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年級的教學中,如何采用適合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小編整理了一些經典的二年級教案案例,供大家參考改進自己的教學設計。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一
本組教材的主題是:用心思考勇于發現。
本組教材中的四個小故事,都是圍繞動手和動腦來選編的。課文中的那些發明創造的故事,也許只是在眨眼間的'靈機一動,看起來沒有費什么力氣,事實上哪怕是一個小發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動手,敢于懷疑權威,打破常規,沖破定論,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學習本組教材,目的不是要學生都立志做發明家或者整天想著發明創造,而是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1、激起學生的興奮點。
2、讓學生多動手,在實踐中學習語言。
3、認識52個生字,書寫33個,14課沒有生字。
1、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14課時。
單元自備。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二
1、學會左偏旁單人旁、雙人旁、豎心旁的寫法和練習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2、培養學生正確的“雙姿”(坐姿、執姿)。
3、點燃學生的寫字興趣。
4、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并且學會審美。
教學重點難點:單人旁,雙人旁、豎心旁的寫法。
課前準備:范字,書寫用品。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欣賞引趣
1、導入:
每個人都很向往美,會用自己的一生追求美。外表美確實很好看,讓人感到
賞心悅目。那么我們的字也是一樣,當我們每個人把自己寫的字展現在別人面前時,就好像我們把自己展示給大家。所以,寫好每一個筆畫,走好每一條路,寫美的字做美的人。
2、欣賞班里優秀的作業本,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文字中陶冶情操,激發寫字興趣。
二、復習雙姿,做好準備
1、復習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
2、復習執姿: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
三、復習筆畫
1、出示基本筆畫
2、背誦基本筆畫口訣
四、指導單人旁、雙人旁、豎心旁的寫法,掌握技巧
1、單人旁
(1)書寫要領:第一筆是短撇,斜度在45―60之間,第二筆豎在撇的中部下筆,寫成上露下垂。整個形狀成三角形,頂角朝上。教師示范寫并作講解。
(2)指導練寫有單人旁的字(提醒注意雙姿)。
(3)師生互動:對學生寫字作品進行評價,教師適機點評,對好的獎勵畫星。
(4)小結::注意坐的姿勢和寫的姿勢,書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看一筆寫一筆。
2、雙人旁:
(1)書寫要領:第一撇較短,第二撇略長,呈平行之勢,兩撇起筆一定要上下直對。豎不要寫得太長。
(2)描描寫寫。指導學生描紅時,要求筆畫連貫,一氣呵成。臨寫時要注意筆畫的起筆、收筆位置,既要注意筆畫間的聯系,也要注意體會筆畫運筆過程中的輕重緩急。
(3)、自己練練
3、豎心旁
(1)書寫要領:左點稍長,右點短小較平。豎在左半格,居中正直,不得與點相連。
(2)指導練寫有豎心旁的`字(提醒注意雙姿)。
(3)師生互動:對學生寫字作品進行評價,教師適機點評,對好的獎勵畫星。
(4)小結::注意坐的姿勢和寫的姿勢,書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看一筆寫一筆。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三
1、掌握左右結構中左右寬窄相等、左右長短相等及左右高低相等字的書寫要領。
2、練習書寫中左右寬窄相等、左右長短相等及左右高低相等的字。
教學重點:處理好左右的`寬窄關系。
教學時間:1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寫中左右寬窄都相等、左右長短相等及左右高低相等的字。
二、指導。
1、出示功數。
2、學生觀察字形。
3、討論交流。
左右寬窄都相等、左右長短相等及左右高低相等的字,書寫時該如何占位?
4、教師范寫。
5、學生練寫。
6、分析常見病因。
三、練習。
1、描紅、臨寫“鋼、顆、數、糧、校、沿”等。
2、完成“想一想”。
書寫“左右寬窄、左右長短、左右高低”的字應注意什么要點?
四、課后練習。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四
1、使學生掌握土字旁、王字旁、蟲字旁和單字的書寫要領。
2、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學習習慣。
3、在書寫訓練中進行愛學習的教育。
教學重點:偏旁和單字的書寫。
教學難點:如何記住書寫要領。
教學時數:1課時。
一、復習前課內容。
1、寫寫偏旁。通過練習,初步掌握提土旁、王字旁和蟲字旁這三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提土旁:短橫要有一定的傾斜度,豎居橫畫中間,提要挺直有力。
王字旁:王字做左偏旁時,兩橫要寫得稍短一些,豎居中,最后一筆提要注意與下一筆畫的呼應。同時要注意橫畫間的布白。
蟲字旁:邊豎內斜,中豎居中正直,提起筆偏左,點與折角對正。
2、描描寫寫。讓學生通過描紅,初步掌握帶有這三個偏旁的字的.書寫方法。要充分發揮描紅的作用,讓學生在描、寫的過程中不斷體驗、總結。
3、自己練練。
4、例字指導。
三、師生互動:對學生寫字作品進行評價,教師適機點評,對好的獎勵畫星。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五
1、掌握左右結構中左右寬窄相等、左右長短相等及左右高低相等字的書寫要領。
2、練習書寫中左右寬窄相等、左右長短相等及左右高低相等的字。
教學重點:處理好左右的寬窄關系。
教學時間:1 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寫中左右寬窄都相等、左右長短相等及左右高低相等的字。
二、指導
1、出示 功 數
2、學生觀察字形。
3、討論交流。
左右寬窄都相等、左右長短相等及左右高低相等的字,書寫時該如何占位?
