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教學計劃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學計劃不僅包括了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還有教學活動的安排和學生評價的方法等。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一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學曹逸。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運用遷移的方法學會新知識,培養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2)熟練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計算法則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輔墊。
感悟:單價一定時,購買的數量越多,用的錢就越多,購買的數量越少,用的錢就越少。
出示表格:
因數。
2
2
2
2
因數。
3
30。
300。
3000。
積
6
60。
600。
6000。
觀察:積的變化與因數的變化有沒有什么規律?
二、聯系生活、指導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價9.8元,買4盒。
(1)估計: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應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2角×4=8角40元-8角=39元2角。
方法三:9.8×4=39.2(元)豎式計算。
(3)點撥:為什么這樣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樣列豎式計算?
重點點撥:把9.8×4轉化為什么數相乘?
小數點怎樣處理?為什么?
小組討論與看書自學相結合。
反饋: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小數點這樣處理?教師板書過程。
小結:說一說9.8×4的計算過程。
2、深入探索:
遷移:0.98×4=。
0.098×4=說一說想法,算出答案。
觀察:仔細觀察題組,這三題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處?
你發現積的小數的位數受什么數的影響?與因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計算小數乘法時怎樣很快的找到積里小數點的位置?
3、運用計算方法:
口答:2.5×151.14×50.013×20。
把它轉化成×(),在從積的()邊數出()位點上小數點?
再用豎式計算。
三、活學活用、拓展延伸。
1、針對性練習:
因數。
12。
12。
0.012。
0.12。
因數。
36。
0.36。
36。
3600。
積
432。
43.2。
2、對比練習:
用豎式計算下面兩題,并加以比較:
16.11×816.11+8。
3、走進生活:
兩種包裝的薯片價格如下:
100克售價5.4元50克售價2.75元。
那種包裝的薯片便宜?(請計算說明)。
4、開放性練習:
假如每組有100元錢,大家對照好又多購物單,確定想買的商品的名稱、單價、和數量,并計算出相應的價格,填寫下表:
商品名稱。
單價。
數量。
總價。
應付的錢數:
找回的錢數: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二
小數乘整數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乘法、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小數乘法的起始課。在這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和積的變化規律等知識,這些都是學生理解很探究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的知識基礎。作為起始課,必須溝通小數乘法和整數乘法的聯系,在掌握計算方法的同時更要理解算理。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計算方法是重點;算理的理解是難點;而關鍵是充分運用轉化思想,引導學生根據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進行轉化。本課分層次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依托具體生活情境,讓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自主計算,包括估算、筆算等多種方法,在解決問題同時,著重讓學生理解以元作單位的小數乘法可一轉化成以角作單位的整數進行計算,最后再將得數轉化成以元做單位的數。運用現實經驗進行小數與整數的轉化,初步理解算理,感悟小數乘整數的筆算方法。例2脫離具體情境,引導學生應用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自主探索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依托現實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轉化思想,溝通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法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從而理解小數乘正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2.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讓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小數乘整數,提高計算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
3.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滲透轉化思想,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算理。因數擴大一定倍數,積也會擴大相同倍數,為了使積不變2,就要將積縮小相同倍數。
教學關鍵:正確應用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進行知識轉化。
一、復習鋪墊。
1、0.09米=()厘米3.5元=()角。
150千克=()噸42米=()千米。
2、0.45擴大10倍是()75縮小10倍是()。
擴大100倍是()縮小100倍是()。
擴大1000倍是()縮小1000倍是()。
3、0.725去掉小數點,比原來()倍。
4、13×12=156。
13×120=()。
13×1200=()你是怎么想的?
(設計意圖:小數與整數的互相轉化是學習本課的主要思維方法,而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則是轉化的主要依據。通過口答練習,為學生探究新知作好知識和思維上的準備)。
二、自主探索。
一、依托現實情境,初步感悟。
1、出示例1情景圖,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選擇買3個3.5元的風箏要多少錢進行討論。
(估算大約要多少錢)。
2、獨立思考,匯報交流。
可能會有下列方法:
方法1:連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豎式筆算35角×3=105角。
方法4:豎式筆算3.5元×3=10.5元。
著重請方法4的同學說說是怎么想的。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之一。
4、小結并揭題:剛才我們在解決買風箏一共用多少錢時,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我們發現以元作單位的小數乘整數,可以化成以角或分做單位的整數乘法來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依托現實情境,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用不同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然后通過對方法4的著重討論,在培養學生估算、計算能力的同時,感悟小數成整數還可以先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初步感悟算理和計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1、出示0.72×5。
現在0.72不再表示錢數,沒有了具體的單位,你還能計算出它的得數嗎?
2、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小組交流。
3、匯報演示。
板演計算過程,呈現思考過程。
交流時:(1)估算,得數是否可能正確。
(2)重點引導學生說清是怎樣把乘數轉化成整數的,乘積又是如何處理的,為什么可以這樣轉化?將思考過程板演化。(通過交流和板演,在引導學生描述轉化過程的同時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指出積末尾的0一般的處理方法。
4、反饋練習。
豎式計算14.5×83.06×5(注意末尾0的處理)。
5、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讓學生自主探索,獲取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計算能力。)。
三、鞏固聯系。
1、對比練習:做一做1(比較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法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溝通兩者聯系,理解算理,提高計算能力)。
2、明辯是非:(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計算習慣,正確處理積的小數點)。
2.41.350.25。
×6×3×8。
-------------------------。
12.440.5200。
3、筆算。7.08×69.35×8。
4、實際問題解決。奉化到寧波40.6千米,來回一趟多少千米?
