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念作文300字 思念作文800字篇一
張籍矛盾地羨慕起那些葉子來。畢竟,葉子落了,還可以歸根,而自己呢?
思緒萬千的張籍,突然被窗外飛過的鴿子吸引住了,那是一只信鴿,腳上還綁著一封信。他不禁眼睛一亮:對呀!我雖然見不到自己的親人,但可以寫一封信回去,問候親人,報個平安啊!
想到這里,張籍連忙磨好墨,鋪開宣紙,給自己遠方的親人寫起信來。
信,已寫了滿滿幾頁,但還未寫完。這個離鄉(xiāng)別井的孤獨詩人,雖有滿腹經(jīng)綸,也無法把自己對親人的思念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或許,因為離開家鄉(xiāng)的日子實在太長,使身在異鄉(xiāng)的張籍縱有千言萬語也不知從何說起。他放下手中的筆,不禁思念起家鄉(xiāng)那高挺的翠竹,歡唱的鳥兒,遼闊的田野,還有熱心腸的鄰居以及交往篤深的朋友……不知不覺早已潸然淚下。
他回過神來,再次提起手中的筆,疾書了一封家書。
信終于寫好了,張籍將它交到送信人手中。可是,就在送信人即將出發(fā)之時,張籍又擔心剛才寫得過于匆忙,生怕還有什么遺漏,于是,急忙跑著追上去:“請留步,請留步!”打開信封,仔細查看一番,直到他放心了,才將信重新封好,交還給送信人。
張籍不僅把自己的信交給了送信人,還將自己的一顆思鄉(xiāng)之心一同交給了送信人。
張籍抬起頭,又看見樹葉枯黃飄落,飄進了土地的懷抱。想著我什么時候才能像枯葉一樣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呢?
思念作文300字 思念作文800字篇二
從嵐皋返長安,頓陷冗務(wù)之中。一事套一事,幾無閑暇。不過我還是會閃念嵐皋,想嵐皋。嵐皋的種種情景,爍爍明滅,意味深長。
嵐皋在大巴山北麓,隸屬陜西安康。過去不了解這里,讀文獻才知道,此地設(shè)過路盤問一類的治理機構(gòu)才三百余年,置縣才一百余年。澗幽林蔭,也可以生存。可惜山高皇帝遠,久處自然狀態(tài),到現(xiàn)在還很貧困。
跟縣領(lǐng)導走了幾個村,總的印象是嶺峻溪清,云白天藍,空氣特別甜,居民多住岸上或壩上,經(jīng)濟除了土產(chǎn),就是餐飲和客棧了。
四季鎮(zhèn)天坪村有養(yǎng)蜂的,其方法極為別致。在我的經(jīng)驗里,養(yǎng)蜂人往往是由南到北趕花,在河邊或路旁擺一些方塊蜂箱,放蜂采集田野的花以釀蜜。然而這里的養(yǎng)蜂人是用木板或竹片箍桶,把桶固定在懸崖上以放蜂。在零星的雨中,驀地發(fā)現(xiàn)峭壁上高低錯落的有幾個桶,十幾個桶,甚為困惑。獲悉這是釀蜜,真是驚喜。
我還在一個作坊看到有鐵匠打制工具。作坊低矮,只有幾平方米,僅可容身。工匠曾經(jīng)在企業(yè)上班,以破產(chǎn)回家,辦了這個作坊。他燒紅鐵件,放在鐵氈上掄起鐵錘砸著,三番五次,就是一把鐵鏟了。在墻角擺著一堆成型的工具,都是他打制的鐵鏟、鐵鋤、鐵刀、鐵锨和鐵簸箕。爐火熊熊,他的工具一片藍光。我問:“兒子會跟你學嗎?”鐵匠說:“不感興趣,不學。”法國作家左拉神經(jīng)衰弱,導致失眠,遂離開巴黎,在大地上游來游去,到黃昏便隨意投宿到一個作坊。這里的父子都是鐵匠,其父為主,其子為副,彼此配合得十分默契。其父既強健,又開朗,讓左拉高興,竟長期住此,從而治愈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毛病。太巴山的鐵匠始終站在暗中,似乎很靦腆,很憂郁。
我至嵐皋,是進行文化扶助的。受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的安排,我在嵐皋中學做了一場關(guān)于散文創(chuàng)作的報告。我按時進會議廳,只見300余學生、語文老師和青年作家已經(jīng)正襟危坐,安安靜靜的。頃感文學的神圣,便以肺腑之言交流。報告結(jié)束,是答問。答問結(jié)束,是局長的總結(jié)。這時候,有一個學生跑上來簽名,一個引來幾十個,蜂擁成陣,于是局長的總結(jié)就中斷了。
我并不以為自己怎么樣。誠摯的感受是,在大巴山北麓的嵐皋,不僅文學依然神圣,而且這些拘于僻壤的童男童女,充滿了對文明的向往。除了簽名,也有學生讓我寫一行勵志之語的。我一一照辦,不敢怠慢,因為這些學生太純潔,太懇切了。最后一個女生,羞怯地囑我為自己的爺爺寫一句祝福之辭。一個帶著眼鏡的男生,要我為他的妹妹寫一句鼓舞之言,便胳膊微抖著,聲音微抖著說:“老師,嵐皋的南宮山非常美,盼你有機會看一看。”我說:“好的,好的。”他一鞠躬,悄然離開了會議廳。
這是嵐皋唯一的高中,老師多是安康轄區(qū)的,省級或國家級大學的老師難以久留。有免費師范生應(yīng)該回嵐皋中學執(zhí)教,然而他們常常毀約。今年當有6位免費師范生返嵐皋中學,遺憾他們盡飛四方。王校長很是焦慮,怕幾年以后,十余位老師退休了,誰將到這里補充!
一場報告,竟使我有幾天不得安寧。竊以為教育資源的不均,是虧損了嵐皋的學生。同年而生,嵐皋的學生要考入北京、上海或廣東的大學,只能是偶爾降臨的`天才了。
實際上像嵐皋這樣的僻壤之地,在中國也還有吧!然而我與嵐皋有了往來,便當為嵐皋的學生而鳴。我是否要上呈一個提案,以加強免費師范生的踐約責任?或是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為邊遠的學生盡我微薄之力?
在長安,思嵐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