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分享給他人,促進交流和互動。我們精選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激發你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一
今天,一本書上《天堂與地獄的區別》這個故事對我深有感觸,天使答應一個生前行善無數的基督徒在臨終前分別看天堂與地獄,地獄有一口頗大的湯鍋,湯鍋里有美味的湯,惡鬼們的湯勺也都是十幾尺長的,盡管張大嘴也吃不到。天使與基督徒到天堂,天堂同樣也是頗大的湯鍋,湯鍋里有美味的湯,同樣的是十幾尺長的湯勺,不同的是他們喂對方吃,對方也喂他們吃。
天堂和地獄我們都不愿,只要心中繁花盛開,那樣何處都是天堂,而自私的毒水流去的地方,那就是地獄。
有些人總是從自身利益思考問題,當然也就是看不到別人,給他帶去的麻煩,其實也就是給自己造成麻煩,從他們的角度親看問題,就最大程度地給了自己方便。
若不能團結,任何力量都不會強大,你如果不團結他人,在傷害他人的同時,你的內心也受著良心的絞溢,同時如果你善待他人,他人也會善待你。
團結是一座橋,它能使人們手拉手,心連心,團結是潤滑劑,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團結是聚寶盆,他能把大家各自的力量融為一體。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二
后面為你推薦更多!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從地獄到天堂》,我能大概的給你們講述。
有個人想看看地獄與天堂的區別。他先來到地獄,地獄的人正在吃飯,但奇怪的`是,一個個面黃肌瘦,餓得嗷嗷直叫。原來他們使用的筷子有一米多長,雖然爭先恐后的夾食物往各自嘴里送,但是筷子比手長,就是吃不著。
‘地獄真悲慘啊!’這個人想,然后他來到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飯,一個個紅光滿面、歡聲笑語。但奇怪的是,天堂人使用的也是一米長的筷子,不同之處在于—他們在互相喂對方!
我明白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生活在同樣的世界中,但每一個人都要面臨天堂和地獄的生活:當我們懂得付出、幫助、愛、分享,我們就生活在天堂;若只為自己,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實質就等于生活在地獄里。
天堂和地域,就在自己的心中。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三
親愛的約翰:
有一則寓言很有意味,也讓我感觸良多。那則寓言說:
在古老的歐洲,有一個人在他死的時候,發現自己來到一個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剛踏進那片樂土,就有個看似侍者模樣的人走過來問他:“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嗎?在這里您可以擁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娛樂以及各式各樣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齡美女,都可以讓您盡情享用。”
他沒想到,他所得到的回答卻是搖頭:“很抱歉,我的先生,這是我們這里惟一不能為您做的。這里沒有工作可以給您。”
這個人非常沮喪,憤怒地揮動著手說:“這真是太糟糕了!那我干脆就留在地獄好了!”
“您以為,您在什么地方呢?”那位侍者溫和地說。
約翰,這則很富幽默感的寓言,似乎告訴我:失去工作就等于失去快樂。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人卻要在失業之后,才能體會到這一點,這真不幸!
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從未嘗過失業的滋味,這并非我運氣,而在于我從不把工作視為毫無樂趣的苦役,卻能從工作中找到無限的快樂。
我認為,工作是一項特權,它帶來比維持生活更多的事物。工作是所有生意的基礎,所有繁榮的來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工作使年輕人奮發有為,比他的父母做得更多,不管他們多么有錢。工作以最卑微的儲蓄表示出來,并奠定幸福的基礎。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鹽。但人們必須先愛它,工作才能給予最大的恩惠、獲致最大的結果。
我初進商界時,時常聽說,一個人想爬到高峰需要很多犧牲。然而,歲月流逝,我開始了解到很多正爬向高峰的'人,并不是在“付出代價”。他們努力工作是因為他們真正地喜愛工作。任何行業中往上爬的人都是完全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且專心致志。衷心喜愛從事的工作,自然也就成功了。
