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應該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對學生發展的考慮,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下是一些精選的教學計劃模板,供大家參考和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一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
古箏教學屬于器樂教學科目。古箏的學習要求演奏者在同一時間內做到眼到(視譜)、口到。(唱譜)、手到(演奏)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從而使學習者的思維能力,聯想記憶反應能力得到延伸和發展,促進學習者智力的開發、情操的陶冶和古箏演奏能力的提高。
學習古箏課程主要傳授古箏演奏基礎知識,讓同學們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技能,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的創造能力。豐富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古箏教學分初級班、提高班、加強班三個層次。
每學年兩學期,每學期15個周,每周授課兩次,每次1小時,共30學時左右(以實際上課課時為準)。
1、初級班(第一學年)。
(1)了解古箏的歷史淵源,認識古箏各部位的.名稱,了解古箏的護理和系弦方法。
(2)認識古箏各部位的名稱,準確掌握古箏的演奏姿勢。
(3)學習古箏基本演奏技法,能夠運用正確的手型,學習常用指法(抹指、托指、勾指、連抹、連托、連勾、刮奏、和音、揉弦),利用練習曲鞏固掌握指法。
(4)學習課本中的練習曲。
2、內容。
(1)簡單介紹古箏的歷史淵源,通過實物了解古箏各部位的名稱與構造,了解古箏基本的護理常識。
(2)學習古箏的彈奏姿勢,掌握正確手型。
(3)初步認識古箏(1根弦的音高、音位順序、唱名以及分組認弦規律。
(4)學習古箏的基本演奏技法:抹指、托指、勾指、連抹、連托、連勾、刮奏,掌握技法符號。
(5)學習樂理知識:小節、拍子、拍號。準確視唱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了解每小節內各拍的強弱音順序。
(6)分別學習和練習左右手彈奏,附以簡單的練習曲。
(7)培養學員的古箏學習興趣。
要求:
(1)在訓練時,要求彈奏姿勢放松,手型準確而放松,出弦方法到位。
(2)準確掌握d調21弦的音位排列順序,在識譜彈奏過程中做到“眼睛走在手前面”。
(3)掌握各種音符不同時值不同組合方式的準確彈奏。
(4)由易到難,先練習單手,再練習雙手配合。
(4)學習古箏演奏考級作品一級曲目:《北京的金山上》、《孟姜女》、《嘎達梅林》、《虞美人》、《關山月》、《小剪剪花》、《畫眉跳架》、《小鳥朝鳳》、《天下大同》、《小開手》、《自由花》、《穿花蜂》。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二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古箏結構是由面板、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后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碼”(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3、8弦箏為最多(分瑟·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撰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古箏教學屬于器樂教學科目。古箏的學習要求演奏者在同一時間內做到眼到(視譜)、口到。(唱譜)、手到(演奏)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從而使學習者的思維能力,聯想記憶反應能力得到延伸和發展,促進學習者智力的開發、情操的陶冶和古箏演奏能力的提高。
學習古箏課程主要傳授古箏演奏基礎知識,讓同學們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技能,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的創造能力。豐富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古箏教學分初級班、提高班、加強班三個層次。
初級班、提高班、提高班。
每學年兩學期,每學期15個周,每周授課兩次,每次1小時,共30學時左右(以實際上課課時為準)
1、初級班(第一學年)
(1)了解古箏的歷史淵源,認識古箏各部位的名稱,了解古箏的護理和系弦方法。
(2)認識古箏各部位的名稱,準確掌握古箏的演奏姿勢。
(3)學習古箏基本演奏技法,能夠運用正確的手型,學習常用指法(抹指、托指、勾指、連抹、連托、連勾、刮奏、和音、揉弦),利用練習曲鞏固掌握指法。
(4)學習課本中的練習曲。
2、內容
(1)簡單介紹古箏的歷史淵源,通過實物了解古箏各部位的名稱與構造,了解古箏基本的護理常識。
(2)學習古箏的彈奏姿勢,掌握正確手型。
(3)初步認識古箏(1根弦的音高、音位順序、唱名以及分組認弦規律。
(4)學習古箏的基本演奏技法:抹指、托指、勾指、連抹、連托、連勾、刮奏,掌握技法符號。
(5)學習樂理知識:小節、拍子、拍號。準確視唱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了解每小節內各拍的強弱音順序。
(6)分別學習和練習左右手彈奏,附以簡單的練習曲。
(7)培養學員的古箏學習興趣。
要求:
(1)在訓練時,要求彈奏姿勢放松,手型準確而放松,出弦方法到位。
(2)準確掌握d調21弦的音位排列順序,在識譜彈奏過程中做到“眼睛走在手前面”。
