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一種能夠準確表達作者意圖并優美流暢的文學作品,它給人以美的享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靈感和參考。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一
1.認識“想、告、訴”等12個生字和足字旁一個偏旁,會寫“會、走、北”等6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積累短語,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3.通過誦讀和交流,體會“我”想去外面世界的強烈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難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些美麗的圖片,你們想看看嗎?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有這個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里。
二、明確目標。
1.認識“想、告、訴”等12個生字和足字旁一個偏旁,會寫“會、走、北”等6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積累短語,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3.通過誦讀和交流,體會“我”想去外面世界的強烈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自主探究。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對照生字表圈出生字讀一讀。
3、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四、點撥指導。
學習第1自然段。
2.理解“彎彎的”“遙遠”。
(1)讀讀詞組:“彎彎的小路”和“遙遠的北京城”。
(2)想一想:山里的孩子沿著“彎彎的小路”,走出大山后,還要走多少路才能到“遙遠的北京城”?(理解“遙遠”)(3)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還有哪些地方也離我們很遙遠。3.他為什么這么想去看看呢?(出示媽媽的話)課件出示: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1)這句話連續說了兩遍,抒發了小男孩向往北京的強烈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朗讀時語氣要堅定,讀出小男孩的迫切心情,重讀“多”,表達強烈愿望。
(2)“我多想去看看”為什么要說兩遍呢?(說明小男孩非常想去)。
1.課件出示新疆風貌圖、天山圖、雪蓮圖等。說一說圖片上的景物都是哪里的。
2.出示課文第2自然段,全班齊讀。讓學生邊讀邊畫出描寫新疆的句子。
(1)教師提問:這段話是誰與誰的對話?“我”想去哪兒?為什么想去?
(2)新疆有這么美好的事物,同學們都想去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也想去看一看。那句話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想去看看?(課件出示文段最后一句話)。
3.開火車讀文段最后一句話,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我”迫切想去看看祖國邊疆的愿望,體會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五、知識運用。
六、回顧總結。
1.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兩個小朋友分別想去祖國的北京、天山看一看的愿望,知道了他們對祖國的熱愛。
2.同學們,你們想去祖國的哪里看一看呢?和爸爸媽媽計劃一次旅行,去感受祖國的美吧!3.照樣子,寫一寫。
我多想去北京天安門看廣場上的升旗儀式。我多想。
板書設計。
北京天安門升旗儀式新疆天山雪蓮。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二
1、能理解課文內容,產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天安門圖片和升旗儀式錄象片。
小朋友,我們學校每周一早晨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在升旗儀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國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門廣場上每天都要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那場面,你見過嗎?你想去看看嗎?有一個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升旗儀式。于是,他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課題)。
1、這個小朋友為什么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呢?讀讀課文,看誰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交流:指名讀喜歡的句子,檢查字音。
3、你讀懂了什么?
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別想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儀式。
理解“遙遠”(從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幾天的火車,與“遠”比較);
理解“壯觀”,通過觀看錄象理解(人多、解放軍叔叔的威武……)難怪這個小朋友要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讀這句話?!保ㄌ岢珎€性朗讀)。
1、小朋友們很會學習,讀懂了課文,你認為怎樣能把這篇課文讀好,你就怎樣讀?能背誦的就背誦。(自由嘗試)。
2、指名朗讀,評價交流。
3、有感情地齊讀(背誦)課文。
剛才課文讀得這么好,這些句子你會讀嗎?(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指導學生寫四個生字。
1、你對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門廣場上隆重的升旗儀式,還想看什么?
2、課件展示北京的圖片,更加激發學生愛國熱情。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三
雷莉。
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1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欣賞法、讀書指導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你們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2、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看。(課件出示北京風光圖片)。
3、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4、看到這么美麗的風景,有什么想要告訴小朋友或老師的嗎?能用上這課的課題來說一說嗎?(帶上感情說)突出“多想”。
5、板書課題。
小朋友說得真棒?。∧俏覀円黄饋碜x一讀課題好嗎?齊讀。
6、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想”?
(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辦法識記,同時學習“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借拼音讀準拼音。
2、指名讀、評讀。小組交流。
3、這個孩子是那里的孩子,他想去看什么?(山里的孩子想去看升旗儀式)。
4、他為什么這么渴望看升國旗儀式,去天安門呢?
遙遠、沒去過。(抓詞體會)。
5、看圖當你看到國旗升起來時,你會想些什么?
我愛祖國,我愛北京。
6、學生自由讀。結合生活講一講。
三、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自己練讀。
同桌檢查。指名讀。
2、讀得好的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
3、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什么生字?
4、學生暢所欲言,相機教學“方”字旁。學生講得好的獎勵玩猜字謎游戲。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保蓋頭下一個女。(安)、、、、、、5、比一比,看誰的眼睛亮。(鞏固生字學習情況)。
6、去掉拼音讀一讀。
7、同學挑戰讀。
四、學習一、二兩句話。
過渡:看,調皮的小豬把生字詞送回了課文,你們還認識嗎?
1、指名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1)“誰想去什么地方?”
