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優秀的作文,不僅要有邏輯性,還要能夠在語言上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希望以下的優秀作文范文能夠引發大家對寫作的思考,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寫作中有所借鑒。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一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鏡”是大家認識自我錯誤和認識世界的另一眼睛睛。有時,大家看得見表層,卻未一定要看得見其本質。然而,大家若霧里看花,只待水中月,鏡中花,自己和他人有什么不同?想來,“目光短淺”一詞形容所謂的一些人再適合不過。面對生活,找到鏡子里的自己,找出缺陷,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被表層迷惑。
或許你的理想是某一天可以走遍世界,但其實,在邁步之前你應該看到鏡子里的自我,發現錯誤,掌握觀察和審視世界。你不可以忽略錯誤的細則,盲目的行走,也不可以固步自封,只能看表層現象。大家常以為自己還是妙齡十三的少年,還像那時一樣戴著“桃色”眼鏡觀察世界,還有著那時一樣的考慮,思想,情感。直到今天日,所有都沒發生任何的改變,其實本著如此的想法是何其的荒誕。
受角度的迷惑,看的見表層,卻看不見實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一樣。”也表明了角度的不一樣所給事物下概念也千差萬別,其結果也大徑相同。一個正確的決斷往往是打造在認識自我和理性觀察基礎上的,而擺脫錯誤認識上的干擾則是做出認識自我。據醫學資料記載,17世紀英國一位大夫給一名生命垂危的病人輸羊血,奇跡般的救活了該年輕人的生命,其他大夫紛紛效仿而導致很多受血者死亡,輸血醫療方法被禁止用。至19世紀,美洲一位大夫給瀕臨死亡的婦人輸人血,產婦死而復生,醫學界第三掀起輸血熱,卻帶來驚人的死亡,直至后來的醫療學家發現人的血型系統,才打開了輸血的大門。今天,在臨床手術和維護人類健康方面起著重大用途。可見,看見鏡子里的自己,透過現象看本質甚為要緊。
做回鏡子中真實的自己,或許大家并不太完美。一位學者曾說“一個人認識自我與否決定了它的生活價值觀,世界觀,態度。”大家唯有拒絕昏庸的沉睡,灰暗的思想,死寂的心靈,透過現象看本質,在生命中行走才有高度。想要看得見,絕不是表層現象,而是敢于做回自己,那來自于比現實站的更高,來自于內心的堅守,來自于靈魂深處的一雙“慧眼”。
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透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用鏡子才能看見我們的污點。其實,窗子或鏡子并無關緊要,要緊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世界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二
先不用著急回答,我們先來看一個調查報告吧:
一位記者到某高中做了一個調查問卷,“你對自己的長相滿意嗎?”結果令人出乎意料,90%多的學生在“不滿意”后面打了勾,僅僅只有不到10%的學生對自己的長相滿意。當然我也不例外,我正是90%其中的一個。
記得剛升初中的時候,我步入了青春期,原本干凈的令人羨慕的臉上開始不斷的冒出所謂的青春痘,又大又紅,丑極了。我因此變得十分煩躁,常常偷用媽媽的潔面乳之類的化妝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就往臉上亂抹,而結果是越變越糟。我也對自己的長相產生不滿,覺得自己眉毛稀疏,眼睛小小的。
所以整個初一,我都被自卑籠罩著。為了遮住青春痘,剪了厚重的劉海,每天都低著頭,不肯與他人交談。
終于,在初二上半學期,一堂心理課改變了我的想法。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對自己不滿的相貌,或許是別人所追求的、所喜歡的。其實讓你產生苦惱的并不是別人的看法,而是你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兒。”這句話至今還清晰地縈繞在我的耳畔。
眼睛雖小,但卻澄澈、明亮,青春的光彩把它照耀得更加動人。一直被我忽視的鼻子,細細一看,也是小巧高挺。忽然想起很多人說我笑起來很好看,但好像整個初一,我都沒有真正地、開心地笑過。
我重新拾起了被我所遺忘的笑容。嘴角微微揚起,眼睛隨之彎成了月牙。這笑容,似乎是一縷陽光,明媚、開朗,它透過重重迷霧,照亮黑暗里的自己。
現在,我可以自信地回答上面的問題:我能。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一段迷茫,自卑,惶恐,郁悶的青春時光吧,你或許渡過了這段時期,又或許沒有渡過,仍處于焦動不安之中。
我想對沒有渡過的朋友們說:。
當你拿起鏡子,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時,不要皺著眉頭,滿目哀傷。請面對自己的心,接納自己的容顏,那個并不完美的容顏。
我想你會明白,當你變得自信,勇敢時,你會發現,鏡子里的自己,是那么的美。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三
回到家,我便拿出一枚小鏡子瞧了起來,只見鏡子里出現了一個小男孩的腦袋,胖胖的臉上,兩個大大的黑眼圈使他像一只熊貓。鏡子里的人黑黑的臉上,一雙大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光芒。他理著平頭,短短的頭發下面隱藏著一個充滿智慧的大腦。我低下頭,看見他也低下頭,他下巴上多余的肉已經積成了第二個“下巴”,也就是肉都堆積在下巴上,導致低下頭,肉就會堆起來,形成一個肉墊。為此,媽媽還經常說我沒有脖子呢!
