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篇一
第二次讀這種類型的書。上一本叫“不要假裝很努力“。李尚龍的書不屬于心靈雞湯。他是以自己的閱歷和視角來闡述自己的三觀。非常接地氣。也讓我覺得很有道理。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身邊有很多朋友和家人都表現出很努力的樣子。可遲遲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緊接著就會出現負面思維。有人在抱怨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最終離婚孑然一身很孤獨。不曾想最開始出軌的是自己。有人零點之后還在發朋友圈說自己在開發客戶。一個月暴瘦多少斤,實際熬夜真正花在開發客戶上面的時間,不知道有沒有十分鐘。因為客戶也要睡覺的。有人花了幾年的時間在一個行業里堅持。逢人就讓人指出自己問題所在。實則一有空就追星。甚至偶像喜歡拼圖。他會一個通宵不睡覺去玩拼圖。身體熬壞了。又會感覺很多事情力不從心。
人生是自己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代替你自己的人生。父母也不可以。人活在這世上。別人的看法真不重要。李尚龍在書里寫:“你以為你在合群,實際你在浪費你的青春。”成功者往往是孤獨的。孤獨是很多人無法忍受的。所以成功的路上一點也不擁擠。可如果你害怕被孤立,而為了合群就荒廢你的學業和事業去談戀愛.玩游戲追劇。你一旦哪天成熟了,你會后悔的。因為幾年的青春就被如此揮霍了。
所以我非常佩服作者李尚龍在軍校的時候,別人訓練完去休息了,他會一個人在教室里讀英語。并竭力去爭取改變自己的命運。請假去參加英語演講比賽。最終獲得全國季軍。后退學進入新東方。在同時成為導演。而我身邊也有很多軍校畢業的朋友。出來則在當保安。
我不后悔遇見任何一個人。也不會再畏懼任何一個人的離開。因為在一起的時候我用心珍惜了。失去也就會坦然。
也很感謝閱讀。李尚龍說:“學徒不會讓我們賺很多錢,但可以讓我們很富裕。精神上的富裕,內心的平靜。”這么多年,你的精神從來沒有貧瘠過,因為有書。內心真正平和了,什么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心態可以隨時歸零。閱讀這個習慣我想我會保持到死的。
針對學習很多人都在問方式方法。其實每種方法都是對的。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關鍵還是得自己去琢磨。我不是一個聰明人,但我會去思考去總結。這也是一個曾經的朋友對我的影響。雖然知道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再見面了,仍愿一切安好。
不要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愿你我都能踏實的做自己。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篇二
常常我們會看到這么一種人,覺得他們每一天很拼命,學習,上各種各樣的課程,似乎沒有一點自己的私人空間了。每一天拖著疲憊的身軀,進入圖書館,晚上有熬夜啃書,可是為什么結果卻是不盡人意呢?其實一切的一切,都只不過是,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對于前者的努力走秀,總是努力活成眾人喜歡的樣子而已,如果自己本就不喜歡,就不該將時間消耗,把自己的專注力一步步地轉移,最后,養成了一種三心兩意的壞習慣。這種結果,或許更為恐懼,習慣的力量,可將會是伴隨人的一生的。可大可小,那為什么不試著把時間好好規劃一下呢?把學習的時間縮短一點,玩的時候就該是盡興,而工作學習的時候,盡管時間短,卻是心無旁鶩地高效率學習。
還有一種看起來很是努力地學習,其實只是使用了名義上的努力,卻忽略了實質意義上的努力,到底為何意義!他們確實很拼,踐行能力很強,也甘愿日復一日地埋頭苦干,把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最后的最后,卻是得到少得可憐的報酬。投入與收獲并沒有很好地成正相關關系,或許,越到后面,投入越多,卻得不到任何的進步了。只能說,他們所努力的方向,其實是錯誤的。
