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以清新獨特的文風和抒情的筆調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來,我將為大家分享一些優秀作文的摘錄,希望能夠激發大家的寫作靈感。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一
新年的第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安昌古鎮體去感受濃濃年味。
到了古鎮,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片人山人海的景象。安昌古鎮的人氣這么高呀!我們匯入了這人的海洋,走在沿河的走廊里感受它的魅力。
每一個小店鋪的屋檐下都掛滿了臘味,有臘腸、臘肉、醬鴨……猶如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爐灶里煮著熱氣騰騰的臘味散發著誘人的味道,讓我垂涎欲滴。
我讓爸爸給我買了一根大大的臘腸,一口咬下去,香香甜甜又帶點辣味,好吃極了!這里的臘味果真是名不虛傳呀!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二
7月初的一天,我與爸爸媽媽一起去了位于浦東的新場古鎮。那是一個古時候的鹽鎮,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受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我們是慕名而去的。
新場在古時候稱為“石筍里”,素有“浦東第一鎮”的美譽。作為一個千年古鎮,它沉淀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古時候的新場以鹽為鎮,以鹽繁榮,過去有“浦東十八鎮”,“新場第一鎮”之說。以鹽業興盛經濟,引來商賈小販云集。
古鎮一大特色,就是宅院居多,新場至今保存的100多戶明清古宅院,以白墻、黛瓦、雕花門窗為特色,使得古鎮老宅的韻味古色赫然若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張廳和奚家廳。古鎮現存的石駁岸有6000多米,其中1500多米建于民國,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元朝,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古鎮的另一特色,就是古橋眾多。馬鞍型水橋有20多座,這些舊時的石拱橋都是新場江南水鄉的特色之一。我們去的是洪福橋,它已經有500年歷史了。其他還有:千秋橋、青龍橋、白虎橋、楊輝橋等。青龍橋也有700年歷史了,而歷史最久的千秋橋已有800年歷史了。
這次旅程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感受到了上海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也希望新場古鎮能夠得到很好的修建和保護,重現昔日的魅力。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三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自古江南多才子”,記得以前在雜志上讀過有關江南古鎮的一篇文章,抵不住誘惑,便來到了這個令人陶醉的地方。
而我現在佇立在江南古鎮的街道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白與灰——白墻青瓦,綠水青山,構成了一個單純到沒有一絲雜質的世界,我不禁陶醉于其中,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踏著石板路,本能地向前走去。石板路是光滑的,反著光;石縫中,間或生長著一叢叢青綠色的苔蘚。
接著向前走,我看見小橋流水人家。三兩個婦女洗著衣服,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茶余飯后,一個老人撐著篙,在一艘小船上悠然的撈著魚;兩三個小孩在石板路上“啪嗒啪嗒”追逐著。那些舊時光,好像都被定格在了這一幅水墨畫中。
時間仿佛靜止了。
多久沒有在家鄉看到過這樣單純的景色了?
何不放慢腳步呢?
奔跑,就像走馬觀花,只顧在路途上奔走,總會丟掉一些美好。道旁風景更美麗,放慢腳步,去體會它的美,人的生命才有意義。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四
蘇軾有詩云:“明朝歸路下塘棲,不見鶯啼花落處。”塘棲是一個歷史悠久,而且美麗的小鎮,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不同季節的塘棲古鎮。
春天,河邊的柳樹長出嫩綠的枝條,桃花的花瓣飄到清澈的河面上,春風吹起了一條條枝條。暖和的陽光照耀在大地上,萬物復蘇,鳥兒在枝頭歡快地唱著歌,似乎是在歡迎大家的到來,漂亮極了。
夏天,漫步在古鎮的老街上,絲絲涼風吹來,老人們搬把椅子,坐在門前涼快的青石板地上,搖著蒲扇,說著話。晚上,小孩們拿出家中的竹躺椅,聚在夜空下,欣賞籠罩夜空的星星,美麗無比。
秋天,一進入塘棲古鎮,立馬香氣撲鼻。一陣陣秋風吹來,桂花像細雨一樣從天而降,人們在樹下盡情的喝茶、聊天、賞桂、嬉戲……青色的古鎮小巷、金色的桂花花瓣、輕松的人們,構成古鎮一幅秋天的圖畫。
冬天,一場冬雪過后,道路上積滿了雪,小朋友們都出來玩啦!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還有的在拍雪景。站在廣濟橋往下瞧,河面上霧氣繚繞;站在橋上往遠處望,一片白雪皚皚,像仙境一樣。
??!塘棲古鎮,在不同季節里顯得格外美麗,這顆明珠真是讓人驕傲!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五
安昌古鎮是全國聞名的古鎮之一,它是我們紹興人的驕傲。大年初二,我們全家三人特地去安昌古鎮感受一番別樣的年味。
來到古鎮,哇!真不愧為水鄉、橋鄉!有清清的河水,數不清的拱橋,好一幅“水鄉風景”,可真美啊!
