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在制作的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2.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設計裝飾魚的花紋。
3.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各樣的魚
材料準備:
“報紙魚”范例、報紙、剪刀、各種裝飾材料、雙面膠、透明膠、大海媽媽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報紙,引出課題)
1.(出示一條“報紙魚”)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這條魚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誰想來摸一摸這條報紙魚呢?(請小朋友來摸一摸魚的外輪廓)
3.你摸到了什么!這是魚的什么?(這是魚的輪廓,在小朋友們制作魚的輪廓時,一定要將紙棒卷的細細的緊緊的,這樣輪廓硬硬的,魚才能游得快。)
二、活動過程
1.師講解操作方法
魚寶寶該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對了,要做一條美麗的魚寶寶首先要將魚的輪廓折好哦!先看老師卷紙棒吧。(折一折,卷一卷,擰一擰。)紙棒做好啦!
做好了魚的輪廓,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制作報紙魚啦!做一條怎樣的小魚呢?(瘦瘦的、長長的、胖胖的……)找到紙棒的中間點,將紙棒卷曲,兩頭交錯成魚尾形狀,用粘紙將交錯部分粘合,瞧,魚的外形做好啦!魚的形態還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做一條圓圓的胖胖的`魚,也可以做一條扁扁的瘦瘦的魚。希望等下小朋友們能做出和老師不一樣的魚。(引導幼兒變化出多種魚的形態)魚的外形做好啦,接下來我們做什么呢?對了,我們要來為魚設計衣服啦,你們可以利用桌上的紙剪成任意形狀的圖形來裝扮到魚的身上。最后別忘了做上魚鰭和魚尾巴哦。
2.老師導入操作情景
看,誰來啦?(大海媽媽)大海媽媽想念他的魚寶寶,你們愿意來幫助大海媽媽來找到他的魚寶寶嗎?
3.引出難題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做好了魚鱗、魚鰭和魚尾巴,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什么?”(眼睛)
(2)“魚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眼睛該怎么貼上去呢?”
(4)“關于魚眼睛到底該怎么貼,請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4.老師講解操作要求:
(1)卷魚的時一定要將報紙條搓緊,卷的細細的做出來的魚才好看,卷好后用透明膠或者雙面膠固定。
(2)在裝飾魚鱗的時候魚身上的花紋需要自己設計,設計出自己的特色,當然也別忘了魚鰭和魚尾的裝飾。
(3)最后,請小朋友們把做好魚寶寶送到大海媽媽的懷抱里!
三、幼兒操作
1.可以提示部分沒有想出固定魚眼睛方法的幼兒注意魚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兒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廢紙放進中間的框內。
3.幼兒之間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師適時指導部分有困難的幼兒。
四、活動小結
你們幫大海媽媽找到了好多的魚寶寶呀,大海媽媽心里可高興啦!讓我們來看看哪一條魚寶寶最漂亮,花紋最特別吧?你最喜歡哪一條魚寶寶身上的圖案,為什么?誰來說說你用了什么辦法把魚寶寶的眼睛固定住的?
五、延伸活動
1.放音樂,將幼兒的作品粘貼到大海媽媽的背景圖上。
2.結合主題墻粘貼各類海底的動物,了解習性。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二
中班美工:報紙魚
活動目標:
1.能用廢舊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各種好看的紙條來裝飾美化魚。
3.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欣賞過各類“美麗的魚”(包括圖片),畫過熱帶魚,對魚的外形特征、花紋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準備:“報紙魚”范例;報紙、彩紙若干,雙面膠、粘紙。海洋背景圖一張。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魚游》,激發幼兒興趣
音樂聲起,幼兒扮演小魚做各種游的動作。
二、出示ppt,觀察報紙魚
1.看,老師今天帶來許多魚,他們身上的花紋漂亮嗎?你最喜歡那條魚?為什么?(引導幼兒觀察魚的花紋和色彩)
2.(出示“報紙魚”)看,又來了一位新朋友,“我是報紙魚!你們知道我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三、師示范講解報紙魚的制作方法
1.師講解操作方法
魚寶寶該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對了,要做一條美麗的魚寶寶首先要將魚的輪廓折好哦!告訴你們哦,折輪廓還有一首有趣的兒歌呢,下面一邊聽兒歌,一邊看老師卷紙棒吧。(折一折,卷一卷,擰一擰。)紙棒做好啦!
做好了魚的輪廓,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制作報紙魚啦!做一條怎樣的小魚呢?(瘦瘦的、長長的、胖胖的.……)找到紙棒的中間點,將紙棒卷曲,兩頭交錯成魚尾形狀,用粘紙將交錯部分粘合,瞧,魚的外形做好啦!魚的形態還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做一條圓圓的胖胖的魚,也可以做一條扁扁的瘦瘦的魚。希望等下小朋友們能做出和老師不一樣的魚。(引導幼兒變化出多種魚的形態)魚的外形做好啦,接下來我們做什么呢?對了,我們要來為魚設計衣服啦,你們可以利用彩紙撕成長條裝扮到魚的身上。最后別忘了做上魚鰭和魚尾巴哦。
2.引出難題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做好了魚鱗、魚鰭和魚尾巴,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什么?”(眼睛)
(2)“魚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眼睛該怎么貼上去呢?”
(4)“關于魚眼睛到底該怎么貼,請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3.老師導入操作情景
看,誰來啦?(大海媽媽)
大海媽媽想念他的魚寶寶,你們愿意來幫助大海媽媽來找到他的魚寶寶嗎?
4.老師講解操作要求:
(1)卷魚的時一定要將報紙條搓緊,卷的細細的做出來的魚才好看,卷好后用透明膠或者雙面膠固定。
(2)在裝飾魚鱗的時候魚身上的花紋需要自己設計,設計出不同的花樣,當然也別忘了魚鰭和魚尾的裝飾。
(3)最后,請小朋友們把做好魚寶寶送到大海媽媽的懷抱里!
