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口琴字口琴字篇一
;我一直認為自己有音樂細胞,因為也沒有人比我更愛音樂。
我把世界上所有的聲音都視為一種音樂,即使是夏夜野外的蟲鳴聲,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優美的歌聲。但是同學們認為我一點音樂藝術細胞也沒有,因為每次音樂老師讓我上臺唱歌時,他們總會笑得前俯后仰。
“戈迪,你的聲音簡直像鴨公,很沙啞!”
“這么熱愛音樂的人,卻連歌都不會還有什么特長呢?”
對我來說,這真是個不小的打擊。我喜歡音樂,但是我沒有一副好嗓子,也沒有其他的藝術特長。可是這不影響我對音樂的熱愛,只是我在同學們面前,多了一些自卑。
或許有一天,我會唱出動聽的歌,或者跳出婀娜多姿的舞蹈,說不定還會彈彈鋼琴什么的。每到傍晚,我總會跑到海邊,對著大海唱歌。
大海是包容的,它沒有嫌我唱得不好,反而用海浪不停地拍打巖石,為我鼓掌呢。
有一天,我正唱得入神的時候,冷不防被一個聲音打斷了。
“嗨,你得吃點消炎藥,要不然嗓子不會好的。”海豚先生拿著一把漂亮的口琴,正坐在另一塊巖石上看著我呢。
“我的嗓子就是這個樣子,用不著吃消炎藥。”我氣呼呼地說。
“當然!”我高傲地昂起了頭。
“那你會些什么呢?”他又問了一句。
這下可把我這個熱愛音樂的人問得面紅耳赤,“我……我會的東西多著呢,彈鋼琴、拉小提琴,什么都會。”我胡亂瞎編起來。
“嗯,我喜歡熱愛音樂的人,不過我只會吹口琴,你會嗎?”他看著我。
“我……我不會,您會吹口琴?”我吃驚地看著他。
聽說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學會口琴,我想躍躍一試。
“口琴店?在哪?”我問他。
“就在這旁邊!跟我來吧!”海豚先生跳下巖石,然后帶著我來到了一個巖洞旁邊,上面還掛著一個古色古香的木牌子:“海豚口琴店”。進了屋,透過玻璃,果然看見了柜子里擺放著各種各樣用海螺殼做成的口琴。
我挑選了一款十分精致的口琴,買單的時候,海豚先生卻婉言謝絕了。
海豚先生拿著口琴,告訴我七音符分別在哪里,然后讓我吹著試試。我興奮地拿起口琴,認認真真地吹了起來,那美妙的音符變成了五彩氣泡從口琴里飄了出來,動聽極了。
海豚先生鼓勵著我。
我點點頭,然后閉上眼睛,全神貫注地吹著口琴,那動聽的琴聲把我自個兒都陶醉了,不管我怎么吹,都能吹出一支動聽的曲子。
“知道為什么這么好聽嗎?因為這全是你用心吹出來的。”海豚先生笑著說。
我想這次可以好好地在音樂課上表現一翻了。告別了海豚先生,我帶著口琴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第二天的音樂課上,我特意提出想為大家表演吹口琴的節目,好多同學都捂住了耳朵。我忘乎所以地吹著口琴,等我吹完后,班上的同學們都驚呆了,許久他們才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戈迪,你簡直是個音樂天才,太棒了。”
同學們把所有的贊美都送給了我,而且大家要求每節音樂課都要我表演一下吹口琴。我的自信心終于又回來了,沒想到與海豚先生一次偶然的邂逅,竟然讓我擁有了一技之長。為了感謝他,我再次去了海灘邊,可是任憑我怎么尋找,也沒有再找到那家“海豚口琴店”。我想也許我的歌聲感動了大海,于是她派來了使者海豚先生,教會了我吹口琴這個本領。于是每到傍晚,我會對著大海,吹一會兒口琴,用最美的琴聲來報答她給我的恩賜。