4、教師范寫。
5、學生練寫。
6、分析常見病因。
三、練習
1、描紅、臨寫“鋼、顆、數、糧、校、沿”等。
2、完成“想一想”。
書寫“左右寬窄、左右長短、左右高低”的字應注意什么要點?
四、課后練習。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六
1、正確書寫“包、飽、泡、吐”四個字。
2、培養學生正確的“雙姿”(坐姿、執姿)。
3、點燃學生的寫字興趣。
4、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并且學會審美。
:通過本課教學,鞏固正確“雙姿”,喚起學生寫字的熱情。
:橫折鉤、豎折鉤的寫法。
一、課前交流,欣賞引趣
1、導入:欣賞硬筆書法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書法”的概念,激發寫字興趣。
二、復習雙姿,做好準備
1、復習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
2、復習執姿: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
3、齊唱《寫字歌》。
三、指導寫字,掌握技巧
1、揭題:今天我們學習4個生字。
2、學寫“包”。
(1)觀察:什么結構?你認為哪一筆比較難寫?
(2)指導練寫“包”。
學生說“包”的筆順。教師示范寫“包”字并作講解。學生練習(描紅兩個,仿影一個,然后寫兩個),老師巡視指導(提醒注意雙姿)。
(3)師生互動:對學生寫字作品進行評價,教師適機點評,對好的獎勵畫星。
(4)小結:獨體字要寫得不大不小,放在中間正好,難度大的`筆畫要寫正確、端正。
3、學寫“飽、泡、吐”。
(1)觀察比較:飽和泡與“包”有什么區別?
(3)“泡”字要左窄右寬。
(4)“吐”字的“土”上橫短,下橫長。左邊口的位置要擺放適當,不能太偏上或者偏下,這樣布局字才美觀。
飽、泡、吐”三個字逐個讀帖(讀帖是寫好字的關鍵),教師在黑板上范寫,邊提示注意點,然后學生描紅、仿影,再練習寫2個。教師巡視指導。初評,再練習,再評。對學生寫得好的字和寫得有進步的字要及時加圈給予肯定,鼓勵學生把字越寫越好。
四、創作練習,鞏固興趣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七
1、掌握左右結構中左長右短的書寫要領。
2、練習書寫左長右短的字。
教學重點:處理好左右的寬窄關系。
教學時間:1 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寫左長右短的字。
二、指導
1、出示 松 船
2、學生觀察字形。
3、討論交流。
左長右短的字,右邊的位置要偏上一些。
4、教師范寫。
5、學生練寫。
6、分析常見病因。
三、練習
1、描紅、臨寫“把、松、仙、姐、祝、積、記”等。
2、完成“想一想”。
右邊短小的字,右邊部分應該放在什么位置?
四、課后練習。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八
1、掌握言字旁、示字旁和衣字旁這三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2、了解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律并正確書寫。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教學,鞏固正確“掌握言字旁、示字旁和衣字旁這三個偏旁的書寫要領。”喚起學生寫字的熱情。
教學難點:言字旁、示字旁和衣字旁這三個偏旁的書寫。
教學時數:一課時
1、復習前課內容。
(2)具體說說貝字旁和頁字邊分配到具體字中,它們的形狀如何做到“因字而異”?
2、新課指導。
(1)讓學生在黑板上直接嘗試書寫示字旁,衣字旁。針對學生書寫現狀,師生共同探究,找出不足。
示字旁:這個偏旁分四筆寫成。書寫時首筆為側點。第二筆為橫撇,與點拉開距離。第三筆寫垂露豎,與側點對齊。末點靠近豎畫起筆處,并注意與首點的變化。
衣字旁:與示字旁同理,撇點和末點的位置稍低,并注意呼應。
教師黑板上再放大示范書寫,引導學生觀察。要求:仔細觀察每一筆書寫的位置。
(2)學習書寫示字旁,衣字旁,也可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直接引導學生發現它們相似的地方和細微有區別的地方,于此處著力尋求教學突破口。
3、書寫指導。
(1)“寫寫偏旁”。通過練習初步掌握這兩個偏旁的書寫要領。
4、言字旁的書寫訓練
(1)書寫要領:第一筆點寫成又側點,橫折鉤橫的部分稍向又上,豎的部分和點在一條弧線上,點,橫的起點和鉤的頂角約成等腰三角形,教師示范寫并作講解。
(2)指導練寫有言字旁的字講。
(3)師生互動:對學生寫字作品進行評價,教師適機點評,對好的獎勵畫星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九
1、會認本課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認讀18個帶拼音的字。
2、能準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詩句,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有味方式,激發學生觀看事物和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1、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城市的孩子很難見到,農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過,因此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是教學的難點。
放大的教學掛圖,蒲公英、蒼耳、豌豆等實物。
兩課時
1、會認本課12個生字,認讀18個帶拼音的字和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講讀課文第1節,并能背誦。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發學習興趣。
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想知道“植物媽媽”是什么?它干什么有方法?它有哪些方法?)理解:“植物媽媽”。
二、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詩有幾節,講了些什么?有哪些問題不懂?
