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作文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寫作的靈感。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一
說到名人,大家可能會想到歌星、影星、球星、戰(zhàn)斗英雄等。可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名人”。她很平凡,但是卻讓我崇拜,她就是包粽子能手——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六十出頭,一頭短發(fā)讓她顯得又年輕又精神。因為經(jīng)常鍛煉,身子骨很硬朗,沒事就愛出去旅游,也喜歡在家中包點包子、粽子什么的。奶奶包的粽子很好吃,肉粽子有肉的鮮,蜜棗粽有蜜棗的甜。糯米呈半透明狀態(tài),一口咬下去,糯米的清香溢滿了我的口腔,挑動著我的味蕾,讓人欲罷不能。一天我在吃粽子的時候突發(fā)奇想,問奶奶:“奶奶,您怎么會包粽子的?”奶奶笑著對我說:“當(dāng)時別人在包粽子,我在旁邊琢磨琢磨就會了。”奶奶頓了一會又說:“剛開始包時不熟練,米漏出來,繩子沒捆緊也是常有的事,練練就會了。”奶奶的這番話讓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好好練習(xí),包粽子也是極其簡單的事。
熟悉奶奶的人都知道,奶奶包的粽子非常好吃,一到端午節(jié),來找奶奶包粽子的人絡(luò)繹不絕,奶奶也都有其必應(yīng),一一答應(yīng)了下來,所以大家都叫她包粽子能手。我看著葉子和糯米在奶奶手上變成了一個個大而挺的粽子,心里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
這就是我介紹的“名人”——讓我驕傲的奶奶。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二
說起年味,我就想起了每到過年奶奶包的粽子。
粽子的美味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每當(dāng)回味粽子的美味時,就會想起那年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的事。過年了,奶奶又在廚房包粽子,于是我跑過去看,奶奶說:“我在包你最愛吃的棕。”我一聽,開心的不得了。問奶奶有豬肉棕子嗎?奶奶說:“當(dāng)然有!”我高興地又蹦跳。我又心想:如果我?guī)湍棠套觯M不是很快就吃到棕子了。于是我對奶奶說:“我來幫您吧!”奶奶連連贊同。
于是奶奶開始教我包棕子,為了讓我如愿以償,奶奶就教我包豬肉棕子。奶奶說:“首先,把肉和糯米倒在一起,再用勺子絞拌一下,然后用勺子把糯米和肉倒在包粽子的長葉子上。”
奶奶邊說邊做,“最后用手包成個三角體,在用細繩系好,就可以下鍋了!”
我學(xué)著學(xué)著就自己動手做了,雖然手藝不好,只包了個圓形的粽子,可奶奶連連夸我很不錯了。接著我們把棕子放進鍋里煮,不一會兒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了。
我家的年味就是這美味的棕子,其實有什么食材包棕子的美味不重要,重要的是奶奶把對我們一家大小的愛全包進了這小小的粽子里了。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三
粽子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食用品。每年端午節(jié),奶奶總是提著一袋粽子喜氣洋洋地送到我家。今年也不例外,奶奶又提著個大味美的粽子來到我家。
奶奶按響了門鈴,我打開門,奶奶就眉飛色舞地說:“今年的粽皮又大又寬,包出的粽子也特別香。”說著便把粽子遞到我手里。我接過粽子,用手掂了掂,沉甸甸的,還透著一股香甜的味道。便用大拇指示意奶奶,奶奶喜笑顏開,抱著我腦門親了一口,大步流星的回家了。
望著奶奶的背影,我心中不禁涌起了一陣波濤。奶奶個子不高,偏胖,而且腰不好,為了包粽子,奶奶不知起的有多早,而我卻正躺在被窩里做著一個又一個的黃粱美夢。想到這些,我的淚水就在眼眶里打轉(zhuǎn)轉(zhuǎn),想流又流不出來。
于是,我來到廚房,扒開一個粽子就往嘴里塞。不知如何,今年的粽子格外美味。也許是因為奶奶的手藝更加精湛了;也許是因為粽皮又大又寬;但我認為,因為心疼奶奶,才愛吃奶奶包的粽子。
從那以后,我常常依偎在奶奶身邊,向她訴說學(xué)校的趣事,或是教她一些常用的漢字。說說笑笑,別提有多高興了。
我愛奶奶,永遠也不會變。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四
端午節(jié)臨近,各家都做好準(zhǔn)備準(zhǔn)備做粽子了,我家也不例外,而我家則是這左鄰右舍里最早包粽子的。
