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音樂活動小風車篇一
1、欣賞《化蝶》,感受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
2、在感受過程中分辨樂句,模仿蝴蝶飛以及停止時的動作造型。
3、大膽創編蝴蝶飛舞動作,心情愉悅地與同伴交往。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課件、蝴蝶、花朵頭飾若干
(一)激趣引題,啟動情感。
1.謎語導入,師談話: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呢
2.大家真聰明,原來這個謎語說的就是美麗的蝴蝶。(本文.來源:.教案網)看(點擊電腦動畫)美麗的蝴蝶仙子飛來了。它給我帶來了一首優美的曲子。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初步欣賞,動畫結合。
1.聽完曲子后提問:聽這首《化蝶》,你感覺到了什么
2.談話:這是一首非常優美,抒情的樂曲。我們再來聽聽樂曲中蝴蝶在干什么
3.師談話:聽這首樂曲,除了能感覺到蝴蝶飛來飛去,還說了什么事呢
(播放電腦動畫)
4.師生談話:你感覺到了什么
(三)動作表達,分辨樂句。
1.師設問:我們看到蝴蝶仙子停了幾次
(播放音樂,伸出食指,手劃節奏,由此感知樂曲有四句。)
3.依據個別幼兒的介紹,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可真多,把掌聲送給你。
4.師生談話:為什么大家用的動作,到樂句末都是慢慢的,或是停下來的動作
(四)感悟音樂,創編動作。
2.集體創編蝴蝶飛舞動作,并隨音樂表現,師觀察幼兒表現。
3老師:我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他在每一句結束的時候就用一個非常優美的造型來表示。(個別幼兒示范,擺出靜止造型動作)
4.點擊電腦,師談話:讓我們看看蝴蝶仙子是怎么跳舞的
6.師談話:祝賀被選中的小朋友,沒有選上的小朋友也別泄氣,繼續努力哦。
(五)扮演角色,充分表現。
1.出示蝴蝶,花朵頭飾,師談話:看,蝴蝶仙子送來了什么
2.要求幼兒兩兩相對找好朋友,分配角色,戴上頭飾聽音樂,按樂句做蝴蝶或花動作。
3.師觀察幼兒表現,見解介入表演,提醒蝴蝶與花朵的目光交流。
4.在愉快的游戲中結束活動。
由于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論是欣賞活動,還是歌唱活動,韻律活動,器樂活動,對幼兒來說都意味著不同層次的學習。通過多種組織形式,雙主體互動模式,使幼兒能充分感受樂曲,在此基礎上獲得情緒體驗,引起聯想想象并嘗試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來表現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來學會分解樂句,在句末能用停在花上或靜止造型來表現,從而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能學中有玩,玩中有學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好奇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契機。而謎語式的導入方式針對大班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由此制造的懸念更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心。為此,活動一開始,我就用謎語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體溫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生動形象的電腦動畫啟發幼兒的情感。從而使幼兒自覺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動中。
幼兒是天生的藝術家,音樂的興奮的語言,對幼兒有較大的感染力。他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會強烈地需要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動作與音樂的結合一方面增加了音樂欣賞活動的趣味性,動靜結合;另一方面,幼兒能較形象直觀地掌握樂曲四個樂句的結構特點,自由發揮,互通信息,這種開放性的形式給幼兒的自我表達提供了豐富的廣闊天地。
教師創設了一個輕松自由寬松的體驗環境,采用雙主體湖動模式,只要不影響同伴,幼兒可以用各種動作,隨著音樂旋律釋放表演激情,而教師始終飽含熱情,不斷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讓幼兒獲得成功感。
最后環節中優美的樂曲加上可愛的頭飾,幼兒想象著自己是一只美麗的蝴蝶或是一朵美麗的花,用舒緩的肢體動作非常投入地表演,這種幼兒喜歡的游戲方式耳濡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幼兒身心帶進音樂的殿堂,群情激動,氣氛達到了**。
大班音樂活動小風車篇二
1、通過整體舞蹈表現,并學習用打擊樂器隨樂進行演奏。
2、在教室演奏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改變指揮方法,豐富演奏效果。
3、能注意自己的演奏效果與同伴的演奏協調一致,培養節奏感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1、打擊樂器、圖譜;
2、音樂《拔根蘆柴花》和《化蝶》;課件《蘆葦》
一、聽音樂《化蝶》進入教室,教師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二、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1、有表情的唱。
2、簡單進行兩聲部合唱。
三、聯系生活,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節奏”。
1、教師模仿小狗的叫聲,提問:小狗是怎樣叫的?有什么特點?
