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的句式要多樣化,令人眼前一亮,讓人意猶未盡。小編精選了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參考和思路。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一
“除夕到,除夕到,我們家里真熱鬧,大人小孩全來到……”奶奶高興地哼著家鄉的小調,吆喝我們吃年夜飯。
“年夜飯開吃嘍!”我們一家三口,還有兩姑姑家,齊齊地聚集在奶奶家,吃團圓飯,過除夕夜。奶奶家是立地房子,自己蓋的兩層小樓,看起來很高大、敞亮,感覺比我家大得多。坐在大廳里,大家熱熱鬧鬧,歡聚一堂,奶奶異常興奮,我的高興勁兒更是無法言表。盆、盤、碗上陣,滿滿一大桌:紅燒帶魚、紅燒大閘蟹、沙鍋鴨、大龍蝦……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菜,足足有十多樣,紅的、綠的,葷的、素的,真是豐富多彩,讓人目不暇接。我左瞧瞧,右看看,不知道該吃哪道菜。
“胡志文,快吃菜,多吃點!”奶奶把一只大閘蟹夾到我的碗里。“你們可有好久沒在奶奶家吃團圓飯嘍,奶奶真高興。”爸爸常年在鄭州工作,有一年沒回老家過年了,我心想:我們回來奶奶這么高興,以后一定要讓爸爸常回家看看。
奶奶邊吃邊往我碗里夾菜,慈愛地說,“奶奶小的時候,經常吃不飽飯,餓肚子,有時躲在廚房里,將就著吃點兒。哪兒像現在,一家子圍坐在一起,多熱鬧啊!”看著豐盛的年夜飯,爸爸也講起了童年吃年夜飯時,只有青菜、咸魚和一小碟肉的往事。
年夜飯現場非常熱鬧,整個房間充滿了歡樂。大家一邊吃著大餐,一邊欣賞著春節晚會的歌舞、魔術、小品等節目。爸爸、媽媽、奶奶、姑姑都給我包了新年紅包,我真開心。媽媽說要給我存起來,我長大了,再讓我自由支配。
“砰”的一聲,我連忙跑出去看,各家的鞭炮也像趕集似的“劈劈啪啪”地響個不停,真是熱鬧極了!
大年夜,是個不眠之夜,令我終身難忘——難忘的幸福,難忘團聚的溫馨。年味,就是幸福的味道。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二
年味是奶奶做的紅燒肉。可香可好吃了,做法也很容易。
首先把肉洗干凈,肥肉、瘦肉分開切,鍋洗好后倒油入鍋,等油熱了,就可以放入肥肉炒,你看!肥肉已經有些黃了,這樣就可以倒瘦肉了,炒一會后,再把醬油和醋一起放進去,反復炒,接著倒入一舀水,蓋上鍋蓋燒一會兒后打開鍋蓋看看醬油醋入味了沒,若沒則再舀水;若已入味,則嘗嘗味道如何。
這樣做起來,絕對一級棒!我們家除了過年以外,平常也可以吃到紅燒肉,但每次總會說到一聲“好”。
年味是餃子。我們家常見的餃子就是:芹菜的、韭菜的,不知道為什么我從小就喜歡吃韭菜味的,吃餃子時,可不能忘了醋,加了醋的餃子才是最正宗的。
年味是鞭炮。年一到,鞭炮也就到了,“嘭!嘭!嘭!”一聲連一聲地響起,對于大人們來說這也許是噪音,但對我們小孩來說過年沒鞭炮就如小草沒有土壤。
年味是新衣裳、團圓飯、湯圓。很多習俗大家巳遺忘,記得的人只是記得罷了,不記得的人也只是遺忘罷了。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三
我的老家在湖州市南潯區下面的一個小鎮,它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古鎮,全鎮有73座各式各樣的橋,聽爸爸說,很多電影,比如《林家鋪子》等都在這里拍攝過。每到長假,我都會回小鎮游玩,今年春節,我又回到了小鎮,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過年前,爺爺奶奶將家里打掃地干干凈凈,還買了很多糖果、花生、瓜子等,爺爺還親手腌制了臘肉和臘魚。 除夕那天,爺爺奶奶早早地準備起年 夜 飯,年 夜 飯上有魚、有醬煨蛋、有蹄膀,有飯圓,有春卷,爺爺說,這些都是年 夜 飯上必備的傳統菜,比如說魚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醬煨蛋很像金元寶,過年吃醬煨蛋就是撿金元寶的意思。
