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應該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形象的語言讓讀者產生共鳴。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優秀作文,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一
今天,我和哥哥、姐姐、媽媽一起到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參觀了“飛向太空”——中國載人航天展,感受到了航天的魅力。
進入會展中心的展覽大廳,首先我們看到大廳右邊的一排排火箭模型。它們“昂然挺立”在地上,真是神氣極了!我看著這些火箭,感覺自己仿佛被火箭帶到了太空。直到媽媽走到別的地方,我才回過神來。
接著,我看到了琳瑯滿目的太空圖片。這些圖片有的是浩瀚無邊的太空,有的是翟志剛叔叔在太空揮舞著國旗,還有的是遙望地球的圖片……這些圖片都是航天員叔叔在航天的空閑時拍攝的。
往前走,我看到了許多航天飛行器的實物。有殘缺不全的火箭碎片,有“航天員的家”之稱的返回艙,有龐大無比的整流罩……特別是當我看到返回艙時,不禁大吃一驚,三位航天員竟然能待在這么小的返回艙里啊!我以為,航天員本來就身強力壯,四肢強健,再穿上航天服,肯定就變成個大胖子,三個人是裝不下的。可讓我出乎意料的是,航天員的航天服其實并不大,三位航天員叔叔也不是滿身肌肉的壯漢,聽講解員阿姨講,航天員的選拔非常嚴格,體格不能太大,關鍵是要有臨危不懼的心里素質。所以,返回艙雖然狹小,還是裝得下的啦!看來,我以后可得多了解一些航天知識啊。
然后,我們還參觀了太空食品、太空餐盤、太空坐便器、航天員睡袋等“太空用品”。太空食品都是用銀色的密封袋密封著,有冰淇淋、水果、牛肉等,為了不讓食物在太空中四處飛濺,食物都壓縮得緊緊的。太空的餐盤上也都貼著可粘毛,以免食品“逃之夭夭”……這些太空用品可真讓我大開眼界。
最后,我們還看了很多航天知識的圖品,了解了很多關于航天的基本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今天,我和航天來了一次親密的接觸。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二
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無需為得到欣喜,無需為失去悲傷。
樹托著雪,綠中帶白,雪襯得梅,一點艷紅。望眼一片,萬物如沉睡般包裹在大雪的棉被下,寧靜祥和。霧凇沆碭,上下一白,眼中被雪白占據,仿佛世界僅有一色。“雪”松高聳,矮樹挺立,大大小小的胖雪人活潑點綴。瞧去,嬉鬧的孩子們,雪球飛來飛去,撞在身上,留下點雪,映著冬陽閃著光。這便是我最夢寐的冬天。
當母親告訴我雪融的消息,我懊惱得有些不知所措。潔白被萬物的本色擠走,雪人只留下一下長鼻子的胡蘿卜與二個紐扣,那梅也漸漸地退去。仰望天空,望著那罪魁禍首,得意而耀眼地瀉下,似乎在炫耀她的光芒萬丈。無奈,我只能轉身離去。忽然,角落里的一堆雪,勾起了我對雪的渴慕。我欣喜地奔去,小心翼翼地托起冬日的最后一點。那陽光卻尋了過來,照得它無地自容,悄然退下。
帶著絕望的憤怒,心隱隱作痛。霎時,卻有一抹綠迎著陽鉆了出來,小小的,瘦瘦的,綠綠的,偏向陽。我站了起來,“雪”松變成了“陽”松,更加地蒼勁有力,光禿禿的枝干直逼云天,似與天公試比高的斗志。放眼望去,萬物復蘇了,天地由全白變為萬物的本色,紅的,綠的,黃的,粉的,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潔白的寧靜詳和被五彩繽紛的生機勃勃打破。太陽仍是得意地灑著光輝,催著春的到來。
百花齊放,爭奪斗艷,樹吐新芽,土冒嫩綠,小河涓涓。這將是雪融后的樣子,是春的樣子,是我更加敬慕的樣子。
失去冬的寧靜潔白,自然不甘。不曾想起,雪融后的春的魅力,更加地令我銷魂。
多少次的失去,都單純地伴有多少次的哀嘆與不甘。登山時,我也曾懊惱選擇登高的勞累而失去了山腳下乘涼的悠閑。但當我真正登頂之時,卻在汗水中體會到“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小時候也曾無數次痛恨失去玩樂的時光,卻不曾想收獲到書中“千鐘粟”“黃金屋”。“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一生幾經被貶,失去光明仕途,然而卻不囿于悲傷,也有泛舟赤壁的感慨,才有閑庭漫步的賞月。
不要抱怨失去,失去的對面何嘗不是“得到”,結果如何,全然是種心態。我想,這大概就是失去的魅力之所在吧!
