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是教學設計的基礎,也是教師授課的參考依據之一。最后,希望大家通過閱讀以下教案模板范文的同時,也能夠思考如何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特點制作符合實際情況的教案模板。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一
教科書第126頁東、南、西、北,旋轉與平移現象,完成練習二十三第8,9題。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繼續復習有關空間和圖形的知識,板書課題:東、南、西、北,旋轉與平移現象。
二、復習。
(1)同桌相互說一說我們已經知道了哪些方向(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2)教師:給定一個方向,你們能畫出其余7個方向嗎?同伴合作畫出一個方向板,教師巡視。方向板如圖:
指名說一說:當你面向西北面時,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別是什么方向?
全班交流,小組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參照物發生變化后,方向仍然不變。
(4)小玲家在學校的面。從小玲家到學校要向()面走()米;從小玲家向()走()米可到小青家。
2.旋轉和平移現象。
(1)出示第128頁情景圖,學生觀察后,讓學生說出情景圖中的運動現象,很快判斷哪些是旋轉,哪些是平移。
(2)小組內先議一議旋轉和平移的特征,然后同伴之間相互做動作。
(3)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31頁第8題,列舉生活中的旋轉和平移現象。
三、全課總結。
今天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和提高?
四、練習。
(1)第131頁第7題。
(2)觀察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現象,向家長說一說。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二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4.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一、直接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通過游戲,自主探索,認識對方法的辨別以及描述。
師: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用太陽幫助我們來辨別方向。
師:用太陽辨別方向雖然很方便,但是有時會受到條件限制,譬如說是夜晚或天陰多雨雪的情況下,聰明的人們為了更好的掌握方向,利用磁石制造了指南針等辨別方向的工具。(出示錄像:指南針的作用)。
師:有了指南針,我們可以很快的確定“南北”方向,如果,現在我們找到了“北向”,怎么確定東西和南向呢?(學生回答)。
師:有時,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不能精確表示物體的方位,人們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四種表示方位的方法,即“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
游戲:找方向,完成校園示意圖。
1.以4人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
5.請你觀察這幅圖,并且說說你是從那里找到的。
教師引導完成填空內容。
三、認識簡單的線路圖。
1.小羊要到小牛家,需要向()走()米。
2.小羊要到小馬家,需要向()走()米,再向()走()米。
3.小牛要到小貓家,需要向()走()米,再向()走()米。
4.小狗要到小馬家,需要向()走()米,再向()走()米。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三
學習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重點: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2.學習難點: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學習過程:
一、導學。
1.板書課題:坐井觀天。
2.張掛學習掛圖。板書:觀。講解字形、字義。
3.解釋課題:坐井觀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問題:誰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樣子呢?請大家聽我讀課文。
二、范讀課文或放錄音。
1.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想上面的兩個問題。
2.要求學生聽準生字的讀音。
三、指導學生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遍課文。讀的時候,要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用序號把這一課的幾個自然段標出來。
2.指名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四、展交生字、詞。
1.出示注音卡片:觀沿答百別弄際抬信。
2.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用生字練習組詞。
五、課堂練習。
1).指導書寫生字。
2).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井()觀()沿()百()。
開()現()沒()白()。
3).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
我會填。
坐()觀()()熟蒂()()有()短。
徒()無()()苗()長()長()短。
想一想組一組。
卜:補補丁()()。
力:()()()()。
又:()()()()。
羊:()()()()。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重點: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2.學習難點: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學習過程:
一、導學。
1.張掛學習掛圖,讀題。
2.上一課,我們初步讀了《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今天,我們來細讀、理解。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對照掛圖,讓學生說明青蛙和小鳥各自所處的位置。板書:井沿。講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邊沿。沿,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2.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鳥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從哪兒來呀?)。
(2)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這里說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長的路程,在這里說明小鳥飛了很遠,天很大)。
(4)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3.講讀第四、五自然段。
(1)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2)“說大話”是什么意思?(大話是指夸張的話)。
(4)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板書:無邊無際。
(5)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用來形容什么?(無邊無際沒有邊際的意思。在這里用來形容天非常大)。
(6)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讀音和語氣(“哪”作語氣詞,讀輕聲,不讀第三聲)。
(7)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起來了?(為了天有多大的問題爭論起來)。
4.講讀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為什么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因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頭看見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導朗讀“我不會弄錯的。”(自信、肯定、自以為是的語氣)。
(3)小鳥為什么笑了?(小鳥笑青蛙眼光太狹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還自以為是,不承認自己的看法有錯誤)。
(4)小鳥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呢?(因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會變得開闊,就會看到無邊無際的天空,就不會再堅持自己原來的錯誤看法了)。