指導朗讀。
(2)以“彎彎的()”拓展說話。(3)理解“遙遠”。
多遠算是“遙遠”?舉例來說。
(課件)出示地圖,認識北京的地理位置。(4)擴展:一座()(5)他“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儀式的壯觀。
2、學校里的升旗儀式怎樣的?(莊嚴、肅穆)。
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顯得更莊重。每個早晨經常有人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儀式,連外國人也都要駐足仰望我們國家的國旗冉冉升起。(播放課件)看有關升旗儀式的圖片,老師解說。
3、你看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
4、文中哪個詞寫出了你的感覺?理解“壯觀”。
5、指導朗讀“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門,天安門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p>
五、學習第三句話。
過渡:這位山里的孩子家離北京那么遙遠,他從來也沒有去過北京城,北京城里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又是如此地壯觀,怪不得這位山里的孩子這么想去北京親眼看看升旗儀式呀,讓我們把這種迫切的愿望用朗讀表達出來。(指導讀好第3句話)。
1、這里為什么說了兩遍“我多想去看看”呢?(說明這位小朋友非常想去。)。
2、那么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請你讀一讀。
(1)自由讀(2)指名讀,集體評議(3)齊讀。
3、小結:這位小朋友讀得真精彩,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他想去看看的迫切之情。讓我們學著他的樣再來讀讀這一句話。
4、指導讀:我想山里小朋友的愿望一定會實現的,現在讓我們班的男孩子們從心底里大聲地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讓我們班的女孩子甜甜地向著北京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讓我們滿懷對北京的無限熱愛,齊聲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六、指導背誦課文。
七、課外拓展。
通過讀詩,我知道了什么?
1、請去過北京的同學說一說。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2、現在,你想對北京說些什么嗎?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八、布置作業:
收集北京風光圖,辦一期《美麗的首都北京》圖片展。
山村。
遙遠天安門廣場。
看升旗。
十、課后體會:
首先,我以精美的課件(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他們以新鮮感,也為本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在此過程中,學生看到如此優美的北京風景圖,都驚嘆不已。一些去過北京的同學都紛紛舉起小手爭著搶著要介紹北京的各個風景區,在這個氛圍中引入課題,輕而易舉地把學生帶入了課文中來。
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快樂地學習。比如:在學習生字環節,我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讀,自由讀、抽讀、猜謎讀、挑戰讀等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不足之處,像那些不愛發言的、成績又不太好的學生,由于識字量不多,很多字都不認識。我卻不能很好地引導他們去讀、去認、去記,因為一節課的時間有限,為了能把課文重點知識講完,也就忽略了這些差生。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對他們的指導,讓他們迎頭趕上。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
2、認識2個偏旁“心、方”。
3、使學生在學習生字時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重難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認識偏旁“心”、“方”;會區別形近字并能把生字書寫正確、端正。
教學理念:
在學習的課堂里,常常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通常是學生自己充滿個性、充滿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課堂上,應充分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快樂地學習。使他們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導入學習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什么地方?
今天,劉老師想給你們當一回導游,帶你們去一個特別美的地方看看。邊講解邊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 故宮、天壇、天安門、萬里長城。
(1)我們先來到了八達嶺長城,它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
(2)接著我們來到了北京的天壇公園。
(3)然后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城樓,它是中國的象征。
(4)最后,我們來到天安門廣場上看升旗儀式。北京之行結束了.
2、小朋友,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說一說嗎?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來談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薄拔艺嫦肴タ纯??!?/p>
3、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所以他不停地對媽媽說------(出示課文題目)。
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小朋友說得真棒??!大家提得這么好,小蜜蜂也來湊熱鬧了,看,可愛的小蜜蜂來給你們獻花來了它們把生字都采到了她們的漂亮的花里了,讓我們去看看,這些生字是什么。
誰還認識漂亮的花瓣上的詞語?
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的這些字?
(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辦法識記,同時學習“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看,調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詞送回了課文,你們還認識嗎?自己讀一讀,圈一圈你們真認真。剛才你們提的問題老師也很想知道。我可以先讀讀課文嗎?小蜜蜂有話要對你們說“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別專心,聽老師讀課文的時候不但能聽清字音,還可以知道課文講的是什么呢!你們能做到嗎?”老師配樂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天安門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又雄偉,又壯麗,有個媽媽給她的孩子講北京的樣子,她是這樣說的…。聽聽老師讀,看看老師讀的好不好?師范讀(配音樂)。
二、學文。
出示詞語:告訴,彎彎的小路,遙遠的北京城,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
2理解“壯觀”。聯系看到的升旗儀式,讓學生了解北京天安門廣場之大、參加升旗儀式人之多,場面之雄偉,進而體會“壯。指導朗讀。
同學們,每個星期一,我們都要舉行升旗儀式,你們能談談感受嗎?
