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應該與學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相銜接,形成有機的教學體系。這里有一些實用的教學工作計劃模板,供大家參考和下載使用。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一
1、有興趣地了解稻谷和麥子的不同特征和生長環境。
2、學習為故事畫插畫。
《稻谷和麥子》的圖夾文故事書若干本,記號筆、油畫棒,紙。
1、引起興趣,介紹作品名稱。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
(1)故事講了誰?
(2)稻谷和麥子為什么要分開住?
3、利用圖書,再次講述故事。
(1)稻谷和麥子打假后有沒有受傷?傷在哪里?
(2)是誰讓稻谷和麥子分開住的?
(3)稻谷住在什么地方?
(4)麥子又住在什么地方?
(5)他們倆分開后為什么又想念對方?
幼兒分組邊看圖書邊講述故事。
分組邊看圖書邊畫插圖。
沒畫完的我們以后區域活動中繼續畫。
附:故事《稻谷和麥子〉。
你認識稻谷和麥子嗎?
原先稻谷和麥子住在一起,
他們很調皮,天天打打鬧鬧。一天,稻谷一頭撞在麥子的'肚皮上。哎呀,不好了,麥子的肚皮裂開了一條縫,稻谷呢,脫下衣服一看,米粒頭上碰了一個缺口。泥土媽媽很生氣,讓他們分開住。從此,稻谷種在水田里,麥子種在旱地里,他們再也見不上面,就開始想念過去在一起的日子了。空的地方讓幼兒自己添畫。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二
1、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2、會念兒歌《糖寶寶》。
3、知道要保護牙齒,不能吃太多糖。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幼兒自帶幾顆糖果。
一、念兒歌引出話題。
1、教師念兒歌:花紙包里,有個寶寶,剝開嘗嘗,寶寶變小。
2、教師請小朋友們猜猜兒歌說的.是誰。幼兒自由發言。
3、教師請一個幼兒來吃顆奶糖,讓大家現場感受糖寶寶變小的過程。
二、糖果點點名。
1、教師:你帶的是什么糖?你能介紹一下你所帶的糖嗎?
引導幼兒說出糖果的名稱,比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奶糖,水果糖等。
2、教師:你的糖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幼兒從軟硬、顏色、形狀、包裝等上面進行比較。
三、糖果嘗一嘗。
1、嘗一嘗甜不甜,聞一聞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變化嗎?(變小了)。
3、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糖寶寶》。
“花紙包里,有個寶寶,剝開嘗嘗,寶寶變小?!?/p>
在區角活動中提供橡皮泥和彩紙,讓幼兒自制糖果。
健康教育:知道糖吃得太多容易得齲齒。不能吃太多糖,勤刷牙保護牙齒。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三
1、繼續運用同種色或相似色進行漸變接色。
2、知道西紅柿是有營養的蔬菜,對人體有很多益處。
印有西紅柿輪廓的紙人手一份,油畫棒,彩圖西紅柿若干。
看看,這是什么蔬菜?西紅柿有什么營養?對我們有哪些好處?
1、觀賞西紅柿:怎樣的西紅柿是很新鮮的?(果實很飽滿不干癟,葉子和果實有很多水份,發著光亮。)。
2、分辨西紅柿:一個西紅柿里有幾種紅色,除了紅色還有什么顏色?
3、討論:怎樣使西紅柿畫得像真的一樣,很新鮮,很有水份。
4、嘗試涂一個西紅柿——教師涂朱紅,幼兒涂桔黃,使之自然過渡。
每個人選兩個顏色畫一個新鮮的西紅柿。
1、分辨顏色的深淺與過渡,創造性地進行選配,例如:有的是朱紅和桔紅,有的是桔紅和桔黃,有的是桔紅和中黃。
2、不斷觀察調整深淺的過渡。
哪些西紅柿看上去特別新鮮?它們是怎樣配色和涂色的?哪些西紅柿看上去有點像假的?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四
:聯系廚房。
1、我們每天中午吃的菜從哪里來的?
2、這些菜是廚師們直接放到鍋里燒就可以了嗎?
