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四年級三角形教案中的重難點篇一
這節課共有五方面的教學內容:三角形特征、概念、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以及三角形的特性,教學內容比較多。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對三角形已經有了直觀的認識,能夠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三角形的穩定性在實踐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對于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以及三角形為什么具有穩定性就有一定的難度。基于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我在備課的時候做了精心的準備,整堂課下來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積極性強,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孩子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圖片中找出三角形,從而讓孩子體會生活和數學的聯系十分密切,激發探索生活和數學的聯系得興趣。
二、從生活中出發,感受數學之美。
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上有三角形,然后再用課件展示老師在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這一環節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進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做好準備。而且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
三、在活動中探索,感知探究特性。
“數學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數學活動的過程。”在學習中,孩子更愿意自己去經歷、去實踐、去探索知識。孩子們或許會相信你告訴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所經歷的事,這就是一種“體驗”。三角形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三角形的穩定性是在抽象的概念基礎之上探究出來的,有必要讓學生經歷特性得出的全過程。因此,本節課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實踐活動:
(2)在探索三角形的特性這一環節,設計了動手拉一拉三角形框架和四邊形框架的活動,讓每名學生都親身感受到三角形的不易變形和四邊形的一拉就變形的特點。此時,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相信不用老師講,學生們就會記憶深刻。但是,我的教學沒有到此為止,而是帶領學生進一步探索三角形為什么具有穩定性。使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課堂上,學生對教師設計的活動十分感興趣,思維僅僅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就在學生的操作活動中迎刃而解了。
四、聯系生活實際,培養應用意識。
引導學生應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是體驗成功的最好選擇。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到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讓學生再去回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應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然后利用這一特性想辦法去修理生活中松動的椅子、歪斜的小樹等,就是讓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整堂課下來,學生的熱情很是高漲,教學重難點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中也迎刃而解。但是,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靜靜的`反思,我感覺這節課和我自身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四年級三角形教案中的重難點篇二
1、在鐘面上,時針從7走到8的`時間是()小時,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圈,是()分。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個小格。
2、時針指在4上,分針指在12上,表示()時。分針從12走到12,是()分,是()小時。
3、7時30分到10時30分,經過()小時。時針從7到11,經過了()小時。分針從2走到6,共走了()分鐘。
4、學校下午2時上第一節課,每節課40分,第一節下課是()時()分,課間休息10分,第二節是()時()分上課,()時()分下課。
5、1小時=()分,120分=()時
6、()時整,時針、分針重合。
3、學校秋游,8:00出發,9:10到達,路上用了()時()分。
4、上午8:00開始下雨,下了4個小時,()時雨才停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四年級三角形教案中的重難點篇三
教科書第6-7頁例3、例4,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6、9、11、12題。
1、使學生在己有知識基礎上,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能根據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主動遷移知識的思維習慣。
3、結合顯示素材感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
1、重點:教學寫萬級的數。
2、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系。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并以萬以內數的寫法為基礎,把個級寫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寫億以內的數。
師:含有億以內數相關信息的音像材料,數位順序表。
生:收集現實生活中億以內數的信息數條,計數器或算盤。
一、出示信息,復習萬以內數的寫法
1、播放新聞。
荊州長江大橋總長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北京路二小現有學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園面積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師:你在剛才的畫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數據?你能把這些數據寫出來嗎?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萬以內數的寫法:從高位寫起,哪一位是幾就在哪一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二、利用信息,學習有億以內數的寫法
1、繼續播放新聞:
據統計,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萬少先隊員參加了“手拉手”活動,三千零八十萬人參加了“保護母親河”行動。
2、提問:在剛才的新聞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數據?這些數據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可能會說:這些數都很大,它們都占有兩個數級……。學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師:你能試著寫出這些數嗎?先獨立寫一寫,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教師傾聽小組意見,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方法,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意見:
(1)先寫出數位順序表,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寫,如果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2)一級一級地寫,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教師鼓勵同學提出質疑或進行補充。
3、即時練習:讓學生試寫第6頁“做一做”的四個數。
師:這些數的位數很多,寫的時候可能會出錯,誰有好的檢查方法介紹給大家呢?學生可能提出兩種方法:
(1)寫完后可以把寫出的數再寫一遍,看是否與要求寫的數一致。
(2)根據最高位的判斷這個數是幾位數,然后進行核對。
教師肯定學生的方法,并提醒學生寫完后注意檢查。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9頁第6題,先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然后再寫下來。
2、數學游戲:
由新聞發布官發布自己在課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記者負責將信息中的數據記錄下來,最后統一核對,考察小記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內中國數字電視用戶將達到三千萬。
四課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學生發言后,教師板書課題。
五、課堂獨立作業
課本第10—11頁7、9、12題。
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進行指導和幫助。
四年級三角形教案中的重難點篇四
1、學生復習條形統計圖
師:同學們前幾天我們栽了蒜苗,還記錄了它在15天內生長情況的數據,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種蒜苗的數據進行了整理,制成條形統計圖,舉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學生的條形統計圖。
生匯報圖中數據。
2、提出問題,學生探究作圖
師:如果我們還想了解它從第3天到第15天整個的生長變化的情況,該怎么畫呢?老師這有幾種統計圖,請你仔細觀察,看哪一種更合適。(師出示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生任選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條形統計圖上作一些修改或補充,把它變成這種統計圖呢?