剛才你看到了什么?(很壯觀,很有氣勢,場面很大)。
當五星紅旗跟太陽一同升起的時候,過路的工人、農民、學生都停了下來,向我們的國旗致敬,這時的場面非常壯觀呀!讓我們讀好這個句子吧?。ㄗ杂勺x、指名讀)。
創設情境:小朋友,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這么壯觀,此時此刻,如果你在場的話,你會怎么做?來,我們一起做做看。
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表演。(奏國歌、升國旗)。
這里為什么說了兩遍“我多想去看看”呢?(說明這位小朋友非常想去。)。
兩個句子有什么不一樣?怎樣讀好書上的這句?
那么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請你讀一讀。
小結:這位小朋友讀得真精彩,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他想去看看的迫切之情。讓我們學著他的樣再來讀讀這一句話。)。
三、朗讀詩歌。
小朋友,讓我們選擇你喜歡的姿勢讀讀這首詩歌。
我們到了這么多地方,欣賞了這么多美景后,現在,你想對北京說些什么嗎?
出示句子:北京,我想對你說。
小結:是呀,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我們愛北京,我們愛國旗,我們愛我們的祖國!
3、請你把心里話講給北京的標志——天安門說一說(可以加上動作)。
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會實現的,現在讓我們的男孩子們從心底里大聲地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
讓我們滿懷對北京的無限熱愛,齊聲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老師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最喜歡唱的歌就是《我愛北京天安門》,現在讓我們站起來,跟著老師一起歡快地唱起來,盡情地跳起來!
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是如何制作的?
每當你來到天安門廣場,看到那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會不會想知道,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是怎樣制做出來的?國慶節前夕,原高熔金屬材料廠副廠長。離休干部宋樹信向筆者講述了這段往事。
宋老雖年紀大了,可提起往事,仍是滿臉興奮的神情,他說:“1949年,北平解放后,黨派我到國營永茂實業公司工作,9月下旬,政協一屆會議確定了國旗、國都、國歌,并決定于10月1日在北京飄揚起數萬面紅旗。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根據當時的條件,我們決定用紅布做旗面,黃布做五星,用縫紉機縫制?!?/p>
“9月29日上午,經理又交給我一項緊急任務;10月1日,毛主席要在開國大典上親手升起一面長5米多寬3米多的特大號五星紅旗。紅旗質量要好,五顆星必須用緞子做。當時我又激動又緊張,黨把這么光榮的任務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可距開國大典只有兩天的時間,任務完成不好砸了鍋怎么辦?我顧不上多想,先在公司里找到做旗面的紅布和做旗桿套的白布,就是找不到做五星的黃緞子,我騎車跑遍了市里所有的布店,整整一天都沒有找到。急得我火燒火燎,夜不成寐,第二天一早我趕到了全市最大的綢布店瑞蚨祥,向一位老職工說明來意,請他們翻翻庫存。他們一聽事關重大,找了幾個人一齊去找。兩小時后,交給了我一卷三米多長的黃緞子。我抱上緞子直奔西單的一家縫紉社。當我把布交給他們時,才發現黃緞子只有一市尺多寬,做最大的五星根本不夠寬,經上級同意,我們在大五星的一個角接一個尖,拼接后,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我們連夜趕制了相同的兩面五星紅旗。”
10月1日,一早,我把國旗送到設在天安門城樓北側四面的開國大典籌備處。一位50多歲,操著南方口音的問志笑著上過來拍拍我的肩膀說:“小同志,你是黨員嗎?”我忙說:“是?!彼f:“你為黨立了一功呀!”我當時激動得什么也說不出來。事后才知道,那位同志就是當時北平中的市長兼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葉劍英同志。”
說到這里,宋老的眼神中充滿了自豪。停了一會兒,他又接著說:“10月1日下午3點,30萬人參加了天安門廣場的開國大典。我也站在隊伍中。當毛主席親自按動電鈕,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全場沸騰,我的視線全被淚水擋住。
本課教學重在對學生進行熱愛國旗,熱愛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達到“以境喚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本課教學我以“情”貫穿全文,以“情”為導線,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體做法是:
一、通過多媒體的展現,激發學生的情感。
二、通過多種形式的品讀,領悟文中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每個孩子的生活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語言表達,情感體驗多有不同。初讀時,我讓他們合作學習字詞,然后再重點交流。品讀時,我先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導學生討論、理解,再指導朗讀,最后再以多種形式的讀,如:齊讀,賽讀,同桌讀,配樂讀等來領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過拓展延伸,延續學生的情感。
如果說這節課只停留在讓學生背完課文就結束的話,學生的情感就不會深入。在課后我讓學生閱讀補充材料《國旗歌》,讓學生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并配以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再次激發了學生的熱愛北京首都,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讓他們的情感得以升華。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五
教學目標: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生字、生詞卡片。?。
布置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北京風光的圖片,去過北京的小朋友。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課件出示】。
師:小朋友,認識嗎?(指名讀、齊讀詞語:天安門)。
北京在哪兒?(指名讀,齊讀詞:北京)北京是什么地方?(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去首都北京親眼看看天安門呢?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生自由初讀課文。
師:請小朋友們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遇到你認為比較難讀的字或容易讀錯的字做個記號。
三、學生互相提醒容易讀錯的字。
如:升、能,注意是后鼻音;告訴的“訴”地輕聲等等。。。。。。
四、檢查字音和認字情況。
1、開火車拼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3、師生共同評議,糾正字音。
五、指名分句朗讀課文。
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后評議。
六、同桌一起讀課文,理清主要講什么。
1、師:【課件出示】在“我”家的門前,我和媽媽正說著話呢!媽媽告訴我什么?我對媽媽說了什么?請同桌兩個同學一起來讀課文,找到媽媽告訴了我什么和我對媽媽說了什么,同桌兩個同學對讀。
2、指名一對同學對讀,學生評議。
七、指導朗讀、背誦。
1、師:媽媽告訴了我什么?
