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演講稿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自信心和表達能力,提升他們的溝通和演講技巧。通過閱讀這些學生演講稿的范文,希望可以提高大家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一
天府沉陸,家園涂炭,斯民何辜!北緯31度,東經103.4度處。汶川。連日來,岷江嗚咽,悲傷蔓延。
這已是無須渲染的災情:至5月15日20時15分,汶川地震已造成19509人遇難,xx省受傷人數達102100余人,被埋12250余人。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估計,遇難人數將在5萬人以上。這已是絕地馳援的拯救:至15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挺進58個重災鄉鎮,已有來自臺灣地區、香港地區及日本的3支專業救援隊伍到達汶川,xx縣到汶川的“生命線”已經打通,目前已經從廢墟中救出13350余人。這已是刻不容緩的情勢:至15日15時,地震災后救援的“黃金72小時”已過。據地震專家稱,震后第一天生命存活率90%,第二天50%—60%,第三天僅剩下20%—30%,此后存活即為奇跡。
愿天佑災區,愿天佑斯民。愿奇跡出現,愿生民不死。愿無力者有力,愿悲觀者前行。愿亡靈能夠安魂,愿傷者得到救治,愿那些驚恐萬狀的心靈得到撫慰,愿那些被掩埋以及失蹤的人們仍擁有向生之門。當災難不由分說,死難仍在發生,悲愴仍在延續,那么援軍及時的馳救,生命絕境中的堅守,才可能創造奇跡。淚盡之后血續,前仆之處后繼。生命需要溫暖,士兵需要突擊。每一分鐘都是一個世紀,每一條生命都是全人類。開辟通路,徒步也要提前抵達;尋聲救苦,徒手也要盡力救援。要比“提前一秒”更提前抵達,要比“百倍努力”更加倍救援。
雖然不能替死者死,不能替傷者傷,雖然未能往災難的現場出把力,未能在受傷者身邊搭把手,但念茲在茲的憂切,骨肉不棄的捐助,卻使我們感知與災區人民在一起的力量。
數日以來,全國各地乃至國際社會的組織或個人,向災區獻血以及捐款、捐物的浪潮洶涌。每一分錢幣都帶著體溫,每一管血液都流淌愛心,每一件衣物都表達休戚與共。在長沙,由本報發起的“黃絲帶”祈福活動啟動后,“滿城盡飄黃絲帶”,這尋找離散親人的絲帶,飄揚同胞手足之情,也招展著回家的方向。災難當頭,我們以這樣的方式手掬一捧燭光、一瓣心香,為深陷黑暗的生命照亮,為仍在等待營救的同胞祈福,并表達生命頑強之信念。
只有行動著,才是信心的表達。“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這有什么益處呢?這樣的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一個流淚的民族必然充滿悲憫與堅強,但一個迅速開始行動的民族則永不沉淪。因此我們呼喚這樣一種行動著的信心,呼喚更多的人或組織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加入到賑災中來。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救災部門以及慈善機構及時提供賑災指南,向社會公布需要什么,應該怎么做。我們也呼吁,在災區交通不暢、物資運輸不便的情形下,請同胞們更多地以捐款的方式表達愛心,也請留心相關部門的捐助提醒,使愛心的表達更有效率。
“黃絲帶”祈福活動中,本報記者拍攝的一張纏著黃絲帶、雙手合十的小女孩圖片,打動著無數的人。尤為令人肅然的是,昨日前來本報捐獻款物的許多人,都以這種“雙手合十”的姿勢表明來意。就從今天起,我們每個人,都是祈福的人。我們祈愿在經過72小時之后,生命依然擁有跡象,擁抱依然擁有溫暖,淚水依然擁有方向。我們祈愿那些等待救援的人們,一定要挺住,一定要堅信,一定要得救。
“5·12”,汶川,德陽,xx縣,綿陽……那哀鴻遍野之地,滿目瘡痍之所,風暴的眼,共同的心。在今天,讓我們捧一瓣心香,與災區的人們一起,為逝者守靈,為生者祈福。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伸出援助的手,幫助災區同胞度過苦難、走出陰影、共創明天。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二
那一天,下午兩點半左右,我們正在一個鄉鎮調研工作,一陣突如其來的狂風,吹得政府大院內的樟樹嘩嘩直響。正是那一刻,一場八級大地震,釋放出相當于400顆廣島原子彈的能量,瞬間奪去了數萬人的生命。正是從那一刻開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汶川成為華夏兒女共同關注的焦點。
我們看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災后的第一時間做出戰略部署,第一時間親赴災區指揮。
胡錦濤踩著瓦礫察看倒塌的房屋,慰問官兵,看望災民。
溫家寶爬上破損的建筑,滿含熱淚地安撫孩子,手臂受傷出血顧不上包扎。