2、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叫聲是有節奏的?(青蛙、小貓、小雞……)
3、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是有節奏的?(切菜、走路、門鈴……)。
4、出示節奏譜,讓幼兒練習節奏。
我們除了用手拍之外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現節奏?
四、讓幼兒聽音樂、看課件,理解感受音樂。
1、播放樂曲《拔根蘆柴花》,提問:聽完這首樂曲你有什么感受?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小結:我們看到的植物是蘆葦,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蘆柴花,主要生長在蘇北地區,好聽的樂曲是蘇北民歌《拔根蘆柴花》,這首樂曲就是人們看到很美的蘆柴花才編的,所以叫拔根蘆柴花,后來人們也用這首樂曲表達豐收時的喜悅之情。
五、出示樂曲節奏圖譜,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1、教師引導幼兒熟悉節奏并練習動作。
2、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師指揮練習節奏動作。
六、組成“小小樂隊”,用樂器為樂曲伴奏。
1、教師出示三種樂器,請幼兒討論配樂方案。
2、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3、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也可以請個小指揮。
七、請“小小樂隊”面向觀眾演奏。演出結束,請“小小樂隊”退場。
我記得在中班聽老師上打擊樂《楊柳青》時,孩子對于節奏圖上的節奏型認識比較模糊,所以這次在活動中當我出示節奏圖時,沒有問:“圖上有哪些不同的節奏?!倍钦埿∨笥颜艺乙粯拥墓澴啵@樣的效果比較好。
缺點:
1、變化節奏的地方強化的不夠,孩子掌握的不夠好。可能是連我自己到哪里變化節奏也不夠清楚,更加不能準確地哼唱出來。
2、最后的表演一直是我指圖孩子練習,沒有脫離圖譜讓孩子們嘗試。
大班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1
1、感受樂曲輕松歡快的旋律,學習用塑料袋,小棒,易拉罐,小鈴隨音樂有節奏的演奏。
2、嘗試小組探究多種動作和節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齊的演奏。
3、體驗用生活中的物品演奏表現勞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習用塑料袋,小粹,易拉楚,小鈴隨音樂有節奏的演奏。
活動難點:嘗試小組探究多種動作和節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齊的演奏。
了解《圣誕爺爺》的故事繪本。生活物品:易拉罐、小棍、塑料袋。
一、故事導入,初步感受音樂,熟悉游戲動作。
1、教師講述《圣誕爺爺》故事,引起活動興趣。
“圣誕老人住在遙遠的北國森林,他們一年只派發一次禮物,你們知道平時他們都做什么嗎?”
2、引導幼兒創縮播種、澆水、修雪械、收獲禮物的動作?!笆フQ老人在四個季節都做了什么事情?做了曝些動作?”
3、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做動作,感受樂曲旋律和節奏。
二、探究生活用品的聲音,嘗試討論配器。
1、幼兒自選傾聽生活用品發出的聲音,為不同的勞動配器。
2、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討論出配器方案。
3、一起和圣誕老人勞動,隨音樂有節奏整齊的完整演奏,體驗用樂器表現勞動的快樂。
(1)幼兒自選一項勞動內容,第一遍隨樂演奏。
(2)提問:勞動的心情怎樣?會用自己的工具嗎?(用情境性語言啟發幼兒輕輕播種子、扎禮物一下一下的系、修雪梯要一下一下修整齊)
(3)幼兒再次合作演奏,教師語言指令提示音樂的轉換。
4、啟發幼兒讓小工具跳舞,分小組探究多種動作和節奏的演奏。
(1)分小組討論,指導幼兒的動作和節奏,體驗勞動的有趣。
你們想編一個什么隊形?做什么動作勞動?
