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學期開始之際,制定一份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對整個學期的教學進行安排。只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工作計劃,教師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一
1.學習觀察比較5以內數量的多少。
2.能運用對應排列的方法判斷出多少,并且掌握添1去1的方法。
3.在活動中學會等待和輪流。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1.課件:動物聯歡會。
2.不同顏色的積木若干。
一、游戲導入。
比比誰的反應快:出示兩組物體不一樣多的圖片,請幼兒快速判斷:如果一樣多,就把手舉過頭頂;如果不一樣多,就用手抱住膝蓋。
師:“動物王國要舉行聯歡會,這幾天長頸鹿和大象可忙壞了。大象力氣大負責吹氣球,瞧,它吹了好多氣球?!保ǔ鍪炯t氣球5個、綠氣球4個)。
提問:1.紅氣球和綠氣球,誰多、誰少?”
2.你是怎么知道紅氣球多、綠氣球少的?”(看的、數的…….)。
師:“到底誰多誰少呢?我們給它們排隊比一比?!?/p>
(兩種顏色的氣球一一對應擺放,再次引導幼兒觀察并點數驗證誰多誰少。)。
三、用添1去1的方法使兩組物體數量相等。
師:“長頸鹿脖子長,它負責掛燈籠,它第一次掛上了5個紅燈籠,第二次掛上了4黃個燈籠”(兩排對應排列)。
1.兩次掛得是否一樣多?多(少)多少?
2.怎樣才能使兩次掛得數量一樣多?(啟發幼兒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它們的數量相等。)。
3.5個紅燈籠去掉1個是幾個?4個紅燈籠和4個黃燈籠誰多誰少?(一樣多)。
四、操作活動。
師:“為了招待客人,它們還準備了許多積木。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紅、綠、黃),這些不同顏色的積木也想來比多少,怎么辦?”(引導幼兒輪流操作擺放。)。
本次活動是想通過用簡單易懂的方法教會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數。開始部分,我利用小豬過生日這一游戲環節,讓幼兒用手口一致數數方法。數一數蛋糕上的蠟燭有幾支,讓幼兒對數字1-5有一個初步的概念,這個方法還不錯,幼兒都能手口一致的數數,并能準確地表示5支蠟燭是過5歲生日。接下來一個環節是讓小朋友送禮物,先讓小朋友數數自己的禮物是什么,有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再看數字卡上的數字是幾,再把相同數字的物品貼到數字卡上,是按物品對數字,幼兒基本能掌握。最后一個環節又讓幼兒按數字取物一一對應,進一步幫助幼兒對1-5數字的理解,同時也給孩子獨立動手操作練習的機會。但這節課下來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沒有靈活準確運用量詞,自己對數學語言組織還有所欠缺,自己的語言有點零亂,啰嗦,也沒有激情的教學語言,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改進的地方。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二
1.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愿意參加集體活動。
2.在活動中,發現10以內的排列順序,感知順數和倒數。
學習掌握10以內數的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律。
(1)環境、材料準備:
教具:“數字卡片”、“動物與房子”“彩色串珠”;學具:“彩色串珠”。
(2)幼兒經驗準備:10以內順著數。
一、游戲激趣,復習導入。
幼兒進行報數游戲。二、深入游戲,探究新知。
1.引出小魚:
師:小魚還要吹,吹了幾個?(9個)師:9個泡泡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師:繼續吹,吹了幾個?(8個)。
師:8個泡泡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師:這個小魚可聰明啦,你們覺得下面應該吹幾個泡泡呢?(7個泡泡,一直吹到1個泡泡為止)。
師:從下面往上看呢,泡泡有什么變化?
2.幼兒操作。
師:和你們平時數得方式一樣嗎?
師:10、9……1,像這樣數數就叫倒數。
3.收拾學具,交流小結。
三、情景鞏固,拓展延伸。
1.情景貫穿。
出示“動物與房子”,把數字分別放在樓房旁,對應相應的層數。師:共有幾層樓?
2.幼兒自由操作,將小動送回家,根據幼兒操作進行提問。師:請小朋友幫助小動物回到自己的家。
師:小狗到小鴨家,要經過哪幾層樓?
師:大象住在第9層,也要到上鴨家,要經過哪幾層?師:都是怎么數的?
