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都是讀書惹的禍篇一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都是讀書惹的禍優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低頭看了看手表:呀!已經晚上9點了。開始行動!我裝著要去睡覺的樣子,卻順手拿上一本剛買的新書,大步走進房間。
我關上門,只打開一盞小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著書鉆進被窩。我抽出書,還沒開始看就已經被封面吸引住了:一只強壯的土黃色的駱駝,站在一片金黃的沙漠里。在書的上方,有四個鮮艷的藝術字:死亡沙漠。我忍不住翻開書,一絲淡淡的油墨香飄了出來。我一下子就被內容吸引住了——一篇篇探險故事,一個個地理知識,一幅幅創意插畫,頓時使我深陷其中。
我看得如癡如醉,突然,房間外面傳出了腳步聲。我高高豎起耳朵,探出被子。過了一會兒,又有了流水聲——原來是媽媽在燒水!我吐了吐舌頭,繼續看書。
“約翰去探險……雷格去世了……”看了一頁又一頁,我才發覺,由于光線太暗的原因,眼睛已經有一些酸痛。我舔了舔嘴唇,把被子拉開一小條縫,撐著手回到故事中,還不忘聽聽門外的動靜。換了一個又一個姿勢,但要么手酸,要么脖子痛。我翻來覆去,艱難地看著書,不免心想:如果能光明正大地看書該多好,媽媽也不會說“對眼睛不好”了!已經9點50分了,我嘆了口氣,繼續看書。
忽然,房間里的燈一下子亮了起來!我眼前亮閃閃的`,難受地瞇起了眼睛,抱怨著:“這燈怎么……” 我的被子瞬間被掀開,隨之迎來的是媽媽驚天動地的教訓聲:“你在干嘛?!說了多少遍了,不要在光線不好的地方看書!說過多少次了……” 我的書一下被沒收了,只好掃興地睡下。唉,都是讀書惹的禍呀!
書沒了,但我已經從書中學到了許多知識。讀書,是要有點小“犧牲”的!
都是讀書惹的禍篇二
當初在選購書籍的時候就被這本書的書名和作者—李鎮西所吸引。李鎮西是一位真正的教育思想者,在他追求自己教育思想的同時,也為全國廣大班主任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作為一名優秀班主任,他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引領了一大批優秀的班主任的成長。歷時五年,本書感動記述了百余名基層教師“新教育”的尋夢之旅。所謂的新教育,是嚴格要求老師們打造書香班級、締造完美教室、構筑理想課堂、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被書中的幾個案例或做法所吸引,并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有了一些計劃。
一、楊芳老師的主題班會:舌尖上的四川·抄手篇
所謂抄手,就是我們廣東人叫的“云吞”。楊老師在課堂上請來了小峰的爸爸來介紹抄手文化,并在現場為同學們指導如何包抄手。最后同學們還當堂把包好的抄手煮來吃了。不少同學在享受自己親手包的美味的同時,不由得感嘆:“小峰由這樣的爸爸真幸福!”這樣的“家長參與課程”使平時表現不是很好,不是很自信的小峰迎來了無數羨慕的目光,自信心大大增強。在我們的八班,我也想借助各個節日的到來打造屬于我們的“舌尖上的八班”,例如即將打來的中秋節,我想邀請陳同學 (有夜不歸宿的行為)的家長來示范怎樣包湯圓,讓家長成為孩子們佩服的教育者,并教育學生“團圓”在我們心目中的重要性。
二、鄧萬霜老師:給孩子留下溫馨的記憶
鄧老師讓每個小組的同學輪流每天寫好日記,然后給老師看。她有一個原則,決不把日記中的內容作為批評學生的依據,所以學生寫起來特別輕松,沒有思想負擔。我們學校一直推行小組合作,我覺得每天查看十二本小組日記比每周查看四十四本周記更有時效性,小組內成員也可以欣賞到同伴的日記,一舉兩得。
三、徐展老師設計了生日祝福“五個一”
這點看上去像我們學校舉行的社會實踐的“五個一”。徐老師所設計的對象是教師們。但其實我們的學生最喜歡過生日了,我想在他們絢麗的青春里留下一份美好。打算先在手機上記錄下同學們的生日日期,就在學生生日當天,遞上一張祝福卡、獻上一束美麗的花,送上一份生日禮品,唱上一首生日歌,說上一席祝福的話。
四、李娜老師:尊重就是最好的教育
李老師在課堂上“放縱”班上成績特差的波波看《青年文摘》。很難說她這次的做法可以被推廣,但的確體現出一個樸素的教育道理:教育,應該讓孩子快樂,并有所收獲!正如強迫我班高同學去學他根本不懂的內容,不但沒用,反而讓他對老師對學習對學校產生一種刻骨的仇恨。允許他在課堂上看有益的書籍至少讓他享受了些許快樂,而且多少會有些收獲。正如李鎮西校長給李娜老師的點評:教育不能沒有分數,但如果這個分數對于某些孩子來說的確無法獲得的時候,請記住,我們教師還有比分數更重要更值得追求的東西—那就是對人性的呵護。我覺得,雖然尊重并不能取代教育,但尊重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前提,甚至在某些時候,尊重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一位老師每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每一條道理,都是我們從事教育實踐的法寶。李鎮西校長和她的老師們是用心的,他們找到了一些開啟學生心鎖的鑰匙。學生愛學習、愛集體、愛生活是從愛老師開始的。相反,學生厭惡學習、厭惡班集體、厭惡社會,也是從厭惡老師開始的。所以,我認為,讓學生喜歡你,崇拜你,進而學習你,這樣的老師才是我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每個老師都是故事》讀書心得(精選篇4)
都是讀書惹的禍篇三
這周活動真多,都不知道參加好,哪個最重要呢?在面對眾多選擇時,才知道誰比較珍貴。
讀書日快到了,去年參加了那個活動,今年卻決定去聽一個國學的講座。
昨天一點時間都沒有浪費,無奈一本書只看了三分之一,這進度讓我汗顏,密密麻麻的文字海洋,我快游不過去了。喘口氣繼續開始昨天為走完的路。
昨天背了一首納蘭詞《漁父》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剪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把原文讀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記住了為之,然后找書看看學者是如何賞析的。由淺入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花時間多讀多記,合上書,這些字詞都已經印在腦海里了。而且能讀懂文言文,文學閱讀的范圍就要寬廣得多,不再受自己水平的約束。
我也認識一些喜歡古詩詞的朋友,這樣不至于聊到古詩詞的時候,不至于完全不懂,他們寫的詩我也i能算半個知音。
我借的書還沒有讀完,所以納蘭詞只能利用碎片化時間看上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