我歪起嘴巴,縮起鼻子,瞇起了眼睛,鏡子中的他立刻變成了一個五官不端正的人:嘴巴歪著,鼻子也歪了,臉一邊胖一邊平,眼睛也是一大一小的,可真奇怪。
我又張開嘴巴,盡力張到最大,再皺起眉頭,眼睛直直地瞪著前方,眼珠子就快蹦出來了,然后把手指彎曲起來,弄成爪子的形狀,再一照鏡子,哇!就跟一個吃人的怪獸張開巨大的嘴巴,準備撲向一個人,把他生吞下去一樣呢!我嚇得趕緊換了一個鬼臉。
我用手指把眼角和嘴拉了下來,努力使自己覺得很疲憊,這樣,眼睛才會放松,不會努力地張開,我又把嘴巴微張,還一邊發出幽靈一般的叫聲。一照鏡子,鏡子里出現了一個胖胖的幽靈,雖然我知道那是我自己,可還是禁不住“啊”地叫出了聲音。
鏡子里的我可真聽話,我做什么,他也跟著做什么。這使我想起了那些拍馬屁的小人,他們的上司說什么,他們也緊跟著附和,就像一只跟屁蟲一樣阿諛奉承。照鏡子真好玩。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四
我是個“鏡子粉”,天天看到鏡子就像看見我們的親人,站在那兒拉都拉不走,有時還會高歌一曲。我總感覺,我只有在鏡子里才能看到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在照片里看到的那個假孩子兒。
鏡子里的我,一直亂糟糟的。頭發基本上是不受地吸引力用途的,總有一塊兒飛起來。臉上總有的小痘痘藏在頭發下邊,非常想把它們摳了,太粗糙了。可母親一直說“摳不能”!我只好放下手,任由它們在心里癢癢。
我向鏡子笑一笑,里面的人也對我笑一笑。我看到“他”的笑差點昏倒在家里,自然的笑吧,感覺自己成了一個“肉包子”,臉上好幾個褶子,本想著看不見身體就看不到胖,沒想到,圓滾滾的臉蛋還是給我暴露了。我向“他”拋了個“媚眼”,他也還了我一個,廣告里的“歐巴”是那樣的迷人,而鏡中的這個“歐巴”卻可以把自己給惡心死。
我的雙眼也一樣慘不忍睹,黑眼圈是個千年難點。我堅持早睡已經兩年了,可依舊有淡淡的熊貓眼。這鼻梁上眼鏡,也一樣讓人困惑。好端端地,沒如何看電視、電腦和手機,如何就近視了?想摘都摘不了。老媽老爸好的基因不遺傳,卻給我傳了近視,成了個“四眼哥”。
我看了看鏡子,又看了看平常所拍的“照騙”,發現照片真是好,把丑都美化了,不像鏡子里的我,這被人難堪的真相!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五
我是一個很自卑的女孩,沒有別的女孩那樣活潑,開朗的性格。可是,偶然一次,我見到了鏡子中,不同世界中的自己!那個鏡子中的自己,充滿自信,兩個小酒窩特別誘人。我被嚇住了,以為,這是一個陌生人。從此以后,我的房間甚至我住過的地方沒有一面鏡子。
后來,我遇上了一個人,我把它作為我訴苦的對象。我把我的'自卑心理也毫無疑問的告訴了他,他告訴我“一個人,有很多個面,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性格,每一個性格都是不一樣的,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看到不一樣性格的自己,難免有些驚訝,可是,要知道,這是你自己,沒什么好怕的,就算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平平無奇,那也沒什么,你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在欺騙自己,自欺欺人!沒必要這么做!”
經過這一次之后,我開始接受自己的另一面,我對著鏡子里的自己說,這時就是我,對啊,這就是我,沒有什莫好怕的,這個自己,溫文爾雅,落落大方,比現在這個自卑的自己要好多了,這就是我!