(5)指導朗讀“你是弄錯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語氣)。
5.小結: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它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會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坐井觀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們就用“坐井觀天”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目光狹小、見識短淺,而又自以為是的人。
三、課堂練習。
1.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過()那么大。小鳥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3.把課后的字寫在田字格里。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四
1.經歷在現實的情境中確定和區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過程,能正確地辨別這四個方向。
2.在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詞語描述所在的方位及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確定其他三個方位的過程中,提高運用所學的方位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數學應用意識,發展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地辨別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準備:掛圖
情境導入
交流共享
認識東、南、西、北。
1.教學例題。
出示掛圖
提問: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太陽是從哪個方向升起的嗎?哪個方向是東?
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好。請同學們起立,面向太陽站好。你能說說自己的面前是什么方向嗎?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自己先指一指、說一說,再跟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學生活動,并在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談話:現在請同學們轉過身來坐下,我們看圖:小明也像同學們一樣,在一天早晨,面向太陽站立。你知道小明的前面、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嗎?(根據學生回答,把課本上的四句話填完整)
小結: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揭示課題:認識東、南、西、北)
2.教學“試一試”。
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1)游戲示范:請一個學生上來,先跟老師合作。 由老師說口令,學生按口令做。
(2)學生活動:同桌學生先由一個人說口令,另一個人做,再進行交換。
(3)談話:同學們做游戲的時候,學生面向北面戰立,一邊指方向,一邊回答。
三、反饋檢測
1.“想想做做”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小紅面向西,她的前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提問:你是怎樣很快確定其他三個面的,說給同學聽聽。
“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兩名同學到講臺前,面對面站立,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再指出各自的東、西、南、北。其他同學注意聽,思考有什么新發現。
3、“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題目插圖,指名讀題。
找出圖中窗戶的位置,這個位置在房間的哪一面?你能說說房間的東面和西面各有什么嗎?
指名回答。
追問:你是怎樣想的?你住的房間是怎樣布置的?(小組交流,指定幾人說給全班同學聽。)
4、“想想做做”第4題。
指名說操場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教后反思: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五
教學內容:人教版課標教材三年級下冊第8頁例4及做一做,練習二第1、2、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辯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識的產生過程,體會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的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辯認方向的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與態度目標:能積極參與探究物體所在方向的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方位知識的作用和價值,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能辯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體會位置與方向的相對性。
教具學具:第8頁例4的掛圖(標明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刪去人物及話語)。
教學過程:
1.指一指,教室里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請9名學生面向北按如下形式站在講臺前面。
abc
def
ghi
3.(教學時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語言)說一說,b、d、f、h分別在e的哪個方向?a、c、g、i分別在e的哪個方向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1.初步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1)分組討論:你們認為a在e的什么方向?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可能有以下幾種看法:
1a在e的北面,因為a在“d—e—f”的北面。
2a在e的西面,因為a在“b—e—h”的西面。
3a在e的西北面(或北西面),因為a既在“d—e—f”的北面,又在“b—e—h”的西面。
……
(3)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提出借助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做最終裁判。請e同學拿著指南針宣布最終結果,教師說明:我們通常說“西北”而不是“北西”。(板書:西北)
(4)開展猜一猜活動。
a.誰能猜猜g在e的什么方向,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猜?請e同學手拿指南針宣布猜的結果。(板書:西南)
b.誰再猜猜c在e的什么方向,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猜?請e同學手拿指南針宣布猜的結果。(板書:東北)
c.誰愿猜猜i在e的什么方向,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猜?請e同學手拿指南針宣布猜的結果。(板書:東南)
2.辨認生活中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1)指一指,教室里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2)說一說,你的東、南、西、北面分別坐的是哪一位同學?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東、南、西、北的相對性,如a在b的西面,在d的北面。
(3)說一說,你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分別坐的是哪一位同學?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相對性,如a在e的西北面,e在a的東南面。
3.辨認地圖上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出示例4的掛圖,標明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刪去人物及話語。
(1)引導學生根據太陽的方向確定東面,根據東面確定其余的七個方向。
(2)說一說,教學樓、圖書館、大門、體育館分別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3)議一議,多功能廳和食堂分別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4)想一想,操場在多功能廳和食堂的什么方向?