這些人可以說是行動上的巨人,可卻是思維上的矮人。因為他們懶得思考,不愿思考,覺得思考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對于他們而言,你只要告訴我一個方法論,我便會去踐行了,卻沒有考慮到矛盾普遍性后的特殊性,這些方法,到底適不適合他自己呢?方向的問題,是一切先決力量。永遠只有做正確的事,才會有好的結果。永遠不要奢望用戰略上的努力,來掩蓋你思維上的懶惰,因為只有兩者的配合,你的執行力才在思維力的發散下,成功的概率更高!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篇三
讀完《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本書,很是感觸。
正像書中所說,你有沒有真正地努力僅有自我明白,“騙別人很容易,騙自我更容易,可是,騙這個世界有點兒難。”真正有效率的時間,是那些你不在朋友圈的時間,不向別人炫耀的時間。而事實上,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么光彩奪目的親戚,你永遠需要應對的是你自我。
努力不只是埋頭苦干,還要找準方向,錯誤的事情不要堅持。沈嘉柯說:人生之路有兩種,擇大門走險路,過窄門而寬途。意思是,你選取了最捷徑的,你會發現捷徑背后各種險峻斗爭。你選了一條看似更加艱難的路,走下去未必差,甚至更加寬闊。
有的人說賣雞蛋灌餅一個月好幾萬,那為什么你沒有去是因為你想做自我想做的事情。有的人覺得成功是賺很多錢,而有的人覺得成功是獲得心靈的平和與寧靜。所以我們還是走在自我的路上,沒有都去唱歌、當演員,沒有都去販毒、去醫院倒賣高價號。我們既受眼光所限,但也被內心指引著走向自我向往的方向。
想要變得卓越,就不要想著一蹴而就,不要以為商業大亨一下子就能看到商機,那是因為他一向以來在商場上的摸爬滾打,使他擁有了足夠的經驗和前瞻性。他的失敗也許你只是沒有看見。所以讀成功學時千萬不要斷章取義,不要只看他寫出來的東西,那些沒有寫出來的,卻有可能是十分關鍵的。
書中講到了一個想要過四級的女孩,筆記記得密密麻麻,課本都翻破了,卻考了好幾次仍然沒有過,這像極了剛開始備考英語的我。沉不下心,學不進去,只望著考試日期的臨近,焦慮越來越深。但好在最終我學會了應對。望著有些生疏的英語語法和少得可憐的單詞量,簡直覺得生無可戀。可是最終想想,這是拿到學位證無法跨越的點。于是開始給自我找方法,訂計劃。每一天晚上睡覺前做真題,一題一題地研究,不明白的就看語法書。白天提前抄好80個單詞,寫在一張紙的正反面,坐公交車的時候背誦。考試當天,我的情緒個性簡單,果然一次透過,第一學期就這樣完美地結束了。奇怪的是,這使得我對后面的課程也更有信心,夜里做題、背資料到一兩點是常事,真正感覺到大腦的充盈。想想這個時候裝樣貌給誰看呢所以當畢業后兩年有人還在找復習資料去補考,我很明白這中間發生了什么。
有些人很年輕就在羨慕別人有這有那,自我卻什么都沒有,僅有一個小小的夢想,都不好意思對別人說。其實夢想無分大小,只要讓自我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就好。
因為你不是為別人的目標而活,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所以,不要管別人怎樣嘲笑你。
也許我們的很多外在條件不像別人那么好,可是不能所以而放棄努力,只要這天的自我和昨日比有提高就好。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篇四
讀完了這本書,他說:騙別人很容易,騙自己更容易,可是,騙這個世界有點兒難。當我們用一種欺騙的心理來面對這個世界時,它亦回以。這世上一定有那么一群人,他們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或奢侈富有,或理想美滿,在他們的觀念中,生活中的種種都是調味劑,將生活調的多姿多彩。當我們用心來看待每一天,計劃每天,發現,每一天都是獨特的.過去。而未來,需要用夢來填寫。
追夢若冷,就用希望去暖,因為沒有一條路會是白走的。
