逐步形成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迎合了新課改的基本理念。
二、學生分析。
其實學生對巖石并不陌生,他們在生活中已經接觸了各種巖石,但有時越是熟悉的事物學生越不容易產生關注,學生并不會花很多的時間去探究巖石更多的奧秘,這恰是我們教學有價值的地方。我們可以在“熟悉”兩個字上做文章,課前讓學生收集巖石材料,以便增加課堂巖石標本的數量。我期望通過本課教學后,當學生撿到一塊巖石時,不會隨便看過后就隨手扔掉,而會運用各種觀察方法對它進行研究。對于四年級的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說,這種觀察不適合大步子教學,四年級的學生從接觸科學到現在,他們經歷的觀察活動比較多,雖然對探究性觀察在三年級下冊部分單元學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學期望與實際效果有一定距離,為此,本課宜采用層層推進的方式設計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他們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而我們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知道巖石是一種天然的物質;知道每塊巖石都有各自己形狀、顏色、組成顆粒及紋路等方面的特點;知道有些巖石可以根據一定的標準可以分成一類。
科學能力:
1、學生能運用多種感官和簡單工具進行巖石的觀察活動;根據巖石的不同特征,提出多種巖石分類標準,用標準對巖石分類。
科學態度:
體驗搜集、觀察巖石的愉悅情感,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巖石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巖石的概念,能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巖石的各種特征。教學難點:能比較地準確描述巖石的顆粒結構和紋路特征。
四、教學準備:
2、教師準備常見的巖石標本。
3、觀察工具:放大鏡、小刀、記錄紙等。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能運用多種觀察方法,觀察巖石的特征并進行觀察描述。教學難點:學生比較巖石,,用不同的標準對巖石進行完全分類。
五、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入揭題。
1、談話引入。
師:大家都帶了巖石嗎?誰來說說你的巖石是哪里找來的?學生說說巖石的來歷(讓學生了解巖石分布的廣泛性)。
2、辨別巖石與非巖石。
教師出示磚塊,學生辨別巖石與非巖石。
師:你們自己帶的都是巖石嗎?(學生檢查自己帶的巖石)。
3、揭題。(板書課題)。
(二)、巖石展覽會。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巖石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根據學生的描述,了解學生的關注點,初步確定指導的方向。
(讓學生共享勞動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悅,同時初步觀察、描述巖石的一般特征。)。
師:你們的巖石真有特色,我也帶了一些巖石,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樣的嗎?(引起學生觀察巖石的欲望)。
師:你們準備怎樣觀察?
生:用眼睛看形狀、顏色、花紋;手摸的感覺;用鼻子聞氣味;輕輕敲打后看看……。
教師引導并板書:
(1)用眼睛可以觀察巖石的什么?
(生:顏色、形狀、條紋或花紋、斑點、大小等)。
(2)用手怎樣觀察?(摸)摸可以感覺到巖石的什么?
(生:光滑粗糙程度)。
(掂)可以掂一掂它是輕還是重。(輕重)。
(指甲劃)看劃痕是怎樣的。
(3)用鼻子聞氣味?怎么聞?
(生:靠近點、磨擦、輕輕敲打后再聞……)。
(4)輕輕敲打后看看有什么變化?聲音是怎樣的?
教師:討論了那么長時間,我們來回顧一下剛才討論的內容(重復觀察方法)。(讓學生明確觀察的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完善、提高觀察巖石的方法,學生明確觀察巖石哪些方面的特征。)。
3、“我的巖石”觀察記錄。
(1)師:在觀察巖石的同時,我們還要做什么?(生:記錄)。
師:我們應該一邊觀察一邊記錄,我要看看哪位同學觀察的多,記錄的也多!
(2)教師巡視指導,大約兩、三分鐘后表揚某些小組學生,給他們提供一份“觀察工具”作為獎勵。(激勵學生更加認真觀察)。
或者在兩、三分鐘后問學生:你們是否想要一些觀察工具?想要的小組材料員上臺領工具盒!教師繼續巡視指導觀察記錄。
使用觀察工具提示:小刀危險!小心使用!
1.用放大鏡觀察,你能發現這塊巖石的組成顆粒。
或條紋是怎樣的嗎?還觀察到什么?
2.用小刀刻劃,劃痕與指甲劃的一樣嗎?氣味又。
如何?這塊巖石是硬還是軟?還發現了什么?