1.第8頁做一做。分組討論、交流、匯報“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2.練習二第4題。
(1)找一找,地圖上標出了我國哪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結合有關背景材料,適時教育學生保護人類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遺產。
(2)圈一圈,在地圖上圈出武漢的位置(可以由教師告訴學生)。
(3)說一說,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在武漢的什么方向?
3.練習二第2題。明確題目要求后,學生獨立完成。
今天學會了什么?怎樣辯認東北、東南、南北、西南呢?
練習二第1題。調查自己家相對于學校的位置。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六
二、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
三、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四、單元知識點列表。
編號知識點內容。
五、各知識點的教學建議。
教學建議1、要記住辨認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在判斷四個方向時,可在指定的觀察點上用箭頭標出四個方向,再進行判斷。
評價樣例a級(易):教材第3頁例1。
b級(中):小兔、小熊、小狗、小馬和小猴的家住在同一片樹林里,小熊的家住在小猴家的西面,在小兔家的南面,小熊家的南面是小狗家,西面是小馬家,請你畫出這幾個小動物家的位置。
答案:北。
分析:由于沒有提供其中一只小動物的方位,是全部需要自己去判斷并畫下來,因此大大增加了難度。在解答時關鍵是先畫好四個方向,再看是已誰為觀察點。
c級(難):無。
教學建議1、要記住辨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
2、在判斷四個方向時,可在指定的觀察點上用箭頭標出四個方向,再填寫地點。
評價要點會辨認地圖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四個方向。
評價樣例a級(易):教材第4頁例2。
b級(中):
(1)小明從家出發向()走,然后向()走,再向()走就達到小麗家。
(2)小剛從家出發向()走,然后向()走,再向()走就達到小麗家。
c級(難):無。
教學建議在觀察點的位置用箭頭標出四個方向后再填空。
評價要點會看簡單的線路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評價樣例a級(易):教材第5頁“做一做”
b級(中):
(1)小紅上學的路線是:從家向走了米,又向走了米達到學校。
(2)小蘭上學的路線是:從家向走了米,又向走了米,再向走了米達到學校。
(3)小明上學的路線是:從家向走了米,又向走了米達到學校。
(4)()上學的路程最長,()上學的路程最短,多走()米。
c級(難):
分析:除了要辨認方向外,在畫線段的時候還要進行單位間換算。
錯例展示:
錯例1:東、西方向錯誤。
錯例2:南、西方向錯誤。
錯例3:沒認真讀題。
小結:本次小測每班44人,其中每班2-3人不能正確辨認四個方向。其中每班都有1-2人錯像例3的錯誤。
教學建議先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后再繼續標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評價要點會辨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評價樣例a級(易):教材第8頁例4。
b級(中):教材第12頁第5題。
分析:看地圖找方向比看線路圖找方向難些,原因是走的線路不像線路圖是筆直的路線,它是彎彎曲曲的,在視覺上較難辨認方向。解答時仍然按照先找準觀察點----在觀察點上畫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四個方向,這樣準確性會高。
c級(難):無。
教學建議已指定觀察點為中心畫出八個方向后再填空。
評價要點會看簡單的線路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評價樣例a級(易):《標準》第85頁例33。
在進行第2次小測時,考點是檢測學生是否能正確會看簡單的線路圖(八個方向)。發現學生對“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四個方向的掌握錯誤率較高,數站點個數不知道從哪個站點開始數起。
解決方法:可以提醒學生在觀察點上畫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然后觀察到達的地點是在觀察點的“左上、左下、右上或右下”方位,從而再次確定是在“東北、西北、東南或西南”方向。
b級(中):教材第12頁第6題。
c級(難):
下面是小松鼠送信的路線,請依據小松鼠送信的路線,在方格圖上確定小山羊家、小兔家、梅花鹿家和小狗家的位置。
分析:不僅要辨認方向,還有數格填寫。解答時最好在表格的框外標出“東、南、西、北”后再根據題目要求細心填寫。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七
1、使學生了解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出示課本情境圖)。
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指南針)。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指南針現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學樓,南面是花壇,東面是圖書館,西面是體育館)。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
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出示我國行政區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廈門的位置,說說廈門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廈門的什么方向?