(3)掌握各種音符不同時值不同組合方式的準確彈奏。
(4)由易到難,先練習單手,再練習雙手配合。
(4)學習古箏演奏考級作品一級曲目:《北京的金山上》、《孟姜女》、《嘎達梅林》、《虞美人》、《關山月》、《小剪剪花》、《畫眉跳架》、《小鳥朝鳳》 、《天下大同》、《小開手》、《自由花》、《穿花蜂》。
教材在遵循大綱要求的前提下,李萌老師編訂的《古箏基礎教程》和王中山老師編訂的《全國古箏演奏作品集》。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三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古箏結構是由面板、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后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碼”(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3、8弦箏為最多(分瑟·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撰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古箏教學屬于器樂教學科目。古箏的學習要求演奏者在同一時間內做到眼到(視譜)、口到。(唱譜)、手到(演奏)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從而使學習者的思維能力,聯想記憶反應能力得到延伸和發展,促進學習者智力的開發、情操的陶冶和古箏演奏能力的'提高。
學習古箏課程主要傳授古箏演奏基礎知識,讓同學們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技能,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的創造能力。豐富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古箏教學分初級班、提高班、加強班三個層次。
初級班、提高班、提高班。
每學年兩學期,每學期15個周,每周授課兩次,每次1小時,共30學時左右(以實際上課課時為準)。
1、初級班(第一學年)。
(1)了解古箏的歷史淵源,認識古箏各部位的名稱,了解古箏的護理和系弦方法。
(2)認識古箏各部位的名稱,準確掌握古箏的演奏姿勢。
(3)學習古箏基本演奏技法,能夠運用正確的手型,學習常用指法(抹指、托指、勾指、連抹、連托、連勾、刮奏、和音、揉弦),利用練習曲鞏固掌握指法。
(4)學習課本中的練習曲。
2、內容。
(1)簡單介紹古箏的歷史淵源,通過實物了解古箏各部位的名稱與構造,了解古箏基本的護理常識。
(2)學習古箏的彈奏姿勢,掌握正確手型。
(3)初步認識古箏(1根弦的音高、音位順序、唱名以及分組認弦規律。
(4)學習古箏的基本演奏技法:抹指、托指、勾指、連抹、連托、連勾、刮奏,掌握技法符號。
(5)學習樂理知識:小節、拍子、拍號。準確視唱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了解每小節內各拍的強弱音順序。
(6)分別學習和練習左右手彈奏,附以簡單的練習曲。
(7)培養學員的古箏學習興趣。
要求:
(1)在訓練時,要求彈奏姿勢放松,手型準確而放松,出弦方法到位。
(2)準確掌握d調21弦的音位排列順序,在識譜彈奏過程中做到“眼睛走在手前面”。
(3)掌握各種音符不同時值不同組合方式的準確彈奏。
(4)由易到難,先練習單手,再練習雙手配合。
(4)學習古箏演奏考級作品一級曲目:《北京的金山上》、《孟姜女》、《嘎達梅林》、《虞美人》、《關山月》、《小剪剪花》、《畫眉跳架》、《小鳥朝鳳》、《天下大同》、《小開手》、《自由花》、《穿花蜂》。
教材在遵循大綱要求的前提下,李萌老師編訂的《古箏基礎教程》和王中山老師編訂的《全國古箏演奏作品集》。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四
(11)正確掌握搖指的基本奏法,注意點的均勻和肯定統一,注意樂曲中力度、速度的變化,掌握了各種指法和技法的同時,我們就會學到一些曲目和考級曲目如:一級《虞美人》、二級《金蛇狂舞》、《胡茄十八拍》、三級曲目《小影》、《快樂的啰嗦》、《紡織忙》、《南泥灣》、四級曲目《漁舟唱晚》《勞動最光榮》《娃哈哈》《瀏陽河》等。
3、除加強指法練習外,注意我們左手按壓技法并對基本掌握樂曲中具有的地方音樂特點;
4、我們會學到的考級曲目《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豐收鑼鼓》《香山射鼓》《瑤族舞曲》等。
1、指法強化練習;
2、學習考級曲目七級《戰臺風》《秦桑曲》,加強速度和力度的練習《春到拉薩》等等。
3、掌握g調的音位變化,并熟知各調之間的相互關系;
4、對較為復雜的結構,要有一定的解讀能力;
5、對篇幅長的樂曲中的使用復調
3、對位等手法,應在樂曲中適當、合理的展現;
6、掌握各種高難度技法;
7、能使左、右手具備獨立表達音樂能力,突出旋律展現層次、線條和特點,同時會學到八級考級曲目:《雪山春曉》《將軍令》《茉莉芬芳》《井崗山上太陽紅》《幸福渠水到俺村》等等曲目。
1、學習c、f調并能熟練掌握各種特殊音階,調式、并對樂曲有一定的解讀能力;
2、能獨立的合理編排指法,并在不同作品中表現;
3、學習九級考級曲目《林沖夜奔》《倚秋》等。
4、學習a調,并且熟練掌握調式與弦位;
5、對作品有獨到見解并掌握音樂的走向能力;