熱愛工作是一種信念。懷著這個信念,我們能把絕望的大山鑿成一塊希望的磐石。一位偉大的畫家說得好,“痛苦終將過去,但是美麗永存”。
但有些人顯然不夠聰明,他們有野心,卻對工作過分挑剔,一直在尋找“完美的”雇主或工作。事實是,雇主需要準時工作、誠實而努力的雇員,他只將加薪與升遷機會留給那些格外努力、格外忠心、格外熱心、花更多的時間做事的雇員,因為他在經營生意,而不是在做慈善事業,他需要的是那些更有價值的人。
不管一個人的野心有多么大,他至少要先起步,才能到達高峰。一旦起步,繼續前進就不太困難了。工作越是困難或不愉快,越要立刻去做。如果他等的時間越久,就變得越困難、可怕,這有點像打槍一樣,你瞄的時間越長,射擊的機會就越渺茫。
我永遠也忘不了做我第一份工作——簿記員的經歷,那時我雖然每天天剛蒙蒙亮就得去上班,而辦公室里點著的鯨油燈又很昏暗,但那份工作從未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著迷和喜悅,連辦公室里的一切繁文縟節都不能讓我對它失去熱心。而結果是雇主不斷地為我加薪。
收入只是你工作的副產品,做好你該做的事,出色完成你該完成的工作,理想的薪金必然會來。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勞苦的最高報酬,不在于我們所獲得的,而在于我們會因此成為什么。那些頭腦活躍的人拼命勞作決不是只為了賺錢,使他們工作熱情得以持續下去的東西要比只知斂財的欲望更為高尚——他們是在從事一項迷人的事業。
老實說我是一個野心家,從小我就想成為巨富。對我來說,我受雇的休伊特—塔特爾公司是一個鍛煉我的能力、讓我一試身手的好地方。它代理各種商品銷售,擁有一座鐵礦,還經營著兩項讓它賴以生存的技術,那就是給美國經濟帶來革命性變化的鐵路與電報。它把我帶進了妙趣橫生、廣闊絢爛的商業世界,讓我學會了尊重數字與事實,讓我看到了運輸業的威力,更培養了我作為商人應具備的能力與素養。所有的這些都在我以后的經商中發揮了極大效能。我可以說,沒有在休伊特—塔特爾公司的歷練,在事業上我或許要走很多彎路。
現在,每當想起休伊特和塔特爾兩位先生時,我的內心就不禁涌起感恩之情,那段工作生涯是我一生奮斗的開端,為我打下了奮起的基礎,我永遠對那三年半的經歷感激不盡。
工作臺是一種態度,它決定了我們快樂與否。同樣都是石匠,同樣在雕塑石像,如果你問他們:“你在這做什么?”他們中的一個人可能就會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鑿石頭,鑿完這塊我就可以回家了。”這種人永遠視工作為懲罰,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個字就是“累”。
另一個人可能會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雕像。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酬勞很高。畢竟我有太太和四個孩子,他們需要溫飽。”這鐘人永遠視工作為負擔,在他嘴里經常吐出來的一句話就是“養家糊口”。
第三個人可能會放下錘子,驕傲地指著石雕說:“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一件藝術品。”這種人永遠以工作為榮,工作為樂,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句話是“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天堂也地獄都有由自己建造。如果你賦予工作意義,不論工作大小,你都會感到快樂,自我設定的成績不論高低,都會使人對工作產生樂趣。如果你不喜歡做的話,任何簡單的事都會變得困難、無趣,當你叫喊著這個工作很累人時,即使你不賣力氣,你也會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事情就是這樣。
約翰,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檢視一下你的工作態度,那會讓我們都感覺愉快。
愛你的父親november9,1897。
格言:
1。辛苦勞動的最高報酬,不在于我們從中獲得了什么,而在于我們會因此成就什么。
2。倘若你將勞苦的工作看作是一種生活的樂趣,那么人生對于你來說就是敞亮的天堂,倘若你將勞苦工作看作是一種必進的義務,那么人生對于你來說就是黑暗的地獄。
3。天堂也好,地獄也罷,其實都是取決于你自己的抉擇的,天堂是你自己搭建的,地獄也是你自己筑造的。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四
今天閱讀了《舍得》中養心篇部分。下面,結合《天堂與地獄一念間》一文,按3r標準,談談我的體會。
一、認同觀點。
