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優秀的作文需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學習。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和指導。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一
今年的國慶節,我們全家一起去西安游玩。
西安是個古老又文明的城市,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名都,那里曾經居住過許多不同朝代的皇帝。
我們來到西安的第一天,游覽了鼓樓、鐘樓,還去了碑林博物館。碑林里面有許多石碑,上面刻滿了文字。下午,我們爬上了壯觀的城墻。在城墻上,我看見了古城西安的全貌。
第二天是我們這次旅游的重點,我們去參觀了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秦始皇兵馬俑,看到了各種形態、各種表情的士兵還有精致的銅車馬。導游介紹說,兵馬俑是用粘土經過許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我非常敬佩和驚嘆古人的才藝和智慧。下午,我們來到了西安的標志性建筑——大雁塔。大雁塔下的音樂噴泉廣場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在歡度國慶。
第三天,我們步行游覽了西安的市中心、著名的回民小吃街,品嘗了各種美味的西安小吃。
時間過得很快,我們的西安五日游就結束了,我們坐上了回上海的火車,回到了家。這次的旅行讓我感受到了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很驕傲、自豪!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二
今年的暑假,我過得特別開心,先是奶奶陪我參加上海世博游,隨后爺爺奶奶又帶我到鄭州、西安等地旅游,還拍了不少照片。
八月下旬,東北方天氣冷下來時,我們啟程前往鄭州。在鄭州的第一站,我們參觀了鄭州“二七”紀念塔,這是為紀念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在1971年建成的。在這里,我接受了很好的愛國教育,沒有先烈的奮斗,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第二站參觀了洛陽的龍門石窟。看到了許多唐、宋年代在石山上開鑿的佛像,我很驚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能工巧匠。
第三站,參觀嵩山少林景區,觀看了少林武功表演,那種出神入化的技巧,讓觀眾驚嘆不斷。那天天雨不斷,但絲毫沒有影響我們參觀的心情。
在鄭州待了三天,我們做“高鐵”到西安去,列車速度超快,每小時350公里,車廂內干凈明亮,也很平穩,是我第一次坐高鐵,很激動,兩個多小時就到西安了。
在西安,我們參加了北線,東線和市內游。
北線游,參觀了皇帝陵、軒轅廟、孟門島、壺口瀑布,令我特別興奮的是參觀中國革命圣地地延安,我在寶塔山下,延水河邊拍照留念,還觀看大型演出“延安保衛戰”。爺爺奶奶說新中國成立是從這里開始的。
東線游,先乘索道上驪山,遠眺商代“烽火氣諸侯”遺址,穿過唐代長生殿門前兩棵大樹和當年西安事變xxx藏身之處,接下來參觀秦陵地宮、秦始皇陵、兵馬俑、華清池等,玩得很開心,增加了不少見識。
市內游是我和爺爺奶奶三人同行,我們先后參觀了古城墻、西安鼓樓、大雁塔、還參觀大唐芙蓉園、陜西歷史博物館等等,尤其是歷史博物館里,我不停地向爺爺奶奶問這問那,學到了很多歷史知識。
十二天的旅游,大大開闊了我的眼界,學到很多知識,期待明年的暑假玩得更開心。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三
我國西部有個古城叫西安,那里有許多名勝古跡,那里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西安的華山是五岳之一。清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座山都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華山分布為南、北、東、中峰。北峰是最矮的一座山,南峰最高。北峰半山腰有一股清泉,清泉旁有一個“巨石陣”。整體來說華山是一個綠色的海洋。
華清泉是溫泉的天堂,里面有太子湯等溫泉。溫泉的溫度是40度到50度。溫泉可以治許多皮膚病和腳氣。
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兵馬俑是泥巴做的。一批兵馬俑就像一批真正的軍隊。
西安的物產有紅紅的蘋果、又大又圓的石榴王、香甜的核桃、鮮嫩的狗頭棗、漂亮的藍田玉等。
我喜歡西安城。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四
經過一晚的休息,我們恢復了體力。第二天一早,我就和曉東去了世界上舉世無雙吸引人眼球的兵馬俑博物館!
我們邊走邊看,曉東向我介紹說,兵馬俑現已經發掘了三個俑坑。
我接著問他:“那這三個坑的面積有多大?”
