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不僅僅是寫作技巧的展示,更是作者內心世界的抒發。隨后是一些優秀作文的摘抄,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寫作的靈感。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一
生命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它仿佛是一位演員,扮演著各種角色,歷經起伏與苦難。我們穿梭在生活的舞臺上,承受著無盡的壓力與挑戰。然而,在生命的托舉中,我體會到了許多真理與智慧。下面,我將就這一主題,分享我對生活的領悟。
生活托舉著我們,如同大海的波浪托舉小船一樣,給予我們前進的力量。托舉的過程中,我經歷過許多困難與挑戰。有時候,我感到疲憊且無助,仿佛無法逃脫困境的束縛。但正是在這些痛苦和苦難中,我得以成長和變得堅強。每一次的失利和挫折都讓我學會如何戰勝困難,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生命的托舉,讓我意識到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戰。
生活中的托舉,讓我懂得感恩于擁有。當我們面對饑餓、貧困、疾病或其他不幸時,我們會意識到生活中擁有的每一個小小的幸福。我曾經經歷過一次近乎毀滅的事故,當我從廢墟中站起來時,我深深明白了珍惜與感恩的重要性。這個經歷讓我學會寬容與原諒,因為托舉的恩賜來源于其他人的關愛與支持。
生命之托舉教會了我堅持樂觀與積極的態度。頻繁的變故和挑戰可能讓人感到沮喪和無力,但是在這一切的背后,我發現了希望的種子。困難是生命的一部分,它們是我們成長的催化劑。只有積極面對困難,我才能跨越險阻,邁向成功。通過生活的托舉,我明白了堅持樂觀的重要性,只要心懷希望,困境也能化為機遇。
第四段:生命托舉讓我發現自我。
在生命的托舉中,我得以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激情,只有在逆境和困難中,我才能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陷入了失去自我的困境中,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也感到迷失了方向。然而,經過生命的托舉,我重新找到了自己,明白了自己的價值與目標。生命的托舉讓我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肯發掘自己的潛力,就能擁有無盡的可能性。
生活的托舉讓我認識到時間的珍貴性。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每一刻都是獨一無二的。回首過去,我意識到有許多美好時刻被我忽視了,只是因為我一直在失去的事情上耿耿于懷。然而,在托舉的過程中,我懂得了珍惜當下的重要性。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挑戰,我都會珍惜與善待每一個瞬間,因為這些瞬間將成為我寶貴的回憶。
生命托舉讓我變得更加堅強、感恩、樂觀、自我和珍愛當下,這些是我從生活中的托舉中所得的寶貴經驗。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境,但只要心懷希望,勇往直前,我們就能夠戰勝困難,實現意義非凡的人生。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二
最近,最美這個詞非常地流行,什么最美女兒,最美媽媽,最美教師等等。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當然要數最美媽媽了,在她伸出雙臂的那一刻,讓我們再度感受到了母愛之無窮力量。
就在這生死攸關的一瞬間,一個黑影閃了過來,穩穩地接住了孩子,但因為慣性作用,她的左手也斷成了三截。她就是當代英雄吳菊萍,她又是一位平凡的母親,一個七個月大男孩的媽媽,在這一時刻,她無疑是最美的媽媽,最偉大的母親。
到了醫院,吳菊萍一刻也沒閑著,她不停地詢問自己救下的那個孩子怎么樣了,全然忘了自己也是深受重傷……這就是作為一個母親的本能吧?張開雙臂,抱住孩子,這一刻似乎永遠定格在了我們的心中。伴隨著悠揚的樂曲,吳菊萍穿著華麗的禮服走上舞臺,臉上依舊泛著母親獨有的慈善的笑容,她真誠地鞠躬,揮手,她的笑容如一縷陽光,溫暖了每個人的心房。大屏幕繼續播放著,那個被救的孩子映入了每個人的眼簾,“這是我的女兒—妞妞,那天,她趁奶奶不注意,獨自爬到了陽臺上,如果沒有吳菊萍,恐怕我就再也聽不到她叫我爸爸了,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報答她的救命之恩。”畫面上,孩子的爸爸述說著,聲音有些哽咽,有些激動。看著大屏幕,吳菊萍坦然地說,如果當時還有一位母親,她一定也會這么做的,因為在母親看來,所有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兒女,救自己的兒女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嗎?掌聲再次如潮水般響起,我知道,臺下的.觀眾一定像我一樣,想到了自己的母親。
吳菊萍還在與主持人進行著交流,不管話題怎么變,只要聊到自己的孩子與快要康復的妞妞,她的臉上就會露出欣慰的笑容。瞧她那只骨折的左手,她那慈愛的笑容,我有些坐不住了。她貌似有雙柔弱的臂膀,但那無疑也是20xx年最有力的臂膀。
危險裹挾生命呼嘯而來,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剎那搖晃。吳菊萍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出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她并不比我們高大,但那一刻,足以讓我們駐足仰望。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三
生命的托舉―這是一個平常的詞,但是它有不平常的意義!