師:青蛙也要到小鴨家,要經過哪幾層?四、活動小結,延伸。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情境游戲貫穿,讓孩子們沉浸在情境游戲中,引導幼兒去發現10以內數的順序關系,真正將活動的主動權還給幼兒,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并感受到游戲快樂。
我注重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幼兒活動的自主探究能力。我們都知道,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么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因此,活動中我讓孩子們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幼兒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有趣和實用。
在活動中唯一欠缺的是不能完全的放手,應該相信孩子,進一步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和操作的能力。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三
教學目標。
1.經歷主動探索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會用不同的方法正確口算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
2.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學會與他人交流,聽取他人的不同意見,感受思維的多樣化。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具準備:
課件、小棒。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生1:我參加賽跑。
生2:我參加拍球。
生3:我參加扔沙包。
生4:我參加跳繩。
生:……。
師:我們統計一下每個項目有多少同學參加,請舉手,老師把它記錄下來:(填寫課件)。
賽跑:11人跳繩:8人拍球:4人扔沙包:7人。
(根據現場報名情況,不能列出20以內的典型進位加法算式,所以教師設計了以下環節,適時調整了人數)。
生欣然應允。人數調整為:
賽跑:9人跳繩:8人拍球:6人扔沙包:7人。
二、動腦思考,提出問題。
師:根據大家報名的情況,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同桌相互說說。
生1: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賽跑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3:拍球的再添上幾個人就跟跳繩的一樣多了?
生4:賽跑的原有9個人,跑著跑著有2個人摔倒了,還有多少人?
生:……。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有些連老師都沒有想到,真好。我們先來解決其中一個問題,好嗎?“賽跑的和拍球的一共多少人?”
三、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師:誰會解決這個問題?怎樣列算式?
生:9+6。
師:還有不同的列法嗎?
生:6+9。
師:怎樣算出9+6=?呢?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可以在白紙上畫一畫,算一算,也可以擺小棒算算。算完后在小組里相互說說自己的算法。
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小組交流。
四、全班交流,共同研討。
師: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的算法?
生1:我是用小棒這樣擺的.:先數出9根小棒、6根小棒。從6根小棒的里面拿出1根和9根合起來是10根,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15根。
師:老師給你當小助手,寫下你的.算法:
還有別的算法嗎?
生2∶我是用小棒1根1根數的。
生3:我是2根2根數的。
生4:我是畫出來的:我是用計數器想的:先在個位撥上9個珠子,再撥6個珠子,因為滿十進一,十位就撥上一個珠子,個位還有5個珠子,所以9+6=15。
生5:我想10+6=16,9+6少了1個,結果就等于15。
……。
師:同學們真厲害,想出了這么多的算法!在這些方法里面,你喜歡哪一種呢?為什么?
生1:我喜歡第一種,因為先湊成10好算。
生2:我喜歡用計數器算,因為我很熟悉這種算法。
生3:我喜歡第5種,先想10加幾好算。
師:知道老師喜歡哪一種嗎?我喜歡第1種。像這樣把它們先湊成10再計算的方法,還有一個名稱呢,叫湊十法。老師覺得用湊十法計算很簡便。
師:會計算6+9嗎?
