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計劃書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活動計劃名稱 活動計劃作文字篇一
攝影、規定好啦啦隊的指定位置
會場布置及相關物品借取 (3:50前寫好版面及物品的借取)
嘉賓及評分同學的確定嘉賓及評分同學的座位牌制作
各參賽對牌位的制作
必答題 搶答題 風險題
1、各隊3名隊員按規定順序抽題回答,每人答一題。
2、規定隊員答題時,其他隊員不得提示、補充。
3、答對給10分,答不出、答不全或答錯不給分也不扣分。
4、隊員答不出、答不全或答錯的題交給現場觀眾回答,觀眾答對不計分,給觀眾紀念品。
1、風險題分加50、10分、20分、30分三個檔次。
2、本輪比賽開始前,各隊選擇準備答題的檔次。
3、各隊在各自選擇的檔次里抽取一題回答。
4、各隊派代表作答,其他隊員可以提示、補充。
5、風險題答對按該題的分值得分,答不出、答不全或答錯按該題的分值扣分。
利用比賽間隙安排觀眾答題,活躍現場氣氛,答對者得紀念品。
1、一律以普通話作答。
2、參賽隊員不得帶任何相關資料上臺比賽。
3、各隊3名隊員按1、2、3順序編號入座,在比賽中不得調換。
4、各隊不能在比賽進行當中更換隊員。
5、各隊對主持人及評委的裁決不得在比賽中提出異議。
6、主持人有最終裁決權,應公正、準確地對隊員的答題做出評判;主持人在做出評判前可以咨 詢評委。
7、評委對主持人有監督權,當評委發現主持人明顯誤判時,可以向主持人提出異議。
8、觀眾、評委、主持人等一切非參賽隊員不得提示參賽隊員,否則將取消該隊此題答題資格。
9、當某隊在答題時,任何人不得干擾其回答。
活動計劃名稱 活動計劃作文字篇二
我校美術興趣小組的成員在30人左右,所以參加這次興趣小組的人員除了自愿以外還是美術方面比較有特長的學生。活動要固定,每周一次,由于種種因素,活動時間安排在星期五的下午,而且不能輕易暫停,除了特殊情況外。教師要做到精心計劃,精心備課,精心上課,這樣才能保證興趣小組的深度、廣度和力度。
美術是一個很廣的課程,設計、繪畫、欣賞等都是學習的內容。學的多不如學的精,所以我們給學生制定具體的學習內容,而這次的興趣小組學習的內容主要從簡筆畫方面著手,以素描為主。所以,小組具體的活動內容分為三個:
(1)重點輔導學生運用線條方面的學習,
(2)欣賞世界名人名畫,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3)重視基礎方面的學習,從素描、色彩等方面入手。
周 次 內 容
第2周 素描畫基礎訓練(線條)
第4周 欣賞世界名畫(素描畫)
第6周 素描幾何形體:正方體和圓柱體
第8周 素描幾何形體:圓球體
第10周 素描幾何形體:幾何形體組合(1)
第12周 素描幾何形體:幾何形體組合(2)
第14周 色彩靜物畫:水果和罐子組合(1)
第16周 色彩靜物畫:水果和罐子組合(2)
第18周 作品展示座談會
活動計劃名稱 活動計劃作文字篇三
依據課程標準,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以人為本,立足教學實踐,服務教育發展,著力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增強課程標準意識,加強新教材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規范性和針對性。借力教育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分享教學經驗,探尋教師專業發展路徑。
做好20xx年安徽省小學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選的承辦工作。以此為契機,開展參賽教師的磨課活動,認真備賽,加強賽前指導工作;組織我市教師積極參加觀摩活動,以賽代訓促研,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月份 | 內容 |
二月 | 承辦省優質課評選前期籌備工作 2. 參加省優質課評選教師磨課活動 |
三月 | 1.承辦20xx年安徽省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工作會議 2. 承辦20xx年安徽省小學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選工作 時間:3月13-17日 地點:蚌埠新城實驗學校 |
四月 | 1.學科教學信息化推進工作 2.深入學校開展課堂教學調研 |
五月 | 1.加強新教材教學研究工作 2. 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聚焦課堂教學 |
六月 | 本學期教研活動總結 |
活動計劃名稱 活動計劃作文字篇四
認真貫徹全省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積極進取,優化教學,不斷加強教師專業團隊的建設,努力探索有效教研,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提升教學質量的品質。
加強教研組的組織和文化建設,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教學研究,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教研組要切實組織好集體備課、上研究課和新技術交流等活動。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培養骨干教師。在教研活動中以“行動研究”為主,針對信息技術教學問題,聚焦課堂,制定教研活動計劃,組織教師置身真實的情景中開展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學生和學校共同發展,努力做到教、學、研一體化。使教研活動成為教師之間專業切磋、經驗分享、相互學習、彼此支持和集體協作的橋梁。
教研活動要有計劃、有目標、重過程、富有成效的研討,不搞走過場的教研活動,在有效教研上下功夫。可以教研組內交流,也可以教研組與教研組之間交流,讓全體信息技術教師都能得到鍛煉和不同程度的提高。
開展“同課異構”的教學研究, 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選擇同一課題,由同學科兩個以上教師分別進行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課堂評價與教學反思。授課教師課前要說課,說課標、說教材、說設計、說教法,并要寫成說課稿。課后要認真研討,上課教師要將其說課稿、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在網上發布。
加強區縣聯片教研,做好建鄴區承擔的市級教研活動,引導本區教師積極參與市級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教研實用性,強調有效教研。
積極開展“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的研究,營造一種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學習方法,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組織教師總結教學經驗,積極開展教學論文、教學案例、教育敘事的撰寫,組織教師參與教學論文評比活動。 努力開發校本課程,校際之間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