曉東說:“三個坑的面積是兩萬平方米,大約有50個籃球場大,在三個坑里,一號坑最大,這三個俑坑里的兵馬俑大約有8000多個,俑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一個長方形的兵陣,可以想象當年秦始皇統率千軍萬馬之時是何等的威風八面,氣勢恢宏啊。”
我滿臉敬佩地對曉東說:“你怎么知道這么多啊?”
曉東告訴我:“我特別喜歡中國歷史,尤其是蘊含歷史得各個時期的文物。還有你知道第一個發現兵馬俑的人是誰嗎?是楊志發,如果沒有楊志發,我們也見不到如此珍貴的歷史遺跡。但是,也有一些遺憾的,因為封閉的空間一經發掘,受環境,空氣等變化的影響,會破壞它們的原貌,如今我們看到的基本上是考古學家修復完成的!”
參觀完西安的名勝古跡兵馬俑,曉東又帶我品嘗了西安的小吃。西安的小吃也是非常有名的,慕名而來的我,這回終于可以大飽口福了。
曉東饒有興趣地說:“我給你講講西安的臊子面吧。臊子面是西安獨特的小吃之一,臊子面口感酸辣,面上面浮著一層紅紅的辣油,香而不膩,爽口開胃。”聽著曉東的介紹,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趕緊拿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游玩了三天,我將要離開西安了。分別的時候,我和曉東都依依不舍!
朋友們,要是去了西安,一定要去參觀世界聞名的兵馬俑啊,還有,別忘了嘗一嘗西安的美食哦!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五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很久以前我就對它充滿了好奇。這個暑假,我終于坐上開往西安的高鐵,開始了我愉快的西安之行。
第一天,我們去看了大雁塔。俗話說“不去大雁塔,不算到西安”。這里是唐三藏取經歸來后存放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的地方,它從唐代就存在于世,已經在西安默默矗立了一千多年了。站在塔上憑欄遠眺,整個長安城風貌盡收眼底,高樓林立,景色迷人。傍晚我們去了西安著名的音樂噴泉,隨著音樂響起,噴泉如荷花般綻放開來,時而歡快,時而舒緩,向游人展示著它那華美的舞姿。驚喜的是在陽光的映射下,我們看見了彩虹!
黃河壺口瀑布給人的感覺,完全是歌里唱的那樣,“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萬馬奔騰般雄壯的場景,讓我不禁感嘆這條母親河的磅礴氣勢!
另外一個不得不看的便是秦始皇兵馬俑。形形色色的兵馬俑,從衣著到形象各有特色,無一重復。那高超的工藝、宏偉的規模,就和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一樣,讓人深深嘆服。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來到西安,不爬一下華山,怎能說來過西安呢?坐著纜車登上西峰頂,華山最美的景色盡收眼底!站在最高峰極目遠眺,四周群山連綿起伏,樹木層層疊疊,峭壁斷石林立,不愧以險峻著稱。雖然那天陰雨綿綿,卻也讓人感受到一份別樣的美。游客們穿著各色雨衣,一步步往最高峰攀登。那場景,真是雨天登山看風景,看山的人也成了一道風景!
