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思念親人思念親人篇一
如同往常一樣,我與家人們捧著幾束清菊,來到天馬山前,坡上的花環越來越鮮艷美麗,但對于前來祭掃的人們無疑只是畫蛇添足罷了。
小時候,在眾多的長輩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伯爺爺了。還記得每年春節,我都會與媽媽爸爸一起去伯爺爺和伯奶奶的家中拜訪。他的家里并不像平常人家中一樣,春聯、燈籠、窗花把家裝點得紅紅火火。伯爺爺總是在窗臺擺上一盆清菊,有時是白色,有時是黃色,伯奶奶嫌棄菊花總是不吉利的,都是用來祭奠的,但伯爺爺卻不以為然,還偏愛它們的素凈、淡雅與高潔。
除了伯爺爺喜好的不同,還有一個理由是我無法對他印象不深刻的,每次與別的親戚見面時,第一總先問我的學習、成績,再說幾句客套話,但伯爺爺從不過問我的學習,他總先問我一道腦筋急轉彎:“樹上有七只鳥,用槍打死了一只,還剩幾只呢?”第一次,我直接答“六只”,伯爺爺樂開了花,就像小孩子惡作劇得逞一般,笑道:“槍聲音那么大,其它幾只又不聾,當然都嚇飛啦!”但當我答“零只”時,他卻又笑道:“怎么是零只呢?簡單的數學題都不懂!”就這樣一次一次,每次都讓伯爺爺“得逞”,我總是說不對答案。直到有一天,我才如夢初醒般明白,這題根本沒有絕對正確、唯一的答案。而伯爺爺,仿佛通過這樣一個特殊的方式讓我明白,所有的事物并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一個方面看它是如此,而另一個方面卻又不同。他想讓我去跟隨自己的初衷、夢想以及心走這條漫漫的人生之路。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手捧清菊。伯爺爺,我會帶著您給我的教誨,去行這人生的迢迢大路。
愿您安息!
思念親人思念親人篇二
我的外婆在我小時候對我疼愛得很,好的吃的全都給我留著。
小時候我總是很調皮,也因此弄壞了許多件衣服。一次過年后沒幾天,我因為調皮,就把新衣服給劃到了一根鐵絲上,劃出了一道長長的裂口,我便哭著去找了外婆,外婆說:“這沒有什么的,外婆會變魔術,一會衣服就好了。”于是你拿出針和線,開始極其認真的給我縫了衣服,生怕那一針沒有縫好,而不好了。
四年級以后我不經常回老家了,但外婆還掛念著我,我每次回去,就把平時不舍得吃的零食拿給我吃,還經常給我零花錢讓我買零食和玩具,并且總是陪我玩,總讓我快快樂樂的。還總是說:他們不累,不愛吃這些零食,花不了多少錢。
但我都知道,根本就不是變魔術,他們也不是不累,不愛吃,不咋花錢,他這都是疼我愛我,才對我說了這些謊言。
又是一年傳統清明節,我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思念。
思念親人思念親人篇三
1、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2、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蘇軾《水調歌頭》
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6、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7、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11、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2、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1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5、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17、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司馬光《西江月》
20、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玉樓春》
2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22、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
23、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思念親人思念親人篇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關于“清明”的千古名作。
傳統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是重要的掃墓和祭祖的日子,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今年的傳統清明節,爸爸開車帶著媽媽和我回老家給奶奶上墳。爸爸的老家在東至縣的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奶奶的墳墓建在半山腰,我們把奶奶墳前的枯枝、雜草和落葉清掃干凈,然后我們獻了美麗的鮮花,我還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媽媽告訴我:“古時候的傳統清明節,人們除了掃墓、祭祖之外,還喜歡踏青游玩,如果天氣晴朗,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出去游玩。”于是上完墳后,爸爸陪著媽媽和我四處游玩了一番。
你知道嗎?傳統清明節不僅是個節日,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呢。俗話說“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清明時節,氣溫回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相比其他傳統節,傳統清明節真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呀!
思念親人思念親人篇五
2、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沈如筠《閨怨二首其一》
3、樵子漁師來又去,一川風月誰為主。葛長庚《鳳棲梧綠暗紅稀春已暮》
4、何時石嶺關山路,一望家山眼暫明?元好問《秋懷》
5、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杜甫《宿府》
6、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張九齡《西江夜行》
8、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發。李白《江南春懷》
9、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周邦彥《六丑落花》
12、歸家夢向斜陽斷。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3、墻里秋千墻外道。蘇軾《蝶戀花春景》
15、淚鴻怨角,空教人瘦。吳文英《瑞龍吟送梅津》
16、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17、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崔顥《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18、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納蘭性德《南鄉子秋暮村居》
19、日落征途遠,悵然臨古城。李百藥《秋晚登古城》
20、刷羽同搖漾,一舉還故鄉。沈約《詠湖中雁》
21、卻恐它鄉勝故鄉。陸游《南鄉子歸夢寄吳檣》
22、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3、萬頃煙波萬頃愁。淮上女《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24、晞發處,怡山碧。劉克莊《滿江紅和王實之韻送鄭伯昌》
25、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26、身是客、愁為鄉。史達祖《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27、從今后,夢魂千里,夜夜岳陽樓。徐君寶妻《滿庭芳漢上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