沒錯,一個人,可以有不同的性格,不一樣的面,可不管是多少個面,多少個性格,那始終是你。不要因為自己現實生活中的不一樣,而覺得鏡子中的那個人不是自己,是別人,每個人,都不會是完美的,總是有一些小瑕疵,不要因為這個就忽略自己其他的一些好的事物,比如自己的一些特長,一些優點,而這些往往是別人沒有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六
鏡子一面,于我面前。鏡像的世界,是自我的另一度空間。依笑,像亦笑,依哭,像亦哭。將你對世界的態度回報于你,重映你眸。
吻你。
恍如回聲。
記得那段埋藏于歲月深處,已雪舞冰封的記憶。大約仍是孩提時期,單純的年齡,喜怒哀樂一目了然。已是記不清的一件小事,讓我和媽媽吵了一架。
內容已不太記得了,只知曉吵得非常兇。媽媽大動肝火,揮著衣架打了我。我只能大哭,將憤怒與委屈埋在深深的心底。
連續幾天上學,都冷著一張臉。不再上課時活躍發言,與好友追逐嬉鬧,只剩下孑然一身,孤獨地坐在教室的角落,冷眼旁觀世事喧嘩……困擾著我的是,在那段時光里,幾乎無人來找我玩耍,也沒老師來叫我發言。體育課時的分組,也不再有人拉我一塊。
心如石沉大海。仿佛是世界對我的惡意,使我跌入徹頭徹尾的孤獨與失望。沮喪地徘徊在世界的角落,滿腔都是對世界的惡意。某天的傍晚,一個人在家。空蕩的房間與昏暗的燈光讓我愈加悲哀。仿佛被世界遺棄,在另一度空間。
閑來無事,佇立于鏡子面前。愕然發現,我們的臉頰可憎又丑陋,眸中閃爍著冰冷的光,過去的熱情與快樂全然被憤怒蠶食,留下失望在瞳孔中徜徉。
喃喃開口:“我就是以如此的模樣對待世界的嗎?”
耳畔傳來回蕩的聲響,仿佛鏡像里的自己在與我對話。
“我就是以如此的模樣對待世界的嗎?”
苦笑著搖了搖頭,無限愧疚涌上心頭:“難怪緊急的世界竟是這樣模樣……”
像故事中的小孩子,對山谷大喊著“我恨你”,回聲入耳,山谷中傳來的“我恨你”明確可辨。
本就是一首回聲的歌。你以何態度對待世界,世界也會以何態度對待你。永遠這樣,直至海枯石爛。
鏡子中的自己,相同的態度,善待世界,它絕不會以痛吻你。
聽,回聲尚未息……。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七
有句話說:人之一生,當向外求,向內修。若要轉述為更形象的比喻,就是:人需要透過窗子,遠眺外面的世界,需要擦亮鏡子,觀照自己的內心。
唯物主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之間可能看似對立,卻并非割裂的,而往往矛盾統一。少了窗子,人觸摸的世界就局促,人就活成了信息繭房里的蠶;少了鏡子,人會慢慢失去自我,又成了四處亂竄的蒼蠅。
有窗又有鏡,人的外和內,才能聯通,不至阻滯,人生才是充實的,也才可能是完滿的。所以,打開窗子看世界,擦亮鏡子照自己,都很重要。
你會發現,能抵達一定業界高度的人士,往往能在窗和鏡之間游刃有余。
就拿文學創作來說,文學陜軍的三駕馬車之一陳忠實也好,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也罷,他們都善于“開窗”,把視野打開,充分汲取好的創作理念,比如借鑒《百年孤獨》,學習模仿,而不是墨守成規,沿襲老一套。他們也不斷對“鏡”反思,自己之前的作品成功嗎?我真的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嗎?我堅持了自己的文學初衷嗎?他們的《白鹿原》《蛙》都一洗文壇積習,又承繼優良傳統,成為了足以載入中國文學史的經典。
往大一點說,治理社會和國家,也要悟透有關窗子和鏡子的道理。
當今的中國,不會也不能再懷著“天朝上國”的觀念,閉關自守。全球化的進程,其勢洶洶,不可阻遏,堅持對外開放,就如打開一扇大窗,打開了我們開眼看世界的通道。通過“窗子”,我們驚詫于強國的科技實力,瞠目于芯片時代的精深玄妙。與此同時,我們不是目迷五色,而是退回國內,也照照鏡子,反躬自省,既拷問也質詢“我是誰”“我能做什么”“我該怎么做”。然后我們引進來,又不失去自我。
當然,經常打開窗子,不是要你每天思緒翻飛,魂不守舍,不是只羨慕“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無奈”。而不忘照照鏡子,也不是躲在角落里,避開陽光,孤芳自賞。找到窗子和鏡子之間的最佳平衡點,是一種智者的眼光,是一種強者的法則。
愿年輕的你,有一扇開闊通亮的窗子,也有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愿你開窗遠眺有山重水復,照鏡觀心能柳暗花明。
愿你一生,能向外走,也向內收,愿你去得了遠方,也回得到原鄉。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八
我也算是一個臭美的人吧,每天洗澡前都要在鏡子前停留好久,而且還自己對著鏡子賣萌,這樣擺個動作,那樣擺個動作。
我望著鏡子里的自己,眼睛小、鼻子扁,大兔牙,而且還是個單眼皮女孩。在別人看來我就是個“女孩版老爸”,我可不希望自己像老爸那樣有很多的痣,雖然我臉上的痣還沒布滿全臉,但我想那是遲早的事。
哎,我為什么就不像老媽呢?那樣我就可以擁有雙眼皮,大眼睛,白皮膚了。我對自己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左耳上那顆“聰明豆”,其實只是一塊多出來的小肉球,可卻被家里人看為“吉祥之物”,取名叫“聰明豆”,顯得我是個異類,而且那顆“豆”還占了我將來戴耳環的位置,真可惡!
