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可以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和學生作業等,提高教學效果。接下來,我們來閱讀一份精心編排的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示。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一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姑娘是怎樣長大的,知道她后來希望長大的原因。
2.總結全文,學習小姑娘獨立自理的精神,學習她關心別人,懂得照顧別人。
3.聯系實際,說說自己今后因該怎么做。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
1.教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是一個聰明伶俐,懂事的小姑娘,知道媽媽工作辛苦后,她不但不要求媽媽帶她去動物園玩,還主動提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改動:將課題與課文最后一段形成對比:課題是-《不愿長大的小姑娘》看來小姑娘是不愿長大的,但是課文最后為什么小姑娘心里想:長大的感覺也不錯呢?讓我們一起在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反思:開課抓住主題。
2.你們長這么大,有哪些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做的呀?(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回答)。
3.小姑娘能做好自己的事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不愿長大的'小姑娘》。
改動:不要以上的2,3。
二.出示提綱,學生合作學習。
1.小姑娘多次希望自己長大點,請你找出表達小姑娘這一心理活動的句子。
2.讀一讀這些句子,討論:這些內容都是小姑娘在什么情況下想的?她為什么這么想?
3.通過二三部分的學習,你覺得小姑娘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喜歡她嗎?為什么?
4.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
環節二整體改動及反思:
1.學習1-7自然段:文那些自然段是些小姑娘是不愿過長大的?學生找。
(1)找到后強調有感情的朗讀:指示后的小姑娘是不愿長大的,他纏著媽媽,此時我們在讀小姑娘的話時,因該讀出撒嬌的語氣,讀到媽媽的話時,應讀出親切的語氣,讓我們試著讀一讀。
(2)分角色讀:那生當媽媽,女生當小姑娘。
過渡:小姑娘是不是真的不愿與長大呢?接著讀課文。
2.學習8-13自然段:
(1)小姑娘愿不愿意長大呢?如果愿意請你找出相關語句。
(2)學生匯報,找到了小姑娘做的具體的事情。
用不同的語氣讀第9自然段(愿意,喜歡;苦惱,焦急;盼望,期待;高興,興奮)。
(這一部分的處理很亂,問題過多,還很零亂)。
三.反饋自學的情況,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反饋找到的句子。
2.大家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3.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些句子。
“要是我能長大一點就好了!“。
“要是我能再長大一點就好了!“。
“唉!沒有辦法,我還得再長大一些,這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媽媽。”
反思:3例的句子是找到了,但是讓學生感受的還是不夠深刻,應出示這些句子,讓學生在一次一次的讀中去感受。
4.集體反饋:這些內容都是小姑娘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想的?她為什么這樣想?
5.從中你們體會到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問題:善良,孝敬父母,懂事,能干……)。
6.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二三部分。
四.總結全文,暢談感想。
1.指名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不知不覺”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回答)。
改動:環節1刪掉。
2.討論:
(1)小姑娘是怎樣長大的?
(2)小姑娘現在為什么覺得“長大的感覺也不錯”?
3.指名反饋。
4.為什么人們夸小姑娘“善良,能干”?(學生結合小姑娘為家里做的事情反饋,在引導學生想象:小姑娘會幫人們做什么事情呢?)。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姑、娘”等七個生字,會寫“只、星”兩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
3.讀好文中的對話。
教學準備:課件、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棉花(課件),認識棉花。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棉花地里看一看,你們看到了什么?
師:(課件出示棉花圖)讓我們親切地喊出它的名字吧!
2、板書課題,認識認識生字“姑”“娘”,讀好輕聲。(“花”、“娘”)。
板書課題。學習生字“姑娘”,特別注意輕聲。
齊讀課題兩遍。
師:小朋友們,仔細的觀察圖,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棉花姑娘的樣子。
過渡:好美的棉花,好美的棉花姑娘啊!你們想走進她的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讓我們一起走進棉花姑娘的故事吧!(播放動畫片)。
2.生觀看。
師:同學們看得都很認真,你覺得故事有趣嗎?那你們想不想自己試著把這個故事讀一讀呢,能這個故事讀下來一定很了不起,來,試試吧!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行。如果在讀的過程中你們遇到生字,就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并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開始讀吧!
學生自由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棒,那老師要考考你們。(課件出示本課生字)這里有幾個生字,認識的,就大聲念出來,學生自由讀。
誰愿意當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齊讀。
3、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讀句子回答,相機出示課文第一句: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板書:蚜蟲。
你們知道蚜蟲嗎?
(課件出示蚜蟲圖)。
你們看,這就是蚜蟲。蚜蟲的身體圓圓的,有很多種顏色。你別看這些小小的蚜蟲,它們可是棉花姑娘最大的敵人,專門吃一些植物的汁液。它們是農業的害蟲。
你們想想,這些蚜蟲在棉花姑娘身上會做些什么呀?
唉,都是蚜蟲惹的禍。你覺得這些蚜蟲怎么樣?(壞、討厭)書本上有個很好的詞語描寫它們(可惡)。
是呀,這些蚜蟲多可惡呀。那你能把這句話讀一讀嗎?
多可惡的蚜蟲呀,誰再來讀一讀。
多討厭的蚜蟲呀,還有誰也想來讀讀。
是呀,渾身長滿蚜蟲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呀。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2)這么多可惡的蚜蟲爬到了棉花姑娘的身上,她感到(難受、傷心、有氣無力)。
出示句子:她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
難受的棉花姑娘多么——傷心的棉花姑娘多么——。
是呀,我想小朋友心里也跟棉花姑娘一樣在焦急地盼望醫生來給她治病。誰來讀讀一種盼望的語氣。
棉花姑娘睜大眼睛,分分秒秒地盼啊盼。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下面我們再把第一段的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
4.老師已經感受到了棉花姑娘難受的樣子,那,都有哪幾位動物醫生給她治病?趕快自由讀讀課文吧!
5.指名回答。(相機貼動物圖片)。
6.這幾位動物醫生分別捉哪里的害蟲?
(師相機板書:燕子(圖)?????空中飛的。
啄木鳥(圖)???樹干里的。
青蛙(圖)?????田里的。
七星瓢蟲(圖)?蚜蟲。
三、讀中感悟,理解課文。
1、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這么多動物醫生來給棉花姑娘治病,那,到底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是七星瓢蟲。)。
七星瓢蟲真厲害呀。請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第5自然段。
(1)同學們讀得可真認真。沒有醫生來給棉花姑娘治病,棉花姑娘正傷心難過呢。
(出示:忽然,一群圓圓的小蟲飛來了,很快就把蚜蟲吃光了。)。
這一群圓圓的小蟲就是(七星瓢蟲)。
他們很快就把蚜蟲吃光了,他們的本領大嗎?
是啊,七星瓢蟲的本領真的很大,他是捕食蚜蟲的能手。一只七星瓢蟲一天可以吃掉一百三十多只蚜蟲呢,他是農業的好幫手,是益蟲。
多厲害的七星瓢蟲呀。你們喜歡它嗎?(喜歡)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句。
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棉花姑娘驚奇地問:“你們是誰呀?”)。
誰來當一回棉花姑娘,帶著驚奇的表情讀一讀這句話。
多驚奇的棉花姑娘呀。誰還想當一當棉花姑娘?
我們一起來當當棉花姑娘吧。
(3)學習第三句。
這個時候,七星瓢蟲是怎么把自己介紹給棉花姑娘的呢?自己讀一讀。
(出示:小蟲說:“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大家都叫我們七星瓢蟲。”)。
誰當一當七星瓢蟲?誰還想來當一當七星瓢蟲?
我們一起來當一當七星瓢蟲。
2、學習第六自然段。
七星瓢蟲本領這么大,有沒有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呢?(有)。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六自然段吧。
(出示: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長出了碧綠碧綠的葉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開嘴笑啦!)。
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她的心情會怎么樣?
請你高高興興的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男女生賽讀,比一比,誰更快樂。
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她咧開嘴開心的笑啦,她長出了什么樣的葉子?(碧綠碧綠的葉子)。
你還能用碧綠碧綠的形容什么?
師:你們真了不起!你們太棒了!讓我們再次懷著開心的心情地朗讀第六自然段吧!