請仔細觀察,及時記錄你們的重大發現?。?!
(3)大約十分鐘后,讓材料員整理觀察工具和巖石標本,組長指揮小組內部交流觀察發現。
4、“我的巖石”觀察描述。
師:誰先來說說自己的觀察發現!
學生匯報“我的巖石”觀察發現,要求按:
我是用什么方法對巖石進行觀察的?我觀察到了巖石的哪些特征?這樣的遵循“觀察方法——觀察結果”的邏輯關系進行交流探究結果。
師:你們知道他(她)觀察的是哪塊巖石嗎?
學生根據他的描述,識別、尋找出相應的巖石。要求觀察同號巖石的學生對他的觀察方法和觀察結果進行補充或質疑。
(應用于后續的分類活動,作為分類標準)。
(三)、給巖石分類。
1、指導分類方法。
師:請大家把你們的巖石,你們能對它們進行分類嗎?你們將按照怎樣的標準分呢?
生:按顏色、形狀、光滑不光滑……。
2、給巖石分類。
師:請大家在分類時思考以下三個問題:(出示分類提示)。
(1)我們是按什么標準分的?將巖石分成了哪幾類?
(2)我們想到了多少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3)不同的分類方法結果一樣嗎?
學生分類,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巖石分類結果。
學生匯報交流分類結果,說明分類標準。
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教師取出一塊凝灰巖,
問:這塊巖石屬于哪一類?為什么?追問:
(1)有沒有一些巖石可以在不同的分類標準下歸入不同的類別?
(2)有沒有一些巖石不屬于任何類別?
(四)、小結拓展(播放雁蕩山地質錄像)。
教師繼續追問:你知道這塊巖石是怎樣形成的嗎?
師:這是一塊雁蕩山最常見的巖石,想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嗎?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有關“世界地質公園”——雁蕩山的錄像吧!
教師播放雁蕩山地質錄像(結束本課教學)。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十
鞋子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之一,幼兒每天都會接觸到。最近,我班有一個孩子穿了一雙閃光的鞋子,立即引起了全班幼兒的關注,家長反應不少的孩子也纏著爸爸媽媽去買,顯然這時的“鞋子”是我班孩子的一個興趣點,但是他們對于鞋子的認識還只處于羨慕別人的新鞋子的階段。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內容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結合《綱要》和我班幼兒的實際,我設計了本次綜合活動“各種各樣的鞋子”,豐富幼兒對于鞋子的知識,并由此來使幼兒懂得“合腳的鞋子就是好鞋子”。我是通過以下三個環節進行的。
我由謎語導入,謎語既可以形象地表述出鞋子的一些特征,又可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當幼兒動腦猜出謎底時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且以耳語的形式又拉進了幼兒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一舉多得。由謎底自然地過渡到“鞋子”,這時候,我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鞋子商店,讓孩子們倘佯于鞋子的海洋之中。
幼兒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起始就是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讓幼兒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這些鞋子,調動以往的生活經驗來說一說這些鞋子,并幫助他們認識一些特殊的鞋子,豐富他們對于鞋子的認識。認識了這些鞋子后,我用“鞋子是用來干什么的?”自然地過渡到第二個環節。
在這一部分中,我又分成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鞋子試穿,這一環節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心理,在認識了那么多的鞋子以后孩子首要的興趣就是穿一穿這些鞋子,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們還很喜歡穿大人的鞋,這一環節就充分滿足幼兒的這一心理,讓他們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鞋子來穿一穿,鼓勵支持他們去探索,大膽地表述自己穿各種各樣的鞋的感受,甚至帶著孩子穿著這些鞋子來跳一段有關于鞋子的舞蹈。
這一環節由孩子們自己的活動經驗得出“漂亮的鞋子不一定舒服,合適的鞋子才是最好的”,順其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并讓幼兒說說你穿這雙鞋準備去干什么,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并了解不同的鞋子適合不同的場合及情景!