我的右半邊臉上還殘留著被蚊子叮了包包的痕跡。可以說我對自己的長相不太滿意,除了我唯一感到自信的眉毛。粗粗的、烏黑發亮,不比別人的差。以前有一次去化妝,那化妝師要畫我的眉毛時說,你的眉毛可以不用畫了,長得很好。我聽了心里總算是增加了些自信,而且老媽也說我的眉毛確實長得不錯,因為眉毛長得像她。
現在我最想得到的就是雙眼皮,我告訴老媽,想要雙眼皮,老媽說長大后會給我割的,我才得到了些安慰。還有我要去把我的“大兔牙”修成“人牙”,讓自己完美得無可挑剔。然后再長點個,多點肉,就像個偶像劇里的明星了。
哎,還是醒醒吧,快去洗澡吧,外貌并沒有太重要喔!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九
鏡子一面,于我面前。鏡像的世界,是自我的另一度空間。依笑,像亦笑,依哭,像亦哭。將你對世界的態度回饋于你,重映你眸。
吻你。
恍如回聲。
記得那段埋藏于歲月深處,已雪舞冰封的記憶。大約仍是孩提時期,單純的年齡,喜怒哀樂一覽無余。已是記不清的一件小事,讓我和母親吵了一架。
內容已不太記得了,只知道吵得很兇。母親大動肝火,揮著衣架打了我。我只能大哭,將憤怒與委屈埋在深深的心底。
連續幾天上學,都冷著一張臉。不再上課時活躍發言,與好友追逐嬉鬧,只剩下孑然一身,孤獨地坐在教室的角落,冷眼旁觀世事喧嘩……困擾著我的是,在那段時光里,幾乎沒有人來找我玩耍,也沒有老師來叫我發言。體育課時的分組,也不再有人拉我一起。
心如石沉大海。仿佛是世界對我的惡意,使我跌入徹頭徹尾的孤獨與失望。沮喪地徘徊在世界的角落,滿腔都是對世界的惡意。某天的傍晚,獨自在家。空蕩的房間與昏暗的燈光讓我更加悲哀。仿佛被世界遺棄,在另一度空間。
閑來無事,佇立于鏡子面前。愕然發現,自己的臉龐可憎又丑陋,眸中閃爍著冰冷的光,曾經的熱情與快樂全然被憤怒蠶食,留下失望在瞳孔中徜徉。
喃喃開口:“我就是以這樣的模樣對待世界的嗎?”
耳畔傳來回蕩的聲響,仿佛鏡像里的自己在與我對話。
“我就是以這樣的模樣對待世界的嗎?”
苦笑著搖了搖頭,無限愧疚涌上心頭:“難怪嚴重的世界竟是如此模樣……”
像故事中的小男孩,對山谷大喊著“我恨你”,回聲入耳,山谷中傳來的“我恨你”清晰可辨。
本就是一首回聲的歌。你以何態度對待世界,世界也會以何態度對待你。永遠如此,直至海枯石爛。
鏡子中的自己,相同的態度,善待世界,它絕不會以痛吻你。
聽,
回聲尚未息……。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十
習慣地在7點鐘起床,鬧鐘照例把我從睡夢中吵醒。揉揉惺忪的雙眼,不經意地一掃,看到了鏡子中的我。鏡子中的我到底長什么樣的?從小到大,我看到的我自己,只有在照片上依稀記得一些。真的好久沒有認真端詳自己了。
我看著鏡子里的自己,睜大眼睛盯著鏡子,仿佛鏡子里的那個人是一個陌生人。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張圓圓的娃娃臉,一張像紅蘋果一樣的臉。聽媽媽說,我現在如果只看臉,別人會以為我是一個小孩子。娃娃臉有什么不好,古巨基的臉也是娃娃臉,不是同樣出名掙大錢,還有一個原因,他說他的娃娃臉會延長他在演藝圈的時間。對,娃娃臉是很可愛的。
粉撲撲的娃娃臉上,最顯眼的是那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嗯,也可以說眼睛是我臉上最出色的零件。好看的雙眼皮,長長的睫毛,有點“大智若愚”的眼神,總讓人覺得童稚。其次就是富有個性的眉毛。兩根眉毛可不像“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那樣的柳葉細眉,倒是粗粗的,黑黑的,像極了男孩的眉毛。我的眉毛正好顯出了我的個性:爽直。無論什么時候都是紅潤潤的嘴唇,也很讓我滿意,不光是它們顏色好,這張巧巧嘴說話甜甜蜜蜜的,很討大人喜歡。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十一
先不用著急回答,我們先來看一個調查報告吧:
一位記者到某高中做了一個調查問卷,“你對自己的長相滿意嗎?”結果令人出乎意料,90%多的學生在“不滿意”后面打了勾,僅僅只有不到10%的學生對自己的長相滿意。當然我也不例外,我正是90%其中的一個。
記得剛升初中的時候,我步入了青春期,原本干凈的令人羨慕的臉上開始不斷的冒出所謂的青春痘,又大又紅,丑極了。我因此變得十分煩躁,常常偷用媽媽的潔面乳之類的化妝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就往臉上亂抹,而結果是越變越糟。我也對自己的長相產生不滿,覺得自己眉毛稀疏,眼睛小小的。
所以整個初一,我都被自卑籠罩著。為了遮住青春痘,剪了厚重的劉海,每天都低著頭,不肯與他人交談。
終于,在初二上半學期,一堂心理課改變了我的想法。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對自己不滿的相貌,或許是別人所追求的、所喜歡的。其實讓你產生苦惱的并不是別人的看法,而是你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兒。”這句話至今還清晰地縈繞在我的耳畔。
我開始正視,并試圖尋找自己的閃光點。
眼睛雖小,但卻澄澈、明亮,青春的光彩把它照耀得更加動人。一直被我忽視的鼻子,細細一看,也是小巧高挺。忽然想起很多人說我笑起來很好看,但好像整個初一,我都沒有真正地、開心地笑過。