我的奶奶一早就準(zhǔn)備好了材料包粽子,而其他人家也陸續(xù)做好了準(zhǔn)備,這些天我總看到另一些奶奶們來我家磨綠豆,因為只有我們家才有小磨盤。別家才剛磨綠豆,我家就已經(jīng)包好了一些粽子,可見奶奶的訓(xùn)練有素。
奶奶今天就開始煮粽子了,拿個大鍋,準(zhǔn)備點木頭燒火,不過煮粽子是很麻煩的,奶奶說一鍋粽子要從早上煮到天黑,所以要時刻守在旁邊看。天哪,那是多么難完成的一件事啊,我開始佩服起奶奶了。
煮粽子的味道飄出來,感覺好像也沒有那種使人心曠神怡的清香,而是一種悶悶的味道。很難聞。我不是很愿意再逗留,于是匆匆告別奶奶,走了。真是難以想象奶奶怎么做到在那里呆上一天的。
第二天早上,奶奶就包好了幾大箱粽子準(zhǔn)備寄給姑姑、姑媽,還有在南寧的爸爸。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五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粽子,我好奇的問奶奶:“奶奶,這是什么?”奶奶滿臉喜悅的告訴我:“是粽子。”我好奇的拿起粽子,放在鼻前聞了聞,一股糯米的香味伴著空氣流入我的心中,就這樣,我記住了粽子,記住了它的香味,也記住了奶奶喜悅的笑。
每逢端午,奶奶總會包粽子給全家人吃。奶奶說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我們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習(xí)俗,是要為了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的前一天,奶奶總是最忙乎的,她總是一大早起來到河塘邊采蘆葦葉,太大的不行,太小的也不行。奶奶在河塘變仔細的搜索著,似乎要把著整片蘆葦里最好的蘆葦葉都摘回家和我們包粽子吃。當(dāng)那一片片精心挑選的蘆葦葉落在奶奶的手中時,她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像個孩子一樣。白天,奶奶就在家里浸糯米、洗粽葉,然后再將幾顆紅棗摻在糯米中,用蘆葦葉包起,等到晚上,再將它們放入鍋中煮熟。等到端午那天,奶奶起得總比以往要早。等到大家起床的時候,粽子早已擺好在餐桌上了,粽子周圍還放著一些雞蛋、鴨蛋、鵝蛋。奶奶高興的說:“五月端棕鍋里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鴨蛋和鵝蛋放在正午的陽光下曬一會兒在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等我長大了一些,不和奶奶在一起了,便于那奶奶最愛的粽子生疏了許多。不能在端午的前一天看到奶奶摘蘆葦?shù)臉幼樱荒苈劦紧兆釉阱伬锵銍妵姷奈兜溃荒芸吹侥棠堂加钜姵錆M幸福的笑,好多好多,我都無法再體會到。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與奶奶的感情,似乎也在漸漸的消退。可是每到五月初五,我還是能夠吃到奶奶包的粽子。粽子依舊是奶奶包的,但是我似乎變了,不再那么盼著吃到它了,甚至還會很不理解,現(xiàn)在大街上到處都在賣粽子,奶奶為什么還不嫌麻煩的要自己包粽子。我走到奶奶身邊,一臉焦躁的問:“奶奶,你為什么不直接買街上的粽子,還非要自己包呢?街上的粽子品種多,好多都是機器生產(chǎn)的,也比較干凈,那多好啊!”奶奶沉默了,眼角的光亮漸漸散去,我剛剛的話,似乎觸碰到了什么,是她那顆美好的心和那份純真的愛嗎?我的心仿佛也被奶奶黯淡的神情刺痛了。
接下來的一個端午,奶奶依舊帶著粽子過來。只是,這次不是用塑料袋裝的,而是那種街上到處都是的禮品盒。我看著奶奶的眼睛,她的眼是空空的,少了一份欣喜、一份期盼、一份幸福。奶奶把盒子放在桌上,對我說;“吃粽子吧。”她的語氣里面顯然少了一份力。這時,我看著桌上的盒子,竟沒有一絲的喜悅,我開始懷念起奶奶的粽子,她親手包的香噴噴的粽子。突然間,感覺自己明白很多,奶奶每年一如既往的給我們包粽子,都是因為她深深地愛著我們。而我,竟然對她說出如此殘忍的話,我不讓她包粽子,就好像剝奪了她愛我的權(quán)利。我的眼里泛起淚花,對奶奶說:“奶奶,明年我還想吃你包的粽子。”奶奶欣慰的笑了,從身后拿出一個袋子,里面裝著那熟悉的粽子,還冒著熱氣,我也笑了。
摸著手中熱騰騰的粽子,我感覺我和奶奶之間的距離更近了。粽子里面包著的,是她對我濃濃的關(guān)愛。我希望這粽子能夠延續(xù),如同奶奶的這份愛一般,直到永遠!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六
每當(dāng)我看到街上賣的粽子,就會想起我的奶奶,往事歷歷在目。
一張普普通通的蘆葦葉,一把普普通通的糯米,在奶奶的手里就包出了各式各樣的形狀。我從小就聽人嘖嘖贊嘆:“你奶奶包的粽子可真好吃,晶瑩剔透,香甜可口!”
