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快樂的鄉村生活字篇一
說起我的鄉村生活,那可真是多姿多彩:打水漂、跳房子、捉螢火蟲、趕鴨子……但有一次我卻體驗到了不一樣的鄉村生活。
記得那一次,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閩侯的鴻尾鄉。我們乘坐的汽車在山路上盤旋,真美啊!山間云霧迷蒙,偶爾傳來一兩聲雞鳴。我看見了正在吃草的大黑牛和老山羊。我們來到了爸爸的朋友家。我和同行的幾個小朋友和雞鴨追趕了一會兒后,我們便開始吃起豐盛的午餐,雞肉、鴨肉、鵝肉、羊肉“齊上陣”,我們吃得滿嘴流油。我看見腳下一直徘徊著一只狗,大概它是餓了吧?我端著一盤吃剩的骨頭,放在它嘴邊,慢慢地把它引到空地上,狗就津津有味、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這下我可沒心思吃飯啦,蹲在地上目不轉睛地看狗的吃相。狗吃飯的樣子真有意思,挑三揀四,一會兒撿起個用嘴呶呶,又扔回去。就這樣撿了扔,扔了又撿,好不容易選中了一塊帶有一點兒肉的骨頭,才開始吃,真像個大小姐。
吃完午飯,我便拉著媽媽一起去看朋友家里養的天鵝。穿過密密的蘆葦叢,來到天鵝湖旁。天鵝真漂亮,像在朦朧云霧中舞蹈的仙女。
我們一直往里走,來到了用木片和紙板搭成的屋子旁,媽媽說這是豬圈,我想:怪不得這么臭,原來是豬圈!我看見了大公豬,它可真長啊!足有2米多長。我還看見到大母豬,它比大公豬胖一點,我問媽媽為什么。媽媽告訴我說:“大概是要生豬寶寶了!”我還看見了許多小豬仔,好可愛哦!粉嫩粉嫩的比大豬可愛多了。最奇特的是棕白相間的小花豬,它們成群結隊地往一個方向擠,像是要去參加選美大賽似的爭先恐后。
看完了各種各樣的豬,我和公雞玩起了賽跑。啊!公雞跑步的速度還挺快,我都累得氣喘吁吁。
這就是我那與眾不同的鄉村生活,它是那么生機勃勃。
快樂的鄉村生活字篇二
我的家鄉在土左旗白廟子鄉本灘村,那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和我去爺爺家住了幾天。因為爺爺和奶奶的腿腳不好,大媽就承擔起了家里幾乎所有的活。
“我大媽去哪了?”
爺爺說:“她去河壩上放牛了。”
我急忙跑出大門,朝河壩上跑去。
“姚悅”,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我的好朋友姚家宏,她知道我今天來了這里,正要找我去玩呢!
她問我:“你去哪?”
我說:“我正要去河壩上和大媽去放牛呢!咱倆一起去吧!”
她說:“好的。”
我們兩人到了河壩上,找到了大媽,就在那玩了起來。我們先抓螞蚱,我倆趴在草叢里,仔細的尋找,用手輕輕撥開草,螞蚱受到驚嚇后就跳出來,我們就緊緊的盯住它,趁它在地上的時候,就小心翼翼的過去,慢慢的伸出手,然后猛地扣住,一只螞蚱就抓到了。
最后,我抓了5只,姚家宏抓了4只,她不服氣,于是我們又開始玩“拔老根”。我們找了樹葉,把根留下就開始拔,沒想到我還是我贏了。她還是不服氣,可是已經是中午了,該是吃飯的時間了,我倆約好了下午兩點還在河壩上集合,我倆再比一場。
我高興地回到了家,一想到上午我倆玩的多么有趣,我就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我多么希望我天天都生活在鄉村生活之中啊!