三、檢查自讀情況。
1、分節指名朗讀,讀準字音。
(重點指導讀準:旅、落、洼、乘、刺、信)
5 2、提出疑難問題共同解決。
四、學習課文。
1、范讀課文,聽準每個字的讀音。
2、課文講了植物媽媽干什么的方法?
3、學習課文第1節。
(1)指讀課文第1節,這節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內容?
(2)理解:“孩子”、“已經長大”、“離別”、“旅行”等詞語。
(3)“四海為家”是什么意思?
(“四海”指到處,“為家”指作為生活、住的地方,“四海為家”是指植物的'種子傳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4、齊讀第1節。
5、指導朗讀。
6、指導背誦。
7、試背。
五、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
2、說說這些字屬于什么結構?按它的結構可分為幾類?
3、按字的結構類別進行指導示范。
4、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寫字,完成“我會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講讀第2~5節,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激發學生觀看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朗讀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背誦第1節。
二、引導:植物要旅行到底靠啥方法呢?讀下面的課文就知道了。
三、學習第2~5節。
1、學習第2節。
(1)指名朗讀第2節。
(2)這一節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內容?
(3)“預備”是什么意思,“怎么預備”的?
(4)這里的“落落傘”是指什么?
(5)出示蒲公英實物,說說蒲公英的種子是什么樣的?
(6)“落落傘”是干什么用的?
(7)“只要……就’說明了什么?
(8)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需要什么條件?
(植物傳播種子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本身條件:蒲公英的種子有毛茸茸的球,像落落傘;一是外部條件:風吹。)
(9)讀第2節。
(10)小結這一節的學法。這一節講什么植物?植物媽媽給孩子預備了什么?它是靠什么傳播種子的?指導背誦。
2、自學第3、4節。
(1)交流自學情況。
(2)結合插圖或幻燈片說說蒼耳和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3)觀看實物蒼耳子和干豆莢理解“帶刺的鎧甲”、“炸開”的意思。
(4)指導朗讀第3、4節。
(5)指導背誦。
(6)說說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需要什么條件?
3、學習第5節。
(1)這一節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2)“植物媽媽的方法許多許多”是指哪方面的方法?
(3)“那里”是指哪里?
(4)“粗心的小朋友”是指什么樣的小朋友?
(5)除了課文中講的以外,你還觀看到哪些關于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
(6)這一節告訴了我們什么?
(7)指導朗讀。
(8)指導背誦第5節。
四、朗讀全文。
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什么?
五、背誦全文。
1、按照每節詩的意思,先一節一節地背,然后背全文。
2、同桌互背,自由背。
3、指名背誦,背后評議。
六、擴展活動。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的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適當的方式展示和表現自我;懂得應當為別人服務。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感悟課文內容,理解體會“我選我”的理由。
信息資料
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學貴有疑,從課題處著眼,引導學生產生疑問,有了好奇心,學生自然會投入到學習中來。)
2、課件演示:播放多媒體課件(王寧自我介紹)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王寧是怎樣當上勞動委員的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我選我》來了解。(板書課題)
(課件的展示創設了問題情境,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不明白的地方研究一下。
(自主讀書要有所收獲,應引導學生邊讀邊想,發覺問題,提出問題,相互交流,必會增強讀書的效果。)
識字
1、用小黑板出生字詞,多種形式進行認讀。
2、同桌利用生字卡片進行互相讀互相正音。
3、開展“一字之師”游戲。自己選擇一個字,上臺領讀、組詞,并說說記憶的方法。
4、齊讀生字詞。
(識字過程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創造豐富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學用結合,促進識字能力的提升。)
朗讀
1、學生練讀課文。要求讀得準確,讀得流利。
2、分段朗讀展示,讀后點評。
3、通讀全篇。
(讀書要有目的,有層次,有情趣。學生的朗讀要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形成個性體驗,從中獲得享受。)
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認讀。
2、觀看字形結構,說說寫字時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范寫,指導重點筆畫,如“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筆是“丨”等。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識字環節教師面向全體的同時,還要關注個體,巡視過程必不可少,關注學生寫字姿勢,引導學生提升寫字質量,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課時
導入
1、通讀課文,了解讀書情況。
2、復習生字,選擇喜愛的生字說一句話。
(知識的復現,在練習中增強鞏固,促進積累與運用。)
精讀
1、教師范讀,學生評價。
2、用自己喜愛的方式練讀。抽讀,師生點評,加以指導。
3、小組分角色朗讀。
3、表演。小組內進行后,選出代表匯報展示。
(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有味的朗讀形式,使學生讀熟課文,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的優美。)
品讀
2、齊讀最后自然段,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里就響起一片掌聲?
