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知發展階段,以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和情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選的大班教案案例,希望能給廣大教師們帶來啟示和幫助。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一
教學目標:
1.知道“三·八”節是婦女節,是媽媽、老師等所有女人的節日,體會她們的辛苦,激發幼兒愛老師的情感。
2.要求幼兒安靜傾聽同伴談話,不隨便插嘴,能從同伴與教師的談話中學習新的談話經驗。
3.使幼兒了解教師對小朋友的愛,培養幼兒愛老師的情感。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教學準備:
1.觀察過保育老師的工作。
2.學會兒歌“老師,我愛你。”
教學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2)幼兒自由談論,老師的節日,你會怎么做?會為老師做些什么?說些什么?
(3)教師采用語言創設情境的方式,向幼兒提出話題:“小朋友,在幼兒園里,是誰照顧你的,教你們學本領的老師是怎樣照顧你們的?教你們學了哪些本領?”
2.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幼兒根據教師提出的話題,與旁邊同伴自由交談,亦可讓幼兒自由結伴進行交談。教師輪流參與幼兒的談話,提醒他們輕聲講話,不影響別人,要求幼兒認真聽別人說話,不隨便插嘴,能從別人的談話中,學到好的談話經驗。提示幼兒圍繞“教師的工作”這一話題交談,不扯別的話題。了解幼兒的談話內容,為組織幼兒集體談話做準備。
3.引導幼兒拓展談話范圍。
(1)在幼兒自由交談的基礎上,組織幼兒集體談話,重點圍繞“你喜歡老師嘛?你最喜歡老師什么?”這兩個話題討論。請幾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見解,鼓勵幼兒用普通話談話,講話聲音響亮。
(2)接著,教師可用提問的方式,進一步拓展談話話題,建議提這樣的問題:老師和媽媽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不一樣?小朋友可以怎樣幫助老師?可先讓幼兒與同伴自由交談,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注意傾聽,發現某些講的好的語句。可在幼兒面前重復一遍。幫助幼兒加深印象,以利于他們學習。
(3)教師小結談話內容,引導幼兒體會老師對小朋友的愛,教育幼兒要聽老師的話,要尊敬老師,最后,集體念兒歌“老師,我愛你”。結束活動。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二
大班幼兒情感大都表露于外,常常處于激動狀態,且容易變化,行為具有強烈的情緒性,而大部分幼兒對媽媽十分的親近也很依賴媽媽,什么事都會跟媽媽說,碰到事也會第一個告訴媽媽,但很少能體會媽媽的辛苦,或為媽媽做一些小事。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也決定著他們在享受別人愛護的時候,不會考慮到去關愛他人。因而,在引發孩子充分體驗媽媽的關愛的時候,更應該激發孩子關愛他人的意識。針對這些特點,我們嘗試請媽媽或奶奶一起來園與孩子進行親子活動,讓幼兒感受媽媽、奶奶愛的同時,學會表達愛的情感,增進母子親情。
1、知道三月八日是媽媽、奶奶們的節日。
2、樂意與媽媽、奶奶一起游戲,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重點:體驗與媽媽、奶奶一起游戲的快樂。
難點:樂意用簡單的語言和行動表達對媽媽和奶奶的愛。
1、歌曲磁帶,如《我的好媽媽》等。
2、通知媽媽參加活動。
3、區角材料準備。
一、歌表演《我的好媽媽》
1、播放錄音帶,引導幼兒跟著音樂哼唱歌曲。
2、請媽媽或奶奶坐在椅子上,寶寶跟著音樂邊唱歌邊親親媽媽或給媽媽捶捶背,揉揉肩。
3、請個別孩子和媽媽上來跟隨歌曲表演。
二、親子游戲——(略)
1、教師示范,介紹游戲玩法。
2、請幼兒和家長嘗試玩一遍。
3、親子合作游戲。
三、禮物送給好媽媽(分組區域式活動)
1、介紹各區域的活動內容及材料。
2、請家長和幼兒選定自己想制作的內容。
3、制作完成,引導孩子給媽媽和奶奶送上賀卡和郁金香,并學說祝福的話,如“媽媽您辛苦啦!”“媽媽,祝你節日快了!”“媽媽我愛你”……等。
4、拍照留念:和媽媽、奶奶一起留下美好的瞬間。
中班活動:我們為媽媽做禮物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三
2、6個呼啦圈和若干糖果。
一、播放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1、(師)小朋友知道這首歌叫什么名字嗎?(幼)世上只有媽媽好。