“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的話語,鏗鏘有力;“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著辦!”的話語,擲地有聲。
作為國家的首腦,民族的領袖,與民共患難的的博大情懷,成為全國人民戰勝災難、重建家園的堅強靠山。
我們看到:哪里最困難,哪里就有部隊官兵;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是武警某師200名勇士,歷經21個小時,徒步強行軍90多公里,到達汶川縣城救援,使得震中與外界有了聯系。
是空降兵特種大隊的15名勇士,在寫下了“生死狀”之后毅然從4999米的高空傘降到重災區,及時傳回了震區的災情。
是10多萬部隊官兵,有的不顧山崩地裂,冒死開路;有的不顧余震,探身廢墟,搜尋遇難群眾。
一個剛剛從廢墟中營救出來的小男孩,臉上沾滿血污,躺在簡陋的擔架上,孩子艱難地舉起受傷的右臂,向救援他的解放軍官兵致敬,這樣的場景,怎能不讓人為之動容。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是每一名共產黨員莊重的承諾。
我們看到:在抗震救災前線,這份承諾正在變成義無反顧的實踐。
一位縣長在6位親人中4位遇難、2人失蹤的情況下,堅守抗震救災一線,履行指揮職責;
一位社區支部書記,顧不上還壓在廢墟下的老母親,全力組織搶救被埋在廢墟里的300多名學生。
那一天,我們幾個人感受到那狂風突然而來突然而去,搖撼百年大樹,抖擻婆娑枝葉。我現在就有一個聯想:一場震天動地的大地震,搖撼了大半個中國,也抖擻出了我們的堅強不屈、自強不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否極泰來,中華民族即將迎來偉大的復興。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三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來自大熊貓的故鄉――四川雅安。在這場空前的地震災難中,秀雅寧安的雅安也未能幸免。
5月12日下午,我上班正走進醫院的院子里,就碰上了那場地動山搖的地震。出于職業的本能,我和我的同事們不顧一切地向住院大樓沖去。剛到大樓門口,跑在前邊的嚴莉突然被一塊掉落的水泥板打倒在地。當我們搬開水泥板時,她已經氣息奄奄。看到我們,她只用微弱的聲音說了一句:“不要管我,快上樓轉移病人!”就慢慢閉上了眼睛。
我們用力搖她,拼命喊她的名字,卻分明感到她36歲的生命正從我們手里漸漸消失。如果是平時,對于一個剛剛停止呼吸的病人,醫護人員的通常做法,是采取心肺復蘇的手段,盡力挽救她的生命。然而此刻,我們只有幾名當班醫生和20多名護士,醫院里卻有兩百多名病人需要轉移。為了救出更多的生命,只能放下我們的同事!作出決定的瞬間,淚水模糊了我們的雙眼。那種痛啊,真的是撕心裂肺!
沒有時間猶豫,沒有時間悲傷,我們立即沖上樓去。
副院長任錦翔跑到三樓時,一名中年男子正抱著嚇得號啕大哭的孩子,不知所措。“快跑,地震了!”任院長大聲喊著,想把父子倆往外推。可是,家長已嚇得六神無主,死活不往外走。這時,樓房晃得更加厲害,玻璃窗嘩嘩的砸落下來。任院長急了,一把奪過孩子,箭一般往樓下沖去。又一次震波襲來,顛簸的樓道把他重重摔倒在地上。任院長的手臂被擦破了一大片,而孩子卻被他緊緊摟護在懷里,毫發無損。
外科主任傅澤君知道8床和15床的兩位老人家屬不在身邊,第一時間組織4名醫護人員將他們從3樓背到樓下。那個嚴重骨折的83歲婆婆感動地說:“你們不是我的親人,但你們比我的親人還要親!”
不到五分鐘,我們從病房內搶出了20多個行動不便的病人。
就在此時,一樓的血液透析室里,腎內科主治醫師李華經受著更加嚴峻的生死考驗。地震發生后就停電了,透析設備停止了工作,而病人的血液還有一部分在機器里,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沖出房間只需要兩三秒鐘,用手動的方式把血液回流到體內,則很難估算到底需要多少時間。聽到外邊慌亂的腳步、凄慘的哭嚎和樓頂的水泥塊“啪啪”掉下來的聲音,病人絕望地說:“李醫生,你們走吧,我不怪你。”黑暗里,李醫生傾下身子護住病人,一邊艱難地維持手動循環,一邊安慰她說:“放心吧,我們不會丟下你的!”10多分鐘后,李醫生和護士劉文英終于將血液順利回流到病人體內,抬著她走出了黑暗的病房。后來,有記者問李醫生:“病人都讓你走了,你怎么不走?”李醫生說:“那個時候,我一直想,她也是我的親人!”
第一波強震之后,一些地震中逃出去的病人家屬陸陸續續跑了回來,哭著鬧著要到樓上去。盡管我們扯著嗓子告訴他們病人已全部得到轉移,他們就是不信。這時,一對母女氣喘吁吁跑了過來,年齡大點的婦女焦急萬分地沖著樓內哭喊:“媽,我們來晚了,對不住您老人家呀!”原來,那位83歲的老人就是她的母親。看到老人已被安全轉移出來,母女倆百感交集,“撲通”一聲跪到醫生面前,拉也拉不起來。
又一次余震襲來,大樓晃得很厲害,病人還需要轉移。宋成友書記和楊國洪院長不約而同奔向一副擔架,抬起病人就往外跑。我們也顧不得許多,抬著擔架緊緊跟在后面。要命的是,不知什么時候,一輛不能動彈的救護車將醫院當時唯一的通道攔腰堵死。要把病人轉移出去,擔架必須越過車頂。院長大喊一聲:“哪怕是一座山,也要抬出去!”