接下來讓學生獨立填寫:
(1)廈門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東南方有_____省市。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預習: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八
人教版課標教材三年級下冊第3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第1、2題。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辨認、描述、交流物體所在方向等數學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用到方位的知識,探索辨認方向的方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的觀念。
3、情感與態度目標:能夠積極參與辨認、描述、交流物體所在方向的數學活動,并在活動中體會方位知識的作用和價值,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能根據自身方位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體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之間的關系。
寫有東、南、西、北的標牌各一張,校園平面示意圖記錄紙每人一張。
一、創造情景,導入新課:
1、讓學生說說“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轉”。復習和感受方位。
2、組織學生活動: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全班學生分四組按如下形式站好。(也可以給各組取組名)。
第二組。
第四組第一組。
第三組。
3、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描述這四個組的位置與方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東、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
(2)學生分組討論,并根據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進行判斷,如: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小時侯學過的辨認東、南、西、北的`兒歌……。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啟發和幫助。
(3)各組匯報討論結果,并說說是怎么知道的?在各組明確自己的方向后,把標牌放在各組的面前。
(讓學生體會到:無論面向哪個方向,東、南、西、北是確定的,前、后、左、右會不斷發生變化)。
教師站在正中間,帶領學生做游戲下面的游戲:
(1)東面的小組拍拍肩,南面的小組抬抬腿,西面的小組彎彎腰,北面的小組點點頭。
(2)所有小組面向東,指一指、說一說前、后、左、右分別是哪個方向?
所有小組面向南,指一指、說一說前、后、左、右分別是哪個方向?
所有小組面向西,指一指、說一說前、后、左、右分別是哪個方向?
所有小組面向北,指一指、說一說前、后、左、右分別是哪個方向?
(3)你們發現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之間有哪些有趣的關系?
1、從東開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東、南、西、北。
2、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4)教師把東、南、西、北的標牌收起來,請學生站在正中間,并蒙住他的眼睛轉三圈,然后告訴他面向的是哪一個方向,讓他指出其余的三個方向,其他同學當裁判。
4、繪制校園的示意圖。
(1)看一看、說一說,學校操場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物?
(2)在學生描述的基礎上,確定操場四個方向的主要建筑場,并讓每個學生完成下面的校園示意圖。長方形中填寫主要建筑場,正方形中填寫相應建筑物的所在方向,學生可以面向東、南、西、北的任一方向填寫。
(3)收齊學生的校園示意圖,把全班學生帶回教室。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1題。
2、第3頁例1。讓學生想像自己是小明那樣站在操場中間,完成例1中的填空。
四、全課總結。
今天學會了什么?怎樣辯認東、南、西、北?
五、布置作業。
1、說一說,你家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些什么?
2、練習一第2題。要求用東、南、西、北進行描述。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九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發展學生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2.組織學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板書課題:東西南北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課件: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第 2 頁 ,共 104 頁)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陶樂的東西南北方向? 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5.背兒歌:早晨起床向太陽,前是東,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認方向。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十
《認識東南西北》這節課感覺上的效果不好,所以上網搜了別人的教法,感覺南師附小提秀雷的方法不錯,值得學習,復制下來以便學習:
上課伊始,我問孩子:“你知道哪些表示方向的詞?”
