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擁抱不完美的自己面對不完美的自己篇一
如何愛自己,是一門比如何愛別人更高深的學問。
每天清晨站在鏡前,一邊刷牙一邊對鏡中的自己做著鬼臉,逗樂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為了每天高興快樂,我們為何不能取悅自己?也許你正迷戀著那個她(他)的美麗,也許你費盡心思討得她(他)的歡喜,但你卻忘了自己。
你也許沒有柳葉眉,也許沒有丹鳳眼,也許沒有晨星目。你也許沒有長長的睫毛,也許沒有高挺的鼻梁,但你不能因此不愛自己。愛自己,無關乎容貌,無關乎虛無縹緲的氣質,只因你就是平凡的自己。
我曾經為一位瀟灑的影星癡狂,不關乎他的演技,只為他俊朗的外形,不羈的氣質。而現在我卻更欣賞一位普通的演員,不關乎她的演技,只因在視顏如命的演藝圈,她能坦言她的小腹有贅肉,她的乳房因哺育過孩子而會下垂。她坦然并勇敢地愛著不完美的自己。如何愛自己,是一門比如何愛別人更高深的學問。試想,一個人愛自己不為容顏,那就算他(她)的另一半的容貌怎樣變化,他也不會因此有任何的雜念。
讓我們面對鏡中的自己微笑吧!因為除了我們的父母和我們自己,誰會永遠愛我們呢?青春的熱情會隨著易逝的韶光消逝殆盡,愛我們的只有自己啊!不要抱怨生活給你的太多磨難,我們應該感謝上天賜予我們愛自己的機會。早晨給自己一個微笑,祝福自己永遠快樂;晚上給自己一個微笑,祝福自己做個好夢。生活本該如此啊!
愛上不完美的自己,會讓你收獲快樂,會讓你收獲幸福。你不會再因追求完美而惶惶終日,你不會再因青春的困惑而寢食難安。
只有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會真正地愛別人。
擁抱不完美的自己面對不完美的自己篇二
我喜歡我自己,因為我隨心所欲;我喜歡做自己,因為我熱愛生活;我還喜歡欣賞自己,因為我有夢想。
生活中,有人說我是個完美女孩,但在一些人眼里,我仍是個不完美的女孩。
我認為我并不完美。我還沒完成我的夢想,沒得到老師的認可,我還沒改正我的缺點,我有許多的不完美。有人說我的聲音完美,可我想說我唱不上高音;有人說我的心靈美善,可我想說我曾做過不少惡作劇;有人說我的性格開朗,可我想說開朗過頭是沒心沒肺;有人說我寬容,但越是寬容,我受到的傷害也越來越多。
現實告訴我,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完美,明白應該努力的方向,才能做個完美的自己。現在,我寧愿不完美的活著,但我要努力做到——作業做完美,事情做完美。學習上我要努力!
擁抱不完美的自己面對不完美的自己篇三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小學六年的時光轉瞬即逝。隨著拍畢業照時咔嚓一聲清脆的聲音,六年光陰與多彩的童年生活就此定格。
你還記得六年前,那個背著小書包,里面塞滿了各種學習用品,大闊步踏入學校的你嗎?如今,六年過去了。六年的歷練,六年的成長,你改變了許多,但現在的你依然不盡完美。初中是你人生中的第一轉折點,我希望你能好好把握。下面是我針對你的缺點而作一些忠告吧。
不要總是那么粗心。你去翻一下你自己的試卷,有多少題目是因為你粗心而導致扣分?你去看一下你的作業本,又有多少題是因為你的粗心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紅叉?這是你一年級以來就一直有的一個壞習慣,你應該好好反省以下自己,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改正這個缺點,希望你能成為一個對待事情細致入微的人。
不要急燥。無論遇到什么事什么人都要冷靜,沉著,要學會有耐心的去對待事情,冷靜的思考,千萬不要一遇到突發事件就亂了陣腳,希望你能成為一個臨危不亂的人。
不要總是抱怨,怨天尤人。不要抱怨學習任務重,要時刻記住,現在的辛苦換來的可是美好的未來!不要抱怨父母,他們給了你一個健康的軀殼,讓你動手去創造,去觀察,去傾聽,去享受這個世界,你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希望你能成為一個樂觀的人。
要學會寬恕,包容。有時候別人一個小小的舉動或一句淡淡的話語回傷害到你,這時,你就應該選擇包容。區區小事,又何足以斤斤計較呢?記住,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還闊天空。希望你的胸襟能比藍天還要廣闊!