四、課堂總結。
五、趣味練習。
根據45×19=855,直接說出下列算式得。
45×190=45×1.9=。
4.5×19=4.5×1.9=。
0.45×19=()×()=0.855。
(根據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填空,前2-4題是對本課的鞏固,后兩題是拓展提升,運用知識遷移,讓學生感受整數乘法與小數乘整數和小數乘小數是一脈相承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眾向思維培養。)。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三
這部分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積的變化規律,小數的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再來進行學習的,它將為后面繼續學習小數乘法的應用及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在本課中,學生要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情境引入,充分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的新課程理念。接著讓學生體驗到算法多樣化的思想,理解小數的意義,通過單位轉化來初步感知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在第2頁,教材讓學生通過觀察、推理、交流、歸納等數學活動,來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為鋪墊,也有了較好的數感,這對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正遷移的作用。學生的思維是以直觀的形象思維為主,正在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學生要抽象的用兩次轉化的思想來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他們的概括、歸納能力還處于薄弱階段,所以不要求他們準確的用數學語言描述出計算方法。
課件、練習紙。
一、生活情境,提出問題(預計1-2分鐘)。
1.課件呈現,尋找信息。
設問:從圖中你能看出哪些數學信息呢?2.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追問: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引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數乘整數(板書)。
(一)探究算理1.估算范圍。
(1)估一估:3.5×3大約是多少?
2.感知算理。
(1)算一算:要想知道3.5×3精確值是多少,可以怎樣計算?
學生在草稿本上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巡視期間,師抽生板演板演展評。
(2)說一說:抽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引導:第三種方法中把小數轉化成整數,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3.明確算理。
(2)算一算:學生在草稿本上嘗試計算,教師巡視。
巡視期間,師抽生板演板演展評。
引導:你是怎么想的呢?
(3)說一說:抽生說一說思考過程預設:。
引導:橫式上的積為什么是23呢?
小結:根據小數的性質,積的小數末尾的0可以去掉。
(二)概括算法。
(1)觀察:觀察上面豎式,因數的小數位數與積的小數位數之間有什么聯系?
(3)說一說:請同桌互相說說你的發現和計算方法。
小結:1.看:把小數乘整數看做整數乘整數,按整數乘法算出積。
2.數:數因數有幾位小數。
3.點: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注意:若積的末尾有“0”,最后的“0”可去掉。
(一)基本技能練習1.計算。
2.用豎式計算。
3.森林醫生。
1.7×51.6×58.08.5。
(二)計算方法應用。
12米。
2米。
(2)要下雨了,小麗看見遠處的閃電,4秒后聽到了雷聲,閃電的地方離小麗有多遠?(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三)思維發展練習。
四、課堂總結,深化新知(預計3-4分鐘)。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你認為還有什么地方要用到轉化的思想。
板書:。
1看,2數,3點。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四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時《小數乘整數》。
這部分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積的變化規律,小數的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再來進行學習的,它將為后面繼續學習小數乘法的應用及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在本課中,學生要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情境引入,充分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的新課程理念。接著讓學生體驗到算法多樣化的思想,理解小數的意義,通過單位轉化來初步感知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在第2頁,教材讓學生通過觀察、推理、交流、歸納等數學活動,來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為鋪墊,也有了較好的數感,這對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正遷移的作用。學生的思維是以直觀的形象思維為主,正在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學生要抽象的用兩次轉化的思想來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他們的概括、歸納能力還處于薄弱階段,所以不要求他們準確的用數學語言描述出計算方法。
課件、練習紙。
1.課件呈現,尋找信息。
設問:從圖中你能看出哪些數學信息呢?2.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追問: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引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數乘整數(板書)。
(一)探究算理1.估算范圍。
(1)估一估:3.5×3大約是多少?
(2)算一算:學生估算,可能出現以下幾種結果:估算1:
3.5×3≈3×3=9比9多。
估算2:3.5×3≈4×3=12比12少。
估得3.5×3的積的范圍大致在9和12之間。
2.感知算理。
(2)說一說:抽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3個3.5就表示3個3.5的和,這就是小數乘整數的意義,也就是求幾個相同小數的和的運算。
把小數拆分成整數把3.5變成3元5角,先3元乘3,再5角乘3,最后把它加起來。
利用豎式的計算方法,把元轉化成角來計算,即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來做。
引導:第三種方法中把小數轉化成整數,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3.明確算理。
(1)想一想:現在老師手上只有一根4.6米長的線,老師放風箏需要5段這樣長的線,你知道老師需要線的長度是多少米嗎?先自己獨立思考,如果無從下手的同學,可以向老師要準備題,,如果還是有困難,可以自學課本,也可以向同學老師請教。
(2)算一算:學生在草稿本上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巡視期間,師抽生板演板演展評。
引導:你是怎么想的呢?
(3)說一說:抽生說一說思考過程預設:。
小結:根據小數的性質,積的小數末尾的0可以去掉。
(二)概括算法。
(3)說一說:請同桌互相說說你的發現和計算方法。
小結:1.看:把小數乘整數看做整數乘整數,按整數乘法算出積。
2.數:數因數有幾位小數。
(一)基本技能練習。
1.計算。
2.用豎式計算。
12.4×712.04×512.25×810.25×83.森林醫生。
1.7處方1.6處方×5×58.58.0(二)計算方法應用。
(2)要下雨了,小麗看見遠處的閃電,4秒后聽到了雷聲,閃電的地方離小麗有多遠?(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三)思維發展練習。
2.計算下面各題。
2.60.470.9510.4。
x5x15x4x9。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五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及描述小數乘整數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1、說一說如果是你,想買哪種風箏?
學生自由回答。
2、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教師提出:××同學說想買3。5元一個的`風箏,那么買這樣的三個估計需要多少錢呢?學生思考并匯報。
師:你們能不能準確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計算。
指名匯報(可能想出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
方法1:連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豎式筆算35角×3=105角。
方法4:豎式筆算3。5元×3=10。5元。
3、小結引出課題。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買三個風箏一共用多少錢時,想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指板書),可以用小數加法解決,可以化成元角分來解決,還想到了把元角分轉化成乘法豎式來計算,同學們可真棒。
1、比較發現。
師:同學們看這個乘法算式,與以前學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會發現,算式中有小數或小數乘整數。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小數乘整數。)。
2、嘗試解決。
教師出示0。72×5。
師:同學們看0。72不是錢數了,沒有元角分這樣的單位了,能不能計算出結果呢?