我重新拾起了被我所遺忘的笑容。嘴角微微揚起,眼睛隨之彎成了月牙。這笑容,似乎是一縷陽光,明媚、開朗,它透過重重迷霧,照亮黑暗里的自己。
現在,我可以自信地回答上面的問題:我能。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一段迷茫,自卑,惶恐,郁悶的青春時光吧,你或許渡過了這段時期,又或許沒有渡過,仍處于焦動不安之中。
我想對沒有渡過的朋友們說:。
當你拿起鏡子,看著時,不要皺著眉頭,滿目哀傷。請面對自己的心,接納自己的容顏,那個并不完美的容顏。
我想你會明白,當你變得自信,勇敢時,你會發現,,是那么的美。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十二
社會是一面鏡子,人生的真善美,人生的酸甜辣咸,盡在其中。
——題記。
你關注過社會民生嗎?
你遇到過某些突發事件嗎?
如果老人摔倒了,你在場,你扶不扶?
我相信,關于“摔倒老人該不該扶”這個問題一直是當代人最大的困惑。自然而然,這類新聞“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各大網站爭相報道的對象。隔三差五,微博上會出現一則“某市某人因扶摔倒老人被訛上萬元”的新聞。長久以來,人心惶惶。慢慢的,那些心存善意的人內心的善都卻步在了敲詐后巨額賠償的數字前,人性最初的“善”,在日積月累中被泯滅,逐漸麻木,甚至消亡。
這不,我就遇見過一次老人摔倒的情形。但我從中體驗到的,沒有那些所謂虛假的“善”和訛詐,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絲絲難以言說的感動與欣慰。
我也記不太清是什么時候發生的事兒了。只是記得那次是與母親一同外出購物。我與母親也算得上是緊隨“潮流”。看見“摔倒老人”的消息的熱度高居不下,便在步行過程中熱烈地討論了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娘倆好不熱鬧。
就在此時,眼尖的我忽地瞟到了一旁的人群聚焦區,有些好事的我一下來了興致,“媽媽,他們在那兒干什么呀?是什么商品促銷活動嗎?走吧走吧,去看看嘛!”我故意用甜得發嗲的聲音說話,還專門拖長了尾音,媽媽在半推半就下,被我拽進了人群。
好不容易擠到內圈,看到的不是什么促銷活動,竟然是現在最敬而遠之的事件——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臥倒在地,臉色蒼白如紙,腿有一下沒一下地抽搐,氣若游絲,好像時刻有斷氣的可能。而再一環顧周圍的人,不是和同伴一起嘀咕議論,就是指指點點,更有甚者用強烈的閃光燈對準老人不能挺直的脊背一陣猛拍,好像拍了就會賺到什么大錢一樣。最有趣的,還有人直接打了個110,十分惡劣地說著這邊的情況,眉飛色舞,唾液橫飛。一旁的車輛呢,看到這種情況也停了下來,司機好奇似的伸出頭,使勁張望。道路也擁擠了,緊跟其后的車輛不明其事,“嘀嘀”地按著喇叭。一時間,街道上方盤旋的鳥兒被嚇得振翅南飛,一片嘈雜與混亂,讓人覺得有些不堪入目。
我雖然有眾多疑惑與懼怕,但還是抵不過“善”的沖動,當下心一軟,想去攙一下老人。畢竟,如果人真出了什么問題,誰負責啊?如果人們一味地回避善行善舉,真到了那時,只怕是要釀成大禍!我定了定心神,朝老人走去。
可剛邁那么一兩步,同時有兩只手,將我拽住了。我疑惑地望去,左邊拉著我的是一個面容十分精致,如香粉娃娃一般的“靚女”,她用那極致溫柔地聲音說:“小朋友,去做善事,你是好樣的,但是,這老人,可不能亂扶!”我又一看右邊,原來是媽媽,她抱著一種“與我們無關”的神態將我一瞪,搖了搖頭。就這樣,我被兩個大人拉了回去,那個阿姨突然換上了一幅厭惡至極的面孔,輕蔑地沖地上那個老人說:“老頭,起來吧!沒人買你賬!”可那個老人依舊一幅痛苦之狀,也不搭話,我擔憂地說:“那個老人好像是真的……”“小孩明白什么!”得到的卻是一聲聲的呵斥。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仍然沒有人來,那個老人越來越虛弱,好像撐不住了,周圍的人依然嘈雜,但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炎涼,也不過如此。
后來,我被拉著離開了,聽說,是警察救了那個老人,那個老人不是碰瓷,是真的突發疾病。
我突然迷惑了,都說:“人之初,性本善”,其實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白紙,怎么到了后來,就如此不近人情了呢?那些所謂紳士、貴婦,在社會這面大鏡子前,將自己的丑陋暴露無遺,而那些新聞報道,則成了他們保護自己的借口。幸好,現在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救人不會再冒著被訛的風險了。
社會的鏡子將人情人心毫無遺漏地反射到了我的眼睛,我看到了鏡子中的我——想堅守善心初心本心,卻又害怕承擔高額的風險。我是怯懦的,也是可憐的。但是,幸好有這面鏡子,讓我知道以后的路該怎樣走——堅守善心初心本心,即使付出代價,也是值得的。這大概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中“有所為”的真諦。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十三
我看見我的形象,簡直想放棄我的人生。因為那不是一般的丑,那兩顆大板牙露在外面,那一條因為漏風而張開的裂縫仿佛是在咧開大嘴譏笑我——丑!