一直以來都很依賴身邊的朋友,沒有她們,我不愿一個人吃飯,不愿一個人旅行,不愿去做生活中的種種嘗試。但隨著進入大學,過去的朋友都在五湖四海,沒有了可以依賴的人,漸漸的也就學會了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去那些沒去過的地方。看得多了,懂得也就多了,對著世界認識的也就更深了。一路上雖然很難,但一定要學會一個人走,因為走著走著,就能看到陽光,看到那些未注意到的點點。朋友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而友誼往往是我們在艱難困苦時的一劑良藥。但,它不是全部!我們要珍惜,而不是沉迷。
那會剛聽到“喜歡是放肆,但愛是克制”并不懂,但經歷了一些事后也就漸漸開始理解了。
“二八定律”永遠適合在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資產,百分之八十的人為百分之二十的人服務。今天,和朋友談到了畢業后的就業。雖然還有兩年半,但也就只剩兩年半就要進入社會,獨自面對生活的種種艱辛。大一的新鮮期,大二的迷茫期,大三的緊張期,大四的焦躁期,因為迫在眉睫。
長者多是我們的導師,多溝通請教,現在定位,讓自己不是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篇五
其實很多時候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有時我們看似努力,實則焦慮。為什么焦慮呢?只不過是現實中的你和理想中的你很有差距罷了。怎么克服它呢?做那些使你焦慮的事情,先樹立小目標,沒有目標的努力只能是自己騙自己。
如果有夢,夢要夠瘋,夠瘋才能成為英雄。在我看來,你不一定要夠瘋但夢一定要做到不留遺憾。努力不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你要做到很優秀也不一定得償所愿,優秀不夠,就讓自己無可替代。無可替代的方式一是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二是把別人都能做好的事情做卓越。既然無可替代,那就要承受你應得的壓力。
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將心比心,交友真心,你所得的朋友也一定是交友用心的人。那些被現實洗滌的,被快節奏遺忘的,是否是我們真正該珍惜的。
當你在抱怨世界不公平的時候,當你抱怨夢想太遠夠不著的時候,當你在咒罵追求目標的路上太多荊棘的時候有些人連努力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有些人從出生就注定背負著家庭的壓力,天命就是不公平的。珍惜當下,追求可得,放棄不屬自己的。
誰的深夜沒有痛哭過,但你要相信,正在努力的你不孤獨,真正努力的人從來沒有孤獨過,人是合群的動物,但凡是有點成就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點不合群,他們喜歡靜靜思考一點點向理想邁進,一些路很難,但一定要學會一個人走。因為走著走著,你終會擁抱陽光。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篇六
這本書的書名,其實就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我知道曾經我自己就是的,看起來很努力,但一切不過是表面功夫而已,而如今我甚至自暴自棄,連表面上的努力都放棄了。
看到這本書的中間,我對作者本人的經歷已經比較了解了,因為書中作者舉的例子,都是他以及他身邊朋友的真實事例。我看書之前實在沒有想到,作者比我還小三歲。一個90年出生的男孩或者說男人,從他的大學開始,就在枯燥的軍校生活中堅定地做著更枯燥的事~學習英語,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然后在軍校那種情況下還能去參加校外的比賽。然后各種獲獎,甚至在軍校立二等功。
換做其他人,也許人生便繼續如此,在軍校在部隊,以英語的優勢更加出色。然而他卻跳出了套子中的人生,經過深思熟慮,再通過與父母的良好溝通,得到父母的同意,大二之后便從軍校退學,僅僅20歲時去新東方成為一名英語培訓老師。作為一名老師,他的很多學生其實比他小,但他也是成功的,年齡的相近,思想的共同,再加深厚的功底,讓學生們都很喜歡他。