(1)學生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3)匯報演示。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可能有兩種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認識到乘法比較簡便。
教師板演乘法豎式計算過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師:仔細觀察乘法算式,誰能給大家解釋一下,你是怎樣計算的。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三點:怎樣把乘數轉化成整數;乘積如何處理;積末尾的0如何處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動交流,總結概括。
學生舉例子說明算理,并板書。
師:(出示主體圖)我們通過解決買風箏的問題,認識并學會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交流。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把風箏放飛(出課件)。
1、放飛第一個風箏。(點擊第一個風箏)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0。7121。2。
×4×4×5×5。
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計算后,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比較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63。07×8。
學生獨立筆算。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2、放飛第二個風箏。(點擊第二個風箏)出示:
(1)看誰觀察得最仔細,你發現了什么?
7。51。35。
×4×3。
__________。
30040。5。
(2)解決問題:
小紅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飛第三個風箏。(點擊第三個風箏)出示:試試你的智力。
用1到5五個數字及小數點,任意組成小數乘一位整數的算式,并算出來。(能寫幾道寫幾道)。
通過本課學習,你想對大家說點什么?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六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體會小數乘整數的含義,學會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積累計算學習的經驗,培養分析、推理和抽象、歸納等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積的小數位數的確定。
遷移類推,引導發現,合作交流。
多媒體。
一、情境導入。
生回答一人挑選一個。
師:是啊,每人都要有一個,那應該是怎樣列式呢?
指定學生回答:3.5×3,。
教師板書:3.5×3。
繼續播放動畫。
師:大家觀察這一道算式,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師:對,以前我們學習的乘法都是整數乘整數,今天的算式中卻出現了小數,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小數乘整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精講新授。
1.引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準確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學生獨立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師走到學生中,了解學生參與討論的情況。)。
2.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學生可能想出下面幾種不同的方法:
方法1:連加。展示:3.5+3.5+3.5=10.5(元)。
師:大家想想還可以有其他的方法嗎?
下邊大家一起來觀看動畫視頻,視頻中顯示。
方法1:3.5×3就表示3個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師板書意義并播放動畫)。
又有同學想到了其他的方法,是什么呢,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方法2: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還有嗎?下邊大家繼續往后看。
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則35角×3=105角=10.5元。
老師強調:我們可以把3.5元轉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轉化成10.5元。注意在列豎式時因數的末尾要對齊。
3.下邊我們在做一道題進行一下練習吧。
通過做練習題,同學們觀察一下,積的小數位數和因數中的小數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回答:因數中有幾位小數,積中就有幾位小數。
4.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數乘整數,下邊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計算方法,先把小數乘整數轉化成整數乘整數,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進行計算,輸出因數中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3頁做一做第1題。
想一想: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3頁做一做第2題。
同桌之間相互談談是怎樣點小數點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頁做一做第3題。
4.不用計算,你能直接說出下面算式的結果嗎?
已知147×24=3528。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發言,老師做補充)。
五、課堂作業。
練習一1,2,3題。
七、教學反思。
學生喜歡的動畫情景導入新課,本節課是在整數乘以整數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動畫引導、小組討論,使學生明白計算小數乘以整數,是把小數轉化成整數計算的,這樣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出小數乘法的計算算法,同時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小數乘整數是小數乘法和除法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在數與計算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課由于小數乘法和整數乘法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因此我緊緊抓住這種聯系。幫助學生將未知轉化成已知,逐步滲透了轉化的思想,在教學0.8×3時,提出了“你能利用學過的知識計算嗎引導學生經歷將未知轉化成已知的學習過程,同時獲得用轉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領。在本節課中借助動畫小視頻,是學生理解起來更加直觀形象,學生理解更深刻。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七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計算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在炎熱的夏天,你喜歡吃西瓜嗎?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的人們不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題的場景圖,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導:根據圖中的信息,要求“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這個問題,你會列式嗎?“0.8×3”是求幾個0.8相加的和?這個乘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個因數是小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探索計算方法。
1、啟發:你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算出“0.8×3”的得數嗎?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學生各自思考、計算,師巡視,了解學生用什么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豎式計算.???板書豎式??。
討論:誰能看著豎式,說說用豎式計算“0.8×3”的過程?
比較:0.8是幾位小數?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豎式計算,再列乘法豎式計算。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計算。
6、猜想:如果用一個三位小數乘3,積會是幾位小數?如果用一個四位小數乘3呢?
三、教學“試一試”歸納計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積是幾位小數,再用計算器驗證。
3、小結:計算小數乘整數時,一般可以先按整數乘法算,再看因數里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并點上小數點。
四、指導練習。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題。先讓學生根據要求在教科書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五、課堂作業。
1、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計算練習十一第1題。學生完成后,適當組織交流,初步了解學生作業情況。
2、指導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學生讀題討論:響雷和打閃應該是同時發生的,但為什么會先看到打閃,后聽到雷聲呢?指出:因為光傳播速度快提問:這道題中雷聲在空氣中傳播了幾秒鐘?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閃的地方離小華有多遠,就是求什么?學生在作業本上解題。
3、?指導完成練習十一第3題。學生讀題。提問:這輛汽車的油箱里現在有多少千克汽油?這些汽油夠這輛汽車行使多少千米?學生列式計算后,組織討論。
六、全課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認為計算小數乘整數時要注意什么?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八
教材通過選擇學生非常熟悉的“超市購物”的事情,給出常見事物的單價,讓學生來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學生對小數點位置的變化規律已掌握,并且本節課所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起來會比較感興趣,接受起來也應該會很快。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解決問題和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筆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乘法。
3、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有探索新知的欲望和信心,能發現自己計算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解決問題和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筆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乘法。
課本情景圖、小黑板。
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到超市里買過東西啊?”生答。師:“現在老師將帶領同學們一起到一所超市里去轉轉看看那里有些什么?好不好啊?”生答。
二、新知傳遞:超市購物。
師;呈現自動筆及掛面的物品和價格,讓學生了解事物和價格信息。
(1)提出問題一:亮亮買三支鉛筆花多少錢?(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然后交流學生個性化的算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師生列出1.8×3的算式和豎式,出示課題:小數乘整數(小黑板上)教師介紹用豎式計算得方法和過程。即,先把1.8擴大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變成18,算出18×3=54,再把54縮小10倍變成5.4(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板書)。
(3)讓學使用計算器驗算并交流計算的結果,使學生確信豎式計算的結果是正確的。
(4)解決問題(2)。
師先提出問題(2),師生共同列出算式。讓學生先估算,得出:買25包掛面不到25元。
教師寫出25×0.95的豎式,分別提出:0.95有兩位小數怎樣把它變成整數?等問題,在討論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嘗試計算。
交流學生的豎式計算的過程和結果,學生板演。重點知道確定積中小數點位置的方法:把0.95擴大100倍,先算95×25=2375,再把2375縮小100倍,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變成23.75。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超市的物品價格來引入課題,目的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感受到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深刻經歷小數乘整數的方法及過程,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新知的自信力打下了基礎。)。
第一題,鼓勵學生利用“超市的信息自己提問題,并用豎式解答”然后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我覺得很好地鍛煉了學生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本課的學習效果。)。
第二題,勇奪計算小冠軍。
3.2×340.46×18。
16×0.841.5×71。
第三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九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運用遷移的方法學會新知識,培養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2)熟練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計算法則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輔墊。
因數3積600。
觀察:積的變化與因數的變化有沒有什么規律?