西安,這座千年古都,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大西北平原上,熠熠生輝,向世人展示著它獨特的美。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六
西安位于中國的西北部,是陜西省的省會。西安是十三朝文化古都。這里歷史悠久,物產豐富,它是一個令人向往,想讓人留下的地方。
八百里秦川又稱陜西關中平原,指的是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的一個地點,因此又稱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
西安秦嶺一帶山水五彩繽紛,色彩斑斕:遠遠望去,山上有綠色的、紅色的、黃色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秦嶺山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有秦嶺十八峪,大山有高有低,從遠處看,連綿起伏一望無際。
秦嶺的山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茂密的森林,潺潺流動的山泉,朵朵像黑色的小花的木耳,很像又黑又軟的耳朵。叫不上名的鳥兒在樹枝上唱著清脆悅耳的歌,樹上的山核桃在樹枝上快樂的蕩秋千。叫不上名的野花隨著微風翩翩起舞,嫩嫩的小草全身穿著綠衣服,歪過來扭過去,快樂地呼吸著濕潤的空氣,樣子像個精靈寶寶。
秦嶺山有黃鹿,三三兩兩的黃鹿在林中跑來跑去,有趣極了。有的找苔草吃;有的找草熟禾吃;有的一直在吃珠芽蓼;有的正吃著黃芪,吃的津津有味。
富饒的古都西安,我們幸福生活的地方。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古都西安必將變的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七
在我們富饒的三秦大地上,有一個歷史悠久、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城市——西安。西安地處關中盆地,是“八百里秦川”的中心。自周朝開始,華夏民族的文明已在這里扎根并走向繁榮。先后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因此,西安保留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風格,擁有眾多的風土人情。
1974年3月,這是一個令考古學家念念不忘的春天,規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馬俑坑終于以其令人嘆為觀止的雄姿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這顆在中國陶藝史上璀璨的明珠,更給古老的西安城籠罩了一層歷史的迷霧。
如果說西安城郊的兵馬俑是雄偉的,那么位于市區的大雁塔則是氣派的。將歷史倒推一千三百六十一年,玄奘法僧歷經磨難,從印度取經回來后,唐永徽皇帝便下令修建藏經塔,這便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雁塔。它雖然歷經千年風雨,卻仍屹立不倒,實為中國乃至世界少見的“千年古塔”。
鐘樓,位于市區中心,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昔日樓上懸掛著一口大鐘,曾經的五百多年里,古城便以它的鐘聲為標準時間,故而得名“鐘樓”。除此之外,還有國內現今保存最完整的明城墻、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等等,還有一些古老的建筑都已埋沒在了歷史的塵埃里。
如今的西安,高樓林立、燈火輝煌,已經成為了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自一九九四年建成以來,“西安高新區”一直在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中名列前茅,二十二年來,高新區經濟一天天飛速發展,帶動著整個西安市經濟的發展。同時,西安的地鐵也陸續建成并投入運行,西安市民的居住環境越變越好!
大家常說:“看中國五百年的歷史,請到北京;要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請到西安。”啊!可愛的西安,令世人嘖嘖稱贊的西安,我愛你!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八
經過漫長的旅途,我來到了古城西安。
第一站,我們直接前往鐘樓。鐘樓緊挨著騾馬市,鐘樓屬于子安的中心地段。在鐘樓邊小商販在吆喝著,叫著。鐘樓邊的人如一陣陣浪花,人山人海。在騾馬市那塊石頭上記錄著騾馬市的熱鬧。
第三站,我們前往大雁塔。大雁塔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大雁塔被發現時已傷痕累累,政府花重金把大雁塔修好,又在大雁塔前建立了噴泉廣場,是夏天避納涼暑的好地方。
第四站,我們前往古城墻。古城墻把以前的西安市圍繞城一個圈。聽說,以前人們都不知道古城墻的歷史文化價值,拆墻修房子啊,還用城墻上的磚,當政府知道時,右城墻已變的傷痕累累。于是政府下重金修好古城墻,還公布了不能拆古城墻,所以古城墻才有今天的樣子。
西安的景點還有好多……。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九
西安古城墻又稱西安明城墻,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暑假,我、表妹、小姑和媽媽一行四人來到了西安古城墻游玩,那里古韻十足,又充滿了時尚新潮的商業氣息,讓人流連忘返。
來到城墻下面,我抬起頭來向上望,哇!真高!人在雄偉的城墻下顯得格外渺小。登上古城墻的臺階,雙腳穩穩地踩在上面,似乎能夠感受到城墻的厚實與穩重。城墻宏偉壯觀,石階層層遞進。我和妹妹好不容易登上城墻,腿好酸好酸,差點兒給我們累壞了。
我們站在城墻上,眼中滿是富有歷史韻味的景致。我伸出手輕輕撫摸著城墻,那斑駁的痕跡好像在對我講述著很久以前的故事。在清晨朝陽的照耀下,厚重的石磚似乎帶著些許余溫,那余溫好像古老城墻的微弱脈搏在輕輕跳動,讓人忍不住心生感慨。向遠處眺望,那一排排高掛空中的紅燈籠與青灰色的城墻遙相呼應,更為古老的西安城墻增添了別樣的生趣。
暫時告別古韻十足的老城墻,我們來到了這里的購物街。剛一進入購物街,我就被這街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住了制作精良的華美漢服、古色古香的中國傳統樂器、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各類書籍,還有各式新奇好玩的玩具,它們可把我的眼睛塞得滿滿當當。我和表妹每人買了一套漢服,穿上漢服并仔細打扮了一番,此時的我們就好像穿越了一般,與古城風格相輔相成,別有趣味。
走出購物街,我們又撞見了一個大門,上面寫著小吃街。哈哈,這里簡直就是我和表妹的天堂呀!什么焦香螺旋土豆、冰鎮甜美果汁、爽口水果冰沙各類小吃應有盡有,最后把我倆的肚皮都撐得像皮球一樣圓啦!
