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總結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臨床路徑季度總結分析臨床路徑季度分析篇一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市衛生局《關于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進一步加強了臨床路徑管理小組,進一步完善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明確了實施方案,定期與醫院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工作。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我院對實施臨床路徑的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織對相關病例進行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
通過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病種同比總費用、住院天數均較未進入路徑者減少,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科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
20xx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徑病例120例,其中老年性白內障11例、慢性鼻—鼻竇炎9例、tai1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肺炎支原體肺炎6例、終末期腎臟病—例、腹股溝疝5例、社區獲得性肺炎12例、門靜脈高壓0例、大腸息肉4例、股骨頸骨折2例、踝關節骨折4例、肋骨骨折合并氣胸—例、子宮腺肌病5例、計劃性剖宮產12例、2型糖尿病15例,慢性硬膜下血腫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變異29例。通過臨床路徑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歷內涵質量,醫護人員行為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有效避免亂開藥、濫檢查等過度治療現象,同時增進醫患溝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控制非必要醫療支出。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雙豐收。
1、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三是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專科經治醫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今后更深入執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相關醫療糾紛及事故,確保臨床路徑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臨床路徑季度總結分析臨床路徑季度分析篇二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市衛生局《關于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進一步加強了臨床路徑管理小組,進一步完善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明確了實施方案,定期與醫院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工作。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我院對實施臨床路徑的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織對相關病例進行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
通過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病種同比總費用、住院天數均較未進入路徑者減少,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科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
20xx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徑病例120例,其中老年性白內障11例、慢性鼻—鼻竇炎9例、tai1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肺炎支原體肺炎6例、終末期腎臟病—例、腹股溝疝5例、社區獲得性肺炎12例、門靜脈高壓0例、大腸息肉4例、股骨頸骨折2例、踝關節骨折4例、肋骨骨折合并氣胸—例、子宮腺肌病5例、計劃性剖宮產12例、2型糖尿病15例,慢性硬膜下血腫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變異29例。通過臨床路徑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歷內涵質量,醫護人員行為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有效避免亂開藥、濫檢查等過度治療現象,同時增進醫患溝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控制非必要醫療支出。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雙豐收。
1、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三是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專科經治醫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今后更深入執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相關醫療糾紛及事故,確保臨床路徑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臨床路徑季度總結分析臨床路徑季度分析篇三
通過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病種同比總費用、住院天數均較未進入路徑者減少,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科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
20xx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徑病例120例,其中老年性白內障11例、慢性鼻—鼻竇炎9例、tai1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肺炎支原體肺炎6例、終末期腎臟病—例、腹股溝疝5例、社區獲得性肺炎12例、門靜脈高壓0例、大腸息肉4例、股骨頸骨折2例、踝關節骨折4例、肋骨骨折合并氣胸—例、子宮腺肌病5例、計劃性剖宮產12例、2型糖尿病15例,慢性硬膜下血腫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變異29例。通過臨床路徑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歷內涵質量,醫護人員行為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有效避免亂開藥、濫檢查等過度治療現象,同時增進醫患溝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控制非必要醫療支出。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雙豐收。
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相關醫療糾紛及事故,確保臨床路徑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臨床路徑季度總結分析臨床路徑季度分析篇四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市衛生局《關于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臨床路徑管理小組,制定了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明確了實施方案,定期與醫院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工作。
2、確定病種,實踐臨床路徑。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衛生局相關通知,及醫院指導意見,結合實際,確定病種:tai、腹股溝疝、急性闌尾炎、下肢靜脈曲張、慢性硬膜下血腫、急性左心衰竭、結核性胸膜炎、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膽總管結石、卵巢囊腫、子宮肌瘤、腰椎間盤突出、股骨干骨折開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下面就近半年來我院路徑情況進行分析。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我院對實施臨床路徑的試點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織對相關病例進行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
通過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病種同比總費用、住院天數均較未進入路徑者減少,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科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上述病例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糾紛。
20xx年上半年,全院共入徑病例130例,其中tai39例、腹股溝疝24例、急性闌尾炎52例、下肢靜脈曲張4例、卵巢囊腫2例、股骨干骨折6例、子宮平滑肌瘤2例、腰椎間盤突出1例,變異8例。通過臨床路徑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歷內涵質量,醫護人員行為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有效避免亂開藥、濫檢查等過度治療現象,同時增進醫患溝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控制非必要醫療支出。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雙豐收。
1、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三是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專科經治醫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今后深入執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相關醫療糾紛及事故,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臨床路徑季度總結分析臨床路徑季度分析篇五
20xx年第一季度我院住院患者總人數407人,進入路徑330例,進入率81.08%,比去年同期增長9.96%,完成274例,完成率83.03%,比去年同期增長6.09%。退出路徑56例,小兒肺炎因為轉院退出2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因為轉院退出1例、剖宮產因為血象高退出44例,切口感染退出2例,切口脂肪液化退出1例、并發卵巢囊腫退出1例,并發上呼吸道感染退出1例,并發泌尿系感染退出1例、急性心梗因為并發心衰、心律失常死亡退出1例、腹股溝疝合并癥1例、未手術1例。
1.對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各科室對臨床路徑管理的重視及認識的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科室對臨床路徑文本甚至臨床路徑本身實施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與衛生部實施臨床路徑的初衷有較大差別,對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不高,致使對臨床科室、相關職能部門提出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系列問題沒有及時研究解決,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順利實施。
2.對工作執行力度存在缺陷
部分科室醫務人員短缺,阻礙了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各科室之間工作推進程度參差不齊,部分科室進入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量不符合相關要求,工作滯后,工作執行不到位。
3.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得不到病人及家屬的支持 有些病人及家屬認為臨床路徑中檢查項目太多,擔心會增加醫療費用,因而退出臨床路徑。
4.臨床路徑工作再培訓不夠到位 個別科室主要負責人因故沒能參加醫院統一組織的培訓,導致對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理解不到位,部分科室沒有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再培訓工作,甚至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個別科室還存有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會影響科室收入、降低醫務人員待遇的顧慮,不利于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如期、順利進行。
5.入徑率低,退出率高 婦產科剖宮產退出率高,退出原因主要為血象高,查看病歷大部分病歷中白細胞正常,中性粒細胞偏高;個別科室符合入徑條件的病歷少,甚至連續幾個月無符合入徑條件的病例。
針對費用高問題,由醫務科組織培訓,嚴格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及藥品說明書適應癥規范用藥,合理檢查,質控部門進行督導檢查,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避免無指征檢查及用藥,提高醫療質量,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針對婦產科退出率高問題,與婦產科主任溝通,化驗結果應與臨床癥狀、體征等相結合,嚴格掌握適應癥;針對個別科室進入路徑病例少問題,分析原因:其一,個別病種符合入徑病歷確實少,其二,醫生對實施臨床路徑的認識不足。要求相關科室認真查找原因,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員要切實做好對臨床路徑的評估和審核,必要時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討論,分析所選病種的合理性,適期進行修改,確保臨床路徑有效合理順利開展;定期對臨床路徑實施情況進行督導,保障進入路徑的病例嚴格按照路徑規程診療;進一步完善獎懲制度,更好的督促臨床路徑的落實執行。
1.我院有關臨床路徑管理工作要持續改進,根據《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要求完善相關資料。
2.繼續完善各項制度,狠抓落實,持續改進臨床路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