星云大師說:“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只要我們將心中一念的地獄摧毀,用自己的正念在心中建設永恒的天堂,就可以使我們遠離顛倒夢想。所謂‘地獄除名,天堂有份’,何樂而不為呢?”我深以為然。
二、聯系實際。
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假如說你在天堂里享受所有的美食,但如沒有工作,你可能沒有一丁點快樂。喜歡工作才能覺得工作不是一種負擔,覺得很輕松;如果不喜歡的話,就會有很多的煩惱。相反,如果你覺得做什么事情都很累,就覺得一生都在地獄里;如果你覺得做什么事情都很有興趣,就會覺得很快樂,你就是在天堂。
天堂與地獄在一念之間。天堂在人間,地獄也在人間。天堂地獄在我們的心里,心中一念善就是天堂,心中一念惡就是地獄。你愿意在天堂里呢,還是在地獄呢?若解剖自己的一念之間在想什么,就可以知道了。
三、重構反思。
我想起了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第三封信:《天堂與地獄比鄰》,在信中他告誡兒子:“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檢視一下你的工作態度,那會讓我們都感覺愉快。”這是積極的人生觀,相信每個人看了都會從中受益。
“一念之間包含所有的時空、人我對待。一念之間在時間上超越三大阿僧只劫,在空間上超越東西南北十方。”“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心之嗔,千般為惡。”我的感悟:心存惡念,即是地獄;一心向善,就是天堂。以此自勉。
今天,我讀了《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的第3封,名字是《天堂與地獄比鄰》。
工作比什么都要重要。假如你在天堂里享受所有的美食,可是你沒有工作的話,你就沒有了快樂。你要是想干一件事情的話,必須要付出代價;也必須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喜歡工作才能覺得工作不是一種負擔,覺得很輕松;如果不喜歡的話,就會有很多的煩惱。
你喜歡這個工作的話,才去做;如果不喜歡的話,就不能去做,任何很簡單的事你都做不成、也做不好。
你要是工作好了之后,就會很快樂。不管多厲害,也不能有一堆人抬著轎子讓你坐在上面上山,你至少要自己先爬一段山路。
學習和工作一樣,你越覺得難,就越要努力,越要立刻去學。就象射擊一樣,你等待的時間越長,槍口就越可能偏離目標。
你想學習數學的話,你就要先有基礎,要先學會數字怎么讀、怎么念,然后才能學習加、減、乘、除法。
你工作不是僅僅為了賺錢,你要是做得好的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你要是在死之前,有很多奉獻的話,你就會上天堂;如果你去偷盜、或者干壞事的話,你就會下地獄。
如果你覺得什么事情都很累,你就覺得一生都在地獄里;如果你覺得做什么事情都很有興趣,你就會覺得很快樂,你就是在天堂。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五
要不是夢中的她用勁在推搡。
仍然還在和她話短長,
她說趕快走出家門看太陽。
在夢中和我細說別后去過啥地方,
各處的見聞實在難以忘。
到現在仍住地獄還未上天堂,
天堂里落戶難難于見玉皇。
須交大筆錢孝敬辦事的爹和娘,
你們給我寄的錢不夠啥用項。
買一張空格表叫人暈頭又轉向,
落戶過程的錢就能填滿一間房。
要過多少關卡只有問玉皇,
殺豬宰羊一道工序吃不到肉香。
不用說從人間落戶到天堂,
人常說登天難難到登不上。
就算上了天也難住天堂,
人間開的戶口本也能用得上,
不交辦亊費用等于瞎白忙,
錢能買來鬼推磨一點兒不夸張。
人說窮人地獄富人的天堂,
這話說的也真夠漂亮。
不管走到啥地方,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我也想享受幸福住天堂,
帶著你們寄給的款項到天上。
那知因為錢少白白跑一趟,
還需要幾十萬塊才能夠用項。
只好返家和你夢中來商量,
我答應幫她實現條件和理想。
她又說了住地獄的生活和狀況,
原來和天堂大同小異一個樣。
地獄里是窮人住的窮地方,
閻王收費要比天堂低很多。
沒錢人全部撲進黃泉路上,
有個遮風避雨處總比孤魂野鬼強。
聽說閻殿的開銷也緊張,
盡管沒有赤字還能平衡帳。
每年日月過的還免強,
叫辦事的小鬼不準浪費和鋪張。
下面提出加大各種收費項,
閻君否定了提議不準瞎想望。
咱們的名聲不好叫人罵脊梁,
次次辦事埃打受氣盡帶傷。
來咱們這里的.窮人日子也難過,
少收費夠開銷減輕點兒臭名望。
也算積點陰德臉皮也光強,
做事不能太過分要牢牢記心上。
咱們窮人多積少成多還象樣,
收入的總數量也不差于它天堂。
每天吃香的喝辣的也算是小康,
小日子難過盡量要免強。
貪得無厭遭報應沒有好下場,
地獄中的十八層里面空蕩蕩。
誰愿意進去坐在第一把交椅上,
據說小鬼們默不作聲心里服閻王。
我聽后哭笑不得笑斷腸,
這樣的亊情第一次叫人疑思量。
不管怎么說還是讓她住天堂,
