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此間的少年讀后感篇一
雖然作者在書里面有大量的詼諧幽默的用詞,但整體基調是籠罩著淡淡的憂傷,青春的易逝,生活的困惑。從開始一出場莫大的悲涼的《鳳求凰》就顯現出來。一曲《鳳求凰》引出了大學的歡喜憂愁,在那還有些朦朧的青蔥歲月,人們度過了也許是最難忘的最珍貴的華年。
雖然這部書的主人公是郭靖,但無疑最為光彩奪目的人是蕭峰。在金庸的武俠世界里,他也是絕對的英雄人物。而在這部書里,作者江南賦予了蕭峰更多的柔情。尤其他和康敏那段若即若離,欲隱還現的感情,每讀之,心中總有些須惆悵在里面。蕭峰和康敏也許不是很適合,但他們相互錯過,終究是一件很遺憾的事。在蕭峰的眼里,康敏是他的明月,卻也只能是夢里相見。
人總是會錯過一些美好的東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學生歲月,雖然沒有刻骨銘心的感情發生,但心中那份情懷現在都還難以釋放。最使我后悔的是,我浪費了最好的年華,而一事無成。我是混混沌沌來,有迷迷茫茫的走了。在我心里,大學里有意義的生活是我的月亮,但更像是井底的,永遠觸摸不到。
昨天又回了一趟學校,看到一張張陌生而年輕的`臉,真有物是人非事事休,不禁悲從中來。風不停地吹,影子終于淡去了,淡去了,直到心里空空如也。
當我們離開校園的時候,青春的大門向我們關閉了,人總是要成長起來的,但有時付出的代價太大。當我們回首看時,也許只能聽到那首《鳳求凰》在秋風中悲涼的響起。
此間的少年讀后感篇二
這個有人高興,有人悲傷的時候,亂七八糟的感情就是一個大雜燴,有那些即將去西域留學準備賺羅馬大金幣的,于是得意洋洋;有連工作還沒有著落的,于是憂心忡忡;有想著馬上就能海闊天空地光著膀子混了,于是意氣風發;還有女朋友談了三年,終于在此吹燈熄火就無疾而終地,越唱越有些曹子建奔到洛水邊地味道,不過所有人都是放開了喝了,標志人生“階段性地勝利”或“戰略轉移”。
——選自《此間的少年》
因為自己今年大四,正面臨畢業,假期以來,事情很多但懶得做的狀態,于是,在假期二刷《此間的少年》,看到這一段,也特別有同感,于是摘抄下來,作為開頭。
同時也真切理解了這一句話的意思
過去總是美好的,因為一個人從來都意識不到當時的情緒;它后來擴展開來,因此我們只對過去,而非現在,擁有完整的情緒。——弗吉尼亞伍爾夫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的翻版“初看不知書中意,再看已是書中人”,這本以汴大(實際上是作者的大學,北大為背景)為背景,以笑傲江湖中的人物為主人公名稱,來講述自己的大學生活的小說。
第一次看應該是我大一下學期,那時候覺得這本書情節有趣,像在看我的學長學姐如何度過他們有趣的大學生活,憧憬一下接下來我的大學生活;
而我二刷的時候,我已經大四了。
看著前面的故事情節,覺得是在看朝氣蓬勃的學弟學妹在大學的生活,內心感慨那時候的時光真好,我大二大三在忙碌些什么呢,看到后面,而我對書中描述的畢業季感慨頗深(也就是開頭那一段),現實生活中,身邊的同學也都為自己的下一個尋找落腳點而努力或憧憬或焦慮…
希望多年之后,仍有敢從頭再來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