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書房字篇一
;我可以沒有別的,但必須有一間書房
我在里面可以做夢,或者失眠
可以在黃昏,瞥見黑夜如何使白天繳械
窗外的風再猛烈,也攪亂不了我的呼吸
我必須一個人待著
這古老的孤寂,多么令人感到安慰啊
我發現,白墻上的所有裂縫
都是一個白頭翁的皺紋——
我竭力向它打探,這樂譜吟唱的弦外之音
我常盯著地面,它早已把塵埃當作朋友
把我的腳當作下棋的棋手
它布置的殘局,常使我感到惱火——
它總能算出,我與世界的和解還差幾步
只要書架上的書,在堅持是非
我在書房中就有做不完的事
(林冬冬摘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月亮已失眠》一書,視覺中國供圖)
相關熱詞搜索:;書房字篇二
下聯:得意處,玉堂金馬醉春風
上聯:室雖陋,但有文房四寶
下聯:人縱微,然憑正氣一身
上聯:昨夜讀書,瓦雀聞香化鳳
下聯:今朝洗硯,池魚吞墨成龍
上聯:春亦多情,鳥向枝頭催筆意
下聯:人共得意,梅從窗外放詩懷
上聯:室有余香,謝草鄭蘭竇桂樹
下聯:家無長物,唐詩晉字漢文章
上聯:染翰揮毫,字外功夫能自得
下聯:撫琴弄曲,個中滋味有誰諳
上聯:修竹茂林,五夜燈光照畫室
下聯:奇花異卉,四時墨韻潤樓臺
上聯:樂以忘憂,行現在可行之樂
下聯:書能益智,讀平生未讀之書
上聯:學海無涯,萬里航程千里志
下聯:光陰有限,三更燈火五更雞
上聯: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
下聯: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
上聯:做數件可流傳趣事消磨歲月
下聯:會幾位有見識高人談笑古今
上聯:瀟灑謝紅塵,滿架圖書朝試筆
下聯:光明生玉葉,一窗風月夜彈琴
上聯:到門莫問姓名,花草一庭欣有主
下聯:入室自分雅俗,圖書四壁可留人
上聯:東廬書聲,西園琴韻
下聯:南山竹雨,北嶺松風
上聯:半榻茶煙,一簾明月
下聯:三間茅屋,四壁圖書
上聯:杜甫草堂,清風瘦月
下聯:石濤畫稿,響水奇峰
上聯:花鳥魚蟲,陶情養性
下聯:琴棋書畫,益壽延年
上聯:花竹滿庭,四時生趣
下聯:作畫如癡,愛書如命
上聯:室中寫意,野外寫生
下聯:學士青蓮,尚書紅杏
上聯:中郎綠綺,太史黃庭
下聯:吃墨看茶,聽香讀畫
上聯:吞花臥酒,喝月擔風
下聯:好花四時,明月千古
上聯:山水幽深,襟懷妙遠
下聯:詩書夙好,心氣和平
上聯:山徑摘花,春初釀酒
下聯:竹窗留月,夜半評茶
上聯:廣交天下名人雅士
下聯:博覽世間妙畫奇書
上聯:四座春風,藹如瑞玉
下聯:一樽秋月,淡比晴川
上聯:遠峰一角,奇書半床
下聯:閉門自精,開卷有益
上聯:垂露在手,清風入懷
下聯:有興賦詩,無心酌酒
上聯:書山探寶,聯海泛舟
下聯:研史鑒今,寒窗古月
上聯:觀云聽雨,奇石空潭
下聯:雪后尋梅,霜前訪菊
上聯:勇排學海千層浪
下聯:敢躍書山萬仞峰
上聯:窗竹影搖書案上
下聯:山泉聲入硯池中
上聯:窗臨水曲琴書潤
下聯:人讀花間字向香
上聯:窗含春色墨生艷
下聯:筆吐真情詩出新