幼:是媽媽的節日。
師:今天不僅僅是媽媽的節日還是奶奶、外婆、阿姨、姑姑所有女性的節日。
3、媽媽在家里做些什么事呢?奶奶在家會做什么呢?(幼兒發言)。
媽媽、奶奶這么辛苦,我們應該給她做些什么呢?(幼兒發言)。
二、互動環節。
《心心相印》游戲準備:呼啦圈6個。
游戲玩法:幼兒先跳入圈中,然后媽媽再跳入圈中,二人跳入圈中后、幼兒再將呼啦圈從下往上取出然后放在前面,繼續跳進去。直到跳到終點,幼兒與媽媽站在圈中然后往起點跑,誰先到達起點誰就獲勝。(獲勝者可以獲得獎品)。
三、我喂媽媽吃糖果。
今天我們寶寶和媽媽歡聚一堂共度媽媽的節日,開心嗎?我們寶寶以后要做讓媽媽天天開心的寶寶,最后我們在一起送媽媽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祝所有媽媽們青春永駐、幸福永存!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四
三八婦女節當天,我們邀請了所有的媽媽、奶奶、外婆來幼兒園參加現場親子游戲活動。
各班級教師都精心設計了有趣的親子游戲,小班的親子游戲“揪尾巴”,中班的親子游戲“袋鼠跳跳”,大班的親子游戲“大腳踩小腳”。
孩子們、家長們興高采烈,樂此不疲。
幼兒園溫馨祥和的氛圍感染著每一個人,我們還設計了媽媽與媽媽之間,媽媽與老師之間挑戰的游戲“拔河”“鐵甲戰車”,孩子們歡呼雀躍為媽媽老師加油鼓掌。
班級還把孩子們的為媽媽制作的手工作品、繪畫作品及調查媽媽的調查結果展示在幼兒園操場上,媽媽們看到了孩子們作品及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樣子,非常的激動,都表示感謝幼兒園為孩子家長搭建這樣相互游戲,相互活動的平臺,這次活動讓孩子們懂得了如何跟媽媽表達愛意,知道了媽媽的艱辛。
還使孩子們了解到媽媽是如何關愛自己的,引發了孩子愛媽媽、尊敬媽媽的美好情感,懂得了要關心自己的媽媽,在家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媽媽們都反饋說:回家孩子對媽媽表達了愛意的話,“媽媽、我愛你”媽媽你辛苦了”。
孩子們也和老師說:
“昨天我幫媽媽拿拖鞋……,我幫媽媽倒水.....媽媽夸我真棒!……。
從我園開展的一系列德育教育主題活動,我們感受到德育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從家庭抓起,讓孩子從小懂得關愛、懂得回報.....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五
2.技能目標: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大膽表現力及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活動激發幼兒關心、關愛媽媽的情感。
2、提問:婦女節是誰的節日?那些人可以過婦女節。
3、教師小結:哪些人被稱做婦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3月8日是婦女節,是老師、阿姨、奶奶、外婆的節日,也是媽媽的節日。
4、媽媽愛我們,我們應該怎樣愛媽媽呢?(給媽媽捶背、給媽媽拿拖鞋······),對幼兒愛媽媽的行為設想給予肯定。
二:我給媽媽做發型。
1、講講媽媽的發型。
2、教師小結:媽媽們的頭發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直、有的卷,有的黑色、有的黃色、有的棕紅色,有的頭發上還有夾子等發飾。這些發型各有各的美,都很漂亮。
4、引導幼兒觀察制作材料及制作方法。?教師:看一看,老師為媽媽設計的發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做出來的?5、幼兒動手操作為自己的媽媽設計發型結束:
三:真情告白。
1、今天,是媽媽的節日,你想對媽媽說一句什么祝福的話?
2、教師啟發幼兒說出不同的祝福的話。如:媽媽,你辛苦了!媽媽,節日快樂!媽媽,祝你越來越漂亮等。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六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三八婦女節是媽媽和奶奶的女性節日,從而更加愛自己的媽媽和奶奶。
2、通過活動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3、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
1、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我的好媽媽》。
2、鉛畫紙,彩色紙、固體膠、剪刀。
3、事先請幾位家長準備好孩子成長的錄像和照片。
4、獎狀。
活動流程:歌曲表演-----觀看錄象-----自制禮物-----拔河比賽。
活動過程:
一、了解節日。
1、寶寶,今天是什么節日你們知道嗎?