年 夜 飯后,我們全家都快快樂樂地看起了春節聯歡晚會。每年到了午夜的12點的時候,爺爺都會燃放一串鞭炮,當然,那時候我早就已經進入了夢鄉。
大年初一早上,我剛睡醒,奶奶就塞了一塊糖到我嘴巴里,她說,這代表著“甜甜美美,一年甜到頭”的意思。起床后,媽媽給我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子。按照小鎮的習俗,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是吃湯圓的,聽爸爸說,以前大年初一,家里都是不開火的,就吃些熟食或點心。
從大年初二開始,小輩們開始去長輩們家里拜年,進門后先說拜年,長輩們會準備好糖果、點心等,當然,最開心的就是可以拿到很多紅包。
大年初五凌晨,做生意的人家會燃放煙花爆竹,迎接財神,因為那天傳說是財神的生日,家家戶戶都希望財神來到自己家中做客。
這就是江南小鎮的春節,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四
盼啊盼,盼啊盼,我們期待已久的春節終于來臨了。這時候的人們可是興奮及了,他們忙忙碌碌,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在準備外出旅游;有的在忙著買車票回家過年。然而,我的姑姑就是坐高鐵回家的。
姑姑是大年三十下午坐高鐵從無錫到南昌趕到家的。她不僅僅是一個人,還帶了一個兩歲半的小寶貝呢!沒錯,那正是我的表妹,我可愛的小玩伴。表妹身穿一件紅衣裳和一條藍色的緊身褲,頭上扎著兩個朝天的小辮子,十分淘氣可愛。而姑姑則是穿著一件紫色外套,看上去很成熟、莊重。
等他們下車的時候,我已經迫不及待得沖上去擁抱他們了。
沒過一會兒,香甜美味的糖醋排骨出鍋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添(夾)起來,這時已經有一大桌的菜了。雞、鴨、鵝、魚樣樣不少,色香俱全!
俗話說:;火樣的春節,;火;樣的感覺。過年是親人團聚的好時光,年味里充滿了親情,它將永遠的傳承下去!
年味。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五
我問爸爸:“什么是年味兒?”爸爸說:“通過傳統習俗,表達人們的情感,就是年味。可現在年味淡了,不像我們那時…"
是啊,現在過年,根本沒有年味兒。要是能回到爸爸小時候,該多好!
那時,當每家每戶都開始殺年豬、做年菜、裁新衣、置年貨時,就知道,年,已經很近了。
那時,孩子們總是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就可以穿新衣服,而不用憋屈在哥哥姐姐穿小了的、打著無數補丁的舊衣服里;因為過年就可以吃葷菜、吃點心,這可都是平日里沒有的呀!
每逢過年,什么芝麻餅、驢打滾、花生米、桃酥、蜜棗、奶糖等等許多從來沒有見過,更別說吃過的各種“奢侈品"都出現在了飯桌上。盡管每樣只有一點點,但對那時的孩子們來說,已經可以算上饕餮盛宴了。
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只要吃飽穿暖、健康平安就是人們最大的心愿。年味對于他們來說,是白面膜上鮮艷的紅點;是滿桌豐盛的食物;是親人團聚的歡樂情景,年對于那時的每一個人,都是重要而盛大的節日。到處懸掛著大紅的燈籠;到處充滿了歡樂與笑聲;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大街小巷,熱鬧非凡,這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六
1月13號上午,我們來到永泉風景度假村采風。
一下車,風好大喲,我覺得我是來吹風的。但是進入山莊之后,這里風景美麗動人,這里的食品各種各樣,這里的風——真是寒冷無比。
但是我還是被美麗動人的風景吸引住了:一個個火球一般的燈籠掛在樹上,美!一塊塊奇形怪狀的石頭蹲在水里,也美!一棟棟古典的房子昂首挺胸站在大地上,更美。
風景看過了,肚子餓了,怎么搞定我的肚子呢?工作人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袋子銅幣,買吃的去嘍!