上聯:窗對青山門對柳
下聯:胸藏遠志壁藏書
上聯:洗硯新添三尺水
下聯:藏書又布五重峰
上聯:珍藏今古書香久
下聯:獨愛竹梅品格高
上聯:胸藏萬匯憑吞吐
下聯:筆有千鈞任翕張
上聯:胸羅文史盡人見
下聯:腹有詩書曠世珍
上聯:讀書心細絲抽繭
下聯:煉句功深石補天
上聯:愛看春山疑讀畫
下聯:靜研古墨試聽香
上聯:談詩客至風生座
下聯:論畫人歸月透簾
上聯:筆墨縱橫生雅趣
下聯:胸懷坦蕩自逍遙
上聯:筆底一詩能撼世
下聯:硯池半面可容天
上聯:筆硯常存無限樂
下聯:書齋獨坐有心人
上聯:筆老詩新疑有物
下聯:格高氣俊好傳人
上聯:筆花墨寶聚一榻
下聯:警句名篇閱萬年
上聯:筆舞行云書赤壁
下聯:池研潑墨寫黃山
上聯:筆帶風云春不老
下聯:心懷日月韻獨奇
上聯:座滿春風書帶翠
下聯:夜臨光月劍浮青
上聯:素壁有琴藏太古
下聯:虛窗留月待吟詩
上聯:能揮五色生花筆
下聯:必是十年面壁人
上聯:瓶花落硯香歸字
下聯:窗竹鳴琴韻入弦
上聯:涂成蕉葉風猶綠
下聯:點到梅花筆亦香
上聯:酒香暗度梅香陣
下聯:心跡常游墨跡間
上聯:調好墨香籠古跡
下聯:撥明燭蕊照真藏
上聯:真抒情意多文采
下聯:苦練筆功達自然
上聯:倚枕舊游來眼底
下聯:掩書余味在胸中
上聯:著書臺迥名繁露
下聯:入畫山多學富春
上聯:著書不向時流說
下聯:得句難為俗者知
上聯:著書慣作驚人語
下聯:對酒常存敬客心
上聯:清茶飲后神皆爽
下聯:佳句拈來夢更香
上聯:清新雋永詩書氣
下聯:樸素天真翰墨情
上聯:宿雨暗滋書帶草
下聯:春風光報墨生花
上聯:靜觀書畫精神爽
下聯:閑逗孫兒樂趣多
上聯:雅言不在詩文外
下聯:琴德原超絲竹間
上聯:雅齋翰墨溢香氣
下聯:長廊芭蕉聽雨聲
上聯:賦成猶夢橫江鴨
下聯:書罷應籠泛渚鷗
上聯:瀟灑自如書卷氣
下聯:恢宏不羈大家風
上聯:蓄得奇書勤閱覽
下聯:攜來舊友喜同游
上聯:墨海名流集翰苑
下聯:書林精品聚齋門
上聯:墨花點筆濃云黑
下聯:瑤草入簾春雨香
上聯:墨池煙靄花間露
下聯:茗鼎香浮竹外云
上聯:墨池水暖煙波壯
下聯:畫室春濃氣象新
上聯:墨寶筆花聚一榻
下聯:佳篇警句勵千秋
上聯:蕉分新碧侵書架
下聯:茶帶余香入硯池
上聯:藜火光聯書案月
下聯:墨花香蘸硯池春
上聯:藤根揉就充書架
下聯:蕉葉斜分作硯田
上聯:藏書萬卷可教子
下聯:買地十畝皆種松
書房字篇三
幾時注意了一下自己的書房,發現陳設很普通,沒有什么值得駐足的地方。書房是看書寫字用的。的確不需要什么華麗的擺設。
曾幾何時,我因書房的位置發愁總想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只是位置時間長了就不喜歡了。書房讓我感到很溫暖,一支筆。一本書(電子書也好)。一杯水。就能讓我待上好幾個小時,感覺很充實很愉悅。忽然在其他的時間里看見了馮冀才的書房,他的`書房的確是最經典的。
之所以經典是因為上小學的時候學的那篇珍珠鳥,我至盡沒忘記(可能是因為初中有學一遍)。書房枯燥,只散發著古板,呆滯。零散的書籍和胡亂的紙張,仿佛是沙漠,沒有生機。朋友送他一對珍珠鳥,一公一雌。他將珍珠鳥夫婦安置到了一從落葉滕本植物中的小房子里,之后不去打攪它們。時間長了它們有了小珍珠鳥,小珍珠鳥與自己的相處細節一一展現在課本。看過后只是感覺奇妙,小鳥那么膽小竟然和人成為好友,自己也希望能像作者一樣與鳥兒親近。是的這種希望來自于人類對自然的眷戀,是的這種眷戀也是自然對人的某種方式。珍珠小鳥來自于自然,人類也來自于自然,即使現在離開了誰不會想念自己的故鄉。
