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篇優秀作文,關鍵在于能夠明確自己的寫作目的,有條理地組織自己的思路和觀點。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欣賞,希望能夠激發大家對寫作的興趣和思考。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一
“一,二,三準備開始。”發令員一發哨,龍舟像似風一樣向終點飛去。鑼鼓陣陣,響徹云霄。這便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活動。
看完了賽龍舟,我和媽媽要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準備好了材料,有香噴噴的糯米,綠油油的粽葉,和細長細長的繩子。我想:“不就包個粽子嗎?有什么難的。”我一邊看著媽媽一邊學。媽媽包的是肉粽子,她先把粽葉折疊成一個圓形,先放點米再放肉餡再加米,然后包成一個圓錐形,外形包好,最后系上繩子,就這樣一個粽子包好了。
我也學著媽媽那樣包粽子,我要包的是蜜棗粽,我也像媽媽那樣包,可是糯米太多了。媽媽說:“糯米不能太多,也不要太少。”我就減少了一些糯米,剛開始包的時候,包的不怎么好。但經過媽媽的指導,我越包越多,越包越好。沒過幾個小時,粽子就出爐了,香味傳遍整個大街小巷。
人們想把屈原的遺體撈上來,可是又怕屈原的遺體被蝦蟹吃掉,人們就紛紛往汨羅江拋粽子,讓蝦蟹不要吃掉屈原的遺體。也有詩人為了紀念屈原寫了詩歌。梅堯臣寫:5月5日,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這些故事給我們留下了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二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了。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人們會吃粽子,看賽龍舟和吃茶葉蛋。
呀?”媽媽說:“我在做妹妹喜歡吃的紅燒肉和你最喜歡吃的基圍蝦。”我開心極了,去找妹妹玩。
這時,爸爸買來了咸鴨蛋。我拿了一個咸鴨蛋,妹妹也拿了一個咸鴨蛋。我說:“妹妹,我們一起來拿蛋玩一個斗蛋的游戲好不好?”
妹妹說:“好呀。”
我又說:“我們把蛋放在桌子上,然后,一起碰來碰去,看誰碰碎了,誰就輸了。”
我們開始玩這個游戲,開始了,我們兩個拿著蛋碰來碰去,我們玩得可開心了,最后,妹妹輸了。
媽媽做的飯菜也好了,我們大家就一起吃團圓飯。奶奶包的粽子也下鍋了,我們吃完了飯。
媽媽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到樓上去看賽龍舟電視直播。看著,看著,我和妹妹有點看入迷了,聽見奶奶說:“吃粽子嘍!”
媽媽就下樓去給我們兩個拿了幾個粽子上來給我們吃。
我們一家人一起邊吃粽子,邊看賽龍舟。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三
端午節就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就是賽龍舟。這時,此時媽媽對我說:“你明白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
我說:“明白呀!相傳龍舟競賽就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就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奶奶見我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明白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這倒就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齊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此時就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四
端午節快要到了,我很興奮。最近我們家都開始吃粽子了,像我特別愛吃粽子的,胃口可大了,一下子能吃掉兩個呢。
今天晚上我剛一到家就聞到一陣奇香,好熟悉的香味哦。一看是粽子,這不,我的“斗志”上來了,為什么呢?因為粽子皮是我的敵人。我每次都弄不好它,有的時候把手都纏進去了。經過幾次實踐,我終于發現了它的薄弱環節。其實有一根線系在粽子上面,我只要把線剪斷,就可以輕松地打開了,打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吃了。我咬了一大口,哇!好燙!害得我把嘴里的全部都吐了出來。于是我打開了電風扇,粽子漸漸地“涼快”了,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這粽子在嘴巴里面軟軟的,咸咸的味道真是太好吃了。
這些來之不易的粽子是怎么做的呢?我可知道哦。首先拿粽葉卷成一個甜筒的形狀,用手捏緊它,接著把米裝進去,直到裝得快滿為止,再拿兩片粽葉從上面蓋住封口,裹成一個三角形。用線系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后就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上一個通宵,早上起來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美味的粽子了。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習俗,古時候人們包粽子投到江里,是為了不讓魚兒吃愛國詩人屈原的遺體。后來,人們在過端午節時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
聽了我的介紹,你會和我一樣喜歡吃粽子嗎?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五
太陽剛剛升起,我慵懶的穿上衣服,一轉身,看見地上有盆糯米,挨著一堆整整齊齊的粽子。原來今天是端午節呀!