學生在小組內先討論,再在圖上試一試。
學生作圖后展示,匯報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課題
師抓住學生將條形上的點連線,對比評價,選擇優秀的作品,用多媒體演示由條形統計圖演變為折線統計圖(描點,連線)的過程。
提醒同學們:變成真正的折線統計圖還要把原有的條形統計圖擦掉。
揭示課題:折線統計圖。
1、 讀點
師:圖中的點表示什么呢?
生說點的意義,(課件顯示并標數量)
2、讀趨勢
師:同學們都讀出了點所表示的數量(板書數量),由點連成的線呢?
生說表示蒜苗從矮長到高的生長趨勢。
讀局部趨勢,從第幾天到第幾天長得快,從第幾天到第幾天長得慢(板書趨勢)
3、估計
根據這一趨勢請你估計蒜苗第10天大約長到多少厘米?
4、預測
預測第20天大約長到多少厘米,并說說你的想法。
師:我們會讀折線統計圖了,那你會畫折線統計圖嗎?怎么畫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長情況統計表,你能將它制成折線統計圖么?
學生獨立繪制笑笑的蒜苗生長情況折線圖。
匯報評價
說說圖中的信息
對比自己與笑笑的蒜苗生長趨勢,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1、出示 北京地區20xx年5月新增病人的統計圖
(1)從上圖中你能說說“非典”新增病人的變化趨勢嗎?
(2)你能與同學說說產生這種變化趨勢的原因嗎?
2、出示小玲家室內氣溫的變化統計圖
(1)小玲每隔( )時測量一次氣溫
(2)這一天從8:00到16:00的氣溫從總體上說是如何變化的?
(3)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
3、出示百貨大樓一年銷售冰箱的總數量統計圖
根據趨勢,作出決策
師:如果你是銷售經理,根據今年銷售趨勢,明年你有什么打算?大約進多少?為什么?
下課后收集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下節課交流。
四年級三角形教案中的重難點篇五
1、一個田徑隊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2、一個田徑隊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3、一次測驗中,小明做對11題,做錯了4題,求小明的正確率。
4、大米加工廠用千克的稻谷加工成大米時,共碾出大米1600千克。求大米的出米率。
5、一個林場春季植樹,成活了570棵,死了30棵,求成活率。
6、家具廠有職工1250人,有一天缺勤15人,求這天的出勤率。
7、把下列百分數化成小數把下列百分數化成分數
10%=48%=3.3%=
95.4%=4.06%=12%=
152%=0.8%=75%=
1%=2000%=7.8%=
四年級三角形教案中的重難點篇六
一、填空。
1、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25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2、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14厘米,它的面積是()平方厘米,與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是()平方厘米。
3、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它的高是8厘米,底是()厘米.
4、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為3厘米和4厘米,斜邊為5厘米,這個直角三角形面積是()平方厘米。
5、一個三角形與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面積都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是16厘米,三角形的高是()厘米。
6、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是10厘米,它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二、判斷題。
1、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長方形面積。()
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如果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那么它們一定等底等高。()
四年級三角形教案中的重難點篇七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
3、通過拼搭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通過觀察,讓學生進行想象、猜測和推理進行探究的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觀察物體的感性經驗,通過第一階段的學習,已經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較為抽象的幾何圖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使學生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或兩個及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
2、只有在活動中,學生才能真正經歷觀察、想象、猜測、分析、推理等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鍛煉,空間觀念才能得以發展。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