我們漫步古鎮鄰水的街頭,透過濃郁的年味,我沉浸在爸爸媽媽兒時那充滿甜蜜的回憶里。媽媽向我講述了“扯白糖”的做法,爸爸指著沿河街頭家家戶戶的屋檐下掛滿的一串串臘腸、魚干、醬鴨告訴我,它們曾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不知不覺間我的腳步已把我帶到了享有百年老字號的——紹興仁昌醬園。在這里我知道了紹興素有醬缸、酒缸、染缸三缸文化城市之稱。而“錢莊”、“風情館”、“紹興師爺博物館”又讓我長了不少見識。
安昌之行,收獲很多!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六
今天,我們一家去奉化旅行。
奉化的環境又古老又悠閑。溪水嘩嘩地流著,流著山野和野花的香味。空氣很清新。那兒的房子大多都是臨溪的,因此,人們打水、洗衣服不用跑很遠。
奉化不但環境好,特色美食也多。剛出鍋的腐皮包黃魚香的我鼻子都快撐不住了,用筷子夾起來,再聞一聞,香噴噴的味道撲面而來。咬上一口,酥脆的腐皮包裹的新鮮魚肉,鮮味在嘴里蕩漾開來。還有打成卷的生魚絲薄餅,口感非常好。這里的水蜜桃也很有特色,有股淡淡的甜香味兒,咬上一口,不禁感嘆:“真甜!”
奉化有許多景點。雪竇山、蔣氏故里、千丈巖、黃賢國家森林公園、四明山水上樂園、徐鳧巖等,景色都非常美。
我們主要去了徐鳧巖,走了玻璃棧道。棧道全長260米,其中玻璃棧道長160米,是目前浙江省內最長的高空玻璃棧道。站在玻璃棧道上看徐鳧巖瀑布,非常壯觀。晚上在景區的房車度假營辦好入住,爸爸就帶著我們去附近小村莊散步。那里有一座200米的階梯橋,下來時,我看到一個流水裝置,是一個酒罐,水不停的流到酒罐里,再從傾斜的酒罐口流出去,像一直倒不盡的美酒。
奉化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有空你一定要去喲!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七
在三河古鎮,無論是蜿蜒曲折的亭邊小巷,還是古色古香的美麗街景,無論是燦爛陽光下的小橋流水,還是蒙蒙細雨中的精巧假山,都讓我沉醉其中。
漫步在三河古鎮,我仿佛看到歷史的長河正向我涌來。那一面面墻,像一位位歷盡滄桑的老人,輕輕撫摸著白色的胡須,向來來往往的人們講述著以前的故事。要不是路邊的小店和小攤,若沒有往來如織的游客,我真以為自己回到了古代呢。粉墻黛瓦,古老的建筑上歲月的痕跡清晰可見,望著那斑駁的印記,耳邊傳來輕輕的吟唱。
韻,就在三河古鎮。
三河古鎮不僅景美,美食也非常多,非常好吃,我的味蕾已經蠢蠢欲動。媽媽像是看透我的心思,讓我想吃什么就買什么。我就不客氣了,三河米餃、麥芽糖、貢糕……美食當前,形象退后,繼續狂吃,因為這些吃的實在太美味了。
食,就在三河古鎮。
常聽人說,走在古鎮,感覺時間都慢了下來,這是城市人都向往的慢生活,現在看來,的確如此。漫步在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上,手里拿著美食,時不時吃上兩口,在青石橋上曬一會太陽,在小河邊拍一張照片,隨心所欲。毫無目的地閑逛讓身心都愉悅舒暢,平時的緊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松,心兒被快樂充滿,閑適的仿佛時間都停止了。
樂,就在三河古鎮。
我愛三河古鎮,愛它的悠久歷史,愛它的美食風情,更愛它的悠然閑適慢生活。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八
在塘棲古鎮里,你還能感受到那濃濃的老杭州味。
——題記
美食
進入老鎮,首先看到的第一家店,是賣法根食品的。那是老人家們最愛吃的。走進店鋪,發現那在賣的食品,在杭州的中心市區,幾乎“滅絕”了:純天然的蛋糕,松松的各種各樣的酥餅,更有一種叫“餓死餅”的食品,如盤子般大小,上面撒滿了白芝麻,中間有一層酥,讓我直流口水呀······當然,除了吃的,還有喝的。老街內,各家都釀制了酒水,讓我看得目不暇接:青梅酒、葡萄酒、枇杷酒、楊梅酒······光瞧瞧都讓人嘴饞。
手工藝
在老街上,處處都有杭州味 。
那古老的塘棲鎮,古老的杭州味······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九
在美麗的富春江畔,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鎮,那就是龍門古鎮。
擇一個午后,漫步至太婆橋。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橫跨在龍門溪上,凝望著水里的人影、魚影、月影。橋頭有一棵數百年歷史的樟樹,像一把巨傘,時刻保衛著太婆橋。橋下清澈見底的溪水潺潺的流著,像一條絲帶,連接著淳樸的人們。
走過太婆橋,沿著溪流,踏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走街串巷。你會發現古鎮里的路彎彎曲曲,又長又窄,四通八達,就像一個大迷宮,一不小心就會迷路。古老的房子好像在告訴我們它悠久的歷史,屋檐上,窗框上,門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栩栩如生,主人坐在家門口發發呆,聊聊天,曬曬太陽。