擔架重三四十斤,加上病人的體重,像石頭一樣沉。我們這些身單力薄的護士,要把擔架舉過比我們還要高出許多的車身,難度可想而知。我們高聲喊著“一二三”,齊心協力將擔架高高舉過了頭頂,又穩穩地遞了出去!那一刻,我們的內心是如此堅定;那一刻,我們的手臂是那樣有力。因為我們知道,高高舉過頭頂的,除了病人的生命,還有我們的責任!
我們的露天醫院剛剛落腳,地震中受傷的人員就被接連不斷地送來。第一個是富林小學的學生,第二個也是富林小學的學生,兩個孩子傷勢都十分嚴重。我的女兒和醫院很多同事的孩子一樣,也在富林小學念書。聽到學生家長聲嘶力竭的呼喊,擔心、焦慮、恐懼一陣陣襲來,我的心里像被揪著扯著那么疼。我們小心翼翼地為病人處理包扎傷口,眼淚卻忍不住地往下掉。三天后,我才見到了女兒。不過,由于病人太多,人手太緊,我只遠遠地隔著人群看了她一眼。
晚上八點,下起了瓢潑大雨。緊急關頭,縣政府派人送來一大卷油布。沒有支架,醫生護士就是鋼鐵支架。風雨中,一百多人舉起雙手,牽開油布,撐起一把兩百平方米的大傘。大傘外,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大傘內,爭分奪秒,搶救病人。由于雨特別大,雨水很快就在油布頂上形成積水,隨時可能傾瀉而下。為了確保病人和藥品的安全,有人找來一根竹竿,不停地把中間的積水從四周排放出去。一次,兩次,三次……誰也不知道持續了多少次!手酸軟了,有別的同志頂上來;休息片刻,又趕快換下別的同志。全身濕透了,誰也沒有顧及;饑餓和寒冷,也沒能讓大家放棄。那時,我們只有一個想法:只要大雨不停,我們高高舉起的手臂,就絕對不能放下!
就這樣,我們在風雨中堅持了4個小時,直到趕來支援的武警戰士找來鋼管,撐起帳篷。來不及喘一口氣,醫院又派出4支巡診隊,深入到縣城四周搜救傷員。大家顧不上饑寒交迫,爭分奪秒救治傷員,為感冒、發燒的災民發放藥物。那一夜,全院200多名職工,沒有人合過眼,更沒有人回過家。
地震之后,病人和家屬常常用一種充滿敬意的目光看著我們,也常常把一些充滿關愛的話語送給我們。每當這時,我們總會感到一種溫暖,又會生起一份不安。大難當頭,人命關天,作為白衣天使,我們只有把悲痛深深埋在心底、把生命高高舉過頭頂。這是我們惟一的選擇,也是我們不變的誓言!
謝謝大家!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四
每一次災難,都讓我們揪心的疼痛!
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縣發生地震,那一刻,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據民政部統計,截至13日7時,四川汶川縣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山西、貴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余萬間。
失去親人的人在哭泣,失去家園的人在哭泣中華民族,再一次在天災中承受苦難。我們為不幸遇難的人哀悼!我們為困境中的老人、孩子、傷者和所有的人祈禱!除了悲痛,除了祝福,我們更應該關心傷者和活者的人:失散的孩子,你找到母親了嗎?孤苦的老人,您還在含淚凝視倒塌的家園嗎?身陷困境中的人啊,千萬別放棄希望,有愛心的人正在伸出援手!是的,在這一刻,除了哀傷,我們更應積極奉獻出愛心。
每當災難降臨,總有許多有責任感的企業,踴躍捐款捐物,他們的愛心融化了苦難,給困境中的人帶去溫暖和希望,我們永遠記得那種超越金錢與利益的溫情。同胞的生命,更值得我們珍惜,他們是我們的親人啊!凡是多災的地區,往往是貧困地區。他們因多災而貧困,而承受各種苦難,他們又因貧窮更恐懼災難。當我們的同胞在悲痛和無助中呻吟的時候,我們的企業更應該主動伸出援手,只有愛心,才能打破那種惡性的循環。愛心是照亮世界、驅走苦難的最強大力量。這次,當災難降臨,當神州大地在震顫中感受痛苦。我們呼吁所有的企業,積極奉獻愛心,用對社會責任感的擔當,塑造中國企業的嶄新形象。同時,呼吁每一位同胞,力所能及,伸出援手。
讓我們用愛心,為災區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讓我們用愛心,感動上天,賜福給我們的同胞,讓他們永享幸福與安寧!愿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永享太平!獻給堅強的中國: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當圣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人的脊梁!加油,同胞!加油,中國!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五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是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悲痛時刻,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7.8級地震。天崩地裂的災難使得數十萬同胞的生活轉眼間改變,數以萬計的房屋被摧毀,數以萬計的同胞被掩埋廢墟之下,數以萬計的親人在生死中掙扎,數以萬計的孩子奄奄一息,無家可歸的幸存者缺吃少穿,傷病疼痛……災區的同胞們正在接受著巨大的生存考驗。這場震驚全國的大地震給災區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和痛苦。
災難超越了地域與時空,災難是人類共同的傷痛,在無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愛才是人類得以永恒的力量,只有愛才是人類共同抗衡自然災難的偉大力量!災害無情人有情!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四川大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以至全世界人民的情!全國各地正積極行動,關心災區群眾,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慷慨解囊,踴躍捐款捐物,以實際行動參與災害緊急救助和災后的重建工作。
每一筆物資、每一筆捐款,都是災區人民的一份希望!一日的工資,一天的零花錢也許微不足道,但匯聚起來將成為救災救助不可低估的力量。讓我們風雨同舟,為災區增添一份力量,奉獻一份愛心,幫助災區同胞共渡難關。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證明我們民族的意志與毅力,證明我們團結愛國的赤子之心!