6、學習十級考級曲目《草原英雄小姐妹》《彝族舞曲》《春到湘江》等。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五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英語課。絕大多數學生雖然小學階段都學過英語,但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都比較差。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自覺性也較差,相應的學習習慣也較差,對學習英語有為難情緒。針對這些情況,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本人將致力于一方面應加強英語基礎知識的講解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掌握詞匯、語法、句型的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種措施,注意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掌握記憶語音、單詞、閱讀和寫作等英語學習技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堅持以下理念的應用:
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4、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總之,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讓學生成為gooduser而不僅僅是learner。讓英語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實用的工具而非累贅,讓他們在使用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味到輕松和成功的快樂,而不是無盡的擔憂和恐懼。
三、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讓學生通過參與、思考、討論、交流與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教材內容聯系社會生活,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教材的教學主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采用探究式、發現式的學習方法、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一般疑問句及回答;
3、名詞復數的變化;
4、方位介詞;
5、特殊疑問句的構成、回答和對劃線部分提問。
6、實義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及變化;
7、名詞所有格;
8、一般現在時。
9、時間表達法;
五、教學方法與措施:
1、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和掌握記憶規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突出語言的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3、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
4、備好學生、課本、課標,確立最佳教案。
5、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創新,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6、語言點講解要做到精講多練,舉一反三,使學生理解準確、深刻、透徹。
7、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一、增強語感,二、循序漸進,逐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8、實行分層次教學。制定出培優扶差的目標生,分層次輔導,分層次練習,分層次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
9、合理利用課外資料,重點題要重點練習、重點講解,做到主次分明,講求實效。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六
1、讓學生通過古箏演奏接觸與學習音樂。
2、通過古箏演奏得到關于手部機能的初步有序的訓練。
3、通過演奏一些耳熟能詳的古箏名曲來陶冶情操。
1、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熟悉古箏音位,固定彈奏手型,掌握三個手指的正確彈奏方法。
2、鞏固右手大指“托”、“抹”、“勾”的奏法。
3、左右手八分音符的練習。
4、左右手“撮弦”奏法。大撮:中大指略微伸直,虎口張開,小關節主動抓弦。
a左右手大、中指“撮弦”練習
5、學生能夠區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時值
a:左右手八分音符的訓練
b:d調五聲音階練習
c:要求手型正確,節奏準確,彈弦位置準確。
6、掌握左手揉弦的彈奏技巧:
a、左手“揉弦”奏法(例24)
左手在弦段上的位置要準確,并口數拍子,左手有規則上下顫動。
1、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課堂時間,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的放低要求,放慢教學進度,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學習古箏的興趣。
3、多看多聽其他教師的課程,從中汲取經驗。
1、第一課程以鞏固托、抹、勾的奏法。
2、第二課程以左右手的撮奏,以及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奏訓練
3、第三課程在以上的基礎上加上揉弦
4、第四課程鞏固之前內容
通過課程,使兒童初步掌握到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諧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七