題破山寺后禪院中: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被作者巧妙的引用為“書房花木深”再來書寫自己的書房。在書房里種些花,種些草,再擺上木制的椅子。鮮花要少,綠葉要多。似乎又聞到了一絲清新,那是自然的味道。不要擔心書房會變成花房,甚至懊惱自己沒有心思寫些東西。在書房里寫作是思想在宣泄,那花那草會讓靈感一點一滴的疊加。你永遠不會忘記那種滋味。
書房字篇四
;新居有明晰的格局,三室兩廳帶廚衛。這個“三室”里,就有一間12平方米的小房間,設計格局明確指定是書房。當初看房時,我就在這塊地站得最久,腦子里開始浮現書房的美麗藍圖。
我首先自己設計了一張書桌,而舍棄了市面上流行的時尚書桌。在沒有門窗的那面墻,我讓木工做了個長十米,寬一點五米的書桌。我說了半天,木工師傅搔著腦袋想了半天,也沒搞清這么大的書桌是裁縫師傅的工作臺還是白案師傅的案板。我告訴他,按擴大的書桌模型做就對了。
書架在我眼里就是個儲柜,是那種無聊的人供著書顯示學問讓人觀賞的東西。自己喜愛的書,只有放在自己工作時能隨手摸到的地方,才是最舒服最親近的距離。當我坐電腦前需要它時,不用眼睛尋找,憑感覺就能知道它在哪里。所謂的“案頭書”,大概就是這意思。案頭書,必須要跟上主人的工作節奏,用如膠似漆的關系來形容也不過分。只是我的案頭書比較多、比較雜,要相對比較大的地方安放。
書架,是我放置閑書、舊書、破書的地方。所謂閑書,就是想起來才會去看的書,再就是被我近乎遺棄的書。這類書,有一種是我早年購置的,許多書基本上是參考了公知或評論家或書商的意見后購買的。我有了點兒學問才明白,購書,可以不參考任何人的意見,而要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去配置。購買文學類書籍,則像是找愛人,必須是自己愛慕并對書的內容有觸電感的書。作家或作者是不是名家并不重要,有沒有獲過獎更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讀進去,能理解能交流,最后愛上它。
閑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作者的贈書,這部分渴望被閱讀的書,基本沒什么營養,卻是有紀念意義的書。這些書被陳列在書架上,被形象化了,讓人不經意間想到一個人,一些事。
因此,我設計的書架也是龐大的,掏空了書房臨門的那面墻,讓書架有超大的容量而又不那么顯眼。偶爾被采訪,希望攝像機掃到的是書房里忙碌的人,而不是書架。書架實在代表不了什么,你有沒有真才實學,跟藏書的豐富沒多大關系。
在書桌的對面,我放了一張小巧的沙發床。這不是為客人準備的,書房不會考慮客人,那是客廳的事兒。沙發床除了臨時睡一宿,更大的功能是躺在上面思考。有人喜歡散步時思考,有人喜歡坐在車上思考,有人喜歡蹲馬桶上思考……而我,喜歡躺著思考。躺著思考容易睡過去,不用擔心,真正在思考的人,是睡不著的。