四、觀察描紅,指導書寫1師:今天,小朋友學習得這么快樂。我們一起來寫寫字吧。(出示生字“只”、“星”)。
2仔細觀察他們住田字格的什么位置,等下可以讓他們在新家住的舒舒服服的。
3生提醒要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只”最后一筆是點,“星”的日要扁一點,生的第二橫最短,第三橫最長,豎在豎中線上)。
4學生描紅練寫,師巡視指導。
附:板書設計:。
燕子(圖)?????空中飛的。
啄木鳥(圖)捉??樹干里的???害蟲。
青蛙(圖)??????田里的。
七星瓢蟲(圖)??蚜蟲。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三
片段展示:
……。
師:誰愿意演大雁?(請了一個)。
生:不對。
師:為什么?
生:大雁都是一隊一隊的(就請了七個)。
師:大雁們,動身飛吧!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啊?大雁要注意聽好了,要回答大家的問題哦!(“大雁”繞著教室一圈一圈地飛起來,學生的思維也活躍起來,對話多元化)。
生1:大雁,你們要到哪里去?
“大雁”:我們要到南方去。
生2:大雁,你們為什么要到南方去?
“大雁”:冬天,這里的天氣變冷了,我們要到暖和的南方去。
生3:大雁,你們要飛多長時間啊?
“大雁”: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吧。
生4:大雁,你們會看見什么?
“大雁”:白云、飛機、村莊、田野、小河……。
生5:大雁,你們遇到什么事?
“大雁”:暴風雨、飛機、獵人、饑餓……。
……。
師:大雁,秋姑娘在信里對你怎么說?
……。
教后反思:
在執教《秋姑娘的信》時,本人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閱讀基礎,以演促讀,以演質疑,以演導思,以演品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激發興趣,親身體驗,感受閱讀樂趣。
新課標關于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只有讓學生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才能談創新提高,這就是在閱讀目標方面強調的“情感態度”。在教學中,本人以掛圖激趣,看圖貼詞,圖文結合,在讀通讀順的情況下,以演導讀,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課堂中親身體驗,“走進文本”;在演中質疑,讀中導思,“感悟文本”;在演后自讀,拓展延伸,“走向生活”。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走好閱讀教學的第一步。
二、讀通讀順,啟發思考,引導提問理解。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閱讀訓練,他們直呼的技能還不熟練,識的字又很少,所以學習閱讀困難極大,如何扶好非常關鍵。因此,在課堂伊始,事先掃除障礙,把比較生疏的字、詞、句、難度大的長句等揭示出來,逐一指導練讀,等這些難讀的詞語和句子讀熟了、讀順了,學生再練讀全文,采取多種方式讓學生讀通讀順。在閱讀訓練中以學生為主體,根據他們的抽象思維差、好奇愛動等特點,以演為線索,在演中導讀,在演中質疑,邊演邊讀,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學會理解,在演、問、說中,緊緊抓住讀書訓練這條主線不放,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
三、動身動腦,誦讀悟情,提高閱讀能力。
40分鐘的時間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挺長的,如何讓好動的孩子們上好閱讀課?因此在后半節課時,我就是讓學生站起來,動起來,說起來,讀起來,在動作的配合下有節奏地讀,學習有韻味地讀,有感情地讀,在瑯瑯的書聲中,反復朗讀成誦,在讀中了解閱讀樂趣,理解課文內容,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四
學完《秋姑娘的信》后,我讓學生到野外收集一些不同的落葉,然后召開“落葉展覽會”。
師:同學們,你們收集了什么落葉?請選一種最喜歡的向大家介紹介紹。
生:我收集了紅紅的楓葉。
生:我收集了像手掌一樣的的梧桐樹葉。
生:我收集了又綠又亮的茶花葉。
生:我收集了像針一樣的松葉。
師:你們都是小能手,收集了這么多顏色多樣、形狀各異的落葉。
生:老師,這些落葉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顏色和形狀?
(我愣了片刻,不知如何回答。)。
師:你們說呢?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孩子們嘰嘰喳喳議論開了)。
生:我想大概是秋姑娘愛漂亮,喜歡用不同顏色和形狀的信封,小動物們收到這么美麗的信,一定會很高興。
師:你真會讀書,真會聯系課文。
生:我認為樹媽媽是畫家,她們給自己的孩子畫上了不同的顏色和形狀,葉兒寶寶一定很高興。
師:你真會想象。
生:它們長得不一樣,是為了讓媽媽好找,它們被風吹落了,如果顏色和形狀都一樣,媽媽就認不出它們了。有一次,升國旗的時候,我們都穿一樣的校服,我媽來找我就沒認出我。
師:你真聰明,還會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生:她們看見小朋友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也想和小朋友比美。
評析:
我不得不驚嘆孩子們身上所隱藏的豐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表達能力。我也深刻體會到,我們教師只有讓孩子們像花叢中的蜜蜂一樣,自由自在的采擷,讓孩子們像林間的小鳥一樣,自由地歌唱,還給孩子們一片獨抒心靈的時間,這樣才能撥動孩子們的智慧的心弦,激發起孩子們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愿望,使他們鮮活的想象力和潛在的表達力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實踐,把生活引入課堂,通過及時啟發激勵,活躍了孩子們的思維,激發了表達興趣,培養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難道這樣多花費點時間不值得嗎?表面上看教學內容沒有當堂完成,實質上教學目標得到了更好的落實。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五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會寫“只、星”等6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了解一些科學常識,讓學生有熱愛科學的興趣。
三、教學特色:
課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害蟲的科學常識。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在教學中著重指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讓學生了解各種有益的鳥類和益蟲的不同作用,重體驗,輕說教,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科學常識的興趣。
四、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角色表演、示范、演示。
五、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自制文中的任何一種動物頭飾。
六、教學時間:2課時。
七、教學過程?:
課時目標:
1、學習“姑、娘、蚜、盼、治、啄”等五個生字。
2、整體感知課文,重點學習1——4小節。
3、練習朗讀對話,能夠讀出焦急的語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出示棉花圖)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嗎?它叫什么?(棉花)。
2、棉花是一種植物,可課文中卻把它當作人來寫,親切地稱它為——棉花姑娘(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3、認識“姑、娘”兩個字。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并隨文識字:
1、(課件展示第一幅插圖,去掉燕子)同學們,圖片上的棉花姑娘低著頭,一幅有氣無力的樣子,她怎么了?(學生自由發言)。
2、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你知道在她身上爬來爬去的壞蛋是誰嗎?請到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它的名字并圈出來。(學生圈出:蚜蟲)。
3、你覺得“蚜蟲”的“蚜”字怎么記比較好?(形聲字)。
4、(回到圖片)身上長滿了可惡的蚜蟲,這時的棉花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學生自由回答)。
5、我們一起看看課文中用怎樣的一句話來表達棉花姑娘此時的心情。(讀最后一句:她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
6、(出示“盼望、治病”)在這句話里有這樣兩個詞語,你明白它們意思嗎?用自己的話給大家說說。
7、“盼”和“治”都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生字,你記住了嗎?和同桌說說你的方法。(交流識字方法)。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給她治病,她請哪些動物給它治病?最后是誰治好了它的病?請同學們把全篇課文讀一讀,找到答案告訴你的同桌。
2、棉花姑娘請哪些動物給它治病了?(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動物名字)。
3、過渡:最后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鳥和青蛙為什么不給它治病?還是讓我們仔細地來研究研究吧。
四、朗讀理解課文。
1、同學們,身上長滿蚜蟲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時,心里是怎么想的?誰來當一回棉花姑娘,讀一讀她此時跟燕子說的話。(指導學生讀出急切地、充滿希望的語氣)。
2、小燕子有沒有答應她?為什么?請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橫線畫出。(教師板書:燕子——只會吃空中飛的害蟲)。
3、棉花姑娘不灰心,她又找了啄木鳥和小青蛙,結果是怎樣的?請大家用剛才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學三、四兩段。(學生用劃一劃,讀一讀的方法自學)。
4、反饋:啄木鳥和青蛙為什么不幫她治病?(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答案:
啄木鳥——只會捉樹洞里的害蟲;青蛙——只會田里的害蟲)。
5、感情朗讀1——4自然段。
五、復習生字,承上啟下。
1、一次次請求都失望了,同學們,棉花姑娘向我們求救了,你聽,她是怎么說的?(課件播放下面的一段話)。
小朋友,我是棉花姑娘。我身上長了許多蚜蟲,可難過了。我多么盼望著有人給我治病啊。可是燕子、啄木鳥、青蛙都說沒有辦法給我治病,小朋友,你有辦法嗎?快幫幫我吧!