我吃了甜絲絲的蛋糕;香辣辣的牛肉粉絲;香濃濃的雞湯米粉面;又香又甜的麻酥糖。我特別喜歡吃麻酥糖,這是過年的小吃。一個叔叔知道以后,特別把麻酥糖做給我們看:先把芝麻炒熟,又把芝麻磨成粉;再往芝麻粉里倒入糖漿;然后把拌了糖漿的芝麻粉壓扁、卷成條、最后把芝麻條用模型壓成長方形條子,切成一塊一塊的,好啦,完成了!
甜絲絲的香味彌漫開來,永泉風景度假區里這一條街就叫江南味道,有風景看,有東西吃,當然,也有風吹哦。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七
今天,天空有了不同的變化。炊煙裊裊,從每家每戶煙囪里飄出來,從早飄到晚,都沒停歇。我聞到了年的味道。
我剛從山上玩完回來,正準備上樓之際,只聽見“咚咚咚,咚咚咚”的聲響,我不耐煩地在房子里尋找著聲音的來源處,當我準備推開廚房門時,“咚咚咚,咚咚咚”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我瞇起眼睛往門縫里望去,在門的另一邊,有兩個熟悉的背影,在廚房里閃來閃去,——是媽媽和奶奶!我一驚,再仔細瞅瞅,她們原來在為年夜飯做準備!
過年了,小朋友們都是從早吃到晚,從早玩到晚,一點歇息的時間都沒有啊!整天都在浸在歡聲笑語之中,享受著年的喜慶;年的味道!
一縷微風輕輕擦過,風中夾著一絲絲飯菜香,就知道開飯了。餐桌上的菜有八樣,寓意著平安。餐桌上還有福建的特產——糯米糍。糯米糍是我的最愛,口感嫩嫩的,嚼勁十足,是團圓飯中必不可少的佳肴。桌子上的其他七樣美味的菜,就足以讓我們大飽口福了。餐桌上的飯菜讓我們垂涎三尺,一聽“開飯啦”,廚房里就只剩下筷子的聲音和咀嚼的聲音。
晚飯后,只聽見布滿星星的夜空中多了幾份色彩——鞭炮在星星的包圍中炸開了花!
我們飛奔而去,各種各樣的煙花、鞭炮在藍得發黑的夜空中綻放,把那夜空點綴地五彩斑斕,給夜空又添加了一絲色彩。望著美麗無比的星空,默默的想著:新的一年、新的生活、新的開始,就即將上演了!