今天是端午節,要吃粽子和賽龍舟。媽媽一邊疊被子一邊唱到: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洋洋。我愉悅地說:媽媽,這首歌可真好聽!媽媽說:謝謝夸獎!
說到端午節包粽子,還有一段傳說呢!相傳屈原跳江后,百姓們都到羅江邊憑吊。漁夫們劃起船,在江上打撈屈原的遺體。有個漁夫拿出準備好的飯團丟進江里,說是讓蝦魚吃飽了。人們紛紛效仿。后來,怕蛟龍所為食,人們用葉子包起來,再用毛線捆起來,漸漸地發展現在這樣的粽子。
早上,奶奶在客廳包粽子,我也過來學著包粽子,可怎么也包不起來。于是,奶奶看著我著急的樣子,對我說:不要急,我教你,一步一步來。我跟著奶奶的樣子,做出了一個綠油油的粽子。奶奶把我和她包的粽子放到鍋里煮,煮好了,我拿了一個,吃的津津有味,好甜呀!
這是我過的最歡樂的節日!
作者:王亦靈。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了。
因為可以吃到奶奶親手包的粽子,在我們老家海南是要提前一天包的,到第二天端午節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在這次的端午節我看到了奶奶把大米、粽葉都拿去洗了,然后她又去買肉、買咸鴨蛋,奶奶她把所有的東西準備好,最后就開始包粽子了,我看著奶奶純熟的動作,我也忍不住向奶奶說:“奶奶您可以教我包粽子嗎?”奶奶說:“當然可以,于是奶奶就告訴我先拿好粽葉,然后放上黃豆般的大米,再放肉和咸鴨蛋,再把它包成一個三角形,最后拿一根細細的繩子綁好,”再放進大鍋里煮三到四個小時左右就熟了。
到過端午節那天,我們就可以次到香噴噴的粽子了,吃完后,有的人去臨高縣的臨高角游泳,在太陽不大的情況下游泳就非常痛快了。
還有的去看賽龍舟,賽龍舟是在我們老家廣闊的大海進行的,那時候海灘上擠滿了人,那些五彩繽紛的龍舟在海上進行,像一條條魚兒在游動!
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端午節,這個端午節讓我學會了包粽子!端午節讓我知道了中國過節的精彩。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六
我給你們先說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吧!
端午節,又稱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歷五月初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重要的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就是中秋節和農歷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就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才的官吏屈原,他就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猶豫的情景下投汩羅江自盡。
由于對屈原的愛戴,汩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劃船在江內尋找屈原,并且將米丟入汩羅江中,一平息汩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并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
然后,我再說說我怎么過的吧!
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媽媽,媽媽說,包粽子用蘆葦葉包最好吃,媽媽先拿了山片蘆葦葉包卷了一個筒,然后放了點米,又放了一顆棗,接著又放米,又放了幾顆棗,包滿了以后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然后又包了幾十個。最后放在高壓鍋里煮40分鐘后,放出來后等四個小時入味后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院里的許多小朋友都出來玩,他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騎賽車,熱鬧極了,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七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吃粽子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大街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這一天就是人們所說的粽子節,也就是端午節。
在這個節日里,人們最喜愛包粽子。首先把嫩綠的箬葉拿出來,再把泡了一夜的干干凈凈的糯米包進箬葉中再加上一些咸蛋黃和肉塊。然后用糯米一層層地撲上去,讓蛋黃和肉塊在糯米的中間,最后用箬葉給包起來,包成一個漏斗狀。就這樣一個可愛的活潑的綠色小精靈誕生了。把粽子包好放進了鍋里蒸上幾個小時,一個香噴噴的肉粽子就出來了,剝開箬葉咬上一小口,潤滑的油滋滋的往嘴里冒,真是太好吃了。
當我快要把粽子吃完時,外面突然響起了喧鬧的聲響,原來是劃龍舟。龍舟上的人,個個都穿著整齊的隊服,用力地整齊地劃著船槳。岸兩邊的人都擠滿了,一起看他們劃龍舟呢!