2、同學們,你們有辦法嗎?(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按照課文的意思,只要有道理即可)。
六、結束:
同學們剛才想了很多的辦法,但棉花姑娘的病最后是誰給治好的呢?請大家課后讀一讀課文5、6自然段就能知道答案。
七、課后作業?:
熟讀全文、做一個文中出現的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生字,會寫文中要求的6個生字。
2、熟讀全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有關蚜蟲和七星瓢蟲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用游戲法進行復習:《捉蚜蟲》黑板上畫幾朵棉花,每朵花上貼一個畫有一只蚜蟲的小紙袋,紙袋上寫一個生字,袋里面放一些小的外形剪成蟲子形的生字卡片。學生如果認識紙袋上的字,就可以到袋里面拿一張寫有這個字的小卡片,說明他捉到了一只蚜蟲,最后進行統計,看看誰捉到的蟲子最多。
二、學習課文5、6自然段。
1、同學們,老師上節課讓你們在課后讀課文,找找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們找到了嗎?(生答:七星瓢蟲)。
2、課文哪一段寫了七星瓢蟲給棉花姑娘治病?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齊讀第5自然段)。
3、這么快就吃光了蚜蟲,你們想,棉花姑娘會有什么表情?課文中用哪個詞語告訴我們?(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驚奇)。
4、你能學著棉花姑娘的表情來問一問這句話嗎?(請學生做驚奇的表情讀:“你們是誰呀?”這句話。)。
5、(課件放大七星瓢蟲圖片)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認識七星瓢蟲了嗎?它最明顯的特點是什么?(學生回答)。
6、(出示:斑)誰來說說“斑”字你會怎么記?它還有其他朋友嗎?(斑馬、斑白等)。
7、不久之后,當我們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時候,她是怎樣的?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感情來朗讀最后這一自然段呢?(學生討論后讀)。
8、出示詞組:碧綠碧綠的葉子,學生練習:碧綠碧綠的。
雪白雪白的。
三、分角色表演讀。
1、同學們,在這篇課文學習過程中,你覺得哪些地方讓你感到比較著急,哪些地方又會讓你感到輕松而高興?(學生小組討論并反饋)。
2、我們今天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把你們的頭飾戴上,我們一起來讀課文,看看哪種小動物讀得最有感情。(教師讀旁白,其他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角色讀)。
3、請一組較優秀的學生上臺展示。
4、拓展:當讀到最后一句話時,我們小朋友都有一個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請你們想想,此時棉花姑娘會笑著說些什么?(學生想象發言)。
四、生字書寫。
1、本課要求書寫的生字可分三小組進行教學:“只、星”是上下結構的字,主要特點是“上小下大”;“雪、幫”也是上下結構的字,特點是“上大下小”,“雪”字的第十筆“一”不能寫出頭,在指導學生書寫時要求掌握好。“請、就”同為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兩邊不要分得太開,提醒“就”字最后一筆“丶”不要落下。
2、請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寬窄。
3、學生臨寫,描紅練習。師巡回指導。
4、展示優秀學生作業?。
五、展示臺。
學生互相交流自己課外收集的有關蚜蟲、七星瓢蟲、棉花的小知識。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六
1、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體會課文內容,認識秋去冬來時的一些特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的道理。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秋、好、朋、友、寫”并口頭組詞。
2、秋姑娘摘下片片楓葉干什么呀?(學生回答第一自然段內容)。
3、出示詞語:好朋友。
讀詞,說說誰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出示句子填空: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要求:能在讀中體會“們”的用法。
4、你們想知道秋姑娘信上寫了什么嗎?
二、學習第二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課文兩遍。
要求:把句子讀通順后,數一數課文寫了秋姑娘的幾封信。(四封)。
2、第一封寫給了誰?
3、出示第二自然段:一封寫給南去的大雁,讓它們路上多加小心。
(1)、讀一讀,填一填:
一封寫給,讓它們。
(2)、為什么秋姑娘要這么叮囑它們?說說你的看法。(因為大雁是候鳥,冬天要到南方溫暖的地方去過冬。長途跋涉,飛行時要注意安全,不掉隊,不被獵人射中等等。)。
(3)、指導朗讀。
秋姑娘對好朋友非常體貼和關心,要讀出大姐姐般親切、溫和的語氣。
(4)、小組活動:朗讀這一段給組員聽,選出優勝者賽讀。
(5)、學生評議,指出不足與進步。
(6)齊讀這一段。
過渡:秋姑娘還對誰說了什么?
4、自學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要求:仿照上面的學法,想想秋姑娘又給誰寫信,信上說了什么,該怎么讀好秋姑娘的信。
(1)、四人小組討論。
(2)、交流討論結果。
秋姑娘又給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寫信,因為青蛙要冬眠,松鼠要準備好過冬食品,小樹要穿上“冬衣”。
(3)、出示填空:秋姑娘對說,叫它。
要求:任選其一練習說話。
(4)、指導朗讀。
要求表達出秋姑娘對好朋友無微不至的關照,語速適中。
(5)、教師范讀,學生模仿。
(6)、誰能向老師挑戰,讀得比老師更像秋姑娘大姐姐。
(7)、分組各讀一個自然段,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8)、嘗試背誦。
過渡:秋姑娘只寫了這幾封信嗎?
三、學習第三段(第六至第七自然段)。
1、秋姑娘還寫了許多信,哪句話告訴我們的?
2、大聲讀最后一段,讀好語氣詞“咦”“哈”。
3、指名兩位學生分別讀一段,一問一答。
要求:“咦”讀出奇怪的語氣;“哈”讀出舒暢的語氣。
4、同桌一問一答,各練習一次。
5、老師問,學生答。
要求:讀出對秋姑娘的贊美之情。
6、秋姑娘又給誰寫了信,說了什么呢?
7、想象訓練,好朋友隨機組合討論寫信對象及信件內容。
8、學生交流。
9、如果你是秋姑娘的好朋友,讀了她的信后,你會怎么做?
(學生述說各種生物的過冬準備。)。
四、朗讀、背誦課文。
1、引讀:秋姑娘摘下楓葉給誰寫信?
信上寫了什么呢?