三、幼兒操作:
1.可以提示部分沒有想出固定魚眼睛方法的幼兒注意魚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兒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廢紙放進中間的框內。
3.幼兒展開想象,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師適時指導部分有困難的幼兒。
四、講評
1.你們幫大海媽媽找到了好多的魚寶寶呀,大海媽媽心里可高興啦!
2.讓我們來看看哪一條魚寶寶最漂亮,花紋最特別?
你最喜歡哪一條魚寶寶身上的圖案,為什么?
3.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魚寶寶睡著了……結束活動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三
《報紙魚》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用彩紙設計、裝飾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3、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廢的報紙等可回收利用。
活動準備:
課件、海底世界背景圖、報紙魚范例一件、各類報紙、彩色即時貼條、鉛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了解魚的外形特征。
(1)猜謎語:“五顏六色穿花衣,鱗光閃閃真美麗。祖祖輩輩不離水,整天搖頭又擺尾。”小朋友,你知道謎底是什么嗎?(魚)
(2)那你們看一看,小魚漂不漂亮呀?它是什么顏色的呀?
(3)(出示魚在海底暢游圖)哇,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好多好多漂亮的小魚,你們看看,它們都是胖的,還是瘦的呀?(有胖有瘦)那你們再看看,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呀?(五顏六色的條紋)
2、觀察范例
(1)(出示海底世界圖)小朋友看,老師這里呢,有一片藍藍的海洋,可是這片大大的海洋呢,只有一條小魚(出示范例),它很孤單,我們要幫幫它,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做一些其它的小魚)
(2)那你們看一看,這條小魚是用什么做的.呀?(廢舊報紙)
(3)它是怎么做成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拿出范例魚,一點點摘掉,讓孩子觀察)
a、首先,小魚的漂亮衣服是什么做的呢?(彩色的即時貼條)
b、那小魚的身體呢?(報紙) 哦,是用報紙搓成的紙條做成的!
3、教師帶領幼兒做魚,邊示范,邊講解。
那我們一起來報紙魚吧!
(1)首先,我們每個小朋友拿出一張報紙,然后折一折,擰一擰,搓一搓。(教師一邊操作卷紙棒,一邊講解并觀察幼兒,強調注意事項)小朋友,要注意哦,在擰得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報紙擰斷!
(2)擰好紙棒后,我們將紙棒交叉,形成魚尾形狀,然后用彩色的即時貼粘合。瞧,魚寶寶的外形做好啦!大家把你做好的魚寶寶輪廓拿起來讓老師看看,我看看你們是做的是胖魚還是痩魚!你們做的真好!
(3)魚的外形做好啦,我們現在要干什么了?(給魚寶寶穿漂亮的衣服)
對,我們要給魚寶寶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我們利用這些彩色的即時貼條,給魚寶寶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吧!(觀察每位幼兒)
(4)大家都設計好啦,寶貝們為魚寶寶的設計的衣服真漂亮,可是魚寶寶現在還少了什么呀?(眼睛)
對,魚寶寶有了眼睛才能和大家一起玩耍,那現在小朋友拿起鉛筆,在小魚寶寶最前面的即時貼上給它畫上一只大大的眼睛吧!
(5)大家做的小魚寶寶真漂亮,那現在我們一起去吧魚寶寶送到大海中,讓它們一起去玩吧!(一起把小魚貼在大海背景圖中)
4、結束部分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報紙魚》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折、卷、擰的方法,用報紙等材料設計、制作、裝飾魚
2、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樂意動手、動腦,積極參與手工勞動,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各樣的魚
2、材料準備:“報紙魚”范例、報紙、剪刀、雙面膠、大海媽媽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你喜歡大海嗎?你喜歡的大海是什么樣的?(提醒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示)
2、講述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女巫討厭熱鬧的海洋,于是她用魔咒,將海洋沉睡了,可是美人魚說有一種魚可以打破這個魔咒,你們想挽救這片沉睡的海洋嗎?
二、觀察示范材料,研究制作報紙魚的方法。
1、看一看、摸一摸、初步了解構造(出示報紙魚)師:這條魚是什么樣子的呢?是用什么做的?(請小朋友摸一摸魚的外輪廓)師: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引導幼兒說出報紙魚)
2、共同觀察魚的造型,探討制作方法師:你們想不想來自己制作報紙魚呢?(請三至四個幼兒到前面來自己制作報紙魚)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利用報紙的短邊、長邊、以及角對角的.方法進行折一折、卷一卷、擰一擰,讓幼兒做出不同大小的魚。
師總結:利用報紙不同的邊可以卷出不同大小的報紙魚。
師:魚的外形做好了,接下來我們做什么呢?對了,我們要來為魚設計衣服啦,你們可以利用各種彩紙來裝扮魚的身體,最后別忘了做上魚鰭和魚尾巴哦。
三、師指導幼兒制作魚的眼睛。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做好了魚鱗、魚鰭和魚尾巴,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些什么?”
2、師:“魚的眼睛怎么做?”
3、師:“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眼睛該怎么貼上去呢?”
4、師:“關于魚眼睛到底該怎么貼,請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四、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1、卷魚的時候一定要將報紙條搓緊,卷的細細的做出來才好看,卷好后用雙面膠固定。
2、在裝飾魚鱗的時候,魚身上的花紋需要自己設計,設計出自己的特色,當然也別忘了魚鰭和魚尾巴的裝飾。
3、最后,請小朋友們把做好魚寶寶送到大海媽媽的懷抱里!
五、幼兒自己制作報紙魚:
1、可以提示部分沒有想出固定魚眼睛方法的幼兒注意魚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兒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廢紙放進中間的框內。
3、幼兒之間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師適時指導部分有困難的幼兒。
六、展示幼兒作品
1、師:你們幫美人魚做了這么多的魚寶寶呀,大海媽媽心里可高興啦!