(2)集體隨音樂完整演奏一遍,體驗更有趣的勞動。
(3)用自己喜歡的演奏方式自由演奏表達。
5、教師小結:生活中還有許多生活物品能發出許多有趣的聲音,讓我們一起去試一試玩一玩吧!
《鈴兒響叮當》是一首節奏鮮明活潑跳躍的音樂,aba的形式便于幼兒進行演奏?;顒又形覍⒁魳放c《圣誕老人的王國》繪本故事結合,以故事中圣誕老人勞動的情節為故事情境,選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小瓶子、塑料袋、小棍激發幼兒演奏興趣,旨在敲敲、玩玩、演演中提高幼兒演奏水平。在不斷嘗試中組織了此活動。
蒙臺梭利說過:“我做過了就會理解了”。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性。所以是動作思維在前,然后是形象恩維,再到抽象思維。在組織本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抽象的節奏型時比較枯燥,我引導幼兒通過模仿勞動時數種、修雪梯、包禮物的`動作,然后創編了“玩具送給你”的語言節奏,鼓勵幼兒與節奏型進行匹配,他們的印象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如豐富和全面。配以簡單的“繞、錘、擺手”等動作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節奏練習,無形中滲透了所學的節奏型。
《綱要》指出:“使幼兒在生活、學習、游戲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幼兒時期逐步形成了創造表現的意識,所以要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認知方式去理解音樂表現力。而人際合作的增加,給幼兒打開了想象和創造的空間,使幼兒充分感受到創造性表現樂趣。所以教師有意識的幫助幼兒創造與同伴合作學習的機會更能使幼兒積極探索演奏的成功感。
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在掌握節奏的基礎上與同伴合作設計隊形演奏音樂,“播種組”的小朋友設計了雙排隊形,并設計了內外交替撒種的演奏動作,“包禮物”組的幼兒設計了圓形禮物,并用上舉的動作扎絲帶等。幼兒在愉快的合作中提高了演奏技能,體驗到了合作創造的快樂。此外,在活動設計中創造性的設計趣味游戲方面、觀察幼兒表現能力方面、鼓勵幼兒創造性演奏等方面我還需提高。
大班音樂活動小風車篇三
本周的主題是《我們都是好朋友》,結合主題內容,我安排了跟主題有關的音樂教學活動——拉拉勾,中班的孩子他們對音樂活動比較喜歡,尤其是歌曲中的歡快旋律和配合簡單的肢體動作,這樣不但孩子們學得快,而且更感興趣。
歌曲——拉拉勾是一首比較好理解的歌曲,很情境化,而且在孩子們的一日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境。中班的孩子他們很容易為一點點小事情而生氣。從這個活動中,可以讓幼兒感受到朋友之間要友好,遇到事情不要生氣,學習寬容待人?;趯滩牡睦斫夂头治觯野鸦顒幽繕硕ㄎ唬?/p>
1、學唱歌曲,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旋律中的休止符號和間奏的作用。
2、知道朋友之間要友好,遇到事情不要生氣,學習寬容待人。
在活動開展前,我請了兩個大班的孩子進行情境表演,孩子們看了情境表演以后,一起來說說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他們為什么事情而生氣?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怎么解決,什么樣的解決方式比較好?一系列的提問,孩子們產生了許多想法,也會進行講述自己的看法。有了認識以后,請幼兒共同欣賞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孩子們的會更認真。讓孩子們感受到原來我們經常發生的事情,還可以在歌曲中體現出來。
但在學唱歌曲的部分,有些幼兒在學唱歌曲的時候比較認真,也會帶上各種各樣的表情一起唱,從這里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歌曲中。但在間奏和休止符中,有個別幼兒會唱錯,通過老師的強調和示范以后,孩子們基本都能掌握這個難點部分。
在歌曲完全掌握后,我看到一部分孩子用表情來演繹歌曲的情境,我馬上聯想到了把肢體動作穿插在歌曲中,這樣會更好的演繹歌曲和感受歌曲。在創編動作前,我先引導幼兒邊唱邊表演,個別幼兒在演繹中可棒了,還邀請了好朋友一起來演繹,比較形象。在通過同伴的示范和教師的引導后,孩子們的表演就跟更投入了??吹胶⒆觽冇脙蓚€兩個的合作方式,我就把孩子們的座位也調整了一下,變成了四排——兩個兩個一起做,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更好互動,把本次音樂教學活動推到了高潮。還用了幾對幾對幼兒上臺表演的方式,孩子們的表演欲望就更強了。
大班音樂活動小風車篇四