我看著奶奶包粽子,我自己也身心入境,奶奶在包粽子時候的一舉一動,十分優(yōu)美。有一天,我讓奶奶也教我包粽子,奶奶說:“先拿幾張葦葉,做成一個小漏斗,放三分之一的米,中間放一顆棗,再把整個粽子放滿米,剩下的最后一步就交給我吧。”“聽懂了?”“聽懂了!”
在包粽子時出了一個笑話,粽子包到一半,我的臉有點癢癢我忘記手里有米,就用滿手是米的手撓撓臉,奶奶抬頭看我捧腹大笑:“孫女你臉上怎么全是米?”我照照鏡子也哈哈大笑起來,“我怎么成了小花貓!”
雖然每個端午節(jié)是吃外面現(xiàn)賣的,但是外面的粽子也沒有奶奶包的好吃,我會永遠記住你包粽子時的一舉一動和粽子香甜的味道!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七
小時候,我年年都吃粽子,可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今年我決定跟奶奶學(xué)一手。
奶奶聽說我要跟她學(xué)習(xí)包粽子,高興極了!奶奶先遞給我兩片包粽子的粽葉,告訴我:“粽葉要先煮好,再洗一洗,才能用來包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接過粽葉,說:“知道了!”奶奶又端出來了一盆泡好的糯米和醬好的豬肉,和藹可親地對我說:“糯米要提前一天泡好,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好吃。”原來包粽子還有這么多的秘訣啊!
我開始包起了粽子,我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先拿出一片粽葉,折出一個漏斗狀,再放入一把已經(jīng)泡好的糯米,塞入一塊豬肉,然后用糯米把豬肉蓋得嚴嚴實實的。最后,把粽子包好,系上粽繩。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我包的粽子露餡了。奶奶告訴我:“繩子要捆得緊一些,這樣就可以了。”我照著奶奶說的做,粽子果然有了樣子。我越包越好看,包的粽子有模有樣的,奶奶夸我真能干,我心里可真是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節(jié)過得真有意義,因為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八
農(nóng)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jié),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做菖劍,戴香囊,吃粽子,撒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在端午前夕,我和爸爸奶奶特地到鶴浦過端午節(jié),體驗端午節(jié)生活。
一到奶奶家,就吃到奶奶精心準(zhǔn)備的麥餅筒,粽子等豐富的食物,我迫不及待得拿起粽子,解開藤繩,剝開粽子葉,咸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甜粽子里白白的粽肉和蜜棗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把粽子放在盤子里,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我最愛吃肉粽子了,沒等大家動筷子,我已把肉粽子夾到了嘴里。
奶奶說,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xí)俗都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我們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蛋黃、黃豆辬包的粽子,喝銀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銀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奶奶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及各角落里灑上銀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每逢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文化傳統(tǒng),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親自做上精致的菖蒲劍,袋著美麗的香囊,看著家家戶戶門上插著的艾葉和菖蒲劍,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九
六月的一天,太陽烤著大地,粽葉都長得很大了。早晨我一起床媽媽就說,今天包粽子。
我很開心,但又一想:往常不是姥姥包嗎,今天怎么是媽媽包呢?