3、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感受全文。(引導學生可通過多方式的朗讀或看插圖、同桌交流等形式進行體會。)
(交流體會,拓寬思維,強化理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不限形式,尊重學生的獨特體會。)
練習
1、出示課后“我會讀”的句子,多種形式練讀。
2、提問: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說法不同,意思相同)
3、照樣子說一說。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十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重點部分的敘述層次,體會過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感受中美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以及祖國的強盛使廣大僑民倍感自豪的感情。
投影片、照片、錄音機。
1、“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引導學生探究性,創造性地感受、理解、評價,鑒賞文本。
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
課前交流:錄音播放歌曲《友誼地久天長》
師:今天呂老師很高興,都說咱們是好朋友,猜猜呂老師為什么這么高興嗎?
生:因為我們家又來客人老師聽課了,這回的客人可不一般,他們是呂老師的領導。
生:因為我們家來了兩位尊貴的客人,他們看起來和藹可親,給我們這個大家庭增添了快樂,溫馨的氣氛。
生:今天不僅呂老師高興,我們也非常高興,因為我能感受到領導對我們的關愛。
師 :是啊,愛我們的人今天走進了我們的課堂,讓我們好好表現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好學生,好朋友,好嗎?上課!
導入課文:
師:伴著這首世界名曲《友誼地久天長》讓我們一起走上一段難忘的友誼的航程(齊讀課題)
(學生默讀思考,討論,教師巡視,參與其中)
生: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的出訪不僅贏得了美國人民的友誼,也使廣大旅美僑胞倍感振奮與自豪。(師隨即板書:贏得友誼,倍感振奮、自豪)
生:課文第二自然段具體描述了“贏得了美國人民的友誼”第四自然段寫了“華僑倍感振奮與自豪”的表現。
生:我發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是個過渡段,它把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內容都概括了。
(打出第三自然段文字投影)
師:了不起,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同學們再讀這一自然段,體會一下它的作用。
(生自由讀)
生:我知道這一自然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上次考試中我們遇到的,中國海軍不僅贏得了美國人民的友誼是總結上文也就是承上了,也使廣大旅美僑胞倍感振奮與自豪是總結了下邊的內容,也就是啟下,引起下文。
師:說得多好啊 !確實如此,它就像一座橋梁,把這兩部分內容緊緊地聯結在一起了,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作文中,盡可能地使用過渡段,使段與段之間銜接自然,前后連貫,讓文章更加具體、完整!
1、讀議第2自然段:批注課文,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
師 :那么,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次出訪確實贏得了美國人民的友誼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課文的字里行間,有許多的地方值得我們琢磨,品味。如果你有想法就隨手寫在課文 的空白處,留下你思考的痕跡。(學生邊閱讀,邊動筆批注課文,教師參與到學生的閱讀中去,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思考)
師生對話:
生:我從“人們奔走相告,紛紛趕來爭睹中國軍艦的風采。一連幾天,圣迭戈軍港洋溢著歡樂友好的氣氛。”這兩句話看出,這次出訪贏得了美國人民的友誼。
生:我從“紛紛爭睹”一詞體會出 人很多,人們都是爭先恐后地來看中國軍艦的風采。
生:我補充,還能從這段的“奔走相告”體會到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所有人。
生:我還要補充蘭蘭的意見,從“奔走相告”還能看出這些外國人是多么熱情,多么好奇呀!因為這是中國軍艦第一次到達美洲大陸啊!
生:中國海軍艦容整潔,士氣高昂;水兵們舉止文明,充滿自信。
(出示照片:中國海軍艦容軍姿)
師:你覺得中國海軍艦容軍姿怎么樣?
生 :很精神(帥)、(士氣高昂)、(有氣質)、(威武)
師 :你們能把我軍的這種帥氣讀出來嗎?
(指名讀、評議后齊讀。)
師:確實很帥,所以不僅使普通老百姓前來紛紛爭睹,也博得了美國軍官的稱贊。
(打出軍官稱贊的話語投影)(指名讀)
生評價:我覺得他沒有讀出稱贊的語氣,沒有發自內心的贊揚,我想來讀一讀。(該生讀)
師:給你們大家一次當美國軍官的機會學著她的樣子一起來夸夸咱們中國的海軍吧!