想辦法打開天門為她達理想。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六
《天堂與地獄》這一個故事講的一個大善人死后。天使飛來接他上天堂的時候,大善人想到地獄去看看地獄與天堂的差別,結果才知道,天堂與地獄其實只相差一點點:
自己給自己夾食物———地獄;
用自己的筷子給別人夾食物—相互養活對方。
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思。我們平常形容兩種很大差別的時候,總是說“好比天堂與地獄”。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大的差別只有那么一點點,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態度。可見,人們之間的態度很重要。
只有我們先幫助別人,別人自然會幫助你。
人人付出一點點的愛,這個世界更溫暖、幸福。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七
從前,人本有一名子隱禪師,他身份受人敬仰。有一日,一位王侯慕名而來,向他請教佛法大義。
下不見地獄,可否禪師您顯個境界,讓我相信真的有天堂或是地獄。”
白隱禪師聽完他的話后,臉上顯現出不耐煩的樣子,接著便開口用一些話雨不斷責罵王侯。王侯聽到莫名其妙的職責,立刻滿臉通紅,火冒三丈。
正要開口還擊是,禪師隨即開口對他說:“你現在就是在地獄啊!”王侯聽見后,既有所悟,連忙跪這對禪師說:“竟不知師傅的教示,真是失禮。”
白隱禪師面帶微笑地接著說:“對了這就是天堂。”
感悟:心存惡念,即是地獄;一心向善,就是天堂。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八
我厭惡工作,是因為我總盯著月亮,總想快點夠到月亮:漂亮的落窗寫字樓,優渥的工資待遇,好的社會地位;而現實中,小白的工作只能勤勤懇懇,甚至是用體力拼出來的。我的眼里只有一維向上的世界,過于理想化,過于急功近利了。
相比洛克菲勒呢?他雖然從小就是個野心家,從小就想成為首富,但是他強調“任何行業中往上爬的人都是完全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且專心致志。衷心喜愛從事的工作,自然也就成功了。收入只是工作的副產品,做好你該做的是,出色完成你該做的是,理想的薪金必然會來。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勞苦的最高報酬,不在于我們所獲得的,而在于我們會因此成為什么。”
你看,他的世界里既有月亮:做首富,也有六便士: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他的世界是二維的,矩陣式的,既有恢弘遠大的理想,又有腳踏實地的實干品質,把工作當成是一種意義的事來做。所以他很快樂,所以他會很成功。
越多維度的思考,讓人越看清自己,越有品質的生活越立體。正如洛克菲勒信中的寓言:主人公享盡了天堂的富貴榮華,佳肴美食,他反而變得不快樂起來,當對這一切厭倦之時,他卻問天堂的侍者“你能給我一份工作嗎?”侍者搖頭答道:“我們這里唯一不能做的就是給你提供一份工作”。主人公非常沮喪,“太糟糕了!還不如回到地獄”。結果呢?侍者溫和的說“您以為你現在是在什么地方呢?”
單一維度的世界,看上去再美,本質還是地獄;如果你賦予工作意義,既能抬頭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不論工作多么艱難,都有樂趣;如果你賦予生活更多的維度,日子不論多么艱難,你都會更加自知,更富足,并相信美好的一天總會到來。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九
今天,我讀了《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的第3封,名字是《天堂與地獄比鄰》。
工作比什么都要重要。假如你在天堂里享受所有的美食,可是你沒有工作的話,你就沒有了快樂。你要是想干一件事情的話,必須要付出代價;也必須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喜歡工作才能覺得工作不是一種負擔,覺得很輕松;如果不喜歡的話,就會有很多的煩惱。
你喜歡這個工作的話,才去做;如果不喜歡的話,就不能去做,任何很簡單的事你都做不成、也做不好。
你要是工作好了之后,就會很快樂。不管多厲害,也不能有一堆人抬著轎子讓你坐在上面上山,你至少要自己先爬一段山路。
學習和工作一樣,你越覺得難,就越要努力,越要立刻去學。就象射擊一樣,你等待的時間越長,槍口就越可能偏離目標。
你想學習數學的話,你就要先有基礎,要先學會數字怎么讀、怎么念,然后才能學習加、減、乘、除法。
你工作不是僅僅為了賺錢,你要是做得好的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你要是在死之前,有很多奉獻的話,你就會上天堂;如果你去偷盜、或者干壞事的話,你就會下地獄。