一次雪融的偶得,卻是一世雪融的魅力。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三
遙望夜空,一輪明月被墨一樣的天空襯著,顯得格外皎潔。在月亮白色的光影里,隱約透出了些灰黑色的痕跡,這使月亮顯得更神秘了。
每當觀月時,媽媽總會指著月亮里的黑影對我說:這塊黑影像不像棵樹?這個是桂樹。吳剛被玉帝罰砍這顆樹。每當吳剛用斧頭砍倒這棵樹,這棵樹又會長回原來的樹樁。于是,年年月月、日復一日,吳剛砍樹之聲不絕于耳。
“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這些神話,一個個生動、傳神;這些神話,令人浮想聯翩;這些神話,均體現了我國古代對遨游宇宙的憧憬與希望。
這個跨越千年的夢想現今已成了我們見怪不怪的現實了。回望2003年的一聲激動的吶喊,那是令人振奮的吶喊,那,是倒計時的聲音:“五、四、三、二、一發射!”這其中融入了多少人的心血,他們又度過了多少個不眠的夜啊!當楊利偉穿著宇航服揮動中國國旗的時候,是我們最驕傲的時刻!從此,宇宙有了中國人的印記。
在電視上,一個星球的高清圖片展現在我的眼前,這個藍色的星球美麗又如母親般慈祥。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地球、我們美麗的搖籃!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國力的增加,我國航天事業也愈發愈成熟了,太空草莓、太空辣椒都入了尋常百姓的餐桌。而航天的一些技術,也被廣泛的運用到了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人登上了航天飛船,遨游宇宙。電視上,各個星球的樣子隨處可見,有的布滿了環形山;有的處處徐徐生輝;有的全身都像彩虹般絢麗。
“宇宙無邊,知識無限”讓我們共同探索宇宙,感受宇宙的魅力吧!
祝愿祖國繁榮昌盛、國富民強,祝愿我們的祖國在航天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四
五一放假三天,我布置的作業是背誦《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學生驚呼全背嗎?當然全背。3天70首,看似很難,其實完成起來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可怕。這本書只是把小學生必背的古詩收集在一起,大部分內容只是激起回憶,全背應該沒有問題。
但要全背還真的有點難,三天后只有四位學生對答如流:王文靜、謝家鑫、謝喬、彭瀅。
背有點難,其實理解感悟更難了。時間不允許我一首一首去分析講解,也沒有必要。給學生兩天時間,讓他們完成一份讀書報告。讀書報告分兩種形式:一種是句子賞析,另一種是用散文的筆觸去感悟品味古詩。
要充分相信學生,這不出現了好幾份佳作。在空間里公布,一是表揚,二是分享。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五
窗戶上的玻璃漸漸失去了光澤,夜幕已近臨。遠方的晚霞也漸漸褪去,留下的只有那天上的點點星光。壓抑與期盼促使我打開陽臺大門。一望無際的漆黑,頓時失趣。
花,自然的精華,這些愜意之中齊放的嬌花,總是能陶醉凡人的心靈。東風之中的桃花的春意,夏日下梔子花的芬芳,秋色之中菊花的清爽。不過這些嬌氣的花兒,享受完陽光的溫暖和空氣的清新,便匆匆扯下華麗的外衣,匆匆消逝。我常常只能在記憶的腦海里去追尋他們的身影。也許這就來至自然的,美麗高貴的花兒對凡人的態度吧!