“東、西、南、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著。“老師,我還知道東南西北是按順時針方向來數的”,唐天澤迫不及待的說。嚯,孩子們真不錯,對方向有了那么多的了解!看樣子今天的課會很順利。
接下來,按照我精心設計的`教案進行教學。首先以孩子們一年級時學過的一首辨認方向的兒歌說起。“早晨起床,登上山崗,面向太陽,辨別方向。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顯然,孩子們對這種形式的數學課很感興趣,繞有興致的說著,在說兒歌的過程中加深了對于方向的理解。隨后,請孩子們自編兒歌。
師:“如果到了中午放學的時候,這首兒歌又該怎樣說呢”?孩子們在四人小組里經過了短暫的討論有了結果。“吃過午飯,登上山崗,面向太陽,辨別方向。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邊是東,右面是西。”那下午放學呢?這時孩子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學習的興趣高漲,兒歌編的也越發精彩。
通過這樣一首不斷改變的兒歌,完成了教學內容。我直觀感覺孩子們對于方向的認識還是不錯的。
接下來,我問孩子:“剛才我們是通過什么來辨別方向的”?
“太陽”!孩子異口同聲的說著。
“除了太陽,你還知道哪些辨別方向的方法”?
“指南針、年輪、北極星、樹葉……”顯然,孩子們是預習過書上的內容了。我們班的小不點王弈森說:“老師,還可以根據青苔來辨別方向,青苔多的地方是北,青苔少的地方是南”。
老師我還有方法,我們班的“小小科學家”劉暢舉起了手。“先插個小棒,在影子末端做個標記。等十幾分鐘,再在后來的影子上也做上標記。左腳踩在第一塊石子,右腳踩第二塊,面向的方向就是北。”
“真的是這樣嗎?”我有點疑惑。
“是的”,孩子很堅定的說。“我是在《撒哈拉沙漠求生記》里看到的”。
看來是我孤陋寡聞啦!我大大的表揚了孩子。現在的孩子真不簡單,知識。
是如此的豐富,看來作為老師也必須加強學習了,要不然怎么為人師呢?
最后請孩子欣賞了一首詩歌:《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孩子們很認真的聽,最后從詩中找到了辨別方向的方法。
整節課生機勃勃,孩子們興趣盎然,這不正是我所期待的課堂嗎?那教學的結果怎樣呢?
午飯后,在操場護導。孩子們在操場上玩耍。正好趁機檢驗一下。通過檢查,發現孩子們沒有想象中掌握的好。對于生活中的方向辨認的不是很清楚,一些孩子不知道哪里是南,哪里是北?完全沒有了上課的那種激情。看來,對于方向概念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在生活中踏踏實實的不斷練習鞏固才行。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十一
在《認識東南西北》這一課教學中,我創設生活情景,以學生的參與活動為主線,通過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去感知方位知識,獲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思想方法,以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東南西北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教學時我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活動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積累自己深刻的感受,使學生心中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并學會了辨認東、南、西、北,感知到了“東南西北各占一方;面對東方,向右旋轉,分別是東南西北;東西相對,南北相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順時針正好轉了一圈”等,初步掌握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方法。這樣的學習讓數學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利用生活情景學習,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獲得了愉悅的數學體驗。室內、室外對物體不同位置的描述,矛盾的沖突,促使學生不斷地質疑,在具體情景中感受方向的相對性。同時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既起到了感性升華的作用,又體現了學習數學知識的現實意義,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在教學中,我沒有規定學生去找哪個方向,而是讓學生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來找出方向。在讓學生感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時,我也沒有一味地進行講授,而是通過幾個不同的游戲,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感受,之后我再進行引導和總結。設計這些活動,我是為了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落實到實處,以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十二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第1課時《認識東南西北》。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發展學生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指南針、多媒體課件、有關在野外找方向的資料。
(組織學生在學校操場集合面向太陽)
同學們,你們學過兒歌《東西南北》嗎?