二、聯系生活、指導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價9.8元,買4盒。
(1)估計: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應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3)點撥:為什么這樣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樣列豎式計算?
重點點撥:把9.8×4轉化為什么數相乘?
小數點怎樣處理?為什么?
小組討論與看書自學相結合。
2、深入探索:
遷移:0.98×4=。
0.098×4=說一說想法,算出答案。
觀察:仔細觀察題組,這三題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處?
你發現積的小數的位數受什么數的影響?與因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計算小數乘法時怎樣很快的找到積里小數點的位置?
3、運用計算方法:
口答:2.5×151.14×50.013×20。
把它轉化成×(),在從積的()邊數出()位點上小數點?
再用豎式計算。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十
2、經歷探究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建立模型和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3、滲透轉化的思想,培養學生積極思維,歸納總結的能力。
聽說四年級的同學們很聰明,老師今天考考你們:
1元=角3元=角10角=元102角=元。
一、創設問題情境。
南非世界杯足球賽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連小學四年級的小明、小軍、小剛也受到了影響,他們踢起了足球,即使在這么高溫的天氣里也是樂此不疲。這不,口渴了,他們三人到商店里買水喝。假如他們3人買同樣的`飲料。
1、你能提個數學問題嗎?
預設1:買3瓶娃哈哈礦泉水要多少錢?
預設2:買3瓶冰綠茶要多少錢?
2、你能解決嗎?1、1×3=3元2、3.5×3=?
3、他們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4、仔細觀察,這兩道算式,哪道是我們學過了的,哪道還沒有學過?
3.5×3和我們以前學的1×3不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探究3.5×3的計算方法。
1)、估算4×33×3。
2)、小組合作嘗試計算。
3)、匯報交流。
方法一、加法3.5+3.5+3.5=10.5元。
方法二、轉換單位3.5元=35角35×3=105角=10.5元。
方法三、豎式計算(略)重點探究豎式計算。
三、練習闖關我最行。
1、嘗試練習。
1)0.72×5。
觀察:你有什么發現?(末尾有0)。
2、對比練習。
做書上做一做第一題、第二題。
先將小數轉化成整數,再按照整數乘法的方法計算,積的末尾有0要去掉。
4、勇爭先奪紅旗。
2.5×42.4×33.5×23.3×512.5×8。
5、極限挑戰競風流。
用1、2、3、4、5這5個數字和一個小數點組成一個小數乘一位整數(123.4×5)。能寫幾個算式就寫幾個算式,并算出積。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收獲嗎?
五、作業。
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今天學習的知識,看看能派上什么用場?
六、愛數學吧!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科學王冠上那顆最璀璨的明珠!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十一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2.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理解并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3.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教具準備:
教師將教科書第1頁的“復習”中的表格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1.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整數的乘法,同學們還記得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嗎?”讓兩個學生說一說整數乘法的意義。
教師:“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因數、因數、積)。
2.復習整數乘法中因數變化引起積變化的規律。
教師出示小黑板的復習題。讓一名學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學生打開教科書,在書上自己獨立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訂正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教師:“這個規律非常重要,對我們以后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同學們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1.教學小數乘整數的意義(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師出示例1。
算式啟發學生想:“加法中的各個加數有什么特點?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嗎?怎樣列式?”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
學生列出算式以后,著重讓列出乘法算式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13.5×5表示什么意思?”(5個13.5)。
“還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
教師:“過去我們學習的是整數乘整數,今天我們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數乘整數。同學們想一想,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同整數乘法的意義比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讓兩名學生說一說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教師板書: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教學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例1的后半部分)。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那么該怎樣計算呢?想一想,能不能把這些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呢?”