天空陰云密布,卻壓抑著人的心弦。一場仁慈而又殘暴的風雨即將席卷而來。門口一株秀麗的桃花此時此刻卻成了我心頭最掛念的事。真擔心風雨會摧殘那些脆弱的花兒。
黃昏下,天邊的烏云奔騰而來,一點一點的吞噬這黃昏的天空。我和陳仁瑞、孫奧在街道疾馳,風卷集著灰塵掃過街道。與朋友分手后,我又加快了逃竄的速度,生怕自己被淋成落湯雞。
瘋狂的雨點在大風中咆哮,拼命的搖曳著春意的桃樹,狂暴的將桃花花瓣撕扯下來,拽到污水之中,從此永遠失去潤澤。豆大的雨點攜著殘花撲面而來。
玉色的晨光下,我再次踏上這片田野。雨后的清涼伴隨著面向著陽光的油菜,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正迎著陽光崛起著。
昨日的風雨對他們竟一絲影響都沒有,卻增添了他們的燦爛,一根根朝天生長的綠莖,頂著一團團金黃,一朵朵精致的小金花上點綴著一顆顆晶瑩的水珠,在晨光的映寸下,顯得格外顯眼。這些花的精美,是童話世界中所不能相比的。
夜幕已至,天邊是一片漆黑,失趣之中,偶然回望,是遠方夢的油菜花的金色海洋。
是的,也許從那些古老的詩集上,很難找到有關油菜花的優美的詩句,也許菜花歷來是被忽略的對象…也許這就是平凡的魅力。
在生命的某個角落里,靜靜的綻放著,被人忽視著自己的魅力。在屬于自己的天地之間,釋放著自己獨特的芬芳。也許這就是平凡的魅力。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六
古人云:“雪花紛飛舞,皎月平空現。清水飄芙蓉,元寶落玉盤。”沒錯,這是古人對餃子的形象描繪。無論是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還是在隆重盛大的節日里,餃子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
在鄉村,每逢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小孩兒看春晚,大人包餃子,這是一個傳統的習俗。可是一向對春晚沒興趣的我,當然坐不住。不一會兒,我就溜到廚房里是“觀摩”大人們做餃子。
青翠欲滴的小蔥,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各式各樣的配菜,瓶瓶罐罐的香料,都整齊地擺在灶臺上,看著媽媽和奶奶都在忙著手頭的事情。奶奶正在剁肉餡兒,瞧,那嫻熟的手法,“雙刀齊下”,好不漂亮!媽媽在搟餃子皮,瞧我在那兒傻站著,又不去看電視,就交給我一個“艱巨”的任務——包餃子。說完,我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洗好手后,看著一大碗的肉餡兒和餃子皮,我有點畏懼,媽媽打趣我說:“你會不會包?別到時候包得不像樣,煮到鍋里皮是皮餡是餡的!”我一聽,這赤裸裸的就是激將法啊,我略帶心虛地頂嘴:“誰還不會呢?”說著,我就拿起一個薄厚適中的餃子皮,硬著頭皮舀了一大勺肉餡兒放在餃子皮中間,但是還沒開始就“出師未捷身先死”了,露餡兒了。哎,看來這包餃子還真不是簡單活。
在我的“縫縫補補”下,這個餃子就誕生了,不過,樣子有些慘烈。餃子邊捏得歪歪扭扭,它的肚子撐得像個圓球。
我不知道自己包了多少個,只記得自己在不停地練習。果然媽媽和奶奶說得都沒錯,一切都要敢于嘗試,還要堅持不懈。后來,我包餃子的技術可謂是爐火純青。連一向不善言辭的姐姐也夸贊我,但我知道:“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七
最是喜愛雨,那一顆顆飽滿溫潤的水珠,散發著異于他物的魅力。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調查:喜愛雨天的人,大多是悲觀主義者,但我并不認同,每當下雨的時候,心中總是歡喜卻又愉悅的。聽著雨珠豪放不羈卻又不失輕柔地拍打著窗戶的聲音,看著天空和遠山被雨霧朦朧成一片的夢境,就好像一位故人從世界的另一方悄然與你相遇,為你端來一杯清茶和你敘舊。