糯米、粽葉、細繩都有了,咦,怎么還有個碗,我走近一看,是一碗紅棗。突然,姥姥慈祥的神情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姥姥摸摸我的頭道:“白花花的粽子怎么能變成其它顏色呢,還是不要加什么東西了!“我連忙要媽媽別放紅棗,告訴她姥姥說得話,媽媽就沒加紅棗,媽媽和姥姥包得方法一樣,但形狀和大小有點不一樣。
看著那粽子就想起一件往事。那是一個初夏,我感冒發(fā)高燒了,媽媽要去上班,就要姥姥照顧我。姥姥問:“想吃什么呀?“"我要吃粽子!“我想也沒想就說。姥姥停頓一下說道:“好,你等一等,我去弄點粽葉!“當(dāng)時我還小,并不知道初夏時粽葉很小,并且不好弄到。姥姥去了幾條小河邊,找棕葉,終于摘了一小袋粽葉。我躺在沙發(fā)上,看著姥姥那彎曲的背和一頭銀發(fā),我心里很是心疼,姥姥手里包著棕子,嘴里時不時念叨著什么。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煮熟后端過來,幫我剝了皮,蘸了點糖拿給我,我咬一口,熱乎乎的,心里也暖暖的,這不僅僅是甜味,米香味,也是愛的味道。
“想什么呢?快來幫幫忙!“媽媽把從回憶中的我拉了回來。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十
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吃粽子、劃龍舟,傳說這是為了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一說到端午節(jié),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吃粽子,因為我奶奶做的粽子實在太好吃了。每回想起,都讓我垂涎三尺。
每當(dāng)端午節(jié),我都要看奶奶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奶奶包的是肉粽子,我站在一旁邊看邊學(xué),因為我想把奶奶包粽子的手藝學(xué)會,以后我也要讓奶奶嘗嘗我親手包的粽子。奶奶把肉洗干凈,切成一塊一塊的,再把肉腌上一會,糯米淘洗干凈,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兩片碧綠、細長的粽葉,把裹好腌肉的糯米團包在粽葉中,再用繩子將它扎緊,一個漂亮的肉粽就完成了。看著奶奶手里包好的一個個粽子,我也忍不住想試試,奶奶同意了。
奶奶握著我的手,一步步教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包的肉粽逐漸成型了。我興奮得一躍而起,抱著奶奶,開心地叫道:“我也會包粽子啦!”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倒水沒過粽子,蓋好鍋蓋,點著火。奶奶對我說,粽子要過一會才能吃,讓我先去睡會兒。等我一覺醒來,已經(jīng)聞到了滿屋的肉粽香。我一個鯉魚打挺,下了床,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奶奶說:“粽子好了,可以吃了。”奶奶把一個剝好的粽子用筷子夾好,放進我的嘴里。
糯米香混合著肉香散發(fā)出來,我咬第一口感覺到糯米的清香糯軟,再咬第二口嘗到了肉的美味,別提多好吃了。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十一
相傳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為了紀(jì)念屈原。但在我們家鄉(xiāng),包粽子多半在新年,也因此被賦予了迎新年的意義。