游西安古城墻,游悠久的歷史,游現代的繁華,游迷人的夜景充滿魅力的西安古城墻啊,期待下次與你再相見!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十
在今年的這個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到了西安游玩。
游玩的這幾天中,我了解到:西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歷史上有十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呢,共達一千余年。是我國歷史上建都王朝最多,時間最長的一個古都。
地上地下保存著大量的古代建筑和珍貴的歷史文物。著名的有:半坡博物館,秦始皇陵,大小雁塔,古城墻,鐘鼓樓,碑林等等等,真是說不完看不夠嘞!
去西安游玩,必定不能錯過西安小吃呀!為此,我們到西安的第一天就去到了xxx街。xxx街:顧名思義,是回族人民住的地方。在xxx街我吃到了西安美食褲帶面涼皮,牛羊肉泡饃,肉夾饃,酸梅湯,玫瑰糕除此之外我還了解到了關中十大怪: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手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有凳不做蹲起來,唱戲吼起來!真真是有趣極了!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西安第一天的早餐:他們吃個早餐啊,完全不像我們這邊。比如你吃一碗面,在我們這邊,服務員煮好了面就給你端上,在西安,這一套可行不通,如果你不使勁叫餐,你這天就別想吃早飯!早餐的分量也是令我驚訝了:我們明明點的是小碗,居然有臉盆那么大,撐個半死。
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去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分為三個大廳,一廳是最大的一個廳,也正是擺秦始皇兵馬俑的地方,和我們學校的操場有的一比。兵馬俑的陣容非常的大,一點都不負中國八大奇跡之一的盛名呀,來觀看的還有許多的外國人,他們也不禁贊嘆!二號廳是個陳列館,存放著一些歷史文物。三號廳,是一個修理破損兵馬俑的地方。
總之,這次西安之旅我學到了許多知識,雖然我沒學過歷史,但是我真覺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十一
站在西安古城墻上,我心潮澎湃,真正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聰明和偉大!
今年五一假期,爸爸帶我去了省會西安市,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這里是十三朝古都,一磚一瓦都散發著歷史厚重的味道,我為自己身為一名陜西人而感到驕傲自豪。
我在書中讀到,西安城墻始建于明代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墻建筑之一,也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墻建筑,更是歷史留下的一份屬于全人類共有的文化財富。
西安城墻有四座城門: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定門、北安遠門。爸爸和我是從西門登上城墻的,還沒到城墻跟前,我就遠遠地看見城門上寫著三個氣派的大字“安定門”。
觸摸著一個個青石磚,我的內心是安靜的,閉上雙眼,仿佛瞬間回到了古代,聽著工匠們修建城墻時的吶喊聲,“嗨喲、嗨喲······”
城墻外面有一條護城河,爸爸對我說:“這個護城河是防御敵人入侵的,如果有敵人要過河攻打城市的時候,人們就把護城河上的吊橋拉起來不讓敵人進城。”聽著爸爸的講解,透過城墻的青石磚,我仿佛又聽到了金戈鐵馬的聲音。而現在的護城河外,綠樹成蔭,繁花盛開,環城公園廣場播放著優美的音樂,人們悠閑自在,一片祥和。
從西安回到家后,我腦海中浮現最多的就是古老的城墻,它是那么雄偉壯觀,像一條巨龍環繞著古城西安,走過了悠悠的歷史歲月。
我真的希望再去看看你:西安古城墻。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十二
