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定格篇一
我喜歡在充滿溫情的下午,手捧一杯溫暖的香茗,斜倚在書房的窗臺旁翻看泛黃的相冊,斜斜夕陽映照的照片,是歲月沉淀的定格。
黑白照片靜靜地躺在相冊一隅品味自己的悲和喜,我偏偏喜歡這些已經(jīng)模糊、略帶霉斑的黑白照。一張照片就是一段歷史,一段歷史被光與影定格為靜止的故事,故事中的陳年舊事串聯(lián)成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
我總會感嘆,照相機真是神奇的發(fā)明。時間是無聲無形的,在我們一呼一吸的喘息中溜走,但在鏡頭中,時間卻是可以被定格的畫面,留住的是我們在人世的記憶。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彩色照片取代了黑白照片。印象中的照相就如同過節(jié)一樣“隆重”。媽媽會拿出漂亮的衣服讓全家換上,然后拿出口紅在我的眉毛間點上“美人痣”,一切準備就緒后,全家才興高采烈地向照相館走去。在鏡頭前,每個人都努力做出自己練習多次的微笑,雖然機械,但卻發(fā)自內(nèi)心。因為要讓自己最美的形象定格,每個人都會將鼻子、眼睛、嘴巴擺在合適的位置,組成和諧的笑臉。“咔嚓”,隨著閃光燈的迅速閃爍,幸福生活被定格,小小的我還在回憶剛才閃爍的瞬間是否眨了眼,一陣懊悔讓我倍加珍惜照相的機會。而今,家庭中普遍擁有了數(shù)碼相機,有了它就可以便捷地編輯照片,可以錄影,于是照相應經(jīng)不是稀奇的事情了,它成為生活的組成部分,記錄著我們的生活。相冊的后面,是我家的生活照,有媽媽的洗衣背影,我偷拍爸爸的抽煙照片……洋溢著恬淡的生活氣息。我可以用數(shù)碼相機隨時隨地地拍攝,將一幅幅生活畫面定格為繽紛的記憶。
照相機將時間定格,于是照片成為立體的可以觸摸的歷史。它定格著一個個滄桑的年代,定格著一段段兒時美好的回憶,定格著一幅幅真摯的生活畫面。心田氤氳著濃濃的茶香,打開被歷史定格的一頁頁,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時間轉(zhuǎn)軸,蕩漾心間的,是那一張張敘說時代發(fā)展的歲月定格。
定格篇二
我們家住在一套已經(jīng)很古老的木樓里,據(jù)說是當年日本侵略時建的。樓梯走上去嘎吱嘎吱的。買所新房子搬離老樓,一直是爸爸媽媽的心愿,有一段時間,爸爸媽媽好像下定了決心要買房子,一有時間就熱情洋溢的談論買房。媽媽說會給我一間向陽的房間做臥室,一早起來便可以看見藍天和白云。說完以后,媽媽期待的等我的反應,我不敢看她的臉,只能盯著手指掩藏所有的表情:我喜歡老房子。
爸爸和媽媽面面相覷。他們不明白這樣一座一走起來就四處呻吟的老房子有什么值得我留戀,就像我不能解釋為什么喜歡老房子一樣,我不能和他們說原因。
一直都知道,他們不是我的親生父母。到這個家我五歲。卻已經(jīng)可把某些刻骨銘心的事定格在心里。五歲時的那一幕記憶,一直都是我們之間小心翼翼回避的話題。那年冬天,我的親生父母帶著穿著黃色虎紋衣服的我來到了爸爸媽媽的家里,見他們在客廳里交談,內(nèi)容已經(jīng)不記得。只記得當時還不是媽媽的她拍拍我的頭說可憐的孩子。最后,父母松開我的手,讓我喊陌生的他們爸爸媽媽。我拽著親生父母的衣擺不肯叫,母親突然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摸出僅有的那幾張毛票塞給父親,父親攥著錢一頭沖進寒風中,買了已經(jīng)被風吹歪的棉花糖進來,我一松手接糖,他們卻趁機沖出門去。我扔了糖,把著門凄厲的喊爸爸媽媽。他們留給我的,僅有那一套黃色虎紋衣服和一張定格的照片。照片上,穿著那條虎紋衣服的我,站在他們中間,笑靨如花。所有的,美好的回憶和與親生父母一起的幸福永遠的定格在這張照片上。