(千子編輯)
相關熱詞搜索:;口琴字口琴字篇二
口琴演奏型態很多,除了獨奏外,也包含二、三、四、五重奏,及大小合奏,旋律的主聲部上除了由獨奏類口琴擔綱外,還有和弦部、對位和聲部及低音部,必需由一些特殊制造的口琴來演奏,如此才能層次分明,達到更高的演奏水平。
一. 和弦口琴(chord harmonica)
顧名思義,和弦口琴的作用是吹奏和弦,琴身較長。和弦口琴一次可吹奏出八個音,簧片數量在眾口琴之中是最多的,其吹音在座板下,吸音在上,每一個簧片都有覆有膠片,用來分隔吹、吸簧片的進氣。大部份的和弦口琴都分成獨立上下兩支,有些廠家會特地以鉸煉把兩支口琴連接在一起。這種口琴能造出獨奏類口琴如何苦練技巧也無法媲美的和聲效果,是口琴社團、樂隊的必備之一。
二. 低音口琴(bass harmonica)
顧名思義,低音口琴主要擔任樂團內最低音的部分,口琴較重,有單音簧或雙音簧發聲的型號。倍低音(double bass)是雙音簧的那種,其上下簧片音高相差八度。低音口琴的音色低沉、渾圓、厚重,負責襯托旋律和穩定樂曲的節奏及速度,是口琴社團、樂隊的必備之一。
三. 銅角口琴(horn harmonica)
銅角口琴分為高音銅角(soprano horn)和中音銅角(alto horn)兩種,單音簧發聲,只有吹氣音而沒有吸氣音,其管筒狀的蓋板與木格琴身營造出像木管或法國號似的音色,甚至有編曲者把管樂部份編給銅角口琴來吹奏,但它并不適合用來吹奏快速的旋律。這種口琴音色清亮而圓潤、純凈而特殊,可用手做振音效果,是口琴社團、樂隊的必備之一。
合奏類口琴在制作上較一般獨奏類口琴復雜,工料成本高很多,絶大部分合奏類口琴的琴格是膠制或木制的,而近年廠商較傾向生產膠制琴格代替木制琴格。
購買合奏類口琴的朋友請注意,此類口琴的價格高昂,往往比一般復音、半音階、十孔口琴高出幾倍至十幾倍不等,雖然中國制造的合奏類口琴在價格上非常吸引,但始終在品質上很不穩定。選購的朋友最好本身對口琴已經有一定熟識,懂得靈活運用一般獨奏類口琴,而且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樂理基礎,這樣才能加以善用這些用于樂團合奏或大型演出的樂器,把口琴真正打進國際舞臺上。
口琴字口琴字篇三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口琴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口琴種類介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這可以說是中國乃至亞洲最流行的一類口琴。復音口琴一般有16到28孔,其中以24孔為國內最常見品種。日本復音琴又常見21孔。復音琴孔分為上下兩排,一般吹奏時,同一孔中上下兩個簧片同時發聲。由于兩個簧片振動頻率有細微差別,同時振動會產生物理上叫做“拍”的現象,表現為聲音強弱的周期性變化,也就是所謂的“震音”。這也是復音口琴在國外被稱為“tremolo”的原因。重音、回聲口琴可認為是復音口琴的變種,同屬于復音類。前者上下兩個簧片成八度關系,音色豐滿圓潤;后者具有筒形的琴蓋板(琴殼),具有獨特的共鳴效果。復音口琴有不少于12個調子的產品,最常見的調子是c,另外a調的也比較多。c調琴音域比較高,有時會顯得刺耳。一般認為a調琴的音域最接近人聲。另外,同時持兩把調子相差半音的口琴可以演奏半音階,實現轉調。具體不多說,請參考相關資料。