2、師:讓我們來看看哪一條魚寶寶最漂亮,花紋最特別吧?
師:你最喜歡哪一條魚寶寶身上的圖案,為什么?
師:誰來說說你用了什么辦法把魚寶寶的眼睛固定住的?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五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報紙》 推薦度:大班美術刮畫教案 推薦度:大班美術涂鴉活動教案 推薦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十二生肖大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大班美術報紙魚教案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報紙棍隨意造型,形成魚的各種身體形狀。
2、能用彩紙大膽設計裝飾報紙魚的身體,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魚眼睛的粘貼。
3、喜歡與同伴分享創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欣賞過各類“美麗的魚“,畫過熱帶魚,對魚的外形特征、花紋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準備:報紙魚范例2個;幼兒卷的報紙棒若干、彩條若干、剪好花紋的彩紙若干;雙面膠、透明膠、剪刀、垃圾盒;背景圖一張;海浪音樂、沒有魚鰭、魚尾、眼睛的半成品報紙魚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紙棒變變變”引導幼兒用紙棒隨意造型
師:變出來什么,還能變成什么
二、請幼兒欣賞用報紙棒做成的報紙魚,共同探討魚的身體結構、制作材料及方法
1、啟發幼兒探索魚的制作方法:先用報紙棍任意圍成魚身體的竺譬,使用透明膠連接;然后用彩色紙條裝飾魚身上的花紋;妄善用彩色紙片裝飾魚尾、魚鰭和魚眼睛
2、小魚少了魚鰭、魚尾、魚眼會怎樣?小魚是鏤空的,眼睛怎么粘貼?
三、提出要求,幼兒制造
1、鼓勵幼兒制作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報紙魚
2、提示幼兒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習慣
四、幼兒制作,教師教導
重點指導個別裝飾花紋、粘眼睛有困難的幼兒
五、欣賞評價
引導幼兒從形態、花紋、魚眼的粘帖位置、制作方法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反思:
制作報紙魚的活動對幼兒來說是新鮮的、有挑戰性的。由于這 次手工有一定的難度,我采取探索嘗試法,把動手實踐的機會留給幼兒,鼓勵幼兒自己動腦、動手,在折一折、彎一彎、碰一碰的`過程中,學會用報紙棍造型,讓幼兒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難首先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花紋裝飾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魚眼睛的高主萎本次活動的難點,幼兒的作品在魚身的花紋設計、魚眼睛的粘貼上出現了多種創意,有的是花紋的組合,有的用了對比色,還有的用了漸變色,幼兒通過動腦想出了不同的魚眼睛的粘貼方法,每個作品都獨具特色,使幼兒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折、卷、擰的方法,用報紙等材料設計、制作、裝飾魚
2、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樂意動手、動腦,積極參與手工勞動,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各樣的魚。
2、材料準備:”報紙魚“范例、報紙、剪刀、雙面膠、大海媽媽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你喜歡大海嗎?你喜歡的大海是什么樣的?(提醒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示)
2、講述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女巫討厭熱鬧的海洋,于是她用魔咒,將海洋沉睡了,可是美人魚說有一種魚可以打破這個魔咒,你們想挽救這片沉睡的海洋嗎?
二、觀察示范材料,研究制作報紙魚的方法。
1、看一看、摸一摸、初步了解構造。(出示報紙魚)
師:這條魚是什么樣子的呢?是用什么做的?(請小朋友摸一摸魚的外輪廓)師: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引導幼兒說出報紙魚)
2、共同觀察魚的造型,探討制作方法師:你們想不想來自己制作報紙魚呢?(請三至四個幼兒到前面來自己制作報紙魚)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利用報紙的短邊、長邊、以及角對角的方法進行折一折、卷一卷、擰一擰,讓幼兒做出不同大小的魚。
師:利用報紙不同的邊可以卷出不同大小的報紙魚。
師:魚的外形做好了,接下來我們做什么呢?對了,我們要來為魚設計衣服啦,你們可以利用各種彩紙來裝扮魚的身體,最后別忘了做上魚鰭和魚尾巴哦。
三、師指導幼兒制作魚的眼睛。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做好了魚鱗、魚鰭和魚尾巴,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些什么?“
2、師:”魚的眼睛怎么做?“
3、師:”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眼睛該怎么貼上去呢?“
4、師:”關于魚眼睛到底該怎么貼,請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四、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1、卷魚的時候一定要將報紙條搓緊,卷的細細的做出來才好看,卷好后用雙面膠固定。
2、在裝飾魚鱗的時候,魚身上的花紋需要自己設計,設計出自己的特色,當然也別忘了魚鰭和魚尾巴的裝飾。
3、最后,請小朋友們把做好魚寶寶送到大海媽媽的懷抱里!
五、幼兒自己制作報紙魚:
1、可以提示部分沒有想出固定魚眼睛方法的幼兒注意魚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兒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廢紙放進中間的框內。
3、幼兒之間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師適時指導部分有困難的幼兒。
六、展示幼兒作品
1、師:你們幫美人魚做了這么多的魚寶寶呀,大海媽媽心里可高興啦!
2、師:讓我們來看看哪一條魚寶寶最漂亮,花紋最特別吧?
師:你最喜歡哪一條魚寶寶身上的圖案,為什么?
師:誰來說說你用了什么辦法把魚寶寶的.眼睛固定住的?