今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叫。
今天的節目是生命的托舉,講的是為營救落水游客母子而犧牲的公安邊防戰士dd李小化,在死后他依然保持著救人時托舉的姿勢。這是一個多么讓人主持人問他的妻子:你對他的行為理解嗎?他的妻子平靜的說:我理解。然后主持人又問:你狠過他,怨過他嗎?他的妻子終于制不住的哭了出來。沒有,妻子哽咽的說。他的妻子說:在小化走后我一直有個遺憾,就是我沒有留下我們愛情的結晶。主持人說:我想如果當時小化沒有去救人的話,這才是小化的遺憾!
多么感人的對話,多么感人的事跡。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偉大的人吧!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四
“他們用愛的力量托出了生命的太陽”這是《生命的托舉》中的最后一句話,但它如波濤洶涌的海浪沖擊著我的心。
2008年5月12日,伴隨著一陣地動山搖,我們的淚眼投向了同一個方向——四川。在那一瞬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在與絕望進行最后的斗爭。但你們有可知,又有多少老師為了學生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和本該屬于自己的美好的生活。
是啊,母愛是無私的,她沉浸于天地之間,充盈與萬物之中,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深沉的愛,我們在自然面前才不是弱者。但是,我更要贊美老師,在突然來臨的災難面前,我們的老師也像父母一樣呵護自己的學生。當地震這個巨大的惡魔降臨到四川這片大地上時,山崩地裂,房屋癱倒,而這又是學生們的上課時間,老師們為了救孩子挺身而出,為孩子們贏得了生存空間,有了生的希望。
此時,綿陽中心鎮小學里,一幕幕動人的場面呈現在我們面前。
狂風卷集著烏云,一瞬間昏天地暗,大地瘋狂的抖動著,一個生日蛋糕剎那間倒在了地上,小鎮的寧靜也在剎那間被掩沒了。有多少人知道,在地震發生前一切是那么的美好。中心小學六一演唱團的成員們為了給他們今天生日的袁老師講一個驚喜,大伙湊錢買了一個生日蛋糕。可又正是這個生日蛋糕的倒地,又預示著人間悲劇的到來。
校長幸存了下來,同幾個老師一起組織解救同學們。剛同校長吵過架的妻子也著急的趕了回來——因為他們的兒子也在這廢墟地下。他焦急萬分,也驚慌失措,哭著問校長:“我們的孩子呢?”。而校長,用力的掙開了妻子的手,大聲喊道:“壓在下面的都是咱的孩子!”他的聲音震撼了所有人,同時也震動了我的心。是的,作為校長,所有學生都是自己的孩子。他在學生與自己的兒子的生命里做出了選擇,為了自己的“孩子們”他愿意不顧一切,因為這些孩子們都是他的寶貝——即使平日里是那么的頑皮和淘氣。
玉是什么?玉是舍生忘死的品質,是值得信賴的堅挺。蠟是什么?蠟是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愿犧牲自己而不求回報的勇氣。而老師既是玉又是蠟,不美在外表而美在內心,美在實際的付出。雖然一些老師為了學生們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他們的靈魂永在,他們的愛永存,為世界創造了精彩的奇跡。
我唱著那首歌“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在心里寫下了最后一筆——哭了,散了,但愛永存!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五
第一段:引言與概述(200字)。
生命是一次個體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我們經歷了無數的起伏和追求。而在追求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和困難,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依靠“生命托舉”的力量。作為一種心態和信念,生命托舉不僅能夠賦予我們勇氣和堅持的力量,還能幫助我們從困境中走出來,并聽到美好的旋律。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激勵更多的人擁抱生命,相信自己可以托舉起一個精彩的未來。
第二段:相信自己的力量(200字)。
生命托舉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每個人都有著無限的潛力,只是我們并不總是意識到。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曾多次面對困境和挑戰,但我始終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力量去克服困難。這種堅信讓我越來越自信,勇于面對挑戰,并不斷超越自己。正是這種相信自己的力量的心態,讓我在生活中收獲了更多的成果和成功。
第三段:積極面對困難(200字)。
生命托舉需要我們積極面對困難。在生活中,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們面對困難的態度會決定我們能否走出困境。對我而言,每一次困境都是一次鍛煉,讓我更加堅強和成熟。雖然困難可能會讓我感到疲憊和絕望,但我從不放棄希望,總是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困境,并盡可能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正是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不斷前行。