1.培養學生的毅力,注意力,想象力可以提高學生的智力,特別是,古箏音樂是聲音的表現藝術,其音符的表現背后蘊藏著無限的意義,這便給孩子的想象力、、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孩子可根據自己的想象力來詮釋自己心中的音樂,因此學習古箏對提高智力及大腦的各方面能力。
2.讓孩子全面發展古箏看似是一個孤立的樂器,其實,它和很多其他東西都有關聯的,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的小知識,這些小知識的豐富,會給孩子們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對孩子以后的文學、修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都有益處。
3. 緩解壓力
學習古箏不僅可以練得一技之長,更重要的可以讓你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特別是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心煩氣躁,練練古箏,更是能讓你靜下心來。還可以培養自信心,學古箏的時候,每天認真學,認真堅持,等到你完全學會一首曲子的時候,你就會很有自信心。潛移默化地,個人也會因為音樂的熏染會變得更加有氣質、更加自信。
4. 提升氣質修養
古箏是“仁者之器”是雅樂,常習者氣質趨于古典優雅,古箏學習是需要有傳統文化底蘊作為積墊和潤養的,如此,才能各位能夠好的理解古箏這個樂器的根性,也 才能更好地理解曲目的內涵,從彈奏出發動聽的樂章,也能發達到更高的水平和境界,如此,潛移默化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和。
5.對少兒和成人的不同好處
少兒學習古箏能夠開發智力、增強記憶力,培養耐心細致的,更是對急燥慌張的性格有所收斂。成年人學習古箏能夠陶冶情操、加強個人及藝術氣質,還能夠緩解壓力、放松心情;老年人學習古箏更能夠豐富晚年娛樂生活、使身體與大腦得到充分的鍛煉,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八
3、基本指法:勾與托。練習曲目:《勾托練習》、《體操—兵操》、《蛤蟆跳下水》。
1、音樂知識:節奏、重音、拍子、小節
1、音樂知識:附點音符、雙縱線、反復記號
2、基本指法:劈指。練習曲目:《勾托劈練習》、《南泥灣》、《采茶歌》、《望春風》。
1、音樂知識:休止符、切分音
2、基本指法:大撮、小撮。練習曲目:《小兔子乖乖》、《蝸牛與黃鸝鳥》、《把根留住》、《大風車》。
1、音樂知識:調號、倚音
2 、基本指法:花指。練習曲目:《花指練習》、《一分錢》、《數花名》。
1、音樂知識:變化半音、變音記號、還原號。
2 、基本指法:顫音。練習曲目:《雪絨花》、《小星星》、《夜朦朧、鳥朦朧》、《女人花》、《牽手》。
1、音樂知識:速度標記
2 、基本指法:滑音。練習曲目:《上滑音練習》。
1、音樂知識:速度標記
2 、基本指法:上下滑音。練習曲目:《上下滑音練習》、《紫竹調》、《黃楊扁擔》、《繡荷包》。
1、學習曲目:《勾托抹托單手練習》
2、基本指法:勾、托、抹的快速練習
3、音樂知識:音、音級、音符
音樂知識:附點音符、雙縱線、反復記號、切分音
學習曲目:《天涯歌女》
基本指法:回音、揉音、上滑音、顫音
音樂知識:附點音符、四分休止符
學習曲目:《漁舟唱晚》樂曲描寫夕陽西下時出海捕魚的漁家們滿載而歸的情景。基本指法:花指、上下滑音、連托、顫音、按音音樂知識:倚音、變化半音、附點音符、雙縱線、反復記號、切分音零基礎學員學習完一期后能夠流暢自如的彈唱自己喜歡的曲子,達到考級三級水平。
主要曲目:
1、《雙手彈撥練習一》
基本指法:勾、托、抹的雙手配合練習
音樂知識:音、音級、音符
主要曲目:《采茶撲蝶》、《盼紅軍》
基本指法:連托、勾托抹托的雙手配合練習
音樂知識:音、音級、切分音
《紡織忙》這首變奏曲是運用民間音樂的變奏形式寫作而成的,是著名高胡演奏家劉天一先生的古箏名作,寫于1955年。樂曲旋律優美,手法簡練,風格樸實,形象地體現了紡織工人忘我的勞動情景。
基本指法:點音于顫音的結合
音樂知識:反復記號、切分音
《搖指練習》
遙指:扎樁搖、食指搖、懸空搖
樂曲練習:《梁山伯與祝英臺》、《漁光曲》、
《梅花三弄》樂曲演奏的難點在于強調古琴音樂的韻味與風格,彈奏要保持古樸、高雅的氣質,其中左手的滑音和左、右手配合的泛音應彈得飄逸和灑脫樂曲的旋律輕清高雅,形容梅花之清新,品格孤高。尾聲舒徐悠遠,頗有暗香浮動之意。
基本指法:泛音的練習、八度雙托、揉音、左手刮奏
音樂知識:跨小節連音線、強弱記號
《高山流水》
樂曲描繪了一幅山高水遠的山水畫。前半部分運用相隔兩個八度的“撮”奏法,渾厚的低音和優美的音色,表現了高山的空曠和雄偉。后半部分用大量連續的上下行刮奏及滑音來表現流水,時而是涓涓細流,時而如浪滔滔滾滾,使人有身臨其境,耳聞其聲之感。
基本指法:挎八度雙托、左右手刮奏、泛音、雙抹
音樂知識:跨小節連音線、固定按音、強弱記號
零基礎學員學習完二期后能夠視奏簡單一二級曲目,能完整的演奏五級曲目。
一、《瀏陽河》片段
(3)先慢后快、由簡入難難:以右手的演奏為主線,采用較慢的節拍,將已在腦海中形成的雙手配合映射成實際的雙手配合,注意一定要從簡單的練習曲的配合練習開始從慢到快,從簡單到復雜,直至能夠演奏較大的曲目。
《瀏陽》該曲由同名歌曲改編而成,表現了瀏陽人民對毛澤東主席的熱愛之情。古箏曲《瀏陽河》中采用的演奏手法在整個曲目中主要分為三塊,第一塊是運用左手揉、吟、滑、按的技法來表現樂曲柔美的旋律,這一塊在樂曲中首尾相應演奏兩邊;第二塊就是雙手配合快速彈奏部分;第三塊則運用如流水般的雙手交替下行琶音來表現樂曲動聽的旋律。
《雙手彈撥練習二》
基本指法:勾、托、抹的雙手配合練習
音樂知識:音、音級、音符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九
我第一次見到古箏是在麗都公園。那時候,春天踏上這片樸素的土地,帶來綿綿細雨。當雨不停的時候,我和我的家人會去麗都公園玩和放松。公園籠罩在雨中,似乎戴著面紗遮住她潔白的皮膚,展現出無裝飾的自然美。正是在這個充滿樸素色彩的芳香花園里,古箏的聲音在我耳邊回蕩,讓我不自覺地尋找著古箏聲音的地方。