出示第一句:媽媽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導學生朗讀第一句要讀得慢一些,舒緩一些?!案嬖V”、“彎彎”的小路,“走出大山”注意連起來讀,不要讀得一字一頓。)。
2、師:媽媽還告訴我什么?
(出示第二句: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師:沿著彎彎的小路,走出大山后,還要坐上好幾天的火車才能到達北京??梢娺@個孩子的家離北京遠嗎?很遠很遠就是“遙遠”。
(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門)。
(朗讀時,注意把“遙遠”、“天安門”讀得重一些、慢一些。)。
(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師:天安門廣場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桿,每天都要舉行升旗儀式,你們想不想看看天安門的升旗儀式?(播放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錄像片)。
看了以后,覺得廣場上升旗儀式怎么樣?
學生從雄偉的場面中領悟“壯觀”的意思。
指導朗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這一句,注意“儀式”以后稍停一下,
“非常壯觀”讀重一些。
3、學生朗讀第一、二句。
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師再次提醒語速舒緩,體現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
八、課間休息。
(學生唱《我愛北京天安門》)【課件出示】。
九、交流收集的圖片或照片。
2、學生小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用投影片看幾名學生的圖片、照片,說一說這是被京的什么地方?
十、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的情感。
師:是的,這個農村的孩子也跟我們一樣非常想去北京看看。
(第三句:我對媽媽說,
誰能讀讀這句話,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讀出來?
指名讀,自由讀,齊讀。
第二課時。
一、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1、(看書上插圖)教師引背。
2、學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學齊背。
二、指導寫字。
1、學生看書,自己說一說“廣”字怎么記?自由記住“廣”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學生在書上練習書寫。
3,學生再看書,說一說“升”字怎么記?演示“升”和“開”的比較,自由記憶“升”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學生練習書寫。
三、擴展練習。
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當地的風景圖片。
說話訓練:我多想(???????????)。
作業設計:
1、想一想,連一連。
告走北升城廣。
路京旗門場訴。
2、比一比,組詞。
聽(?????)走(?????)北(?????)開(?????)。
訴(?????)足(?????)比( )升(?。?。
3、畫一畫,把你心目中天安門和五星紅旗的樣子畫下來。
板書設計:
天安門(圖) 升旗儀式(圖)。
愛北京愛祖國。
我愛北京天安門。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六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首都北京、*能升旗儀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首都的情感。
2、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體會“多想看看”的情感。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質疑揭示新課。
1、:“多想去看看”,你們讀一讀。小朋友們你最想看什么呢?
2、加上“我”字,再讀一讀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我”指誰?他想去看什么?)。
3、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小朋友們提出的問題。
二、自學認讀生字。
1、要解決小朋友們提出的問題,讓我們先來讀讀課文中是怎么說的,請同學們自己借助漢語拼音讀讀這篇課文。
2、兩人一組學習生字,把字音讀正確。
3、開火車讀生字。帶著拼音讀。
4、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
三、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1、生字、詞你們都認識了,下面請小朋友把生字帶入文中再練習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正確。
2、小朋友再讀一讀課文,數一數全文有幾句話,用數字標出來。
3、學生評議,教師指導:“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一句的停頓,練習讀通順。
四、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多想看看”的情感,練習朗讀。
(一)解決第一個問題。
1、讀了課文,你們知道課題中的“我”指誰了嗎?你是從課文中哪里知道的?
2、你們再讀讀這句話,想想:從這句話里你還知道了什么?
3、能把你知道的讀出來嗎?指導讀:彎彎的。
(二)解決第二個問題。
2、小朋友們為什么媽媽說北京城很遙遠呢?你能聯系上一句話說說嗎?
3、請小朋友們讀一讀、想一想:他想看什么呢?能用自己的話說說?
五、整體感悟,朗讀課文。
1、放錄音聽《我愛北京*》這支歌曲,讓我們再朗讀這篇課文,把你熱愛首都北京的感情讀出來。
2、指名讀。
六、作業。
1、練習朗讀這篇課文。
2、認真觀察書上的兩幅圖,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在圖的旁邊。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這節課繼續學習《我多想去看看》。誰愿意給大家讀這篇課文?