每年除夕前一陣子,奶奶就開始張羅包粽子了。奶奶是包粽子的好手,她的工藝與眾不同,包出來的粽子各式各樣,看著就像是一件件的藝術(shù)品:有拳頭大小的三角粽和斧頭粽,有元寶形狀的駝背粽,還有一大背一小的子母粽。我們這些小字輩們圍在旁邊,一面看,一面學(xué),瞧我們笨手笨腳的樣子,奶奶常停下手來指點一二。筍葉的清香和著一陣陣的歡笑聲蕩漾在歲末的年味里。
包好粽子,就該煮了。煮粽子要很長時間。此時,我們就守在灶旁,一邊煮粽子,一邊聽奶奶講那些總也聽不厭的故事。屋外寒風(fēng)凜冽,廚房里暖意如春。剛出鍋的粽子叫開鍋粽,熱氣騰騰,香噴噴的。空氣中彌漫著粽子的香味,屋子里快樂吃粽子的一家人可真幸福。
雖然超市里四季都可以買到粽子,但我獨愛奶奶包的粽子。那里面含著好玩、好吃、幸福的味道!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十二
“世間最美好的味道,莫過于家人親手做的一道菜了,味道在表面,愛意在心中。”星期六的歌謠是院子里的雞鳴,清脆,響亮,吵叫的人睡意全都消散了,只聽得風(fēng)吹過樹梢“沙沙”的聲音。
爸爸很早就起床了,大步沉重的步伐,踩著一地的泥濘,用粗糙的大手敲響了我房間的小門,我想在明媚悠閑的春光中再賴會兒床,可是廚房里早已傳來了鍋碗瓢盆雜亂的聲音,睡意便在那“奏樂”中全都如云般消散去。
偷偷飄進屋里的是各種大料的濃香,各樣的大料早已被爸爸整齊地擺放好了,像一個個聽話的娃娃,乖乖的在碗里靜靜地等著油的滋潤。我?guī)桶职謱⒃撆榈拇罅吓椋勔宦勈稚瞎涣粲幸魂嚧己竦南銡猓绻僦笾螅业氖志涂梢猿粤耍赣H的紅燒肉很簡單,并不像酒店里的那樣復(fù)雜。
爸爸從冰箱里拿出來豬肉,一陣陣的冷氣向空氣中飄散去,用手摸一下都還是堅硬的,化開了之后,肉的顏色立馬由深紅變成了鮮紅,肥瘦相間,特別的好看。爸爸先將紅燒肉用刀切成了大塊,這嫻熟的刀工,刀和肉在他的手中游刃有余,不一會兒,便將所有的材料準(zhǔn)備好了。
我仰慕于爸爸做紅燒肉的過程,先將豬肉放在鍋中,用熱油稍稍的煎一下,將表皮煎的有些金黃之后再鏟出來,放在一旁熱油滾起,將八角,桂皮等大料放入熱油中翻炒,不一會兒,廚房里陣陣香氣,大料和熱油的巧妙結(jié)合,讓這香氣愈發(fā)迷人。待大料炒完之后,爸爸拿出了他的砂鍋,這可他煮肉的好法寶。見爸爸將炒好的大料倒入鍋中,又放了一些蔥,一大鍋的水,又將煎的金黃的肉放在鍋中,蓋上了鍋蓋,大火煮個小40分鐘吧!立馬湊到鍋爐旁邊去,這時的香味還沒有煮出來,但我已經(jīng)開始期待了。
爸爸守在鍋爐旁邊,我眼巴巴的望著,40分鐘后,爸爸又放了醬油,鹽等調(diào)料在其中,改成小火燉煮。我都等得有些不耐煩了,這時香味全升騰起來,勾起了我肚里的饞蟲,如果可以一輩子吃爸爸做的紅燒肉該多好呀!我問爸爸:“怎么還沒睡好?”爸爸說:“這肉煮越得時間越長,那味道才能更深入,肉也更糯,也不會有肉的腥味。”
此時我早已睜不開眼了,先回房間小憩了一會。睡醒時肉早已煮好,爸爸一直放在鍋里溫著,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小碗,太香了!第一口下去,是湯汁的香味;第二口則是肉的軟糯了,湯汁浸透在肉中,不腥也不膩,吃了之后流連忘返!
我在爸爸做的飯菜中快樂地長大,這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爸爸卻在我的反襯下也有了幾根白發(fā)。后來吃過各種酒店里做的紅燒肉,卻都不及父親的紅燒肉糯而不;;后來也見過別樣的豬肉羹、汁水肉,但卻都不及父親那最簡單的紅燒肉——父親的紅燒肉時時刻刻會打開我的味蕾,溫柔地敲打我的回憶。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十三
我是一個粽子迷,最喜歡吃肉粽子了。這不,奶奶知道我這么喜歡吃粽子,就特意從家里跑到我家來為我包粽子給我吃。高興啊!