雨是神秘的。或許是在夜里,或許是在忙碌中不經意錯過的一個瞬間,它便輕柔而閑慢地來到你的身邊。起初它是那樣的柔,風兒也愿為它的到來而自由起舞,一陣涼意從你耳鬢拂過,你便知道是它來了。不久,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被它蒙上了一層白色的紗幔,朦朧的霧靄在空氣中彌漫,使得那若隱若現的美景更加神秘,惹得我想一探究竟。
雨是純凈的。它從圣潔而隱秘的天邊來,洗滌著人間萬物。它用世上最純、最凈、最是不可玷污的水,洗刷著世間的塵土、污穢,將陰暗一一清除。雨后的世界,是煥然一新的。枝頭上的新葉更加透亮,污泥中的花朵更顯清芬,雨后泥土的芳香也更加沁人心脾。經歷了雨的滌蕩,心也純凈了。
一場雨中的漫步,無疑是讓我神往的,而更令我為之癡迷的,則是月色下的雨景。茫茫的夜色,深邃的猶如深不見底的潭水,孤寂與惆悵彌漫在這暗夜之中,猶如一只無形的大手,令人壓抑不堪。可這雨,卻似要同彌漫天際的黑暗斗爭。一顆一顆雨珠如同一道跨越天際的川澤,映襯著漫天繁星,連同那柔和而淡雅的月光一起流進我的眼睛。聽著那過路的人道:“今晚的月色真美啊。”心中卻是帶著些遺憾和欣喜。遺憾旁人不能欣賞到那更為醉人的雨,卻是欣喜這散發著無限魅力的景色此時只供我獨自流連,不曾讓別人也奪了去。
一場雨后,原本躁動不安的思緒,似乎也得到了凈化。不僅是因著雨后萬物的煥然一新帶來的舒暢和喜悅,更為重要的是雨無所欲求,甘愿為萬物犧牲自己的精神,令我無限震撼。
那世上最是美好的雨,它輕、它柔、它純凈而隱秘,它無私卻無言,我感受到雨的魅力。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八
熟悉的微風拂過發梢,熟悉的我們在操場上奔跑,陽光把影子拉得很長很長,附中刮起一股“校園文潮"。
文潮,《論語》潮也。每當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射進窗戶,偌大的小院便滿載著朗朗的讀書聲,蓬勃向上的我們是青春的代名詞。"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晨起讀《論語》,在青春中播撒文學的種子。當然,不僅是讀《論語》,同學們在校園中更是爭背搶背。
自開學以來,濟源一中附中就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每周背一章節的《論語》,課堂上老師帶領我們在《論語》的海洋里遨游,我們盡情地汲取論語的營養,早自習同學們陶醉于《論語》的背誦中,《論語》測試,同學們對答如流,聽那鏗鏘有力的聲音,看那自信燦爛的笑容,是《論語》滋養了同學們的性靈。
《論語》的學習不僅在背誦和熟讀,更在一次次的磨練與細品。要熟背《論語》,更要理解《論語》所要傳達的內容,讓自己變得更有思想。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我們理解了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從“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我們明白立志的重要,立下了永久不變的志向;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們學到了謙虛和反省。誦讀《論語》,我們理解了人生的大智。
文潮,唐詩潮也。唐詩是一場盛世的夢。讀一首唐詩,便如拔出了一支銹跡斑駁的古劍,金光暗暗中閃爍著一尊尊成敗,英雄不滅的精魂,死生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夢一場,仰天長嘯歸去來……都在滾滾大浪中灰飛煙滅,多么豪邁的唐詩啊!