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
2、指名朗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3、指導背誦,出示關鍵詞:一封大雁小心;一封青蛙蓋好;一封松鼠準備好;再寫一封山村孩子裹上。
4、嘗試背誦全文。
5、師生共同表演課文內容,加入動作幫助記憶。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心、生、村、全,讀準字音。
2、分析字形。
心:第二筆是“臥鉤”,第一筆要落在橫中線上,第三筆要落在豎中線上。
生:中間一橫最短,第五筆是橫,不是豎。
村:第四筆是點,不是捺。
全:上半部分的人寫得寬些,下半部分的第一筆橫要落在橫中線上。
3、說說你用什么好辦法迅速記住這個字。
4、學生照筆順提示在書上描紅。
六、作業。
1、采集幾種落葉,說說他們的形狀和顏色。
2、在白紙上畫下其中一種樹葉,并在這片樹葉上寫上一句話送給你的好朋友。
設計意圖:新版蘇教版實驗教材內容新穎活潑,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實踐。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運用新教材的這一優勢,在扎實的讀讀寫寫、說說練練的基礎上,挖掘文中的“空白”處,如:秋姑娘還給誰寫了信,說了什么?如果你是秋姑娘的好朋友,讀了她的信后,你會怎么做?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七
二、讀通讀順,啟發思考,引導提問理解。
三、動身動腦,誦讀悟情,提高閱讀能力。
40分鐘時間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挺長的,如何讓好動的孩子們上好閱讀課?因此在后半節課時,我就是讓學生站起來,動起來,說起來,讀起來,在動作的配合下有節奏的讀,學習有韻味的讀,有感情的讀,在瑯瑯的書聲中,反復朗讀成誦,在讀中了解閱讀樂趣,理解課文內容,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八
教學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會寫“請、就”兩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教學重難點:
1、認字、寫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棉花姑娘和動物們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棉花圖)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棉花)。
2、你們知道棉花有什么用處嗎?學生自由回答。
3、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4、認識“姑、娘”兩個生字。
5、齊讀課題。
二、觀看課件,整體感知。(課件演示童話故事)。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或看拼音。
2、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棉花田,單擊鼠標,棉葉叢中逐個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認讀帶拼音的生字:同學們咱們到棉花田里和生字娃娃捉迷藏,看誰能找到生字娃娃并領著大家叫出生字娃娃的名字。(指名領讀生字)。
(2)(課件演示棉葉叢中生字去掉拼音)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看,生字娃娃摘了帽子,你們還認得嗎?請一組學生讀,其余學生當小評委,聽后評價。
(3)(課件演示棉葉叢中出現新詞)認讀新詞:生字娃娃把它的詞語朋友帶來了,快看看都有誰。(齊讀)。
3、按組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讀后教師評價。
四、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課件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去掉燕子)同學們,圖上的棉花姑娘皺著眉頭,一幅有氣無力的樣子,她怎么了?指名回答(課件出示: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
2、(課件出示蚜蟲吸食棉葉汁液圖)看,蚜蟲在干什么?看到這個情景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回答。結合理解“可惡”。
3、指導朗讀:把你心里的感受讀出來。(指名讀)。
4、身上長滿蚜蟲的棉花姑娘心里最盼望的是什么?指名回答(課件出示:她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他治病啊!)。
5、誰能給句子中的“盼望”換個詞。指名回答。
6、指導朗讀:誰能讀出棉花姑娘對醫生的盼望?(指名讀,愿意讀的同學一起讀)。
7、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件演示:燕子飛入)這時,棉花姑娘看到燕子飛來了,她心里會怎么想,她對燕子說什么?指名回答。(課件出示: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2、指導朗讀:棉花姑娘是多么盼望燕子能幫她捉害蟲啊!誰能讀讀這句話,讀出盼望、請求的語氣,(指名讀)。
3、燕子答應她了嗎?燕子是怎么說的?(課件出示燕子說的話。)。
燕子圖。
4、燕子為什么沒有為棉花姑娘治病?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捉???空中????害蟲)。
5、男、女生分角色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三、四自然段。
1、燕子沒有為棉花姑娘治病,棉花姑娘又請了哪些小動物給她治病,結果怎樣?請同桌小朋友一起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課件出示合作學習提示:
1、讀一讀課文三、四兩個自然段。
2、找一找棉花姑娘又請了哪些小動物為她治病。
3、說一說小動物們給棉花姑娘治病了嗎?為什么?)。
2、學生齊讀合作提示。
3、同桌學生合作學習。
4、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教師相機板書:啄木鳥圖??????樹干。
青蛙圖??????田里)。
5、師生合作分角色讀三、四兩個自然段。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最后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指名回答。(課件出示第四幅插圖)。
2、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七星瓢蟲給棉花姑娘治病?指名回答。
3、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想想:七星瓢蟲是怎樣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呢?指名回答。
4、課文哪句話告訴你,請你讀給大家聽。(忽然,一群圓圓的小蟲飛來,很快就把蚜蟲吃光了)。指導朗讀。
5、這么快就把蚜蟲吃光了,棉花姑娘感到怎樣?理解“驚奇”一詞。
6、(課件出示:“你們是誰呀?”)指導朗讀:帶著驚奇的表情讀這句話。
7、七星瓢蟲是怎樣自我介紹的?(課件出示放大的七星瓢蟲及七星瓢蟲的話)指名讀。
七星瓢蟲圖。
8、大家現在認識七星瓢蟲了嗎?它身上最明顯的特點是什么?(課件在七星瓢蟲身上標注出“斑點”)它有什么本領?(教師板書:???????????????葉子)。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課件出示棉花姑娘病愈圖)師引讀每六自然段。(課件相機出示:“碧綠碧綠的葉子、雪白雪白的棉花”)學生齊讀這兩個詞組。
2、(課件出示:說一說,“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指名說。
3、指導朗讀:現在的棉花姑娘美嗎?她的心情怎樣?讓我們高興地、美美地讀讀這一段。
五、分角色讀全文。
六、歸納總結,拓展思維。
1、學完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七、引導觀察,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請、就”二字)學生齊讀這兩個字。
2、引導學生觀察,并說說寫好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
3、教師示范講解。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八、自主選擇,課外延伸。
課件出示如下內容:
我會講:把《棉花姑娘》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好朋友聽。
我會找:找一找有關益鳥,益蟲的資料,剪一剪,貼一貼。
我會編:學著《棉花姑娘》編故事,如:《蘋果姑娘》等。
學生從中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完成。
九、板書設計:?????????。
七星瓢蟲圖?????????????????????葉子?????。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九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有感情的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的字只識不寫,認識兩種筆畫.
3了解秋去冬來的季節變化特點,知道相互關心的人文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本課的生字,了解季節變化,知道相互關心的人文品格.
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生字卡片,布置學生了解秋去冬來交替時的景物變化.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激趣導入。
"小朋友,還記得秋姑娘嗎,今天秋姑娘要帶我們去郊外走一走,大家愿意嗎"。
二,復習導入。
1.去之前,秋姑娘給我們留下了一個任務,有信心完成嗎。
(1)這些生字小朋友還記得嗎那就小火車開起來.(多媒體展示生字)。
(2)這兒還有些詞語呢,誰能讀(指名讀,齊讀)。
2.大家讀的真不錯!現在我們跟著秋姑娘一起去看看秋天的美麗景色.(多媒體展示秋景圖)。
3.還記得秋姑娘給誰寫了信嗎。
出示句式:"秋姑娘給___________和____寫了信."。
(多媒體展示:青蛙,大雁,松鼠,山村孩子)。
三,歸謬激疑,探究學文。
1,秋姑娘的好朋友真不少!那她對好朋友說了些什么呢請你再去讀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交流:誰來說說看(生自由回答四封信的內容)。
(4)對啊,真是要多加小心,能讀好嗎(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喜歡這封信的同學一起讀)。
過渡:你們還喜歡哪封信呢(生讀秋姑娘寫給青蛙的那封信)。
2,你覺得秋姑娘怎么樣你能讀出秋姑娘的關心嗎。
現在呀,我就是小青蛙,冬爺爺快來了,我得找個地方睡大覺了,誰來演秋姑娘呢先準備準備吧.
3,你為什么喜歡這封信呢。
5,選擇喜歡的段落感情朗讀.
(讀好"多加小心蓋好被子別著涼生病充足的食品別忘了裹上冬衣"等詞和短語)。
四,感情朗讀,整體回歸。
1,換位朗讀:你現在就是秋姑娘,你該如何通過朗讀來表現對朋友的關切之情,關愛之心呢自由讀,指讀.
2,朗讀2―5小節:秋姑娘的信寫得多美呀!小朋友們喜歡嗎能讀好它嗎讓我們拿好書一起把這幾封信美美地朗讀一下.
五,拓展延伸。
1,楓葉都讓秋姑娘給她的朋友寫了信,她還會給哪些朋友寫信呢。
2,學生自由發言.
3,在信里她還會說些什么呢請你替秋姑娘給這些朋友寫封信去.
(多媒體出示"一封寫給……的信")。
4,學生練說,交流.
5,秋姑娘就是這樣一封一封寄去了她的關懷,等到冬爺爺來的時候,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指導讀好問句.
引讀第七小節:現在我們明白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吧。
6,生齊讀(讀出驚喜的語氣).
7,秋姑娘的信多有意思呀,我也想讀了.(師生齊讀全文)。
七,總結升華:。
1,秋姑娘不但人長得美,而且心靈也十分美,她關心朋友,照顧朋友,你喜歡她嗎秋去冬來,冬爺爺馬上要來到了,秋姑娘也要放心地走了,讓我們再次與秋姑娘深情地打個招呼吧!
2,秋姑娘見我們小朋友這么聰明,可愛,十分喜愛你們,臨走時特意留了一封信給你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多媒體展示)。
親愛的小朋友:。
你們熱愛大自然嗎請采集幾種落葉,說說它們的形狀和顏色.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制作樹葉標本.
