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生我有擔當字我有我的擔當篇一
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這句話說得十分正確。
一個教師想要在他所教的班上樹立威信,想要管理好這個班級,使之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級,那么他自己身為一個教師,就必須擔當起教師的責任,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各個方面切實地負起責任,才會讓學生相信他,敬佩他,從而在班上建立了一個老師的威信。
有的人肯定會認為:想要做到對工作盡心盡力,一絲不茍地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是很困難的事,但在世界上就有人做到了。現在由我來講述一個實例:在日本東京的一個國際大酒店里,來了一位新應聘的服務人員,她找到飯店的負責人,負責人卻叫她去打掃廁所。她猶豫了,怎么辦?是接受這個工作?還是另謀職業?考慮再三,她決定還是先聽聽負責人怎么說再作決定。于是,負責人把她帶到廁所,并告訴她廁所要清潔得十分干凈,特別是馬桶要弄得一塵不染,光滑潔白,飯店負責人一邊說就一邊開始給她做示范,并且最后還從馬桶里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她被飯店負責人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所感動了,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責任心,于是愉快地接受了這份工作,漂亮地邁出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在此后的歲月里,她一直勤奮的工作,她所清洗的廁所,一向光潔如新,馬桶里的水她也喝了不知多少次。她就是后來成功成為了日本郵政大臣的野田圣子。正是她那種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對自己工作極度負責和勇于擔當責任的精神,使她從此踏上了成功之路。她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負責任是我們所應當做的,而不負責任不僅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而且還會損害他人利益,甚至還有可能會害人又害己,所以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千萬不能做。《狼來了》這個故事的主人翁:小男孩,就是因為不負責任地亂喊亂叫,才造成在最后讓自己也被狼吃掉了的結局。
責任重于泰山,只有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的人才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才會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在人們的眼中卻比一顆沙粒還要渺小和可悲,必將受到人們的譴責,也注定會使自己走向失敗。
擔當責任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該做且必須做到的事,只有每一個人都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整個社會的明天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小學生我有擔當字我有我的擔當篇二
人生成長的過程若是采摘,那么擔當就是陳釀。采摘幸福,陳釀香醇;采摘痛苦,陳釀苦澀,那么請你忘記;如果你在擔當中嘗到了香醇,那么請你銘記。
羽翼漸豐的幼鷹經過重重困難的考驗,飛上了廣闊的天空;呱呱墜地的小牛經過無數次的跌倒又爬起,走上了成長的道路。
記得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名叫小明的同學非常嬌氣,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慢慢的長大,變得成熟了,學會了幫父母做事,也明白了隨著自己慢慢的長大,就要學會擔當。
是啊,就如那位同學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成長,都會在成長中學會擔當。
成長是珍貴淡雅的,就像菊花一樣。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為五斗米折腰”讓我看到了菊花的淡雅之傲。
成長,如一條長長的河,鋪開在我的面前,對其意義的追求以及多樣的答案,使我更加成熟理性地對以后我將要走的路。我將成長,我將擔當。
小學生我有擔當字我有我的擔當篇三
人一生下來就得承擔責任,有時還要承擔一些別人不能承擔的、獨特的責任。每個人都只是個體,學會了承擔,就會慢慢長大;許多長大的個體再匯到這個世界的整體里。而這其中的歷程,卻是從小到老一步步發展而成的。
小時候,并不豐衣足食的我,什么也不懂,認為只要父母在,一切就都會有人承擔,自己并不用擔心什么。有一天,家里漏雨了,屋頂上的雨水不住地流下來,匯成小溪。媽媽費力地爬上屋頂,拿稻草堵著破洞。屋頂下是弟弟,才三歲。我不知所措地在濕漉漉的屋子里,上看下看。媽媽大喝一聲:“照顧弟弟,別讓他又弄濕衣服。”五歲的我,看到媽媽嚴厲的眼神,認識到自己有份責任需要承擔,要有個做姐姐的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特定場景一下子就促使人長大了:要有個做姐姐的樣。媽媽的大喝,震懾人心。)
小學一年級時,一次大掃除,由于我沒帶掃帚,被楊老師罰面壁。怎么結束的,我記不清了,只依稀記得當時老師留下的話:“不帶工具怎么勞動?身為學習委員,更要起到帶頭作用。集體活動要人人參與,應該以勞動為榮。”之后,我明白了,學生也要承擔一些責任,班干更要承擔責任。參加集體勞動是我應承擔的最基本的責任。
后來,一直聽話但并不聰明的我,考上一所并不理想的中學。看著一貧如洗的家,我幾次動搖了繼續上學的念頭。
報名前一天晚上,我坐在微弱的燈光下,看著媽媽從柜子里的一件破衣服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900元錢,紅著眼睛遞給我,說:“拿去吧,以后好好念書。”接著,我們娘兒倆安靜地并坐在床沿上,誰也沒動。心里,一半是對現實的無奈,一半是對未來的憧憬。(這是全文最美麗動人的一處描寫,有細節、有動作、有神態,想象空間較大。從母親拿錢的動作來看,這是家里的寶貝。這個寶貝給了“我”,“我”也只能“好好念書”了。)
如今,我不再是從前的那個懵懂少年了。略為成熟的我,身上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
看著現在學校里的有些學生,整天精神委靡,茫然不前,感覺十分危險。學生是來讀書的,學生就要念好書,這也是我們現在所要承擔的責任,對自己負責,也對家長負責,對學校對國家對社會對時代負責。學習中一不小心走神時,我就會以自己的“責任”來勉勵自己,警醒自己,一心向前。
在家里,身為大姐,要做個聽話、有干勁的孩子,還要帶頭念好書;在學校,要專心致志地學習,爭取成為優秀的學生;將來在社會上……(列舉種種需要承擔的責任,帶有收束的味道。)
我相信,只要我能承擔起這些責任,將來定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那時,我將與國家社會連成一個強有力的整體。
小學生我有擔當字我有我的擔當篇四
打開《我是90后》的第一頁,就看到“擁有國際化的視野”、“思維獨特”、“具備非凡的創新能力”等描述90后特點的詞匯,我的心頭為之一震:祖國寄予我們多大的希望啊!這對于生活在幸福年代的小小少年來說,或許還無法理解和體會,或許還覺得遙不可及。
當我細細讀完后,用心地感受每字每句所蘊含的精神,才領悟到90后肩上所擔負的巨大的責任。我們要學好功課充實自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為90后的我們對自我的認識,有一顆勇于承擔的責任心。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袁日涉,袁日涉從小就熱心環保公益事業,積極從事各類志愿服務。袁日涉為了積極倡導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她嘗試用環保蚯蚓吃家里的生活垃圾,累計消滅垃圾700多斤。她勇于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做文明的使者,這種可貴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動!
90后的孩子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在家中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生活在父母的溺愛之中,部分孩子任性、自私,學習態度不端正,經不起磨難,稍有不順心,就變得玩世不恭,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部分孩子不愛護公共衛生,不守秩序,這是對集體,對國家不負責任。
讓我們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