教師:“我們先復習一下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讓兩個學生說一說。
教師板書:13.5。
×5。
教師:“如果把這個式子變成整數乘法,就要去掉小數點,那么這個式子變成了什么?”(135×5)教師在小數乘法的豎式右邊寫出整數乘法的豎式:
13.5135。
×5×5。
×5×5。
675。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13.5變成135相當于小數點怎樣移動,因數擴大了多少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因數擴大了10倍。)教師依照教科書例題的形式,用彩色粉筆畫出從13.5到135的箭頭,并在箭頭上標明“擴大10倍”。
“另一個因數變化了沒有?”(沒有)。
“一個因數擴大了10倍,另一個因數沒有變化,那么新的積與原來的積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積比原來擴大了10倍)。
“那么,要得到原來的積就要把新的積怎么樣?”(縮小10倍。)教師用彩色粉筆畫出從675到小數乘法豎式積的箭頭,并在箭頭上標明“縮小10倍”。
“要把675縮小10倍,就要把小數點怎樣移動?”(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13.5×5的積應該是多少?”(67.5)。
教師在小數乘法豎式下面積的位置上板書:67.5。
教師:“買5米花布要用多少元?”(67.5元)教師在橫式上寫出得數,注明單位名稱,板書答案。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一下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明確:先把小數看作整數,小數擴大10倍,這樣乘出來的積也擴大1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要把乘出來的積再縮小10倍。
3.基本練習。
做教科書第84頁下面的“做一做”。
教師:“這道題該怎樣列式?”(9.76×14)。
“同學們能根據例題的方法計算出這道題的得數嗎?”讓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全班學生掌握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集體訂正時,讓兩名學習好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特別要讓學生比較一下這道題與例題的異同。(這道題因數有兩位小數,都是小數乘整數。)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應該一樣。
1.做練習一的第1題。
2.做練習一的第2題。
教師說明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列式。集體訂正時,讓學生再說一說小數乘整數的意義。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例題與練習中因數的小數位數的不同情況,總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小數乘整數,先按照整數乘法法則算出積,再看被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十二
1、聯系生活情境,自主學會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聯系已有經驗經歷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理解算理,滲透轉化數學思想。
3、感受三峽工程偉大成就及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ppt課件﹑作業紙。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師:大家去過長江三峽嗎?
生:沒有。
生:想!
師:請看屏幕。播放三峽美景視頻。
師:看著大家陶醉的神態,就知道很美。不僅美,這里還有不少的數學問題呢!
師:你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生:48.3千米的速度。
生:4個小時。
師:根據這兩個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
生:從南津關到白帝城一共有多少千米?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師:解決這個問題該怎樣列式呢?
生:48.3×4。
師:同學們看,這樣的算式原來在課堂上研究過嗎?那它有什么特點呢?
生:有一個數是小數。
師:那今天咱就一起研究“小數乘整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師:看這個算式,誰來說一下它表示的意思?
生:一共行的千米數。
生:從南津關到白帝城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師;剛才大家結合具體情境說了它的意義,如果單看算式,48.3×4又表示什么?
生:就是4個48.3相加。
生;4個48。3的和是多少。
師:通過同學們的回答我們不難發現,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師:誰來估計一下它大約是多少?
生:200。
生:192。
師:通過這兩位同學的估計,我們可以知道48.3×4的積在哪個范圍內?
生:192—200。
師:你們的估算能力真高。現在我想知道到底是多少,該怎么辦?
生:算一算。
師:會算嗎?
生:會。
師:真的?
生;真的!
師;大家不僅要會做,而且要把道理說清楚,行嗎?請大家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方法寫在一號作業紙上。寫完成后將你的方法介紹給小組內的其他同學。
2、嘗試計算,組內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計算,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當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很快做好時,適時指出:“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很快就做好了,你能把你的方法給組內的同學介紹一下嗎?還可以嘗試用別的方法”。此時已經做完的學生開始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想法。
3、全班討論,匯報交流。
師:剛才大家好投入,都擁有了自己的方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師:看這個同學的方法,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生:我沒有學過小數加法,但是我學了小數乘法,我把48.3×4轉變成48.3+48.3+48.3+48.3,就這樣解決了問題。
生:老師,我是用加法驗算的乘法。我先用乘法計算,小數乘整數還沒學,我不知道對不對,就用學過的加法來驗算。
師:那你為什么沒有直接用加法來計算?
生:那太麻煩了。要是18個小時的話我就累壞了。其他同學都笑了。)
師:那咱看這個同學的計算過程。
(展示48.3×4=48×4+0.3×4=192+1.2=193.2)
師:誰愿意猜猜他怎么想的?
生:老師,我覺得他把48.3拆成48和0.3,這樣就能算了。
師:人家等你揭曉謎底了。他猜對了嗎?
生點了點頭。
師:誰有問題要問他?
生:那你能告訴大家0.3×4為什么等于1.2嗎?
生:0.3是3個0.1,乘4后就有12個0.1,所以是1.2。
那個學生點了點頭。
師:我怎么沒聽明白。誰聽明白了?誰給我說說?
生:就是把0.3看成3個0.1,不管0.1,只看3個,如果再乘4的話就是12個,這樣就是12個0.1,那么就是1.2了。
老師仍舊在蹙著眉。
生:“老師,每人三塊糖,四個人共幾塊?”
師:“12塊唄。”
生:“這就對了。一份是3個0.1,4份就是12個0.1,不就是1.2嗎?”
師:這次我算是聽明白了。大家聽明白了嗎?
生一起大聲地回答:“明白了。”
師:“你為什么要把它看成3個0.1呢?”
生:0.3×4沒學,所以就看成3個0.1乘4。
師:同學們真得不簡單。能夠把小數拆成整數和小數,同樣解決了問題。
師:剛才我發現大部分同學都用豎式計算。誰能上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老師,小數乘整數沒學,我可以先不用看小數點,算完以后再點上小數點。
生:我先算48×3=192,然后再算0.3×4=1.2,合起來就是193.2。
生:你還是把小數拆成整數和小數,這不算一種方法。
師:你認為這位同學的評價有道理嗎?
生點了點頭。
師:用豎式計算,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思路。誰再來說一遍?
生:不管小數點,先用483乘4,算完后點上小數點。
師:哪位同學有問題要問?
生:你為什么要點上小數點?
師:這同學問了一個特別有水平的問題。
生:我剛才算的時候把48.3看成483,擴大了10倍,所以算完后再縮小10倍。
師:滿意了嗎?
生點點頭坐下。
師:誰還有建議?
師:把48.3看成483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是擴大到原來的10倍,然后再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師帶頭鼓掌。
師:這么重要的過程,哪位同學說著讓我把它整理到黑板上?
生:先把48.3看成483。
師追問:因數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擴大到原來的10倍。(板書擴大到原來的10倍)
生:算483×4等于1932,再在左邊寫上答案并且要點上小數點。
師再次追問:算完以后為什么要點上小數點?