活動反思:
制作報紙魚的活動對幼兒來說是新鮮的、有挑戰性的。由于這次手工有一定的難度,我采取探索嘗試法,把動手實踐的機會留給幼兒,鼓勵幼兒自己動腦、動手,在折一折、彎一彎、碰一碰的過程中,學會用報紙棍造型,讓幼兒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難首先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花紋裝飾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魚眼睛的高主萎本次活動的難點,幼兒的作品在魚身的花紋設計、魚眼睛的粘貼上出現了多種創意,有的是花紋的組合,有的用了對比色,還有的用了漸變色,幼兒通過動腦想出了不同的魚眼睛的粘貼方法,每個作品都獨具特色,使幼兒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七
大班美術報紙魚教案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設計裝飾魚的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各樣的魚
材料準備:“報紙魚”范例、報紙、剪刀、雙面膠、透明膠、大海媽媽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報紙,引出課題。
1.(出示一條“報紙魚”)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這條魚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誰想來摸一摸這條報紙魚呢?(請小朋友來摸一摸魚的外輪廓)
3.你摸到了什么!這是魚的什么?
(這是魚的輪廓,在小朋友們制作魚的輪廓時,一定要將紙棒卷的細細的緊緊的,這樣輪廓硬硬的,魚才能游得快。)
二、師示范講解:
1.師講解操作方法
魚寶寶該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對了,要做一條美麗的魚寶寶首先要將魚的輪廓折好哦!告訴你們哦,折輪廓還有一首有趣的兒歌呢,下面一邊聽兒歌,一邊看老師卷紙棒吧。(折一折,卷一卷,擰一擰。)紙棒做好啦!
做好了魚的輪廓,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制作報紙魚啦!做一條怎樣的小魚呢?(瘦瘦的、長長的、胖胖的……)找到紙棒的中間點,將紙棒卷曲,兩頭交錯成魚尾形狀,用粘紙將交錯部分粘合,瞧,魚的外形做好啦!
魚的形態還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做一條圓圓的胖胖的魚,也可以做一條扁扁的瘦瘦的魚。希望等下小朋友們能做出和老師不一樣的魚。(引導幼兒變化出多種魚的形態)
魚的外形做好啦,接下來我們做什么呢?對了,我們要來為魚設計衣服啦,你們可以利用報紙剪成任意形狀的圖形來裝扮到魚的身上。最后別忘了做上魚鰭和魚尾巴哦。
2.老師導入操作情景
看,誰來啦?(大海媽媽)
大海媽媽想念他的魚寶寶,你們愿意來幫助大海媽媽來找到他的魚寶寶嗎?
3.引出難題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做好了魚鱗、魚鰭和魚尾巴,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什么?”(眼睛)
(2)“魚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眼睛該怎么貼上去呢?”
(4)“關于魚眼睛到底該怎么貼,請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4.老師講解操作要求:
(1)卷魚的時一定要將報紙條搓緊,卷的細細的做出來的魚才好看,卷好后用透明膠或者雙面膠固定。
(2)在裝飾魚鱗的時候魚身上的花紋需要自己設計,設計出自己的特色,當然也別忘了魚鰭和魚尾的裝飾。
(3)最后,請小朋友們把做好魚寶寶送到大海媽媽的懷抱里!
三、幼兒操作:
1.可以提示部分沒有想出固定魚眼睛方法的幼兒注意魚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兒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廢紙放進中間的框內。
3.幼兒之間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師適時指導部分有困難的幼兒。
四、講評
1.你們幫大海媽媽找到了好多的魚寶寶呀,大海媽媽心里可高興啦!
2.讓我們來看看哪一條魚寶寶最漂亮,花紋最特別吧?
你最喜歡哪一條魚寶寶身上的圖案,為什么?
誰來說說你用了什么辦法把魚寶寶的眼鏡固定住的?
3.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魚寶寶睡著了……(音樂)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八
幼兒園大班美工冬天來了的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冬季景物的特征。
2、啟發幼兒畫出小朋友冬季取暖活動的動態。
3、培養幼兒選擇適當的色彩和合理安排畫面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油畫棒、畫紙人手一份。
2、范畫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現在是什么季節了?
2、冬天到了,小朋友知道冬天里自然景物、人…都有些什么變化?(幼
兒自由講述自己的觀點)
3、出示范畫,引導幼兒從樹葉、河水、人們服裝的變化來觀察冬天的特征:老師帶來了幾幅冬天的`畫,請小朋友來看看冬天大自然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穿的衣服又有什么不同,冬天人們喜歡做什么。
4、教師總結冬天的主要特征:你們看到了吧,到了冬天,許多書的葉子落光了,松樹卻還是綠綠的,很多地方都下雪了,房子上、樹上、地上都白了,冬天人們會滑冰、堆雪人、玩雪橇、做冰燈、冰雕等等。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做動作
1、冬天很冷,小朋友為了暖和就需要做各種運動,剛才小朋友看到圖片上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運動,除了這些運動,還有什么運動能取暖呢?
2、做不同的運動,手和腿的姿勢就不一樣,現在我們去哪個幾個小朋友上來做幾個動作,我們猜猜他們在做什么運動?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今天我們就來畫一幅冬天到了的畫,首先我們在畫面上畫出冬天的風景,再畫人。要從人的衣服上可以看出是冬天,從人的活動中可以看出小朋友在運動中取暖。想一想要用什么顏色畫雪才好看。
2、發放繪畫材料,鞏固油畫棒的擺放常規,教育幼兒愛護學具,提醒幼兒油畫棒不能畫到桌面上了,不能掉到地上,更不能踩。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幼兒的畫面內容是否反映了冬天的季節特征,構圖是否合理,引導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四、評價作品
1、請先畫好的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2、收拾油畫棒,展示幼兒作品,選擇一些畫面內容豐富、季節特征明顯的作品引導幼兒集中欣賞。
3、選擇部分幼兒作品,布置成墻飾“冬天到了。”
五、延伸活動
冬天的景色是各種各樣的,許多東西都能反映出冬天的特征,請小朋友會到家繼續畫畫冬天的畫。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九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報紙魚》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報紙棍隨意造型,形成魚的各種身體形狀。
2、能用彩紙大膽設計裝飾報紙魚的身體,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魚眼睛的粘貼。
3、喜歡與同伴分享創作的快樂。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欣賞過各類“美麗的魚”,畫過熱帶魚,對魚的外形特征、花紋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準備:報紙魚范例2個;幼兒卷的`報紙棒若干、彩條若干、剪好花紋的彩紙若干;雙面膠、透明膠、剪刀、垃圾盒;背景圖一張;海浪音樂、沒有魚鰭、魚尾、眼睛的半成品報紙魚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紙棒變變變”引導幼兒用紙棒隨意造型
師:變出來什么,還能變成什么
二、請幼兒欣賞用報紙棒做成的報紙魚,共同探討魚的身體結構、制作材料及方法
1、啟發幼兒探索魚的制作方法:先用報紙棍任意圍成魚身體的竺譬,。使用透明膠連接;然后用彩色紙條裝飾魚身上的花紋;妄善用彩色紙片裝飾魚尾、魚鰭和魚眼睛。
2、小魚少了魚鰭、魚尾、魚眼會怎樣?小魚是鏤空的,眼睛怎么粘貼?