書房的地面,我比較講究,鋪上了加厚的環保木地板。我經常整理書籍,而且上癮。整理書籍是很累的活兒,都在地板上完成。每隔一陣子,感覺自己的知識結構需要調整,我就得重新整理自己的藏書,腦中的計劃,需要調整閱讀來定型。人,除了看書,跟書建立感情,那就是摸書。從這本摸到那本,有愛撫的意思,也有家有隔夜糧的一份充實和滿足。
整理書籍,我一般就在地板上享受這個過程,我可以爬著摸、可以滾著摸、可以躺著即興翻閱。這是個自由自在、丑態百出的過程,只有在自己的書房才那么怡然自得。我很多不經意的閱讀,都是在地板上完成的。偶有意外的發現,會以驚人的速度,將一本書的內容掌握。有些書,你也許平時閱讀要拖很長時間,但整理書籍時,閱讀量卻是驚人的。
我的沙發床枕頭邊兒,是堆放新到報刊的地方。我每年都會訂閱一些自己需要了解的報刊,這個工作與訂牛奶是一起完成的。網絡時代,網絡并不能代替報刊閱讀,手機更不能。網絡信息不夠精粹,也不準確,更談不上權威。手機基本上是玩具,而且是很壞眼睛的玩具。
我專心翻閱報刊,大多是飯后或外出歸來的間隙,心緒不是特別寧靜的時候。翻閱報刊能讓我很快安靜,心緒平復,進入工作狀態。看報刊談不上是一種深度閱讀,但卻是更新一個人知識和視野的捷徑。對于寫作的人來說,文筆老化是很常見的。用上世紀的語言,寫本世紀的事情;90后還在用70后的對話方式。這樣的事情,在獲獎小說中也出現,非常可笑也非常可怕。
她從不與我共享書房,而將自己的東西搬到臥室,經常在陽臺上看書備課。
有客人來,妻子就趕緊帶上我的書房門,笑著說:“見不得人!”家里見得人的地方是客廳,那是妻子親手設計的,按潮流走,按人的面子設計,我沒過問。
妻子知道我在這“見不得人”的地方是充實的、快樂的、健康的,她每天放學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輕輕推開我的書房門,瞧我一下,然后放心地忙自己的事情。
男人的心鎖在書房里,是最安全的。男人的靈魂安放在書房里,是最干凈的。
有了自己的新書房以后,我更注意自己的閱讀質量。進出書房的書,是經過嚴格選擇的,進出書房的人,也是嚴格選擇的。吃糧要吃粗糧,讀書必讀精品。因此,淘書越來越困難。有太多流行的當代名著,都被我擋在了書房之外,因為不符合我的審美觀,別人說了也白說,評了也白評,我的書房我說了算。
書房不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也不是談事情的地方。我不需要任何人以參觀書房的名義,來證明我的學識和高雅。也許,書房很容易成為虛榮者的名片,掛幾幅也許自己根本看不懂的名人字畫,放幾本自己根本沒讀過的流行經典,擺一堆價值不菲的精裝書,很容易將自己包裝成學者和雅士之流。這樣的人,最喜歡客人參觀他的書房,動不動就在書房里招待朋友。
我的書房,除了幾樣丑家具和書,實在沒什么好看的。
因此,我到任何人家里做客,不輕易走進別人的書房。主人主動邀請我參觀的,我不會去。不讓我參觀的,我懷敬畏之心不去。
我認為,男人的書房如少女的閨房一樣,應該是世上最私密的地方。
那是一塊心靈的棲息地!