生:根據積與因數的關系,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積就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要使積不變,就應該再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同學說著再一次回顧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師:同學們,不知不覺中,你們運用了數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轉化。教師板書。
師:看這三種計算方法的結果都是193.2,和大家剛才的估計怎么樣?
師:現在大家再問問自己,我會解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了嗎?
生:會!
師:那誰來說一說怎樣計算小數乘整數?
生:先把小數看成整數計算,算完以后再點上小數點。
師:誰能說得更完整?
生再說。
師:看屏幕。
(屏幕出示:計算小數乘整數,先把小數轉化成(),然后按照()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后()。
師:你會了一位小數乘整數,那么兩位小數乘整數、三位小數乘整數你還會解決嗎?
生:肯定會!
師:那就請大家試一試。
(2)三峽電廠每天發電0.996億千瓦時,一周能發電多少億千瓦時?
師:請大家從中任意選擇一個解決。(指兩名學生板演。)
師:對嗎?
生:對!
師:那你能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我先把3.28看成328,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0倍,328乘3等于984,然后再把984縮小到眼來的百分之一。
師:怎么樣?來點掌聲。
師:再請這位同學說一下它的思路。
生:我是先把0.996看成996,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因為一周就是7天,所以用996乘7等于6972,最后再把積縮小到原來積的千分之一。
同學們自覺地鼓起掌。
師:我發現所有的同學都是用豎式計算的,為什么?
生:簡單!
師:一起看這三個算式的積與因數,你有新的發現嗎?
生:因數里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師:再問問自己,我能熟練地解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了嗎?
生:能!
三、鞏固練習
1、4.8×9=0.165×4=7.96×7=
2、下面的()里填上合適的數,看誰填得最多。
()×()=0.48
四、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師:同學們,一節課的時間馬上就要結束了,回顧一下,我們有什么收獲?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十三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整數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確定積的小數位數。教學準備:計算器課件學案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1)談話交流:同學們喜歡逛超市嗎?(喜歡)。
(板書:6×2=12(元))6×2表示的意義是什么?(2個6相加是多少?)。
如果要買3支鉛筆要多少元呢?可以怎樣列式?(板書:0.8×3)。
0.8×3表示的意義是什么?(3個0.8是多少?)。
由此可見:小數乘法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是相同的。(3)揭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數乘整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探索計算方法。
(一)學習“0.8×3”。
1.啟發:買3支鉛筆到底要花多少元呢?板書:2.4(元)2.交流想法:你是怎樣得到的?預設學生有以下幾種想法:
想法一:連加法:0.8+0.8+0.8=2.4元。
想法二:把元轉化成角。0.8元=8角,8×3=24角,24角=2.4元。
想法三:因為8×3=24,所以0.8×3=2.4提問:為什么要在積里點上小數點?(如果不加,2.4元就變成了24元)。
想法四:用乘法豎式計算。
你會列豎式嗎?誰來試一試?(指名上黑板板演)。
出現了如下的'任何一種后,追問:有不一樣的列法嗎?板書出第二種豎式形式。比較:
0.80.8。
談話: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把0.8元看成了8角,得到3個8角是24角,再轉化為2.4元。也就是要按整數乘法的方法計算,所以要末位對齊。
教師:現在,我們得到“三八二十四”。
引導學生得出:先按整數乘法的方法算出積1175,再在積里點上小數點。
師追問:小數點點在哪里?
3.驗證:那2.35×=7.05,對不對呢?
小數點真點這里嗎?我們用計算器幫忙驗證一下。
用計算器驗證后,教師提問:哎,剛才計算時你是怎么知道積就是兩位小數的呢?(因為因數里有兩位小數)。
4、得出:
三、探索積和因數中小數位數的聯系。
1.觀察兩個算式中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積的小數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聯系呢?
用一句話說就是——幾位小數乘整數,積就是幾位小數(板書)3.不過僅憑這兩個式子就得出這樣結論,似乎有點欠妥,(板書?)那么我們就用計算器對下一道題驗證一下。練習:1.125×350.8752×161.32167×91.25×()1.25×(2)師:怎么回事?對我們的結論提出了挑戰。讓我們借助豎式來進一步看看吧。
(原來計算器很聰明,已經靈活運用小數的基本性質,把積的小數末尾的0化簡。)。
補充:因數中的小數是(幾)位小數,積也是(幾)位小數。積的小數末尾有(0),一定要(化簡)。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根據情景圖,你想買什么,買多少?應付多少元?獨立完成,小組內共同驗證,集體點評。
2、假如文具區的計算器的顯示屏上顯示不出小數點,你能幫它算出下列算式的結果嗎?
課件出示:已知:148×23=3404那么:14.8×23=。
148×0.23=。
148×2.3=。
1.48×23=交流:怎你是怎么得出各題的積的?
3、里可以填哪些數?看誰填得最多?()×()=4.8。
五、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想學到什么?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十四
1、在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及描述小數乘整數的過程。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課件、作業紙。
1、說一說如果是你,想買哪種風箏?
學生自由回答。
2、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教師提出:××同學說想買3。5元一個的風箏,那么買這樣的三個估計需要多少錢呢?學生思考并匯報。
師:你們能不能準確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計算。
指名匯報(可能想出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
方法1:連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豎式筆算35角×3=105角。
方法4:豎式筆算3.5元×3=10.5元。
3、小結引出課題。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買三個風箏一共用多少錢時,想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指板書),可以用小數加法解決,可以化成元角分來解決,還想到了把元角分轉化成乘法豎式來計算,同學們可真棒。
1、比較發現。
師:同學們看這個乘法算式,與以前學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會發現,算式中有小數或小數乘整數。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小數乘整數。)。
2、嘗試解決。
教師出示0.72×5。
師:同學們看0.72不是錢數了,沒有元角分這樣的單位了,能不能計算出結果呢?