換做其他人,也許人生便依舊這樣,當一名優秀的英語培訓老師,或者再成為一名兼職英文翻譯之類的。然而他又跳出一個套子中的人生,他又去學習編輯,導演編劇,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對人生的思考和理解,寫下了很多作品,包括我這幾天所看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還有很多影視作品。雖然我沒看過,我想那些圈內人應該都知道他了。
我本想寫讀書筆記,卻寫了太多關于作者李尚龍的事。或許是因為書中內容就是他的人生經歷,也或許是因為他的經歷讓我很是震撼、很是敬佩吧。
說說書中讓我深有體會的內容吧。
是的,我看到了我的學生時光的部分影子。熬夜,其實只是在發短信或者看小說;早起上課,真的是在補覺;自習室也確實是在發呆或者看小說;做題,其實只是手在動,而大腦一片空白。
作者關于宿舍的合群,有著新的解釋,但仔細一想,確實很對。拋開性格自私的人不說,另一種不合群的人,就是那個在別人玩耍時一個人認真讀書的人。人其實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自己在墮落,卻又看不慣身邊的人有人在奮斗在學習。關于這一點,我要檢討自己一下了。如果將來我的孩子長大了,我也要告訴他或者她,這個缺點,一定要克制,要改正。
關于學生時代的兼職,作者也說的很好。學習時代,重要的是學習,很多人卻浪費時間去掙錢。出來工作之后,發現很多工作真的只是在重復勞動而已,人人都能夠熟能生巧。然而想在工作之余學習,卻又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學生時期學到的東西又很少,導致想改超很難。所以,以后也要告訴自己的孩子,作為學生,學習最重要,基本的生活技能掌握就好,掙錢的事就交給父母了,你想掙錢,就等學生時代結束吧。掙錢的日子很長,學生時代很短,系統學習的時間更短。
關于夢想,關于努力,他的很多觀點我還是很認同的,雖然我自己做不到。關于友誼關于親情,寫的也很好,尤其他對每一次告別的鄭重,讓我很敬佩。是的,這個世上,有些人,一分別就不會再遇上,畢竟世界那么大。關于愛情,可能大城市的90后,經歷的都比較多吧,年少輕狂的,很羨慕,但不是完全認同。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篇七
去年秋天,在工作帶來的壓力負荷之下,為了找尋一種精神上的舒適與安心,便開始看一些書,這一看,就到現在也停不下來了。
偶然間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向我推薦一本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起初,我以為這又會是心靈雞湯或者成功學之類打雞血的書籍。雞血,我已經打得太多,打到忘乎所以最后卻是一場空。雞湯,喝著喝著,喝多了,也就膩了。
不過這本書的書名似乎對我的心里造成了一些感觸,實在是打動我。在網路上網友寫下一些書評看起來也是非常對口。
于是,我便買下了這本書。
這本書到手后,便開始了閱讀。書不厚,也不大,文風也非常的輕松,非常好讀。在讀完一半后,方才發現作者的名字“李尚龍”,和我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于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便查了查作者的來頭,在得知作者是九零后北漂一族時,方覺作者能對身邊的人和事有著這么仔細的觀察和理解,著實厲害。
整本書,所有的內容,幾乎都是用著輕柔的文字,淡淡的描述著作者自己或身邊人們的故事。沒有成功勵志類書籍上的昨日路邊絲,今日努力奮斗,明日人生巔峰這樣的浮華故事和不著邊際的大道理。有的,只是內心的共鳴和心靈的感悟。
淡淡的文字和故事,反映出一個又一個我們在當今社會上的迷失。以及看似努力的外觀下,那顆懶惰的心。
借用作者的朋友的一句話:“行文不是雞湯,而是刺痛懶人的針,打臉的巴掌”。
看著書中的文字,我沒有看成功學那般的渾身熱血沸騰,也沒有看心靈雞湯那樣的舒適暖心,反倒是看得我背心冷汗直冒。書中看似都是別人的故事,別人的生活,但卻可以看到太多太多的自己的倒影。我一直以為自己很努力,殊不知那只是感動了我自己罷了。我能感受到書中那一根根刺醒我的針,和一個個扇向我的巴掌。
我是真的很努力嗎?還是故意表現給別人看,讓別人覺得我很努力?