二、練習背誦課文。
你們喜歡這篇課文嗎?能試著背一背嗎?能背下來的同學就自己背一背。
三、鞏固本課生字。
1、請同學們看一看生字表,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
2、學生交流,教師教給記字方法。
(1)“想”:上下結構:上面的左邊是個“木”字,要把第四筆“捺”寫成“點”。右邊是個“目”字。下面是“其”字。
(2)其它字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
四、學習寫“廣、升、足、走”四個字。
1、這些字你們都記住了,下面我們來學習“廣、升、足、走”四個字。
2、請同學們看一遍筆順,可以邊看邊說一說。
3、你認為哪個字難寫呢?
4、重點指導“足”或“走”的寫法。
5、請同學們描紅,體會筆順和起筆、落筆。你認為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嗎?
6、把每個字寫一遍。
五、作業。
1、用生字本寫本課的生字。
2、把這篇課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3、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學唱《我愛北京*》這支歌。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七
思想教育要求: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知識教學要求:認識13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能力培訓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認識13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生字卡片。
山村遙遠天安門廣場。
看升旗。
思想教育要求: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知識教學要求:認識13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能力培訓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及突出方法:認識13個字,熟練的朗讀課文。
結合課文識生字。
結合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生字卡片。
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導入讀課題。
新授自由讀全文。
指名匯報讀。借拼音讀準拼音。
指名讀、評讀。小組交流。
這個孩子是那里的孩子,他想去看什么?
讀讀看。
他為什么這么渴望看升國旗儀式,去天安門呢?山區的孩子想去看升國旗。
遙遠、沒去過。抓詞體會。
看圖當你看到國旗升起來時,你會想些什么?
我們來讀讀這句話。國旗美麗!
我愛祖國,我愛北京。
學生自由讀。結合生活講一講。
學習生字練讀詞語。
猜字謎:
一口咬掉牛尾巴。
保蓋頭下一個女。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開火車讀。
同學挑戰讀。
告
安
學習方子旁、心字底。
討論交流。
讀兒歌小組讀一讀,看誰讀得好。四人讀、開火車讀。
指導書寫觀察“廣、升”
觀察“足、走”撇筆的運行方向及長短、平撇與豎撇的區別。描紅、書空。
巡視學生自己照田格里的范字寫字。從同學出現的實際問題中發現自己寫字中的優點或問題。好的方面得到強化,不足之處得以改進。
1、熟讀課文。
2、正確書寫。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八
這課的重點句子就是“我多想去看看”,連題目算在內共在課文中出現了三次。指導好學生用心感悟、用情讀好這句話,這篇課文的重、難就迎刃而解了。然而,不僅僅是課文中的山里孩子,許多一年級的學生對北京的認識都是模糊的。所以要想讓學生讀好這篇課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種情況下怎樣辦呢?我這樣設計,首先老師讓學生交流對北京的了解,跟小伙伴們講講自己眼里的北京,雖然孩子們知道的東西并不多,有時甚至是錯誤的認識,但同伴交流引發了孩子們了解北京的極大興趣,然后教師再適時出示圖片,為孩子們展示了天安門、長城、故宮、天壇等名勝古跡,中華世紀壇、中央電視塔、立交橋等現代建筑后,讓學生發表對北京的看法,融入自己的感受讀“我多想去看看”。這時的讀滲透了孩子們的情感,是真情的流露,然后老師再引導學生體會山里孩子對北京的向往,抓住課文第一小節中的“沿著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p>
體會山里的孩子住在大山里,長這么大還沒有出過大山,他對北京的了解是通過媽媽的`話,他向往外面的世界,他夢想著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北京,去看看雄偉天安門,去看看莊嚴的升旗儀式。讓學生們走進山里的孩子的心里,和他一起去希望、一同去向往,反復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時的讀,是孩子們融入了山里孩子的情感的讀。但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究竟是怎樣的呢?為了給孩子們更深刻的情感體驗,教師為孩子們有感情地講述天安門廣場升旗情景。
(訓練有素的國旗班戰士,數不勝數的觀眾,雄壯的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和太陽一同升起……)強烈的畫面沖擊,激發了孩子們情感,再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這句話時,孩子們內心的情感積淀更為深厚,不需要任何朗讀技巧的指導,學生就能讀得有滋有味。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深入到了孩子的心里。
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我們要提倡多讀少講,以讀代講,讓孩子們讀中會意,讀中悟情。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九
1.認識“想、告、訴”等12個生字和足字旁一個偏旁,會寫“會、走、北”等6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積累短語,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3.通過誦讀和交流,體會“我”想去外面世界的強烈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難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些美麗的圖片,你們想看看嗎?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有這個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里。
二、明確目標。
1.認識“想、告、訴”等12個生字和足字旁一個偏旁,會寫“會、走、北”等6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積累短語,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3.通過誦讀和交流,體會“我”想去外面世界的強烈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自主探究。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對照生字表圈出生字讀一讀。
3、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四、點撥指導。
學習第1自然段。
2.理解“彎彎的”“遙遠”。
(1)讀讀詞組:“彎彎的小路”和“遙遠的北京城”。
(2)想一想:山里的孩子沿著“彎彎的小路”,走出大山后,還要走多少路才能到“遙遠的北京城”?(理解“遙遠”)(3)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還有哪些地方也離我們很遙遠。3.他為什么這么想去看看呢?(出示媽媽的話)課件出示: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1)這句話連續說了兩遍,抒發了小男孩向往北京的強烈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朗讀時語氣要堅定,讀出小男孩的迫切心情,重讀“多”,表達強烈愿望。
(2)“我多想去看看”為什么要說兩遍呢?(說明小男孩非常想去)。
1.課件出示新疆風貌圖、天山圖、雪蓮圖等。說一說圖片上的景物都是哪里的。
2.出示課文第2自然段,全班齊讀。讓學生邊讀邊畫出描寫新疆的句子。
(1)教師提問:這段話是誰與誰的對話?“我”想去哪兒?為什么想去?