同學們,這場突如其來的人間災難也同樣牽動著我們全體師生的心!災區的人民是我們的同胞,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此時此刻,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緊密團結在一起,心系災區,積極參與到救災救援中來。上周六,我校全體師生在宋校長的組織下,聯起手來,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災的愛心捐助行動中,各班學生踴躍捐款,5元、、10元、15元、20元……,我們為一個個有愛心的孩子感動著,更讓我們感動的是三年級學生蔡曉源,他把自己的存錢罐都抱來了,我們驚奇的不是孩子能捐贈多少,我們感動的是孩子竟然傾其所有,21.8元,那可是孩子積攢半年的零花錢呢!年紀尚小,愛心博大!我們都為之心顫,我們的眼睛濕潤了,還需要用什么華麗的語言來描述孩子對災區人民的愛心呢?這就足夠了。
同學們,不管我們以什么行動,哪怕是一聲祝福,一聲慰問,都是對災區人民最好的饋贈。
最后,讓我們以“珍愛生命,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回報社會”的實際行動為災區人民祈福!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六
20xx年5月12日,災難降臨,有多少人瞬間無家可歸,有多少人瞬間與親人陰陽兩隔,這短短的幾秒鐘,又充斥著多少的血和淚.慶幸我們生在一個網絡信息發達的`時代,足不出戶就可以時刻了解到災區的情況。可是,那一幅幅的圖片,一幀幀的影像是那樣的撕扯著我們的心。
教學樓垮塌了,好多無辜的學生就那樣失去了鮮活的生命。看到一張張讓人觸目驚心的圖片:都江堰學校操場排放著學生遺體,由于地震時學生正在上課,四層樓的24個班級的學生大多被埋在廢墟下面。他們只是我們的同齡人,只是才初二、初三的學生,處于十四、五歲的花季雨季,可是無情的地震硬是活生生的奪走了這些年幼的生命。冰冷的土地、單薄的一層塑料紙就是這個世界唯一留給他們的。看著這些圖片,不禁讓人心痛不已,淚眼模糊中仿佛依稀看到他們上課時那雙渴望的雙眼,看到他們在地震發生時那雙驚慌失措的雙眼,也仿佛聽得到他們上課時那朗朗的讀書聲,還有地震發生時那撕心裂肺的呼救聲。
地震無情人有情,災難發生后我們所有的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關心以及幫助著這些受災的人民。最令人感動的是,我們的溫總理也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總理的腳步,竟有些許蹣跚,看到他的兩鬢斑白,突然想起,這是一個已逾花甲的老人,再過四年,年事古稀。但這個老人有點特別,他似乎愛上孤獨,多少個萬籟俱寂的夜晚,他孜孜的在趕路的途中指點規劃;多少個滿目創痍的場合,他奮力的鼓舞在人潮之顛。也許老人要去印證一句先賢古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恰恰是民族的魂魄啊!老人在神州大地樹立起精誠楷模,我們又怎能不去尊敬.他說過,“千方百計進去,時間越早越好,早一秒鐘就可能救活一個人。”——多么震撼人心的一句話!
還有我們可敬可愛的子弟兵,每次有危難時他們總是會沖鋒到第一線去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這樣一個消息:最寶貴的15軍要出動了,進行傘降空投,在暴雨中傘降,非常危險,士兵都在寫遺書。寫完遺書然后去支援災區,這是怎樣一個概念,他們都是和我們一樣的年華正茂,卻有著如此崇高的精神,此刻,除了肅然起敬、默默祈禱我們已無法表示內心的那一種震撼。
地震你震動了大半個中國
我的同胞因你而去因你而傷
我的兄弟姐妹臉上寫滿了悲傷
我被你刺痛被你神傷
我被囚禁于你幻化的地獄牢房
生死別離你的一念之間
你要了我給你!
愛恨情愁我的情感世界
你要不去我也不會給予!