我們來到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古城西安的那天也剛好是一年一度的國慶,人山人海,不比勞動節少。而聲勢浩大的千年歷史的秦始皇兵馬俑也是在位于西安市臨潼縣兩公里的地段。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我們來到了兵馬俑這里,天下著濛濛的小雨。我們買了門票便進去了。我們找到了一位導游為我們解說。我們第一個看見的是兩個青銅鑄造的大雁——浮雕。聽導游說,我們這次十分幸運,這兩只浮雁剛好是今天被開放的,這也是開院以來第一次開放出來給游人觀看的。浮雁后面一幅圖,這幅圖就是浮雁的出產地——臨潼縣的一個小山村。這一幅圖加上浮雁身體上的細小紋條狀物,就顯得更加栩栩如生了。看了這兩只浮雁就仿佛真的回到了過去的美好時光。
第二件是看“銅車馬”,它出土時全部成了碎片。考古學家用儀器測算了一下,精確數字是199塊。銅車馬有兩輛,第一輛是高車,這是里高的`意思為:站為高,出征時站著駕駛的就叫高車。而與它相對的是鞍車——臥為鞍,坐著就是鞍。高車和鞍車共有8匹馬,每車各4匹,最右邊頭上有一個像鐵棍一樣的東西,那一匹馬就叫做“頭馬”。馬、車和人都是用青銅鑄成的。馬身小,但速度超快。駕馬的鞍繩是用24根金、銀鑄成的細繩,一匹馬上就有48根。兩駕馬車的裝飾物的重量有一千多公斤。駕車人的身份地位也是不一般的,從腰上的腰牌就能看出。他們進京不用取下武器。而古時候,一般人進京就必須取下武器。從這兩點就可想而知他們的身份和地位。他們的地位最小也是個立過頭等戰功的正將軍。
我們最后來到的是一號坑。雖然兵馬俑是最低等級的,但也是最好看的。左右只有十幾個兵馬俑,還在修補。到右邊一看整齊地排列著1081個兵馬俑,每一豎有4排,中間隔了一條條厚厚的土墻,它上面還有一些墳,老百姓修墳時都修在了兵馬俑的上面。可就是差一點就挖到了兵馬俑。而楊開顏老人是非常幸運的,不多不少剛好挖到了(現墳已拆走了)。
兵馬俑我就介紹完了。我還去了秦皇地宮、華清宮之華清池、華山、古城墻和大雁塔的音樂噴泉等景點。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你就來問我吧,我會熱情地告訴你。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十三
到了西安,媽媽帶我去了興慶公園,那里有清新的空氣,茂密的樹葉和嫩綠的小草,我在湖邊看見了美麗的荷花。我玩的纜車從下往上升,又從上往下降,感覺非常爽。中午,媽媽又帶我去鐘樓和鼓樓。鐘樓上有一口大銅鐘,聽說古時候每到幾點就打幾下鐘,鐘樓里面還展示著各種各樣的玉器和瓷器。鼓樓上有一面鼓,聽說皇帝上朝的時候用鼓錘擊鼓。晚上,媽媽帶我到大雁塔看音樂噴泉,噴泉隨著優美的音樂像舞女一樣跳著各種各樣的舞蹈。我脫下衣服和很多人在噴泉里跑來跑去的玩水,開心極了。
我們高興地回到了家,在古城西安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愛古城西安。
古城西安座落在三秦大地關中平原,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花園里開滿了鮮花,草坪上小草探出頭來,一片片新綠。空氣中漂浮著楊柳的花絮,鼻子總是癢癢的。
夏天,公園里的荷花開了,粉白的花瓣又大又美麗,在圓盤一樣的荷葉上輕輕隨風擺動。炎熱的酷暑,熱得人們打起了太陽傘。不時能看到路邊邊下棋、邊游戲、邊乘涼的男女老少。
秋天,干枯的樹葉落了下來,踩上去“嚓”的一聲。果實累累,柿子、石榴、蘋果......樹上結滿了水果,又大又圓,看得人直流口水。樹葉變黃了,松柏更蒼翠了,秋風瑟瑟,下起了秋雨,一天比一天冷,真像人們說的那樣:“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呀!
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屋外一片白茫茫,人們穿上了棉襖,孩子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馬路上的雪水結冰了,騎自行車的人到拐彎處不小心就會滑倒,人們只好給上面撒一些“鹽”。
美麗的古城西安是我們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古城西安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可愛!