(1)學生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3)匯報演示。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可能有兩種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認識到乘法比較簡便。
教師板演乘法豎式計算過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師:仔細觀察乘法算式,誰能給大家解釋一下,你是怎樣計算的。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三點:怎樣把乘數轉化成整數;乘積如何處理;積末尾的0如何處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動交流,總結概括。
學生舉例子說明算理,并板書。
師:(出示主體圖)我們通過解決買風箏的問題,認識并學會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交流。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把風箏放飛(出課件)。
1、放飛第一個風箏。(點擊第一個風箏)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0.7121.2。
×4×4×5×5。
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計算后,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比較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63。07×8。
學生獨立筆算。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2、放飛第二個風箏。(點擊第二個風箏)出示:
(1)看誰觀察得最仔細,你發現了什么?
7.51.35。
×4×3。
__________。
30040.5。
(2)解決問題:
小紅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飛第三個風箏。(點擊第三個風箏)出示:試試你的智力。
用1到5五個數字及小數點,任意組成小數乘一位整數的算式,并算出來。(能寫幾道寫幾道)。
通過本課學習,你想對大家說點什么?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十五
事物的單價,讓學生來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學生對小數點位置的變化規律已掌握,并且本節課所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起來會比較感興趣,接受起來也應該會很快。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解決問題和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筆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乘法。
3、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有探索新知的欲望和信心,能發現自己計算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解決問題和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筆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乘法。
課本情景圖、小黑板。
一課時。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到超市里買過東西啊?”生答。師:“現在老師將帶領同學們一起到一所超市里去轉轉看看那里有些什么?好不好啊?”生答。
師;呈現自動筆及掛面的物品和價格,讓學生了解事物和價格信息。
(1)提出問題一:亮亮買三支鉛筆花多少錢?(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然后交流學生個性化的算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師生列出1.8×3的算式和豎式,出示課題:小數乘整數(小黑板上)教師介紹用豎式計算得方法和過程。即,先把1.8擴大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變成18,算出18×3=54,再把54縮小10倍變成5.4(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板書)。
(3)讓學使用計算器驗算并交流計算的結果,使學生確信豎式計算的結果是正確的。
(4)解決問題(2)。
師先提出問題(2),師生共同列出算式。讓學生先估算,得出:買25包掛面不到25元。
教師寫出25×0.95的豎式,分別提出:0.95有兩位小數怎樣把它變成整數?等問題,在討論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嘗試計算。
交流學生的豎式計算的過程和結果,學生板演。重點知道確定積中小數點位置的方法:把0.95擴大100倍,先算95×25=2375,再把2375縮小100倍,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變成23.75。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超市的物品價格來引入課題,目的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感受到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深刻經歷小數乘整數的方法及過程,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新知的自信力打下了基礎。)。
第一題,鼓勵學生利用“超市的信息自己提問題,并用豎式解答”然后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我覺得很好地鍛煉了學生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本課的學習效果。)。
第二題,勇奪計算小冠軍。
3.2×340.46×18。
16×0.841.5×71。
第三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擴大10倍。
1.8-------------18。
×3×3。
----------------------。
5.4------------54。
縮小10倍。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十六
用加法計算:13.5+13.5+13.5+13.5+13.5。
用乘法計算:13.5×5=67.5(元)。
答:5米要用67.5元.。
小數乘整數是在整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使學生能夠順利的利用知識的遷移,掌握小數乘證書的意義和方法,在復習中設計了兩個動畫,幫助學生回憶舊知,為學習新知做了鋪墊。
新課中,大膽讓學生嘗試、討論,把學生引導到算理的探究過程之中。
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突出重點和難點,有助于學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現在每度電0.4元,請你調查統計一下你們學習小組家庭月有用電度數,并計算出各個家庭每月應交的電費,最好能夠設計一張表格。
文檔為doc格式。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十七
1.聯系生活情境,自主學會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聯系已有經驗經歷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理解算理,滲透轉化數學思想。
3.感受三峽工程偉大成就及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ppt課件﹑作業紙。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師:大家去過長江三峽嗎?
生:沒有。
生:想!
師:請看屏幕。播放三峽美景視頻。
師:看著大家陶醉的神態,就知道很美。不僅美,這里還有不少的數學問題呢!
師:你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生:48.3千米的速度。
生:4個小時。
師:根據這兩個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
生:從南津關到白帝城一共有多少千米?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師:解決這個問題該怎樣列式呢?
生:48.3×4。
師:同學們看,這樣的算式原來在課堂上研究過嗎?那它有什么特點呢?
生:有一個數是小數。
師:那今天咱就一起研究“小數乘整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師:看這個算式,誰來說一下它表示的意思?
生:一共行的千米數。
生:從南津關到白帝城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師;剛才大家結合具體情境說了它的意義,如果單看算式,48.3×4又表示什么?
生:就是4個48.3相加。
生;4個48。3的和是多少。
師:通過同學們的回答我們不難發現,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師:誰來估計一下它大約是多少?
生:200。
生:192。
師:通過這兩位同學的估計,我們可以知道48.3×4的積在哪個范圍內?
生:192—200。
師:你們的估算能力真高。現在我想知道到底是多少,該怎么辦?
生:算一算。
師:會算嗎?
生:會。
師:真的?
生;真的!
師;大家不僅要會做,而且要把道理說清楚,行嗎?請大家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方法寫在一號作業紙上。寫完成后將你的方法介紹給小組內的其他同學。
2.嘗試計算,組內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計算,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當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很快做好時,適時指出:“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很快就做好了,你能把你的方法給組內的同學介紹一下嗎?還可以嘗試用別的方法”。此時已經做完的學生開始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想法。
3.全班討論,匯報交流。
師:剛才大家好投入,都擁有了自己的方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師:看這個同學的方法,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生:我沒有學過小數加法,但是我學了小數乘法,我把48.3×4轉變成48.3+48.3+48.3+48.3,就這樣解決了問題。
生:老師,我是用加法驗算的乘法。我先用乘法計算,小數乘整數還沒學,我不知道對不對,就用學過的加法來驗算。
師:那你為什么沒有直接用加法來計算?