(2)新疆有這么美好的事物,同學們都想去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也想去看一看。那句話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想去看看?(課件出示文段最后一句話)。
3.開火車讀文段最后一句話,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我”迫切想去看看祖國邊疆的愿望,體會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五、知識運用。
六、回顧總結。
1.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兩個小朋友分別想去祖國的北京、天山看一看的愿望,知道了他們對祖國的熱愛。
2.同學們,你們想去祖國的哪里看一看呢?和爸爸媽媽計劃一次旅行,去感受祖國的美吧!3.照樣子,寫一寫。
板書設計。
北京天安門升旗儀式新疆天山雪蓮。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十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以詩歌的形式,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一年級同學活潑,好奇心強,感情純真,喜歡朗讀,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心。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致力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充滿感情地讀課文并與生活相結合,增強熱愛祖的深情。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
讀好長句子。
兩課時。
一、讀題激趣質疑。
1、齊讀題。
2、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帶著問題自由看圖讀文。
2、同桌問對讀正音。
3、小組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氣氛活躍)。
4、指名讀,全班評價(教師適時點撥,指導長句)。
5、匯報:從圖入手、從文入手均可(山里的孩子想去北京看看)。
6、出示圖畫:群山環繞中的小山村,男孩和媽媽坐在樹下。
三、再讀課文。
2、自己練讀后回答。
3、指導讀出媽媽和藹語氣,充滿遐想的意境,語速稍慢。
4、學生質疑,同學討論解決。教師適時點撥。
重點:沿著:
遙遠:結合圖畫,走出大山要很長時間。
壯觀:結合多媒體天安門升旗實況去感受,人多,場面宏大,嚴肅莊重。
5、看圖上的男孩,雙手托腮,他聽入迷了,正在想什么?
讀后三行。
指名讀,對比讀,指導讀(飽含期盼之情)。
再讀文,背誦。
四、識字。
1、指字寶寶:(邊找邊畫邊讀)。
想告訴路能走北京城安廣升旗。
2、自由記憶字形,有困難時找同學。
3、匯報識字情況,質疑:有困難的字大家共同解決。
4、讀字比賽,奪紅旗。
五、鞏固識字。
1、猜字。
2、小組比賽。
六、小結。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十一
1、能理解課文內容,產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天安門圖片和升旗儀式錄象片。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我們學校每周一早晨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在升旗儀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國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門廣場上每天都要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那場面,你見過嗎?你想去看看嗎?有一個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升旗儀式。于是,他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這個小朋友為什么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呢?讀讀課文,看誰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交流:指名讀喜歡的句子,檢查字音。
3、你讀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別想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儀式。
(2)理解"遙遠"(從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幾天的火車,與"遠"比較);
(3)理解"壯觀",通過觀看錄象理解(人多、解放軍叔叔的威武……)難怪這個小朋友要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讀這句話。(提倡個性朗讀)。
三、再讀課文,指導背誦。
1、小朋友們很會學習,讀懂了課文,你認為怎樣能把這篇課文讀好,你就怎樣讀?能背誦的就背誦。(自由嘗試)。
2、指名朗讀,評價交流。
3、有感情地齊讀(背誦)課文。
四、練習讀"我會讀"中的句子。
剛才課文讀得這么好,這些句子你會讀嗎?(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五、寫一寫。
指導學生寫四個生字。
六、課外延伸。
1、你對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門廣場上隆重的升旗儀式,還想看什么?
2、課件展示北京的圖片,更加激發學生愛國熱情。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十二
1、能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產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識13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生字卡片、課件。
(2)、學生齊讀一遍課文,然后自由朗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把生字圈起來,多讀幾遍,給生字加上拼音。
(3)、讀生字比賽:這首詩歌中有不少詞用得可好了,我們來比比看,誰最聰明,讀得最快。出示生字卡片,粘在黑板上,讀對的,組詞好的,當獎品分道組里去。認識偏旁:心方。
提問: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想:木目心;告: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安:寶蓋下面一女孩)。
(過渡: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些生字,為了獎勵你們老師還給你們帶來北京的禮物,你們想看嗎?展示課件,增強感受。)。
1。欣賞課件:
3、自由默讀,想一想課文中媽媽告訴“我”什么,“我”又說了什么?
讀后回答。
出示:媽媽的話。
4、(出示課件)理解“彎彎”、“遙遠”、“壯觀”,指導朗讀。
相機進行詞的訓練:彎彎的。
5、“我”說了什么?