如果你覺得什么事情都很累,你就覺得一生都在地獄里;如果你覺得做什么事情都很有興趣,你就會覺得很快樂,你就是在天堂。這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洛克菲勒是十九世紀2末20世紀初“鍍金年代”中的“億萬富翁”之一,是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創始人。他出生于紐約州哈德遜河畔的一個小鎮,家境貧寒。這封信的字里行間,可以讀出他從寒門弟子,一躍成為世界首富,最重要因素那就是,熱愛工作,并盡全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與其說這封信是對自己兒子的諄諄教導,倒不如說是教給更多普羅大眾提高幸福度的認知方法論。仔細揣度工作對我們的重要性,它幾乎占了我們人生的一大半,如果把人生按成長劃分,可分為學生時代,成年時代,老年時代;而一生的輝煌大多源自成年,那是因為成年之后我們最重要的事情就工作,可以說,工作奠定了我們人生事業的輝煌;但如果把人生按工作性質劃分,我們似乎窮盡一生都在工作,只是每個階的工作任務不同而已,可見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呢?想起我就曾經一度十分痛恨自己的工作。
那時,我剛畢業,滿懷憧憬和棋盤,想挽起袖子竭盡全力大干一場,但不出幾個月,我就已經疲憊不堪,潰敗下來:因為是在一家初創公司,工作節奏很快,強度很大,我又是新手:白天各種溝通會議;晚上還要加班趕材料,心理總還惦記著騰出一點時間給自己充電......太多的繁文縟節,很快就讓我厭倦,我討厭工作,想起第二天還得早起繼續就更加苦不堪言,我向朋友抱怨:“壓力這么大,工資那么點,感覺又沒有成長,日子真難熬啊~”
信中,洛克菲勒也描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雖然他的工作條件比我艱苦很多,工作內容比我辛苦很多,但他表現的.非常興奮,樂此不疲,他講到:“我永遠也忘不了我的第一份工作——薄記員的經歷,那時雖然天剛蒙蒙亮就得去上班,而辦公室點這的鯨油燈有很昏暗,但那份工作從未讓我感到枯燥無味,反而很令著迷和喜悅,連辦公室的一切繁文縟節都不能讓我對它失去熱心。”
對待工作,我們為什么會有如此截然不同反差呢?吳伯凡老師在點評《月亮與六便士》時,與眾不同的觀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他把月亮和六便士拆分為人生的兩個維度,“六便士”代表了平面的世界,對物質的追求;“月亮”代表了向上的世界,代表了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他認為只有把兩個維度結合起來,這才是一個立體的,飽滿的生活狀態;也就是說,你不往頭上看,沒有一個獨立于你現有生活維度的一維生活,那就是一種渾渾噩噩的生活;反之,如果你只盯著月亮,那就脫離了現實的世界,再好的精神世界都是虛無縹緲,甚至是幻滅的。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十
美好的善良的情感和事物,似乎只能夠引起人們對其的羨慕和向往。只有丑的惡的,才能夠深深震撼人們的心靈,激發人們改變現實世界的決心,并為之做出相應的改變和實際的行動。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只有那些深深揭露人性丑惡的作品,無論是藝術上的還是文學上的,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濃重地一筆,也促使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地獄變》就是這樣。鬼才作家芥川龍之介便將“修羅,惡鬼,地獄,畜生的世界,不總是在現世之外。”的這樣的世界,呈現在讀者眼前。
盡管是愛倫坡和驚悚恐怖電影的.愛好者,但書中所一一展現出來的,關于人性的自私,貪婪,癲狂,唯利是圖……每一張真實到極致的面孔無不讓我感到脊背發涼,冷汗直流。為了逃離獨自逃離地獄而切斷蛛絲最終又墮回地獄的犍陀多,為畫出畫卷而無盡折磨他人最終痛失愛女的良秀……小說中的人物,終因扭曲變態的人性,在人間地獄苦苦掙扎。
但人生的神秘就在于人們往往不知道現下的一個決定會蝴蝶效應般地導致后來的怎樣一個結果,如果犍陀多和良秀能早知道最終結果,也許會是另外一種選擇。也正是在這種未知結果前的選擇,才成為了人性的試金石,讓芥川龍之介得以為我們展現這樣一個百態的人間畫卷,而這也正是芥川龍之介比其他作家更加高明之處吧。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一
今天,我們大家在一起讀了《天堂和地獄的區別》這篇文章,讓我感受頗深。每個人都向往天堂的生活,因為在人們的心里,天堂的生活是美麗的,天堂的生活是美好的,而地獄卻往往相反,地獄中的人們要忍受著各種痛苦,會受盡人間的磨難,永不超生。有些人認為這個人很壞,做了壞事就會說:'你會下地獄的,你這個人不會有好報的'.這就是人們眼中的'天堂與地獄'.
