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要注重細節描寫,通過細膩的描寫能夠讓讀者更好地體驗文章所傳達的情感。以下是一些來自優秀作文集的片段,希望大家能從中受到啟發和指導。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到農歷九月初九,我都會想起唐朝詩人王維寫的.這首古詩,想起古人在這天吃糕(高)登高的畫面。如今,為了發揚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重陽節又被定為了“老人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想知道我家的重陽節是怎么過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大早,媽媽便蒸好了一大盤重陽糕。看著那熱騰騰、香噴噴的重陽糕,我不禁咽了咽口水。剛要伸手去拿,媽媽突然拍開我的手,嚴肅地說道:“百善孝為先!先給爺爺奶奶送去!”聽了媽媽的話,我的臉“唰”的一下,就熱到了耳根子,急忙賠笑道:“母親大人教訓得是,孩兒遵命就是!”爺爺奶奶吃了我送去的重陽糕,樂得合不攏嘴,“好吃好吃,重陽糕真好吃,乖孫子真孝順!”他倆一邊吃著重陽糕一邊開心地說。我默默祝愿:吃了重陽糕,爺爺奶奶壽更高!
吃了“重陽糕”,再登“德勝巖”!晚飯過后,我們全家總動員,一個都不少,早早地來到了德勝巖山腳下。“哇,山好高啊!好多人啊!”一眼望去,如天梯似的通往山頂的臺階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有的三三兩兩,有的成群結隊,更多的是全家老少一起傾巢出動,好不熱鬧!
順著人群,我們爬到了半山腰。這時,奶奶氣喘吁吁地說:“哎呦喂,我的老腰不行了,我得先歇歇。”說完,便一屁股坐在了石階上。爺爺見了笑話道:“你個老太婆,平時叫你多動動,你不肯,現在可好,爬不上去可沒人背你!”我見狀,連忙跑到奶奶身邊,一邊幫她捏腿,一邊笑著說道:“奶奶,別擔心,我扶您上去!”奶奶得意地朝爺爺說道:“聽見沒?老頭子,我有孫子扶,就不信爬不到山頂!”
就這樣,全家老少都抱著“不到山頂不罷休”的信念,一鼓作氣地爬上了德勝巖的最高峰。站在山頂上,我們登高望遠,心曠神怡!不久,賞完美景,我們準備打道回府。誰曾想:“上山容易,下山難!”爺爺奶奶說,他們的兩條腿像在彈棉花,兩個膝蓋不停地打顫。他們還自嘲說:“人老了就是不中用啊,弄不好呀,這“重陽節”要變成“重陽劫”咯!”一旁的爸爸媽媽趕緊停下腳步,爸爸扶爺爺,媽媽扶奶奶,邊扶邊說:“放心吧,有我們這兩個現成的拐杖呢!哈哈哈……”最后,一家人有說有笑地回到山腳,安全“著陸”。
今天,我們一家用吃糕登高的方式來過這個重陽節,看到爺爺奶奶開心的樣子,心里甜滋滋的!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二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傳統的習俗是登高、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現在后人又把這天叫老人節。
我決定要給外婆送祝福。早飯后,我拿起爸爸的手機撥通了外婆的電話。在電話里,我對外婆說了聲:“節日快樂!”當時外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告訴外婆今天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這下外婆終于明白了,呵呵呵地笑起來。這時,外公接過電話,親切地叫著我的乳名,我又給外公送上節日的問候,并叫他們要多保重。老人家直夸我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因為外公不太會說普通話,他說老家的土話,我又聽不懂,所以只好由媽媽做翻譯。雖然交流不順暢,但是第一次那樣主動地問候老人家,我感覺自己長大了。
我第一次感覺到現在的老人非常孤獨。比如外公、外婆的身體狀況我們一點也不清楚,閑時很少陪他們說話。冬天了,很寒冷,買菜、洗菜、洗衣,他們都很困難,生病了也沒人照顧。請外出的人多點關心老人,常回家看看,讓他們多一些感受溫暖和家人的愛。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三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重陽節,大家肯定能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在這個節日里,大家的心情也是美好的。作為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
重陽節是陌生人思念家人、渴望團聚的節日,也是尊老愛老的節日。它還有一個別稱,“老人節”,是為老年人設立的,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孝順家里的老人,尊重社會上的老人,照顧好他們。作為晚輩,我們應該尊敬老人,所以這個節日的'意義真的很大。
金色的秋天,看到太陽,他所有的榮耀,在這個節日,每個人都必須渴望與家人團聚。但是現在還在學校讀書,只能等放學后和家人團聚了。然后,我們希望回家后能給家人一個溫暖的祝福,在節日里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真正幫助他們的家人做一些事情,減輕他們的負擔。家里有老人,要多和他們說說話,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你的關懷。大家也應該知道,現在的社會真的缺少很多對老人的關愛,所以這個節日的到來提醒我們要好好對待老人,讓他們知道自己受到了關愛。畢竟他們以前年輕,現在老了,就應該好好享受。他們也為這個社會做出了很多貢獻,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的成就。
