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怎樣寫報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報告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理財調查報告篇一
寧小姐,今年35歲,在一家外企公司工作,每月收入5000元,老公也是35歲,是一名自由職業者,每月收入10000元左右,兩人都有社會保險。夫婦倆育有兩小孩,平時在家都由婆婆照看著。每月家庭生活支出5000元左右,有存款40萬元,股票投資20萬元。還有一套價值100萬元的房子一套,房貸已還清,目前自住,家庭自用小轎車一輛。
寧小姐和先生計劃積累100萬養老金,在50歲時提前退休,想咨詢理財師該如何理財?
根據寧小姐家的財務情況,理財師分析認為目前寧小姐家每月收入1.5萬元,每月生活開支5000元,基本每月都有1萬元的結余,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可以看出平時的生活還是比較平穩的。寧小姐和先生今年都是35歲,距離50歲退休還有,如果以目前家庭收支情況來計算,15年后能攢到180萬元,但是考慮到有兩小孩,孩子上學費用,以及未來照顧婆婆的費用等等,將來的負擔不輕。
因此,理財師認為寧小姐家需要重新合理配置資產,并給予具體的家庭理財建議……
寧小姐如果通過家庭投資理財建議進行執行,15年時間,通過15年的努力工作的收入,以及投資理財收益,基本上能積攢到100萬元退休金。另外,由于提前儲備孩子教育金,為老人購買保險,未來這兩塊的家庭壓力也并不大,生活會越來越好。
家庭理財調查報告篇二
根據凌小姐家的財務狀況,理財師分析認為雖然凌小姐和老公工作穩定,收入還可以,但是存款并不多。若羊年迎來寶寶,就需要為孩子的出生和孩子以后上學的教育金做準備了。對于凌小姐家準備要孩子該如何理財,理財師給了她幾點建議。
一般來說,從懷孕后家庭的負擔就會慢慢加重,一是考慮到孕婦的安全,保障母子的營養,甚至還有可能有些女性會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不能工作,這樣老公的壓力的就會更大,此時間就要求家庭留有充足的備用金才行。
家庭理財調查報告篇三
劉先生和太太李女士,今年都是30歲,大學畢業,劉先生在企業工作,李女士是人民教師,兒子2歲。劉先生家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都有保障。雙方父母,今年60歲,身體健康,現無需贍養。
目前,兩人的月薪共9000元左右,沒有其他收入來源。雙方的家庭條件都一般,兩人算是“白手起家”結婚、生子,剛剛攢夠了20萬首付款,定下了一套價值46萬元的新房子,手上沒有積蓄,準辦理房貸。聽朋友建議,房貸辦理5年期的,利率較低,總利息較少。
劉先生夫婦倆是雙職工,收入來源比較單一,在沒有尋求雙方父母幫助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解決了購房首付、裝修、結婚、生小孩等開支,基本將家庭積蓄花完了,現有資產不多。不過,夫妻雙方的收入情況尚可,每月9000元在日照也算得上中等收入家庭了,只要合理籌劃,理性消費,未來的生活還是值得期待的。
家庭理財調查報告篇四
聯女士,今年28歲,是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雖說工作穩定,但收入并不高,目前每月稅后收入4000元,到年終還會多拿一個月的薪資。老公收入稍微高點,每月8000元,兩人都有社保。現今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不需供房。夫妻倆有存款60萬元(包括結婚紅包)。平時聯女士給家里制定了每月5000元的消費計劃,3000元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開支,1000元用于女兒上學伙食費用和興趣班資金,1000元家庭應急開支等。每月剩余的資金都存入了銀行。若哪個月超支,這部分資金下個月也能節省回來,基本上都能保持每月資金平衡。并且聯女士已養成了記賬的好習慣,每日都把當天的開支記在本子上。此時到年底,聯女士看到存折上的數字,讓她非常開心。
下一頁更多工薪家庭理財案例!
家庭理財調查報告篇五
遼先生,今年45歲,在無錫市場某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年收入10萬元左右,各類保險齊全。遼太太42歲,在某裝修公司做財務,年收入8萬元左右,有基本醫療保險。兒子今年15歲,正在讀初中。目前遼先生一家三口住在一間100平方米房子內,每月生活開支4000元。家中有銀行存款60萬元,股票市值20萬元,現金5萬元。現有購車愿望,但又想做投資賺的更多收益,為此很糾結究竟是先買車,還是先積累財富。
綜合分析了遼先生家的財務情況,并結合理財需求,理財師給予投資理財建議,幫助遼先生家庭理財排憂解難。
此外,考慮到遼先生夫婦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理財師建議在基礎保險的之上,遼先生夫婦各自配置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提高家庭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