你還要學會正直,善良,微笑,助人為樂……這些都是你人生中必修的課程!不盼望你能為國家作出多少貢獻,只希望你能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伸出一雙援助之手。
缺點,并不可怕,希望你不要逃避,勇敢的面對,改正。我不期盼你能十全十美,只愿你對你自己能滿意。加油吧,中學,會有更多未知的挑戰,揚起嘴角去迎接它吧!相信自己!
擁抱不完美的自己面對不完美的自己篇四
每一個壞習慣都有其好處,實際上他們都是我們人格的一部分,反映著自己的深層需要。認真聆聽我們內心的聲音,你會發現,生命中每一部分都是你的朋友,帶著感激的心去面對你本來仇視的缺點和惡習,你就不會再像面對敵人一樣試圖去擊敗它們,而是去接納它們、了解它們。
壞習慣的對立面是自控。“自控”的表面意思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發誓改變惡習的人也很容易有這樣的觀念:我必須控制住自己。實際上,這是對自控力的一個最大誤解。當我們說“控制”時,就是將壞習慣當作了自己的對立面或敵人來看待,發誓要擊敗它。但實際上,所謂的擊敗不過是壓抑。它有時會被擊敗,但日后它還會發起攻擊。這就好比彈簧,你壓抑它越厲害,它反擊的力量就越大。這是很多胖子、酗酒者、網絡成癮者等人群在改變壞習慣時一而再、再而三失敗的重要原因。
對我們來說,每一個壞習慣都有其好處。不僅如此,實際上每一個壞習慣都是我們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著我們自己的深層需要。
許多上網成癮的孩子,他們之所以整日沉溺網絡,要么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缺乏愛,要么是學習壓力太大了,一遍遍地重復學習實在太乏味了。
我們必須認識到,每一個人做任何事情最終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些深層需要,每一個負面的、損害性的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正面的動機。如果認真聆聽我們內心的聲音,你會發現,生命中每一部分都是你的朋友,都是為了幫助你更好地生活。當你理解這一點時,就會帶著感激的心去面對你本來仇視的缺點和惡習,開始把它們當作朋友來看待。這時,你就不會再像面對敵人一樣試圖去擊敗它們,而是去接納它們、了解它們。這其實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你的一個“次人格”。當你這樣做時,這個次人格中所蘊涵的能量就會被我們接受,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只有當你理解了、接受了,真正的改變才會發生,這個過程被稱為“次人格整合法”。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你必須在周末寫出報告,否則會付出代價。但你卻呆呆地坐在電腦前,腦子里空空如也,一個字也不愿意敲。你一會兒打開旅游網站,一會兒打開爬山網站,所有的內容你都看過了,但你還是一遍遍地刷新網頁。你強烈地譴責自己,發誓再也不做這些無聊事了。但過了一會兒,剛寫了幾個字,你又開始刷新網頁了。
那么,換個方式。仔細地聆聽一下你內心的聲音,你會聽見,你心中有一個部分在大喊:你整天做令人煩躁和勞累的工作,你太需要休息和娛樂了。現在,你要感謝這個“次人格”對你的關心和幫助,告訴它你一定會去。但此時此地,你必須先把手頭的工作完成。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那些曾經讓你分心的想法不再糾纏你了,它相信了你的承諾。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內心和諧的人,他們將自己內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當作朋友來看待,這樣每一部分都不會搗亂。這樣的人不是試圖控制或壓制一些缺點,而總能從它們當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如果不這樣做,而是一個人整天強迫自己完成這個義務,完成那個責任,那么,他就會發展出很多個與自己的主人格相敵對的次人格。從意識上看,這個人似乎很負責、很正常,但從潛意識上看,這個人的內心中會有很多沖突。碰到這種人,何長明就會嘗試用“次人格整合法”對他進行治療。這個方法的宗旨就是:我們生命中的每一部分對我們都是有幫助的,我們必須把它們當作朋友來接納。
但多數人沒有這樣的意識,他們對自己的膽怯、苦惱、恐懼、憤怒等脆弱的一面采取無視或排斥的態度。比方說,有一天早上醒來,你不想上班,有人可能教過你,要忘掉這種不好的感覺,對自己大喊幾聲“我很好”、“我很棒”、“我一定能行”等口號,用這種積極暗示壓下內心那個無助而孤獨的自己。這會起到一定效果,但最終會造成次人格與主人格的分裂。次人格并沒有消失,而是被壓了下去,但說不定哪一天,它會來一個大爆發。所以,要和我們的次人格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