在我不想到處玩耍的地方,我發現了一個藏在竹林后面的小亭子,下面坐著一個人,彈著古箏。它是一種以木為樂器,以絲為弦,以枝為支的樂器。很簡單但是很優雅。在霧和竹林環繞的環境中,顯得和諧和諧。他用手撫摸琴弦,然后發出悅耳的聲音。如果說根絲穿過了他的心,那么“耳邊層層的音樂”和“細細的琴弦”也滲透到了這里。是的,我愛上了中國藝術的精髓――古箏。
后來,我打算學一種樂器來陶冶情操。毫無疑問是古箏。從那以后,家里又出現了一個古箏。這把古箏大約有一米長,右邊有點寬,左邊有點窄。拱形的琴面給人一種慷慨的感覺。兩邊的實木上寫著“明月松,清泉石涌”、“海抱萬河,可大可綠,可高可立,無欲是正”等26個字。當時,我只覺得它很好看,并沒有仔細猜測它的魅力。我很高興。我決心學它。不過,學古箏可不容易!整天面對二十一根琴弦,手指不停地在琴弦上轉來跳去,練習無聊的基本技能。不過,我還是堅持,因為我欣賞古箏的魅力。雖然我在學習過程中流了很多眼淚和汗水,但作為回報,古箏教會了我堅強,讓我更加堅定、耐心和執著。
慢慢地,我開始用mp3聽那優美的古箏音樂,從忙碌的紡紗到春江,花月之夜,從漁舟之夜到高山河流,從中透出的輕柔的古箏聲,詮釋著高山、山谷、溪流、浪濤、飛瀑,平靜的湖面我有一種朦朧的感覺,古箏的魅力似乎離不開水。無論播放什么音調,水都是相連的。水是萬物之源,古箏是養心之源。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原來莫名其妙的浮躁和焦慮,已經被鄭和的聲音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穩的心態。在彈琴聽歌的過程中,我對古箏上的兩首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清泉石上,月松上”是要彈出的境界,“海納百川”是要彈出的心態。這樣,我有了更多的寬容與和平。
漸漸地,我感覺到了鄭和的另一種魅力――它的名字。為什么叫“古箏”?這是因為古箏的音質是“古箏”,而不是取“比賽”的意思“箏”而不是“比賽”是一種完美的古箏演奏狀態。這是一種超越自然的感覺,包括對一切事物的贊美和愛,看似矛盾,但并不矛盾。古箏的潛移默化給我帶來了平和與犧牲,這是五千年中華智慧的沉淀。
文檔為doc格式。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十
1、學習古箏高級曲目,學習高考常用曲目,培養學生舞臺表演技能。
3、指法學習,通過古箏演奏得到關于手部機能的初步有序的訓練,通過演奏一些耳熟能詳的古箏名曲來熟悉古箏 。
1、指法學習:連托、連劈、連挑、連抹、連剔、連勾、四勾、游彈、掃搖、短搖小撮大撮
2、搖指快四點雙食指點奏琶音
高級:
(二)了解樂曲的風格和創作背景
中級:
(二)了解樂曲的風格和創作背景
初級:
(一)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
1、左右手四指各自的撥弦動作
2、左右手大食、大中、大食中、大食中無各手指的指法組合
3、和音、和弦的演奏方法
4、大指搖的演奏方法
5、左手揉弦、按弦的演奏方法
(二)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
1、音高的識別
2、節拍、節奏的組合
3、音色的識別
4、音樂表現
(三)學習彈奏樂曲 《漁舟唱晚》 《瀏陽河》 《洞庭新歌》 《豐收鑼鼓》
高級學生已接近畢業,需要深一步了解古箏,開始演奏更高級別古箏曲目,學習古箏考學常用曲目,以待考學繼續深造,謀求更大的發展前途。
中級學生通過學習,已基本掌握古箏演奏技法,開始演奏高一級古箏曲目,增加演奏技巧與表演技能。
初級學生主要就是能通過學習,會彈奏簡單的古箏樂曲,學習指法,以待學習更高級別曲目。有基礎的部分學生按照個人已有水平,因人而異。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十一
1、在培訓期間系統學習古箏的演奏技巧,達到較強的演奏能力。
2、樂曲演奏熟練、完整,音樂形象生動、鮮明,音樂風格基本準確,有較好的音樂表力和豐富的音樂理論修養。
3、通過學習古箏,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視譜、聽音和音樂記憶能力,啟發學習的智力、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陶冶情操,豐富內涵,提高素質,實現專業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接軌、融合、培養有優秀的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新人。實現學生畢業后勝任舞臺表演及專業課教學等工作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了解箏的歷史、箏的種類,形制及樂器的結構性能及各部分名稱。
2、箏的定弦與轉調方法,認識演奏指法記譜符號一覽表。
3、初步掌握古箏的演奏姿勢和基本指法。
4、在進一步掌握基本演奏法的同時進行“左手按變音”,“左手食指輪抹”、“雙手花指”“刮奏”“琶音”“搖指”技巧的訓練。按變音注意音高要準確,曲目演奏注意左右手的配合,并盡可能按照樂曲要求的指法速度情緒演奏。
5、在繼續強化學生的訓練強度的同時,學習“撥弦”“反琶音”“雙手分指練習”“掃搖”等,中等難度技巧,以達到具備演奏一定難度的作品。
6、使學生能夠更為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風格,使其具備濃郁的地方音樂特色,既要在演奏作品時做到音準節奏的準確,還要在本次培訓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舞臺表演意識和個性化的演奏氣質。
7、本次培訓所選用的練習曲和曲目,一是要增加難度,二是增加數量,注重選取不同地域的、不同風格的不同時期的作品,傳統曲目6首。
1、指法學習:連托、連劈、連挑、連抹、連剔、連勾、四勾、游彈、掃搖、短搖小撮大撮
2、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1)左右手四指各自的撥弦動作