全班齊誦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學生在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旭日“東”升)
2、指一指哪邊是東?校園的東邊有什么?(花園)
3、傍晚,太陽從哪邊落下?(日落“西”山)
4、指一指哪邊是西呢?校園的西邊有什么?(食堂)
5、小組活動:兩人一組,一個面向東,一個面向西,體會東和西的相對關系。
6、用同樣的方式學習南和北,并體會南和北的相對關系。
7、小組活動:全班起立,四人一組,一個面向東,一個面向西,一個面向南,一個面向北,體會東和西、南和北的相對關系。
(操場上活動,鞏固對四個方向的認識)
1、游戲:指方向(老師發出口令,學生指出方向)
2、游戲:背對背(四人一組,按照指示牌東南西北背對背站好)
3、游戲:蒙眼說方向(告訴學生一個方向,說出其它三個方向)
(組織學生進入教室)
1、看圖說一說,光明小學的校園的東、南、西、北面都有什么建筑物。(p3例題1)
2、說一說,教室里的'東、南、西、北方都有什么。(p6練習一第1小題)
3、看圖說一說,小明的房間是怎樣布置的。(p6練習一第2小題)
4、說一說自己的家在學校的哪個地方。
1、課本第7頁的“你知道嗎?”
2、教師介紹指南針的使用方法。
3、西西在野外迷了路,你有辦法幫他找到方向嗎?
課標指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要注重與日常生活相聯系。同時也指出教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說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考慮到教材中的例1是一張學生并不熟悉的校園的平面圖,而學生對自己的學校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學生會比較感興趣。因此,在這節課中我組織學生來到學校操場上,學生經歷了在現實情境中辨別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過程。
本節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是室外教學的學生管理問題。雖然本節課設計了許多的游戲活動,但有些學生身在一個比較大的空間里極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吸引而影響聽課的有效性。改進的辦法是加強室外活動前的指導工作,盡量做到周密,加大組長的培訓力度,設計更貼近學生喜歡的活動,讓大部分的學生“動”起來,老師充當的的只是一個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的角色,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十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會辯認地圖上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辯認地圖上的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在地圖上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展示、交流各種不同的校園示意圖記錄方式的活動中,體會地圖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必要性,學會辨認地圖上東、南、西、北的方法。
3.情感與態度目標
能在學習活動中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發表自己的意見,獲得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會辯認地圖上的東、南、西、北,并能描述物體在地圖上的方向。
教學難點:體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相對性。
教具學具:松鼠、貓、兔、鹿、狗、熊的圖片各一張。
教學過程:
1.說一說,你的東、南、西、北面坐的是哪位同學?
3.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了東、南、西、北,怎樣辯認地圖上的東、南、西、北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1.感悟地圖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必要性
從學生上節課繪制的校園示意圖中,選擇把上方分別定為東、南、西、北的四幅示意圖貼在黑板上。
(1)請同學們比較一下,這四幅校園示意圖有什么不同?
(3)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教師指出:人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規定繪制地圖時,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邊表示西方,右邊表示東方,簡單地說,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留下黑板上把上方定為北的示意圖,去掉方位詞,只注明“北”。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在示意圖上指著一起念“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三遍。
2.辨認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根據第4頁下面的校園示意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教學樓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圖書館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大門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體育館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2)操場在教學樓的什么方向?
操場在圖書館的什么方向?
操場在大門的什么方向?
操場體育館的在什么方向?
3.爭當優秀的導游
根據第2頁的主題圖,組織爭當優秀導游的活動。
(1)我國首都北京的天空門廣場有哪些主要建筑?