美麗,作為高中生,我們應該樹立榜樣。你應該記得重陽節的習俗,比如爬山,吃重陽糕,賞菊,喝菊花酒。雖然我們不能帶老人去爬山,但是我們可以學著給爺爺奶奶做重陽糕。現在也是菊花盛開的時候,是菊花最美的時刻。我們可以帶我們的祖父母去欣賞他們。有些習俗還是可以進行的,所以從自己做起尊老孝順更有說服力。第一,關愛家人,尊重長輩,關愛長輩。在外面的時候會照顧其他老人。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我們作為這個新時代的學生,也要自己去實踐。
重陽節是一個美好的節日,相信大家都很喜歡。它有一種歷史感,一種對家庭的向往,也是期待與家人團聚的另一種象征。所以在這個美好的節日里,我祝老師同學們節日快樂,希望大家都能和家人團聚。
謝謝大家!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四
人間百善孝為先,九九重陽感恩情。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毛主席曾有詩云: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如今我們都長大了,身邊的親人們也都老了。爺爺奶奶們基本都逾花甲,父母們的額頭也增添了不少皺紋。
重陽,是一個老人的節日,是一個夕陽的節日,是一個永遠不會老的節日。重陽佳節,我們響應學校團組織號召,來到了蘇州市虎丘路社區敬老院,慰問這些常年寄居于此的老人,借以表謂我們這些做晚輩的對長輩的思念之情,對家人撫育的感恩之情。
10月5日早晨,正逢我們國慶長假最后一天,我們來到了虎丘路老年公寓。這里是市政府為老人服務最完善的醫療設施也最齊全的老年公寓,住在這里的老人,有子女遺棄的孤老,老伴已故的`遺老,也有身患絕癥的殘老,以及患老年性癡呆的老人。
我們一起給老人們祝福祝壽,送上我們的柚子和葡萄。帆帆說柚子最能代表老人,它外表嫩黃而碩大,肉汁又酸又甜,并帶些微量的苦澀,正好像一位飽經世事的慈祥的老人。接過我們禮物的是幾位正在舞劍的大媽。她們都已逾六旬,但仍青春煥發,動作揮舞有力,還身穿一身紅色的行頭,看起來仍有永不完的勁,抒不盡的志,正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和這些年輕的奶奶們交流,也算一件快事。她們告訴我們,她們舞的叫花劍,沒攻擊力,只是強身健體。這相當于日常的廣播體操,每天她們都要舞上個半小時。她們是兩姐妹,她們告訴我們:她們年輕的時侯經常去蘇州公園鍛煉,并拜了那里的一位老師父為師,學了這門功夫。如今那位老師父已經不再了,而她們仍堅持每天鍛煉。她們的子女有的成家在外地辛勞工作,有的在政府機關為這個城市的人民默默奉獻,由于都無暇照顧她們,她們便和老伴們辦來這里住。他們很體諒子女的艱辛和無奈,很支持的子女的工作。在這里住得也很舒坦。子女們也非常孝順,每隔三五天便會來看他們一趟。
告別這兩位奶奶,我們便來到樓上的房間,每天,老人們都是在這里度過一個又一個人生剩下的時光。雖然這話說的很哀愁,但老人們卻都看開了,人固有一死,或郁郁而終,不如轟轟烈烈度完余生,雖然住這有點想家,但他們都想通了,都很體諒子女的不易。也都愿意在這里度完余生。他們在這里都很和睦,相互間都很談得來。他們也很感謝這里的工作人員,有他們照顧無微不至,這里的飯菜也很合他們胃口,設施也很齊全。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五
重陽節這一天,天氣真好,湛藍湛藍的天空中,微微涼風放牧著朵朵白云。我們幾個小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歡呼雀躍地來到鎮老年人協會進行敬老活動,這一天的活動讓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這一天,我讀懂了《三字經》:“香九齡,能溫席”。東漢時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九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鉆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后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這一天,我讀懂了《弟子規》:“首孝悌”。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今天,我也終于明白了我們新教學樓為什么用了整整一面墻壁,貼上了整篇的《弟子規》,還要求我們經常去讀它,背它,踐行它。我們平時應該常回家看看,多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更不能惹長輩們生氣。
這一天,我讀懂了《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會老。關愛老年人的今天就是關愛我們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賢所倡導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善待天下我們身邊所有的老年人。我們不僅僅要對自己的長輩好,而是對天下的老人一視同仁。這一刻,你讀懂了什么。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六