生:那太麻煩了。要是18個小時的話我就累壞了。其他同學都笑了。)。
師:那咱看這個同學的計算過程。
(展示48.3×4=48×4+0.3×4=192+1.2=193.2)。
師:誰愿意猜猜他怎么想的?
生:老師,我覺得他把48.3拆成48和0.3,這樣就能算了。
師:人家等你揭曉謎底了。他猜對了嗎?
生點了點頭。
師:誰有問題要問他?
生:那你能告訴大家0.3×4為什么等于1.2嗎?
生:0.3是3個0.1,乘4后就有12個0.1,所以是1.2。
那個學生點了點頭。
師:我怎么沒聽明白。誰聽明白了?誰給我說說?
生:就是把0.3看成3個0.1,不管0.1,只看3個,如果再乘4的話就是12個,這樣就是12個0.1,那么就是1.2了。
老師仍舊在蹙著眉。
生:“老師,每人三塊糖,四個人共幾塊?”
師:“12塊唄。”
生:“這就對了。一份是3個0.1,4份就是12個0.1,不就是1.2嗎?”
師:這次我算是聽明白了。大家聽明白了嗎?
生一起大聲地回答:“明白了。”
師:“你為什么要把它看成3個0.1呢?”
生:0.3×4沒學,所以就看成3個0.1乘4。
師:同學們真得不簡單。能夠把小數拆成整數和小數,同樣解決了問題。
師:剛才我發現大部分同學都用豎式計算。誰能上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老師,小數乘整數沒學,我可以先不用看小數點,算完以后再點上小數點。
生:我先算48×3=192,然后再算0.3×4=1.2,合起來就是193.2。
生:你還是把小數拆成整數和小數,這不算一種方法。
師:你認為這位同學的評價有道理嗎?
生點了點頭。
師:用豎式計算,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思路。誰再來說一遍?
生:不管小數點,先用483乘4,算完后點上小數點。
師:哪位同學有問題要問?
生:你為什么要點上小數點?
師:這同學問了一個特別有水平的問題。
生:我剛才算的時候把48.3看成483,擴大了10倍,所以算完后再縮小10倍。
師:滿意了嗎?
生點點頭坐下。
師:誰還有建議?
師:把48.3看成483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是擴大到原來的10倍,然后再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師帶頭鼓掌。
師:這么重要的過程,哪位同學說著讓我把它整理到黑板上?
生:先把48.3看成483。
師追問:因數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擴大到原來的10倍。(板書擴大到原來的10倍)。
生:算483×4等于1932,再在左邊寫上答案并且要點上小數點。
師再次追問:算完以后為什么要點上小數點?
生:根據積與因數的關系,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積就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要使積不變,就應該再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師:同學們,不知不覺中,你們運用了數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轉化。教師板書。
師:看這三種計算方法的結果都是193.2,和大家剛才的估計怎么樣?
師:現在大家再問問自己,我會解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了嗎?
生:會!
師:那誰來說一說怎樣計算小數乘整數?
生:先把小數看成整數計算,算完以后再點上小數點。
師:誰能說得更完整?
生再說。
師:看屏幕。
(屏幕出示:計算小數乘整數,先把小數轉化成(),然后按照()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后()。
師:你會了一位小數乘整數,那么兩位小數乘整數、三位小數乘整數你還會解決嗎?
生:肯定會!
師:那就請大家試一試。
(2)三峽電廠每天發電0.996億千瓦時,一周能發電多少億千瓦時?
師:請大家從中任意選擇一個解決。(指兩名學生板演。)。
師:對嗎?
生:對!
師:那你能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我先把3.28看成328,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0倍,328乘3等于984,然后再把984縮小到眼來的百分之一。
師:怎么樣?來點掌聲。
師:再請這位同學說一下它的思路。
生:我是先把0.996看成996,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因為一周就是7天,所以用996乘7等于6972,最后再把積縮小到原來積的千分之一。
同學們自覺地鼓起掌。
師:我發現所有的同學都是用豎式計算的,為什么?
生:簡單!
師:一起看這三個算式的積與因數,你有新的發現嗎?
生:因數里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師:再問問自己,我能熟練地解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了嗎?
生:能!
三、鞏固練習。
1、4.8×9=0.165×4=7.96×7=。
2、下面的()里填上合適的數,看誰填得最多。
()×()=0.48。
四、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師:同學們,一節課的時間馬上就要結束了,回顧一下,我們有什么收獲?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實用18篇)篇十八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計算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在炎熱的夏天,你喜歡吃西瓜嗎?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的'人們不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題的場景圖,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導:根據圖中的信息,要求“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這個問題,你會列式嗎?“0.8×3”是求幾個0.8相加的和?這個乘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個因數是小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探索計算方法。
1、啟發:你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算出“0.8×3”的得數嗎?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學生各自思考、計算,師巡視,了解學生用什么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豎式計算.板書豎式。
討論:誰能看著豎式,說說用豎式計算“0.8×3”的過程?
比較:0.8是幾位小數?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豎式計算,再列乘法豎式計算。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計算。
6、猜想:如果用一個三位小數乘3,積會是幾位小數?如果用一個四位小數乘3呢?
三、教學“試一試”歸納計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積是幾位小數,再用計算器驗證。
3、小結:計算小數乘整數時,一般可以先按整數乘法算,再看因數里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并點上小數點。
四、指導練習。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題。先讓學生根據要求在教科書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五、課堂作業。
1、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計算練習十一第1題。學生完成后,適當組織交流,初步了解學生作業情況。
2、指導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學生讀題討論:響雷和打閃應該是同時發生的,但為什么會先看到打閃,后聽到雷聲呢?指出:因為光傳播速度快提問:這道題中雷聲在空氣中傳播了幾秒鐘?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閃的地方離小華有多遠,就是求什么?學生在作業本上解題。
3、指導完成練習十一第3題。學生讀題。提問:這輛汽車的油箱里現在有多少千克汽油?這些汽油夠這輛汽車行使多少千米?學生列式計算后,組織討論。
六、全課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認為計算小數乘整數時要注意什么?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