出示:“我”的話。
比較這兩種說法有什么不同?說話練習。
6、“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為什么要去北京看升旗儀式呢?我們來讀幾句話。
出示: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出示: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你們見過五星紅旗嗎?它是什么樣的?(出示國旗)。
出示:我們愛北京,我們愛五星紅旗。
只有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是和太陽一起升起來的,一邊是冉冉升起的太陽,一邊是在國歌聲中飄揚的'國旗,那種莊嚴的場面多么激動人心啊!同學們,你們想去看看嗎?那我們一起來讀讀小作者的心愿,誰能把這個山村小朋友特別想看升旗儀式的心情讀出來?指導朗讀。
1、同學們,你們了解了這么多關于北京的內容,在讀課文的時候會更有感情,下面,老師來讀媽媽的話,同學們讀山村小朋友的話。(課件)。
2、有感情的朗讀。男———小男孩,女生———媽媽,分角色朗讀。
3、學習了這一課,對你有什么影響?周一升國旗是怎么做?看見升國旗要怎么樣?
4、咱們試著背背這首詩歌:我多想去看看———(配樂朗讀《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樂曲)。
聽!這是什么歌!《我愛北京天安門》。一起唱吧!唱著歌離開座位!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十三
在這一節課中,我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新課標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孩子當作朋友,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在學完課文后,讓學生說一說如果你去北京的話,你會到哪些地方去看一看?通過這一環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低年級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識字和朗讀訓練,整堂課學生都是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這一節課,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訓練,從一開始的自由讀——重點句子的朗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評選“朗讀能手”,這些環節的設計,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朗讀,進一步激發起學生熱愛首都、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最后,通過讓學生唱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更加激發起學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不足之處:
1、在做識字游戲時,當學生猜對了卡片后面的字,應讓猜對的同學領讀卡片上的生字,這樣學生對生字識記的會更好。
2、學生的朗讀能力較差,今后應加強讀的訓練。
3、在學課文時,“多想”沒有解法,在講時如果讓學生用換詞的方式理解就更好了。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正文:11我多想去看看教學目標: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一、揭題【課件出示】師:小朋友,認識嗎?(指名讀、齊讀詞語:天安門)北京在哪兒?(指名讀,齊讀詞:北京)北京是什么地方?(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去首都北京親眼看看天安門呢?有一個農村的孩子,他家住在大山里,他也和大家一樣,非常想去北京親眼看看天安門。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1課——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教案_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生自由初讀課文師:請小朋友們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遇到你認為比較難讀的字或容易讀錯的字做個記號。
三、學生互相提醒容易讀錯的字如:升、能,注意是后鼻音;告訴的“訴”地輕聲等等。。。
四、檢查字音和認字情況。
1、開火車拼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3、師生共同評議,糾正字音。
五、指名分句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后評議。
六、同桌一起讀課文,理清主要講什么。
1、師:【課件出示】在“我”家的門前,我和媽媽正說著話呢!媽媽告訴我什么?我對媽媽說了什么?請同桌兩個同學一起來讀課文,找到媽媽告訴了我什么和我對媽媽說了什么,同桌兩個同學對讀。
2、指名一對同學對讀,學生評議。
七、指導朗讀、背誦。
1、師:媽媽告訴了我什么?出示第一句:媽媽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指導學生朗讀第一句要讀得慢一些,舒緩一些?!案嬖V”、“彎彎”的小路,“走出大山”注意連起來讀,不要讀得一字一頓。)。
2、師:媽媽還告訴我什么?(出示第二句: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師:沿著彎彎的小路,走出大山后,還要坐上好幾天的火車才能到達北京。可見這個孩子的家離北京遠嗎?很遠很遠就是“遙遠”。(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門)(朗讀時,注意把“遙遠”、“天安門”讀得重一些、慢一些。)(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師:天安門廣場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桿,每天都要舉行升旗儀式,你們想不想看看天安門的升旗儀式?(播放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錄像片)看了以后,覺得廣場上升旗儀式怎么樣?學生從雄偉的場面中領悟“壯觀”的意思。指導朗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這一句,注意“儀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壯觀”讀重一些。
3、學生朗讀第一、二句。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師再次提醒語速舒緩,體現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
八、課間休息(學生唱《我愛北京天安門》)【課件出示】。
九、交流收集的圖片或照片。
2、學生小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用投影片看幾名學生的圖片、照片,說一說這是被京的什么地方?