4、學習彈奏樂曲《荷塘月色》 《琵琶語》
以學習一學期的學生,需要深一步了解古箏,開始演奏更高級別古箏曲目。
1、古箏專業課集體課(指“一對三”)為主。每課時90分。達標程度二樂曲演精熟,音樂表演完整,技巧無障礙。
2、密切注意先進教學思想及國內各流派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最新動態,在認真學習和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利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3、貫徹思想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的原則。注意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有權威的優秀經典作品為教材。
4、堅持理論與藝術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注重對學生的理論與基本技能訓練的培養,又要注意對學生理解作品和表演作品能力的加強,培養學生正確表達作品思想內容、情感等方面的能力。鼓勵學生加強和參加藝術實踐活動,積累舞臺經驗,逐步走向成熟。
5、遵守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教學原則,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不同的條件,不同的起點程序,制定具體的學期授課計劃,保證教學進度及教學質量。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十二
古箏初級班:
1、讓兒童通過古箏演奏接觸與學習音樂。
2、通過古箏演奏得到關于手部機能的初步有序的訓練。
古箏中級班:
1、通過演奏一些耳熟能詳的古箏名曲來陶冶情操。
2、讓學生能有自己理解的東西,用他的情感來演奏古箏樂曲。
古箏初級班:
(一)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
1、左右手四指各自的撥弦動作。
2、左右手大食、大中、大食中、大食中無各手指的指法組合。
3、和音、和弦的演奏方法。
4、大指搖的演奏方法。
5、左手揉弦、按弦的演奏方法。
(二)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
1、音高的識別。
2、節拍、節奏的.組合。
3、音色的識別。
4、音樂表現。
古箏中級班:
(一)學習彈奏樂曲《雪山春曉》、《戰臺風》。
(二)了解樂曲的風格和創作背景三、需要達到的程度:
古箏初級班:
從家長的意愿出發,學習內容要與古箏考級曲目相聯,但是不能一味追求考級的東西,要彈好古箏,必須持之以恒,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暫設定第一年達到上海音樂學院一級到二級的考級曲目程度,這學期主要就是能通過學習,會彈奏簡單的古箏樂曲。
古箏中級班:古箏中級班學員基本已都考完五級,但是有些學生的基本功還不夠扎實,所以要彈好五到七級的樂曲,必須先把基礎打好,這學期會多練一些指法上的練習曲,然后在這個基礎上能熟練彈奏七級代表曲目《雪山春曉》和《戰臺風》。
古箏初級班:
1、孫文妍等編寫的幼兒古箏教程。
2、上音考級曲目。
3、少年兒童古箏教程。
古箏中級班:
1、每日必彈古箏指法練習曲。
2、《古箏考級曲目》(上)。
古箏初級班:
寒假前約十六節課。
1、第一至第四次課程以熟悉古箏音位為主。
2、第五至第八次課程以確立演奏手型為主。
3、第九至第十二次課程以確立手腕擺動動作為主。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課程鞏固一至十二節課的內容通過十六次課程,使兒童初步掌握到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諧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古箏中級班:
1、第一至第四次課程以彈奏典型的指法“勾托抹托”和“脫腕搖”
2、第五至第八次課程主要學習彈奏樂曲《雪山春曉》。
3、第九至第十二次課程主要一欣賞為主,演奏為輔,學習樂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戰臺風》。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課程著重學習聯系演奏《戰臺風》。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十三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我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仍堅持以下教學理念的應用:
1、遵循教學大綱,認真備教材備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向45分鐘要成績。
2、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愛每個學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6、重視學生的思想品質教育,體現教育培養全面合格人才的方針政策。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從小學升學,很少系統學習過英語,要順利的完成本學期任務有一定的難度,要考好期末考試就更加不容易。