(激情齊讀)
生:我從“在美麗的圣迭戈海灘,兩國官兵,一起野餐。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十一
總課時:
1、能關注身邊的事物,并從中發現美和欣賞美。
2、能用語言較清楚地描述物品的某一特征,并畫出物品的一些特征。
3、在活動中表現出合作的態度。
重點:找自己認為“美麗”的物品,談自己喜愛的理由。
難點:發現“美”,說說美。
教具:多媒體“博物”。
學具:帶上自己喜歡的物品。
1、課前布置學生帶家里認為最美,自己最喜歡的東西。
2、課前師生共同將帶來的美的小物品,布置成小型展覽。
2、你們認為我們怎樣組織欣賞比較好?
(全班集體討論,選擇最佳欣賞方案。)。
1、教師以一種較為松散的形式,自由欣賞別人所發現的美物品,自由交流。
1)教師示范向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a)介紹帶來了什么東西?叫什么名字?
b)這件東西有什么用途?
c)你認為它美在什么地方?
d)對物品的形狀、色彩??的'介紹。
e)你覺得把它放在哪里最美?
2)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帶來的美麗的物品。
能運用教師傳授的欣賞評價方法,進行述說、評價。語言流暢、清晰,意思表達清楚。
2、師生相互評價美的物品。
說說評價美的方法?
3、學生、老師在帶來的物品中共同尋找出最美的物品。
選擇自己認為最美的物品描畫下來,能抓住自己喜愛物件的主要特征并將它畫下來。
1、及時反饋、糾正,并參與其中。
2、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對照說說你抓住了物品最美的什么特征?
課后反思: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十二
1、了解學生產生不同情緒的表現,學會識別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2、使學生認識到情緒是可以調節的,使學生初步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幫助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情緒變化.
2、引導學生對比小精靈和小胡涂的兩種不同表現,認識調節情緒對自己生活當中的影響。
3、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學內容。
人的情緒是一種心理現象,高興、愉快、輕松、緊張、苦惱、憂郁等都屬于情緒活動.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需要的一種主觀體驗,情緒和人的健康有密切關系.積極情緒對健康有益,消極情緒會影響身心健康.本節課教師就是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當中不同的情緒表現可以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適當的調節自己的情緒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堅強樂觀的精神品質,幫助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四、教學方法。
本節課教師采用創設情境的方法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引發學生對調節情緒的認識,通過對比自己和小精靈,自己和小胡涂的不同,找到調節情緒的適當方法,借助學習交流活動掌握調節情緒的技巧.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教師和學生談話:同學們已經連續上了兩節課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快樂老家,放松一下心情.教師播放快樂老家的音樂和學生一起拍手欣賞.師:同學們,有時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揭示課題: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2、導航燈.師:小精靈在調節自己的情緒上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一起觀察圖片.指導學生觀察第一幅圖,并說說小精靈的故事.
生:小精靈不小心丟了鉛筆,不但沒有急噪,反而告訴自己:別難過,就是再難過鉛筆也找不回來了,還是認真聽課吧.生:在這種情況下,小精靈可以自我安慰,自我開導.指導學生觀察第二副圖,說說圖中小精靈的表現.
生:小精靈考了100分,但是他沒有沾沾自喜,并告訴自己:不能驕傲一定要繼續努力.生:小精靈是怕自己被100分沖昏了頭腦,用自我提醒的方式告誡自己.他的這種作法值得我學習.以前我考試成功了總是驕傲,所以下一次考試往往是以失敗告終.指導學生觀察3,4幅圖并說說小精靈有哪些有效控制情緒的行為.
生:爸爸媽媽出去了,小精靈獨自在家,天黑了,小精靈感到害怕,但是他對自己說沒有什么可怕的,還是專心做作業吧.
師:小精靈是用自我暗示的方法轉移自己的害怕情緒.你在生活當中有沒有類似的經歷?
生:我自己在家時也會感到害怕,不過打開電視,精采的動畫片吸引了我,漸漸的.就不害怕了.
生:考試的時候我會感到緊張,望望窗外的景色就不那么緊張了.
生:有時因為一件小事心情不好,我就小聲歌唱,轉眼間煩腦的事就忘了.教師在學生交流自己的經歷體驗時,對學生的積極作法及時鼓勵肯定.
生:小胡涂考試時遇到不會的題,可以跳過去先做自己會做的題,等基本上答完試卷以后,再回頭思考這道題,這樣可以爭取到更多的考試時間,不至于耽誤考試.
生:面對學生的嘲笑,小胡涂你不要暴跳如雷,這只是生活當中的一件小事,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用良好的學習表現可以獲得同學的贊賞.