獨立計算后交流算法。
師:比較6+9與9+6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生答略。
五、課堂小結,點出課題。
師:同學們來看,今天我們學習的加法計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點出課題:這些加法算式的得數都比10大,需要進位。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進位加法。(板書課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四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現20以內進位加法的多種算法。
2、在讓學生經歷發現多種算法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重點形成“湊十”的思想,并使之清晰。
3、培養學生交流、傾聽的習慣。教學重點:學會用“湊十”法計算。教學難點:“湊十”法算理的理解。教學過程:
1、猜數列式。
師:小朋友們都看到了,小星星眨巴著眼睛對大家笑呢!趕緊數一數,左邊有幾顆小星星?(9顆)。
師:有幾顆小星星挺害羞的,躲在里面不敢出來呢!你猜,這里面躲著幾顆呀?生猜。
師:看來,小朋友們各有各的想法,那到底躲著幾顆呢?看好嘍?。ń议_紙片)生:5顆。
師:猜準的小朋友好開心呵!要知道這里一共有幾顆小星星,該怎么列式呢?生:9+5。
1、師:9+5怎么算呢?先請小朋友靜靜地想一想。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1):我是一個一個數上去的。
(2):我是這樣想的:從5里面拿一個給9,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師操作小星星,演示這種算法。
(3):從9開始接著往上數5個,就是14。
(4):5加5等于10,9減5等于4,10加4等于14。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有自己喜歡的方法,有喜歡數的,也有喜歡算的。
2、分析理解方法。
(1)方法。
1、3都是數的;方法。
2、4都要湊十。(2)湊十的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先拆數再湊十。
不同點:拆的數不同,可以拆小數,也可以拆大數。
4、體會算法出示:射擊分數表。
(1)小豬得了幾分?請用湊十法算一算。(2)匯報兩種算法。
(3)用這種方法算一算其它小動物得了幾分?(4)反饋交流:重點匯報湊十法的.計算過程。(5)得第一名的是()分。
1、《課堂樂園》p49第2題。
9+5=14反思:
在學習這一課時前,按照以往的經驗,認為學生的基礎很有可能會參差不齊。所以備課考慮著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個體基礎,他們已經學會了什么,還想學什么,想要怎么學等。只有充分地對學生的個體情況做出清楚的了解,才有可能把教學建立在學生的需求之上,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們。希望在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至少獲得一種解法,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算法,然后進一步深入領會湊十法。然而,課堂中孩子們的回答卻大大出乎我所料,在讓孩子們匯報多種不同的算法時,竟然就只有湊十法一種方法,原先所預設的概不出現。問孩子們,有的說家長教的,有的在幼兒園時已學過。既然孩子們這么直奔主題,我就順其自然,所以課中也不再引出其他算法。
一直以為不斷重復著低段教學,對孩子的學習基礎了解頗深。而這一回卻給了我重重一錘,要想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還得老老實實地從課前起步,在課中調整并向課后深化,不斷地了解促使與孩子們走得更近,使課堂更為孩子們喜愛。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五
1、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點數能力和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正確點數5以內的物品數量,并說出總數。
1、幼兒操作卡(點數)。
2、拼插積木。
3、相關教學圖片。
1、教師情境導入:農場里的動物可真多,他們在飼養員叔叔的未央下,一個個長得又肥又壯。
(2)你能數一數、說一說每種動物的數量嗎?你會模仿幾種動物的叫聲呢?
2、教師與幼兒交流討論:感知點數說出總數。
(1)教師結合相關圖畫,引導幼兒學習點數和動物數量的匹配。
(2)鼓勵幼兒用語言表述動物的數量,如1只小豬、2頭牛、3只公雞、4只鴨子、5只小羊。
3、教師引導幼兒以游戲的形式進行交流探索。
(1)教師取下操作卡和動物卡,并取出拼插積木。
(2)根據每種動物的數量,分別擺放出相應數量的積木。
1、教師指導幼兒聯系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請幼兒用學過的方法進行操作,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
2、結合教師教具游戲環節,引導幼兒鞏固本次活動的知識點“點數并說出總數?!?/p>
1、鞏固點數,陰道幼兒點數自己的左或者右各有幾個手指,點數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各有幾個。
2、引導幼兒數一數活動室里物品的數量,并畫出相應的點數。
3、引導幼兒點數自己的好朋友,并說出總數。
點數是幼兒接觸數學最基礎的一步,點數是通過幼兒手指、大腦還有口的三個結合,手在點數,大腦在記數字,口里在讀數字,三步讓幼兒感知數的有趣性,同時還鍛煉了幼兒的點數能力,大腦的思維能力,但部分幼兒應該都會基本的點數說總數。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六
教科書第44頁例1、試一試,第45頁“想想做做”。
1.使學生經歷練習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假發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產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初步體會加法的含義,熟練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結合具體情境,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計算方法。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原來有3人在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在澆花。
提問: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說明:把3人和2人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板書“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書:=5)
認識加號,帶領學生書空“+”,并讀算式。
指名學生結合圖意,說說“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顧整理: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結:算3+2時可以這樣想,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1.依次出示“試一試”中的二副圖,請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完整的`題意:左邊來了1個女孩,右邊來了2個男孩,現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問:把1人和2人合起來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寫成什么算式?