3、是一種一種燒,還是幾種菜混在一起燒的?
4、你們知道我們今天廚房買了什么菜,中午吃什么嗎?
5、介紹今天外出的地方。及注意事項。
1、今天廚房間都買了什么菜?
2、觀察廚師們是怎么加工各種菜的。
3、幼兒可尋問廚師這些菜今天打算做什么?
1、你在廚房看到了什么菜?和菜場里的菜有什么不一樣?
2、這些菜廚師是怎么加工的?(洗、切……)。
3、猜一猜今天會吃什么菜?你是怎么知道的。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五
1、通過比賽講述蔬菜種類,讓幼兒感受到秋天是蔬菜豐收的季節。
2、了解葷菜與素菜的合理搭配:葷菜少吃,素菜多吃。
幼兒畫的各種菜,菜籃子等。
1、秋天是個豐收豐收的季節,我們在中班的時候認識了許多的蔬菜,、綠葉的菜,現在大班了,講講我們新認識了哪些蔬菜!
2、a:我的火車就要開,蔬菜、蔬菜快上來!
b:青菜、青菜上來了!
a:我的火車就要開,蔬菜、蔬菜快上來!
c:蘿卜、蘿卜上來了!
3、統計每一組一共講了幾種蔬菜。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數數。
2、幼兒自己選擇各種菜,并貼在菜籃子里。
3、統計自己的菜籃子里買了哪些菜,葷菜有幾種,蔬菜有幾種。
1、看看有這么多的菜籃子,你們知道誰的配的菜最有營養嗎?
2、還記得阿醫生老師說過什么嗎?(葷少、素多)。
3、那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哪些菜配的有營養,哪些菜配的營養不合理?
5、讓我們一起去問問醫生老師吧!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六
1、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1、一顆大樹(樹干為主),樹葉(大小不等,合計60多片,黃色多些,綠色略少)。
2、幼兒每人一個盒子,里面放3片樹葉,放在椅子底下。
一、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
1、秋天到,秋風吹,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纯?,這是什么顏色的樹葉寶寶?(黑板上拿起一片綠色樹葉)——提問幾名幼兒(綠樹葉寶寶)。
2、那和綠樹葉寶寶問個好吧。
3、這是什么顏色的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方法同上)。
二、樹葉媽媽找寶寶——鞏固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1、你們喜歡樹葉寶寶嗎?那請你們去撿樹葉,聽清楚,每個小朋友輕輕地到這里(老師指著黑板)撿一片樹葉。(撿好樹葉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
2、老師拿一片黃樹葉,問:黃樹葉寶寶在哪里?黃樹葉寶寶在哪里?請把黃樹葉寶寶舉起來。
3、老師拿一片綠樹葉,問:綠樹葉寶寶在哪里?綠樹葉寶寶在哪里?請把綠樹葉寶寶舉起來。
重復幾次。
三、送樹葉寶寶回家——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大樹媽媽想念樹葉寶寶了,我們送樹葉寶寶回家吧。(出示顏色標記——綠房子和黃房子,放在大樹的兩邊)。
2、請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分批擺放樹葉)。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七
1、嘗試運用重疊的方式進行構圖。
2、體驗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
:菜籃、蠟筆、記號筆。
1、觀察菜籃子里有那些菜。
2、哪些是葷菜,哪些是素菜?
3、指某一個菜,提問:你怎么知道這是洋蔥?它沒有全部被我們看見呀?
4、雖然有一部分藏起來了,但是我們看到一部分就知道這什么菜了。
5、為什么會有一部分藏起來了?(要裝很多,所以要疊在一起。)。
1、每人有一個一樣的菜籃子,要在這里裝上自己最喜歡吃的菜。
2、用什么方法可以裝很多的菜,但大家又能看到你的菜籃子里有哪些菜?
