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不僅僅是語言流暢,更要有獨特的觀點和深入的思考。小編為大家挑選了一些優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靈感和思路。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一
今天,奶奶教我包粽子。
首先,奶奶先把粽葉對折再對折,再把一些糯米放一些在底部,把半個咸蛋黃放在中間,和肉在一起,最后再把糯米鋪在上面,把粽葉蓋上,一個蛋黃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最拿手的就是包肉粽子了。她先把粽葉對折再對折,成了一個“漏斗”形狀,再用糯米把這“漏斗”的底部填空,加了一塊廋肉和一塊油肉,在糯米的上面,一塊廋肉和一塊油肉的上面又加了一些梅干菜,梅干菜上面又加了一層糯米之后,奶奶再把粽葉蓋上,再對折,一個粽子就在奶奶手下誕生了。
我也學著奶奶包粽子。
我拿過了一個粽葉,把它對折再對折,奶奶說:“太小了。”我再一次對折再對折,奶奶夸張地說:“哇,巨無霸。”我又一次對折再對折,奶奶嘆了一口氣說:“總算是對了。”當然了,失敗乃成功之母嘛。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先用糯米把“漏斗”的底部給填平,奶奶點了點頭,我拿了一塊廋肉和一塊油肉放在糯米的上面,又抓了一大把梅干菜放在一塊廋肉和一塊油肉的上面。這時候,奶奶說:“梅干菜不要放太多。”我又去掉了一些梅干菜,之后,我又拿了一些糯米放在梅干菜的上面,等看不出有梅干菜和肉之后,我再把粽葉蓋上,一個肉粽就被我給做好了,奶奶看了直夸我聰明。
糟糕,寫著寫著就忘記時間了,爸爸就要回家了,如果他看到了我的“佳作”他就要讓我給他包一個粽子試試看。要知道,我還不知道這粽子的尺寸大小,還需要奶奶的指點,不過沒關系,這做粽子的村料已經沒有啦!哈哈!
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了。以后我可以向爸爸和媽媽大顯身手了。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二
在暖暖的微風中,在燦爛的陽光里,在雪白的云朵下,我們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戴香囊,插艾草,賽龍舟……其中,最平常的就屬包粽子了。今天,我有機會和小伙伴一起學習包粽子嘍!
我選了一片深綠色的粽葉,上面有著淡淡的紋路,雖然有一點破了,但是一點也不影響我包粽子的.心情。我先把它卷成漏斗狀,然后用手緊緊捏好,然后把像玉粒一般,潔白如雪、飽滿的糯米均勻地撒進“漏斗”里,再放進一顆像紅寶石似得,又大又紅的棗子,最后蓋上一層糯米,把棗子“鎖”在里面。再用剩余的粽葉輕輕地封地嚴嚴實實,沒有一絲空隙。最后,就可以用繩子攔腰捆好,一個粽子就在我手中誕生了。
我迫不及待地去看小伙伴包的粽子,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還有特別奇怪的不知道啥形狀,但個個千姿百態。仔細看看自己的粽子,被我五花大綁地捆著,活像一個漏斗。
這一天,在快樂與忙碌中結束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象著粽子煮熟后暖暖糯糯的樣子,滿心期待著這個粽葉飄香的端午節。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三
昨天,我渡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因為在這一個中國傳統佳節里我學會了包粽子。
早上我早早就起床了,和妹妹一起跟著外婆來到菜市場買包粽子的材料。外婆說因為計劃要包五香肉粽,所以要買粽葉、糯米、花生、香菇、肉和繩子等。買好全部材料后我們馬上回家投入到緊張激動動手時刻。
開始包粽子了,外婆教我們首先把粽葉對折,然后在對折的粽子葉里裝粽料,接著再對折對折,最后用繩子把它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成形了。在大家的努力下一會功夫就全包好了。最后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蒸煮,隨著灶具的火力變化,大約二十分鐘后,粽子的香味就慢慢飄滿了屋子。
帶著激動的心情,我們迫不及待的拿起碗筷開始動手動口了。吃著親手做的粽子,雖然熱熱的有點燙嘴,但是心里是特別的有味道。
這一個節日過得真難忘懷!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四
在風和日麗的一天,校園里的同學都在包粽子,因為今天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包粽子,賽龍舟等活動,但我們的學校只有包粽子這一樣活動,不能去看賽龍舟,但是有一個好處,這個好處就是可以吃雙倍的粽子,這是因為我們包一個,學校送一個,就是兩個。
我們先將粽葉包成錐形,然后用勺子盤了些糯米和菜,然后蓋上粽葉,可是不知怎么了,不聽話的粽居然從中間的縫隙中跳出,我用手去堵這個縫,可是,米又跳了出來,天呢,這可怎么包呀。就在我犯愁時救星從天而降,教我們包粽子奶奶出現在我眼前。
她見我的粽子會掉,馬上就給我指出問題說:“應該把錐形的尖給折一下。”我把錐形的尖給折一下,還真靈,一下子里面的米變得聽話了,一粒米也沒有溜出去。