要在本期獲得理想成績,老師和學生都要付出努力,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和掌握記憶規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通過本學期對七年級英語的教學,通過學生的學習和共同努力,利用課堂教學、課堂活動和課外輔導,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改進他們的學習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針對同學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使全班每個人都能學有所得。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現代多媒體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制作生動有趣的ppt,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2.嚴格要求抓基礎,抓單詞,在教單詞時,把單詞的讀音與拼寫有機的聯系起來,讓學生學會通過音標記單詞;對句子結構的用法,精講多練,通過練習,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3.每天背誦課文中的文章。要求學生背誦并默寫,培養語感,掌握語法知識的應用技巧。
4.堅持日測、周測、月測的形成性評價制度,給學生鼓勵、表揚,不使用消極的語言打擊學生。
5.對后進生進行專門輔導,布置單獨的作業。制定合適的學習評價方法,讓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
6.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7.要充分利用學校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設施,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提教學效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十四
初級班:
a.繪畫: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運用做做玩玩的方法進行直線弧線的練習。
b.手工:幫助幼兒認識工具、材料、了解其名稱和使用方法。
高級班:
a.繪畫:以蠟筆為主,用顏色臨摹為授課方法,讓幼兒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和構圖。
b.手工:學習撕紙粘貼方法,能撕出簡單的樹葉、樹干和花草,調和畫面。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十五
1、讓學生通過古箏演奏接觸與學習音樂。
2、通過古箏演奏得到關于手部機能的初步有序的訓練。
3、通過演奏一些耳熟能詳的古箏名曲來陶冶情操。
1、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熟悉古箏音位,固定彈奏手型,掌握三個手指的正確彈奏方法。
2、鞏固右手大指“托”、“抹”、“勾”的奏法。
3、左右手八分音符的練習。
5、學生能夠區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時值。
a:左右手八分音符的訓練。
b:d調五聲音階練習。
c:要求手型正確,節奏準確,彈弦位置準確。
6、掌握左手揉弦的彈奏技巧:
a、左手“揉弦”奏法(例24)。
左手在弦段上的位置要準確,并口數拍子,左手有規則上下顫動。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課堂時間,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的放低要求,放慢教學進度,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學習古箏的興趣。
3、多看多聽其他教師的課程,從中汲取經驗。
四、教學進度安排:
1.第一課程以鞏固托、抹、勾的奏法。
2.第二課程以左右手的撮奏,以及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奏訓練。
3.第三課程在以上的基礎上加上揉弦。
4.第四課程鞏固之前內容。
通過課程,使兒童初步掌握到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諧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十六
古箏屬于我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它以音色優美,古樸,典雅,且易上手而別具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古箏,清楚本學期所學的內容,特作以下計劃:
教學目的。
1.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及興趣愛好。
2.讓孩子通過樂器演奏接觸與學習音樂。
3.通過樂器演奏得到關于手部機能的初步有序的訓練,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性。
4.培養孩子藝術美感和氣質。
教學內容。
一學習與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
1.左右手四指各自的撥弦動作,觸弦方向。
2.左右手大食、大中、大食中、大食中無各手指的指法組合。
3.小撮、和弦的演奏方法。
4.左手揉弦,按音的演奏方法。
5.花指的指法練習。
6.食指搖的演奏方法,琶音的練習。
二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
1.音高的識別。
2.節拍、節奏的組合。
3.音色的識別。
4.音樂表現。
需要達到的程度。
從家長的意愿出發,學習內容一定要與考級曲目相聯。因此,暫設定第一年達到每年正規考級六級曲目程度,第二年達到正規專業考級九級曲目程度。
教材內容。
1.《中國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全國通用教材》。