責任編輯:子非
相關熱詞搜索:;書房字篇五
;藏書如山積,讀書如水流,山形有限度,水流無時休
書房聯是寫給自己看的,書房是讀書人的心靈凈土,不管世事如何紛紜,在這里,讀書人總能獲得只屬于自己的寧靜。書房聯不擇字體擇內容,要能反映出主人的襟抱、志向、學養,要能激發主人求知深思的勇氣和意志,要耐讀,文、字皆應耐讀。書房聯,其實就是讀書人懸于壁上最喜歡、最耐讀的一本書,有的時候就是這位讀書人的一生。
小篆
素壁寫歸來,斜風細雨時候
瑤琴才聽徹,高山流水知音
作者:1026小白龍
李尋點評
李尋,文化學者,《休閑讀品》雜志常務副主編,著有《酒的中國地理》,編輯《休閑讀品》書法類專輯七期。書法發燒友,曾訪名碑半天下,深知英雄無幾人。
行書
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
作者:399四大行書
賈興隆,字自靖,別署覺非居、餐菊齋、有蘭居。男,1967年生人,祖籍甘肅隴西,現役公務員。
自述: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第五屆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甘肅省硬筆書法協會第八屆副主席。中書匯學苑輔導老師。作品及文論發表于《書法報》《鋼筆書法報《中國鋼筆書法》《寫字》等報刊或專欄推介;成功策劃主辦定西市首、二屆硬筆書法大賽;出版《興隆硬筆書法存稿。
李尋點評
此聯筆法嫻熟流暢,章法精到,書風典雅。上下兩聯左右對稱的字,上聯大的下聯則略小或瘦一些,如“茶”大“書”小,“能”大“亦”小,等等。最后兩個字端莊穩定,大小接近,收住全聯。此聯堪稱“法帖”級的。
隸書
琴彈仿佛曲,畫寫模糊圖
作者:13光榮大地
李尋點評
此聯寫得甚好,還在編輯的過程中,我們的一位編輯就想要收藏,趁著光榮大地老師來雜志社共同審稿時,“訛”他又專門寫了一副。光榮大地老師書學功底深厚,書學淵源駁雜,這幅字里有漢隸、秦隸的影子,更多是他的創造,古樸,但靈動,動感十足,如起首“琴”“畫”兩字的橫畫,參差有度,如行云流水一樣自然,非頂級高手不能為也。
楷書
垂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
作者:13光榮大地
李尋點評
此聯字形刻意拉長了,似一位清癯的老學者,飽學之士,有些狷介,但天真罄露。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筆畫加了一些修飾性的語言,比如說捺腳,那種類似高跟鞋的形態,很顯然有些刻意,但也增添了一些看點,偶一為之,似無不可。
行書
興逐孤云外,心隨還鳥泯
作者:35871陳哥
李尋點評
瀟灑流暢,不拘小節,落款處“魯”與“隨”字擠上了,“聯”與“句”字之間居然被“還”字的“走之”偏旁隔開了。從常規寫法上講,當是病筆,但從全聯的風格看,倒也無不可,瀟灑之人不拘小節嘛!
楷書
滄海六鰲瞻氣象
青天一鶴見精神
作者:3257林勇東
林勇東,男,生于1977年,廣東省潮汕揭陽市人。
自述:從小喜歡書畫,書法導師為“中書匯”光榮大地老師、天馬行空老師,田英章老師、許集厚老師,以及其他古賢書家,善長歐楷,兼修二王行草,望各界書友指導。
李尋點評
全聯工整,看得出作者下了很多功夫,但田英章老師的字太過完美,如果對照田字,學書者的字總有不逮之處。下聯上面三個字小,下面四個字大,顯得頭輕腳重。作者如再寫一寫漢簡,或懷素、張旭的狂草,或能有助放縱筆意。
下款“于深圳,林勇東”不合適,完全可以改成“深圳林勇東”或者“林勇東于深圳”,如再加上齋號名號,則更“文化”。
隸書
魯公椽筆,聱叟雄文
作者:3112徐之善
這是懸于武將書房的對聯吧!