走出老街,眼前豁然開朗,那溪流延伸之處是一諾大的硯池,就像一方硯臺,硯池旁有一個少年,手里握著一只掃帚般的毛筆,寫了一個“龍”字,好像在告訴游人,孫家祖輩個個文武雙全。
夜幕降臨,硯池的燈光全部亮起來了,藍的,紅的,綠的,讓硯池變得絢麗多彩。一輪明月映在水里,一輪明月映在白墻上,時而像一葉小舟,時而像一個圓盤,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硯池夜月了。
這古色古香的龍門,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十
五一節早晨,我們一家和伯伯一家到雅安的上里古鎮游玩。出發前,爸爸交給我和妹妹一個任務,讓我們負責拾好旅途中的垃圾。
車駛過寬闊的高速公路,彎彎曲曲的山路,過了很長時間才到達上里古鎮。
我們停好車,步行向古鎮走去,不一會兒,我們看見一座石橋,橋頭石碑上刻著“上里古鎮”四個字,橋下面是清澈的小河,河水嘩嘩地唱著歌。
過了石橋,我們看見一排參天大樹,干枯的樹枝上已冒出嫩綠的樹葉。大樹下面是一排整齊的小樓,有的是用木頭做成的,有的是用磚砌成的,還有的是用竹籬笆編成的。
古鎮非常熱鬧,街上人來人往,有賣龍須糖的,有賣牛角梳的,還有賣竹編工藝品的,許多人在大樹下喝茶、打麻將。
走到街的另一頭,我們看見一座石拱橋,橋旁臺階上有一個小妹妹和一個小弟弟在賣棕葉編成的青蛙、蚱蜢、玫瑰花和燈籠。我和妹妹分別買了一束棕葉編成的玫瑰花。
晚上,我們來到古鎮另一條街吃雅安的特產——雅魚,雅魚頭里有一把劍,聽老板說劍還可以避邪,媽媽讓我好好收藏。
第二天早晨下起了小雨,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古鎮里有很多城里看不見的東西。
上里古鎮真好玩,下次我還要來玩!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十一
秋十月,天高云淡,丹桂飄香,學校組織了秋季社會實踐活動。相約在“長橋短橋楊柳,青石小巷人家”的江南第一水鄉——甪直。
上午八點多,我們滿懷激動之情,乘著大巴車前往甪直古鎮。一路上,大家欣賞著美麗如畫的風景,無比愜意。
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我們來到了景區門前,只見用鮮花擺成的”甪直”二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絲絨般的光芒,似乎在微笑著歡迎我們。踏入古色古香的園門,一看就讓人有一種古樸、幽靜的感覺。只見一條蕩漾著綠色漣漪的小河,穿梭在一座座亭臺樓閣之間;走過長廊小道,亭臺水榭;再往前走,店鋪一家挨著一家,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還有各種特色小吃,香氣撲鼻。暢游在這美輪美奐的“人間天堂”里,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聽導游姐姐說:“甪直是一座與蘇州同齡,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水鄉文化古鎮?!苯又銕ьI我們去參觀了“保圣寺”、“葉圣陶紀念館”、“萬盛米行”、“沈宅”等。
首先,我們去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保圣寺”。據說它至今它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它歷經滄桑,但它仍然莊嚴神圣,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它千年的歷史故事。
在夕陽暗紅色光環的籠罩下,我們就要告別甪直了,大家紛紛在唐風子遺、神秘幽靜的景區前合影留念。夕陽之下的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人群構成了一幅壯麗的風景畫。甪直,真不愧是個充滿詩情畫意,使人流連忘返的人間仙境啊!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十二
暑假期間我和我的家人去旅游,我們一起去了古鎮。那里山清水秀,是一個美麗的好地方。
那里的建筑非常漂亮,例如:這個古鎮的房子有一種樸素、淡雅集合于一體的美感。有的房子旁邊圍上了籬笆,有的種花,還有的種蔬菜等植物,真是漂亮極了。這個古鎮還有一座橋,這座橋是用石頭砌成的,媽媽說這叫石拱橋。
夏天石拱橋旁邊的柳樹格外的茂密,柳條都垂到橋上來了。之所以會在橋的旁邊種上垂柳,那是因為夏天的太陽比較烈,很容易中暑,所以才種上垂柳來遮陽以防曬傷。從遠處看,那一座石拱橋和橋下河面上映出影子,好像一座又大又圓的鏡子,格外美麗。石拱橋下面有個湖,那個湖非常的深呢!有幾只野鴨在嬉戲,還有小金魚在那里歡樂的游動。湖邊花朵的香味沁人心脾,還有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大的幾乎都要破裂開來呢!