互相說一說,教師板書算式,再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寫算式的得數。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的思考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3.變換角度看圖意:右邊來了2個男孩,左邊來了1個女孩,秋千上現在有3人在一起玩。從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4.回顧小結:回顧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可以從分與合的知識角度說到加法,也可以從加法角度回到分與合的知識】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七
學習5的第二組加減。
根據實物圖講述算式表達的數量關系,并正確使用“一共”和“還?!?。
積極開動腦筋,大聲表述自己的想法。
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教具4幅實物圖,2幅圖上畫有問號。
集體活動復習5的組成。
我做的動作和你做的動作合起來要是5,我跺3下腳,你跺2下腳。
學習5的第二組加法。
學習5的第二組減法。
看圖列算式??纯磮D上說了一件什么事?這個問號到底是幾呢?
在表格中為圖形勾畫特征,將圖形讀出來以后再在適當的地方打勾。
教后感:這節課上下來,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內的.加法。他們積極開動腦筋,大聲表述自己的想法。
1、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2、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3、要使學生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性思維訓練。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八
1.在游戲中繼續學習并運用10以內加法的運算。
2.發展觀察力,運算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多媒體。
師:一只小鳥天上飛,兩只小鳥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幾只鳥兒飛?
幼:一共三只鳥兒飛。
師:兩只蝴蝶空中飛,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幾只蝶兒飛?
幼:一共五只蝶兒飛。
師:三條小魚水中游,兩條小魚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幾條魚兒游?
幼:一共五條魚兒游。
師:在加法計算中我們要用到一個符號,叫什么呢?
幼:加號,等于號。
師:(出示“+”)“+”表示加起來,合起來的意思,它出現在哪。
里就表示要把它兩邊的兩個數加起來。
師:天上飛來了3只蝴蝶,又飛來了4只蝴蝶,問天上一共有。
幾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師:算式怎么列呢?先飛來的三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
幼:用數字3表示.
師:后飛來的4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幼:用數字4表示。
師:那合起來一共有幾只蝴蝶我們要用到什么符號呢?幼:加號。
師:3+4=?幼:7.
師:這道題我們列的算式是“3+4=7”。
1.師:聽音樂取學具。
2.師“打開棋子盒,取出藍色的數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
順序擺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數字10的后面。取出藍色的帶“+”
的那柱棋子把“+和=”擺在第9行數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
回棋子盒。
3.師: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來了4只小猴,問草地上一共有幾。
只小猴?這個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師:(出示多媒體)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
什么?
幼:2表示先來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來的4只小猴,6。
表示合起來一共有6只小猴。
4.師:天空中飛來了2架飛機,又飛來了3架飛機,問一共有幾。
架飛機?請小朋友取出紅色的帶飛機圖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
的左下角紅柱子上,開始操作。
(等幼兒擺好后,看多媒體進行驗證)。
師:一起說一說列的算式。
幼:2+3=5。
5.師:水中有4條魚,又游來3條魚,問一共有幾條魚?請幼兒。
在洞洞板上直接擺出算式。并請一名幼兒來前面擺算式,然后集。