讀一首唐詩,宛如打開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氳香氣中升騰起一個個薄命佳人哀婉的嘆息。思君君不知,一簾幽怨寒。美人卷簾淚眼觀花,多少個寂寞的春夜襟染紅粉淚。多么凄美的唐詩啊!唐詩與我們的驚艷,不僅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離別與不舍,更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欄露華濃"的絕世與傾城。品味唐詩,我們眼前仿佛是一個燦爛的盛世。
文潮,妙句潮也。自從來到了附中,課業雖然加重,但文學上的積累并不減少。我們驚艷于海子的“億萬個輝煌的太陽,呈現在打碎的鏡子上",驚艷于她獨特的想象和華美的辭藻;我們贊絕于余華的"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時間",贊絕于他面對死亡的豁達與坦然。我們曾被顧城的"我從沒被人知道,所以也沒被人忘記,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而觸動,也曾被泰戈爾的“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擁有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而激勵。體會妙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致。這些妙句就在黑板的一角,每天都有一名同學給我們更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每天的一詞一句看似不起眼,但是天長地久,日積月累,大大豐富了同學們的文學積淀。
這股校園文潮會在我們的心中永遠留存,在這場青春的盛宴中如煙花般永久綻放!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九
我的鋼琴老師,是一位很和善的老人,她的鋼琴水平用“精湛”“完美”二詞便可大致概括。老師這一生都在和鋼琴打交道,即使現在年過七旬,依然是每天都離不開鋼琴。
所謂“琴齡”已近十年的我,開始彈一些大型樂曲。最近,我接下了肖邦的《幻想即興曲》,曲如其名,優美動聽,可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課上,老師交代了一些難點和技巧后,就坐在了她的琴凳上,“我來給你彈一遍,聽好。”老師的兩只大手放在了黑白相間的琴鍵上。片刻,優美動聽而又富有生氣的琴聲便飄揚在整個屋子里。老師那細長的手指,好似充滿了動力的蒸汽活塞一樣,有力地敲擊著琴鍵;老師那略顯消瘦的大手,在琴鍵間急速而又穩健地飛動,所到之處,只留下一片悠揚的樂聲。老師,沉浸在琴聲中;我,沉浸在琴聲中……演奏完畢,余音繞梁。
又過了一周,我再次去老師家上課,門總是虛掩的,我敲了敲,便走了進去。屋里很安靜,客廳的桌子上多了不少藥。老師從里屋里走出來,渾身散發著一股濃重的藥味,“來啦?”“老師,您的……您的嗓子怎么啞成這樣!”“嘿,我去聽了個音樂會,談得特別……咳……特別好!結束的時候有點晚,回家的時候被冷風一吹,嗓子就這樣了。”“您怎么不注意點兒啊,這……”我停住了,忽而想到說得越多老師的嗓子越難受。“不管了,我們上課。”老師用她那沙啞的嗓子說著。
我不能也不敢犯一點錯誤,因為老師會用大量的話語來糾正我的錯誤。可不知怎么的,我的琴聲突然弱了許多,好像是在迎合老師那沙啞的嗓音,好像是在避免蓋老師那本來就微弱的話語。“孩子,今天怎么了?怎么談得有氣無力的?”一直在旁聽我彈奏的老師問道,老師的臉上,好像帶著幾分不滿意,“上次我是怎么給你演示的?”說著,老師坐到了她的琴凳上,將消瘦的大手放到了琴鍵上。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十
現在正是春天,許多樹都開始更換新衣。落葉繽紛,四處散落。我不太喜歡常青樹,有人說常青樹一年四季保持綠色,生機勃勃。可是我卻感覺它少了什么,就是少了落葉這一環節。就好比一個普通人和一個仙人,仙人總是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反而不如普通人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我喜歡走在林子里厚厚落葉鋪成的地毯上,一步一步,“沙沙”的聲音也會隨之響起。漫步林中,你會感到寧靜祥和。因為你有落葉的陪伴,“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人們在看到落葉從樹上飄落時,常常會感覺它很無情,當汲取不到大樹母親給它的養分時就拋棄了大樹母親。但是它是完成自己的使命后直覺飄落,奉獻自己為大樹母親提供更多的養分。
說起落葉,我還感到一些心酸。每棵樹每年都有葉子,不計其數的葉子。春去秋來,原本嫩綠的葉子就孤零零地飄落下來,就此消逝。這一切都是為了大樹,葉子為大樹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在我的家鄉,最常見的樹是香樟樹。綠色的葉子夾雜著紅、黃兩色的葉子,厚厚的樹冠遮蓋住一片天空,遮陰避涼。香樟樹花黃綠色,春天開放。每當中午我從學校回家的路上,風一吹,幾片葉子就飄了下來。如果風再大一點,香樟樹上的葉子就會陸續飄落。飄在車上、地上、樹叢上,我伸出手來,偶爾還會飄在我的手上。
香樟樹會散發出清香,所以落葉也帶著一股清香。我時常撿落葉當書簽夾在書里,當翻到那一頁的時候,我就會想到落葉飄落漫天的場景。落葉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著我。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十一
“美食美食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我從小就挑食不愛出蔬菜水果,就單單是一只肉食類動物最愛吃牛、羊、豬之類的“大補”,而且一吃就是一大鍋!