答案的確是我不夠努力,我依然心懷大志,總是希望向所有的人表達我的與眾不同和遠大抱負。我有時半夜從床上跳起,打開筆記本,計劃著我的遠大抱負該如何一步一步的實現。我享受著看似精密計劃的快感,卻在執行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出一禮拜,我對打魚又開始不屑一顧,又天天在家一邊抱怨打魚辛苦一邊曬著那已經曬了無數遍的網。
保持自己清醒和內心和心底最真摯的夢想,說起來簡單,但總是隨著時間流逝而慢慢淡化和忘卻。
于是我時常在一些時間的空檔,拿起這本小書,隨手翻到一頁,看著那已經看了許多遍的文字。而每一遍,都能激發心中新的共鳴,總能在我激情消退時,重拾自我。
我把這本書推薦和借給我的朋友,他們讀后評價頗高。也有位朋友,淡淡翻過后,便草草說著我一看書就想睡覺之類的話語婉拒了。
我始終堅信,閱讀不一定能給自己帶來金錢,但一定會帶來精神上的財富。
在茫茫人海,在這如今浮世,豐富自己的內心,不再隨波逐流,勇敢的追夢。或許,這便是如今生活的意義。
我覺得《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非常的適合如今依然努力奮斗的八零后和九零后。如果對生活迷茫,對社會迷茫,對努力迷茫,那么就更應該看一看此書。
祝愿天下真正努力之人,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篇八
讀完了這本書,他說:騙別人很容易,騙自己更容易,可是,騙這個世界有點兒難。當我們用一種欺騙的心理來面對這個世界時,它亦回以。這世上一定有那么一群人,他們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或奢侈富有,或理想美滿,在他們的觀念中,生活中的種種都是調味劑,將生活調的多姿多彩。當我們用心來看待每一天,計劃每天,發現,每一天都是獨特的過去。而未來,需要用夢來填寫。
追夢若冷,就用希望去暖,因為沒有一條路會是白走的。
一直以來都很依賴身邊的朋友,沒有她們,我不愿一個人吃飯,不愿一個人旅行,不愿去做生活中的種種嘗試。但隨著進入大學,過去的朋友都在五湖四海,沒有了可以依賴的人,漸漸的也就學會了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去那些沒去過的地方。看得多了,懂得也就多了,對著世界認識的也就更深了。一路上雖然很難,但一定要學會一個人走,因為走著走著,就能看到陽光,看到那些未注意到的點點。朋友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而友誼往往是我們在艱難困苦時的一劑良藥。但,它不是全部!我們要珍惜,而不是沉迷。
那會剛聽到“喜歡是放肆,但愛是克制”并不懂,但經歷了一些事后也就漸漸開始理解了。
“二八定律”永遠適合在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資產,百分之八十的人為百分之二十的人服務。今天,和朋友談到了畢業后的就業。雖然還有兩年半,但也就只剩兩年半就要進入社會,獨自面對生活的種種艱辛。大一的新鮮期,大二的迷茫期,大三的緊張期,大四的焦躁期,因為迫在眉睫。
長者多是我們的導師,多溝通請教,現在定位,讓自己不是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篇九
《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是有很多小文章組成的,包括了作者自己經歷的,其他人的經歷。不同角度幫我們,看到我們自己的人生。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題目很奇怪,為什么,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看了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努力分兩種。一種,是自身的動力和需求驅動,不斷的向前更努力,每個階段都要有成果可以檢驗。另一種,是在花了時間在上面,沒有效率可言了,也沒有成果可以呈現。
看起來每天熬夜,也只是拿著手機點了無數的贊,看起來那么早上課,卻只是在課堂里補昨天晚上的覺,看起來在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看起來去了健身房,卻只是在和帥哥美女搭訕。你真的走心了嗎?真的問心無愧了嗎?或者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書中還有很多金句,摘錄給大家,一起共享。
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是在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只要能夠讓彼此優秀,這場戀愛就沒有白談。
與眾不同,不是你錯了,很多時候英雄都是孤獨的。
別以那些口無遮攔的直白自豪,其實只是幼稚而已。
休息的方式根本不是瘋狂的睡大覺,而是換個腦子做其他事情,多腿走路才是高效人士的必經之路。
其實不存在白活的日子,不經歷那些,永遠不知道自己愛什么,不經歷那些,永遠不知道現在的生活是多么可貴。
同樣講一段痛苦的經歷,負能量是在鞭撻別人的不好,折磨社會的不公,正能量是在降溫后告訴你,那些再苦,我依舊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一些。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篇十
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以書名為題的這篇文章——《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里面的有一段話寫道:“看起來每一天熬夜,卻只是拿著手機點了無數個贊;看起來那么早去上課,卻只是在課堂里補昨日晚上的覺;看起來在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看起來去了健身房,卻只是在和帥哥、美女搭訕。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筆記記得很認真的人,但是考試成績不理想;也總有那些學習成績十分好,但看起來不怎樣認真的人,很多人把他們定義為聰明,其實他們只是在學習的時候摒棄了誘惑,一心一意地在努力,雖然那些努力沒有讓別人看到,但那段時間沒有被干擾。”看到這段話,不僅僅想起讀書時代的自己,時隔多年,到這天,最后明白了為什么自己覺得在努力,卻效果不顯著的原因,至少這段話給了我想要的答案之一,想到以前被同學認為我如何如何刻苦努力,此刻想來,或許我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罷了,而至于真的是否有在努力或者盡力,只有自己才明白。想到這些,不禁有些慚愧,更有那么點諷刺。但是,好的是,我找到了源頭,還沒有放棄治療。哈哈!