2.根據教學進度編寫與補充練習曲目。
3.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箏考級曲集》。
4.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古箏入門》。
5.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少年兒童古箏教材》。
教學進度及內容。
寒假前約十六節課。
1.第一至第四次課程以熟悉坐姿和古箏音位為主。
通過簡單指法練習和小曲目熟練各音區音位,試著鍛煉孩子的簡單看譜能力。
顫音的指法練習。
2.第五至第八次課程以確立演奏手型為主。
觸弦朝手心方向運力,確立正確的演奏手型及坐姿,手腕的感覺,
熟練八度,大撮,劈托及上下滑音的指法練習。
要求彈奏速度不要過快,以準確,規范為主。
3.第九至第十二次課程以確立手腕擺動動作為主。
運用勾托抹托的指法練習鞏固手腕的擺動動作,練習各指的獨立性,靈活性。
“4”“7”的按音。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課程鞏固一至十二節課的內容。
四級考級曲目《漁舟唱晚》的演奏。
通過本曲目的練習使一至十二節課所學所有教學內容及指法得到鞏固和提高。
初步了解曲目的處理和演奏,鍛煉演奏曲目的連貫性,完整性。
通過十六次課程,使兒童初步掌握古箏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諧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使孩子對古箏有初步大體的了解,打好學習古箏的基礎,為學習中級曲目的練習做好準備。
注:由于每個孩子的進度和接受能力不同所以本計劃可能會在上課的過程中有所調整和改動。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十七
第一期古箏講座。
左右手基本練習。
簡譜知識。
風翔歌。
剪靜花。
漁舟唱晚。
第二期古箏的定弦及調音方法。
雙手練習曲目。
陽調。
上樓。
小開手。
紡織忙。
高山流水(浙版)。
第三期中級班電子校方儀的應用。
搖指練習介紹。
雙手琴音練習。
秋風詞。
茉莉花。
出水蓮。
第四期試唱練耳。
雙手快速練習。
瀏陽河。
湘妃淚。
第五期雙手練習。
搖指練習。
香山射鼓。
寒鴉戲水。
第六期(高級班)秦桑曲。
蘇武思鄉。
哭周瑜。
打雁。
第七期(高級班)高山流水(雙八度)。
高山流水(山東四段)。
豐收鑼鼓。
第八期(高級班)春江花月夜。
落院。
四段錦。
最新古箏一對一教學計劃(模板18篇)篇十八
參加智能機器人校本課程的孩子都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通過信息技術課接受了接近自然語言的編程語言——logo語言的學習,在這項校本課程中,學習可視化編程語言相對來說要簡單些,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教學目標。
1、探索機器人搭建方式方法,搭建適合完成任務的良好結構。
2、會利用nxt2.0編寫程序,輸入機器人完成相關任務。
3、遇到問題時,探究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三、教學措施。
1、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以學生動手為主,讓他們在不斷地嘗試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2、教師適當指導,通過組織小型比賽,督促同學們在玩中快樂學習探究。
3、在給學生的實踐操作中,對做的好同學給予積分獎勵,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成就感,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探索的積極性。
第一課:(2課時)。
教學目標:初步了解fll只能機器人的活動過程,通過認識場地了解本屆機器人競賽的任務要求。
任務要求:
競賽時間:2分30秒。
機器人在基地出發,任務完成回到基地。在基地外的場地內不能用手幫助或移動機器人。
活動形式:
1、認識實物場地《食品安全》,了解各個競賽任務。
2、觀看任務視頻,初步了解機器人的構造,三個馬達的作用,重點了解安裝手臂的馬達。
3、認識機器人9797套裝和9648套裝的各項組件名稱,認識nxt智能積木塊、馬達、橋、梁等部件。
第二課:(2課時)。
教學目標:
能夠利用9648和9797套裝搭建各種造型的物體,熟練各部件的組裝方法、功能。
任務要求:
制作沙發、茶幾、小山、帳篷、機槍等造型。
活動形式:
1、2人為一組,利用套裝的部件搭建任務要求的物體;。
2、小組展示評價,更換不同的部件實現更好的效果;。
3、評價搭建物體的形象性和實用性。
第三課:(1課時)。
教學目標:
能夠熟練使用nxt2.0中文版編程語言設計簡單的程序。
任務要求:
利用模塊設計前進、后退、左轉45度、右轉90度、等待、觸發等程序。
活動形式:
1、認識各類程序模塊。
2、觀看各類程序的參數,并進行設置。
第四課:(2課時)。
教學目標:
搭建機器人和手臂,設計有關任務程序,完成食品安全場地的3個任務。
任務要求:
搭建機器人,完成撈小魚、送小魚、拖車三個任務。
活動形式:
1、2人一組,用9797套裝搭建機器人主體;。
2、用9648套裝搭建手臂,實現撈小魚、送小魚、拖車的任務;。
3、設計程序驅動機器人行走;。
4、調試程序,改進手臂。
第五課:(3課時)。
教學目標:
設計任務,進行機器人創意設計。
任務要求:
設計機器人創意主題:災區救援機器人。
機器人完成的任務:清除障礙、廢墟救人、安全轉移、運送物資,
活動形式:
1、設計機器人活動場地,搭建有關情景;。
2、搭建機器人及完成任務需要的手臂;。
3、設計機器人行走程序,完成清除障礙、廢墟救人、安全轉移、運送物資4個任務;。
4、調試機器人行走程序,改良手臂,保證任務順利完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