在大人的忙碌中伴著孩子們的歡笑聲,村里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八
屋子里很吵,大聲說笑,孩子尖叫,把屋外身材壓抑的街道隔開。仰望漆黑的夜空,不像往年,一直聽到的鞭炮聲不見了。古代有詩人說:“鞭炮聲一歲,春風暖屠蘇。”如今迫于環境污染,從古至今流傳的習俗似乎也差不多消失了,都留在了過去。
每年除夕夜,除了各種年貨很受歡迎之外,包裝好的鞭炮也是人們除夕夜必備的物品。走出窗外,去年除夕,我抱怨鞭炮聲太吵。今天,沒有這幾乎震耳欲聾的聲音,我的心里總是疑惑。
回過頭來,一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旁,有的喝酒,有的不停地聊天,聊著今年一整年的經歷,聊著或苦或樂的往事。有人說:“雖然過年了,但家里總缺少一種‘不清不楚’的味道,被鞭炮掩蓋了。”現在發現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圍著桌子談笑風生,新年的味道總是圍繞在每個人身邊,滲透在房子的每個角落。前幾年,我并不太在意代表“團圓”和“所有中國人最期待的一天”的除夕。也許鞭炮的聲音掩蓋了它。現在夜空安靜了,可以仔細聽“新年味道”的聲音了。
當鞭炮聲占據每個人的耳朵時,家人的話就不那么真實了。當“放鞭炮”成為除夕的代名詞時,“團圓”似乎有點小。
桌上擺著脆皮春卷,杯子里裝著飲料,春晚開始了。雖然窗戶少了,但這個除夕很特別。這個與“年味”融為一體的“家”,將在這一夜銘刻在我們所有人的記憶里。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九
今日是大年三十,是個全中國人民值得高興的日子,我在這一天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剛天亮,我就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睜開了眼睛,我迫不及待地拿出舅媽給我買的新棉襖,又對著鏡子試了試,玫瑰色的長棉襖配上黑色的緊身褲,再穿上一雙白色的長靴,扎個花苞頭,戴上鑲著水晶的小皇冠,簡直美到爆!
走出睡房,我看見家中又多了幾絲紅色,家中間掛著一個大紅色的中國結;廚房門口掛著兩條紅色的魚,象征著年年有余,說是根據諧音來的;我的小睡房的門上也貼上大大的“福”字。
我跑下了樓梯,來到樓下。哇!雪后的.景色可真美!樹上、地上、遮雨棚上都蓋上了厚厚的一層雪,踩在雪上,松松松軟的真舒服!放眼望去,平地猶如有一塊銀色的毛毯鋪在地上。雪還在紛紛揚揚的飄著,站在雪中,真覺得如入仙境。
早點吃完了,該去領紅包。我和貝貝一路小跑從家中跑到賓館里。外公外婆已經坐在沙發上等我們了。我連忙說:“祝外公外婆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一句再簡單可是的話竟然讓二老這么開心,他們摸著我的頭說:“嘉嘉真乖!”貝貝也嗲聲嗲氣地說:“祝外公外婆健康成長!”我們聽到后立刻捧腹大笑。貝貝竟問:“為什么嘉嘉姐姐好乖我不乖嗎”外公外婆笑著說:“好好好,貝貝最乖啦!”兩位老人樂得合不攏嘴,忙不迭的把紅包塞到我們手里,一邊還說:“好,祝你,們學業有成,以后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這一天又緩緩的過去了,這濃濃的年味卻在我心里我心里回味著!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十
“六一”這一天,我經歷了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
早上我一起床,就開始不停的咳嗽,咳得我嗓子都疼了。媽媽趕緊去給我買治咳嗽的中藥,這中藥真難喝呀,生病的感覺真痛苦!
媽媽買藥的時候給我帶回一盒跳棋,我看見了馬上讓媽媽教我玩。結果我每一次都被媽媽打敗,我的心里酸溜溜的。
中午,我提議去必勝客吃比薩。我們來到必勝客,門口擠滿了人,排了二十多個號,我已經餓了不想等,就去了旁邊的肯德基,可是那兒也是人山人海,根本沒有空座位,我只好去吃麥當勞。我們來到麥當勞,意想不到的是,我們一進門,這兒就停電了。真沒想到吃頓節日午餐還這么不容易。
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看電影,電影開映前我們去買冰淇淋吃。選好了冰淇淋,我不愿意把我的冰淇淋和媽媽的冰淇淋放在一起,媽媽卻堅持放在一起,我開始鬧脾氣,結果被媽媽罵了一頓,仇恨的眼淚流到我的嘴里。哦,原來眼淚這么咸呀!