住在那個古鎮里的人都非常好客,一來客人他們就會熱情的招待,這里的人給我們講了古鎮的傳說,還有好多有趣的故事。
這個古鎮還有許多好吃的,有糖葫蘆、炸湯圓、綠豆糕……還有好多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有見過的美食,真是讓人食指欲動呢!要走的時候我戀戀不舍,媽媽說她下次還要帶我來呢!
這個古鎮讓我戀戀不舍,真是一個美麗的好地方。
美麗的安昌古鎮(優秀13篇)篇十三
今年寒假,我隨我的老爸游覽了許多景點,最讓我流連忘返的地方則是離紹興不遠的古鎮安昌。
有一天,我在游玩古城之余,覺得游興未減,于是我爸說帶我去看看安昌,聽了老爸的介紹,我到蠻感興趣的走進了古街,一到街口,我被眼前四個大字“師爺故里”吸引了,于是迫不及待的想問個究竟。原來啊,安昌這個小鎮,在晚清和民國時期出了許許多多的文人秀才,這些文renda都被朝廷衙門招募過去供職,專門為當朝的官老爺出謀劃策,稱其為“師爺”。古街真的很古,任何一個角落用來拍古裝戲,根本不用布置道具,我隨處看到的一切,就像回到了電視里常??吹降拿髑宄蚴墙夥徘暗臉幼印屓嘶匚稛o窮啊。
我聽鎮上的一位老者說,這里的習俗很多,比如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們到臘月時節因不能回家,安昌的百姓就用各種當地的習俗來寬慰四方客人的思鄉之情,至今依然能在安昌老街上看到裹粽子、灌臘腸、舂年糕、扯白糖等20多項傳統美食工藝,以及每年古鎮臨河戲臺上上演的社戲、越劇、蓮花落等。于是,這臘月的各種民俗被一直保留了下來,直到今天當地的百姓也把臘月當成一個盛大的節日。
還有一位婆婆看著我說:“閨女,我再給你講講這里最有特色的東西吧。在臘月里,當地人一定要吃臘腸,臘腸是安昌的特產,四季都有,又以冬季所制的為佳?!蔽以诘臅r候正好是寒冬季節,漫步在街上,濃濃的臘腸味,讓我垂涎欲滴。臘腸都是當地居民手工制作,香腸灌好后就掛在自家房前的河邊,這里通風,可以很快吹干水份,便于保存。一到了臘月里,一串串臘腸掛在門前,好像棕紅色的彩帶,自然就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了。
古鎮的老街沿著河而建造,整整有1500多米長。河的南面住著民居,河的北面是商市,兩岸之間相連。河的南面有帶著頂棚的長廊,遮陽擋雨,各種傳統特色的店鋪作坊錯落有致。河對岸則是青石板小路,古樸舊貌的民宅,狹窄的小弄?,F保存有舊石板路、店鋪作坊、拱橋、臺門弄堂等,風貌古樸依舊。沿街的各式傳統老店密密麻麻,千姿百態,叫賣的當地土特產品琳瑯滿目,尤其是百姓現場制作的傳統食品,如香腸、扯白糖等,風味獨到。
在古街上有著風格一致黑瓦白墻的深宅大院,有保存完好的師爺館、有收藏古舊的錢幣館,石臼館等,都讓我沉浸在濃濃的水鄉風情之中。
安昌的小橋也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態,古樸典雅,素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美譽。其中最著名的是名為福祿、萬安、如意這三座橋。
古鎮的景致和特有的民俗著實令人回味無窮,小小古鎮有著許許多多可看的內容,你就身臨其境去走走吧,讓我們跟著課本游古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