看著桌子上那淋著肉汁的小牛排,嘴里早已是黃河泛濫了、各種嘴里留油“能吃了嗎?”我問“不能,你姥姥還沒有來呢怎么能先吃呢?”老媽陰險地說“啊,不帶這么玩的的呀,我都已經餓死了都而成皮包骨頭了還不給飯吃!”我悲傷的說“就是不能吃。”我只好灰溜溜的跑過去看電視了,幾分鐘以后我實在按耐不住肚子里的寂寞又偷偷溜過去準備投幾塊肉來墊一墊“陳修宇你想要干什么,把你手里拿一塊肉給放下就不‘殺’你!“我無奈只好將手中那一塊很是肥美的肉給放回去了,摸了摸空虛的肚子心理異常期待姥姥的到來。
都快要12點了但姥姥的身影卻遲遲沒有,正在我的心里快要崩潰的時候姥姥那美麗的身影終于到來了“吃飯。”老媽終于給了命令我表示我已經要哭暈了,我想一直餓狼一般撲向略廚房、趕緊把碗給拿了出來也不管是不是黑干凈,立刻就成了一大碗飯餓陳撲食直接開始了無窮無盡的掃蕩。
“這個東西好好吃呀,那個也不錯!哇,老媽你上菜技術一等一的呀。”我嘴里塞滿了大米嘴里不知道在豎著哪一國的語言,不過我也是夠平的,吃一嘴的飯也不怕噎死。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十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梧桐更兼細雨”的婉約清麗,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悲壯執著,更有“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的深切真摯。文字從甲骨文到金文,從竹簡到錦布再到現在的紙張,我們不禁深思,古人到底用了多久才解開文字的秘密,揭開文字的面紗,一步一步又走到了今天。漢字,它是千變萬化的,一個字卻能夠讀出不同的韻味。篆書和隸書古色古香,行書的流暢;楷書的端莊。它們各有各的含義,各有各的特色。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坐吹大笛,愁殺行客兒。”古代有折柳送離別之人的習慣,所以離別的人一看見楊柳,就會想起離別時依依不舍的場面,就會浮現出贈柳惜別的情景可見,今日,我們一看到柳樹似乎也自然的聯想到了親人朋友離別時的不舍。“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雖然只是短短幾句詩,卻將美好明麗的春景圖描繪的令人神往,“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卻將寒冷的冬季,用百花的枯萎描繪的凄涼寂靜。從這些詩詞中我們卻能讀出景色,讀出愁思。漢字的魅力可見一斑啊。
可如今我們敲擊電腦的聲音已掩蓋了文化的滄桑,文字的神秘。一個個方正整齊的漢字,那么陌生卻又如此熟悉,倉頡花盡心血才創造出來,前人無比珍視的漢字文化卻在時代的更替中,漸漸湮滅。用鍵盤代替筆墨紙硯,這就是我們對文化所謂的傳承嗎?我想不應該這樣,時代再變遷,但老祖宗的東西不能忘。我們應該把漢字發揚光大,把中國的文化發揚光大!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十三
談起語言的魅力,我相信作為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一種自豪感,語言是一種工具,溝通的工具。語言可能產生誤解,也可能通過語言,成就沒事,成為溝通的橋梁。
語言離不開智慧,一旦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少了陽光,多了些許暗色,少了些許明媚,就像佳肴少放了鹽,枯燥無味,人們便失去了欣賞的樂趣。
只有智慧的語言,才耐人回味。往往失去了智慧,便會鬧出笑話。
記得,小升初時,要全方面復習,古詩句也是主要的一項。老師發了一張補全詩句的卷子。我們第二天上課講時,便鬧出了笑話。“不識廬山真面目,”的下一句應該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因為《望廬山瀑布》和這首詩是同一課的,所以同學們都向他投去嘲笑的目光。但是我們換一角度想一想,中國文化博學精深,古詩句都講究押韻和其韻含的情感。最主要的是意思得搭配,如果把句子錯亂搭配,上句不接下句,鬧出的笑話可不僅僅是笑一笑了。