2、三八婦女節是誰的節日?(媽媽、奶奶)。
3、媽媽在家里做些什么事?奶奶會做什么呢?
4、媽媽、奶奶這么辛苦,那么我們應該給她們做些什么呢?
二、歌曲表演。
首先由幼兒齊唱一曲《不要麻煩好媽媽》送給媽媽,再一起跳一首律動《我的好媽媽》表演給家長看,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溫馨的開始今天的活動。
三、觀看錄像。
播放由家長帶來的孩子從嬰兒到現在的照片和錄象,讓孩子體會媽媽照顧自己成長的辛苦,從而更愛自己的媽媽。
四、制作禮物。
用準備好的卡紙和彩色紙來制作一張鮮花卡片,由家長用剪刀剪出花瓣和花桿的樣子,幼兒來粘貼到卡紙上,制作成康乃馨的卡片,再由幼兒用水彩筆來裝飾自己的賀卡,最后在媽媽的耳邊說幾句悄悄話,親手送給媽媽。
五、拔河比賽(小班組)。
(1)每場比賽都采用三局兩勝的方式來進行比賽。
(2)比賽開始前,各隊按照每10人一個縱隊以站立的姿勢準備好,比賽開始后,兩邊的運動員同時發力,將對方拉過賽場規定的河界線為贏。
(3)比賽雙方由各自抽簽決定.
(4)教師給勝利的一隊頒獎。
教學反思:
感恩是一個人的優秀品質。有顆感恩的心能夠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溫暖,也讓自己的心靈充實、純潔。幼兒期是人生初級階段,也是培養良好情感,促進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感恩對幼兒良好素質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它能激發幼兒的良好情緒,培養幼兒的樂觀性格和良好品德,是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的重要素質之一。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七
1、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和自己對媽媽的愛。
2、知道“三八”節是媽媽的節日,能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表現自己對媽媽的愛。
3、樂于參加年級組大型活動,增進親子交流。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周一:語言《猜猜我有多愛你》。
周二:社會《媽媽和寶貝》。
周三:語言《告訴媽媽》。
周四:藝術《我愛媽咪》。
周五:年級組“三八”節活動。
語言:猜猜我有多愛你。
1、傾聽故事,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愿意用語言表達小兔子對媽媽的愛。
2、感受故事中兔媽媽和兔寶寶之間的愛。
1、掛圖4號《小朋友的書。猜猜我有多愛你》2、磁帶及錄音機。
1、引出故事(出示毛絨小兔)教師講述:有一只小兔子,它非常愛它的媽媽,小兔想告訴媽媽:我有多愛你。它是怎么表達對媽媽的愛的呢?媽媽又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來聽這個故事。
3、教師逐幅出示掛圖,分段講述故事,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1)教師出示掛圖1:
小兔子對媽媽是怎么說的?它做了一個什么動作?請你學一學。
媽媽又是怎么說的?它做了什么動作?
小兔子是怎么想的?
(2)教師出示掛圖2:
這次,小兔子是怎樣表達它對兔媽媽的愛的.,它怎么說,做了什么動作表示?
媽媽又是怎么說的?它說了什么動作?
小兔子是怎么想的?為什么?
(3)教師出示掛圖3:
小兔子又想了個什么好主意來表達它對媽媽的愛?它怎么說,做了什么動作表示?
媽媽聽了小兔子的話,又是怎么做的?
(4)教師出示掛圖4:
小兔子又想了什么表示它對媽媽的愛?
媽媽聽了小兔子的話,又是怎么做的?(媽媽也跳了嗎?一直跳到哪里?誰跳得高?)。
(5)教師出示掛圖5:
小兔子困了,臨睡前,它對媽媽說了什么?
小兔睡了,媽媽在干什么?它說了什么?