我迅速把米、菜、肉,填滿這個錐形。
接下來就是捆粽子了,這可怎么捆呢?我又犯愁了,那位奶奶又出現了,她又教捆的方法,我照她的方法捆了起來:先把繩子的一頭放在粽葉上,然后和粽子一起轉一個圈,再把粽子轉一圈,最后一固定就ok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再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看,結果我成了我們學校里的包粽子王。
通過這一件事我知道了,包粽子是一個要心靈手巧、眼疾手快的東西,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是一件很難做的事。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五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為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天(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那天有一個流傳至今的習俗——包粽子。
今天,我剛起床,看見媽媽和奶奶在包粽子,他們讓我發粽葉和繩子,她們包粽子。至于爸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奶奶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氣四溢的綠豆陷。奶奶又把一些浸泡好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里。小舅把洗好了的粽葉也搬到一旁。媽媽先拿起兩片粽葉,卷成一個“小碗”,然后把糯米灌了進去,之后又把一勺綠豆餡放在糯米里。就這樣,一邊卷一邊放,不一會兒,一個長方形的粽子被媽媽熟練地包好了。待媽媽把粽子包好,就遞給爸爸,爸爸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過了十多個小時,鍋里的粽子熟了。廚房里到處彌漫著粽子的香味,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沒過幾分鐘,我就吃了五六個粽子,沒想到粽子是那么美味可口。
端午節的粽子真好吃。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六
星期四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我也跟著媽媽學會了包粽子。
我和媽媽來到家和超市買了包粽子的原料,糯米、紅棗、白糖、竹葉。回到家里,媽媽將糯米、大棗都分別放到鍋里煮了一會兒,然后就用竹葉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將竹葉卷起來,形成筒狀,再將糯米和紅棗裝進去,然后包裹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粽子,最后用線捆綁起來,粽子就這樣做好了。媽媽將粽子放到鍋里蒸了半個鐘頭。看!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剝開一個粽子,啊!清爽可口,好吃極了!我一連吃了好幾個,滿臉上都是糯米,簡直成了一只花臉貓。
吃完粽子,媽媽還為我編了五絲,聽媽媽說,戴了五絲繩就會長命百歲的。
這個端午節,收獲真不少。我喜愛端午節,盼望著下一個端午節快快到來!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七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媽媽說:“咱們去買點糯米、葦葉、蜜棗,到外婆家包粽子。”我高興地答應了。我跟媽媽轉了三條街,還是沒買來葦葉。我說:“別買了,我們就用外婆家房后的竹葉吧。”
到了外婆家,我跟外婆一起去竹林里撿竹葉,媽媽在家里泡糯米。竹葉已經干了,我只好把撿回的竹葉用水泡一泡。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包粽子了。外婆跟媽媽不會包,我只好當他們的小老師,給他們示范包粽子的方法,不一會兒,外婆和媽媽就學會了。我們齊心協力,不一會就把粽子包完了。媽媽說:“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開始煮粽子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里,添上水,點燃氣,我們靜靜地等著粽子變熟。這個時候,閑下來的媽媽問我:“你怎么會包粽子呀?”我自豪地說:“是跟著街上賣粽子的阿姨學的。”媽媽認真地說:“高潔,這就叫處處留心皆學問。學習也應該像這樣用心。”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也覺得香甜。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八
長假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鄉下奶奶家做客。奶奶從冰箱里拿出幾匝粽葉、一盆用醬油浸著的鮮肉,我興奮得說:今天我們包粽子嗎?我也要包!奶奶笑著點點頭說:行!