半音階口琴是比復音口琴更加嚴肅一些的樂器。完整的半音階,最大可達四個八度以上的音域,使得誕生時間并不算長的半音階口琴在正規樂器中占有一席之地。雖然不是傳統交響樂團中的正式成員,但在許多口琴大師的努力下,半音階口琴在室內樂等領域已有一定地位,國內外亦有以半音階口琴為主音,由和弦、貝司口琴等組成的樂團活躍。常見的半音階口琴為一孔四音,吹吸音成二度關系,按下變音鍵則每個音都升高半音。至于孔數則有8、10、12、14、16等多種,音域為二到四個八度,大部分為c調。由于可以演奏音域內的所有半音,此類口琴適合演奏比較復雜的樂曲。半音階口琴的學習門檻比復音琴要高一些,一方面是樂理上的難度要大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吹奏難度上的原因:演奏半音階對氣息控制的要求比復音高得多,同時要求用氣、移琴與按鍵的嚴格配合。另外,由于生產工藝、成本等原因,也有部分廠家生產一孔兩音的半音階口琴。常見的有國產的24孔48音琴,日本產的17孔、22孔琴等。還有一類獨特的半音階口琴,類似復音琴有兩排孔,上面一排比下面一排高半音。一般認為,一孔四音的設計比較正規。據我所知,比較知名的演奏家中尚無選用后面兩種琴的先例。
這是歐美十分流行的一類口琴。由于最常見的類型具有十個孔的緣故,布魯斯口琴又叫十孔口琴。此類口琴一孔兩個音,多使用ritcher調音方式——低音沒有4和6,卻又有兩個5。這樣的設計原本是考慮到民族音樂的需要同時可以演奏一些和弦而產生。但是壓音(bending)技術的出現,使得原本缺失的音能夠演奏,同時也給布魯斯口琴增添了獨有的魅力,甚至可以說,這是布魯斯口琴之所以成為布魯斯口琴的原因。這恐怕是設計者當初萬萬沒有想到的。此類口琴的特色在于它的小巧和獨特的音色,是一種極為“人性化”的樂器。在布魯斯音樂中,此類口琴具有和吉他比肩的地位。除此之外,布魯斯口琴還很適合演奏一些具有民族風味的曲子。此類口琴學習的難度比復音也要大一些,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壓音技術的靈活運用需要長期的練習,同時布魯斯口琴獨特的樂理也需要花一些精力來學習。
這些都是我沒吹過的口琴,因而我對它們的了解不會超過字面以及照片的程度。不過由于它們需要在樂團中使用,一般愛好者學這幾種口琴的比較少見。
1. 重點在于左手以虎口處夾住進口口琴的琴身的中央,其余四指盡量并攏,掌心蜷曲成一個音室置于琴身后方。
2.右手以拇指和食指捻住右琴緣,其余四指也是盡量并攏,兩掌心相互呼應,并類似向遠方呼叫一般。
3. 左右兩手腕關節應該可以自由同時左右橫移,但不要讓手臂也隨著移動。
4. 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左手掌不要馬上包住琴身后方。且四指與口琴呈平行方向,如此才能留出一個可以讓口唇滑行吹奏的通道。
5. 兩肩自然下垂不要僵硬,兩臂內緣稍貼向身體才不會到處晃動,不管是立姿還是坐姿,上半身應該挺直切勿彎腰駝背,兩腳張開與肩同寬,放松身體的肌肉,保持在可以隨時準備的彈性狀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吹口琴時,我們建議初學者動手不動口,用手來移動口琴,不要以口來帶動琴。
口琴的吹奏姿勢如果不佳,除了會影響吹奏的順暢以外,看起來也不太雅觀。