一年一年過去,我終究沒有明白為何親生父母會狠下心來割舍僅五歲的我?我希望總有一天他們回來找我,這個希冀從來沒在我心里湮滅過。我離開老房子,一旦他們回來找我,會找不到我!所以每當爸爸媽媽說起新房子,我總以各種借口表示自己喜歡老房子。他們不會知道我心里的秘密,他們是善良的人,一旦知道含辛茹苦撫養(yǎng)了二十年的女兒還在想念親生父母,他們一定會失落的。
買房的事并沒有因我的態(tài)度而擱淺。一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爸媽買了新房,只后一天到晚忙著裝修。春末,房子裝修好了。搬家的周末我看著一點點越來越空蕩的老房子,心也空了。
媽媽指揮著搬家工人搬我的床時,我按著床留下了淚,那一刻,年頭如此堅決:媽媽,我要留下。無論他們怎么詢問,我低著頭只是哭。末了,爸爸媽媽嘆了口氣說:不管怎么樣,請記得,新房子有我們給你留好的臥室和書房。我站在窗口看他們不可遏止被歲月蒼老了的背影,我真的不是想遺棄他們對我的愛,只是想用這樣的方式撿回另一份已定格的愛。
爸爸媽媽走后,我白天上班怕親生父母找來見沒人失望的離開,便在門口釘了小木箱,放一張小紙條:我是小萼,晚上在家,和我的電話號碼。下班回來我常常看見收拾干凈的房間,桌上我最愛的飯菜,我知道是媽媽來過了,她一直是個沉默隱忍的女人,喜歡用行動表達愛。
那陣子總覺得見親生父母的時間越來越近,對媽媽所做的一切甚至忽略了,也很少去看他們。一晃一年過去,期待的人卻遲遲不出現(xiàn)。
有一天,我被黃手帕的故事啟發(fā)。我決定做一件事。周末在新房子和爸爸媽媽吃完飯,我吞吞吐吐問媽媽要那件黃色虎紋衣服。媽媽沉默一會兒后,把衣服遞給我時手顫抖了一下。我知道這樣做是對他們的傷害,想說對不起卻開不了口。漫長的沉默……媽媽撫摸著我的手傷感的說:當時他們說實在沒能力撫養(yǎng)你了,那時我就想,如果不是沒辦法,誰會把孩子送人呢。我就怕他們后來后悔,而且找不到路。便把這衣服洗了掛在陽臺上,他們見了自然回來。掛了一年,他們沒來,我就收起來了。你拿去吧,像當年一樣掛起來。如果他們來了,告訴我和你爸爸,我們一起吃頓飯。
我握著那套衣服,說不出話。心里跳躍著輕微而細碎的疼。我握著媽媽的手,緊緊的,慢慢說:我想住新房子。
這么多年過去,我不能否定親生父母同樣愛我,只是我怎么沒有意識到?那支傾盡了他們所有的棉花糖是他們對我的愛的凝結(jié)。他們把愛的權利給了爸爸媽媽,不來打擾我們的生活,是他們給予我的幸福。
我用手撫摸過那張照片,嘴角微揚。就讓我和我親生父母的幸福定格在那一刻吧。我想對媽媽說:我愛你。但是還是沒有開口,因為我從她身上學會了,愛不是說的,我會用行動證明我愛爸爸媽媽,和他們好好生活下去。
定格篇三
——題記
當我轉(zhuǎn)身倔強離開考場的那一刻,我發(fā)現(xiàn)自己變了,丟掉了曾經(jīng)的自己,丟掉了那個不可一世的自己,如今的自己,似乎已變得傷痕累累,有了太多的敏感和疼痛,那些年錯過的機遇也已然消逝,難道,信仰光明也是一種錯嗎?!
梓莘花又開,努力守候花期,卻在最后一刻凋謝了,無盡的折磨,痛苦的撕裂,為它執(zhí)著開放的人兒,亦存亦滅,如同戰(zhàn)敗的城池,血染天際,永留哀傷。
轉(zhuǎn)眼間,我們的季節(jié)過去了,留給我們的只有無奈和傷害,下一年的春天還會為我們而來嗎?曾經(jīng)的繁星還會為我們閃耀嗎?恐怕這只是美好的意愿吧。夕陽西下,只留下空蒙的影子,成為藍天下我們搏擊的動力。
八年級一班,這個我和大家奮斗的地方,有過傷痛,有過輝煌,有過奇跡,這里留下了我們太多輝煌的記憶,可是,它們也會隨著時間之輪的轉(zhuǎn)動漸漸的流逝,直到湮滅為止。既然我們不能改變時間之輪的轉(zhuǎn)動,那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希望不要在九年級的時候留下最后的遺憾。
綻放本來無須悔,雨后芬芳更憔悴。紅塵癡笑等人歸,幾番輪回桃花醉?