在這個節日里撞蛋可以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游戲。小朋友們個個把煮好的雞蛋、鴨蛋、鵝蛋套上五彩繽紛的外衣帶到學校里。當小個子的雞蛋,碰上大個的鵝蛋時,雞蛋就會粉身碎骨,就像雞蛋碰石頭一樣,不自量力。
端午節既是傳統節日也是家人團聚的節日,所以每年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充滿了歡樂。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八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人生感慨深。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難怪引得多少古人寫詩抒懷。
清早,我早早地起來,并迫不及待地大喊,媽媽,我們快點一起包粽子吧,在廚房忙碌的媽媽,讓我把昨夜泡好的糯米、餡、粽葉、線繩都都搬到桌子上,準備包粽子。
少許葡萄干,再放入2/3的糯米,然后小心翼翼的蓋好包成三角形,最后一手拿粽子,一手拿線繩纏繞幾圈并扎緊。不一會兒所有粽子都包好了,一串串粽子陸續被放進蒸鍋里蒸煮。
一串串粽子飄著淡淡的竹葉香,讓人垂涎欲滴,我滿懷喜悅地找出自己包的粽子,打開咬一口,真香啊!真好吃!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包粽子。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九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一唱起來,就知道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來了!
端午必備的項目就是包粽子和賽龍舟了。要說包粽子啊,外婆絕對是個高手,在她手里,粽葉仿佛長了靈性,非常聽話。只見她把兩片粽葉一長一短,反手一折,就形成了一個三角尖的“漏斗”;再裝上我們事先調好的米和肉,或其它餡料;接著用線那么一捆,一個漂亮的倒三角粽子就完成了,最后把一個個粽子串在一起,緊實又飽滿。每次外婆包的粽子都是我們端午節最搶手的美食,讓我們百吃不厭!
還有一個我最愛的項目就是去看賽龍舟。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河岸邊,想著搶占最佳觀賞點,哪知道早已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起點上的哨聲一響,一條條船就像盤旋起飛的巨龍,又像出弓的箭“嗖”一聲,齊齊向著終點飛奔而去,一時間,船員的口號聲,掌舵者的敲鼓聲,兩岸觀眾的加油吶喊聲,匯成了一首和諧的交響曲!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飽含了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緬懷和記念,更是寄托了我們對“祛病防疫”的愿望。端午安康,祝愿我們和身邊的親人都能安康,幸福!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十
一大早,媽媽就在客廳里“河東獅吼”。還沒等我吃完早飯,媽媽就扯著我到菜市場去買了一些粽子葉啊、糯米啊、豬肉啊、臘肉啊……準備就緒后,我們終于開始包粽子啦!
說來也怪,媽媽包出來的粽子又快又好,粽子好像有靈性一樣,還是媽媽有魔法呢,不出一分鐘就包出一個粽子。粽子在媽媽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樣;而我呢,包了半天也沒包出一個,而且我包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有的跟沒吃飯一樣,有的跟泄了氣一樣,還有的都漏了。連我的覺得夠爛,不對,是又丑又爛!
品嘗完了好吃的粽子,電視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龍舟比賽。加油聲,鑼鼓聲,此起彼伏。
今天可真開心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十一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媽媽前一天就在市場買來了粽葉、糯米、肉,準備要包肉粽子。
包粽子挺有趣的。媽媽先把粽葉用清水清洗干凈,放入熱水鍋里面煮一煮,媽媽說這樣子粽子葉會比較軟,包的粽子會更香,把煮好的粽葉放在水里浸泡兩個小時。然后把準備好的米、肉和粽葉分別拿出來,放在一邊。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粽葉折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把糯米放入漏斗里,用筷子夾一塊肉放在米上面,再加一些米蓋在上面用手指按一按,最后用粽葉把糯米包好用繩子捆綁扎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到熱水鍋爐里煮五十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出鍋啦!