一、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1、(看書上插圖)教師引背。
2、學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學齊背。
二、指導寫字。
1、學生看書,自己說一說“廣”字怎么記?自由記住“廣”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學生在書上練習書寫。3,學生再看書,說一說“升”字怎么記?演示“升”和“開”的比較,自由記憶“升”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學生練習書寫。
三、擴展練習。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當地的風景圖片。說話訓練:我多想()。作業設計:
1、想一想,連一連。告走北升城廣路京旗門場訴。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十五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看圖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難點: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感情激發。說教法、學法:采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活動體驗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首先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學會質疑。然后通過自讀、、范讀、賽讀、表演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數學生沒去過北京,但對北京有一種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學中通過看升旗儀式、聽歌曲等活動,點燃這種激情,逐層加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一、導入新課。
揭示課題我認為這篇課文的課題命得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多想去看看》,他會很自然地就問:我寫的是誰呀?多想去哪兒看看?為什么想去那個地方看看呢?我緊抓這個培養學生質疑的良好學習方法的契機,讓學生齊讀課題后就問:多想什么意思?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讀讀嗎?為后面情感的激發打好伏筆。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這也是文章的內容所在。提出的問題能不能自己解決呢?仔細讀讀課文,試試自己行不行,好嗎?學生很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會興趣盎然地去讀。
二、品讀課文。
讀中感悟學生現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們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認為難讀準的字或難讀通的句子標出。這樣就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再小組合作讀,把你剛才還沒讀準的`地方提出來向別人請教,或者你會讀了就幫幫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后,指名讀、范讀,跟老師比讀、小組賽讀,學生越讀越有味,越讀越有感情。
三、感悟交流。
探究內容《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內容。教師提問:通過剛才朗讀練習,你讀懂了什么?學生暢所欲言,隨機板書:北京城(遙遠)、門、升旗儀式(壯觀)。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課文的情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表情朗讀等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培育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四、創設情境,強化感受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發生了共鳴,學生的思維沖破現有時空的束縛,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帶到更加遙遠的意境中。教學中。理解壯觀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對于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升旗場面的孩子們來說,此時,他們和山里的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們神情專注,已經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赐赇浵瘢医枨槔m情,帶上記者證,進行現場采訪,讓他們談談感受:你覺得北京門廣場升旗儀式怎樣?你看了之后,心情怎樣?你現在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你想對五星紅旗說些什么?孩子們通過談自己的感受,切身體會到山里孩子的心愿,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無形中得到升華。最后,利用聽音樂《國旗,國旗多美麗》,當念到敬禮、敬禮、敬禮時,我充滿激情地對學生說;讓我們也莊嚴地向國旗敬禮!此時無聲勝有聲,愛國主義情感已經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了。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十六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
1、能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懂得熱愛北京、熱愛祖國。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1、談話:同學們,每個星期一,我們都要舉行升旗儀式,你們能談談感受嗎?
2、激情:同學們,在我們的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每天我們的國旗都同太陽一同升起,那場面非常壯觀。你們想去看看嗎?(生:“想”)。
3、出示課題,請同學們帶著此刻的心情讀一讀課題。(指讀,齊讀,讀好題目)。
4、播放升旗的錄象。(觀看后,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1、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難讀的音,難記的字。
(3)分句讀課文。
2、再讀課文:
學習第一段。
(1)學生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交流:
b:理解“壯觀”。聯系看到的升旗儀式,讓學生了解北京天安門廣場之大、參加升旗儀式人之多,場面之雄偉,進而體會“壯觀”的含義。指導朗讀。c:品讀第三句,同桌議一議,怎樣讀才能表達“我”的強烈愿望。
兩個句子有什么不一樣?怎樣讀好書上的這句?
學習第二段。
(1)老師朗讀第一句,找出與第一段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2)朗讀第二句,完成下列填空。
()的新疆()的天山()的雪蓮。
(3)全班齊聲朗讀第三句。
3、有感情的朗讀。(男女生賽讀)。
4、指導背誦。
1、讀了這課,你讀懂了什么?
2、課外閱讀補充:《國旗歌》。
3、你還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課前收集的北京風景圖片及有關的資料,介紹北京美麗的風光。
本課教學我以“情”貫穿全文,以“情”為導線,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體做法是:
山村的孩子對天安門的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們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在學生面前展現了天安門廣場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如:當我播放錄象“升國旗”的時候,很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隨著國歌聲的響起肅立,那種氣氛,儼然自己也在其中。后來,當我問他們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時,有的孩子說,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說我長大也要當升旗手等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每個孩子的生活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語言表達,情感體驗多有不同。初讀時,我讓他們合作學習字詞,然后再重點交流。品讀時,我先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導學生討論、理解,再指導朗讀,最后再以多種形式的讀,如:齊讀,賽讀,同桌讀,配樂讀等來領悟其中的感情。
如果說這節課只停留在讓學生背完課文就結束的話,學生的情感就不會深入。在課后我讓學生閱讀補充材料《國旗歌》,讓學生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并配以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再次激發了學生的熱愛北京首都,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讓他們的情感得以升華。
我多想看看(優質17篇)篇十七
荷蘭,一個有著郁金香的國家;一個有著風車的國家;一個以牧場和運河出名的國家;一個只有七條街的國家。我多想到哪兒去看看,看看路旁盛開的郁金香——這個國家的標志,也是我最愛的花。那姹紫嫣紅的郁金香,芬芳撲鼻,品種繁多,讓人仿佛在仙境中漫步。然而在這個美麗的花叢中拍一張照片是我夢寐以求的。
風車又是荷蘭的一道別樣的美景,藍天,草地,還有風車,構成了樸素而又美麗的景色!荷蘭,一個樸素,美麗,簡單的國家,但在那里我們卻領略到了別樣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