我的臉上長滿了火山一樣的黑頭與粉刺,有的已經發炎了,膿包上的膿水一點點往外滲,在“火山”附近是“河流”——一條長長的痂,深紅色的痂像一頭毛毛蟲一樣趴在我的臉上。在痂的四周,分布著肉色的疤,疤點與新長出的皮膚連在一起,看上去像一片被人挖過的土坑一樣。
我又打量了一下鼻子,左邊鼻子因慢性鼻炎腫得像一個水泡,鼻孔里拖著已經潰爛、發黃、臭烘烘的鼻涕。鼻梁正中央的毒皰已被我挑破,留下一個指甲蓋大小,還在流膿血的傷疤。
眼睛更慘不忍睹,因為熬夜寫作業而布滿了血絲,眼屎像一座座大山一樣擋在我的眼角,眼眶上。巨大的黑眼圈已將整個眼眶附近蓋得嚴嚴實實,眼鏡掛在鼻子上,我整個臉看上去好像一個已經三天沒吃東西的流浪漢。
不僅是臉丑,我的衣服更是狼狽不堪,我灰色衛衣上沾滿了污泥汗漬與喝湯時不小心灑出的湯汁。?子被污泥給打濕了,扣子也在打架時被扯掉了,不知去向。
不只是我的衣服,連我的褲子也破了,在寒冬中因為寒冷而裂開的的腿肉露了出來,一條一條長長的的裂痕像干裂的土地一樣在延伸。
天啊!難道我就這么丑,這么狼狽嗎?但我必須堅強,我雖然丑,但我自認為是一個自信、好強、善良、快樂的人,丑算不了什么,人不應該只看重外表,而是要看他是否有一顆正義之心,這個我有,我要堅強地活下去,即使我是一只丑小鴨。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十四
照鏡子能看到自己的打扮,無形的鏡子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行為、品行,我們利用鏡子很長,但我們卻沒有發現,因此我們應該從鏡子中發現自己、觀察自己。
無形的鏡子就是能從生活中的人事物中看到自己做的事是否對還是錯,俗話說的好“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我們應時常記得這句話,眾所皆知的至圣先師孔子也曾說過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個人都能當們的老師,也能讓我們引以為戒。
鏡子是萬能用具,能利用在很多地方,鏡子能讓生活便利,無形的鏡子能讓我們從他人身上學到處事的態度;能讓我們從他人身發現自己是否也和別人犯的事是一樣,所以我們要時常檢討、反省自己,這樣才能夠更進步,希望我也能做到。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十五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鏡”是人們認識自我錯誤和認識世界的另一雙眼睛。有時,我們看得見表層,卻未必看得見其本質。然而,我們若霧里看花,只待水中月,鏡中花,自己和他人有何區別?想來,“目光短淺”一詞形容所謂的一些人再合適不過。面對人生,找到,找出瑕疵,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被表層迷惑。
也許你的理想是某一天能夠走遍世界,但其實,在邁步之前你應該看到鏡子里的自我,發現錯誤,學會觀察和審視世界。你不能忽視錯誤的細節,盲目的行走,也不能固步自封,只會看表層現象。我們常以為自己還是妙齡十三的少年,還像那時一樣戴著“桃色”眼鏡觀察世界,還有著那時一樣的思考,思想,情感。直至今日,一切都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其實本著這樣的想法是何其的荒誕。
受角度的迷惑,看的見表層,卻看不見實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也表明了角度的不同所給事物下定義也千差萬別,其結果也大徑相同。一個正確的決斷往往是建立在認識自我和理性觀察基礎上的,而擺脫錯誤認識上的干擾則是做出認識自我。據醫學資料記載,17世紀英國一位醫生給一名生命垂危的病人輸羊血,奇跡般的救活了該青年的生命,其他醫生紛紛效仿而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輸血醫療手段被禁止使用。至19世紀,美洲一位醫生給瀕臨死亡的婦人輸人血,產婦起死回生,醫學界再次掀起輸血熱,卻帶來驚人的死亡,直至后來的醫療學家發現人的血型系統,才打開了輸血的大門。今天,在臨床手術和維護人類健康方面起著重大作用。可見,看見,透過現象看本質甚為重要。
做回鏡子中真實的自己,也許我們并不太完美。一位學者曾說“一個人認識自我與否決定了它的人生價值觀,世界觀,態度。”我們唯有拒絕昏庸的沉睡,灰暗的思想,死寂的心靈,透過現象看本質,在生命中行走才有高度。想要看得見,絕不是表層現象,而是敢于做回自己,那源于比現實站的更高,源于內心的堅守,源于靈魂深處的一雙“慧眼”。
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透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子或鏡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世界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
所以,看見。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十六
每天早晚洗臉,刷牙的時候,都免不了照鏡子,而每天面對著自己的臉,我也是很無語的吶!