一顆寶石悄然落下,那是一個男孩拭去的淚花……
定格篇四
要怎么去定格我們的那些過去?在快門按下的那個瞬間定格,在墨入紙張的一刻定格。多年以后,我們翻開緊鎖的抽屜抽出一張張泛黃了的“記憶”,找到拼拼湊湊的幾頁文字,上面有著還能記起的點點滴滴。我們或悵惘了,或感動了,或有淚有笑,總在長大了之后,回憶著過去,然后泛起一片大大的欣慰與感慨。
有些記憶能用相機留下,有些記憶能用文字記下,而有些記憶來不及按下快門也來不及提筆,但卻留在內(nèi)心沒能消磨去。那些沒法抹去的存在就在我們之后的一路上,支持著我們?nèi)プ咄炅艘欢斡忠欢蔚钠D難。于是,我們成長了。
李清照用一首首詞定格了她的愛情。在她的詞中,有愛、有淚、有恨,而愁更多。盡管愛讓她變得消瘦而憔悴,但她同樣地定格了自己的哀愁,同時宣泄了自己的情感。在定格的傷痛背后,總有定格的幸福為之支撐也為之添傷。是這樣的選擇,這樣的情感,這樣的定格,造就了這樣的一位敢愛敢恨的女詞人。
不能如同名人一般留下能流傳后世的東西,來定格了當時的自己,定格了為后人所瞻仰的遺物或遺跡。我們渺小得如同鳥兒飛過天空,過了便過了,不留下痕跡,也不會有誰會知道曾經(jīng)是誰經(jīng)過了。但是,我們也的的確確經(jīng)歷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沿途細微的風景不為人所知,卻被我們?nèi)绱算懹浿?/p>
兒時,應追溯到久之不能再久的兒時了。我肯定將自己定格在了手繪的涂鴉之中,也許也早已撕爛不存在,不曾保留。我不曾記得,但我確信有過。我肯定將自己定格在了冬日雪滿天的日子之中,堆積的雪人,還有爸爸溫暖的大手,我不曾也不能留下這些時間,但我隱約地能回憶起確信著這些點滴的存在。
埋在書堆中的那些許的回憶,我拾起,是用幾句蒼白的言語來記錄的,是沒有時間記錄的,只是在喘氣的片刻,讓自己能記憶起一些愉悅的事。我們被殘酷的考試打敗,被不停的習題捆綁,而我們也只能自我接受,忍了這幾年吧。在變成了高考的奴隸之后的我們,定格住了那些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辛酸,我們沒有辦法忘記,盡管是些痛與淚,但也同時定格住了我們的堅忍與信念。歷程是如此得艱辛,我們不愿定格了悲傷,卻也不能阻止地印下了烙跡。
有些時候,翻開舊相冊,印象模糊得有些陌生,也許這是正確的吧。當初曾以為能定格住的東西,現(xiàn)如今看來也如此幼稚而不可挽留。以為能保留住的東西,也就在時間里放棄了記憶,在我們以為的念念不忘中遺忘了,終究是敵不過時間的消磨的。
那些真的留在我們生命中的回憶,不需一個真實的記錄,抑或一次虛假的再現(xiàn)。在某日的晴朗天氣,回游故跡,重提舊事,也許就是在自己仰望天空的那刻,或低頭閉眼的一刻,那些應有的過去的記憶自然地呈現(xiàn)在了我們的周圍。使我們記憶的芯片記錄了這些,我們?nèi)松僖膊荒茈x開的東西。
能定格的東西,是用我們自己來定格一輩子的。
定格篇五
在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1986年出版的五百萬分之一地圖上,海拔一千多米的五圣山在上面難覓蹤跡,但海拔不足五百米的上甘嶺卻赫然標注在上面。“哦,這就是上甘嶺!”,有人感嘆道。
時間回到一九五二年那個硝煙彌漫的秋天。聯(lián)合國軍已經(jīng)在九月接連奪取了北朝鮮人重兵是的,這就是上甘嶺。它定格了西方的震驚、中國人民的驕傲和中國軍隊的自豪。當然,還有一萬多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的鮮血與生命。把守的傷心嶺和喋血山嶺。美八軍司令將下一個目標鎖定在了上甘嶺。范弗里特準備動用七萬余人的龐大兵力,用二百人的代價和五天的時間拿下這個山丘。在志愿軍總指揮部內(nèi),彭德懷指著地圖對十五軍軍長秦基偉說:“誰丟了五圣山,誰就要對朝鮮的歷史負責!丟了它,我們將退后二百公里,無險可守!”上甘嶺是五圣山的門戶,此時駐防此地的是秦基偉自己都不認為是主力的十五軍四十五師。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凌晨,戰(zhàn)斗打響。
第一天,通往前沿陣地的電話線路全部中斷。美軍三百二十多門重炮不停地向山頭傾瀉鋼鐵。師長崔建功眼睜睜看著敵人爬上山頭,任由戰(zhàn)士們各自為戰(zhàn)。這一天,上甘嶺主峰標高被整整削低了兩米,寸草不剩。
即便是這樣,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堅持到第四天后,四十五師才因傷亡過大而退入坑道,表面陣地全部失守。戰(zhàn)士們在坑道中與敵人的頑強周旋為后方囤積彈藥、準備反擊贏得了時間。
至此,上甘嶺戰(zhàn)役以我方的勝利告終。歷史在這一刻定格,紅旗將永遠飄揚在上甘嶺主峰,再無人打擾。從此,聯(lián)合國軍再無發(fā)動過營以上規(guī)模的進攻;從此,朝鮮的疆界穩(wěn)定下來;從此,中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五十七年過去了,歷史已記不住那一萬多將士的姓名了。他們已經(jīng)和五圣山揉合在一起了。人們能記得的就是那象征民族精神、民族覺醒和中國軍魂的偉大定格!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