國慶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去了美麗的古城西安,這座城市讓我領略到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天,爸爸開著車,我們踏上了往西安之旅的路上。一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動,路上的風景宜人,讓我不知疲倦。傍晚的'時候,我們終于到了,一見到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讓我對它充滿了好奇。
第二天,導游很早就來了,她今天帶我們去陜西歷史博物館,我興奮極了。到了歷史,博物館,里面的文物有很多,讓我目不瑕接,導游告訴我們,這里面的文物長達100多萬年,其中有精美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千姿百態的陶俑,以及漢唐的金銀器,壁畫。所以陜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華夏珍寶庫“這讓我又學到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見識。參觀完后,我們去吃了好多西北美食,有肉夾饃、羊肉泡饃、臊子面等,太多的美味,讓人唇齒留香,回味悠長。
我們還去了國家森林公園驪山,驪山的風景秀麗,還有三十余處馳名中外的文物景點,我們坐索道上山,然后一邊下山一邊欣賞風景。導游告訴我們這里曾使女媧“煉石補天“之處,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將他得陵墓建在了驪山腳下,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在現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舊址兵諫亭也在這里,。去了驪山以后,我們還去了華清池,華清池的溫泉水日夜流不停,至今還有很多人在這里跑溫泉呢!
第三天我們去了威名遠揚的秦兵馬俑,去參觀的人可多了,一進去,我就被這威武的場面震撼了,很多人都駐足觀看,合影留戀,看到二千多年前的兵馬傭栩栩如生的站在你的面前,感覺自己的思緒一下子就飛回了兩千年前,導游告訴我們,里面發掘的銅車馬,工藝巧奪天工,連現代人都無法比擬,讓我由衷的佩服這些古代人的智慧,更佩服秦始皇這位偉大的皇帝。我們還參觀了皮影戲和剪紙藝術,讓我切身感受到了西北人的智慧。
這次旅行讓我收獲很大,學到了很多知識,西安,這座美麗而厚重的城市,給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我會把它留在我的記憶中。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十四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遍長安花;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慈恩塔下提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題記。
每每提及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總有莫名的歸屬感。不知為何,我總是連自己也無法名狀。也許,就是因為這座古老古老的城市,纏繞了千絲萬縷的情牽。
夜色中的西安,古老的城墻在黑夜中被紅色的霓虹燈點亮,古韻中帶著喜慶,城墻下,這個古老的城市為我們講述著古老的傳說,摸一摸那厚重的城墻,有多少的故事在那里沉淀。鐘鼓樓的霓虹絢麗多彩,人潮涌動,驀然回首,仿佛時空將我們帶回了那繁花似錦的大唐盛世。
對于我這樣一個偏愛安靜的人來說,是不喜歡這樣喧鬧的都市的,但是,也正因為他是那么的古老而賦予了歷史的厚重感,讓我也不得不為之而傾倒,于是。我迷戀這種滄桑的歷史,沉醉在這古老的韻律。
記得,初到西安的時候是夏天的樣子的,北方的驕陽熱得是那么的肆無忌憚,好像故意要把這西北的豪爽大氣揮灑的淋漓盡致了一般。
是的,關中的漢子是如此的大氣,來到這塊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我算是真正領略了這雄厚的文化底蘊啦!早就聽說陜西有“八大怪”的風俗,但從未見涉足,知道來到這片豪邁的熱土。
當然,我沒有學過導游,也不會專業的去講解這座美麗的古城。沒到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土人情,對于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家來說,“吃”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西安是鏈接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風味小吃。來到西安,自然少不了去逛逛那悠長悠長的具有強烈名族氣息的回民街了,來到這里自然地去品嘗一下這里的西安特色小吃--羊肉泡饃啦!大氣的老碗乘著熱氣騰騰的泡饃,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用這里的句子講就是“嘹咋啦!”
