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綠色環保社區工作總結匯報篇一
一、明確了公開承諾的主要內容
基層婦女組織和婦女干部在承諾中,突出“從我做起、向我看齊,爭當科學發展排頭兵”這一主題,注重圍繞單位職能任務和黨員崗位職責。市婦聯制定《創先爭優實施方案》和《公開承諾實施方案》,對公開承諾的目的、要求、內容、格式和步驟進行了部署。領導小組辦公室結合婦女工作實際,出臺了《衡陽市婦聯創先爭優十件實事》的具體事項,重申了《關于開展“三幫一樹”活動、密切聯系群眾的十條規定》,制作黨員公開承諾范本發到機關每一位黨員手中,并將精選出的黨員公開承諾書作示范。
二、明確了工作重點做到“六必諾”。
一是在推進“四化兩型”進程上承諾。立足本職工作,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方面作出了具體目標的承諾。
二是在興辦利民實事好事上承諾。積極回應群眾期盼,把群眾的意愿和需求作為承諾的重要內容。婦女干部們結合自身的能力和特長承諾辦實事,婦女組織根據本單位實際,承諾辦實事的項目都在10項以上。
三是在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方法上承諾。大家圍繞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主動深入群眾、自覺服務群眾作出開展富有實效活動的承諾。四是在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上承諾。婦女干部特別是黨員代表和黨員領導干部,圍繞正確行使民主權利,自覺講黨性、顧大局、守紀律、作表率,正確對待個人進退留轉等方面作出了謹慎的承諾。五是在加強婦女組織建設上承諾。基層婦女組織圍繞抓好組織建設、骨干隊伍、場所陣地建設工作新格局和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等方面作出了目的、標準方面的縝密承諾。六是在落實領導點評和群眾評議的意見建議上承諾。各基層婦女組織和婦女干部把20__年度承諾中尚未完成的實事項目,以及領導點評和群眾評議的意見建議,列為20__年度的承諾事項。
三、明確了公開承諾的方法步驟
這次承諾工作是按照“五步走”的方法步驟進行。一是走訪提諾。基層婦女組織在深入走訪黨員群眾,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承諾事項。二是討論議諾。召開會議討論,突出了承諾的針對性。三是組織審諾。婦女組織一級對一級的承諾事項嚴格審核把關,確保符合實際,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公示亮諾。會上宣讀公開承諾書,張貼公布,接受黨員群眾監督。五是全面踐諾。把承諾的事項真正辦好、辦實,努力推進重點工作、重點工程、重大活動。
四、明確了工作要求
各級婦聯充分認識了“從我做起、向我看齊,爭當科學發展排頭兵”公開承諾活動的重要意義,領導干部帶頭公開承諾,深入基層和聯系點,指導承諾工作,有力促進組織建設、隊伍建設、陣地建設。
目前全市縣級以上婦聯共計承諾辦130件實事,婦女組織正在積極努力踐行承諾。如“十萬干部百鄉千村萬戶大走訪”活動,全市各級婦女組織、婦女干部都積極投入其中。市婦聯在衡山縣江東鄉“訪民情.辦實事”走訪慰問活動中,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咨詢、義診,幫助邊遠山區群眾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向村民傳授防并治病及養生之道,為老百姓送健康,送醫藥,送關懷。在這次活動中市婦聯駐村隊員走訪了軍烈屬、老黨員、五保戶共20多戶,并送去慰問金,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并在椿梓村、南村村建立“婦女之家”、成立“巾幗服務志愿者隊”,讓婦聯組織真正成為廣大婦女群眾的溫暖之家。
綠色環保社區工作總結匯報篇二
;社區特色示范社區匯報材料
賽馬場東社區黨支部以深化"四知四清四掌握"和"兩個機制"工作為目標,把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抓緊抓好抓實,不斷創新工作方法。
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目的,推行小區式封閉管理,成立社區房屋出租協會,提供免費信息服務,加大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力度,全力做到轄區流動人口"當日清",通過流動人口承租房屋服務三步法和社區內部網格化管理的組織實施,真正實現了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動態管理,使轄區社會治安環境有了明顯好轉。
兩年來,賽馬場東社區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通過落實維護穩定和服務群眾"一崗雙責"、包巷包戶責任制,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到轄區單位、居民家中,帶著感情面對面宣傳教育發動群眾,講政策、講法規,引導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社區工作,幫助居民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社區黨支部在居民群眾中的威望和地位日益提升,凝聚力進一步增強,轄區治安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通過推行小區式封閉管理、成立房東協會、流動人口承租房屋"三步服務法"等務實管用的方法,進一步加大了對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的管控力度,有力地整頓了出租房屋市場,社會生產生活井然有序,居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服務群眾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堅持把服務居民群眾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寓服務于管理之中,通過建立服務居民臺帳,隨時掌握居民的服務需求。