在這一部分中我進一步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達成“幫鞋子分類,養成收拾整理的習慣”這一目標。在家中,我們的孩子往往是“小太陽”,“六大行星繞著轉”,常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這并不有利于幼兒的發展,為此,我請幼兒動手動腦去整理這些鞋子,知道原來我也有那樣的本領,以此來幫助幼兒養成愛勞動的習慣。這一環節我也設置了讓幼兒去請客人老師幫忙檢查,利用了環境中的人的資源,發展了幼兒的交往能力。
在分類過程中我充分給予幼兒自主權,請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類,提高他們的小組合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整理過后共同參觀,說說自己分類的理由,既體驗了成功感,又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以此為出發點,呼吁孩子來作爸爸媽媽的小幫手,擴展幼兒的活動范圍,進一步形成習慣。
在整個活動中,我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充分尊重幼兒,不僅給幼兒一個豐富的物質環境也給了幼兒一個寬松愉快的心理環境,做到動靜結合,做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并進行學科的整合,努力促使幼兒獲得多方面的發展。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十一
線描畫:線描畫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對象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種繪畫方式,也是我國傳統繪畫的方式之一。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可以用勾線筆、鉛筆、油畫棒、鋼筆等,利用點、線、面來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致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可以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為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幼兒在通過簡筆畫的訓練基礎上,再進行線描畫的練習,會使其繪畫的精細方面和手眼協調方面,有很大發展。不僅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同時能提高幼兒專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幼兒在欣賞、發現、感受線條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作,不僅能將幼兒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而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在大班開展線描畫,能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煉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所以,我把線描畫作為這學期我班美術特長訓練的主要內容。由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1、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
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幼兒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3、向幼兒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活動重點: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1、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
2、畫好的線描畫作品、其他小朋友畫的線描畫魚。
3、欣賞老師的作品。
4、白紙,鉛筆。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2、觀察比較法。本次活動中,為了讓幼兒直接感受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我采用了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三幅特征明顯的線描畫作品中,發現裝飾過于繁雜、無規律,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都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在本次活動的最后環節,我采用了欣賞評價法,在欣賞的同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
問題1、"你最喜歡哪個魚寶寶?為什么?"使幼兒在審美的同時自然地習得經驗,為下次經驗遷移做準備。
問題2、"你是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裝飾意圖表達出來,達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和同伴的欣賞與評價能讓幼兒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1、觀看多媒體課件:欣賞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的花紋,引導幼兒說出魚兒身上花紋的特點。(導入活動,觀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賞各種各樣的魚。)。
2、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說說他們的畫用了那些線條裝飾的,并進行比較。
再欣賞老師的作品,讓幼兒學習裝飾魚寶寶的基本方法。我同時逐個展示各種點、線、面(即根據幼兒回答展示各種線形和點形裝飾),既增強了趣味性,又有效地發揮了教育的功效。
(欣賞幼兒繪畫作品,請幼兒互相說一說,這些魚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說一說它們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樣的花紋。)示范講解幾種魚的畫法:(欣賞老師的作品)。
(1)請幼兒說說老師畫的畫都用了什么線條來畫各種各樣的魚。
(2)教師在幼兒最喜歡的魚身上示范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并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線條的疏密關系。
(3)請幼兒來裝飾幾條魚寶寶。
(4)引導幼兒討論,你準備畫一條什么樣的魚?
3、通過比較,了解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為了幫助幼兒理解線描畫抽象的形式美的構成規律。我選擇了三副特征明顯的線描畫作品(圖一:裝飾過于繁雜、無規律;圖二: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圖三:疏密變化恰當、有一定規律),幼兒通過觀察、比較、交流、探索、發現,從而掌握線描畫的基本規律,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魚,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并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3)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5、觀賞評析作品。
(1)請幼兒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畫的魚。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哪一條魚,為什么?