秋姑娘。
2005年秋天。
八,寫字。
1.這兒有幾個生字(出示"好,村"兩個生字),誰能領著大家讀(指名領讀)。
2.仔細看,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觀察結構)怎么記住呢想想看,把你的好辦法說給同桌聽.(小組交流后指名說)。
3.我們用自己的辦法記住了他們,怎樣在田字格里把字寫漂亮呢。
4,學生寫字。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十
1、知識與技能方面: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情感,感受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系,通過展開豐富的想象,訓練學生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
2、情感與態度方面:
(1)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2)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直奔主題。
1、直觀感受水變化的過程,教師導語:瞧!多可愛的小水珠呀!它還會變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奇妙的變化過程吧!(播放動畫)。
2、結合課文內容,深入了解水的多變性。
教師導語:動畫片中的小旅行家來到了課文中,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一、二自然段,小水珠都變成什么。
3、感悟水變成云,培養孩子想象能力。
(1)教師導語:小朋友,你們就像可愛的小水滴。小水滴小水滴,現在你們升到空中變成無數的小點兒,連成一片變成了云。我看到身穿不同顏色衣服的云飄過來了,(ppt展示朝霞),早晨,我變成美麗的朝霞,晚上我是美麗的晚霞(ppt展示晚霞),晴天,我穿著白衣服(ppt展示白云),陰天,我穿著黑衣服(ppt展示烏云)。你們想穿什么衣服打扮自己呢?讀句子。
花朵了,你的名字叫“雪”。
出現的地方。
(1)教師導語:小水滴,你們完成了這么多的變化,一定很累了吧?你們平常喜歡到什么地方休息一下?(生朗讀第三段,讀完指導,再讀)。
(3)水給人類帶來了災害,這樣做好嗎?該怎樣做?閱讀拓展,寫話創作評互通。
1、閱讀關于水的文章,拓充知識面。
在我們資料城里還有許多快樂的小水滴,我們看看他跟大自然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學生按要求進入資料城自主學習。
2、出示題目,明確打寫要求。
小水滴們,你的一天是怎么過呢?去過哪些好玩的地方?你能仿照資料城的文章寫一寫嗎?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會正確書寫"蠶、床、脫、舊、胖、吐、繭、卵、桑、裳、嫩、漸、蛾"。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正確書寫"卵、桑、裳、嫩、蛾、漸"。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教學過程?:
一、揭題、教學生字。
1、出示"蠶"的圖畫。
今天,魏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新朋友,是什么呀?(蠶)。
2、出示生字"蠶"。
請小朋友把這個字的音讀準。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古時候的人們把蠶稱作"天蟲"蠶能吐絲結繭織成美麗的絲巾。我們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寶寶"而這里小作者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姑娘"誰親切叫它一聲?(指名讀)。
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它一聲"蠶姑娘"(齊讀)。
3、蠶姑娘非常可愛,我們先來聽一聽課文錄音。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很多同學都了解蠶,有的同學可能還養過蠶,對蠶感到很親切,相信讀了課文,你會更喜歡蠶。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反饋:〈1〉出示詞語(帶拼音)。
蠶卵桑葉蠶床脫下蛾姑娘又白又嫩。
繭子漸漸長胖吐出舊衣裳又黃又瘦。
〈2〉、請你再看看這些帶有拼音的字,哪個難寫而你又用好辦法記住了,請你介紹一下。重點指導"卵"的筆順(指名說教師板書書空學生在作業?本上寫一個)。
四、讀準了生字詞語,現在我們來讀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挑選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一小節讀給大家聽。
3、反饋、評議。要求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評的重點就是上面兩方面。
可作如下點評:
〈1〉你一個字都沒讀錯,真行啊!
〈2〉這個詞語你讀的特別準,你再讀一遍。
〈3〉你讀得太心急了,把字給丟了,慢慢來再讀一遍。
〈4〉你這一小節沒讀好,沒關系,你可以請同學幫你讀。
當學生讀第六小節時,教師板書"繭"。讀第七小節時板書"蛾"。
五、剛才小朋友經過認真地讀課文,了解了從蠶卵里鉆出了蠶姑娘,蠶姑娘又變成了繭子,繭子變成了蛾姑娘,你對哪部分最感興趣,四人小組交流討論讀。
(1)自由準備。
(2)抽四人小組賽讀。(2組)。
(3)你們看,這就是蠶的一生。(課件出示圖畫)你記住了嗎?
(4)拿出課堂作業?本,填一填。反饋、校對。
六、小結。
蠶姑娘從卵轉變為繭再轉變為蛾,它們是怎樣漸漸變化的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七、板書設計?。
蠶
卵繭。
蛾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十二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玩個猜謎游戲吧!出示謎語:
頭戴紅帽子,身穿白褂子,走路擺架子,說話伸脖子。(鵝)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大象)小小諸葛亮,獨坐軍中帳,擺下八卦陣,專捉飛來將。(蜘蛛)師:這幾個謎語的謎底都是動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寫動物的課文。請大家放開聲音,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把握大意。
師:上節課,同學們學習了生字詞,并能把課文讀通順。現在,我請四名同學來接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找,哪些句子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生匯報)。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板書:貓可愛、淘氣。)。
默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
三、賞析詞句,品味含義。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古怪”這里指貓的性格特別,讓人難以琢磨。這是前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對貓性格的集中概括。)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這是對貓老實性格的具體描述。表現了貓溫順安逸的特點。)。
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兒吧,的確是啊,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對貓貪玩性格的具體描寫。)。
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兒響動,又是多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一連幾個鐘頭”可以看出貓是那么的有耐心;“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體現貓捉老鼠的決心之大。)。
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這可都憑它的高興。(這幾句話都是寫貓高興時的表現——溫柔可親。前面一個“蹭”字表現出貓對人的感情深;后面一個“印”字表現出人們對貓的寵愛,把貓踩在稿子上的腳印看成“小梅花”;接著說它的叫喚“豐富多腔”,表現出人對貓的欣賞。最后通過貓的“解悶”表現出這是一只富有生活情趣的貓,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貓的喜愛。)。
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是它的好玩具,耍個沒完沒了。一玩兒起來,它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跌倒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它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它到院子里來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它是那樣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小練筆:請你用事例把小動物的特點寫具體。
四、總結談話,升華主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作者筆下的貓嗎?為什么呀?其實這都與作者平時細心地觀察、用心地感受是分不開的。老師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向老舍那樣熱愛生活,這樣不但能發現美,欣賞美,還能創造美!
五、布置作業。
1比一比,再組詞。
慮()乖()耍()虛()乘()要()2寫句子。
任憑??也??非??不可??板書設計。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十三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1、正確書寫卵、桑、裳、嫩、蛾、漸
2、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蠶的一生。
1、出示蠶的圖畫
今天,魏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新朋友,是什么呀?(蠶)
2、出示生字蠶
請小朋友把這個字的`音讀準。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古時候的人們把蠶稱作天蟲蠶能吐絲結繭織成美麗的絲巾。我們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寶寶而這里小作者親切地把它稱作蠶姑娘誰親切叫它一聲?(指名讀)
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它一聲蠶姑娘(齊讀)
3、蠶姑娘非常可愛,我們先來聽一聽課文錄音。
很多同學都了解蠶,有的同學可能還養過蠶,對蠶感到很親切,相信讀了課文,你會更喜歡蠶。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反饋:〈1〉出示詞語(帶拼音)
蠶卵
桑葉
蠶床
脫下
蛾姑娘
又白又嫩
繭子
漸漸
長胖
吐出
舊衣裳
又黃又瘦
蠶卵
又白又嫩
舊衣裳
蠶床
〈2〉、請你再看看這些帶有拼音的字,哪個難寫而你又用好辦法記住了,請你介紹一下。重點指導卵的筆順(指名說學生在作業本上寫一個)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挑選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一小節讀給大家聽。
3、反饋、評議。要求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評的重點就是上面兩方面。
可作如下點評:
〈1〉你一個字都沒讀錯,真行啊!
〈2〉這個詞語你讀的特別準,你再讀一遍。
〈3〉你讀得太心急了,把字給丟了,慢慢來再讀一遍。
〈4〉你這一小節沒讀好,沒關系,你可以請同學幫你讀。
當學生讀第六小節時,教師板書繭。讀第七小節時板書蛾
(1)自由準備
(2)抽四人小組賽讀。(2組)
(3)你們看,這就是蠶的一生。(課件出示圖畫)你記住了嗎?
(4)拿出課堂作業本,填一填。反饋、校對
蠶姑娘從卵轉變為繭再轉變為蛾,它們是怎樣漸漸變化的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蠶
卵
繭
蛾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十四
設計理念:。
新課標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定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主要目標。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們著力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換位感受童話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棉花姑娘的悲喜,投入到課文的情境中去體驗,去領悟,去享受閱讀的樂趣,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本課的設計把握住“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原則。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旋律,自主讀、評、說,使學生的學習個性和創造力得到充分展示。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適時點撥、引導,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
一、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請、就”兩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在讀讀議議中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等科學知識。在資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蟲以及一些科學知識。
4、培養學生閱讀、朗讀童話故事的興趣。激發學生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1、課件、動物頭飾。
2、課前讓學生去收集有關益蟲、益鳥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課件出示棉花圖)。
師: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小朋友還記得她嗎?