三、提出要求,幼兒制造
1、鼓勵幼兒制作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報紙魚
2、提示幼兒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習慣
四、幼兒制作,教師教導
重點指導個別裝飾花紋、粘眼睛有困難的幼兒
五、欣賞評價
引導幼兒從形態、花紋、魚眼的粘帖位置、制作方法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反思:
制作報紙魚的活動對幼兒來說是新鮮的、有挑戰性的。由于這次手工有一定的難度,我采取探索嘗試法,把動手實踐的機會留給幼兒,鼓勵幼兒自己動腦、動手,在折一折、彎一彎、碰一碰的過程中,學會用報紙棍造型,讓幼兒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難首先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花紋裝飾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魚眼睛的高主萎本次活動的難點,幼兒的作品在魚身的花紋設計、魚眼睛的粘貼上出現了多種創意,有的是花紋的組合,有的用了對比色,還有的用了漸變色,幼兒通過動腦想出了不同的魚眼睛的粘貼方法,每個作品都獨具特色,使幼兒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十
《報紙用處多》幼兒園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增強愛惜報紙、保護環境的意識
3、了解廢舊報紙的.再可利用性,能想方設法利用廢舊報紙,對報紙制作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事先排練四位大班幼兒擔任小小模特兒的角色(身穿報紙服裝、頭戴報紙頭飾,手拿報紙道具,如:紙傘、紙球、紙棒、紙辮子等隨樂表演)
2、廢舊報紙許多,剪刀、膠水、水彩筆、舊圖書、白紙、蠟筆、蛋、臟皮鞋等
3、輕音樂、故事錄音
4、事先排練好二段情境表演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模特兒表演,初步感知舊報紙的用途
2、觀看情境表演,了解舊報紙在人們生活中的用途
3、聽故事《報紙的煩惱》,感知報紙的不同情緒
4、操作嘗試,想方設法利用舊報紙
5、組織幼兒用舊報紙玩游戲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十一
一、說教材
《綱要》中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在美術設計活動中,我選擇了生活中最常見的報紙作為素材,報紙是幼兒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是隨處可見的,我們在幼兒園中也用報紙開展過許多的游戲活動,如用報紙做過紙球、紙棒等,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在設計此活動時我想到了報紙能搓成條并能卷曲成型這一特性,就設想讓幼兒嘗試用報紙來制作小魚。通過此活動培養幼兒能自主的利用身邊的材料進行美術活動,從而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以上設計思路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嘗試用“卷”、“擰”等動作把報紙做成魚的外形,并用彩色紙裝飾魚的眼睛、魚鱗和尾巴。
2、激發幼兒對廢物再利用產生興趣,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重難點:能用彩色紙設計、裝飾魚身和魚尾。
三、說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應教學的需要,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1、經驗準備:在活動前,孩子們對魚的外形特征有所了解,并練習“卷”、“擰”。
2、材料準備:報紙魚范例一個、背景圖一幅,報紙、彩紙若干;圖示材料;雙面膠。
四、說教學法
我在活動中運用了以下4個突破策略,分別是
1、示范講解法:活動中,我一邊出示報紙操作,一邊引導幼兒徒手學習動作“卷”“擰”等方法來制作小魚的外形。
2、圖示法:活動中我出示了制作圖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記住制作小魚的方法,并學習如何看步驟圖制作,為接下來的環節作鋪墊。
3、操作法:集體操作,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學習,掌握本領。
4、因材施教法:在投放材料時,我根據幼兒發展水平不同,有半成品、有原始材料,讓不同層次的幼兒都有發展。
五、說過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以下5個環節:
1、談話導入,欣賞美魚。
(1)猜謎
(2)看視頻“各種各樣的魚”,指導重點觀察魚的花紋和尾巴。
(3)說說自己喜歡的魚的樣子。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活動正是為了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有了興趣,看起視頻來才更專注,交流起來才更有話說。好的開頭為下面的環節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2、觀察范例,學習做“魚”
(1)教師示范制作的過程,引導幼兒徒手學習動作。
(2)把制作的小魚的圖示做出來,為下一個環節做前期工作。
(3)指導幼兒設計尾巴和魚身上的花紋。
(設計意圖:教師的示范和指導,為突破本節活動的重點做貯備。)
3、操作體驗,送“魚”回家。
(設計意圖:幼兒操作體驗做魚的快樂,展示幼兒作品到背景圖上,帶領幼兒欣賞,給幼兒一種整體的視覺沖擊力和美感。)
4、欣賞點評,拓展延伸
出示報紙做成的其他物品。
(設計意圖:由報紙魚引到報紙可以做成其他物品,激發幼兒產生對廢品再利用的興趣,從而達到對幼兒情感教育的目的:保護環境。)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設計裝飾魚的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各樣的魚
材料準備:“報紙魚”范例、報紙、剪刀、雙面膠、透明膠、大海媽媽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報紙,引出課題。
1.(出示一條“報紙魚”)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這條魚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誰想來摸一摸這條報紙魚呢?(請小朋友來摸一摸魚的外輪廓)
3.你摸到了什么!這是魚的什么?