體驗證。
6.(沒有圖,老師讀題,讓幼兒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師:草地上有5只小雞在吃蟲,又來了3只小雞,問一共有幾只。
小雞?請幼兒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九
生活處處有數學。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正處于數字化的時代,數學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以靈活、豐富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讓幼兒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表格、卡片。
1、觀察發現、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么?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加數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又逐漸多1。
2、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1:9+2=9+3=9+4=9+5=9+6=9+7=9+8=9+9=。
3:6+5=6+6=6+7=6+8=6+9=5+6=5+7=5+8=5+9=。
4:4+7=4+8=4+9=3+8=3+9=2+9=。
3、觀察表格、發現規律,教師小結。
2、幼兒操作教室巡回指導,作業批改。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十
游戲名稱:快快放。
游戲目標:幫助幼兒鞏固1—4的物珠數對應。
游戲準備:
1、圍棋棋子若干、空盤。
2、1—4的數、珠卡、物體圖。
游戲玩法:
1、家長報數,孩子迅速在空盤上用圍棋棋子進行擺放。
2、家長把1—4的數、珠卡、物體圖擺成三行,請孩子用筆把1—4的數、珠卡、物體連線,然后和孩子一起檢驗是否正確。
對家長的話:
1——4的珠映象建立是孩子學習珠心算的基礎,家長在路上可以有意識地問問孩子“珠寶寶3是怎樣的?”當孩子能夠回答出:“珠寶寶3是上面一跟梁,下面3顆珠”時,說明孩子有了初步的珠映象,請您對孩子大加贊賞,多鼓勵表揚,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珠心算教案:百以內數的認識。
游戲名稱:旋轉的陀螺。
游戲目標:幫助幼兒鞏固兩位數的珠映象。
游戲準備:玩具陀螺、數卡、珠碼卡。
游戲玩法:家長和孩子一起玩。孩子旋轉陀螺,當陀螺停止后,根據數或珠碼,取相應的數卡或珠卡。家長進行檢查。
幼兒園珠心算教案:9以內數的認識綜合活動。
游戲目標:幫助幼兒鞏固1—9的物珠數對應;練習看珠記數、看數記數。
游戲準備:
1、利用彩色的圖片(最好是動物或風景),把它分成10份,在它們的反面畫上珠碼0—9。
2、兩張比彩圖大的硬紙板(其中一張上有數字0—9。
游戲玩法:
1、家長把分成10份的彩圖打亂,讓孩子根據彩圖上的珠碼,找到硬紙板上相應的數字進行排列,直到拼完為止。
2、先把一張硬紙板合在排列好的彩圖上,然后把兩張硬紙板合攏,翻個面,打開上面一張硬紙板,如果找對了,彩圖便拼出來了。
3、也可在彩圖的背面畫上多位珠碼(多位數字),在硬紙板上寫上相應的數字,練習看珠記數、看數記數。
對家長的話:
9以內數的認識已經全部結束了,家長在空閑時可以經常問問孩子:“珠寶寶7是怎樣的?”當孩子回答“珠寶寶7是上面1顆珠、下面2顆珠時(1—9交替著問),請您表揚鼓勵孩子,這說明孩子腦中1—9的珠映象已基本形成了,恭喜您的孩子取得進步!
回家練習:聽一聽、撥一撥(配套音帶一)a面一位數5筆第5—8組。
幼兒園珠心算教案:9以內數的直加直減綜合活動。
游戲名稱:買水果。
游戲目的:熟練掌握9以內直加直減,提高心算能力。
游戲準備:水果若干種類,上有9以內直加直減的算式題。
游戲玩法:
1、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買水果,做對水果上的題目就能買到水果,看誰買得多又快。
2、爸爸參加,媽媽當裁判;媽媽參加,爸爸當裁判。
附:限時聽心算和看打算。
233792。
11-2-5-75。
5561-2-6。
-7-62543。
6-2-5155。
————————————。
對家長的話:
祝賀您的孩子在本學期取得的進步,學會了9以內數的認識和直加直減珠心算,這與您的支持和鼓勵是分不開的,老師深表謝意!
下學期,我們要進入百以內數的認識和兩位數的直加直減,要建立兩檔的珠映象了,是有一定的挑戰哦,希望家長您能繼續配合我們的教學,讓孩子學有所獲。
我們下學期再見了!
回家練習:聽一聽、撥一撥(配套音帶一)b面的四筆、五筆9以內數的直加直減。
幼兒園珠心算教案:9以內數的直減。
游戲名稱:玩牌。
游戲目的:鞏固9以內數的直減的看心算。
游戲準備:撲克牌中各花色牌1—9。
游戲玩法:家長和孩子平均分牌,每次雙方各出牌一張,根據牌上的數字進行任意加減。
答案做錯的一方必須吃掉桌面上的兩張牌,最后以手中沒牌的為勝。
附:快速看打算(聽心算)。
697189。
2-3011-2。
001500。
-16-2-1-41。
————————————。
對家長的話:家長取撲克牌中1、2、3、4、9和孩子一起玩大數減小數的游戲,看誰算得快!