小篆
筆弱多行燕趙地
辭窮重讀古今書
作者:38304墨妍
徐理,女,39歲,上海人,自由繪畫教育。
能寫出這種字,筆力已經不弱了,“古今”兩字橫平豎直、方折有力,有燕趙之風。
大篆
大江東去,諸法西來
作者:2694子墨
朱其巍,字子墨,別署九溪山房、青溪草堂。
自述:初以顏楷入門,后有幸進入中書匯種子軍,受教于光榮大地老師、天馬行空老師,鐘情篆隸,雖小有收獲,亦不免貽笑方家。
李尋點評
好聯好字!大河天來,粗臠大塊,泥沙俱下,新思想、新潮流涌動時就是這么一種狀態。能干書房懸此種風格聯者,必為時代潮頭風云人物也!
隸書
書從疑處翻成悟,學到窮時自有神
作者:819淡然一笑
李尋點評
此聯工整到位,隸書標準規范,流露出濃厚的書卷氣,上下聯每兩個對稱的字處理得恰到好處,向背合宜。想不到這是位從2015年6月才開始學習書法的學書者,按其“書齡”只有四年多,能寫出此等字,堪稱“中書匯”教學方法成功的典范。
篆書
非關因果方為善,不計科名始讀書
作者:819淡然一笑李尋點評
取法中山王器銘文,有極強的裝飾性,秩序感強,同時也很有趣味。
草書
風云三尺劍,花鳥一床書
作者:9680夢濤
李玉濤,女,49歲,廣州人,環境監測企業主。
自述:2016年仲夏想學書法,慶幸最初就遇見“中書匯”,并幸運地成為其種子軍學員。科學的方法和老師的指導,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雖間斷了兩年現又重新投入,但精神上書法已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李尋點評
此聯筆法老辣,提按分明,結字靈動,飛舞騰躍。據說書者也只學了四年左右的書法,但其水平之高令人驚嘆!
隸書
素壁寫歸來,細雨斜風時候
瑤琴才聽徹,高山流水知音
作者:433土豆
劉書華,42歲,山東省濰坊市人,司機。
自述:2016年5月1號加入“中書匯”,在光榮大地老師和天馬行空老師的指導下認識了篆隸楷行草,使我從不會拿筆寫字到能臨帖寫字。由于我才疏學淺,這3年來在書法創作中一直出不了作品,所以,在以后的書法路上要多學習。
李尋點評
單字已經寫得很不錯了,只是聯綴在一起時要注意一下章法細節上的問題,比如“素”“雨”“琴”“才”那幾個長橫畫(波畫)的處理長短雷同,若能適當調整下,效果會更好。
隸書
月斜詩夢瘦,風散墨花香
作者:96李一帆
李啟航,男,22歲,湖北人,書法教師。
自述:湖北省詩詞學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孝感市詩詞學會副秘書長,立志做設計界書法最美的段子手、詩詞界文筆最好的美食家。
李尋點評
此聯筆法看似粗獷其實細節上還是很講究的,也耐看,“瘦”字上的一點沒了,是個古碑帖上的“異體字”,用在此處恰到好處,仿佛在刻意突出“瘦”意。
隸書
不打通利益關頭,且莫輕言學問
能參透圣賢語默,還須實力躬行
作者:96李一帆
李尋點評
聯意與字匹配較好,選用隸書,又有自己的發揮,能反映出力求通透的追求。
行書
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
作者:5104老木
周漠康,49歲,江蘇南京人。
自述:遨游書法的海洋就像與古代文人的一次次邂逅,欲求書法之中法,又求書法之外法,于寂寞中尋寬慰,于寂靜中求永恒。
李尋點評
有米芾、蘇軾、智永的痕跡,上聯行氣貫通,下聯左右欹側,或許是作者刻意追求柳枝隨風擺動的動感。
楷書
碑帖臨多成塊壘
江山看慣是畫圖
作者:5480加春
閆加春,男,53歲,山西省山陰縣人,公務員。