這篇文章講的`是一鍋湯,一群人,還有每個人都有一樣長的長柄勺。天堂的人他們知道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懂得會照顧身邊的人,最后每個人都可以嘗到美味的濃湯。而地獄的人,也一樣擁有一鍋湯,一群人,和一樣的長柄勺,但是他們卻沒有辦法喝到湯,把湯送到肚子里,只能餓著肚子,卻束手無策。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大家,只要人人都團結,學會關心別人,這樣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伸出援助之手親幫助你,不要像地獄里的人那樣都那么的自私,最后卻落到在困難的時候沒人幫,喝不到湯的地步,那樣的人生將會是多么的可悲啊。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十二
這個故事讓我了解了這樣一對孿生兄弟,性格各異開啟了不同的命運之門。兩人參加高考,哥哥考上了,弟弟落榜。因為兄弟倆長得很像,父母有認為弟弟讀書比較有靈氣,就勸說哥哥把上大學的名額讓給了弟弟。當哥哥把錄取通知書交給弟弟時,說:“這不是走進天堂的門票,而是一張吸勤奮汗水的紙。”從此,哥哥輟學,頂替父親工作,他憑他勤勤懇懇地工作,刻苦鉆研的精神,最后成為了全市建材世界的名人。弟弟大學畢業后,無意中來到哥哥的公司,應聘成為一名基層員工。他心里覺得委屈,想找老總理論。沒想到老總就是他哥哥,哥哥告訴他:“欲上天堂,先下地獄”。
我聽說過這樣一句古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是的,只要在磨礪人的地獄里,勤奮的汗水換來學習結果,這大概就是所為的通往天堂的門票!
記得去年寒假,我為了迎戰“希望杯”奧數比賽,花了大量時間練習奧數,一做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我很固執,不在規定時間內做好就絕不罷休,有時吃飯時間到了也等做完了再吃。從分類練習到綜合練習,再到100題集錦;還上網學習“學而思網站”關于奧數的視頻課程;做了許多張高年級的試題……經過我與時間賽跑,不但速度快了,而且準確率也高。我從剛開始的一講對三、四題到后來的一講只錯三、四題,到最后基本上能達到做的題目都全對為止。可惜,在3月份學校希望杯初賽時,我沒能進入前五名,不能去杭州參加復賽。這以后,我仍然認真地做題,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六月份學校舉辦的“數學智慧課堂”展示比賽中榮獲年段第三名的好成績。
我會記住“欲上天堂,先下地獄”這句話,以后做事會先緊后松,認真勤奮。任何獎狀都是一張吸勤奮汗水的紙。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三
《地獄變》不只是一扇屏風,而是一位畫師燃燒了自身所有的一切而凝結的對藝術的追求。
良秀,一個人,一個父親,一個畫師。
良秀作為一個人,幾乎毫無優點可言,他吝嗇,貪心,不顧面子,唯利是圖;霸道,傲慢,“老子天下第一”的名號無時無刻不打著;對弟子,折磨又冷淡,對旁人不屑一顧,被人們視為不祥的象征,無人不對他這個怪胎敬而遠之。
但即使是如此狂妄自我、是非不分、唯我獨尊的良秀,只對一個人具有特殊的態度,那是他作為一個父親,對女兒無邊的愛,對待他的女兒,仿佛良秀就不是平常的良秀了,他一毛不拔,卻對女兒的任何需求有求必應,慷慨解囊,而大公收了他女兒當小女侍時,他也不甘不服,一直請求大公放還女兒,當大公每次獎賞他作畫時,他也只提出放還女兒的要求,即使使得大公不快,但良秀也毫不退讓。
幾日后,良秀完成了那幅《地獄變》,看過這幅屏風的人,即使平日里最為厭惡良秀,此時也說不出一絲話語,而良秀畫完這幅屏風,也上吊自盡了,作為一個畫師。
良秀將一切都犧牲了,從而實現了藝術的完美,他雖身負罵名,卻也不愧為稱作“第一畫師”的藝術家。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十四
看完《地獄公寓》第一次李隱從幽水村死里逃生的時候,我突然滿身的冷汗,感覺就像是自己死里逃生了一樣,那種莫名的恐懼,從心底蔓延,難以想象的感覺圍繞著自己,然后開始失語了,做事都變得小心翼翼,特別是看到水的時候,似乎下一秒,水里就會出現一只血淋淋的手把我抓住,那種害怕,好像快要捆住我的.喉嚨,把我扼殺。
我在上樓的時候,突然就想起來了這些,然后又想起以前看過的各種關于樓梯的鬼故事,特別是幾天前在豬憬的空間看見的那篇,在然后我就停住腳步不敢上前,甚至最后終于戰勝自己到了家門的時候,我拼命的想要看見門牌號,真怕一不小心走錯了門。現在零點過五分,我更害怕,只能不停的按手機,查網頁,看各種笑話來平息腦子里無可戰勝的畫面,我不明白我為什么會害怕到這種樣子,可是感覺總是不會騙人的。我突然就恍惚了一陣,回過神已經過去了十幾分鐘,我又不知道接下來,我又要以什么方法了。