1、看看朋友的菜籃子里有哪些菜。
2、大家一起討論用這個菜籃子的菜,可以做出什么菜來?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八
1.能根據要求活動手指和手臂。
2.提高肢體動作能力的創造能力。
準備。
一段節奏明快活潑的音樂。
過程。
1.我會做。
——教師用手指著頭部說:“這是我的頭,你能摸到自己的頭嗎?”引導幼兒邊用手指頭部邊說:“這是我的頭。”
——教師手指其他人體部位,提出類似問題。
——引導幼兒閉眼做類似游戲,如用手摸肩,用手碰背等。
2.向手挑戰。
——你能用盡可能多的辦法活動自己的手指嗎?
——啟發幼兒大膽創造,想出多種活動手指的辦法。如拇指繞圈動作,捻指動作,彈指動作,彈琴動作,用食指和中指做剪刀狀,等等。
——引導幼兒聽指令活動手指。如:你能盡可能張開五指嗎?使幼兒體驗手指充分伸展的感覺。
——你能用你的手臂做些什么動作呢?
——引導幼兒聽指令接受挑戰。如:你能讓手臂像波浪一樣運動嗎?
3.做做手指操。
——在音樂聲中,引導幼兒根據節奏創編、表演各種手部動作,感受、體驗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帶領幼兒做手指游戲(見附)。
建議。
1.引導幼兒活動身體的特定部位,有利于探索人體運動的靈敏性、定向性,提高幼兒身體感知覺能力。
2.可運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幼兒探索人體各部位的游戲。
附:手指游戲。
兩間窗門緊閉的小屋,(將手捏成兩個拳頭)。
打開窗,迎來陽光,(用兩手的拇指、食指做成兩個小圈圈)。
10個又高又壯的小朋友,(舉起10個手指)。
8點鐘上幼兒園。(顫動手指)。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九
1、讓幼兒愛吃常見的幾種營養價值高,但有特殊味道的蔬菜。
2、了解這幾種蔬菜在人體中的特殊作用。
3、初步培養幼兒不偏食的良好習慣。
【活動過程】。
1、引發興趣,了解四種特殊味道蔬菜的名稱。
(2)依次出現:胡蘿卜,芹菜,香菇和蒜頭,啟發幼兒與蔬菜寶寶互相問好。
(3)小朋友,你們喜歡這些蔬菜寶寶嗎?我們用小鼻子去聞一聞它們身上有什么味道。
(幼兒四散聞一聞,教師問幼兒:“你聞到了什么味道?”)。
2、讓幼兒了解四種蔬菜的營養價值。
(2)一邊看實物木偶表演一邊提問,讓幼兒了解四種蔬菜在人體中的特殊作用。
香菇寶寶跑上去說:“我是香菇寶寶,我身上有許多的營養,吃了我,身體會更加健康”。
芹菜寶寶也搶著說:“我是芹菜寶寶,小朋友吃了我以后,就可以天天大便了”。
蒜頭寶寶頭抬一頭說:“可別忘了我,吃了我以后,我們就少生病。”
小結:我們知道了這些蔬菜有許多營養,經常吃,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
3、幼兒品嘗四種蔬菜,鼓勵幼兒吃完。教師:你們看,胡蘿卜寶寶,香菇寶寶,芹菜寶寶,蒜頭寶寶又到班上來了,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吧。鼓勵幼兒用牙齒咀嚼食物。
【活動建議】。
1、可將實物胡蘿卜、芹菜、香菇、蒜頭制作出蔬菜寶寶,拼成圖案“魚”或其它圖案,以激發幼兒食欲(切成花狀的胡蘿卜、油炸香菇、涼拌芹菜、糖醋蒜頭)。置于碟中,每碟中每種食物一片或一份。
2.有特殊味道的菜還有很多,如洋蔥、香菜、豆腐等。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選擇。
3、建議家長在家庭伙食中多用上述食物。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十
2.嘗試自己設計一份營養餐,對食物搭配感興趣。
3.主動和同伴交流,并能對自己和同伴的設計進行恰當的評價。
各種食物圖片、盤子,健康金字塔范圖、營養師標志、肥胖及營養不良兒圖片。
一、幼兒嘗試第一次挑選自助餐。
1.導入。以營養師的角色將幼兒帶入游戲情境。
師:小朋友,這里是哈哈餐廳,我是哈哈餐廳的營養師。
2.談吃自助餐的經驗:挑選食物的注意點。(教師加以總結)。
3.幼兒為自己挑選一份自助餐。(把食物圖片貼在盤子里)。
4.和身邊的伙伴交流所選的食物。
6.營養師針對幼兒挑選食物的情況進行小結。
二、借助范圖,逐層介紹“健康飲食金字塔”。
1.營養師介紹“健康飲食金字塔”:(分五層)。
a.介紹第一層。
歸納兒歌:“寶塔底層最重要,谷類食物營養好”。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十一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八寶茶的材料。
2.知道保健茶對人體的保健作用。
2.師:這種保健茶叫"八寶茶",你們知道為什么叫"八寶茶"?