5、請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閱讀《小朋友的書。猜猜我有多愛你》第1—4頁“猜猜我有多愛你。”
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是一個優美又充滿濃濃親情的故事,原教案中老師把這個繪本分段講述并提問顯然容易分散孩子對故事本身的感受力,會破壞故事的優美性,因此我把分段講述改為完整講述,讓幼兒完整感受故事,然后把機械的回憶性提問改為主觀性問題,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愿,讓孩子自主表達自己最喜愛的一段對話,第二次講述時,因為考慮到幼兒在創造性表達上還比較困難,所以讓孩子跟著學說對話,這樣孩子回去還能應用到生活中去,等以后生活經驗增長,孩子自然而然能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整個活動下來,讓我感覺孩子對于《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個繪本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還是不夠的,最好把這個活動放到大班去進行。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八
三八節是媽媽的節日,而小朋友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也愛自己的媽媽,故和幼兒共同制作三八節的"項鏈"送給自己的媽媽。
1.知道3.8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
2.愿意和老師一起共同制作節日禮物。
(一)示范畫一副、
(二)顏色鮮艷的顏料4-5種。
(三)在紙上畫好的項鏈線。
一、出示已畫好的項鏈線。
師:寶貝們,今天張媽媽給寶貝們帶來了一件禮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出示畫好的項鏈線,引導幼兒觀察。
師:寶貝們看看張媽媽手上的畫像什么?彎彎的?
教師引導幼兒回答。
師:張媽媽告訴寶貝們,今天是媽媽的節日,3.8婦女節。我們一起制作這份禮物送給媽媽吧。
二、師幼共同制作送給媽媽的禮物。
教師示范制作項鏈的做法,用手指輕輕的沾自己喜歡顏色的顏料,一根手指不能沾兩種顏色,畫項鏈時要把漂亮的珠子畫在項鏈線上。教師邊說邊作示范。
教師分發顏料,擺放在桌子中間,提示幼兒要輕輕的,不能把顏料弄在桌子上和衣服上,強調作畫時的.注意事項。
幼兒作畫時,教師隨時做巡回指導和幫助,時刻提醒幼兒。
三、制作完成,送禮物。
教師引導幼兒回答。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九
1、欣賞音樂,感受旋律的'優美,并學唱歌曲a段。
2、大膽嘗試模仿歌曲中的對白部分,感受并表現和媽媽在一起的溫馨情感。
1、磁帶及錄音機
2、每個幼兒一個玩具娃娃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歌曲有一個寶寶對媽媽在說話,你們想聽嗎?
2、欣賞歌曲《我愛媽咪》a段。
寶寶對媽媽說什么話了?
3、學唱歌曲a段。
(1)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數遍。
(2)完整演唱,在休止符處加入動作,如“親親”、“抱抱”、“拍拍”。
(3)動作表現。a段中休止符處飛吻兩下。
4、欣賞b段
(1)在音樂聲中,教師扮演媽媽,一個一個溫柔地擁抱幼兒說:“寶寶,媽媽愛你。”
(2)鼓勵幼兒回應“媽媽”,說說:“媽媽,我也愛你。”“媽媽,我喜歡你。”等等。
5、欣賞歌曲并表演。
幼兒抱著布娃娃聽錄音學唱,并和教師一起進行情境表演。
參加人員:
全體小班幼兒及其媽媽
場地安排:
1、西首跑道;2、幼兒及其媽媽沿場地四周圍坐,女孩子前排,男孩子后排,幼兒坐媽媽腿上。
音樂:
攝像:
場景布置:
活動流程:
一、播放音樂入場。
二、集體對媽媽說節日快樂,
三、我給媽媽化妝(音樂)
1、每班十對母女一組,即每輪五十對母女,共進行兩輪。
2、女孩子給媽媽涂好口紅后,媽媽在寶貝的臉上親一下,留下愛的印記。
四、我給媽媽扣紐扣(音樂)
1、每班十對母子一組,即每輪五十對母子,共進行兩輪。
2、男孩子給媽媽扣紐扣,扣完相互抱一抱
五、我給媽媽擦皮鞋(音樂)
1、在周活動中教師事先引導幼兒學習擦皮鞋。
2、活動現場預留三分鐘,教師分好鞋油,媽媽自己涂在鞋面上。
3、幼兒給媽媽擦皮鞋。
六、合唱《媽媽我要親親你》
七、我和媽媽分享水果1、活動現場預留五分鐘,讓幼兒將手擦干凈,教師將水果分到媽媽手中,幼兒一一拿過水果,剝好給媽媽品嘗,并和媽媽一起分享。
八、活動結束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十
技能目標: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大膽表現力及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活動激發幼兒關心、關愛媽媽的情感。
1、教師向幼兒介紹今天是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
2、提問:婦女節是誰的節日?那些人可以過婦女節。
3、教師小結:哪些人被稱做婦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3月8日是婦女節,是老師、阿姨、奶奶、外婆的節日,也是媽媽的節日。
4、媽媽愛我們,我們應該怎樣愛媽媽呢?(給媽媽捶背、給媽媽拿拖鞋······),對幼兒愛媽媽的行為設想給予肯定。
基本環節:
二:我給媽媽做發型。
1、講講媽媽的發型。
2、教師小結:媽媽們的頭發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直、有的卷,有的.黑色、有的黃色、有的棕紅色,有的頭發上還有夾子等發飾。這些發型各有各的美,都很漂亮。
4、引導幼兒觀察制作材料及制作方法。?教師:看一看,老師為媽媽設計的發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做出來的?5、幼兒動手操作為自己的媽媽設計發型結束:
三:真情告白。
1、今天,是媽媽的節日,你想對媽媽說一句什么祝福的話?