包粽子前的晚上,奶奶先把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后把肉放進一個大碗里,再加入醬油、老酒、鹽、雞精等調(diào)料攪拌均勻,就放在一邊,奶奶說這叫腌制一下肉,讓肉更好吃。需要十幾個小時以上時間。
第二天,奶奶把腌制好的肉放在桌子上,接著把箬葉(粽子外面包的那層葉子)放在裝滿水的鍋子里煮一下,這是給箬葉清洗和消毒。然后把糯米用開水泡一下,等它漲起來就好了。漲好的糯米肉層層的,很好看!這樣是讓粽子煮的時候好煮一些。
奶奶說這是讓它更緊一些。于是就往里放一兩顆腌好的肉塊,接著再加入糯米壓實,馬上把箬葉包上,剩下兩只像”兔耳朵“一樣的葉角也向前壓向邊上這樣一個有立體感的三角粽就基本成型了,還沒完呢,奶奶拿起事先搞好的棉線,用牙齒咬住一端,在粽子上繞了好幾圈,于是一個漂亮的肉粽就大功告成了。奶奶接著繼續(xù)做其他的,一會兒工夫就包起好多了。
我看了很感興趣,也想試著做一下,我按剛才奶奶的步驟做,奶奶還不斷給我指點,終于也做出來一個了,我看看我做的粽子形狀不是很好看,樣子方不方園不圓的,都能看到糯米粒,完全不像奶奶做的好看。可是我依然很快活!連忙叫奶奶先給我煮起來給我吃。
過來半個小時,熱氣騰騰的粽子出爐了!我一把抓起其中最“好看”的我包的粽子,撕開箬葉一股新粽子特有的清香飄開了。我一邊吹氣,一邊大口咬了一口,吃著我自己親自動手包的粽子,我大聲說道:“真是天下最最最最最最的美味啊!”說完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了。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十四
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食品,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fā)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
往年的粽子總是媽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xiàn)成的。今年,我纏著媽媽,硬是要學(xué)包粽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答應(yīng)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媽媽學(xué)包粽子。媽媽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diào)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xué)。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后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jié)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cm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嘗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xué)好一種本領(lǐng),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恒心,這樣才能把本領(lǐng)學(xué)好。
端午節(jié)就快要到了,它是為了紀(jì)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按規(guī)矩,在端午節(jié)那天,要包粽子。我以往不喜歡吃粽子,現(xiàn)在長大后,我倒心血來潮的喜歡上吃粽子,不僅想吃,更想親手包一包。于是,我便想學(xué)包粽子。
奶奶倒是包粽子的一把好手,包出來的粽子能和商店里賣的媲美。于是,我便想向奶奶討教如何包粽子。首先,我站在一旁看奶奶如何包粽子。只見,她將三片粽葉疊在一起,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一只手拿著粽葉,另一只手則下餡料,第一層是大米,第二層是剝了皮的綠豆,第三層便是肥豬肉和咸蛋黃,最后一層又是大米,這樣一層層地疊上去,香味就完全保留在粽子里面了,味道自然特別好。看著奶奶如此麻利地干活,我手也癢癢的,很想試一試。