在重陽節之際,祝:爺爺您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也祝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健康長壽!
二:九九重陽節。
前天我們班召開了“九九重陽節,濃濃祖孫情”的主題隊會。
我是主持人,首先是第一項升旗:我們全體起立,面向隊旗行隊禮,我又聽到隆重的音樂,還想起北京的******升旗是多么隆重!第二項:唱隊歌,那歌聲證明著祖國的偉大,證明著祖國的富強!
接著我們有欣賞了詩朗誦《啊,前輩》,這首詩是那樣的感人,寫出了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多少,為我們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然后,我們又給我們的爺爺奶奶頒發了獎狀,那一刻是那樣的溫暖是那樣的使人感動,看見一位位同學擁抱著自己的爺爺奶奶,我都想撲到我的爺爺奶奶身上,真是一個溫馨的環節呀!
下一個環節有許多同學都非常喜歡,嘻嘻也包括我,就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今天中午把自己今天總務自己做的飯端過來,和我們一起分享,啊,真是色香味具全呀!有許多同學早已盯著飯好久了,想必早已像吃了吧?還有的同學口水都快滴下來了!
開完這次主題隊會,我還有了一個啟發:不光在重陽節這天幫助老人,給老人捶背、柔肩,陪老人聊天,要每天都這樣對待老人,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現在行動起來吧,我們就是爺爺奶奶的左膀右臂!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七
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再過幾天就到重陽佳節了。可能還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吧?重陽節就是農歷九月初九,為什么會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為最大數,故有長久、長壽之意,故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其寓意就深遠了。1989年起,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為敬老節,成為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道表孝心、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老師們、同學們!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著我們成長,包容著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著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么?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父母做些什么嗎?來吧,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為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八
老師告訴我們這個節日要登高、吃重陽糕,還要插茱萸,我以前在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學過的。后來朱老師又給我們每人吃了一小塊重陽糕,她是喂給我們吃的。
放學回到家,我還給奶奶做了禮物,是我親手做的卡片和畫的畫。我祝奶奶重陽節快樂,奶奶說寶寶你真乖。
看完這篇重陽節一年級作文讓我們覺得是非常溫情的的一個節日。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九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說到重陽節,我們可以想到古詩詞,比如王維的詩“知一兄攀何處,少一人插山茱萸”。這首詩我們耳熟能詳,印象深刻,源遠流長。白居易還有一首非常著名的關于重陽節菊花的詩。他在詩中寫道:“園中有花有郁金香,有孤簇的花,都是結霜的。”這么美的比喻,就是我們秋天菊花的生動形象,讓整個重陽節也附上了一層美麗的薄紗。這些古詩生動地描述了重陽節的`細節,從另一個角度提醒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傳承這種文化和重陽節的獨特魅力。
除了傳統文化傳承,重陽節也是我們的“老人節”。這一天,如果我們有時間,可以回家和爺爺奶奶說說話,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和關心,讓他們在晚年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幸福。世界上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珍惜,也有很多東西錯過了就不存在了。所以,親愛的同學們,趁著我們還有很多機會,多做點事情,多陪陪爺爺奶奶,讓他們開心安心的度過每一天!