輔導提示:做天天練中的“圈出正確的答案”時,請家長鼓勵孩子用“實撥——看撥——空撥——想撥”的方法做鞏固練習,幫助孩子初步形成珠映象。
幼兒園珠心算教案:9以內數的直加。
游戲名稱:保齡球。
游戲目的`:練習9以內數的直加的看心算。
游戲準備:上面貼有數字、珠碼和9以內數的直加的算題的可樂瓶若干,保齡球一個。
游戲玩法:孩子在離可樂瓶2米左右處,將保齡球滾向可樂瓶,如瓶倒下其表面顯示算題,孩子進行心算。家長檢驗,正確記得一分。家長、孩子可互換角色,輪流進行,比比誰得分多。
附:快速看打算(聽心算)。
615132。
270116。
001500。
112151。
————————————。
對家長的話:
9以內數的直加是通過尋找“6、7”的游戲來突破難點的,在涂一涂框珠中能撥入的6、7中,使孩子進一步明白6是由一顆上珠和一顆下珠組成的,找出能撥入的6,一定要同時撥入一顆上珠和一顆下珠。而7的組成是一顆上珠和兩顆下珠,加7時,同樣要能夠同時撥入上珠和兩顆下珠。找到6和7,體會6和7的位置,找一找能撥的6和7在哪里,這樣,孩子就能很好地掌握9以內的直加。
回家練習:聽一聽、撥一撥(配套音帶一)b面帶5的直加直減第三、四組練習聽心算。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十一
1、知道20以內數的排列,認識2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2、會一組一組地數如2個一數,5個一數。
3、通過觀察數列中數與數的關系,找出數列的規律,從數列的變化,感受到數學的美。
重點難點:
1、按規則計數。
2、將數與數位(該數在20數列中的位置)對應起來。
3、快速計數。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誰能把這些數從小到大的排一排?
生:略。
師:這20個數排列好以后就是一張20數列圖。
師:請小朋友觀察一下,20數列圖上有什么?
師:20數列圖是由20個排成直線的圓圈組成,每個圓都表示一個相應的數。這些數是怎么排列的?(每5個排成一組,組與組之間有空隙。)。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20數列圖,接著大家來看這里遮住的數是幾呢。
二、新課探索。
探究一。
師:這里遮住的數是幾呢?
生:1和5之間是2、3、4,5和8之間是6、7,8的后面是9和10。
生:11后面是12,13和17之間是14、15、16,18后面是19、20。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20數列圖知道的。
師:真好,那你能很快找到8、12、19和20的位置嗎?
師:怎樣才能很快的找到8的位置?
生:8是一位數,在上面一排,它的后面還有9和10,所以8在10倒數的第三個數。
師:真是一個好辦法,那12、19、20的位置和你同桌說說。
生:略。
師:知道了數板上數的位置,那你知道這些圖形代表什么數嗎?
生:菱形是13,因為它在12的后面。
生:三角形是14,因為它在12后面第二個數,而且還在15的前面。
生:五角星是16,因為在17的前面。
生:正方形是18,因為它在17和19的中間。
師:我們很快為圖形找到了正確的數字,現在我們一起做個猜數游戲。
探究二。
師:根據提示,猜一猜這是什么數。
師:讓學生匯報答案,并說說理由。
探究三。
在數射線上找到下列各數,并用“×”表示。書上第3題。這兩排數有什么小秘密?
我們把135791113151719叫做單數,2468101214161820叫做雙數。
師:這里把哪些數遮起來了?
生:略。
師:我們把2、4、6、8、10、12、14、16、18、20叫做雙數,把1、3、5、7、9、11、13、15、17、19叫做單數。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20數列圖,接著大家來看第1題,誰來說說題意。
三、課內練習。
練習一。
生:1個1個地數。
師:誰來數一數?
師:2個2個誰來數?
師:誰試試5個5個地數。
師:你還會怎么數?
師:這題是什么意思?
練習二。
生:按規律填數。
師:第一題的規律是怎樣的?
生:從8開始,后面緊靠的數始終大2。
師:那第二題呢?
生:從7開始,后面緊靠的數始終大2。
師:說說第三題的規律。
生:從3開始,后面緊靠的數始終大3。
師:第四題有什么不一樣?
生:從16開始,后面緊靠的數始終小2。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會在20數列圖中按規律來計數。
師:那再來看這題是什么意思呢?