漫步在繁華的.街區,看一路似錦繁華,累了,倦了,找個地方停下來,來一份來自秦川的“涼皮套餐”這是由獨具陜西風味的秦鎮涼皮,臘汁肉夾饃和關中自己生產的飲料。那是另一番風味的。
記得,在“八大怪”中有這樣一句“面條像褲帶”是的,這就是西安出了名的褲帶面,又寬有場的手工扯面,一兩根足以讓你吃的相當滿足的。西安位于我國秦嶺淮河線以北,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城市,俗話說“南米北面”,是的,白鹿原千萬糧屯,產出的小麥亦足以做出像褲帶面,(biangbiang)面,臊子面,蘸水面......等各種各樣的特色風味小吃。
說道這樣的歷史文化古都,有這樣深厚的文化底蘊,漫步其中,就如同走進了一座上下數千年的歷史博物館,絢麗多姿,氣象萬千的風物名勝盡收眼底,櫛次鱗比的現代摩天高樓與古色古香的帝王宮殿、塔樓和諧一身,久遠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蓬勃發展的現代氣息,讓我頓生一種淺薄與渺小。
西安是王權霸業之地,西安的上空更是充滿了藝術的靈光。在這片西北貧瘠的土地上出現了黃帝、秦始皇、漢劉邦、李世民、武則天...這樣的歷史人物,讓西安這片歷史的天空增添了厚重的歷史神韻。西安,如同一杯千年的老酒,甘醇而又清香。
西安是文化藝術圣地,溢光流彩的西安,佇立在藝術的靈魂之上。信天游之悠美,安塞腰鼓之壯美,戲劇秦腔之豪邁,演繹著這個歷史名城的靈魂。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具有3100年的都市發展史,如果把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比做一部精彩的歷史劇,那么這部戲劇的一半都在西安上演。西安與北京、南京、洛陽、開封、杭州等并為我國的六大文明古都。杜甫曾這樣評價這座城:“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遍長安花;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慈恩塔下提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西安的歷史太濃厚太沉重,西安的大手筆太豐富太博大,隨便列舉一個地方,其碩大巍峨的光輝幾乎都能照亮整個世界。行走在西安的巷道路旁,稍不小心,就可能會踩上一塊記載著中華文明悠遠歷史的秦磚漢瓦;西安的風景名勝也太多——兵馬俑、華清池、大雁塔、興慶宮、凌云閣、曲江池、芙蓉園、樂游原、大明宮……數不盡數,書不盡書,讓我在西安的那段時間里,無論在感官上,還是在精神上,我都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是呀!西安曾讓多少文人騷客為之揮墨丹青的城池,我也曾有多不喜歡這樣的喧嘩的都市呀!而今,我卻被這座富有歷史厚重歷史的文化都市而駐足,也許,當多年以后,待我塵埃落定,不在漂泊,那么也許這座古老的美麗的城市將是我的選擇。
他們都說,愛上一座城,只是因為留戀這個城里的某個人,那么不知何時我卻愛上了這座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它給我了陌生的歸屬感,只因為它的深沉,那么我也將像你一樣,這樣靜靜地,靜靜地等待著這座城市里讓我牽絆的人。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十五
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我從課本中、電視中、網絡中看到了許許多多關于西安的故事,那里還有我夢寐以求的秦始皇兵馬俑。今年,我終于可以到西安看那向往以久的秦始皇兵馬俑了。
剛進入西安市,就看到那宏偉壯觀鐘樓、鼓樓在古城墻的襯托下更加引人注目。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還游玩了大唐芙蓉園、大雁塔、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大明宮等8個景點,在大明宮,我見識到了大唐盛世的輝煌;在歷史博物館,我了解到我們泱泱中華的歷史變遷;在芙蓉園,我領略到了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而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那讓人嘆為觀止的被世界譽為“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了。
秦始皇兵馬俑那神秘的面紗在導游阿姨的講解中一點點被揭開。原來,秦兵馬俑是當時西楊村農民在村南打井時發現的。后來考古學家們才發掘出了現在的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在這三個坑中屬一號坑最大,坑內的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這些陶武士俑,有面部神態、服式、發型各不相同,形態逼真,個個栩栩如生。那些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生動再現了秦始皇當年浩蕩大軍的威風凜凜,氣壯山河的景象。導游阿姨還告訴我們,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顏色。我們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而且由于現有的科學技術不能很好的保護兵馬俑,現在已經有大部分的兵馬俑被回填了,真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讓兵馬俑完美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啊,多美的西安,我可愛的家鄉!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十六
古都西安,最有氣勢和最具王朝標志的,要數古城墻了。不管你從東南西北哪個方向來,無論你是高官要員或平民百姓,它都以雄偉莊重的姿態迎接著你,那厚實的墻體和頂上凸凹起伏排列整齊的垛口,讓你眼眸一激,精神一振。也只有鉆過了高大的城門洞,你才會真正覺得:西安古城墻我走進漢風唐韻里來了。
你想想,很多年前,在廣袤平坦的關中平原上,一座大城突兀聳立,該有如何的威懾力量。它周長13·7公里,5984垛口,每個垛口立一名士兵,手中的刀劍在夕陽的照射下熠熠閃光,如果同時吶喊,其勢何等壯觀!