常言道:“良言一語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很樸實的話卻很經典地再現了語言的魅力。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會用很溫暖的語言去撫慰寒冷的人們;一個人心存感激的人會珍惜他身邊給予他鼓勵的人們,一個熱情的人會用激昂歡暢的語言感染身邊的人們;一個幸福溫順的人會用蜜意的心杯甜潤的語言去關愛身邊的人。那一句句樸實的話一旦賦予了美好情感色彩就會有了魅力。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十四
十三歲,雖是不懂愛情,但也從別人口中多少了解過:有的愛情轟表烈烈,有的愛情灑脫,還有的愛情是淡淡的……愛情充滿魅力。記得有一次,媽媽突然生了一場大病,我那時在上課,是爸爸一個人抱著她去的醫院。爸爸請了假,一直陪著媽媽。
周末,我提著一籃水果前往醫院,剛一進病房,就看見爸爸側著趴在媽媽沒有輸液的那只手上。媽媽瞧見了我,緩緩抬起一只手,堅起一根手指抵在唇邊,意思是叫我不要吵醒爸爸。
也許是在放水果籃的時候發出了點聲響,爸爸被驚醒了,他起身說:“我去買早餐,你倆別亂走。”直到聽到門“咔嚓”關上之后,媽媽才用力甩了甩手,說:“你爸在我手上趴了那么久,我已經醒了,他還沒醒,壓得我手麻死了。”“那你干嘛不叫醒老爸呢?”我反問道。“他這一連幾天熬夜陪著我,不讓他睡,他都困得走不了路了。”我似乎被兩個中年人甜到了,抓住這把狗糧出去透氣了。
我路過花店,想進去看看,我在店里逛了一圈,百合、玫瑰、康乃馨,種類繁多。可我總覺得這些都不合心意。我想要的應該那種既不是艷麗又不張揚的花。在花群中,依很在墻角的那束藏衣草讓我眼睛亮,于是請店員為我包裹起來。
我食者包好的花又回到了醫院,推開門,看見爸爸手端著稀飯,嘴巴輕輕吹者,一內地那命報媽跟里謝流露出深情。我站在門口偷偷地看著。”手上的香氣漫步整個房間,很淡很淡。這也許就是愛情的魅力吧。
我感受到的魅力半命題(專業15篇)篇十五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調查:喜愛雨天的人,大多是悲觀主義者,但我并不認同,每當下雨的'時候,心中總是歡喜卻又愉悅的。聽著雨珠豪放不羈卻又不失輕柔地拍打著窗戶的聲音,看著天空和遠山被雨霧朦朧成一片的夢境,就好像一位故人從世界的另一方悄然與你相遇,為你端來一杯清茶和你敘舊。
雨是神秘的。或許是在夜里,或許是在忙碌中不經意錯過的一個瞬間,它便輕柔而閑慢地來到你的身邊。起初它是那樣的柔,風兒也愿為它的到來而自由起舞,一陣涼意從你耳鬢拂過,你便知道是它來了。不久,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被它蒙上了一層白色的紗幔,朦朧的霧靄在空氣中彌漫,使得那若隱若現的美景更加神秘,惹得我想一探究竟。
雨是純凈的。它從圣潔而隱秘的天邊來,洗滌著人間萬物。它用世上最純、最凈、最是不可玷污的水,洗刷著世間的塵土、污穢,將陰暗一一清除。雨后的世界,是煥然一新的。枝頭上的新葉更加透亮,污泥中的花朵更顯清芬,雨后泥土的芳香也更加沁人心脾。經歷了雨的滌蕩,心也純凈了。
一場雨中的漫步,無疑是讓我神往的,而更令我為之癡迷的,則是月色下的雨景。茫茫的夜色,深邃的猶如深不見底的潭水,孤寂與惆悵彌漫在這暗夜之中,猶如一只無形的大手,令人壓抑不堪。可這雨,卻似要同彌漫天際的黑暗斗爭。一顆一顆雨珠如同一道跨越天際的川澤,映襯著漫天繁星,連同那柔和而淡雅的月光一起流進我的眼睛。聽著那過路的人道:“今晚的月色真美啊。”心中卻是帶著些遺憾和欣喜。遺憾旁人不能欣賞到那更為醉人的雨,卻是欣喜這散發著無限魅力的景色此時只供我獨自流連,不曾讓別人也奪了去。
一場雨后,原本躁動不安的思緒,似乎也得到了凈化。不僅是因著雨后萬物的煥然一新帶來的舒暢和喜悅,更為重要的是雨無所欲求,甘愿為萬物犧牲自己的精神,令我無限震撼。
那世上最是美好的雨,它輕、它柔、它純凈而隱秘,它無私卻無言,我感受到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