齊讀課題《棉花姑娘》(注意讀好輕聲“花”“娘”)。
二、鞏固生字,讀通課文。
1、讓我們打開書本讀課文,老師要請幾位同學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流利。
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讀,注意他們有沒有讀準生字。
2、做游戲,復習生字。(過渡:抽出生字卡片“蚜蟲”問:同學們見過蚜蟲嗎?)。
三、突出難點,感悟體驗。
(1)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蚜蟲實物,觀察蚜蟲,聯系生活,認識蚜蟲的害處。
2、從課文中找出一個形容蚜蟲的詞語。(“可惡”)。
3、課件展示棉花姑娘生病的圖畫,引導學生觀察棉花姑娘臉上的表情,回憶自己生病時的感受,體會她的痛苦、著急。
4、教師范讀第一自然段。指名讀、全班有感情朗讀。
(2)指導讀好請求的語氣。
2、課件出示“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3、學生試讀。(注意讀好請求的語氣,但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過渡:是呀,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呀,后來怎樣了?)。
四、自主探究,讀懂課文。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下面的課文(2---6自然段),再把你讀懂的告訴老師和同學。
2、學生自讀、自悟、自得。
她驚奇地說:“你們是誰呀?”
生讀這句話,體會驚奇。
c、如果你是七星瓢蟲你會怎樣向棉花姑娘介紹自己呢?d、引導學生觀察圖畫體會病好了,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樣?)。
3、課件出示第6自然段文字。
1、師:棉花姑娘的病好了,老師也和大家一樣高興,老師也想來讀一讀這段話。
師讀時故意把碧綠碧綠的葉子,雪白雪白的棉花讀成碧綠的葉子,雪白的棉花。學生指出后。師:可我覺得同樣的詞重復寫兩遍多麻煩。
學生辯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明白了疊詞的作用。
2、疊詞原來還有這么大的用處,那我們可得好好用這兩個詞。
出示課后讀讀說說:
碧綠碧綠的葉子碧綠碧綠的--------。
雪白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
3、學生看著笑盈盈的棉花圖,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
五、小組合作,讀好課文。
1、由小組長分配角色,并評議組員;
2、小組競賽進行表演,最后選出小組第一名(學生帶頭飾,做動作,模仿小動物的語氣)。
3、師生合作表演童話故事。教師扮演棉花姑娘,學生分別扮演自己喜歡的小角色(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
五、情感升華,拓展延伸。
學生交流。
2、小結:是啊,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對人類有幫助的益蟲和益鳥,他們都是人類的好朋友,保護他們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3、下課后,老師給你們一張大圖紙,請同學們把搜集到的圖片、文字資料都貼在上面,等活動課時向別班的同學宣傳宣傳。
六、學寫生字。
1、讓學生觀察“請”“就”二字,并說一說怎樣能寫好。然后,教師范寫,生書空,最后寫在田字格中。
作者郵箱:xiehefei1596@。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十五
第一部分:教學目標:
1.會認“棉花”“生病”等12個詞語,會寫生字“別”。
2.分角色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讀好對話。
3.了解不同的動物能消滅不同害蟲的科學常識。
4.初步體會“碧綠碧綠、雪白雪白”的表達效果,并進行拓展。
第二部分:教學重難點:
1.分角色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讀好對話。
2.了解不同的動物能消滅不同害蟲的科學常識。
3.學習并積累abab式詞語。
4.了解不同益蟲益鳥的作用。
第三部分:教學準備:
1.制作ppt課件。
2.制作角色頭飾。
3.第一課時復習。
第四部分: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情境導入課文。
2.書寫課題,強調“花”字的筆順和“姑娘”的讀音。齊讀課題。
二、復習詞語。
1.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2.學生開火車讀生字詞語。
3.師生評議。
4.重點強調多音字和后鼻音。
三、回顧上節課課文內容。
3.分角色讀燕子、啄木鳥、青蛙與棉花姑娘的對話。
4.總結三位小醫生的不同能力。
5.讀好對話的語氣,師生評議。
6.學寫生字“別”,注意筆順、占格、間架結構,筆畫的`穿插。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握筆姿勢。
7.評議展示學生寫的字。
四、學習第5自然段。
1.學習七星瓢蟲與棉花姑娘的對話,體會“驚奇”。
3.學習七星瓢蟲所說的話,感受它的心理,體會感情。
4.認識七星瓢蟲,觀察圖畫,介紹七星瓢蟲的相關知識。
5.課文內容小結。
五、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2.體會abab式詞語的表達效果,拓展abab式詞語,學生舉手說一說類似的詞語。
4.練習說話:棉花姑娘會笑著對七星瓢蟲說什么。
5.師小結。
六、分角色讀課文。
1.課件出示課文內容,畫出不同角色的對話,自由練習讀。
2.選擇角色,分發佩戴頭飾。
3.分角色表演讀。
4.總結不同益蟲益鳥的不同作用。
八、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1.思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這些益蟲益鳥呢?
2.完成課后練習。
附:板書設計。
七星瓢蟲。
生病了——————笑了。
蚜蟲。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十六
一、揭題激趣,教學生字“姑娘”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新朋友,叫叫她的名字――(生讀“棉花”)。
你們真棒,把“花”念輕聲了更好聽,再來叫叫――(生再讀“棉花”)。
2、[課件展示3張圖片]棉花開花的時候先是白色的,然后變成粉紅色,成熟的時候又變成白色,這時候我們看到的其實是它的果實。課文啊,把棉花當作人來寫,給她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她――[出示“姑娘”]讀一讀,這也是輕聲的,再來叫叫――(生讀)這兩個字里藏著個秘密呢,你發現了嗎?生回答。師小結:是啊,咱們中國的漢字可真有趣,很多字的偏旁就表示它的意思,像這樣的兩個字,咱們把它叫做――形聲字。
3、讓我們熱情的和她打打招呼吧。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棉花姑娘認識了這么多可愛的你們,可高興啦,邀請你們到棉花田里去看看呢!
旁白介紹棉花:你們好,我是棉花姑娘,每天,我和姐妹們唱唱歌,跳跳舞,可開心了!哎呀,不好了!(棉花姑娘到底怎么了?答案就在書上)。
2、概括文章大意:這么美,這么長的故事,你能不能把它讀短呢?讀成短短的兩句話。
出示句子填空。指名回答,馬上評價。全班一起說。
三、精讀第一自然段。
1、到底是誰讓棉花姑娘生病的?讓我們把它請出來。(出示圖,認讀“蚜”,并介紹蚜蟲。)。
聽完蚜蟲的介紹,你覺得蚜蟲怎么樣?指名說,把感受帶進去讀好這個詞。齊讀。
2、而且這樣可惡的蚜蟲還不只一只,而是――許多。
出示第一句,指讀,齊讀。
生反饋:好疼,可怕。難受。
4、這個時候,蚜蟲最希望什么?引出下文。
棉花姑娘非常難受,它很想很想有醫生來給她治病,這句話當中,有一個詞最能體現棉花姑娘現在的心情――盼望。
(1)教學“盼”:每一分一秒都在盼望。
給“盼望”換個詞。
(2)教學“治”:說說你知道的三點水旁的字。
(3)為什么要在“盼望”前面加上“多么”呢?(指名說)。
(4)棉花姑娘希望能夠盡快得到治療,看看誰來啦――感嘆號。(請經常放在句子的末尾,表示強烈的情感,可是,有些小朋友卻把它讀成了句號,你們能讀好它嗎?指讀。適時評價:這感嘆號仿佛就是棉花姑娘焦急的心呢!大家一起讀。
(5)引讀:棉花姑娘被蚜蟲咬得好癢啊。
棉花姑娘被蚜蟲咬得好痛啊。
棉花姑娘被蚜蟲咬得難受極了。
四、有感情地朗讀請求的話。
1、師:盼望著,盼望著,你們看誰來了?