《坐姿》:
1.以坐姿吹奏時,頭要正,腰要直。
2.雙腳自然張開與肩同寬(比較適合男孩子),女孩子建議雙腳靠攏比較好。
3.切記勿前傾后仰,不雅觀事小,若影響呼吸器官事大。
4.兩手肘自然下垂,稍貼身體,不要平張。
《站姿》:
1.以站姿吹奏時,頭也是要正,腰要挺直,不可彎腰駝背。
2.雙腳自然張開與肩同寬。
3.兩手肘自然下垂,稍貼身體,不要平張開來。
4.身體不要前傾后仰。
在這里,要提醒您一件很重要的觀念,一般我們看到復音口琴的口琴樂譜,大多采用簡譜,若使用五線譜來記譜的話,樂譜上實際音高將與口琴音高相差八度。從上述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果,口琴的低音do,其實等于鋼琴的中央do,換句話說,口琴的音高比鋼琴還高八度(這也是有些人會覺得口琴的聲音偏高偏尖之故)。
這時候則唱si si do re re do si la,而首調唱名法,則是以該音在該調性中扮演的音階位置來唱。
由高音譜號構成的譜表稱為高音譜表,如下:
位于第二線上的音為g:
這個g為半音階口琴簡譜記法中下一點的g,即12孔半音階第三孔g。
由低音譜號構成的譜表稱為低音譜表,如下:
通常低音譜號為吹bass者所使用,不過半音階口琴常與鋼琴合作,可以多了解一下。位于第四線上的音為f。
一、四分音符
在此處,“一拍”的打法為以腳或手“下上”,在打拍子過程中默念“1、2、3、4”,記住速度不可忽快忽慢。
二、八分音符
與四分音符不同的是,此處下與上的動作各代表半拍。
三、16分音符
↓ ↑ ↓ ↑
此處拍子的打法是,前兩個16分音符構成的半拍在“下”這個動作完成,后兩個16分音符的半拍在“上”這個動作完成,而每一個個別音符賦予“1、2、3、4”的名字,當動作往“下”的時候,默念“1、2”,往“上”默念“3、4”,這樣就可以精確的打出16分音符的拍子。
嘴半張開,嘴唇往里收一點,嘴角往兩邊扯。對著鏡子看一下,是兩腮的肌肉將嘴角拉開,(小編對著鏡子照了一下,居然發現嘴有點歪,不過比央視主持人高博還好點,如果你練習單孔含法已經很久了,現在練多孔可能要麻煩一些,因為含單孔是嘴唇有圓和窄的趨向,而含多孔則是扁和寬的趨向。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含琴要“寬”不要“深”。當你把琴放進嘴里的時候,嘴唇是往牙的方向收進來一些的,而不是往外伸出去的,當你含到七孔或九孔的時候,你甚至能感到冰涼的琴格貼在了你的臉上(希望不會是因為小編的臉蛋比較胖才有這種感覺的)。
如果你按我說的去做了,說明你已經掌握了正確的嘴型。試一下,你現在保持嘴型不要動,體會一下兩腮的肌肉有沒一點酸酸的感覺?什么,沒有?那還是沒找到正確的嘴型,來來來,和我一起做做面部保健操:“半張嘴,牙不動,拉嘴角,收嘴唇,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現在有感覺了?那好,我們就接著往下講。
當你已經領會了我前面說過的嘴型,現在輪到舌頭出場了,舌頭在復音口琴演奏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先別問我到底是什么用處,也別問我以后怎么用,先讓它出來干活)。讓舌頭從后臺慢慢來到前臺,舌尖往左靠,對著鏡子看一下,把舌尖放在嘴唇左半邊的中間位置(注意不是最左邊的嘴角),然后把琴送進嘴里,試著吹一口長長的氣,這時候可能會有兩三個音同時響起來,嘗試著調整舌頭的位置,或者稍稍收一點嘴角,直到只剩右嘴角發出一個清晰的單音為止。你做到了嗎?做到了!那好,別急,還沒有完成。你保持姿式別動,尤其舌頭不要動,再長長地吸一口氣,聽聽發出了幾個音,如果也是一個清晰的單音,嗯,這才算完成了這一步。