關于夢想,這個話題曾是學生時寫文章或和幾個好友談及人生時最常用的詞匯,而當走入社會,發現它與我們所想象的不那么一樣或不易實現時,我們開始對它避之不及,仿佛是在為自己無法輕易實現它而找一個出口。是的,它的確與我們所想象的不一樣,那是因為我們只是在想象而已,卻從未行動過;是的,它的確有些難以實現,那是因為我們從沒有堅持到最后。于是,它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我覺得遠沒有關系,只要你沒有忘記,只要你還想要去追尋,只要你一向在堅持,你就會慢慢向它靠近,怕只怕你只是想想而已,甚至已經忘記。如果沒夢想,至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也是極好的。突然有些想笑自己,似乎從來只是嘴上說說,卻總是不見行動。也有些感嘆,為什么此刻才明白這些道理。慶幸的是,還沒有放棄一絲絲可能。記得里面有篇文章最后一句是:若夢已冷,就用期望去暖。
就在寫完上段話時,好友j突然打來電話。聊了很久,彼此的近況,生活,學習和工作。然后我就向她推薦了這本書,對于快要走出學校走向社會的她來說,我想這也是一劑鎮定藥,讓她能夠不用那么慌張和迷茫,讓她清楚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讓她在告別時能夠再用心一些,因為我想我已經錯過了這些,至少學生時代已經錯過了,我不期望她再錯過這些重要的時刻。我已不記得畢業時,我和室友最后分別的時間,地點,彼此的表情。好像說走就走了一樣,沒有任何形式的分別。已經快1年沒見,估計大家都已變了模樣,都不再是當初的樣貌了。或許,那一次再見就真的會再也不見了。所以,下一次告別時,必須要再用心一些,因為你無法確定是否那就是最后一次相見。我在心里告訴自己。
仔細算算,異地戀已經三年多一點。我也不明白當初就怎樣堅持到此刻的。雖然有時還是會有些抱怨,但最后都能夠被理解――因為這是異地戀啊!異地戀就是:你務必學會忍受寂寞和孤獨,學會拒絕他人和誘惑,懂得包容和理解,懂得珍惜,然后選取用另一種方式去過好每一天的生活,并且你也是不一個人,因為在另一個地方,還有一個人和你一樣,在堅持著,在努力著,你也會因此而成長。每當想到這些,我就覺得,其實幸福真的很簡單,關鍵看你去怎樣對待和看它,而不要總覺得誰欠誰的,誰在等誰。用尚龍的話說就是:異地戀就是選取少一點。所以,提示異地戀正在進行時或準備異地戀的朋友們,慎重選取了,就不要輕易放手。
小時候,巴不得快點長大,那樣就能夠脫離父母的手掌心,長大后,就巴不得回到父母身邊多陪陪他們。有時,人就是這么怪。好的是,能早點明白就不晚,就有機會。只是期望他們老去的速度能慢過我們成長的速度。
喜歡旅行。或許真的是因為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風景而喜歡上的。因為你不明白旅途上會遇到怎樣的,怎樣的事,每一站都充滿未知和意外,而那就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但此刻我開始明白的是,旅行和工作斷然是不能分割的,除非你已有了豐厚的積蓄,以至于有潛力去過完下半輩子。所以,懂得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才是最重要的。
關于如何對人說話,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你以為口無遮攔是直白,其實那只是你幼稚的表現”。學會說話,也是一門藝術,需要修煉和講究。
每當自己要寫點什么時,其實最害怕最后就成了一篇世人都懂的通俗大道理。更怕是成了一篇感人肺腑的真心話。還怕是一篇矯情得不行的傷感文。其實但是就只是一點感想罷了。那是積壓在心底很久,恰好趕上這時候有一股力量讓它噴發了出來,像山洪一樣,一發不可收拾罷了。寫到那里,自己也不明白到底在說什么,只是覺得說出來后,心里明亮了許多,簡單了許多。如果,你在其中也能找到一點共鳴之處,愿我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