(這是魚的輪廓,在小朋友們制作魚的輪廓時,一定要將紙棒卷的細細的緊緊的,這樣輪廓硬硬的,魚才能游得快。)
二、師示范講解:
1.師講解操作方法
魚寶寶該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對了,要做一條美麗的魚寶寶首先要將魚的輪廓折好哦!告訴你們哦,折輪廓還有一首有趣的兒歌呢,下面一邊聽兒歌,一邊看老師卷紙棒吧。(折一折,卷一卷,擰一擰。)紙棒做好啦!
做好了魚的輪廓,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制作報紙魚啦!做一條怎樣的小魚呢?(瘦瘦的、長長的、胖胖的……)找到紙棒的中間點,將紙棒卷曲,兩頭交錯成魚尾形狀,用粘紙將交錯部分粘合,瞧,魚的外形做好啦!
魚的形態還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做一條圓圓的胖胖的魚,也可以做一條扁扁的瘦瘦的魚。希望等下小朋友們能做出和老師不一樣的魚。(引導幼兒變化出多種魚的形態)
魚的外形做好啦,接下來我們做什么呢?對了,我們要來為魚設計衣服啦,你們可以利用報紙剪成任意形狀的圖形來裝扮到魚的身上。最后別忘了做上魚鰭和魚尾巴哦。
2.老師導入操作情景
看,誰來啦?(大海媽媽)
大海媽媽想念他的魚寶寶,你們愿意來幫助大海媽媽來找到他的魚寶寶嗎?
3.引出難題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做好了魚鱗、魚鰭和魚尾巴,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什么?”(眼睛)
(2)“魚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眼睛該怎么貼上去呢?”
(4)“關于魚眼睛到底該怎么貼,請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4.老師講解操作要求:
(1)卷魚的時一定要將報紙條搓緊,卷的細細的做出來的魚才好看,卷好后用透明膠或者雙面膠固定。
(2)在裝飾魚鱗的時候魚身上的花紋需要自己設計,設計出自己的特色,當然也別忘了魚鰭和魚尾的裝飾。
(3)最后,請小朋友們把做好魚寶寶送到大海媽媽的懷抱里!
三、幼兒操作:
1.可以提示部分沒有想出固定魚眼睛方法的幼兒注意魚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兒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廢紙放進中間的框內。
3.幼兒之間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師適時指導部分有困難的幼兒。
四、講評
1.你們幫大海媽媽找到了好多的魚寶寶呀,大海媽媽心里可高興啦!
2.讓我們來看看哪一條魚寶寶最漂亮,花紋最特別吧?
你最喜歡哪一條魚寶寶身上的圖案,為什么?
誰來說說你用了什么辦法把魚寶寶的眼鏡固定住的?
3.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魚寶寶睡著了……(音樂)
活動反思:
材料作為美術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們學習、創造的中介與橋梁,而運用孩子生活中熟悉的材料會使幼兒產生更濃烈的創作興趣。因為“生活經驗”是孩子創作的源泉,作為教師只有牢牢把握孩子的生活經驗,才能使美術活動真正讓孩子體味生活的美,自由創造美。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十三
一、說設計意圖
一切活動的開展和進行都應以幼兒為主體。當幼兒發展到5~6歲時,態度、情緒、興趣等都開始逐漸穩定,個性也初具雛形。大班幼兒由于身體活動能力和語言的發展,活動范圍不斷擴大,他們喜歡嘗試探索,有較強的求知欲。年齡的增長也讓幼兒在理解分析問題上有了一定的經驗。同時自控力的增強,使幼兒的合作能力也發展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因此大班幼兒渴望探索,喜歡接觸新鮮事物。
報紙魚這個活動,正是基于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通過故事情節的導入,在活動開始前先引出本次活動的手工制作主題,并圍繞著幫助魚媽媽這個主線,進行手工活動的展開。報紙魚形象可愛,所需材料豐富多彩,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現有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向預定主題、有意的想象發展。這樣設計既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幫助幼兒獲得知識和情感上的體驗,同時又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對報紙魚的觀察和制作,促進了幼兒動手能力的提高,加強了手工制作的興趣。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注意力的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情感態度目標:喜歡創作,并且體驗與同伴分享創作的快樂。
2、認知目標:認識魚,并能形成魚的各種身體形態,能用彩紙大膽設計裝飾報紙魚的身體。
3、動作技能目標:嘗試用報紙棍隨意造型,
三、說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根據目標的總體指導方向,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能用報紙棍隨意造型,并且用彩紙大膽設計裝飾報紙魚的身體。
2、活動難點:考慮到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活動的難點定位于,喜歡創作,并且體驗與同伴分享創作的快樂。
四、活動方法
美國著名學者布魯納曾經說過:“要給幼兒適合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教學方法尤為重要。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
幼兒注重自由地學――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我們采用了多通道觀察法、體驗法、參與法。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
這些方法一方面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為繪畫打下鋪墊,為幼兒提供無限想象的空間。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我除了要以飽滿,熱情的情緒吸引幼兒外,還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說教法
1、情景創設法:以富有感情的語調與情緒講述故事,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氛圍,激發幼兒幫助魚媽媽的欲望。
2、作品展示法:本活動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了解報紙魚的制作要求,在授課時,給幼兒出示了一張報紙魚的圖片,讓幼兒有個直觀的感受。