自述:從2016年在“中書匯”跟隨各位老師學習書法,篆隸行草都初步涉獵。
李尋點評
字體工整秀麗,風格溫潤,有書卷氣,雖取法褚遂良卻流露出虞世南的影子。
小篆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作者:24289三兩木
邱彬,男,44歲,四川廣漢人,公司職員。
自述:偶然從微信上了解到中書匯書法學苑并開始學習,兩年多堅持下來,從懵懂到些許體會,感謝中書匯平臺和老師們的傾囊相授,謝謝!我會一如既往。
李尋點評
這副篆字聯筆畫比較粗,有些地方如“首”字的一橫寫得有些像隸書了。落款簽名很好,活躍了氣氛。
此聯取法清人卻不俗氣,作為警句,這樣的書寫格調很合適。
小篆
愿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
作者:15964雨潤春風
張尚偉,男,23歲,貴州人,初中物理教師。
自述:作為一個初學書法的愛好者,小篆是讓我感受到書寫樂趣的第一種書體,我喜歡筆鋒在紙上游走的自在,它似乎表達著我內心向往的逍遙。
李尋點評
線條干凈,但是造型有點小氣,且變化手段有些缺乏,如果確定專攻小篆,建議汲取更多養分。落款還需要多加訓練。
行書
夜靜斗橫論劍處,秋深葉落讀書廬
作者:323微涼
微涼自評
此聯線條上從《石門頌》中汲取了營養 屋漏痕,以“廬”字這一撇為代表;結字上亦是頗具匠心,如“深”字的左放右收,“書”字的疏密。
缺點是線條少粗細變化,使整副對聯略顯單薄。
李尋點評
這副聯初一看,像光榮大地老師寫的,再這么發展下去,微涼可以為光榮大地老師“代筆”了!
小篆
書因鳥跡方成篆,文是龍心不待雕
作者:1216歲月留香
李尋點評
這副書房聯非小篆書之不可,其文意古雅,多處用典,只有篆書能表達其高古渾樸的意境。
隸書
古硯生寒碧,殘碑拓硬黃
作者:742蒹葭
閆松芳,女,55歲,北京人,職業教師。
自述:2014年認識“中書匯”,初學勤禮碑,后由《書法入門指導手冊》逐步接觸篆隸。
李尋點評
此聯寫得不錯,隸書這種書體表達出“古硯殘碑”的高古蒼茫意境,但隸書中又有楷意,有《西狹頌的古樸,又有顏魯公的神韻。“硯”“碑”“硬”三字的“石”字旁,若能處理得略微不同一些,就更完美了。
行書
古硯生寒碧,殘碑拓硬黃
作者:5104老木
李尋點評
取法多出于宋四家,又有自己的發揮,總體上較流暢,“殘”“黃”二字的飛白,流露出古意斑駁的意境。
行楷
筆枯應解人間事,墨潤似聞方外音
作者:323微涼
微涼自評
光榮大地老師曾用“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涌動”這句話來評價我的這一聯,并不全是因為厚愛,“波瀾不驚”是指大形的方正、平穩;“暗流涌動”則是指用筆的活,以及內部空間的豐富。
缺點是“墨”字造型有點突兀,下面“土”字輕了,撐不住,三個橫折處也少了變化。
隸書
得山水樂寄懷抱,于古今文觀異同
作者:822雅閑齋主
沈斌和,1964年生,號逸閑居主人,浙江吳興人。
自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受鄉賢費新我先生啟蒙開始習字。八十年代初從戎筆耕不止,退役后忙于生計輟筆。新千年后生活安居,重拾舊好,潛心于鼎彝碑版。雖終日揣摹,然終無建樹耳!
李尋點評
字體變化多端,或謂完全自創,字字有意趣,不一定人人都能說好,如“同”“抱”兩個字,變形、變位嚴重,但也無不可,仿佛正在做解字游戲,懸于書房仿佛在說:讀書人不過如此“說文解字”。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