我厭倦了壓迫我厭倦了憂傷
我擦干淚水咬牙說:都活下去吧!我平靜心情
堅定的說:讓我們的愛互相溫暖吧!
無論發生了什么,無論你在哪里,你從來不是一個人,親愛的同胞們,不要害怕,我們一直在身邊,災難無情,人有情,此時此刻,我們都是四川人,災難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手牽手心連心,大家一起度過難關。人間自有真情在,這一刻,我們心系災區人民;這一刻,愛心爆發,我們的力量無限大。讓我們共同祈禱,希望災區人民早日渡過難關,重建美好的家園!!
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正所謂“眾志成城抗震救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只要中國人團結一心,一定會共度難關,迎來更美好的明天。相信政府,相信中國人的力量。
中國加油!四川加油!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七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
我叫xx,是大康學校的教師。5月12日,地震襲來的那一刻我們學校正是下課時間,我和幾個老師正站在二樓樓梯口,忽然腳下晃動起來,李校長立刻喊到:“地震了,大家快往操場跑。”緊接著對面房屋上的瓦片嘩嘩的墜落,廚房的煙窗在搖晃中倒塌,三層的教學樓不停的搖晃,門窗框框鐺鐺的響起來,操場上揚起濃濃的煙塵。驚慌失措的同學們嚇的哇哇直哭,亂作一團。老師們一邊把學生喊向操場,一邊沖向教室去。
說時遲那時快,所有的同學很快聚集到了操場上,清點人數,一個也不少,所有的人懸著的心頓時放了下來。學校領導立刻成立緊急抗震指揮小組,積極開展抗震工作。同學們個個面色蒼白哭個不停。我撫摸著哭的最傷心的幾個孩子的頭,讓大家手牽手,說:“大家不要哭,不要驚慌,我一直會陪在你們身邊,即使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一定會挺過去的。”同學們在我的安慰下,圍著我做游戲、講故事。家長們惶惶張張的跑來,看見自己的孩子安然無恙這才平靜下來,孩子被陸陸續續接走了。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已是下午6:40。這時我才恍然想起自己的兒子還在幾十公里外的學校沒人接,可電話怎么也打不通,再看看眼前這些孩子甜蜜的依偎在家長懷里,我內心深深的內疚:我是一位多么不負責任的媽媽呀。可是我班上還有兩位同學沒有接走,看著他們無助的眼神,心靈深處傳來一陣陣熟悉的聲音“老師!老師!”我毅然留了下來。
夜幕悄悄的落了下來。李波、黎勇、劉曉東老師忙著搭帳篷。可40幾個人的晚飯怎么辦,廚房已經倒塌,我和李校長沖進廚房,找出了早晨剩下的20多個雞蛋、7、8個饅頭。李校長說:先發給學生每人一個雞蛋,有剩余的再發給老師。夜很快的籠罩了整個小山村,學生安排到帳篷躺下以后老師們疲倦的身心才稍稍放松一下。在小山村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靜的能聽到每個人的心跳,男老師們靜靜的坐在帳篷的邊緣,象一尊尊雕塑,守衛這個曾經秀麗的校園。
余震不斷的發生,隨時從地下傳出轟隆隆的聲音,午夜十分又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不停的刮風下雨,帳篷一次次被吹翻,恐懼充斥著整個校園的上空。老師們站立起來用雙手牢牢的抓住帳篷的邊沿,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晴空。
地震發生后,黃老師的姐夫雙腿被壓在了倒塌的石板下,已經骨折,姐姐留著淚再三請求他留下,黃老師來不及想什么,邊走邊說:去找鄰居幫忙,我得馬上趕往學校。牛建明老師到因明村小學查看災情后回來的路上,聽見路旁的房子里傳來嗚嗚的哭聲,他和黎勇老師尋聲望去,看見一位村民被重重的水泥塊壓在了下面,腿部已經骨折,他們急忙用雙手把那位老鄉從笨重的石塊中挖出來,手上鮮血直流,他們顧不了自己的疼痛,立即把老鄉送往醫院。張壽碧和其他幾個同學一直沒人接,李校長——在余震不斷發生、隨時都可能出現山體滑坡的荒蕪的山野里徒步走了幾十里山路,挨著挨著把他們送回家。她也有需要她的孩子,也有需要她照顧的年邁的父母,此時她也需要丈夫的關心,但她的心里只裝著眼前的孩子。這力量來源于長期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師生感情。
很多老師家里房屋倒塌,他們沒有時間查看自己的房屋,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家人,心里只裝著學生、學校。陳校長天天駐扎在學校,他沒時間照顧自己的家人,一心牽掛著學校的安危。鞏興剛老師把村子里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天天給他們補習功課,他說:“就算天塌下來,也不能耽誤了孩子們的功課。”很多老師早晨6:30就來到學校用手搬運著一塊塊重重的石塊,手上起了一個個大大的血泡,烈日下,卻只能啃著方便面當午餐,他們沒有一點怨言。這一切只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早一點復課,學校、學生成了我們生命的全部。
喬五一老師在地震發生的第二天,當得知北川交通堵塞時,顧不得需要他照顧的兩歲的女兒、年邁的雙親,顧不得需要他的嬌妻。看著別人都從北川出來,他的心與北川重災情緊緊的系在一起。年青的他系上紅絲帶獨自踏上了去北川的路途。趙世忠老師用自己微弱的雙手與624所的災區人民始終堅持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我們的老師用行動讓善良品德和職業操守熠熠生輝,用行動實現著老師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和使命。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八
各位領導、同志們:
每一次災難,都讓我們揪心的疼痛!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縣發生地震,那一刻,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據民政部統計,截至13日7時,四川汶川縣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山西、貴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余萬間。
失去親人的人在哭泣,失去家園的人在哭泣……。
中華民族,再一次在天災中承受苦難。我們為不幸遇難的哀悼!我們為困境中的老人、孩子、傷者和所有的人祈禱!