奶奶把一部分浸濕的糯米拌上醬油準備包鮮肉粽,奶奶在一部分白凈的糯米里拌上花生,準備包鮮肉粽。餡料一切都擺好了,奶奶和我就圍坐在桌邊開始包粽子。我仔仔細細地看著奶奶的動作,然后自己也抽一張比較大的蘆葦葉子,打算包一個小粽子。先把蘆葦一折,做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小圓錐里放一點糯米,再挑一點鮮肉,接著再蓋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蘆葦葉按在糯米上,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蘆葦葉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蘆葦葉好像不聽我使喚,我用力太猛,葉子碎了,不過米倒是沒漏出來,我不知怎么扎線,奶奶幫我的忙,她一繞一扎就把我的第一個迷你粽扎好了,樣子看上去真丑呀,我想第二個包得好看些。我第二個準備包一個像大人包的那樣的'大粽子,可是兩三張棕葉疊在一起后,棕葉會動來動去,米會漏出來,我只能改包一張棕葉的小粽子,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第二次包果然不再那么手忙腳亂了,最后關鍵一步:把長長的棕葉繞在粽子外,棕葉不但沒碎掉,輪廓還挺好看的,連線都是我獨自扎成的。奶奶見了我的第二個粽子都贊不絕口:第一次學包粽子就學得像模像樣,真不錯!我聽了心里樂開了花,包得更起勁了,第三個包了個咸肉粽。
包完粽子燒粽子,晚上,奶奶把燒了半天的粽子盛了起來,我挑出了我包的迷你粽,解開線,嘗上一口,啊,粽子格外鮮美。今天真讓我自豪,我學會了包粽子。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九
包粽子嘍!爺爺、小姑姑坐在板凳上拿著粽葉在包粽子,我和哥哥在一旁當“學生”。
只見爺爺拿起兩片大粽葉卷成尖尖的“袋子”,先抓一把米放進去,然后放上板栗和蜜棗,再抓一把米,爺爺告訴我這個時候一定要將米先壓一壓,再輕輕地用手撫平,最后一步就是把留在“袋子”外面的粽葉翻過來蓋住整個的“袋口”,繩子一捆漏斗狀的粽子就成了。看著爺爺和姑姑一個接一個,似乎不是很難,我和哥哥也很想試試。
按照爺爺示范的步驟,做“袋子”、放米、板栗和蜜棗、接著翻過“蓋子”,我和哥哥很得意,好像不是很難嘛!一人拿起一根繩子開始捆粽子,突然“嘩”地一聲,米、板栗、蜜棗全散了。“爺爺,我明明是蓋住了,怎么繩子一捆就破了呢?”爺爺笑呵呵地看了看說:“你的袋子做得太大,而且米沒有壓實太松了,繩子捆得位置太偏了……”“啊呀呀,這么多問題,我不學了。”聽到爺爺說了一大堆問題,我覺得包粽子太難了,跑開去玩了。
不知玩了多久,回來一看,哥哥已加入了包粽子隊伍。“咦,哥哥,你怎么會了呢?”我很是不解,剛剛哥哥和我一樣是沒有包成功的,怎么現在就會包了呢?原來第一個失敗了,哥哥沒有放棄,第二個失敗了,哥哥還是在那兒找原因,第三個、第四個……哥哥一直在那兒努力,直到包出第一個粽子。
看到哥哥能夠包出完整的粽子,我才意識到,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十
端午節到了,這一天上午,我和媽媽在家里包粽子。我拿著兩片粽葉卷成圓筒,把糯米和鴨蛋黃放進圓筒包起來,用絲線扎好,粽子就包好了。煮熟后,粽子香甜可口。
到了下午,我和媽媽到護城河看精彩的龍舟比賽。十幾條龍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賽況激烈得很,看得我熱血沸騰。除了包粽子和賽龍舟,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十一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今天我來到外婆家,讓外婆教我包粽子。
外婆先給我做了示范,只見她一卷、一塞、一包、一捆,一個四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不禁躍躍欲試,連忙拿起一片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先卷出一個漏斗,再向里面放入糯米,還不時地用筷子插一插,這樣粽子的尖角才會結實又好吃。接下來就得把粽葉蓋好裹起來了,可是糯米卻不聽我的話,一個勁兒地逃出來,急得我直跺腳。沒辦法,我只好求助外婆,外婆把著我的手左一包,右一裹,再用棉線緊緊地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又結實的粽子在我的手中誕生了。
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里煮了好幾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終于出鍋了。我趕緊挑了一個,剝開粽葉,在白糖里蘸了一下,粽子甜甜的,滑滑的,好吃極了!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十二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多余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十三
有一天,我們一家一起包粽子。
我們先去超市上買粽葉,買完后我們再去買很多很多的糯米。
我們先把粽葉對起,再從一個角卷出一個橢圓形,在橢圓形里面放滿糯米,如果有多出的糯米,就不要再加進去了,把它去掉,然后用對面的粽葉蓋住橢圓形的上面,接著再包一圈,包完后就把中間捏幾下,要輕輕的,不然的話糯米會出來。把剩下的粽葉從上面蓋住,再把四個角做出來。拿一條線從上面開始纏一圈,然后再從葉子中間穿過去后綁緊,再在上面打一個非常非常緊的結,剩下的線不要剪掉,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十四
一年中有很多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端午節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且在這一天我又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粽子了。
今天我一進家門就聞到一股濃濃的棕香味,我馬上走進廚房,只見桌子上放這一盤熱騰騰的粽子,看著那一個個小巧玲瓏、精致無比粽子,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于是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剝開來,一個潔白的身子便出現在眼前,晶瑩剔透的糯米,珍珠般大小的赤豆,在墨綠色外衣的襯托下顯得可愛極了。我忍不住咬了一口,啊!香香的、甜甜的好吃極了。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十五
放學了,我還沒有到家,老遠就聞到從家里飄出一股香味,不知道媽媽做了什么好吃的東西在等我。
我一跨進家門,就大聲嚷起來:“媽媽,您燒什么好東西了?這么香!惹得我肚子咕咕叫。”媽媽像變戲法一樣,端出幾個粽子擺在我面前。我瞪大眼睛看著媽媽叫;“呀,粽子!媽媽,粽子哪來的?端午節還沒有到呀。”
媽媽笑咪咪地刮著我的鼻子說:“我知道咱家的小讒貓愛吃粽子,所以就早點包給你吃了。”粽子有四個角,一剝開外層的箬葉,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我一口氣吃了三個粽子,把肚子都給撐得大大的。粽子的餡是紅棗,好甜好甜,但我的心更甜,因為我有位好媽媽!