有同學問了,“我的舌頭習慣放在右邊不習慣在左邊怎么辦?”嗯,這個問題有個性,那你就把琴也反過來拿,讓高音在左邊低音在右邊好了。問:“反過來拿琴對以后練習有什么影響嗎?”嗯,小編覺得沒什么影響,日本復音口琴大師齋滕壽孝先生就是這么拿琴的,這位同學你好好練,說不定以后會成為中國的一位復音口琴大師。
又有同學問:“到底要含幾孔?”嗯,先從含五孔開始練,要練到含九孔為止。這個過程要很長時間,別著急,慢慢來。
練發音之前復習一下前面的課程,前面兩步你都做到了,現在就開始練發音。(有兩個同學在下面小聲嘀咕,說小編又不是講聲樂課,干嘛要練發音?這兩個同學小心罰你出來練100遍)。安靜!我們開始練中音區的音階。
讓你的右嘴角對準24孔復音的第10孔含好琴,堵好左邊的孔,開始吹“do”和“re”,輕輕吹氣是do,輕輕吸氣是re。(又有同學開始騷動不安了,“別的老師和教材上都是講從第九孔開始吹do,小編為什么要講從第十孔開始啊?)(稍安勿燥,這就是小編教學的獨到之處,同學們開始練習的時候,你可能無法體會到你的右嘴角到底是露了一個孔還是兩個孔,你也無法保證你的舌頭位置完全準確地堵住了左邊的幾孔而只留下了右邊的一孔,所以我要教大家先把右邊露出兩孔,這樣做,會使難度下降若干倍,小編好心為大家考慮,同學們不許私下議論小編)。
好,再把琴移一格的距離,這下先輕輕吸氣是re,輕輕吹氣是mi,再把琴移一格,就會發出mi和fa。
兩個音一組,開始練,di-re;re-mi;mi-fa;fa-so;so-la;再移一格出來的是la-do再把琴移兩格,出來的聲音是ti-do。這個地方要注意,la-ti-do這三個音的排列和別的音不一樣,一定要多加小心。
如果要吹一個完整的音階,那就是這樣,先吹di-re,一次移兩格吹mi-fa,再移兩格so-la,再移兩格ti-do(這次是先吸后吹的哦)。開始不要一邊移琴一邊吹,要兩格兩格地移動琴。
有同學問了:“為什么要講這么麻煩?”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孔距感,少出錯音,早日練出干凈的單音來,并為今后練習八度和聲打下堅實的基礎。盡管你水平很高,也很難準確地知道你嘴角露出的兩個孔是mi/fa還是fa/so,只能靠長時間地訓練,培養出一種感覺,就是我們所說的“孔距感。
1、什么是分解和音。分解和音又稱分析和音、分散和弦,是綜合八度、五度、三度和音奏法交互演奏所構成的一種獨奏技法。說的形象一點,分解和音奏法就如同演奏手風琴、鋼琴時,右手彈主旋律、左手伴奏一樣。只不過在口琴上是利用舌頭及含孔口形的`位置變化來完成的。
2、分解和音的演奏效果。讓人聽起來就好像有兩人在同時吹奏,一個人吹主音、一個人吹和弦。
3、分解和音的奏法。右唇邊吹主音、左唇邊根據主音下邊的和音按八度、五度、三度把口琴推進推出吹和音。完美的和音要做到兩點:一是主音正常進行,不可被舌頭影響而又雜亂或中斷;一是和音的進行必須清晰,而不是似有似無的雜音。
4、高音分解和音。前面講的是低音分解和音,即和弦音為低音。高音分解和音與低音分解和音的原理相同,差別只是主音由右邊移到左邊罷了。要熟悉高音分解和音先要掌握“高音伴奏奏法“。