我跟爸爸像一點,臉上肉嘟嘟的,嘴唇紅紅的,眉毛黑黑的,我臉上唯一和媽媽像的就是眼睛了吧!我眼睛本來不小,小時候更是被親戚說是大眼萌妹。而現在,我這張胖胖的臉顯得我的眼睛沒有本來那么大了。我的臉上最讓父母煩惱的是鼻子,爸媽的鼻子都挺高,而我的鼻子卻又大又矮的,像是被人揍過一樣。以前總認為長大了就會高起來的,現在看來,是高不起來了,不過我也總安慰自己,女大十八變嘛!我的鼻子還有機會高起來的,絕對沒有爸爸媽媽說得那么夸張。
我的臉上還有一個很多人都苦惱的缺點,那就是長痘痘。也許青春期長痘痘一點兒也不奇怪,但是這個煩人的痘痘長在臉上,的確是不太好看,尤其是長在女孩子的臉上,都快達到毀容的境界了。爸爸還經常恐嚇我,說我再不好好洗臉,以后就會越長越多,永遠是滿臉的痘痘,于是,我總是反駁他,“還不是像你!”這下,我肯定會與爸爸在這個話題上沒完沒了地爭論下去。不過還好,我不是那種特別愛美的女孩,不然肯定受不了我這滿臉的星星點點!
在班里,我并不是一個美少女,平時也很少認真地照個鏡子,而且我小時候對化妝品過敏,更不會臭美了,其實長相有時候并不重要,心靈美更重要!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十七
生活里熱心的人有很多,他們說話溫和,客氣,并帶有關心的語氣,讓人的心里如飲清泉之水,在炎熱的夏季有清涼之感。
有許多人會以為,素不相識的人之間沒有溫情,只有冷漠存在,無論自己多么傷心,無助和委屈,在別人看來毫不相干,甚至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只會是冷眼旁觀。
我曾一度也這么想過,這么想的結果只會讓自己冷漠,不愿把自己的熱情拋灑,不愿意將自己的感情付于別人,不愿將自己的友愛給予別人,自封在自己的國度,看什么都是冷酷的,都是譏諷的,都是無情的。也因此,別人才不敢靠近自己,才會拒絕自己,才會繞道自己,使得自己孤立,甚感孤單。
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是抱怨這個社會,抱怨命運,也抱怨別人。很少考慮到自己是怎樣做的,也從不以為是自己做錯了。
要知道,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都是相互的,你向別人露出了笑臉,別人才會對你露出笑臉;你向別人付出真情,別人才會好回饋你真情;你向別人不吝嗇你的熱情,別人才會無忌地給你熱情。
看別人不順的時候,想想自己這面鏡子,別人對自己的冷漠,正是自己待別人的態度。
當你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愛給予別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生活里的很多人都是有熱情和激情的,不是你想的那般冷嚴和死板,無論他活潑的或是安靜的,你的友善傳達給他,他會以他的方式表達對你的信任和熱誠。
當你變成太陽的時候,你收獲的都是熱度和陽光;當你變成冷峻的黑夜,所目之處都是黑暗和孤獨。
自己的言和行,決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不要老抱怨別人怎么不和善,怎么不熱情,怎么不善良?自己如何待人處物,生活就報以同樣的態度給予自己。
我每個人開心的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有了善良之舉,獲得了別人的贊同和熱情;我們不開心的時候,是我們的要求沒有從別人那里得到滿足,而我們的要求,可能對于別人是一種有損目的,故而惹到別人反感,亦或無損,而是帶有不善,讓人反感。
你心中有愛,在你眼中,世人皆有愛;你心中無愛,所視大千世界,人人冷漠。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十八
鏡子,能將所照到的東西真實的展示在我們眼前;鏡子,能讓我們自問、反思;鏡子,能讓我們成長、成熟。
暑假是所有學生的天堂,到了暑假,學生們便拋棄煩惱,盡情游玩。也有許多學生破了那個度。
好不容易向期末考試揮手告別,我所有的不快都發泄在暑假里。剛開始幾天我腦子里只有玩,認為暑假就是用來休息的。我懶床、著迷電腦、無視作業。認為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
鏡子里的人頭發蓬亂,眼睛一點神都沒有,面色蒼白,給人一副懶洋洋的樣子。我清醒了一些,意識到這幾天是錯了。不僅越來越墮落,還把大人的忠告當成耳邊風。暑假是給人休息的沒錯,但休息并不代表無止盡的娛樂。勞逸結合,勞在前,逸在后。我有點想通了,鏡子里的人也有了些神采。
我又想了想前幾天的行為,難道我準備在最后幾天熬夜補作業嗎?我看清了自己,并知道自己錯了。我靠近了鏡子,仔細端詳著眼前這個人,想起了這幾天欠下的作業,十分后悔。我想起了劉偉說過的“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我要精彩地活著!