重陽節對我們來說可能意義不大,但如果我們仔細了解這個節日的意義,就會發現。這個節日,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節日,也是這個秋天一道獨特的風景。當我們帶著老人到高處眺望時,我們就可以知道重陽節的意義了。希望大家都能享受這個傳統節日,過一個快樂的重陽節!幸福安康!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十
今天是星期六,又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
下午,奶奶在給我洗衣服,我在家里寫作業,今天有一篇作文叫做《重陽節的禮物》。我邊做作業邊想:我今天給奶奶買什么禮物呢?給她買雙鞋吧,每天看著她踩著三輪車接送我上學,她太辛苦了,但要買什么鞋呢?我犯難了。要不給她買雙手套?不行,我不知道手套在哪里買,奶奶也不放心讓我出去呀!我怎么想也想不出辦法來。我繼續寫作業。
作業做好了,我發現奶奶一個人孤單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連忙給奶奶倒來一杯水,遞到奶奶的手里,說:“奶奶,喝杯水吧。”奶奶接過水,繼續看她的電視。我轉身又拿出來一個蘋果,把蘋果皮削掉之后,遞給了奶奶,說:“奶奶,您吃個蘋果吧!”奶奶推遲說:“我不吃,你吃吧。”“您就吃一個吧!”奶奶看看我是真心的,于是,臉上露出了笑容,向我微笑。她邊吃邊夸我:“你真是個好孩子。”聽了奶奶的夸獎,我心里很高興。隨后,我又切了一個蘋果給了自己,坐在奶奶身邊,陪著她一起看電視。奶奶看的電視劇叫《解放海南島》,講的是共產黨和國民黨打仗的事情。奶奶邊看電視邊給我講故事,我也聽得津津有味。電視劇終于演完了,可奶奶的興致依然不減,還給我講了許多故事。我心里想:是不是奶奶太孤單了,好不容易有我陪著她,所以她就滔滔不絕地給我講故事呢?于是,我暗暗地打算,從今天起,每個周末都要陪著奶奶看電視劇。
今天,我陪著奶奶看電視,她很開心。在這個重陽節里,我知道了不但要尊敬老人,也要孝敬老人,讓奶奶度過一個快樂的晚年生活。
看過有關資料得知,重陽節屬于老年人的節日。很久以來,我們民族就有九九登高的傳統。登高,應該意味著老年人的年齡步步高升,帶有祝福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內涵。
可是,在我的家鄉,送九月九的習俗恰好和傳統習俗相悖。在這個節日里,并不是子女孝敬老人,看望老人,卻是老人看望孩子。特別是當年過門的媳婦,在重陽的前一兩天里,村里年齡而且手最巧的婆婆,就提前忙開了。由娘家請村里的年齡大的手巧的婆婆們幫忙制作一種稱為“糕”的大饅頭。首先將面粉分成數份,用各種顏料上色。再動手做成各種面點花卉,和各種花鳥蟲魚的面點模型,造型精致,色澤艷麗,形態逼真。然后用細竹棍挑起來,放到鍋里蒸熟,再到太陽下曬干備用。
糕由三層大而扁饅頭迭起,直徑大約有四十公分,總高度約為五十公分。最上面一層饅頭裝點得非常漂亮,有淺褐色的核桃,深紅色的棗,再將各種面點花卉逐一插在上面,這時的糕就像一個漂亮的花籃。到了九月九這一天,將糕放在一個篩子里,周圍圍上一圈新鮮的紅柿子。再從村里關系相近的人家請一位年富力強的小伙子。用扁擔將糕和其他的果品挑起,由媳婦娘家人帶路,要一直步行擔到夫家。
擔子剛剛出門,就會被本村的大娘大嬸們攔下,她們要首先一飽眼福,除過大加贊賞以外,一般很少有人提出意見,因為制作糕的人都是在村子里受人尊敬的老人,人們都在私下里評論哪一家的糕更好。
當擔子行到夫家所在的村里時,就有街坊鄰居大娘大嬸大嫂子大妹子等等圍上來觀看。如果當年村里娶了好幾家媳婦,人們就會相互比較,看看哪家媳婦娘家人的糕做的不但樣子好看,顏色鮮艷,而且氣派。哪家的媳婦在村鄰眼里就會越發受人尊敬。這一天,夫家人提前就準備好了各種酒菜,要款待親家和幫忙挑擔的小伙子。家里也因親朋好友聚集而熱鬧非凡,絲毫不亞于結婚的那一天。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十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萬丈高樓起于壘土,參天大廈始于地基。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同志,都是我們縣的功臣,都是我們縣事業發展的奠基人。