2、教師啟發幼兒說出不同的祝福的話。如:媽媽,你辛苦了!媽媽,節日快樂!媽媽,祝你越來越漂亮等。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十一
大班全體幼兒和家長(媽媽、奶奶或外婆)。
老師:接待、道具準備。
老師:主持。
阿姨:簽到、后勤保障。
跳繩、上午親手買的禮物、鋼琴。
1、為媽媽、奶奶和外婆獻上兩首兒歌《媽媽的愛》、《夸媽媽》,最后對在場的家長送上一句祝福:祝媽媽、奶奶、外婆、阿姨節日快樂,健康快樂!表演人員:全體大班幼兒和家長。
2、獻上三八節禮物。
禮物是上午大班全體幼兒帶著媽媽給的10元錢去超市親手挑選的禮物,經過自己的考察、挑選、購買、包裝精心制作的小禮物。在獻上禮物時要求幼兒對家長做一個親昵的動作來表示自己對家長們的感謝與愛。表演人員:大班全體幼兒。
3、親子雙人跳繩挑戰賽。
先請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5分鐘自由練習雙人跳的時間,老師進行觀察挑選一對配合的好的親子來上展示,再有其他家庭進行挑戰,有最有贏得的勝利的親子為全體人員表演一個節目。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充分了解母親,真正從內心感到母親對家庭的付出,對自己的關愛,培養了孩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以及關心他人、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為孩子們的心靈播下了美麗的種子,讓孩子懂得了感恩,擁有了快樂。三八節,讓孩子在愛中成長,讓孩子在感恩中收獲!
大班婦女節活動教案(匯總12篇)篇十二
在《親親熱人一家人》這一主題實施前,我們安排家長為幼兒提供一張全家福的照片。利用“三八婦女節”,預設社會活動《我給媽媽過節日》,通過媽媽這個切入口入手,并通過語言《媽媽》、音樂《我的好媽媽》《好娃娃》、談話《我的家》,參觀照片等活動,讓幼兒認識自己家人及自己與家人的關系,感受家人一起生活的甜美。在最后,我們利用家長資源,收集一些生活用品和使用物品,生成活動《親親熱熱一家人》,讓幼兒通過扮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體驗父母對自己的愛,學習關心愛護家人,了解有關家的經驗,從而培養幼兒愛家及愛家人的情感。
在主題活動中,幼兒對自己的家人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爸爸媽媽工作的辛勞,學會要體貼他們,關心家人。在收集照片與物品時個別家長很配合,使我們的工作能夠順利完成。在活動過程中,家長經常與我們進行溝通,使我們對幼兒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從而通過家園的共同的配合,促使幼兒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學會關心、體貼別人,減少耍脾氣的現象。但還是有個別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很重視,不管是什么事情,對孩子的發展有促進作用還是沒有,只要孩子需要,就盡量滿足他,認為這樣就是愛孩子,他們沒有真正的考慮、分析事情,家長這種情況只會阻礙孩子的成長。為了能夠讓孩子茁壯成長,希望家長能夠重視家庭教育,作為教師,盡量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次數,盡量給予家長一定的指導,通過家園共同商量,對每個幼兒進行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