(3)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幫助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并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線條的疏密也很好,魚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戲吧。
整個活動我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在活動設計中,我既給予孩子技法上的幫助,又給予孩子充分的創造空間。活動中我始終作為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松、開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根據對本次活動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與教學程序的設計,估計活動的重難點將會得到突破。但是由于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我在活動中還將根據孩子的基礎和能力水平,。來。源屈。老師教。案網,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十二
隨著社會生活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現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孩子,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能力差,極易受到傷害,因此,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和學習處理一些突發事件十分必要。與其整天把幼兒看管得緊緊的,不如教會他們必要的安全知識。鑒于此,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隨機教育外,覺得有必要組織一次專門的教育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報警知識。
二、說活動目標:
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生意外傷害,雖然知道了一些急用電話,但還不會正確使用,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些特點,我為本活動定出了兩條教育目標:
第一,了解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第二,知道電話110、120、119的作用,懂得在危急時撥打相應的電話號碼。
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但是我們也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轉,只有教給他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讓他們懂得在自己遇到危險時會用最快捷的方法來讓自己脫離危險,才能使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于是把本活動的重點定為:了解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它們相應的報急電話;學會保護自己。整個活動都是圍繞著重點進行的,首先是讓幼兒通過圖片來了解這些車輛的作用,以及報急號碼的功能,接著是通過多媒體情境來體驗這些車輛與報急號碼對我們生活起到的作用,最后是通過游戲把知識實踐到行為當中,使報警知識在游戲中得到練習與鞏固。
雖然幼兒知道了報急的電話號碼,但是由于他們缺乏撥打電話的經驗,對數字的認識也還不夠深刻,所以要讓幼兒根據突發事件的情境正確地撥打相應的電話,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
所以我把活動的難點定為:讓幼兒懂得在危急的時候正確撥打相應的報急電話。在活動中,我設計突發事件的情境,再通過“打電話”的游戲,讓幼兒在與老師一問一答的對話中輕松自然地運用已掌握了的報警知識大膽地表現自己,使幼兒在整個學習過程,熱情高漲,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整個游戲活動,學具的提供也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真正體現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從而突破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知識經驗準備:
初步讓幼兒認識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外觀形狀,知道他們相對應的報急號碼。
材料準備:
1、110、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
2、多媒體課件(內容是一些突發事件的.過程)。
3、三幅有關突發事件圖畫。
4、一部電話。(供幼兒學習撥打報急電話)。
四、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并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我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2、采用提問法,是因為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于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于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例如:教師鼓勵孩子大膽地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們現在要倡導的,這也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3、采用游戲法是因為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打電話游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鞏固報警知識,從而突破難點。
五、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改變過去“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的指導思想。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游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幼兒獲得新知識的好機會。
游戲練習法是幼兒在玩打電話的游戲中,邊游戲邊練習如何正確打報急電話,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真正體現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知識是在運用的過程中升華”的精神實質。
六、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大塊,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系,讓幼兒在互動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性地學習。但是眾所周知,這些安全知識比較抽象,光靠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把活動組織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才能讓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使幼兒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在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更好學習和了解每一個突發事件所相對應的正確報急方法,我設計此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觀察探索——學習討論——游戲體驗,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環節:激發興趣。出示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圖片,引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說出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不同作用,再出示110、120、119的號碼卡片,讓幼兒了解電話110、120、119的作用,讓他們初步了解在什么情況下可撥打這些電話,為下面環節做鋪墊。
第二環節:觀察探索。播放多媒體課件:小明獨自在家,有陌生人來敲門,小明沒開門,陌生人就開始撬小明家的門。
各種各樣的鞋子說課稿(熱門13篇)篇十三
鞋是人們生活得必需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各種款式的鞋子,琳瑯滿目。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鞋子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也在不斷變換著。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小腳翹起來,請大家看她的新鞋子;有的孩子穿著帶燈的鞋子在小伙伴面前顯擺……于是,我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開設了“各種各樣的鞋子”這一主題。
1、收集各種鞋子圖片等,創設教育環境。
2、家長幫助幼兒收集各種鞋子,布置教室的“鞋子超市”。
1、引導幼兒觀看每個人腳上的鞋子,或者帶領幼兒到商場觀察、試穿鞋子。
2、幫助幼兒收集各個年齡段鞋子的相關資料。
3、和幼兒一同查閱關于鞋子的信息。
4、同幼兒一起設計并制作不同種類的鞋子。
語言方面:
1、能夠運用普通話和老師、小伙伴進行交流。
2、培養幼兒認真傾聽、有耐心的良好習慣。
3、能夠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喜歡什么樣的鞋子。
社會方面:
1、樂意參加收集鞋子的活動,能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知道愛護、珍惜自己的鞋子。
科學方面:
1、對不同種類的鞋子產生興趣。
2、能夠知道各種不同鞋子,知道不同種類鞋子的特征和功能。
3、嘗試自己動手操作,比較鞋子有什么不同。
4、能夠把鞋子進行分類和配對。
藝術方面:
1、感受鞋子外形輪廓、色彩的美。
2、能夠用不同顏色材料及工具,表現鞋子的特征,體會其中的樂趣。
3、欣賞音樂。
健康方面:
1、會自己穿鞋、拖鞋,并愿意接受別人的幫助。
2、能夠把鞋子擺放整齊,形成良好的習慣。
3、知道穿鞋子的衛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