幾十年來,在這塊熱土上,大家在不同時期、不同崗位,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為縣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揮灑了辛勤的汗水,為國家建設和縣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南昌縣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剛才縣長通報的今年以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可以說,也得益于大家打下的堅實基礎。今天,我們的老同志始終心系黨和人民的事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一如既往地關心黨和國家的大事,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通過各種方式為人民服務,通過各種形式支持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在縣的改革、發展和穩定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家這種胸懷大局、奮斗不止的高貴品質和奉獻精神,既是全縣人民的寶貴財富,也值得全社會敬重和贊譽。在此,我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和縣政協向你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常言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希望各地各單位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把老干部工作當作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來抓,從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工作上重視、情感上貼近,圍繞廣大老干部的切身利益,繼續不折不扣地執行好黨和國家的老干部政策,進一步落實好老干部的待遇,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增強保障能力,努力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用、老有所樂"創造條件,確保老干部幸福愉快,頤養天年。同時,我們也希望老同志們繼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在安度晚年的同時,充分發揮政治立場堅定、黨性強、覺悟高、作風好,有豐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經驗的優勢,結合自身志趣、愛好和專長,一如既往關心和支持縣委、縣政府工作,積極建言獻策,為我縣拼爭全國五十強縣市、建設現代化綜合新城做出新的貢獻。
最后,祝各位老領導、老前輩重陽節快樂!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十二
今天是農歷九月九,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我們上《品德與生活》課的時候,朱老師給我們講了關于重陽節的事情。老師告訴我們這個節日要登高、吃重陽糕,還要插茱萸,我以前在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學過的。后來朱老師又給我們每人吃了一小塊重陽糕,她是喂給我們吃的。
放學回到家,我還給奶奶做了禮物,是我親手做的卡片和畫的畫。我祝奶奶重陽節快樂,奶奶說寶寶你真乖。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十三
要下課了,老師說:“同學們,明天是重陽節,你們知道要做些什么嗎?”想起了疼我的爺爺,我決定送份禮物給他。
放學回到家,我心里一直琢磨著,明天到底給爺爺做點啥好呢?捶背、洗腳…..太土了吧,不行。突然,我冒出了一個主意:做紅雙喜剪紙送給爺爺。給爺爺一份驚喜,既喜慶又特別。剪紅雙喜是我不久前在書上看到的,而且當時爸爸還教我剪過。
想做就做,我趕快準備材料:紅紙、剪刀,然后又翻箱倒柜的找到了那本剪紙的書。翻開書,我開始照貓畫虎地動起手來,先把紅紙對折,再對折…..手中的剪刀上下飛舞,這時候的我儼然就是一位民間的剪紙大師了。糟糕,剪過頭了,沒留住邊,剪斷了。看來還是學藝不精啊,只好讓“大師”重新來過了。
我只好再次拿出紅紙對折,再對折。有了前面失敗的經驗,這次我開始小心起來,特別注意留邊的地方。呼,終于完成了最后的一剪刀,手和剪刀上都有汗了。我滿懷期待將作品展開,一張紅雙喜在我手中誕生了!