但是我確信,我接下來也許只能活在這樣的恐慌之中了。我也開始懷疑是不是我太任性做多了壞事,總讓我心里不平靜。我也想到了很久以前我對別人說的話,我說:想象力豐富的孩子不能看多了恐怖小說。直到現在我想這句話要說給我自己聽了。我不知道接下來這本恐怖的書我會不會繼續看下去,比較我膽小又好奇,但是現在,我確確實實在害怕了。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十五
遠遠就望見三座青灰色的寶塔矗立在晨靄中,像是頒獎臺一般,中間最高,兩旁次之。我瞇縫著眼睛,那薄薄的、淡淡的晨霧給它們蒙上面紗,使人捉摸不透,給吳哥窟增添了一份神秘。
我停住腳步,仔細打量著它們。柬埔寨吳哥窟是法國的一位探險家在1866年發現的。當時,這座沉睡的古城荒無人煙,只有許多精美絕倫的古建筑巍然挺立。此后,才有人陸陸續續住進來。
我們徑直向古塔慢步走去,它一點點清晰起來——它們都頂著尖尖的“帽子”,但卻不是那種直直的三角形,而是兩條邊呈波浪線,韻味十足。底下是修長的六角體,支撐著上半部分。
來到其間,你才會發現,原來石塔有五座,它們環繞的中心是三層平臺。
奇怪的是,最底層沒一個人影。導游笑笑:“其實它們象征著地獄、人間和天堂,而最底層便是地獄,所以沒有旅客愿意去那兒。”我跑過去望望下面,果然名副其實,那里漆黑一團,還有數不清的猙獰的怪獸石雕。一陣陰氣撲面而來,我縮了縮頭。
我們一行人轉過身,拾級而上,來到位于第二層的“人間”。這里光線還算充足,不算陰暗。
滄桑古老的青石路上,刻著許多復雜的文字,還有蟲啦、蛇啦、豹子啦……我暗自佩服古代吳哥人民的聰明才智。
怪不得臉上洋溢著最普通,卻最溫暖的笑容,那種笑容是凡人的沒錯,可卻遠遠勝過那些天神的笑,因為在我心目中,家是世間最美好的地方。我不喜歡那些神仙豪華、奢侈的生活,有什么意義?沒有家人的陪伴與關愛,到哪里都是地獄!
我登上“天堂”,暹粒的全景盡收眼底,風光極好。天堂有數十座廟宇,它們之間由“天梯”連接。每座設定的天花板上,墻壁上都刻著細致生動的浮雕,大多數是百姓為皇家貴族們效力的畫面,還有他們奢靡的生活畫面。場景立體,人物鮮明,可怎么也提不起我的興致。
回到“人間”,我又去看那古老的“全家福”,雖經千年歲月的磨損,它們并不完整,可我依然能感受到溫暖和幸福。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十六
有一位將軍向白隱禪師問道:“人間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嗎?”“有的。”“你帶我去那兒瞧瞧!”“你是做什么的?”“你別廢話,快帶我去那兒瞧瞧!”“你到底是做什么的?”“我是一名將軍!”“哈哈哈!哪一個笨蛋請你當將軍的呢?看來你很像個屠夫!”禪師嘲笑道。將軍聽后怒火沖冠,“唰”一聲就把寶刀從腰間抽出來,直挺挺地向白隱禪師劈過去。“看我宰了你!”將軍咬牙切齒地說。“地獄之門由此打開!”禪師呵斥道。“啊!請原諒我的莽撞。”將軍連忙把寶刀收回來,跪在地上向禪師賠罪。禪師微笑著點一點頭說:“天堂之門由此敞開。”
其實,天堂到地獄的時間是很快的,快到只有一瞬之間。如果一個人不在這一瞬之間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將會蹈入人間的地獄,苦海無邊。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高。”讓我們在人間的天堂里快快樂樂,自由自在。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七
今天,我讀了科幻小說《龍騎士》中的第一本《地獄城堡的陰謀召喚》,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在一個集體中不僅要勇敢奮斗,還要團結友愛。
本書的主人公萊奧.波路克斯就具備勇敢、頑強、團結的精神。萊奧在一天遇見了從未見面的爺爺,而爺爺是個退役“龍騎士”,爺爺將自已的.龍劍送給萊奧,并告訴他有個叫“倫多紐姆”的中世紀世界,那里有個叫德拉吉的魔王,他不但想統治他所在的倫多紐姆世界,而且想統治現實世界,萊奧要帶他的朋友去陰止德拉吉的陰謀。萊奧和他的朋友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打敗了德拉吉,使倫多紐姆世界得到了暫時的寧靜。