于是,我也拿起三片粽葉,十分生疏地折成三角形的樣子,裝模作樣地學(xué)著奶奶。這時,問題出現(xiàn)了,我下的料總是從底部漏下去,試了好多次都是這樣,最后,我很不耐煩地將粽子一丟,說:“我不學(xué)了,在21世紀(jì),什么東西都可以在商店買到,還用得著學(xué)這些東西嗎?”奶奶說:“學(xué)東西,就要學(xué)徹底,不要一遇到挫折就撒手不干,這樣半途而廢是學(xué)不到任何知識的。”聽了奶奶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就請教奶奶。奶奶說:“疊粽葉時,折成三角形的形狀后,還要按同樣的方向,往里面折,雖然剩下的口更小,卻不用擔(dān)心餡料會從下面漏出來。”我試了試,果然如此。最后,綁粽子時,我卻不小心將粽子打散了,我還是沒有成功,心中有小小的失落,但我覺得其樂無窮。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十五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相傳用來紀(jì)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我們建湖人喜歡掛艾蒲,佩香囊,家家戶戶飄出陣陣粽香。我最喜歡吃奶奶裹的粽子,奶奶心靈手巧,包出的粽子既美味,又有藝術(shù)性,還特別環(huán)保。
每逢端午,奶奶就開始裹粽子,我在一旁饒有興趣地觀看。奶奶將水鄉(xiāng)上好的糯米淘好后,根據(jù)不同的口味做餡。粽子味分四種:喜歡甜的,在糯米中放幾粒紅棗;喜歡咸的,取草豬精肉半斤,切碎,用三伏醬油泡制,做成餡裹進糯米中;喜歡清爽的,用自家地里長的花生,每顆花生米剝開成兩瓣,用清水泡一下,等花生米發(fā)大后,裹進糯米中;喜歡原味的,那就糯米中不放其他佐料。
開始裹粽子了,奶奶從針線盒中取出一根亮燦燦的'蓑針,將新鮮的蓑葉一端卷成漏斗狀,置于左手,右手持一調(diào)羹,舀糯米進蓑葉中,糯米裝滿蓑葉斗后,將蓑葉另一尖端穿進蓑針眼中,蓑葉繞圍幾圈,將整個粽子裹嚴實后,再將帶著蓑葉尖的蓑針從中間穿過粽子,蓑葉尖從粽子另一側(cè)露出,收緊了整個粽子,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裹好的粽子一般呈飽滿的尖三角形,為逗我開心,奶奶有時還特地將兩個小粽子合在一起,裹成扁五角形,叫“連心粽”,這是奶奶和我,心連心。
整個過程,奶奶就像制作一件藝術(shù)品。我呢,則在一旁,凝神觀看。不像現(xiàn)在超市出售的粽子,一根蓑葉,亂繞幾圈,再用帶顏色的帶子一扎,既沒有藝術(shù)性,扎粽子帶子上的色素對健康也不利。所以呀,超市的粽子我根本看不上,就愛吃奶奶裹的粽子。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十六
生活就像五彩味瓶,由各種味道組成,我們就在一次次經(jīng)歷和體驗中成長。
那是一個周末,暖暖的陽光在清新的空氣中發(fā)酵,醞釀著和煦的芳香。我的心情融在這幸福的金色里,說不出的愉悅。聽奶奶說今天要包粽子,我更興奮了——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冒著熱氣香氣撲鼻的粽子了!奶奶淘凈了米,把肉和粽葉準(zhǔn)備好,開始包粽子了。
我不會包粽子,從來也不敢自己親手去試試包個粽子,我怕弄砸了惹出更大的麻煩,只好眼巴巴地站在旁邊看奶奶包粽子。別看奶奶年紀(jì)大了,包粽子可真厲害:拿過兩張粽葉,兩只手往里一折,卷成一個倒置錐形的漏斗,然后放上米,再在當(dāng)中放一小塊肉,最后順手一推一轉(zhuǎn),一個粽子就成型了。扯根線攔腰一扎,一個嚴嚴實實的粽子就擺在眼前。這簡直就是在表演魔術(shù),哪是包粽子啊?看著看著,我不禁心里癢癢兒的,躍躍欲試,很想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也來上幾下。可這繡花般的活兒難度太大了,我恐怕無法勝任。動手呢,還是不動手?過了這村兒再也沒這個店兒了。奶奶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對我說:“要不,你也來試一試?正好這里還有一些米。”聽了奶奶的話,我再也按捺不住這顆蠢蠢欲動的心,豁出去了,包吧!頭掉了也只有碗口大的疤兒,粽子包壞了不是還有米在嗎?于是,我在奶奶的鼓勵下壯著膽子開始嘗試包粽子。