練習三。
生:找出不符合規律的數。
師:說說第一題中是哪個數,為什么?
生:是9,只有它是單數。
師:那第二題呢?
生:是13,其他的數都相差3,13和9相差了4,和15相差了2。
師:第三題又是哪個數呢?
生:是18,只有它是雙數。
師:同學們找的真好。
課堂小結。
四、本課小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20數列圖,并在數列圖上學習了數的排列,也知道按規律計數。可見20數列圖是我們學習數學的好助手,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它,讓20數列圖真正的成為大家的朋友。
課后習題。
五、課后作業。
1、練習冊p24、25。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十二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的物體,并說出總數。
2、能按物取物、按物取數和按數取物,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4以內的數;
2、創設池塘情景;釣魚竿、魚桶人手一份,小魚卡片若干;曬魚板四塊;
3、幼兒分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1、師:貓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你們一起去釣魚,我們出發吧!
2、幼兒釣魚,教師提出要求:
師:請小貓找一個合適的位置釣魚,記住小魚釣完了,要把釣魚竿收好。
1、教師示范曬魚。
2、幼兒曬魚。
師:要先數一數小魚身上的圖案的數量,再把它曬到對應數的曬魚板上。
3、師幼共同驗證。
師:我們來看看,我們的魚都曬對了嗎?
第一組:插花。
第二組:瓶蓋配對。
第三組:分類盒。
第四組:貼門牌。
在數學區繼續投放相應材料,鞏固學習4以內的數。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十三
1、在“逛食品超市”中,感知我國傳統節日都有是自己的特色食品,能將節日與食品進行匹配。
2、學習10以內數數的方法,進一步感知10以內數的形成。
1、各種傳統節日的標識圖片及與之相匹配的食品小圖片。
2、人手兩份選購單小籃創設超市的環境。
1、逛逛食品超市——在超市里有哪些食品?這些食品擺放的怎么樣?引導幼兒發現食品擺放凌亂。
(出示節日標識)這代表了我國的什么節日?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進一步感知傳統節日的特點)——這個節日我們都要吃什么食品?(原來節日標識可以幫助我們分類擺放)——幼兒觀察各個節日標識,按標識重新擺放特色食品。
相互觀摩:我們的超市擺放好了嗎?節日和食品都找對朋友了嗎?(鼓勵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選購節日食品(一)——介紹選購單,初步了解上面圖案和數字的意義(元宵節7——代表選購元宵節食品湯圓7個)——幼兒根據自己的選購單選購節日食品(教師關注幼兒數數的方法)——分享與交流:你的選購單上有幾樣節日食品?教你選對了嗎?你用了什么數數的方法又快又對?(分享不同的數數方法)。
3、選購節日食品(二)——再介紹選購單,提出進一步的操作要求(元宵節7——代表選購元宵節食品湯圓比7多1個,并在添上數字8)——幼兒再次根據自己的選購單選購節日食品(教師關注幼兒掌握10以內的數形成的情況)。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十四
幫助幼兒學習20以內數的組成的加法。也可練習又將20以內的合成分為兩項組成和三項兩程序的組成兩個類型,有助于幼兒真正理解數的組成的意義。對于20以內數量較大的合成計算進行了兩個步驟的分解學習,有助于幼兒的加法學習。
西瓜、玉米、西紅柿實物卡,數字卡。
1.教師按照幼兒用書第26頁的布題圖在磁性黑板上將西瓜實物卡擺成兩行,玉米實物卡和西紅柿實物卡各擺成三行。
2.請兩名幼兒到前面來數出每一行西瓜實物卡的數量,并把正確的數字貼在西瓜實物卡iade后面。
3,再請另一名幼兒到前面對兩行西瓜實物卡進行計數,把正確的數字貼在兩行西瓜實物卡的后面。
4,請其他幼兒共同點數兩行西瓜實物卡的個數,檢驗前一名幼兒點數的是否正確。
5.在請其他幼兒進行玉米和西紅柿實物卡的組成計數。
1.請幼兒翻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說一說圖上的.畫面是什么意思。
2,請幼兒分別數出每一行文具的數量,把數字寫在每一行文具后面的方框里。