本書吸引人的地方是劇情精彩,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文中用了大量的修辭方法,巧妙地提出問題,并在下一章內公布答案。是一本吸引力很強的書。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充分發揮團結協作的精神,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獲。團結的力量是多么重要,書中的萊奧與朋友團結友愛、互相包容與幫助,才使他們最終完成了使命,我們一定要向龍騎士萊奧學習。希望大家在業余時間多關注《龍騎士》。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十八
《地獄》是羅伯特?蘭登教授的第四次冒險,也是丹?布朗的最新作品。在《地獄》這部最新的力作中,蘭登教授不僅要從佛羅倫薩奔赴威尼斯,繼而再轉戰伊斯坦布爾,還必須與神秘組織“財團”與國際衛生組織的特別部隊周旋。與以往不同的是,蘭登教授這一次出場更為戲劇化,遭遇襲擊后毫無意識的出現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的一家醫院里,他甚至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從哈佛大學的校園來到意大利。失去記憶加上再次遭遇殺手的襲擊,蘭登教授不得不隨著女醫師西恩娜逃亡,并于逃亡中加以反擊。
蘭登教授需要在混亂的局面中根據細微的線索、利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儲備去尋找真相,一切都是從他腦海中反復出現的恐怖夢境開始。夢境中的畫面慘厲,出現的神秘女子反復強調的一句話:“去尋找,你就會發現”。
確實,通過尋找,讀者不僅領略了驚悚小說刺激腎上腺素的魅力,還將受到歷史、文物知識以及藝術之美的洗禮。小說中,佛羅倫薩、威尼斯以及伊斯坦布爾三地多處名勝古跡最為讓人心動。丹?布朗耐心的引領讀者游走于維奇奧宮、碧提宮、圣母百花大教堂、圣馬可大教堂以及圣索菲亞大教堂,那些金碧輝煌充滿異國風情的古樸建筑在情節的襯托下,顯得越發珍貴令人過目難忘,亦更加令人向往。與此同時,十字軍東征、黑死病等等歷史往事被巧妙的鑲嵌于這場跨越古今、橫跨歐亞的冒險之中,藝術、歷史與智慧結合之后所帶來的新鮮感確實令人震撼。丹?布朗沒有偏離主題,將迷題與旅游攬勝中發現的節點逐一串聯起來,為最后的揭密做足了準備。因此,盡管《地獄》一書在情節上沒有擺脫類型小說的俗套,經過符號、藝術與古建的精心點綴,還是擁有相當的可讀性。
一部偉大的作品激發另一部杰作誕生,歷時三年才出版的《地獄》一書的靈感就來源于偉大的詩人但丁。因此你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有些事真的是:去尋找,你就會發現。
天堂與地獄讀后感大全(19篇)篇十九
啊!在場的各位勤奮可愛的左派人士,怠惰有錢的右派人士,激進的女權主義者們,天真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們,毫無危機意識的新自由主義者們,可悲可嘆的沙文主義者們,虔誠忠實的追星狂人們……實在抱歉,要一一介紹在座的各位實在是要費些功夫,各位請忍耐一下!哈、哈、哈、哈。
我用20年間想出了一個絕對無法被超越的詭計,怎樣,是不是聽起來就開始渾身顫抖!啊,我看見你在咳嗽了!你一定是被這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詭計所折服了!什么?是被我的煙嗆到了?無所謂!反正都是一樣的!我手里拿著的可是萬寶路!什么?你比較喜歡抽七星?你知道嗎,萬寶路可是由世界第一的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制造!比七星那種水貨要正經多了!哈、哈、哈、哈。
對了,我還沒說這個詭計是什么呢,你怎么老打斷我!可惡,就是因為你們這幫可惡的記者存在我們的學者的學術之路才會變得難乎其難!你們這些記者都是混蛋!知道嗎!混蛋!膽小鬼!懦夫!啊啊啊,剛剛說的那些你不要錄下來,你要給我這種位高權重的學者在公眾面前留足面子!哈、哈、哈、哈。
哦對!我還沒說我的詭計!你們聽了一定會很興奮,興奮得發抖,無法動彈,不不不,你們聽了之后一定會變成單細胞生物,變成草履蟲!變成巴普洛夫的狗!變成哈里·哈洛箱子里的恒河猴!變成斯金納箱里的小白鼠!怎么樣!怎么樣!是不是更加興奮了!腦髓是不是開始顫抖了!頭顱內的腦髓是不是快要達到高潮了!什么?哈、哈、哈、哈。沒錯,沒錯,我神經出了點問題,你管我叫瘋子也是沒問題的!重點是你要理解這個詭計!懂嗎!詭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