生:上課的時候很關鍵,小糊涂應該集中注意力聽課,不應該再為其它的事而煩惱,否則會影響聽課效果.
師:你和你的同學還有哪些不善于調節情緒的行為?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在討論交流時大膽談出自己和同學的不善于調節情緒的表現,并互提意見,相互學習.
4、總結: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有效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富有色彩.最后,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師生一起欣賞歌唱快樂老家.
六、學具、教具和教學媒體的使用。
借助多媒體播放快樂老家的音樂,幫助學生調節自己的緊張情緒,放松心情.借助幻燈片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并對比小精靈和小糊涂的表現,認識調節情緒的重要性.。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十三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進位),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退位),問題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加減法估算。
知識點: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能力點:
1、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分析對比的能力。
4、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
5、培養他們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德育點:
1、使學生知道數學問題的提出是有現實意義的,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2、鼓勵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3、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協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能力點: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對學生進行公德教育。
教學重點: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計算方法,能運用多種方法正確計算。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學校決定組織我們二年級的小朋友去參觀博物館,出示圖。4個班的同學只給了兩輛車,每輛車只準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大家估算一下哪兩個班可以合成一輛車呢?(小組交流)
匯報不同的乘車方法。
師:有這么多的方法,我們如何驗證呢?(把兩個班的人數加起來看看是否超過70人)
二、自主探究:
1、驗證二(1)和二(2)班的同學能否乘一輛車。小組合作,也可以請小棒來幫忙。學生匯報:
(1)用口算30+30=60,60+6=66沒有超過70,可以兩個班合乘一輛車。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兩個班可以和乘一輛車。
(3)用小棒,先擺3捆6根,再擺3捆,合起來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兩個班合乘一輛車。
(4)我使用豎式計算的,個位6+0=6,在個位寫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寫6,所以等于66。
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又快又準確?
2、用你喜歡的方法驗證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輛車。選出比較快的人,說一說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豎式計算應注意什么?(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的數寫在個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數寫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運用:
1、計算下面各題。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2、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
能力點:
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點:
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計算:36+21=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計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學生試算。交流算法。
3、怎樣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從哪一位加起?6+5超過了10怎么辦?師:我們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寫上一個小小的“1”字表示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在加十位時不要忘記加上這個1,也可以從這個1加起。
4、比較36+21與36+35有什么不同?
5、計算46+24,試算,可以借助于小棒。個位的0可不可以不寫,為什么?
6、小組合作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你認為還應該提醒同學們什么問題?
三、拓展運用:
1、“做一做”,圖中有什么信息?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十四
1、正確認讀本課1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借助字典獨立讀文。
學習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尊重、關愛他人。
一、導入新課
2、出示課題9《珍妮的帽子》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聽生字的讀音。
2、學生自由讀文,勾畫出文中的生字生詞。
3、學生讀勾畫的生字生詞。
4、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識記生字生詞。
5、教師檢查學生的識記情況。
6、逐段檢查讀文。指名讀文。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讀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一)學習一段
1、疾病使珍妮發生了哪些變化?
比以前更瘦小,不如往常活潑,美麗的金發也快掉光了。
2、指導朗讀:多么可憐,多么讓人同情的小姑娘啊!讓我們帶著對她的`同情
讀這一段吧!
(1)自由讀
(2)指名讀
(二)學習二段
1、當珍妮快來上課時,海輪老師鄭重地宣布了一個什么決定?
從下星期開始,學習認識各式各樣的帽子。每位同學都要戴自己最喜歡的帽子到學校來,越新奇越好。
要求學生自己根據生活實際理解“鄭重”的意思,根據生活實際理解“宣布”的意思。
2、指導朗讀:海倫老師鄭重宣布的話要用什么樣的語氣讀?
(1)自由試讀
(2)指名讀
(三)學習三段
1、珍妮來上學時,她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借助字典理解:“忐忑不安”的意思。
2、珍妮為什么戴帽子來上學?
她的頭發快掉光了,不戴帽子會很難看。
3、她戴了帽子后的心情為什么忐忑不安?
怕同學們看到她戴帽子感到奇怪,會看她的帽子,更怕別人發現她帽子下的秘密。
4、中是怎樣描寫她當時的樣子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她站在教室門口,摸了摸頭上的帽子,遲遲沒有進去。”
5、這些描寫說明什么?
她非常擔心別人注意她的帽子,發現帽子下的秘密。她壓力很大,她又想進教室又
敢進教室。
6、指導朗讀:同學們太了解珍妮了,懷著珍妮那樣的心情讀讀這段。
指名讀
(四)學習四段
1、當她進到教室時看到什么情景?
班里每一個同學都戴著帽子,他們的帽子五花八門。
根據學生生活實際理解“五花八門”的意思。
聯系上文珍妮擔心別人注意她的帽子理解“意外”的意思。
2、珍妮的帽子和其他同學的比起來有什么不同呢?