就是在如今,周圍的高層建筑林立,古城墻的堅實感和穩重感依然不減,它好像一位歷經風霜的歷史老人,靜靜地蹲在那兒,欣賞著玩具似的高樓在搭積而起,對任何變化及喜樂,它都不動聲色。
西安城墻的建筑,是一個嚴密的防御工程體系。它呈梯形結構,上寬12~14米,下寬16~18米;四城門有甕城,上筑城樓、箭樓,四角有角臺角樓;城周有敵臺、敵樓,外圍有護城河及吊橋。難怪一位美國建筑學家游覽城墻后說:西安古城墻太偉大了,這是人類的財富,是你們的無價之寶。
西安城墻的形狀,也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筑美學觀念。它是一個規則的長方形,城樓相對,四條大街,中間座落著一個鐘樓。
對于西安這座城,近年來不斷有人提出批評,無非是說它太封閉太保守,不利于改革開放和發展經濟。其實這些與城市的建筑結構無關,只是一種托詞。另外,有些東西也需要封閉一些,比如酒,窖藏的時間越長越好。還有文化和文物,加強保護并不是壞事。
人有人氣,一個地方也有地氣。古都西安正因為有了這道城墻,它存蘊的那股中華民族的古老的文化之氣才沒有散落,才沒有煙消云散。
外地人到西安來,看的就是文化和文物,這是西安人應該珍惜的。
西安城墻的四道主門都有名稱,東曰長樂,西曰安定,南曰永寧,北曰安遠。出東門直行就過潼關,進中原,跨入康樂之地。西門外則是古絲綢之路,是外貿和物資交流的通道,平定和安穩十分重要。南門外不遠處就是秦嶺,它是長安城的堅強后盾,秦嶺的背后系巴蜀和荊楚之地,都是穩固的后方。只有這朝北的安遠門任務最重,因為在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陜北的長城一帶戰爭不斷,許多將軍都飲酒誓師,鐵騎出北門,直驅長城外的邊塞,平定叛亂守關固疆。
站在城墻下,我顯得很渺小。
西安古城優選(實用17篇)篇十七
出了地鐵便看見西安南城門——永寧門矗立在眼前。高大巍峨,莊嚴肅穆,與喧囂的現代都市融合在一起格外引人注目。
永寧門前有一座放下的吊橋,橋上的鐵鏈子連著城墻,雖然進行過翻新,但踏在吊橋上的那一刻,似乎依然能看到在千百年前,戰火紛飛,箭如雨下的戰場上,這座吊橋放下的瞬間,一個個手握長槍盾牌,身著鎧甲的士兵們,奮勇向前,沖入敵軍陣營,在喊殺聲中用他們的身軀和熱血守護著這方他們熱愛著的土地。
進入城門,踩著承載著歷史厚重感的土灰色磚塊,一步步踏著臺階登上高大的城墻,感受著歷史的風從遙遠的明代吹來。心情也跟著沉重了起來。
城墻上一個個手握長矛的士兵有序地站立著,一身鎧甲在陽光下反著銀色的光,那般高大堅定。頭戴有著紅色盔纓頭盔的將軍,負手站在城墻城門的位置,駐足遙望著城墻內的百姓,臉上亦有著不可侵犯的堅定。
陽光有些刺眼,回過神來,歷史迅速地退去,城墻上依舊站滿了人,只是他們手中拿著的不是長槍,而是手機、相機。他們的表情是輕松的,歡愉的。
有的人騎著自行車向著明朝遠去的方向眺望,有的人坐著電動車欣賞著明代的磚瓦,有的人邁著輕巧的步伐,跟著明代的印跡,尋找歷史的點滴。
去過南京的明城墻,也去過長城,當時便為古代人的智慧所折服。在當時條件那般有限有限的條件下,卻可以修建出如此氣派宏偉又固若金湯的城墻。而到了西安的明城墻就更讓人嘆服,西安城墻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寬。
游客可以在上面坐電動車游覽,也可以騎自行車游覽。寬敞程度超出我對城墻的認知。
要知道這座城墻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經歷了六百多年的風吹日曬,卻依舊可以在今日接納我們,讓我們登樓遠望,感受歷史的悠遠和咫尺。
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國人的工匠精神!也是歷史贈予我們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