2、指導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的話,逐步遞進。
3、師生、男女生合作分角色朗讀2―4自然段。
五、寫字指導。
1、師:今天我們要寫的生字就藏在“請你幫我捉害蟲吧!”這句話里面:
請、幫。
先觀察生字,指說如何記住這個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師范寫,生練寫。
2、展示學生寫字。
3、小結。
小朋友們,這么多小伙伴都沒能幫忙治病,棉花姑娘可怎么辦呢?咱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十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蠶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觀察、研究昆蟲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多數學生對蠶缺乏感性認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
一、看圖介紹,導入新課。
1、(多媒體課件出示蠶的圖片)這是什么?板書:蠶(強調平舌音)。
2、誰見過蠶?能指著圖來介紹一下嗎?
3、從字形看,蠶是“天下一條蟲”,那它究竟能發揮什么作用呢?
4、(出示文中蠶姑娘)你們喜歡這些可愛又有用的蠶寶寶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顯示課題,讀題)蠶姑娘。
二、練習檢查,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文中去拼音的生字詞語,開火車讀。
(2)??????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師評價。
(3)??????指名一學生讀第二、三自然段,自我評價。
(4)??????指名一桌學生讀第四、五自然段,學生評價。
(5)??????男小朋友齊讀第六、七自然段,女小朋友評價。
三、媒體輔助,讀懂課文。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想一想,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播放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認識“蠶卵”,直接感受“蠶卵里鉆出蠶姑娘”的情景。
(3)??????讀后小結:這一段告訴我們蠶是在奏從蠶卵里鉆出來的。
2、?第二~五自然段。
(1)??????課件出示各階段照片,生動形象地演示蠶生長的過程及形態變化。
(2)??????討論蠶的形態變化及生長過程。
(4)??????比較四、五自然段的異同,并仔細觀察蠶姑娘“發胖—發亮”的變化。
(5)??????誰能不看書,把四、五自然段蠶姑娘的變化說一說?
(6)??????連讀二~五自然段,把蠶姑娘的四次變化在腦子里想一想。
3、?第六~七自然段。
(1)??????指名讀六~七自然段,播放錄象。
(2)??????把看到變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各自邊讀邊在腦中重現蠶吐絲結繭的過程。
四表演體驗,讀好課文。
1、文中一次次變化的蠶姑娘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
2、你們能用朗讀向大家展示那么惹人喜愛的蠶姑娘嗎?
五、運用語言扮演角色。
你還能用好課文中的知識創造性地向大家作“自我介紹”嗎?
六、自學記憶,指導寫字。
1、認讀本課生字。
2、共享記字好方法。
3、田字格內范寫,學生書空。
4、習字冊上描紅、臨寫生字。
七、課外實踐,拓展延伸。
1、上網搜索,了解更多的有關蠶的知識。
2、養蠶開始后,到農戶家里去觀察蠶的變化或自己養一些蠶,記下觀察日記。
教后感:
1、教學伊始,孩子們掌握“蠶”的音、形的同時,蠶那可愛的樣子占據了他們的視線,蠶的巨大作用深入他們的心靈。懷著對蠶的喜愛進入課文的學習,是一種良好的開端。
2、自主、互助、合作地練讀課文,既然體現了自主學習的成效,又實現了生生互動的交流與展示。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師的手腳也得到了解放。
3、信息時代給孩子們帶來了嶄新的廣闊天地。去網上資料庫游一游,風光無限好,讓人感覺如跳出了井底的青蛙,眼前豁亮。實踐出真知,當回小蠶農,記上一些見聞感受,書本上學不來和知識又會帶來驚喜連連。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十八
教學目標:
復習上節課學過的七個生字詞。學習寫四個生字。
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認識一些益鳥和益蟲,知道他們捉哪里的害蟲。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認識益蟲和益鳥,知道他們捉哪里的害蟲。
學習寫四個生字。
教具準備:
棉花實物。
課件。
益蟲和益鳥卡片及相關詞條。
頭飾。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都說xx班的同學最聽老師的話,是嗎?那你們愿意聽孫老師的話嗎?用你們最響亮的聲音告訴老師:上課要坐得(端正),聽得(認真),有問題要先(舉手)!
二、復習生字詞。
我們先來做個摘蘋果的游戲吧!讀對了,蘋果就歸你了,看誰的收獲最大!讀得對我們向他學習,跟他讀;讀得不對,請你舉手幫幫他,好嗎?(指名讀詞語,表揚讀得好的同學)。
齊讀生字詞。(來,咱們一起讀一讀這些詞語寶寶吧!)。
小朋友們可真棒,又認識了那么多的生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游戲是學生的最愛。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新鮮的做法。在教復習字詞時,通過摘蘋果等小游戲達到事半功倍的識字效果。)。
三、導入新課。
今天呀,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看看誰見多識廣,認識它?
出示棉花的實物,齊說名字。(你們看,這是?)。
介紹棉花。(什么樣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長在地里,遠遠望去就像花一樣美,所以我們叫它棉花。
四、講讀課文。
(一)課件出示,情境朗讀,整體感知。
1、出示情景朗讀。(邊聽邊看邊輕輕地跟著讀)。
棉花姑娘生病了,哪四位醫生給她看了病呢?
2、用橫線從文中標出醫生的名字,比一比誰最快!
3、指名說,老師貼出動物醫生的圖片。
4、指導用一句完整的話概括課文內容。xx、xx、xx和xx幫棉花姑娘看了病。
(運用flash課件的情境朗讀,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直觀形象的整體把握。)。
(二)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課文。
要那么多醫生給她看病,棉花姑娘到底生了什么病呢?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學習體會并讀好第一自然段。
1、請你輕輕地讀一讀這一段。
3、,介紹蚜蟲,觀察圖畫,指導朗讀。
指導觀察圖畫:你們看蚜蟲吸棉花姑娘的血,咬棉花姑娘的皮膚,還吃棉花姑娘的肉,棉花姑娘她?(指名說)。
蚜蟲實在是太可惡了!請咬牙切齒地讀出它的可惡。(指名讀)。
這時她最盼望什么?(一起回答)是啊,她盼啊,望啊,她多么的著急啊!(齊讀這句話)。
是誰治好了她的病呢?
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體會并朗讀這一段。
指名讀這個自然段。(一起回答)。
看課件認識七星瓢蟲。
瞧,這些圓圓的小蟲就是七星瓢蟲,它們的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大家都叫它(七星瓢蟲)。(它專吃蚜蟲,一天可吃130多只蚜蟲,被人們稱為活農藥。)。
指導朗讀。
但是,棉花姑娘認識它們嗎?(一起說)。
她覺得怎么樣?用課文中的一個詞形容?(驚奇)。
課件出示,觀察棉花姑娘的表情,體會驚奇的含義。
你們知道驚奇的意思嗎?你們看,棉花姑娘眼睛瞪得圓圓的,嘴巴張得大大的。這就是驚奇的表情。(來,學學棉花姑娘的表情)。
讀一讀她說的話,讀出驚奇的語氣。(先指名讀再齊讀)。
4、(看課件)分角色朗讀。(老師對旁白,女生演棉花姑娘,男生演七星瓢蟲)。
讀了這段,我們知道了七星瓢蟲會······所以······(板書:貼詞條)。
理解體會并讀好第六自然段。
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她有了什么變化呢?心情如何呢?
1、女生讀一讀這段話。
2、(看圖引讀,老師說她的變化,你來讀有關的句子)。
師引:你們看棉花姑娘露出了笑臉,格外漂亮!生接讀:長出了碧綠碧綠的····吐。
出了······。
4、句中哪兩個詞寫出了棉花姑娘的漂亮?(一起說)。
形容很綠我們說?形容很白我們說?
拓展:你還知道有碧綠碧綠的?你還知道有雪白雪白的?
5、齊讀第六自然段。(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她多么健康,多么漂亮,多么高興啊!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吧!)。
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這都是(七星瓢蟲)的功勞,一起唱首歌感謝它們吧!
唱歌,課間休息。
1、課件出示。
2、教師發音,學生拍手跟唱。
學習2---4段。
快速地讀2---4段。
你們知道他們會捉哪里的害蟲嗎?(指名回答)出示詞條。
(看大屏幕)指名分角色讀2自然段。
結合板書理解只字的含義。(燕子只會捉····它不會捉····它不會捉····它也不會捉····)。
(看大屏幕)師生合作分角色讀3、4自然段。
讀到這里,你們說這三位醫生是不幫忙呢,還是幫不上忙?(板書:幫不上忙)。
練習分角色朗讀。
你喜歡誰呢?為什么?(指名說)喜歡誰你就演誰:讀一讀,演一演,開始吧!