5、交流分解和音。低音分解和音與高音分解和音并用。低音分解和音奏法的使用較常見,但根據樂曲的需要同時加入一些高音分解和音會別有情趣。
1、八度、五度、三度和音是基礎。我國著名口琴家石人望對如何吹好分解和音有過精辟的論述:“分解和音首先要吹好八度和音、五度和音、三度和音。牢記吹八度、五度、三度和音的口形位置,口形位置不準確直接影響分解和音的效果。在練習八度、五度、三度和音的過程中,本人感到要特別注意五度和音。原因是八度、三度和音的音準好掌握,而五度和音的含孔與音準有些難度要多下功夫,就會水到渠成。
2、三度和音含孔的選擇。無論低音分解和音或高音分解和音,有一點需要注意,這就是三度和音奏法有兩種選擇:一是新式三度奏法、一是舊式三度奏法,演奏者可根據個人的習慣認選一種,也可兩種并用。我的感覺是單獨吹奏“低音分解和音”或“高音分解和音”時以新式三度和音(口含五孔舌蓋左邊兩孔)較好,這樣也方便后面的單音加伴奏。
3、交流分解和音奏法。由于低音分解和音與高音分解和音是截然相反的奏法,在進行兩者交替演奏時舌頭忽左忽右就帶來很大難度,故而在進行交流分解和音吹奏時,三度和音的奏法應以舊式三度和音奏法為佳。
(1) 以左手的虎口挾緊琴身,由拇指及食指扣住,其馀三指自然并攏于后。
(2) 右手的根部緊貼住左手掌的根部,兩手拇指相疊,其余四指靠攏并微微翹起然后整個向左手掌包住,兩手掌外緣也互相貼合,盡量不要有太多的空隙出現。這時吹出來的音色便有一種包住、暗暗的感覺。
(3) 左手固定不動,以掌根為中心,右手向外張開,但兩掌根卻不可分離,張開角度不需很大,以免太費力,這時吹出來的音色又會變成很明亮的感覺。
(4) 做手振音時,不斷的反覆第2及第3的步驟,我們就可以聽到明暗交替的振音效果。
(5) h.c代表兩手掌合起來,h.o代表兩手掌打開,而手振音就是h.c與h.o兩者同時連續動作。
(1) 手振音的振動頻率不宜過慢,否則效果不好。
(2) 五指如果無法并攏,也會影響到振音的效果。
(3) 初學者在練習時,可能會發生手腦不能并用的問題;例如:運用手振音時就忘記了吹奏,想要認真吹奏時卻又不能將手振音用的很順;另外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手振音常會跟著旋律忽快忽慢,這些都是要盡量避免的,只要初學者多加練習即可克服。
常犯的錯誤手振音:只動上半部手指,但對于實際造成振音效果的手掌卻無任何開合動作;所以不論我們花多大的力氣,也只是徒具其形,而未見其義,改進的方法就是把兩手掌接合處當作中心點,然后整個右手掌作開合動作,但左手掌要緊握住口琴,并制造一個共鳴的音室。
口琴字口琴字篇四
;那一天上午,我乘坐305路公交車去拜訪一位朋友。途中,上來一個戴眼鏡的女孩。她在我身邊的位置上坐下,然后從背包里掏出一把口琴來。
口琴是屬于童年時代的回聲——我靜靜地欣賞著她的吹奏,車窗外那繁華的街市,在我的眼中漸漸迷離了。我的心,仿佛又飛回那綠油油的,開滿或粉或白花兒的豌豆地。
此時,跟我一樣被迷醉的乘客好像還有很多。有些乘客,則朝女孩投過來一些好奇和羨慕的目光。
趁她換奏的間隙,我問她:“你吹得很專業,你是學音樂的嗎?”
那一段日子,我的耳邊總感覺有隱隱的口琴聲在響動,心情也一直是愉悅的。我想,這個女孩參加比賽的成績無論如何,都是值得贊美的。因為,她已經從別人眼中贏得了尊重。這是生活賜予的最高的榮譽,是任何成績都無法比擬的。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