我們看的電影叫《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電影中白雪公主用善良感化了七個小矮人,使他們由土匪變成了英雄。白雪公主還勇敢的打敗了皇后,帶領七個小矮人救出了王子和國王。電影非常幽默,我經常被逗得哈哈大笑。看完電影,我還去必勝客吃了盼望已久的比薩。六一兒童節以甜蜜的結局完美收場。
這個五味俱全的兒童節真讓我難忘啊!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十一
(上)。
時光匆匆,阿娜多姿的蛇年昂首歸去,活力四射的馬年奔騰而至。過大年了!
過大年,貼對聯,這是咱們家的年味。我的爺爺是小有名氣的“畫家”,我小的時候,家里的對聯都是爺爺寫。今年,爺爺把這個榮耀的任務交給了我。這是我第一次寫春聯。雖然也練了數月的毛筆字,但是,這樣“公布于世”還是挺激動和緊張的。
我懷著忐忑、惴惴不安的心情,握住筆,在爺爺折好的紅紙上懸著。我的手竟抖起來。這時,一雙溫暖的、大大的手握著我的小手上。就這樣,爺爺握著我的手,一筆一劃、鏗鏘有力的、游刃有余的在紅紙上揮灑出一副祈福吉祥對聯。呵呵,那對聯好像是我寫的,又好像不是我寫的。
看著爺爺顏筋柳骨的書法字,我暗下決心——我要好好練字。等明年春節,我也要露一手。
(下)。
馬年,揚鞭而去。羊年,喜氣洋洋的蹣跚而至。
終于,盼到咱家的最有年味時刻了。果然,爺爺讓我露一手!我欣然應下。這一次,我懷著滿滿的自信,一筆而下,一氣呵成。大畫家爺爺夸我——筆勢雄奇,姿態橫生,蒼勁有力、力透紙背。
我知道,是爺爺給我鼓勁呢!
新年新氣象,我一定好好練字,讓咱家的年味因增添了我的味而更有味!文/劉潤生。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十二
喝完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不論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周圍濃濃的年味。
漫步在小區里,抬頭便可望見家家戶戶的北陽臺上或多或少掛著鰻魚、臘肉、醬雞、醬鴨等年貨,這可是新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冷菜。雖并不美味至極,但也是人們招待親朋好友的美味佳肴呢。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十三
也許,一年的味道就是全家總動員,里里外外收拾。雖然一般家家戶戶都會打掃的干干凈凈,但是隨著新年的臨近,總會把家里所有需要打掃的東西都擦干凈,然后再洗一遍,窗玻璃一塵不染。我覺得這個清洗過程也應該是一種特別的新年味道。是家人對來年的愛和憧憬。
也許,一年的味道是紅色的。走過每一戶人家的門口,總能看到門上紅色的春聯,希望這溫暖的紅色和詩意的祝福語言,能讓你的家人在新的一年里活得越來越高。除了門階,漂亮的窗花也貼在窗戶上,點綴著新年的繁榮和歡樂,濃郁的新年味道溫暖著人們的心。
或許,年為兒就是手機不斷傳來的短信提示音。祝福來自四面八方。現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用手機過年,發短信微信過年,用電腦在線過年,一句簡單的“新年快樂!”足以驅走冬天的寒流,讓人感到溫暖和溫暖。
也許,年味兒是走親訪友時的問候,是一家人吃年夜飯時的敬酒。走親訪友是過年不可缺少的方式。平時大家都在奔波,有時候一家人一年四季都不能見面,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機會聚一聚。大人打牌,打麻將。大一點的孩子在麻將桌邊“看戰”,有時求教,有時給大人“指點迷津”;孩子聚在一起,三五成群的放鞭炮,時不時的玩創新,難免引來家長的非議。是的,安全第一;一些好孩子在房間里看電視,吃瓜子,打發時間。女主在灶前忙碌著,把最好的菜和酒放在桌子上,敬酒,勸酒,送幾句吉祥話,酒杯在半空中相撞,不僅斟滿了酒,不僅斟滿了飲料,更是深深的溫暖。一大家子人很幸福。這一刻,不得不說,年味濃!