3、啟發嘗試法:在幼兒欣賞了完整的報紙魚作品后,通過教師示范幼兒嘗試的方法學會小紙棍的制作方法,為接下來完成整幅作品奠定基礎。
(二)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注重自由地學。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我們采用了:
1、嘗試法:幼兒通過嘗試制作小紙棍,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2、討論談話法:幼兒在教師的鼓勵引導下,感知理解文章,并在討論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對“微笑”的理解與看法。
3、作品展示法:讓幼兒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將作品貼在藍色背板上,
這些方法一方面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為繪畫打下鋪墊,為幼兒提供無限想象的空間。
五、說活動準備
為了能讓幼兒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完成教學目的,活動前做了如下準備:
1、物質準備:報紙魚范例2個、報紙棒若干、彩條若干、剪好花紋的彩紙若干;雙面膠、透明膠、剪刀、垃圾盒;背景圖一張,海浪音樂。
2、經驗準備:欣賞各類“美麗的魚”,對魚的外形特征、花紋色彩有所了解。
六、說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是為了實現活動目標而設計的,為了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在本次活動中采用的是一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五個環節:
激發興趣———幼兒交流———師幼互動———學習童謠———角色扮演
七、活動延伸
豐富自己的海洋世界紙板,用小紙棍制作其它種類的海底生物。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十四
活動目的
1、發展幼兒走、跑、鉆和平衡的動作,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的能力。
2、讓幼兒在游戲中發揮自我,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團結協作、活潑勇敢的品質。
材料準備道具:
樹若干棵,小矮人裙子12條,老巫婆扮演者一名,籃子12個;器材:矮凳若干,長梯一個,拱形門5個,泡沫墊若干,錄音機,錄音帶。
游戲玩法
1、聽音樂,小矮人出場。教師:"小矮人、白雪公主病了,不過我們大家都不用傷心,我知道有一棵神奇的蘋果樹,只要找到它,白雪公主的病就能治好,但是,神奇的蘋果樹在很遠的地方,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可能還會遇到老巫婆呢,你們怕不怕?對,我們都是勇敢的小矮人,一定要找到蘋果樹!
2、小矮人先走過窄窄的石頭路,然后一起來到樹林,尋找蘋果樹,在沒有找到的情況下,繼續鉆過山洞向前尋找。
3、突然下起了暴雨,小矮人們四處尋找避雨的地方,雨停了,雨水把小路淹了,小矮人要想辦法走過去,利用石頭搭成小橋,然后走過小橋,終于找到了蘋果樹。
4、小矮人摘到蘋果后,高高興興地往回走,當沁到樹林時,遇到了老巫婆,最后小矮人們想方法,互相團結協作,把老巫婆趕走了,然后把蘋果送給白雪公主吃,治好了她的病。
游戲規則
1、幼兒能有秩序的參與游戲,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
2、奔跑過程中注意不與同伴碰撞。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設計裝飾魚的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各樣的魚
材料準備:“報紙魚”范例、報紙、剪刀、雙面膠、透明膠、大海媽媽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報紙,引出課題。
1.(出示一條“報紙魚”)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這條魚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誰想來摸一摸這條報紙魚呢?(請小朋友來摸一摸魚的外輪廓)
3.你摸到了什么!這是魚的什么?
(這是魚的輪廓,在小朋友們制作魚的輪廓時,一定要將紙棒卷的細細的緊緊的,這樣輪廓硬硬的,魚才能游得快。)
二、師示范講解:
1.師講解操作方法
魚寶寶該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對了,要做一條美麗的魚寶寶首先要將魚的輪廓折好哦!告訴你們哦,折輪廓還有一首有趣的兒歌呢,下面一邊聽兒歌,一邊看老師卷紙棒吧。(折一折,卷一卷,擰一擰。)紙棒做好啦!
做好了魚的輪廓,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制作報紙魚啦!做一條怎樣的小魚呢?(瘦瘦的、長長的、胖胖的……)找到紙棒的中間點,將紙棒卷曲,兩頭交錯成魚尾形狀,用粘紙將交錯部分粘合,瞧,魚的外形做好啦!
魚的形態還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做一條圓圓的胖胖的魚,也可以做一條扁扁的瘦瘦的魚。希望等下小朋友們能做出和老師不一樣的魚。(引導幼兒變化出多種魚的形態)
魚的外形做好啦,接下來我們做什么呢?對了,我們要來為魚設計衣服啦,你們可以利用報紙剪成任意形狀的圖形來裝扮到魚的身上。最后別忘了做上魚鰭和魚尾巴哦。
2.老師導入操作情景
看,誰來啦?(大海媽媽)
大海媽媽想念他的魚寶寶,你們愿意來幫助大海媽媽來找到他的魚寶寶嗎?
3.引出難題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做好了魚鱗、魚鰭和魚尾巴,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什么?”(眼睛)
(2)“魚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眼睛該怎么貼上去呢?”
(4)“關于魚眼睛到底該怎么貼,請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4.老師講解操作要求:
(1)卷魚的時一定要將報紙條搓緊,卷的細細的做出來的魚才好看,卷好后用透明膠或者雙面膠固定。
(2)在裝飾魚鱗的時候魚身上的花紋需要自己設計,設計出自己的特色,當然也別忘了魚鰭和魚尾的裝飾。
(3)最后,請小朋友們把做好魚寶寶送到大海媽媽的懷抱里!
三、幼兒操作:
1.可以提示部分沒有想出固定魚眼睛方法的幼兒注意魚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兒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廢紙放進中間的框內。
3.幼兒之間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師適時指導部分有困難的幼兒。
四、講評
1.你們幫大海媽媽找到了好多的魚寶寶呀,大海媽媽心里可高興啦!
2.讓我們來看看哪一條魚寶寶最漂亮,花紋最特別吧?
你最喜歡哪一條魚寶寶身上的圖案,為什么?
誰來說說你用了什么辦法把魚寶寶的眼鏡固定住的?