我學(xué)著奶奶的動作,依葫蘆畫瓢,先把兩片粽葉交叉疊放,再把粽葉做成一個漏斗形狀,開始往里面放米。我先放了少量的米,再把肉放進去,再抓了一小撮米覆蓋在肉上面,然后用粽葉蓋起來。由于有些緊張,我試圖用手按住粽子兩邊,再捏緊綁上繩子,可是好幾次粽子散開了。我越是想把粽子包得嚴實一些,越是手忙腳亂,更不行了。粽子似乎在更我作對似的,裂開縫隙好像在嘲笑我:不行了吧?我更加緊張了,近乎沮喪。我硬著頭皮嘗試了好久,還是包不起來,每一回都是差不多要包好了,粽葉又咧嘴壞笑,米又掉出來了!看著我急得不行,奶奶輕輕地拿著我的手,教我怎么完成最后的步驟。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于成功地包出了一個粽子!接著,我按奶奶教的方法自己包,順利地包出了好幾個粽子。盡管有點像水貨,畢竟還是自己的產(chǎn)品。看著自己費盡辛苦包出的粽子,我心里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像吃了蜜一樣甜。
時至今日,見過很多粽子,也吃過很多粽子。但有關(guān)粽子的經(jīng)歷和體驗,只有那次跟奶奶包粽子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因為我清楚了一件事:只有自己通過努力獲得的成功,才會讓你真正的快樂。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十七
端午節(jié)快到了,那么小作者眼中的端午節(jié)又是怎么樣的呢?哦,原來令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包粽子。下面一起來看看小作者學(xué)包粽子的過程。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jì)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zhǔn)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xué)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十八
我小時候,乃至現(xiàn)在,我都十分愛吃奶奶包的粽子。
奶奶很會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小巧玲瓏,粽子里包著糯米呀,花生呀,還有香甜的蜜棗。
奶奶也知道我愛吃她的粽子,所以一旦聽到我要去奶奶家,她一定會準(zhǔn)備好材料包好粽子。我一到奶奶家,奶奶就塞給我一個熱乎乎的粽子,那綠色的粽葉包裹著里面的“果實”,就像一個金字塔的形狀,粽子又香又甜又好吃。
有時,我吃著粽子時,奶奶就在一旁看著我吃,我想,奶奶此時心里一定是幸福的吧。
現(xiàn)在,奶奶包粽子的習(xí)慣還是沒有變,只是一看我拿粽子吃就會情不自禁地說起我小時候吃粽子的事,用她的話來形容我,就是這么三個字:“饞貓樣”。
現(xiàn)在,我也明白了:不管我長多大,在他們眼里依然是那個非常可愛,永遠長大不了的小孩子。這些粽子包含了奶奶對我無私的關(guān)心和愛護,包含著所有親人偉大的親情。
奶奶的粽子小學(xué)(精選19篇)篇十九
五月五端午節(jié),人們?yōu)榱思o(jì)念屈原,包粽子投入江河中,吃粽子也成為了中國端午的習(xí)俗之一。
我奶奶是我們村里有名的手藝人,她對潮汕吃食的了解,那可是說不清的。只要是潮汕的吃食,你說的出來,我奶奶就做的出來,味道好極了,樣子也好看。我最愛的,自然是奶奶親手做的粽子了。
五月四晚上,奶奶把糯米、紅豆和花生放在水里泡著,把粽葉擦了擦。等到第二天天微微亮的時候,她就起床腌豬肉還有鳥蛋,少許鹽,多放醬油,豬肉一定要剛剛殺的豬,味道才極鮮,還必須是白豬肉多,粽子才好吃。至于鳥蛋,奶奶一定要大大的,分量足的。豬肉和鳥蛋準(zhǔn)備好了,就可以把昨晚泡的糯米、紅豆和花生撈起來,攪拌在一起,再把粽葉和棉繩準(zhǔn)備好了,就可以包了。
奶奶特別注意各種吃食的模樣,特別是自己動手的,個個樣子秀氣。對于粽子,她更加重視。她將粽葉一折,就有了第一個角。(潮汕粽子都有三個尖角)我也學(xué)不會,我都看了好幾年了!然后往里面放一層糯米,再放豬肉,鳥蛋,然后再鋪上一層糯米,餡就完成了。重點的兩個角來了,一只手安這粽子內(nèi)部,另一只手將粽葉折疊下來,然后再捏捏兩個小角兒,那起棉繩,在粽子上繞三圈,再打一個結(jié),就成了。
看著奶奶一個接著一個,很快就一鍋了,馬上就可以蒸了,我家不用煤氣爐,因為味道不一樣,于是就跑到老家用柴火蒸,熟了的香味,伴了我整一個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