也許,一年的滋味就是靜靜的陪在家里的老人,聽他一聲不吭的訴說;也許,一年的味道就是一家人開開心心的拍一張全家福;也許,一年的味道就是大家圍坐在一起吃瓜子,聊天,看春晚,拜年。
其實一年最明顯的味道就是兩個字:團圓!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十四
除夕前幾天,奶奶和媽媽要蒸白饃,我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奶奶取出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經和好發酵的面,在炕上鋪上塑料布,將桌子抬上炕,一切準備就緒。
媽媽一邊將發酵好的面團一塊一塊地揪出來放在桌子上,在面團周圍撒上些許面粉,一邊對我說:“你反正閑得沒事干,不如來學蒸饃。”我聽了哪肯將就,學蒸饃就不能看電視了。不行,我得想個辦法。我一溜煙跑到另一間房里拿了一本書裝模做樣,哈哈,這下媽媽無話可說了吧!
忙碌的一天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媽媽和奶奶一人坐在桌子的一邊,揪起一塊發酵好的面團,在撒滿面粉的桌子上用手掌一揉,另一只手將面團一轉,手掌再一揉,就這樣,面團在周而復始的動作下變得更筋道了。
揉好之后,再換另一團……在所有面團都變裝完畢后,就開始揉饃了。第一次揉的是圓饃,將面團揪成一塊一塊大小相同的小面團,用手掌揉呀揉,最終揉成橢圓形就好了。
將揉好的圓饃有規有矩、有行有列地擺在熱炕上,看起來像一位位訓練有素的軍人。等它們發好之后,在圍城一圈手拉著手坐在大車上出去曬太陽,補好鈣之后,就要去廚房接受最后一道關卡的考驗——蒸。
將擺滿饃的蒸籠放在大鍋上,用磚頭固定好,四十分鐘后,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圓饃就出鍋了。屋子里頓時香味四溢,饞得我直流口水,眼睛里閃爍著饑渴的眼光,趁沒人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勢抓起一個饃,又以不亞于劉翔的速度“逃離”了“案發現場”。媽媽發現后,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沖著我狼吞虎咽的背景扔下一句:“小饞貓。”
蒸饃,緊隨圓饃出鍋了,最后一鍋——包子!看著色香味俱全的包子餡,我的食欲又蠢蠢欲動起來。媽媽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伸手打開我已經伸出一半的小爪子,說道:“不準吃!”
包子出鍋時,夜幕已經悄然降臨。柔和的燈光照耀著其樂融融、充滿歡聲笑語的一家人,真幸福啊!
我聞到了濃濃的年味。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十五
每個節日都有屬于自己的味道,兒童節的味道是甜甜的,好像棒棒糖一樣;中秋節的味道是苦澀的,好似茶水一般;端午節的味道是酸楚的,仿佛是陳醋的味道……現在正是春節,是過年的日子,年味兒又是如何呢?我想一定很獨特吧!
年前,大家都忙著為過年做準備。瞧,爸爸正踩著椅子貼春聯呢!聽,“嘩!”只見媽媽把抽屜里的東西全倒了出來,原來她是要收拾房間啊!咦,姐姐去哪兒了呢?哦!她呀是去超市買年貨了呢……所有人都忙得不可開交。我想過年是忙碌的味道吧!
除夕夜那晚,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所有人都圍坐在桌前有說有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謂是其樂融融。飯后,長輩們還給孩子包了壓歲錢,希望來年好運能陪伴著我們。接著,大家都選擇自己喜歡的娛樂項目,我和媽媽外婆一起看春晚。唱歌跳舞相聲小品……有些節目令我們心曠神怡,有些節目讓我們濕了眼眶,還有些節目讓我們樂不可支卻又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想過年是熱鬧的味道吧!