推行錯時服務和全程代辦,通過出租房屋協會為已備案的出租房屋提供免費出租中介服務;深入開展愛心幫扶活動,組織成立社區應急便民服務隊,為居民提供長期免費的水、電、暖安裝維修服務;投入萬余元,組織社區黨員、志愿者、共青團員看望社區內無經濟來源的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成立愛心超市,將黨員、居民群眾捐獻的1200多件衣物全部捐贈給貧困居民手中,受到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賽馬場東社區
相關熱詞搜索:;綠色環保社區工作總結匯報篇三
2010年,友三社區依照滄浪區創建全國和諧社區藍圖,緊扣時代脈息和社區實際,以令人矚目的效率和效應,打造社區“515”便民服務圈,打造人人參與、互動、歸屬社區的大格局,形成社區人際關系祥和、認知思維健康、互動特色鮮明,自治氛圍濃郁的獨特軟環境。
打造社區“515”便民服務圈
先說社區服務圈。包含三項內容:
3088次,合計發放低保金、重殘金、應急、零補、寒山寺、鄰里情、愛心助學、社會贊助471906元。
二、居委會以大見小。今年以來,居委會協調修剪樹枝897棵,呼吁建設友新路公交亭,假手整治59幢、72幢死角,力爭改造友新路425號小區,申請改建長欣苑3個垃圾房,積極推動安裝樓道防盜門,努力普及鎖芯防盜圈,協調解決78幢戶口、產權證等歷史遺留問題,贏得主干道商戶群體大筆賠償金,修繕、整治社區環境。(每樁實事背后都蘊藏著非常復雜的過程,都體現著居委會的孜孜不倦、奮發努力。)那么多的焦點、難點實事都做成了,可以想象居委會日常服務是如何的細致。
站、居委會、幸福聯盟志愿者隊伍三方合力,形成了友三社區無處不在,無微不至的15分鐘便民服務圈。
再說公共文化圈。也包含三項內容:
一、硬件利用率高。健身器材反復損壞,象棋、圍棋、乒乓球經常添置,新地板變成破地板、最后變成仿造地板,椅子換了一批又一批,電腦、電視機、音響設備經常維修、更新,純凈水每天要喝掉一桶半……所有這一切,全因為社區活動室人流量太大,社區活動室硬件物盡所用、發揮了100%的效率。
二、文化團隊多。即便到了夜晚,社區活動室有歌詠、舞蹈、健身操活動,社區野外場地也有這么多活動,文化團隊反復活動、交替表演,營造了社區文化的一番繁榮景象。
動。
接著說衛生服務圈。同樣包含三項內容:
一、社區經常舉辦衛生、健康知識講座,也經常開展衛生、健康活動,比如說,青蘋果健康樂園、殘疾人康復訓練。
二、社區衛生站布局合理、設施完善、雙向轉診順暢、有效提供方便、快捷、高質量的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服務,還開展家庭門診一類的特殊服務。
三、同濟醫院制度化送醫療進社區,每次來,總要珍視百余名病人。
再接著說社區教育圈。繼續包含三項內容:
一、青蘋果健康樂園具有規范、規模、多樣、經常的特點,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活動15次,再加上平時的經常性活動,累計參與人次逾千(金雞湖活動達130人)。
二、社區制度化進行各類講座、培訓、學習活動,如,黨員學習、創業指導、健康講座、安全知識培訓、價格與消費者知識競答、等等。
工電子讀書平臺》等等教育平臺,成倍擴張社區黨校、社區市民學校的教育效應,友三網因此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評為數字化教育示范項目。
最后說平安保障圈。還是包含三項內容:
一、發揮民警作用,從“防”字著手。本社區民警邱云富是個難得的好警察,他推廣電子看車狗,普及鎖芯防盜圈,培訓物業保安和社區護巷志愿者隊伍,工作踏實且成效顯著。
二、外來人口管理工作到位。友三社區千余名外來人基本都辦理了臨時居住證,并納入計算機動態管理。
三、社區“五位一體”工作到位。制度化展開護巷志愿者巡巷、夜間安全提示喊話等工作,經常性走訪并教育矯正對象、幫教人員,全年調解民間糾紛98次,成功率92、8%,還及時并有效處置天然氣泄漏、暴雨泛濫成災、停電群起糾紛等公共安全事件5起。
打造人人參與、互動、歸屬社區的大格局
為蘇州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不只黨校規范、黨員活動之家規模、黨員生活幸福,更擁有137名黨員的先進性,在我們歷年來打造人人參與、互動、歸屬社區大格局的過程中作用巨大、功不可沒!
“幸福聯盟”發揮龍尾作用。30個團隊各顯神通,各展風采:象棋協會、交誼舞協會、乒乓隊、健身操隊天天活動,編織協會、扇子舞隊、竹板操隊、腰鼓隊、周周活動,戲曲團、歌詠團、書畫組、啦啦隊月月活動,再加上居民小組長、自管小組長、巡巷護巷、學生勞動或宣傳、服務同盟會等志愿者隊伍的經常性活動,保守估算,幸福聯盟全年活動次數也在3000次以上,參與人次逾14萬。
本,我們加大居民旅游互動力度,組織南京、杭州、天目湖、連云港、安徽太極洞等旅游活動八次,參與人數累計612名。有組織旅游,直接促動了居民三五成群的自發旅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居民自發旅游達380次,參與人次逾千,景點遍及全國各地。居民徐玉珠組織的30人桂林游,成為社區樓宇之間的美談;居民戚雅靜帶隊的5000元暢游大江南北,成為其它旅游隊伍的線路圖;居民吳美華發現的6元無錫黿頭渚游,復制了一批又一批三五成群的踏勘者,甚至還吸引了城市商報記者管有民的加盟。
本,友三網又有新的突破,開辟了《消費與維權》專欄、游戲互動世界、中國社區工作者聯誼會博客圈。在新聞領域,我們也有新長進,全年累計在揚子晚報、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以及電視一臺、二臺,形成各類新聞報道75篇,塑造了大量先進文明形象,再現了大量居民的幸福生活。
本,社區召開居民代表大會一次、議事會會議三次、社區聽證會、懇談會、協調會各2次。與會代表的所有主張,都化作居委會2010年做成的十大實事,獲得充分的張揚。
會議互動、文體互動、旅游互動、新聞互動、數字化網絡互動、志愿者服務互動……社區這么多的互動平臺,使得居民相互熟悉、彼此了解,成為朋友多多。社區民主、自治氛圍悄然形成,以社區榮而榮的公共精神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