《綱要》中提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大班歌唱活動《三只猴子》,旨在通過這首幽默、詼諧的歌曲,引導幼兒大膽地表現,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本內容以故事形式串聯整首歌曲,但篇幅較長,不利于記憶,因此確定“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幼兒較難掌握,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針對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活動借助圖譜,圖詞結合,引導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并以游戲的形式始終貫穿教學,引導幼兒在自然、輕松的情況下學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
在欣賞歌曲前三段后,通過老師的提問:歌曲里有誰?發生了什么事情?猴媽媽對小猴說了什么?孩子們邊回答老師邊出示相應的圖片很好的加深了幼兒對歌詞內容的記憶。在接下來前三段的圖譜很好的呈現出來后孩子們幾乎能夠很完整的把三段歌曲演唱出來。通過圖譜的呈現很好的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同時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圖譜的呈現,同時加上反復的練唱較好的解決了歌曲中的“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這句歌詞,也使本活動的難點得以突破。孩子們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較好的學會了歌曲前三段的內容。在表演環節中也能夠帶上表情、動作大聲的表演。在學習歌曲第四段中同樣運用突入呈現的方式讓孩子們較好的理解了歌詞內容。在游戲環節中孩子們能較好的理解教師所提出的游戲規則和方法,并都很樂意的參與游戲,總之孩子們在愉快中學會了《三只猴子》這首歌曲。
從活動過程來開,本次活動還有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的調整教學方案。本次活動在預設教學過程時,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教學歌曲上,而今天呈現的活動中反映出孩子們在圖譜的幫助下很快的掌握了歌曲,教師應該及時調整方案,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游戲環節中,而且孩子們對游戲很感興趣。
(2)、在學習第四段歌詞時,教師在活動中有點“趕”。在本段歌詞學習中教師沒有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而是自己一味的說,孩子們可能并沒有很好的理解歌詞內容。第四段歌詞內容孩子們沒有較完整、準確的掌握。
(3)、游戲環節中孩子的興奮點已經很高了,完全不在老師的'控制范圍以內了。這時教師可以停下來,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讓孩子們知道:小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大包,都已經送到醫院去了,肯定是不能夠動了而且也沒有力氣動了??赡芎⒆觽兊那榫w就會有所控制,該活躍的時候就活躍該安靜的時候就安靜,做到游刃有余。
大班音樂活動小風車篇五
大班藝術(音樂)活動《和星星跳舞》主要是讓幼兒學唱歌曲,根據樂曲創編簡單的動作,并能與同伴合作表演邀請舞。在活動中,感受向往星空,飛向天空的快樂情緒。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還沉浸在和星星跳舞的快樂思緒中,能夠看到孩子們的快樂,我覺得真開心。但在本次活動中,我覺得有些細節方面考慮地還不是很周到,進行了反思與總結后,我想在下一次執教這個活動的時候,會有更大的突破。
活動一開始,我進行了和孩子們的談話:“你想和天上的星星跳個舞嗎?如果你是一顆小星星,你在天空是怎么樣的?”接著孩子們的回答我進行了小結并引入到歌曲《和星星跳舞》中。這一環節中,我覺得幼兒對第二句和第三句歌詞掌握地有些不太好,所以在后來的“唱”中出現了重復的現象,這一點有些欠缺,教師在活動中還應多注重考慮。我想在認識歌曲的時候,如果加入圖譜,更進一步細化,以便小朋友們對歌詞的理解,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
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我是通過以下環節來開展的。首先請小朋友們來扮演小星星,由我彈鋼琴,幼兒自由地為歌曲創遍各個動作,接著請個別小朋友上前來嘗試創編,再請其他的小朋友把這幾個好看的動作一起跟著學一學,在這一個環節,我覺得小朋友們的參與性很強,積極性很高,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小朋友們的動作較單一,于是我進行了及時的引導,并鼓勵小朋友們大膽、自信的表現自己所創編的動作。目標的后半部份幼兒是通過合作游戲來實現的,幼兒也非常樂意參加邀請舞的表演活動。
我覺得本次活動的氣氛非常好,小朋友們的興趣有濃厚,參與性強。幼兒對肢體的動作表現地也比較地突出,也由一開始的單一“變”為后來的豐富,這一過程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感受了引導的魅力之大。在合作游戲中,小朋友們也很開心地去尋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舞。無論從幼兒對活動的參與度、活動的投入狀態,還有情感方面,我覺得這部分各方面的表現還是非常好的。一次活動結束了,帶給我的不僅是和孩子一起快樂參與的幸福,在每一點每一滴的不斷實踐、學習、反思、積累中,我想我會收獲更多!