我看了一眼鏡子里的人,他也看了我一眼,他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神采。我想通了,理了理頭發,飛快地向書桌跑去,將游戲拋之于腦后。人因自問而成長,因自問而成熟。大家都給自己一面鏡子,好好地問一問,醒一醒。
鏡子,不僅是用來照的,更是用來看清自己的。只有有了一面能看清自己的鏡子,才能少走許多曲折、崎嶇的路。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十九
我渴望掙脫時空的束縛,與你相遇。
——題記。
忽然,恍惚中我看見床頭的鏡子里閃過一道白光。醒來之時,我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空間。
一抬頭,我就看見了站在那里的他。這人長得讓我感到非常熟悉,好像我們認識了很久。他嘴角微微上揚,狹長的眼睛里看不出任何表情,雙手背在身后,仿佛有種傲視眾生的得意。我眼睛微微一凝:那不是我常有的動作嗎?怎么他也……我有些凌亂了,怔怔地看著他。許久,我問他:“你是誰?”他走到我跟前,非常搖擺地說:“你猜啊。”我也擺出那種樣子:“不猜。我怎么會在這里?”這時,我才發現,周圍的景象變成了是學校。而我們,正漂浮在它的上空。只聽他說:“你可真是囂張啊。走吧,我帶你去看看你是怎樣和他絕交的。”他大手一揮,場景就變換成了教室。
這時正是下課時分,我看到一個人正朝著坐在座位上的另一個我跑去。定睛一看,原來是那個朋友。他扭扭捏捏地說:“對不起,我把你的錄音機用壞了……”熟悉的場景,熟悉的話。我看見那個自己睜大了雙眼,一下子站起來,指著朋友的鼻子:“你真行!跟你說啊,明天如果我見不到跟我的一模一樣的錄音機的話,咱倆立馬絕交。”聽了這話,那個朋友先是不知所措,然后身體微微顫抖著,好像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而我正坐在座位上斜著眼看著他。他最終無比傷心地走了。而此刻,那個自己在我眼中是多么刻薄,刁蠻!我不相信這就是我自己,我不相信自己的形象會是那么不堪。我不相信我已經成為了自己最厭惡的人。
我雙手抱頭,極力想要說服自己:這是假的。但身旁的他卻好像看透了我的內心,輕易地否定了我:“你就是這么做的。”隨后,他又嚴肅地盯著我,目光把我的身體穿了個通透:“囂張啊!你怎么不囂張了?你自以為品德良好,高尚。但實際上呢?你是那么的虛偽自私!繼續下去會是怎樣?你好好想想吧!趁一切都還來得及……”
看著他緩緩消失在空中的身影,我忽然明白他是誰了。
此時,已天光大亮,窗簾已擋不住太陽的光芒。房間里也亮堂起來了。我挺起身,對鏡子里微笑的少年說:“放心,我會改變的,加油!”
透過鏡子看自己(專業20篇)篇二十
“鏡子里的人是誰?是另一個我嗎?她有自己的想法嗎?”面對鏡子,我有時會蹦出這句話。準確地說,鏡中人是我又不是我,她只是我的鏡像,但我更愿意稱鏡中人為我的雙胞胎姐妹,因為雙胞胎姐妹也是長得一模一樣的,而且心有靈犀:你笑,她也笑;你哭,她也哭。
有時面對鏡子,我幻想鏡子里的自己走入了《愛麗斯漫游仙境記》里的鏡中世界,那里的一切與我們居住的`世界是反像的,那該多么神奇和有趣?在反像的世界里,我想定會出現許多奇妙的現象,它們符合另外的科學定律。
我更愿意把鏡子當作玩具,每天都玩仍然樂在其中——。
即便上洗手間,梳頭發還是洗澡,我都會看見鏡子里的自己。
現在,我正對著鏡子寫作,皺眉斜眼歪腦袋,筆頂著太陽穴,茫然地看著鏡中的自己,作文本上的題目是——《鏡子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