2.-看看一次性杯子的大小,你覺得在泡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幼兒討論)3.對了,我們要每樣拿一點點,不要太多,否則倒入開水后會漲得很滿,溢出來,還有老師在倒開水的時候要離遠一點,不要碰撞和擁擠,當心燙傷。
4.幼兒各自選擇一次性杯子,進行選擇配制。
5.老師泡開水,等冷卻后,請幼兒品嘗。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十二
理解道德良好,心理健康能從多方面利于自己的成長,提高學生對鍛煉良好心理品質重要性的認識。
能力目標。
1、能夠對教師所提供的較為復雜的道德情景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進行初步的分析。
2、能夠結合實例,說明健康心理是培養良好道德品格的重要條件。
認識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康心理對青少年成長進步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從而增強自覺鍛煉的意識。
(1)什么是健康?
(2)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又懂得了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現,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的關系。那么,道德良好、心理健康對我們青少年成長進步有什么意義呢?為什么要鍛煉和培養心理品質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提問:同學們,大家知道張海迪這個人嗎?請了解張海迪的同學談談她的事跡。
(學生一般知道的不全,教師組織學生聽張海迪事跡。)。
(事先錄好音播放或找材料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聽。)。
張海迪心理健康水平如何,這對她成才有什么作用?
下面我們結合張海迪的事跡來具體分析一下心理健康對人成長進步的有利作用有哪些。
1.道德良好、心理健康,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掘聰明才智(板書)。
提問:張海迪到目前為止有哪些成就?她這樣一個重度殘疾的人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成就?
(組織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因為她具有健康心理。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的人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可獲得許多幫助。心理健康的人,開朗大方少煩惱,常能感受生活的美好,獲得積極向上的力量,不斷開發智力。心理健康的人有頑強的毅力和自制力,能夠克服困難,朝預定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
人都是具有潛能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響潛能開發的程度。心理健康對學業和成功起推動作用。心理健康的人,社會適應能力強,個性趨于完善,所以能促進潛能的開發、事業的成功。
2.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能使我們增添戰勝困難的信心、勇氣和方法。(板書)。
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是常有的事。人的一生順利的時候是少數,更多的時候是與困難作斗爭。
提問:對待困難有幾種態度?而各種態度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請學生結合張海迪事跡回答,教師歸納。)。
人們對待困難的態度,大致有二種。一種是有信心、有勇氣,以頑強的毅力去克服戰勝困難,取得成功。另一種是氣餒、退縮、無信心、無勇氣、回避困難。前一種是取得成功的態度,后一種將一事無成。人們要想戰勝困難,必須在精神上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勇氣,二是信心。只有對生活充滿信心、樂觀、有目標、有毅力的心理健康的人,才是精神上的強者。讓我們再聽聽張海迪怎樣說,她說:"我們的世界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越來越強大的病魔,二是更加強大的意志。我每天都在這兩者的較量中度過"。"人們??吹胶5洗┲t毛衣、剪短發,總是帶著微笑,眼睛里閃著逼退一切的光。(可制成投影。)通過張海迪的事跡,我們進一步懂得:面對困難、失敗和挫折需要有勇氣和信心。心理健康的人會產生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3.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能使我們充分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意義(板書)。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張海迪對生活的態度。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提問: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嗎?什么樣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美好的事物。像張海迪這樣心理健康的'人,能積極主動發現、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能使自己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獲得向上的力量。張海迪身殘志不殘,不斷進取,這與她時時感受生活的美好是分不開的。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確看待、評價事物,因而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4.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能使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板書)。
提問:道德高尚的人有哪些表現?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張海迪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張海迪做人的準則"活著,并且對別人有用"是高尚的。她把5萬元稿費捐給貧困地區尚樓小學改善辦學條件,殘疾少年楊曉霞、杜秀秀都得到過張海迪的資助;張海迪常到福利院看望老人。這些事跡都說明她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提問:她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有沒有思想波動呢?如果有人不理解她,她又會怎樣做呢?