你追我趕,不分上下,只見三號龍舟遙遙領先,可重心不穩,剛才差點摔進河里,二號龍舟開始沖刺速度明顯較快,反超了三號龍舟,其他龍舟也緊跟著沖刺,最終二號龍舟取得勝利。
今年的端午節我覺得特別有趣,不僅吃到了我最喜歡吃的肉粽,還看了賽龍舟!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十二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了。
因為可以吃到奶奶親手包的粽子,在我們老家海南是要提前一天包的,到第二天端午節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在這次的端午節我看到了奶奶把大米、粽葉都拿去洗了,然后她又去買肉、買咸鴨蛋,奶奶她把所有的東西準備好,最后就開始包粽子了,我看著奶奶純熟的動作,我也忍不住向奶奶說:“奶奶您可以教我包粽子嗎?”奶奶說:“當然可以,于是奶奶就告訴我先拿好粽葉,然后放上黃豆般的大米,再放肉和咸鴨蛋,再把它包成一個三角形,最后拿一根細細的繩子綁好,”再放進大鍋里煮三到四個小時左右就熟了。
到過端午節那天,我們就可以次到香噴噴的粽子了,吃完后,有的人去臨高縣的臨高角游泳,在太陽不大的情況下游泳就非常痛快了。
還有的去看賽龍舟,賽龍舟是在我們老家廣闊的大海進行的,那時候海灘上擠滿了人,那些五彩繽紛的龍舟在海上進行,像一條條魚兒在游動!
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端午節,這個端午節讓我學會了包粽子!端午節讓我知道了中國過節的精彩。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十三
相傳,在古時候,有一位叫屈原的大詩人,他因為勸阻楚王被放逐,后來楚王被秦王俘虜,他悲憤不已,把身上綁了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時人們聽說大詩人投江了,萬分悲痛,于是農歷六月十五日變成了端午節。
自從屈原投江之后,人們為了防止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于是把食物投入江中讓魚蝦吃,后來屈原托夢給人們說食物投進水里,其實是被河中的蛟龍吃了,因此人們把食物包上粽葉,再以五色繩纏上扣好,可以避免蛟龍來吃,這就是粽子的來源。
端午節還有插艾葉、菖蒲的習俗,艾葉和菖蒲呈綠色,十分清香,其實艾葉、菖蒲的清香中有一點辣辣的味道,可以驅逐蚊蟲,艾葉、菖蒲的作用可真大呀!
端午節不僅有吃粽子、插艾葉的習俗,還有吃五紅的習俗,沒到端午節,人們都吃紅莧菜、紅油鴨蛋、紅燒龍蝦、紅皮蘿卜和烤鴨,但有的地方不吃五紅,而是吃五黃,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高郵的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吃豆腐。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十四
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了,很快就到了五月初五——端午節,也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紀念屈原,就有了端午節這個節日。今天我就說一說端午節有哪兩個習俗吧!
一是吃粽子!首先講解一下粽子的做法,是由85度的熱水燙過的竹葉包的。用兩片竹葉合并拼成一個里面是空心的三角形,里面可以放糯米了。如果你想吃有餡的,可以在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方上你最喜歡吃的東西,做為餡。我比較喜歡吃火腿餡的粽子,如果你喜歡吃有糖的粽子,可以在粽子里面放糖。也可以在粽子煮熟了之后再蘸上一點點糖,那也是很好吃的。特別是有餡的吃起來很有趣的,吃的時候像在和粽子里面的餡玩捉迷藏,你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把餡一口吞下肚,你就再也不會找到它了。因為餡的位置不固定。
不過這項在水上冒險的活動特別好玩,一不小心人就會掉水里去,但是為了比賽的勝利,我還是得使全身力氣向前劃去,不管水有多深,將勇敢地劃向前。最后,先到終點的那一方是勝利者。
沒有想到這么一個端午節,我吃到了美味的粽子,玩到了既刺激又驚險的賽龍舟。這太有趣了!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三年級大全(15篇)篇十五
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叫端午節嗎?你們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嗎?你們知道端午節有什么習俗嗎?你們肯定不知道,那就聽我細細講。
“端”是開始、起初的意思,“午”與“五”同音,因此稱農歷5月5日為端午,端午節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說愛國詩人屈原憂國憂民,他在絕望的心情下與農歷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自盡。后人為了紀念他,舉行了各種紀念儀式,在各家門上插艾草,還有……以驅鬼除邪。后來在農歷五月初五,人們還用青蘆葉裹糯米做吃的,叫粽子。粽子有很多餡兒,比如紅豆、蜜棗、咸肉等,做好放到鍋里燒美味香甜的粽子,形狀也是多種多樣。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如飲雄黃酒、備佳肴,還有許多農家仍用艾草熏煙。
哦,忘了告訴你: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