其他同學的帽子五花八門,新奇古怪。珍妮的帽子平平常常,很普通。
她的心情變得輕松了,沒有壓力了。由不活潑變得又像以前那樣活潑了。
4、聯系上文理解理解“妨礙”“自如”的意思
5、指導朗讀:我們真為珍妮高興阿!快讀讀這一段吧!
(1)自由讀
(2)齊讀
(五)同學們想一想,海倫老師為什么讓同學們都戴帽子,你明白了嗎?
海倫老師不是真的讓同學們學習認識各種帽子,而是讓生病的珍妮能夠心情愉快
來上學。
珍妮上學的第一天就這樣愉快地度過了,后來的情景是怎樣的呢?
(六)學習5段
指名讀五段從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珍妮完全忘記了戴帽子的煩惱,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了。
四、再讀課文,回歸整體
珍妮又像以前一樣快樂了,這都是海倫老師精新安排的結果,海倫老師想的多周到哪!
自由讀文體會海倫老師的良苦用心。
五、拓展延伸
你想對可敬的海倫老師說些什么?請同學們大聲地說吧!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十五
1、引導學生嘗試把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通過一個或多個畫面表現出來。
2、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內容表現得生動、有趣。
故事的表現。構圖的合理性,畫面的生動性、趣味性。
教具學具:諺語故事、故事畫、繪畫工具等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階段:
老師:請幾位同學講講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歡的故事。(引出課題)故事畫
2、發展階段
(1)動畫片段欣賞:
(2)教學示范:老師講一個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畫面。
(3)教材范例欣賞:欣賞同齡人的`作品,有單幅畫、有組畫,題材較多。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學生可以選擇中國諺語故事,也可以選擇自己編故事或根據自己的經歷編一幅或一組故事畫。
表現方法:可先畫故事的主體再添畫背景,然后寫上故事的內容。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十六
藝術課程著力讓學生在圍繞人文主題的藝術學習中,輕松、快樂形成藝術能力和藝術經驗,獲得尊重、關懷、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養,啟蒙每個人的真實情感,促進個性的完善與發展。在課的一開始,我設置讓學生感受春天大自然發生的變化,享受春天帶給我們的快樂、安寧,引出這美好的一切是因為我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查是這些對于盲童來說是不可能感受到的,引發學生對盲童的關注。這樣的導入環節,目的是充分挖掘出學生的真情實感,培養學生友善、關愛的人文素養。
想象和自由創造是游戲和童話故事的優勢,有組織或隨機的游戲活動、充滿想像的童話故事,可以增進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藝術學習的興趣,不僅使學生輕松愉快,更能使他們純樸、率直的本性得到自然的流露,同時還能潛移默化地養成開朗的性格,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學習,使生活變得更充實、更有活力。在律動、感受盲人生活、聽七色花的故事等環節中,啟發學生熱愛并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學習與生活環境,感受生活中被愛和愛別人的情感,更加熱愛生活。
師:小朋友們,春天已經來到了,大自然發生了許多讓人驚喜的變化,都有哪些呢?
師:你們真是思想豐富的人,那我們一起迎接春姑娘的到來吧。
音樂,師旁白,學生律動:
花兒紅了,草兒綠了,小燕子飛回來了,溫暖的春風吹得柳枝輕輕地搖蕩。小河里,鴨子們歡快地戲水;花叢中,小蜜蜂辛勤地飛舞著;草地上,小朋友們唱著春天的歌,愉快地唱啊,跳啊,笑啊,放風箏,捉迷藏,做游戲,一個個高興極了。啊,春姑娘真的來了!
師:春天的到來帶給了你們什么?(快樂、清新)
師:如果你是大自然中的一個小生命,你希望自己是什么?
小草:象征生命
花:鮮艷、漂亮
天空:廣闊等等
金黃:收獲
白:純潔
師:你們知道老師的希望是什么嗎?我希望自己是金燦燦的油菜花,它金黃的顏色代表著光明、收獲,我還希望自己是一只小白鴿,它是那么純潔、自由,我甚至還希望自己是一株小草,因為它的生命力是那么旺盛,我希望自己是任何一個生命,因為我們能感受到這么多的快樂,世界的五彩斑斕都在我們的眼里,因為我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師:可是你們知道嗎?在世界上,在我們周圍,竟然有許多像你們一樣大的孩子卻不能享受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快樂,他們看不見藍藍的天空,美麗的花兒,綠綠地草地,甚至不知道爸爸媽媽長什么樣,更沒有選擇顏色的權利。因為他們是需要我們幫助的人――盲童。
師: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他們,了解他們。有誰愿意來體驗一下盲童的生活。
讓一個學生蒙上眼睛,讓他在教室里走一走
說說感受:有哪些困難?心情怎樣?