(2)如果你是一位導游,你能用東南西北和課外知識,向游客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嗎?請同學們先試著介紹介紹,待會兒從你們中評選出優秀導游。
(3)采用自愿的方式請導游介紹天安門廣場,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評選優秀導游。
1.練習二第4題
學生在地圖上圈出北京、嵩山、泰山、衡山、華山、恒山后,獨立完成填空。
2.數學游戲
教師出示貓、兔、鹿、狗、熊、松鼠的圖片,把松鼠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并注明“北”,請學生根據教師的描述,把其他動物貼在相應的位置。
(1)貓在松鼠的西面,兔在松鼠的南面。
(2)鹿的西面是松鼠,狗的南面是松鼠。
(3)熊既在鹿的北面,又狗的東面。
今天學會了什么?怎樣在地圖上辯認東、西、南、北?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十四
本節課是第六單元《認識方向》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認識現實生活中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這個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有點困難,雖然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接觸,但畢竟這些經驗還是模糊的。為此,我充分利用學生己有的生活與知識經驗,讓他們在具體的環境中操作、辨認,增加他們自己探索、體驗的機會。
本節課,我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先設計“介紹同學”的環節,讓學生感受到,由于自己所占位置不同(即所面對的方向不同),找到的前后左右的學生不一樣。由于面對的方向發生變化,所以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學也在發生變化,雖然前后左右的學生發生了變化,但找到的這四個同學所占的方向沒有改變,從而引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揭示課題。
在新課的教學中,我充分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感受并理解新知。如:首先借助學生已有“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的經驗,先讓孩子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又借助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來幫助學生對方向的理解。在學生已經基本知道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后,我又設計讓他們說說校園內四個方向的建筑物,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這四個方向。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將數學活動與學生喜歡的游戲有效地結合起來,寓教于樂,既能夠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形成正確的方位觀念,又能使學生產生喜歡數學的情感。
本次教學,游戲仍然能夠既幫助學生學習知識,但是減少了繁復的環節,取而代之的是辨認方向小游戲。
為了發展學生的方位觀念,我又讓學生回到教室,觀察、交流教室里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從學生的反饋中,我明顯感受到學生已經能夠清楚的辨別現實生活中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在教學的最后,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方向”在我們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充分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我又拓展假如你在野外迷路了怎么辦?這個環節,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還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方向”在咱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但是這節課有一些不足之處:
1、不能及時應對課堂出現的問題。
2、低年級教學應該給孩子充分的.思考問題的時間,在處理練習題的時候太過于趕。
3、環節設計銜接不太好。
4、整節課的速度前慢后快,節奏沒有把握好。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十五
(我的東北面是×××。×××在我的西南面。)。
(4)說說你在周圍同學的什么方向上。
(我在×××的東南面。)。
(5)請兩個同學互相說說位置關系。
生1:我在生2的東南面。
生2:我在生1的西北面。
提問:為什么兩個人的說法不同?(參照物不同)在描述位置時,一定要明確參照物的位置。
3.看圖辨方向。
這是四幅教室的平面示意圖,你能根據圖中給出的一個方向,標出其它七個方向嗎?
(三)鞏固練習。
1.看圖說說小動物的家在森林俱樂部的'什么方向?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十六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會在圖上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能簡單的用四個方向描述行走路線。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上節課學習的兒歌嗎?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你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嗎?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
1、出示主題圖:
2、請你觀察這幅圖,看看能不能找到四個方向。并且說說你是從那里找到的。
3、請同學匯報一下找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方法。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自己的記錄。
5、說一說街區內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應的問題。
你還能想出什么問題,問問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確。
小組匯報討論過程。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十七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會在圖上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能簡單的用四個方向描述行走路線。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上節課學習的兒歌嗎?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你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嗎?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1、出示主題圖:
2、請你觀察這幅圖,看看能不能找到四個方向。并且說說你是從那里找到的。
3、請同學匯報一下找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方法。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
5、說一說街區內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應的問題。
你還能想出什么問題,問問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確。
小組匯報討論過程。
問題:
1、小紅從家向東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館?
2、說一說,小紅、肖蘭、小明上學的路線?
3、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案認識東南西北方向(模板18篇)篇十八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首先,我帶領學生,在校園或校園周圍的某一環境中學習根據指定的一個方向確定其余三個方向的方法。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以實踐的活動形式,讓學生辨認自己周圍的方向。這部分的教學采用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感知,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選擇不同的參照物讓學生描述物體的方位,鞏固辨認方法,增強方位感。在此過程中,適時糾正繪制圖時應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順序。在學會辨認方向后,再通過展示三位小朋友探訪桃花村的情景,讓學生發現數學信息,人工湖、村莊、小樹林、果園、竹林、麥田等所處的位置,還有小朋友手中的路線圖。通過對該部分的探討,加深學生對辨認方向和簡單的路線圖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