長大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順媽媽!
文檔為doc格式。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十六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包香囊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吃粽子。
粽子有很多口味,我吃的最多的就是花生紅豆肉的粽子。花生紅豆肉的粽子還沒開始吃就已經聞到花生紅豆、肉和粽葉的香味了,這香味讓我食欲大增,把粽子打開時,粽子上可以明顯看見許多紅色豆子。一口咬下去,粽子里的花生,、紅豆在嘴里有一股來源于粽葉的味道,這時,肉在你的口腔中被你細細品嘗,肥肉入口即化,但那余味也足夠讓人滿足了。而瘦肉雖香,但沒有肥肉那么吸引人。
記得有一次,我見外婆在包粽子,便吵著要學。于是我先拿兩片粽葉,疊在一起,照著外婆的樣子把粽葉的一端卷起來,再放糯米,紅豆花生,放了一半后,外婆說:“先放一塊肥的,再放一瘦的。”我聽外婆的話把肥、瘦都放了下去。可不知哪出了問題,包的時候把粽葉都弄爛了。外婆又耐心地教了好幾次,但都沒成功。外婆還沒生起氣來,我就先不耐煩了。一下子不做了,外婆就把她先做好的熟粽子給我吃了。我一下子就開心了,心想:外婆真好,我明明不會,外婆還很耐心。
外婆的粽子讓我吃到了親情,粽子是親情的寄托,讓我體會到了關愛。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十七
前天,我去爺爺奶奶包粽子,包粽子真好玩呀!到底是咋包的呢?大家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1把兩片粽葉角對角的放在一起,弄成簸箕形。
2放一點點糯米,并劃一劃。
3放入餡料(加多加少自己定)。
4在加上一點點糯米,并按一按。(因為要按實,不讓它掉下來。)。
5再拿一張棕葉,包上弄成簸箕形狀的一角。
6包上棉線。(要纏緊一點。)。
這樣,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
哦!我差點忘了一步,因為要烤好才能吃哦!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十八
關于端午節的小知識,在學校我們的翟老師已經講了很多,我們班的同學都知道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的。而且,我們在學校還吃粽子了哪!不過,包粽子我可是第一次嘗試。
做粽子的材料可真多,有包粽子的葉子、糯米、蜜棗、花生、捆扎的繩子,媽媽早早的就把這些材料準備好了,就等今天大家休息時一起包粽子,媽媽先把粽葉先卷一下,然后我和哥哥就把糯米、蜜棗、花生往里放,放好后,站在一旁的爸爸就用繩子一圈一圈的把它扎緊,就這樣一個粽子從我們家的生產流水線上成功誕生了。我們說說笑笑,做了很多粽子,這樣做出來的粽子一定是最香甜的。
學包粽子的三年級(精選19篇)篇十九
我喜歡吃那香噴噴的粽子,但是我從來就沒有學。今天我們就向老師來學習學。我的心里又是緊張又是激動。
我們上樓,站在桌旁,那是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上蹦下跳。不只是激動還是緊張。這時老師來了,只見她嫻熟地拿起三片粽葉,用兩個拇指向里一卷,像漏斗一樣。在裝上米,再把棕子往上一蓋,接著插上一根粽葉……我看著老師那么熟,心想:應該沒那么難,但當我包時,粽子就像調皮的小孩不聽使喚,把米撒到了我的臉上。幸虧老師幫我制服了它。到了最后一步系繩子,我覺得這是小意思,可它當我扣繩子時就當粽葉是滑滑梯,總往下滑,我氣極敗壞的對繩子說:“你學乖點,不然你就慘了!”它好像聽懂了我的話,一個粽子大功告成。接著我又包了6個粽子,這下容易多了。
一回家我把粽子煮了,想:先把3個粽子給爺爺奶奶,再把2個給爸爸媽媽,自已留1個。爺爺奶奶夸我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在這一次活動之中,我懂得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一句話的真正的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