黑黑地,好像前面有堵墻,很害怕;感覺要摔倒、孤獨、無助等
師:看到這樣一個情景,你會怎么樣?
再走一走,盲童再說說感受:溫暖、信心
幫助他的學生說說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師:生活中、學習中他們會碰到很多的困難,接下來我們一起走入他們的生活。
情境:
1、人流擁擠的十字路口,汽車喇叭嘀嘀地叫個不停,一個盲童想要過馬路(請些小朋友來制造出馬路上吵鬧的聲音:凳子、桌子、嘴巴等)
2、盲人小朋友也向往你們有這么多的'玩具,今天老師準備了積木,看看他是怎樣搭起來的。
3、我們來模仿盲人穿衣服、系鞋帶,每組一個人參加比賽。
師引導學生之間參與對話:
學生討論:誰來幫助他們?(父母、老師、同學、社會)你會怎樣幫助他!師:你的行為可以幫助他,有時你還可以用話語來激勵他。
師: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如:我想把滿天的星星都摘下來,送給那些失明的人。
我要告訴他,你不要灰心,有很多的人都會幫助你!
我來幫助他,我的眼睛就是他的眼睛!
我要告訴他,世界上有和你一樣不幸的人,可他們不放棄對生命的追求,自強不息,最終獲得了成功。
師隨機評價:你真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
你這么善良,大家都會喜歡你!
師:那么讓我們大家都來關心他們,讓我們一起大聲地告訴他:我就是你的眼睛!(多媒體出示)
師:盲童小朋友聽到了小朋友的話,非常感動,送給我們一首詩:(音樂背景)
從小我就是一個盲童娃娃, 燕子在為我吟唱著春天的故事,
在摸索探求中漸漸長大。 小溪在為我講述著金秋的童話。
雖然我看不見五彩云霞, 我不寂寞,
心中卻盛開著芬芳的鮮花。 我不憂傷,
雖然我看不見奔騰的江河, 我的知音,我的朋友遍天下。
洶涌的波濤卻在我腦海拍打。
師邊講故事,邊撕下花瓣用動作表示故事
師:你想擁有這樣神奇的花瓣嗎?
小組合作制作七色花
師:如果你們的七色花真有傳說中奇妙的功效,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其實你們已經擁有了美麗的七色花,不是嗎?它就開在每個小朋友善良的心靈里。
剛才還有許多小朋友沒有來得及表述自己的愿望,就請你們把美好的祝愿寫在花瓣上,送給需要幫助的人。只要你、我、他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的明天!
說說每個人的愿望
二年級教案寫字課(模板17篇)篇十七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68~70頁。
教學目標。
1.知道幾個相同的數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計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較簡單,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能正確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出乘法的積。
3.逐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幾個幾相加。
1.初步認識幾個幾相加。
(出示主題圖)。
談話: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鄰居小雞一起來到綠油油的草地上,一邊玩著,一邊尋找食物。請仔細看圖,小白兔是幾只在一起的?小雞呢?(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雞是3只3只在一起的)。
誰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板書:2+2+2=6(只)]。
追問:這里有幾個2相加,得多少?(板書:3個2相加得6)。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的加數,它們有什么特點?(同組小朋友可以互相討論)。
2.補充生活中幾個幾相加的例子。
談話:第一個算式的加數都是2,第二個算式的加數都是3,它們都是相同的數相加。像這種相同的數相加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
比如,一雙筷子有2根,那么4雙筷子有多少根?誰會列式?
(板書:2+2+2+2=8)。
這個算式是表示()個()相加得8。
再比如,每組都是4個小朋友,像這樣的3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誰會列式?(板書:4+4+4=12)。
這個算式是表示()個()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幾個幾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玩具娃娃)。
誰知道這兒一共有多少個聰明娃娃?
讓學生獨立觀察得到:橫看看是3個5相加,豎著看是5個3相加。
(板書:5+5+5=5,3+3+3+3+3=153個5相加,5個3相加)。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的得數,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不管是3個5相加,還是5個3相加,算出來的都是這兒一共有的聰明娃娃的個數,所以得數相同,都是15。
二、初步認識乘法。
1.創設情境,引入乘法。
談話:一張電腦桌上有2臺電腦,4張電腦桌上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知道的?(板書:2+2+2+2=8)6張桌上呢?9張桌上呢?(請學生把算式寫在練習紙上)。
小朋友,你們在列式時感覺怎么樣?(學生可能會說算式太長了,很麻煩)。
有一種方法能解決這個問題,想學嗎?(板書課題:認識乘法)。
2.寫、讀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像4個2相加,還可以用乘法算。寫作4×2=8或2×4=8。介紹乘號、乘數、積等名稱。(板書:4×2=8或2×4=8,并在算式下邊標注乘號、乘數、積)。
指名口答“想想做做”第3題。
3.反思乘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