除了悲痛,除了祝福,我們更應該關心傷者和活者的人:失散的孩子,你找到母親了嗎?孤苦的老人,您還在含淚凝視倒塌的家園嗎?身陷困境中的人啊,千萬別放棄希望,有愛心的人正在伸出援手!是的,在這一刻,除了哀傷,我們更應積極奉獻出愛心。每當災難降臨,總有許多有責任感的企業,踴躍捐款捐物,他們的愛心融化了苦難,給困境中的人帶去溫暖和希望,我們永遠記得那種超越金錢與利益的溫情。同胞的生命,更值得我們珍惜,他們是我們的親人啊!
凡是多災的地區,往往是貧困地區。他們因多災而貧困,而承受各種苦難,他們又因貧窮更恐懼災難。當我們的同胞在悲痛和無助中呻吟的時候,我們的企業更應該主動伸出援手,只有愛心,才能打破那種惡性的循環。
愛心是照亮世界、驅走苦難的最強大力量。這次,當災難降臨,當神州大地在震顫中感受痛苦。我們呼吁所有的企業,積極奉獻愛心,用對社會責任感的擔當,塑造中國企業的嶄新形象。同時,呼吁每一位同胞,力所能及,伸出援手。
讓我們用愛心,為災區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
讓我們用愛心,感動上天,賜福給我們的同胞,讓他們永享幸福與安寧!
愿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永享太平!我們彼此取暖!我們亮出利劍!我們義無反顧!我們用愛彌補!我們竭誠互助!我們開山辟路!中國人的脊梁!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九
各位領導、同志們:
四月,在南方地區已是草長鶯飛的季節,可是高原地區的四月正是萬物萌芽生長的時候。
青海,正如歌詞中所寫,一個遙遠的地方。
玉樹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地方,如果沒有這個災難。
或許我們好多人都不知道玉樹這個名字。
今日,你牽動著無數華人的心。
青海,挺住;玉樹,加油!
遠在天涯的我及無數游子為你祈福。
四月的青海還是冷的,地震掠走了脆弱的生命,摧毀了人們的房屋。想到高原冰冷的風肆意的狂虐,心中怔怔的疼痛。可愛的玉樹人,你們寒冷嗎?一串持續上升的死亡數字,牽動著游子對親人的揪心關切;牽動著無數華人對青海的熱切關懷。
還未告別汶川地震給人們帶來的恐懼,慘痛的傷口還未愈合,接踵而至的是海地和智利對人們的警醒。災難,何時才能結束?恐慌何時從我們心中撤走?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可愛的青海,我可愛的家鄉,不要害怕,因為你身后還有無數華人支持著你。
在一次心靈的極度恐慌過后,一顆經久疲憊的心在陰雨中跳動,這是一段關于玉樹的美好記憶。在玉樹廣袤的草原上,飄盈著著熱乎乎的奶茶香味。蔚藍的天幕下,微涼的清風襲過飄動的發絲,空氣中迷漫著夏日未經躁動的寧靜。一片蔭綠漫無邊際的伸向山的一端。在一場風雨過后,走出華麗的藏家帳篷,踏著新雨浸潤后的微微細草,無數的野蘑菇借著一場雨的時間叢生了,竟有碗口那般大小。大雨的來臨寂靜了喧鬧的賽馬場。玉樹,猶如一位藏家姑娘的純正笑容,熱情中透著含蓄;又如藏家漢子,奔放而又不失禮節。而今,玉樹受傷了,多么美麗的地方。
美麗的青海,可愛的玉樹,我無法想象現在的景象。無奈的恐慌讓人內心疼痛,人們的靈魂在不安中跳動。廢墟掩埋了你們的肉體,活著的人承受著那一幕幕的觸目驚心。此刻,有無數的華人雙手合十,用最誠摯的心為青海祈福。
暖情系著四月氣候未暖的青海。玉樹,一個很少人知道的人間仙境。青海,一個不被人了解的遙遠地方。今天,全部的華人用炙熱的.心靈給予溫暖。
地震是無情的,可人間有真情。玉樹,不要害怕,無數華人在你身后。青海,不要流淚,因為你有個叫中國的偉大母親。
汶川的那場劫難我們攜手度過,相信不遠的將來,一切都會好起來。
玉樹加油!青海加油!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十
親愛的同胞們:
今年的5月12日注定是讓國人銘記的一天。當天下午,在xxxx縣發生了里氏7。8級的大地震,能量相當于350顆廣島原子彈,把無數陽光下鮮活的生命永遠地帶入黑暗世界,并波及東南亞地區和大半個中國。截至十三日下午四點五十四分,xx地震已有11921人遇難,震中地區6萬群眾仍杳無音信,目前震區通信、交通依然中斷。災難超越了地域與時空,災難是我們共同的傷痛,在無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愛才是我們得以永恒的力量,只有愛才是我們共同抗衡自然災難的偉大力量!