大班音樂活動小風車篇六
冬是美麗的,紛紛揚揚的大雪飄飄灑灑,宛如仙女散花般飄落,一朵朵,一片片潔白透亮,薄如輕紗;冬是快樂的,當雪花紛紛揚揚的落下來是,最高興的就要數孩子們了。他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
在這冬季來臨之際,我們大班上學期最后一個主題《擁抱冬天》展開了。在這個主題里有一節大班音樂游戲《滑雪歌》活動,這個音樂采用了動畫片《雪娃娃》的主題曲。為了提高幼兒的興趣,我反復鉆研教材,多次傾聽這首音樂,尋找突破口。然后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相關的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幼兒在視、聽、動、想緊密結合的音樂活動中努力獲得“音樂耳朵”的能力,讓幼兒感受樂曲優美、寧靜的意境,使幼兒盡量發揮自己的想象來創編“雪花飛舞”和“小兔滑雪”的動作。因而他們始終沉浸在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愉快情緒之中,受到了音樂的感染和得到樂曲所表達的情感的體驗。我認為這節課的可取之處在于:
我從網上找到了一段《雪娃娃》的視頻,通過讓幼兒欣賞視頻中的雪娃娃滑雪的場景,進一步感受雪景優美的意境和滑雪的快樂。有了視覺感受的前提,幼兒很快地從樂曲中聽辨出音樂中所要表現的“雪花飛舞”“小兔滑雪”的情節,他們急切地訴說著“下雪了,下雪了”。從幼兒說話的內容以及他們神態中流露出的表情說明了他們已體驗到了樂曲中所表達的情感。
在欣賞a段音樂時,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雪花飄、雪花轉、雪花和我一起玩”的情節。欣賞b段音樂時,引導幼兒回憶視頻中雪娃娃滑雪的動作,讓幼兒用動作表現“小兔快快來,唱著歌兒來滑雪,有了朋友多快樂”等情節。然后我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完整表現出來的。使幼兒借助動作,理解音樂的表現技巧,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既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又化解了難點,達到了預設目標。
在幼兒初步熟悉了整個樂曲后,我就進一步讓幼兒聯系自己生活中曾經經歷過的玩雪的場面,邊聽音樂邊想象。通過老師的啟發,幼兒能根據音樂的展開,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進行想象,他們紛紛發言,講述自己打雪仗、堆雪人等場面,從一個個豐富形象的動態過程中獲得了音樂形象的感受。
我讓全體幼兒來參與表演,在表演中,幼兒都是主角,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伴著音樂,幼兒憑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教師作為一個指揮者,融入幼兒的活動中,音樂響起,幼兒兩兩一對,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隨音樂舞動,雪花飛舞,優美滑雪,幼兒神采奕奕激情飛揚,個個都全身心的投入于音樂表演中。
但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感覺自己的準備有些倉促,評價語言還不夠豐富,肢體語言不夠優美,教學思路還不夠清晰,活動時間沒有控制好等等,這些都是我以后需要改正的方面。
幼兒音樂游戲作為幼兒園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綱要》要求,幼兒音樂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而對音樂的感受力是培養幼兒音樂素質的基礎,采用游戲化的方法組織音樂活動,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激發興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陶冶幼兒的情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這節音樂游戲活動是我對音樂課的一次有益嘗試。總的說來,幼兒能在教師引導下積極愉快的參與活動,課堂氣氛活躍,目標完成較好。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活動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活動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