不過這張雙紅喜的“士”太大了,“口”太小了,太不均勻了,不好看,這怎么能送的出手呢。于是,我又拿出了一張大紅紙,又認真地剪起來,太棒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的紅雙喜簡直漂亮極了。好像還缺點什么,寫個祝詞吧:祝爺爺重陽節快樂!搞定。“還可以,明天送給爺爺。”我自言自語著。
第二天晚上,我趁著爺爺出去散步,把這個紅雙喜貼到了他的房間門上,再假裝若無其事地去寫作業。爺爺回來一眼就看到了門上雙紅喜,一看留言,原來是我做的。他高興得一把摟住我,說:“乖孫女,真是長大了”。爺爺還打電話給和姑姑住在一起的奶奶說我送給了他一份驚喜的禮物!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我給爺爺的禮物不僅僅是紅雙喜,更是為了讓爺爺開心、快樂!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十四
天黑了,空中繁星點點,路上行人漸少,時不時幾聲汽車喇叭“滴滴”的聲音在寂靜的夜空中響起,我在燈光下等待著爸爸“咚咚”的腳步聲回蕩在走道里。
爸爸,我想對你說作文500字吃晚飯的時候,我見您的位置又是空著的,便問媽媽:“爸爸又不回家吃飯?”媽媽沒好氣地說:“你爸又去打麻將了!”雖然我知道,爸爸和朋友打麻將不是賭博,而是朋友之間的一種交往,但我還是為爸爸您不能回家吃飯而感到失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十五
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有極其濃郁的道教色彩,據《續齊諧記》記載:河南駐馬店人桓景隨道士費長房游學累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你家中會有災禍有災,應該出門避禍,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桓景聽后如言奉行,然后齊家登山。
延續至今的重陽習俗依舊保持了登高這一避禍方法,在古代重陽節更是有無數種避禍內容。那么為什么重陽節被視為危險了?這一切都在于重陽節的日期過于極端。
九在易學中是至陽至剛之數,故九月九日曰重陽!但陽氣太過必然生陰,萬事萬物物極必反,故古人認為此日不吉祥。
重陽節為何又叫老人節?
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簡稱《老年法》)中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此節選定在重陽有其歷史淵源。
唐代白居易在《重陽席上賦白菊》中有:“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老人在此時如少年場,夕陽紅中一片歡。再加之重陽為九九,數而無窮本有祈求長壽之感,更有祈求健康的習俗,故這個節是傳統大樹發出的新芽。
辟邪的菊花。
菊花在今天經常用來表達污穢的意思,但在古代菊花被譽為有傲氣之花,秋菊傲不懼冷風雨。在民間習俗中菊花還被認為是延年益壽之寶!
據西晉《風土記》所載:“漢俗九日飲菊花酒,以拔除不詳。九月九日律中無射而數九,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頭,言辟除惡氣,而御初寒。”
此俗延續至宋,宋人吳自牧《夢梁錄》載“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故假兩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
古代辣椒茱萸。
為什么茱萸可以辟邪,大家可以從茱萸的味道中找到端倪!茱萸是辣味,在古代是被當做辣椒這類調味品用,辣椒在南美洲,在明朝末年才傳入中國。
有個細節很有意思,今天四川人愛吃辣椒,古書中茱萸又名蜀棗,在晉代《蜀都賦》中描繪四川人菜園有“其園則有蒟蒻茱萸,瓜疇芋區。甘蔗辛姜。”的描寫,可見氣候對人口味的影響是有決定性的,濕潤的蜀地自古喜辛辣之物。
不說閑話了,茱萸可以辟邪的原因在于辛辣的食物可以御寒,提升人體陽氣,故古人認為茱萸可以辟邪,今天大家可用辣椒代替。
重陽節的雜談五年級(匯總16篇)篇十六
每年的陰歷九月九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家鄉也和全國各地一樣,在這一天子女但凡有時間都要回家陪伴老人過重陽節,表示對老人的尊敬。我們家鄉的習俗還有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重陽糕。
我們家鄉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今年的重陽節即將到來,我沒有禮物送給爸爸媽媽。我祝福爸爸媽媽重陽節快樂!祝福他們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