在這重壓之下,將檢驗我們炎黃子孫的堅強風骨;
在危難之時,將顯示我們華夏民族血濃于水的親密團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應該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關注災情,表達愛心。為此,作為中華學子的我們倡議:積極為災區群眾,伸出熱情的雙手,獻出我們的愛心,眾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贈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為抗震救災,幫助災區同胞重建家園助力。我們堅信"地震無情,人有情"。為災區送去來自我們的問候,和力所能及的經濟捐助。汶川震定,華夏同心。讓世界看到堅強的中國!團結的中國!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十一
各位領導、同志們:
每一次災難,都讓我們揪心的疼痛!
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縣發生地震,那一刻,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據民政部統計,截至13日7時,四川汶川縣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山西、貴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余萬間。
失去親人的人在哭泣,失去家園的人在哭泣……。
中華民族,再一次在天災中承受苦難。
我們為不幸遇難的人哀悼!
我們為困境中的老人、孩子、傷者和所有的人祈禱!
身陷困境中的人啊,千萬別放棄希望,有愛心的人正在伸出援手!
是的,在這一刻,除了哀傷,我們更應積極奉獻出愛心。
每當災難降臨,總有許多有責任感的企業,踴躍捐款捐物,他們的愛心融化了苦難,給困境中的人帶去溫暖和希望,我們永遠記得那種超越金錢與利益的溫情。
同胞的生命,更值得我們珍惜,他們是我們的親人啊!
凡是多災的地區,往往是貧困地區。他們因多災而貧困,而承受各種苦難,他們又因貧窮更恐懼災難。當我們的同胞在悲痛和無助中呻吟的時候,我們的企業更應該主動伸出援手,只有愛心,才能打破那種惡性的循環。
愛心是照亮世界、驅走苦難的最強大力量。這次,當災難降臨,當神州大地在震顫中感受痛苦。我們呼吁所有的企業,積極奉獻愛心,用對社會責任感的擔當,塑造中國企業的嶄新形象。同時,呼吁每一位同胞,力所能及,伸出援手。
讓我們用愛心,為災區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
讓我們用愛心,感動上天,賜福給我們的同胞,讓他們永享幸福與安寧!
愿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永享太平!
獻給堅強的中國:
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
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
當圣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
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
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
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
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人的脊梁!
加油,同胞!加油,中國!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十二
每一次災難,都讓我們揪心的疼痛!
5月12日,我國汶川縣發生地震,那一刻,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據民政部統計,截至13日7時,四川汶川縣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山西、貴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余萬間。
失去親人的人在哭泣,失去家園的人在哭泣中華民族,再一次在天災中承受苦難。我們為不幸遇難的人哀悼!我們為困境中的老人、孩子、傷者和所有的人祈禱!除了悲痛,除了祝福,我們更應該關心傷者和活者的人:失散的孩子,你找到母親了嗎?孤苦的老人,您還在含淚凝視倒塌的家園嗎?身陷困境中的人啊,千萬別放棄希望,有愛心的人正在伸出援手!是的,在這一刻,除了哀傷,我們更應積極奉獻出愛心。
每當災難降臨,總有許多有責任感的企業,踴躍捐款捐物,他們的愛心融化了苦難,給困境中的人帶去溫暖和希望,我們永遠記得那種超越金錢與利益的溫情。同胞的生命,更值得我們珍惜,他們是我們的親人啊!凡是多災的地區,往往是貧困地區。他們因多災而貧困,而承受各種苦難,他們又因貧窮更恐懼災難。當我們的同胞在悲痛和無助中呻吟的時候,我們的企業更應該主動伸出援手,只有愛心,才能打破那種惡性的循環。愛心是照亮世界、驅走苦難的最強大力量。這次,當災難降臨,當神州大地在震顫中感受痛苦。我們呼吁所有的企業,積極奉獻愛心,用對社會責任感的擔當,塑造中國企業的嶄新形象。同時,呼吁每一位同胞,力所能及,伸出援手。
讓我們用愛心,為災區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讓我們用愛心,感動上天,賜福給我們的同胞,讓他們永享幸福與安寧!愿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永享太平!獻給堅強的中國: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當圣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人的脊梁!加油,同胞!加油,中國!