3,在請幼兒把兩行文具合起來進行計數,把合起來之后的總數寫在最后一個框里。
4,對于三行文具的合成,教師要指導幼兒先進性每一行文具的分別計數,在把前兩行文具進行合成計數,最后在與第三行文具進行組成計數。
5,教師總結小結,回顧所學,結束課堂。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十五
(重點與難點)。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教學時應以幼兒認識的事物具體到抽象為依據。4以內數的加減是10以內加減法的開始和基礎,本節課運用多媒體演示直觀地讓幼兒理解加法過程,提供情境加以引導幫助幼兒學習4以內數的加法運算??慈鶊D列算式需要幼兒有敏捷的思維能力,將圖中看到的事物抽象到數字再通過算式表示出來,所以對剛接觸加法的孩子有一定的難度。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符號,理解加法的含義,難點是能看懂并嘗試說出三幅圖的內容并列加法算式。
(能力、經驗基礎)。
幼兒的'有:大部分孩子看實物可以說出多幾少幾,
幼兒的無:沒有看圖列算式的經驗,部分幼兒不清楚算式中+、=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1.學習4以內的加法,認識+、=符號,理解加法的含義;
2.能看懂并嘗試說出三幅圖的內容并列加法算式。
(材料、環境、知識準備)。
ppt、操作紙。
一、情境導入。
1、觀察ppt,引出加法算式幫助幼兒理解加法的含義。
草地上原來有幾只兔子?后來又來了幾只?現在一共有幾只兔子呢?(依次出示靜態三幅圖)。
播放ppt,出示1+2=3,這里的1代表什么意思?2呢?3呢?(多提問)。
2、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及符號表示的含義。
提問(指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最后結果是變多還是變少的?我們一起來讀讀看。
小結:+表示加上、變多,=表示一共有幾只。
3、出示ppt,自主學習4的加法。
提問:花朵上有幾只蝴蝶?出現了什么?現在一共有幾只?誰能完整說一說?
提問:誰能用一個加法算式來表示剛才發生的事情。
提問數字的代表含義。
二、操作鞏固。
要求:
1、觀察三幅圖并完整地說一說圖中發生的事。
2、在橫線上列出算式。
3、完成后說說數字代表的含義并檢查。
三、集體交流。
2、出示正確資源。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十六
1、能不受物體的影響,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
2、能理解數的意義,積極參與互動。
3、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小蝌蚪找媽媽”幻燈片若干張,投影儀。
1、啟發談話,導入活動。
2、活動過程。
嘗試(一)。
出示幻燈片(一),請幼兒目測動物數量,鞏固對數字“6”“7”的認識。
7只小魚我們應該把數字幾請出來?小丑魚是小蝌蚪的媽媽么?小蝌蚪很有禮貌的對小丑魚說:再見。
嘗試(二)。
8只小烏龜我們應該把數字幾請出來?
嘗試(三)。
嘗試(四)。
以內的數教案(精選17篇)篇十七
1.能夠對物品顏色、功能、形狀等進行不同的分類和計數。
掛圖,盤子,西瓜磁貼,糖果磁貼,練習題1、2。
1.“小朋友們還記得上次小動物幼兒園舉行的是一項什么活動嗎?”“沒錯,因為上次運動會的順利組成,老師們決定請小動物們吃大餐。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通過上次活動進行情景延續,引出本次活動。
1.出示掛圖,請幼兒對圖中事物進行分類計數。
“圖中都有什么?”“都有什么食物?”“蛋糕有幾種,分別是什么?”
2.利用盤子的不同顏色分類數西瓜,練習10以內數的組成。
“看到這些,誰能講一講是什么意思?”
3.鼓勵幼兒嘗試出題、做題。并能夠說明題意“紅色盤中有幾個西瓜,黃色盤中有幾個西瓜,一共有幾個西瓜?!?/p>
1.出示練習題1、2,難易程度不同供幼兒選擇做題。
“小動物們要出絕招了,它們在小朋友們的桌子上放了許多的練習題,分為練習題1和練習題2,小朋友們可自己選擇。”
2.“小動物們也發現了大家真聰明,決定將自己的大餐中分出一部分給大家,現在,請小朋友們將小椅子輕輕地轉回去,咱們一起等待,看看送給我們的是什么好不好?!”
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