(組織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她一定會有思想波動的。但她會堅持正確的想法,排除消極因素,以頑強的意志去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因為,張海迪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她性格良好、意志堅強、善于自制,這使她能抵御不良社會影響。另外她開朗合群、樂于交往,這樣她就會尊重別人、關心幫助別人。高尚的道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培養優秀道德品質的重要條件。
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張海迪的事跡重點了解了心理健康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希望同學們在今后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向張海迪學習,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新人。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鞏固新課。
(1)心理健康對青少年成長進步有哪些作用?
(2)為什么在國外體育運動隊中大部分都沒有心理健康醫生?請結合本課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十三
1、學習快樂,嘗試在不快樂的情況下,試圖讓自己快樂。
2、通過討論、記錄等方式,找尋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3、了解心情愉快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白色紙張、有明亮和灰色色調的水粉顏料、小排筆若干支。
1、觀察兩張圖片,了解色彩與心情的關系,并選用合適的詞來形容圖片內容。
(1)說說他會因為什么事情而不快樂。
(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大膽表述。)。
(2)他有這么多不快樂的事情,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如何讓他快樂起來。
(1)這個不快樂的人像是用什么樣的顏色來畫的?
(2)現在我們要把這張不快樂的臉變成一張快樂的臉,怎么做呢?
(3)幼兒自由操作創作快樂的臉譜。
4、展示幼兒的作品,并請幼兒說說自己選擇顏色的想法。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十四
活動目標:
1、懂得遵守時間的重要性。
2、養成有規律生活及按時作息的習慣。
活動準備:
準備學習包《健康/社會·做個守時的好孩子》。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遲到的煩惱》。
討論:小虎為什么會遲到?他遇到了哪些不開心的事?為什么?
2、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說說怎樣做個守時的好孩子。
3、指導幼兒操作學習包《做個守時的好孩子》。
竹健康教案(熱門15篇)篇十五
活動目標:
1、能較熟練地掌握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會正確做出落地動作,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體驗模仿小蚱蜢做動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戶外場地上布置好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分別為20cm、30cm、40cm。
2、錄音機、音樂磁帶《大家一起來》、《小白船》。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到活動場地,放音樂《大家一起來》,做熱身運動。
2、幼兒排成一路縱隊,利用場地上的障礙物練習走、跑、跳等動作。
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小蚱蜢頭飾,分發給幼兒,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引導幼兒學說兒歌《小蚱蜢學跳高》,“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腳一翹。哪個有我跳的高?!?/p>
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雙腳向上跳的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小腿一彎用力蹬地向上跳起,雙腳輕輕落地。請幼兒按動作要領分散練習,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指導幼兒練習“輕輕落地”的動作。
4、幼兒嘗試跳不同高度的皮筋,反復練習。(教師注意提醒幼兒安全)。
5、游戲:《小蚱蜢?學跳高》。
教師講解玩法及規則:小蚱蜢分成兩組(男孩組與女孩組),聽到信號后跳過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跑回來,拍后面小朋友的手,看哪組先完成,跳過皮筋的時候,雙腳盡量不要觸及皮筋。
6、在歡快的音樂背景下,幼兒游戲2—3次,教師看幼兒的身體狀況和情緒隨時調整活動量,注意幼兒的安全。
結束部分:
播放《小白船》音樂,引導幼兒坐在草地上,一起隨音樂做腿部放松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