抗震救災學生演講稿范文(13篇)篇十三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
我叫李曉碧,是大康學校的教師。5月12日,地震襲來的那一刻我們學校正是下課時間,我和幾個老師正站在二樓樓梯口,忽然腳下晃動起來,李校長立刻喊到:地震了,大家快往操場跑。緊接著對面房屋上的瓦片嘩嘩的墜落,廚房的煙窗在搖晃中倒塌,三層的教學樓不停的搖晃,門窗框框鐺鐺的響起來,操場上揚起濃濃的煙塵。驚慌失措的同學們嚇的哇哇直哭,亂作一團。老師們一邊把學生喊向操場,一邊沖向教室去。說時遲那時快,所有的同學很快聚集到了操場上,清點人數,一個也不少,所有的人懸著的心頓時放了下來。學校領導立刻成立緊急抗震指揮小組,積極開展抗震工作。同學們個個面色蒼白哭個不停。我撫摸著哭的最傷心的幾個孩子的頭,讓大家手牽手,說:大家不要哭,不要驚慌,我一直會陪在你們身邊,即使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一定會挺過去的。同學們在我的安慰下,圍著我做游戲、講故事。家長們惶惶張張的跑來,看見自己的孩子安然無恙這才平靜下來,孩子被陸陸續續接走了。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已是下午6:40。這時我才恍然想起自己的兒子還在幾十公里外的學校沒人接,可電話怎么也打不通,再看看眼前這些孩子甜蜜的依偎在家長懷里,我內心深深的內疚:我是一位多么不負責任的媽媽呀。可是我班上還有兩位同學沒有接走,看著他們無助的眼神,心靈深處傳來一陣陣熟悉的聲音老師!老師!我毅然留了下來。夜幕悄悄的落了下來。李波、黎勇、劉曉東老師忙著搭帳篷。可40幾個人的晚飯怎么辦,廚房已經倒塌,我和李校長沖進廚房,找出了早晨剩下的20多個雞蛋、7、8個饅頭。李校長說:先發給學生每人一個雞蛋,有剩余的再發給老師。夜很快的'籠罩了整個小山村,學生安排到帳篷躺下以后老師們疲倦的身心才稍稍放松一下。在小山村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靜的能聽到每個人的心跳,男老師們靜靜的坐在帳篷的邊緣,象一尊尊雕塑,守衛這個曾經秀麗的校園。余震不斷的發生,隨時從地下傳出轟隆隆的聲音,午夜十分又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不停的刮風下雨,帳篷一次次被吹翻,恐懼充斥著整個校園的上空。老師們站立起來用雙手牢牢的抓住帳篷的邊沿,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晴空。地震發生后,黃老師的姐夫雙腿被壓在了倒塌的石板下,已經骨折,姐姐留著淚再三請求他留下,黃老師來不及想什么,邊走邊說:去找鄰居幫忙,我得馬上趕往學校。牛建明老師到因明村小學查看災情后回來的路上,聽見路旁的房子里傳來嗚嗚的哭聲,他和黎勇老師尋聲望去,看見一位村民被重重的水泥塊壓在了下面,腿部已經骨折,他們急忙用雙手把那位老鄉從笨重的石塊中挖出來,手上鮮血直流,他們顧不了自己的疼痛,立即把老鄉送往醫院。張壽碧和其他幾個同學一直沒人接,李校長在余震不斷發生、隨時都可能出現山體滑坡的荒蕪的山野里徒步走了幾十里山路,挨著挨著把他們送回家。她也有需要她的孩子,也有需要她照顧的年邁的父母,此時她也需要丈夫的關心,但她的心里只裝著眼前的孩子。這力量來源于長期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師生感情。很多老師家里房屋倒塌,他們沒有時間查看自己的房屋,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家人,心里只裝著學生、學校。陳校長天天駐扎在學校,他沒時間照顧自己的家人,一心牽掛著學校的安危。鞏興剛老師把村子里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天天給他們補習功課,他說:就算天塌下來,也不能耽誤了孩子們的功課。很多老師早晨6:30就來到學校用手搬運著一塊塊重重的石塊,手上起了一個個大大的血泡,烈日下,卻只能啃著方便面當午餐,他們沒有一點怨言。這一切只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早一點復課,學校、學生成了我們生命的全部。喬五一老師在地震發生的第二天,當得知北川交通堵塞時,顧不得需要他照顧的兩歲的女兒、年邁的雙親,顧不得需要他的嬌妻。看著別人都從北川出來,他的心與北川重災情緊緊的系在一起。年青的他系上紅絲帶獨自踏上了去北川的路途。趙世忠老師用自己微弱的雙手與624所的災區人民始終堅持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我們的老師用行動讓善良品德和職業操守熠熠生輝,用行動實現著老師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和使命.今天我站在這里,多少重災區的老師再也不能登上他們心愛的講臺,再也不能與親人團聚歡笑。無數英雄老師為了搶救學生英勇犧牲,在生死關頭,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了自己。老師,這神圣的稱號讓我對教師職業的內涵。
有了刻骨銘心的感受和理解:忠誠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教書育人,勇于奉獻,這就是我今生無悔的選擇,這就是我永遠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