戴頭飾,表演朗讀。
誰想來演給大家看?(叫五個同學表演讀,其他的同學,你們讀第一段和第六段,好嗎?)。
師生共同評價讀的情況。
(表演是體驗課文內容的方式之一,孩子興奮的時候,他們會通過各種情態表現出來。在讀、演棉花姑娘的教學環節中,創設情境讓學生用各種形式的換位讀,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想象,去體驗,分角色表演。以讀演代講,感悟課文內容。突破朗讀的教學難點。)。
課外知識拓展。
結合板書小結這節課的收獲。
燕子(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啄木鳥(只會捉會捉樹干里的害蟲),青蛙(只會捉田里的害蟲),所以都(幫不上棉花姑娘的忙);而七星瓢蟲呢?(專吃葉子上的蚜蟲),所以(它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它們四個有一個共同點:都對別人有好處,都是益鳥或益蟲。(齊說、益鳥、益蟲)。
你還知道哪些益蟲和益鳥呢?請學生說一說。
推薦一本書:你還想了解其它的益蟲益鳥嗎?那就快去看《十萬個為什么》吧,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在課的最后階段,利用拓展延伸的環節讓學生將收集到的有關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的資料拿到課堂上交流。培養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的好習慣。同時推進綜合性學習,,課內課外的緊密結合,向學生推薦《十萬個為什么》。)。
指導寫字。
棉花姑娘剛才打電話給孫老師了,說想寫信感謝這一只只小小的`七星瓢蟲,幫助她治好了病,讓她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可是她遇到困難了:有幾個字不會寫,要請你們幫忙,你們愿意嗎?是哪幾個字呢?請看:出示要寫的四個字。
要寫好字,先要觀察字的結構。
觀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結構)。
要寫好字,就要寫好字的筆畫。(引導發現筆畫的變化)。
教師范寫“星”“幫”,學生書空寫。(跟老師寫一寫,相信你能寫得更好!)。
學生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現在,我們來練習寫這兩個字(描一個,寫兩個。)比一比誰姿勢最端正,寫得最漂亮!
表揚坐得端正寫得好的同學。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得好不如學得好。新課標也指出“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因此在師生互動的學習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方法,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五、作業設計。
1、繼續完成生字,下節課我們來比比誰寫得最漂亮!
2、和家長一起演一演這個故事。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十九
1、棉花姑娘還帶了很多棉花寶寶呢!他們要考考大家。
2、誰能一個不錯地把這些字認下來?把這個棉花姑娘獎給你。(1個)。
3、棉花姑娘還喜歡和聽得最專心的小朋友交朋友。你聽得最認真,這個棉花姑娘就是你的朋友了。
4、還有誰會讀?都會了,我們一起讀。
二、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3、你能用上“生病、可惡、蚜蟲、盼望、治病”這些詞語來補充說說嗎?能用幾個就用幾個。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的不幸的遭遇都說出來了。(出示第一段課文)我們一起讀一讀吧。(學生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悟。
1、多可憐的棉花姑娘啊!她現在最希望看見的是誰啊?
(出示“她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誰能讀讀棉花姑娘的心里話?
在意思不變的情況下,你能給“盼望”換一個詞語嗎?
2、是的,那么難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那么,他等到醫生了嗎?
四、自讀課文、解決問題。
1、哪些醫生來給棉花姑娘治病了?請小朋友們讀一讀課文的2、3、4段,然后來告訴老師。
2、課件出示:棉花姑娘請了、()、()來給她治病。
可惜,燕子幫不上棉花姑娘的忙,我們女同學一起讀讀燕子的話。
老師想和小朋友來一個合作,你們當棉花姑娘,我來當燕子。男女生合作,老師當作者。
4、分角色朗讀:你最喜歡的是哪個角色?你覺得他當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請你讀一讀。和同桌合作著讀一讀。
(生回答:對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
(生回答:對不起,我只會捉樹干里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
(生回答:對不起,我只會捉田里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
燕子走了,啄木鳥走了,青蛙也走了。來了這么多醫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來我的病是治不好了。就讓我這樣死去吧!
那七星瓢蟲到底是個怎么樣的醫生呢?請小朋友們讀一讀課文,來告訴老師你能做這可愛的小蟲向棉花姑娘介紹一下自己嗎?(指說)多了不起的小蟲呀!能把蚜蟲消滅得干干凈凈!你能讀好他的話嗎?(指讀)。
你還知道七星瓢蟲的資料嗎?教師簡單介紹七星瓢蟲。
7、有了七星瓢蟲的幫忙,棉花姑娘的病終于好了,(課件出示圖片)那現在棉花姑娘的心情又如何呢?讓我們一起開心地來讀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吧!
8、找一找這段課文中你最喜歡的詞語,隨機拓展練習:
碧綠碧綠的()。
雪白雪白的()。
用你說的詞語說一句話。
秋姑娘的信第二課時教案(熱門20篇)篇二十
一、說明版本:
《棉花姑娘》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話故事。本課講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棉花姑娘請燕子、啄木鳥、青蛙幫她捉害蟲,他們都幫不了她。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來了,把這些害蟲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快樂地成長,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教學要求:
通過學文,讓學生知道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激發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請求的語氣。
(3)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4)培養學生的科學與人文素養。
三、設計理念:
1、以動畫課件為背景:
課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根據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體現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創造性。顯得新穎、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
2、根據課文的結構特征,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第2—4自然段,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3、注意培養學生的朗讀,分角色朗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同時初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棉花(課件),認識棉花。
(南方的小朋友很少見過棉花,通過課件的出示,讓學生認識棉花。)。
2、板書課題,認識認識生字“姑”“娘”,讀好輕聲。(“花”、“娘”)。
(“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翁,輕聲“姑、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因此,開頭解決難點,對本文的朗讀起了鋪墊作用。)。
(二)課件出示童話故事,整體感知。
(本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我讓學生看動畫課件,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找出要求會認的生字作上記號,看拼音多讀幾遍,不會讀的地方作個記號。
2.聽錄音讀全文。
3、同桌合作學習生字“蚜、盼、治、啄、斑”,自主發現最好的識字方法。
(生字的學習,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四)讀感悟,理解課文。
1.體會感情,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件,仔細看動畫,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學生找出“可惡的”,體會棉花姑娘病情的嚴重。)。
(2)哪句話最能體現棉花姑娘當時的心情,用“”劃出,反復讀讀。
(3)教師范讀,學生領悟感情,再自由讀,指名讀。
(抓住課文的情感因素,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
2、緊扣上文,學習5-6自然段。
(1)棉花姑娘的病這么重,到底誰幫助她治好了病?哪段告訴我們的?自由讀一讀。
(2)七星瓢蟲的本領大嗎?你從哪里知道的'?你還能向同學介紹七星瓢蟲嗎?
(展示學生收集的有關小資料,包括文字與圖片。不但培養了學生處理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讓講臺成為學生的展示臺)。
(3)出示七星瓢蟲,指名扮演七星瓢蟲,并作自我介紹。
(演一演,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
(在特定情景里贊一贊,不但能讓學生深入地體會課文思想內容,而且能發展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6)在這段中你最喜歡的詞是哪些?用“(。
)”劃出來,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7)質疑過渡,引導探究:
3、自主、合作、探究,學習2-4自然段。
(1)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讀出恰當的語氣。
自學提示:a分角色朗讀對話。
b反復讀讀、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說話的語氣?
c小動物幫棉花姑娘治病了嗎?為什么?(討論)。
(小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可以把老師講授的時間節省下來,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充分地感悟。)。
(2)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a.
比比哪個小組讀得最好,相機指導讀出請求的語氣。
b.
匯報小組學習收獲。
(確立探究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能很好地突破其它動物不能幫棉花姑娘是因為“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一難點。)。
4、師生合作表演童話故事。
教師扮演棉花姑娘,學生分別扮演自己喜歡的小角色(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
(這一環節,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全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活躍)。
五、配樂分角色感情朗讀全文。
(理解課文后,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
六、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了這篇童話故事,知道了燕子、啄木鳥、青蛙不是不想幫棉花姑娘捉害蟲,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益蟲、益鳥呢,你們想知道嗎?請你們搜集有關資料,下節課匯報交流。
(“以問題開始,又以問題結束”,通過質疑,能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搜集相關資料的過程中,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
板書設計:
空中飛。
樹干里。
捉
害蟲。
田里。
葉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