快樂的鄉村生活字篇三
又到了快樂的暑假,我們全家又可以到爺爺奶奶家,享受悠閑的鄉村生活。
每次聽爸爸說他小時候在鄉下的生活,像是釣蛙、灌蟋蟀、抓小鳥的情景,心里總會浮現出那一幕幕生動的畫面,甚至都會懷疑這些爸爸小時的經歷是不是都是真的;一直到有一次暑假回到老家,爸爸帶著我們去家里隔壁的小學灌蟋蟀,我們幾個小蘿卜頭拿著裝滿水的塑料瓶,小心翼翼地連呼吸聲音都刻意放低,緊張等著蟋蟀從洞口冒出頭的那個時刻,到現在都印象深刻。
回到了城市,興致勃勃的吆喝著同學想要獻寶,拿著塑料瓶在校園中尋找隆起的蟋蟀窩,卻遍尋不著,這才發現城市與老家的不同。環顧四周,都是高聳的大樓、匆忙的車輛與穿著西裝的路人,偶然出現的幾棵樹木孤單的站在路邊,才警覺到原來在都市中最常陪伴我們的就是為了景觀而刻意栽種的行道樹,想起在老家時,放眼所及都是綠油油的稻田,原來就在那里陪伴著爸爸長大的大樹卻是觸目可見,甚至可以打著赤腳在泥土路上狂奔,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當下感覺就是跟環境合為一體。
突然想起有一次跟著家人到云南旅游,到了昆明——一個好美的城市,充滿了濃濃思古幽情,路上行人也西裝筆挺的在路上走著,當時就覺得有點奇妙的感覺,現在突然想起來了,原來昆明把都市與鄉村巧妙地結合起來了,在都市中充滿了綠意,整個現代化的都市就像被森林包圍并且一點都不沖突,充滿了和諧的氛圍,就連走在路上的行人似乎都多了一份悠閑與自然。
“都市與鄉村”聽起來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地方,但是其實是可以圓滿的融合在一起的,未來再做新都市規劃時,如果可多用點心將原有的自然景觀與未來的建筑做結合,一起努力,美好的未來就在我們眼前。
快樂的鄉村生活字篇四
我的老家在河南農村,在那里能過上名副其實的鄉村生活。
春天是我爺爺播種種子的時候,他會用農具將田地里的土翻起來,那時候,常會翻出一種種身體雪白,頭呈黃色,有兩個大牙齒的大蟲。我們們常常將它們兩個兩個關在可以封口的`瓶子里,在封口封口前先讓它們對咬一下,這樣再封口,就可以看到看到一場激烈的搏斗了。場面有些血腥,女孩子是萬萬不敢看的。
夏天到了,聽,是誰在打著拍唱歌。原來是爬猴,就是這里人們說的蟬,夏天夜晚,孩子們拿著大長棍,提著手提燈,來到樹旁,準備抓捕行動。用手提燈一照,看見了一只蟬,伙伴們用木棍對準它,一碰它,它就掉在了地上,馬上將它放在事先準備的有有水的瓶子里。繼續在樹上尋找,有的時候,蟬呆的的地方太高了,伙伴們就爬到樹上,直接將它拿下來,別看它叫爬猴,爬得挺高,但是行動很笨拙,一抓就抓到。直到直到瓶子里裝滿了,才開心滿足地回家。抓這些蟬干什么呢?別急聽我跟你說:這蟬晚上會脫殼,肉就會裸露在外。把它泡在水里,這樣它就不會再長殼了,趁著肉最嫩的時刻,把它們放在鍋里炸著吃,炸好了了,放點鹽,一嘗,棒極了,我小時候就最喜歡這個這個味了。可是這里的人們課不敢吃,很多人聽了就反胃,這大概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
秋天到了,孩子們最流行用狗尾草編小兔子了。遍地都是毛茸茸的狗尾草,隨手摘來,輕輕撥弄幾下,一只只惟妙惟肖的小兔子就在手中出現了,每年孩子們都要舉行一個編小兔子大賽,冠軍會被冠以“巧手”的稱號。別以為冠軍一定是女孩子,男孩子編的小兔子才是創意無限的呢。
冬天,打雪仗,堆雪人,雪地里找野兔,有了孩子們的歡呼聲,田野里躲在雪里的小草也不再孤單。
鄉村的四季,樂趣無窮。我真想念快樂的鄉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