3.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魚寶寶睡著了……(音樂)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十六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痛體積的液體在不同粗細容器中的高度變化。
2、初步理解體積的守恒,知道物體的體積不隨容器的形狀、大小的變化而改變。
3、發展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粗細不同的礦泉水瓶各一個(裝有等量的水,一瓶紅色,一瓶綠色);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感知液面高度的變化
1、觀察桌上的兩瓶水,請幼兒目測比較紅色水多還是綠色水多,說說是怎樣知道的?
2、請幼兒把紅色水和綠色水分別倒入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瓶中,提問:紅色水和綠色水的高度有什么變化?誰多誰少?
3、幼兒討論:為什么水變成一樣多了?是怎樣比較的?
4、引導幼兒觀察剛才盛水的兩個瓶子,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請幼兒把紅色水和綠色水分別倒回原來的瓶中,觀察液面高度的`變化,并說說哪個瓶子的液面高?哪個瓶子的液面低?水一樣多嗎?
6、引導幼兒發現并總結:裝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面低,而細瓶子液面高。
二、幼兒操作,比較橡皮泥的多少
1、幼兒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種各種形狀的物體,相互比一比:誰做的大?是怎樣比較的?
2、幼兒討論:誰用的橡皮泥多?誰用的少?怎樣比較的?
3、請幼兒演示比較、并表述比較的過程與結果。
4、再次改變橡皮泥的形狀、請幼兒觀察:橡皮泥的總量有沒有改變?變的是什么?幼兒感知思考:物體體積的大小不隨形狀的變化而改變。
三、游戲:
我會變規則:教師說長高了,幼兒就站直;說變矮了,就蹲下;說變圓了,幼兒抱成球狀。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體積的守恒。
報紙魚美術教案篇十七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綱要》中要求幼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源于生活。美術活動《報紙魚》正好符合這個要求。幼兒可以通過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從中了解認識各種魚的相關知識。這個教材的選擇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2、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的以上設計思路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a、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設計裝飾魚的花紋。
b、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3、活動的重、難點:
因為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所以我把運用報紙剪裁出不同花紋來制作各種各樣的魚作為活動的重點,將在鏤空之處魚眼睛的固定作為本活動的難點。
二、說活動過程
順應孩子們的興趣點,制作報紙魚的活動對孩子來說是新鮮的、有挑戰的。由于這次手工活動有一定的難度,活動剛開始,個別孩子逃避挑戰,還沒嘗試就喊“不會”,希望老師能夠幫他做完。老師用先看只教不幫的方法,把動手實踐的機會留給孩子,并鼓勵幼兒自己嘗試,讓他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難首先是自己想辦法解決。花紋裝飾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魚眼睛的固定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幼兒的作品在魚身的花紋設計、魚眼睛的粘貼上就出現了多種創意。沒有了一成不變的示范,沒有了千篇 一律的操作,沒有了如出一轍的作品,小池塘媽媽里的每條報紙魚都是那么鮮活,因為作品中包含了幼兒的想法,幼兒的嘗試,以及他們繼續挑戰的信心。
啟示:幼兒的思維創作能力是很強的,從幼兒的身上讓我學到了很多我沒有想到的制作魚的方法,其實老師在這個活動中也是一個學習者,我們在活動中共同學習著!有時老師遇到困難尋求幼兒的幫助也是很不錯的辦法。
三、說效果
在小池塘媽媽的情景中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將制作好的作品布置媽媽的懷抱里,并欣賞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請個別幼兒大膽的說說喜歡的魚有哪些特點?美在哪里?從而體驗審美愉悅,還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用了什么辦法來固定魚眼睛,達到自我評價。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美術是幼兒表現自我,創造世界的一種有效的語言,我們要不斷的培養幼兒在美術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幼兒的藝術表現,合理評價幼兒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孩子就會大膽、自信的描繪出絢麗多彩的世界!
這次的“小荷杯”活動已經結束了,聽到了很多前輩對我的評優課指出的意見與建議,我會針對這些問題好好反思,進行改正,爭取更大的進步。
活動前夜提出了需要解決幾個問題:幼兒能否又快又獨立的將報紙卷成細細的紙棒?孩子卷出報紙條后能否卷曲成型?鏤空狀態下的魚眼睛怎么固定?魚身上的花紋設計怎么體現自己的特色?帶著這些思考,這次活動預想讓幼兒運用報紙和雙面膠等材料,組合進行“魚”的外形創作和花紋設計,引導幼兒自主表現,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富有個性的報紙魚。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自己積極動腦,將老師拋給幼兒的難題一個一個全部解決。
幼兒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小插曲讓我很有啟發。
插曲一:幼兒剛開始操作,就有個別幼兒喊不會做,我就問他:“是哪部分不會做?”他告訴我后,我先讓他自己做給我看看,發現確實有難度時,我說:“我可以再做一遍給你看,請你仔細再看一遍。”我就把他所說不會做的部分示范一遍。“會了嗎?試試看,如果不會我可以再做一遍。”
啟示:這次手工活動有一定的難度,個別孩子逃避挑戰,還沒嘗試就喊不會,希望老師能夠幫他做完。老師用先看只教不幫的方法,把動手實踐的機會還是留給孩子,并鼓勵幼兒自己嘗試,讓孩子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難首先是自己想辦法解決。
插曲二:花紋裝飾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魚眼睛的固定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孩子的作品在魚身的花紋設計、魚眼睛的粘貼上就出現了多種創意:
作品1:魚身由直紙條隨意貼成,魚尾用紙片剪成鋸齒形,在花紋中比較突出;魚眼睛則直接貼在最靠近魚頭部的紙條上,雖然比例有些失調,但方法頗有新意。
作品2:粘貼魚眼睛時,直接用雙面膠做了底,方便快捷,這種方法讓周圍的同伴紛紛效仿。
作品3:用直紙條豎貼了幾條花紋后,撿了一些碎紙片貼在紙條上,比較聰明的做法;魚眼睛的粘貼采用在紙條上粘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