有的人在家盼著父母歸來,他們是尚未成年的孩子——留守兒童;有的人苦苦等著子女回家,他們是飽經風霜的老翁——空巢老人;有的人守衛著祖國的邊疆,他們是保家衛國的軍人——邊疆戰士。
盡管他們十分酸楚,但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沒有放棄對親人的等待,而邊疆戰士也依舊堅守自己的崗位。我想也許過年也是思念的味道吧!
年味是忙碌的味道,年味是熱鬧的味道,年味也是思念的味道,年味究竟如何?我想年味是個雜味瓶,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甚至在不同的人身上,它都有不同的味道。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十六
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傳統節里中,春節一定算得上是最重要的。而這時,幸福的味道也隨著年味一同溢滿了大街小巷。
幸福的味道,是回家的味道。春運是人類規模最大的遷徙,也正是這一顆顆思鄉之心,讓幸福的味道更加濃郁。也曾看到回家過年的人們,一個女青年背著背包,剛走到巷口,便有兩位老人迎上來,把她一把拉來便“心肝寶貝”地喊,在個人攙扶著走進了一旁的樓房;一對青年夫婦,被一個五六歲的男孩緊緊扯著,一個勁嚷嚷著“爸爸媽媽”,那對夫婦對奇怪的路人解釋:“孩子好久不見我們了,今天興奮得不行,一直纏著不放。”話雖這么說,嘴角的笑意卻怎么也藏不住。
幸福的味道,是團聚的味道。除夕之夜,家家戶戶燈火通明,一家人在廚房里,其樂融融地共同做起年夜飯,洗菜的洗菜,擇菜的擇菜,一份豐盛的年夜飯出現在桌上,大家聊著天,一同歡笑。外面已經煙花絢爛,人們的歡笑聲占據了整個天空,晚飯末了,大家圍問題電視,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分享著一年來的幸福喜悅,每個人都是如此幸福。
幸福年味,年味之中,藏著滿滿的幸福。忙年,回家,團聚,是過年的味道,更是幸福的味道。
年味小學粽香里的年(專業17篇)篇十七
年已漸近,年味在醞釀。
——題記
什么是年味?因為是家鄉人準備過年忙碌的身影和開心的笑容,是家鄉臘月集市的喧鬧和繁榮。
今年的春節格外的不同,家鄉的每一條街頭都掛著火紅的燈籠,除夕的守夜,取燈籠成為黑暗中的一絲光芒。早上的空氣格外的舒暢,鞭炮依舊是那么的響亮,震耳欲聾;煙花依舊是那么的美麗。
孩子們帶著小小的煙花在沒有天亮的天空下,顯得那么的耀眼,大人們,忙碌的身影又添加了一份神秘;屋外有孩子們歡樂的笑聲,屋內有著大人們忙碌的身影。到了吃早飯時,孩子們跑進大廳,大人們,停下忙碌的腳步,一起坐在圓桌前共享早餐,等待外面那鞭炮放下怒吼時,一家人坐在圓桌前,有說有笑,談論著上一年的趣事來迎接下一年的到來。就這樣,總算是過去了,疲憊的孩子們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準備睡回籠覺了。大人們自然也是如此。寂靜中時而傳來別人家的鞭炮聲,時而傳來雞鳴,時而傳來狗吠,時而傳來敲鼓聲,那是別人家正在做場子,用來迎接新的一年。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大人們圍在一起打麻將,老人們坐在一起烤著火爐,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們坐在一起打的游戲,稍小一點的孩子們呢,在外面放著煙花,時不時有別人家的孩子也過來一起放著煙花,鄰居家的人總將自己的孩子帶過來給大家看一看,認一認臉。一切都顯得那么的和諧友好。
夜晚的降臨,黑夜籠罩著大地,唯有那火紅的燈籠在黑夜中留著點點星光,每一條街道都有燈籠的庇護,使黑暗不那么冷漠,有絲溫暖。
年已去,路未明,人未盡,杯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