第四段:持續追求夢想(200字)。
生命托舉也需要我們持續追求夢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而這個夢想往往是我們生命中的動力。在我生命的旅程中,我始終追求著自己的夢想,并不斷努力去實現它。當我身陷低谷或陷入迷茫的時候,我會回顧自己的夢想,并用夢想給自己帶來力量和勇氣。每一次追求夢想的過程都讓我成長,無論結果如何,我都知道自己在為夢想而奮斗,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意義。
第五段:感恩與分享(200字)。
在生命的旅程中,托舉我們的除了自己的力量,還有別人的關愛和支持。我深知自己無法獨自完成所有事情,所以我對每一個幫助過我的人心懷感激。同時,我也通過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來幫助他人。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行動傳遞出托舉生命的力量,讓更多的人擁有勇氣和希望,堅持自己的夢想,并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結束語(100字)。
生命托舉是一種信念和心態,它能夠激發我們的潛力,賦予我們勇氣和希望。相信自己的力量,積極面對困難,持續追求夢想,感恩與分享,這些都是我在生命托舉的旅程中體會到的寶貴經驗。愿每個人都能擁抱生命,相信自己,托舉起自己一個美好的未來。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六
在四川省汶川縣的一個地方,有一所學校,在常校長的管理下,每個孩子都很懂事。尚老師,是這所學校的老教師,因為妻子和兒子都在城里,尚老師怕妻子忙不過來,所以他決定要去城里,照顧一下他們母子。
尚老師走進教室,來給他的同學們上最后一堂課,當他走進教室,就看見坐在地一個座位上的江濤同學正在啃著饅頭,看著他那狼吞虎咽的樣子,就知道他很餓,可是,尚老師可不允許他的學生在課堂上吃零食呀!于是讓他放回課桌,可江濤怎能抵擋住美食的誘惑呢?不得不向課桌里的饅頭望了又望,直到尚老師說出這是他給同學們上的最后一節課時,江濤才鎮定下來,尚老師說著說著,眼睛紅紅的,下面的同學眼淚一滴滴的吧嗒吧嗒的掉下來了。唉!我呀,又想起了我們以前教過我們的吳老師,她教了我們四年,她永遠用一顆母親的心來溫暖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孩子,就連我們班很淘氣的學生都能乖乖的聽吳老師的話,我們在學校這個大家庭里,在班級這個小家庭里,我們也把吳老師當成自己的媽媽一樣!
這位年輕的袁老師,是這所學校的音樂老師,也是這所學校最年輕的一位老師,同學們都把她當作大姐姐一樣對待。今天是袁老師的生日,幾個細心的小女孩湊了點錢,給袁老師買了個蛋糕。今天,袁老師教大家唱(讓我們蕩起雙槳),袁老師的歌聲娓娓動聽。
可此時,地震正向他們一步一步逼近。大地裂開,發出極響極響的聲音,教室里,石子都接連不斷的掉下來。老師和同學們都快速撤離,老師都讓學生往操場跑,空曠的地方,安全點,因為這急速的地震使有些同學不能跑,老師們,都用自己的身體保護著他的學生。地震過后,整個汶川一片廢墟,中心小學一百多民師生被埋還好,男老師們都沒被砸著,他們打電話向人求助,可是電話中斷,無法打通,他們只能用手扒開石頭,尋找傷員。
袁老師慢慢蘇醒,她保護著五個同學,突然王霞同學朝袁老師哭著,袁老師急切的問:“怎么了?”她說:“袁老師,對不起,蛋糕擠扁了,不能給您過生日了。”袁老師一看就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她梗咽的說道:“謝謝,謝謝同學們,老師心領了,老師覺得自己當上老師好幸福。”袁老師開始許愿了她希望每個人都能平安的出去。看到這里,我低下頭,摘下眼鏡留下了眼淚,我抽泣著,為這一切而感動著!
尚老師和江濤在一起,尚老師扒開一塊塊石頭,手都被磨破了,可依然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繼續的挖著,我想,尚老師挖的不僅僅是一條通往解救自己的路,更是解救他人的一條生命的路。就在這時,江濤拿了自己在上課時吃的饅頭給尚老師還說吃了以后您就有力氣挖了,當看到這里時,有的同學哈哈大笑,笑他的傻,但我覺得這個孩子很懂事,他還說如果上課時不吃就好了既不用惹您生氣還可以給您吃一個完整的饅頭。他們倆個一起挖,終于一條路通了,江濤出去了,可因以場余震又堵住了出口,尚老師又被埋在了里面,離開了人世。
多么感動啊,老師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有的用身體支撐著水泥板,有的用身體身體保護學生,還有的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把命都搭進去了!在這里,我真心的想對同學們說:“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地球上,生活在一所有“家園,學園,樂園”稱號的一個植材大家庭里,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快樂,你們看,汶川的孩子們,在一場地震中要失去多少親人啊!我們一定要諧起手來,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七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學校要讓我們去看電影,同學們十分高興,大家都猜測著今天的電影內容。這不,我們要出發了,想知道電影內容的話,就跟我來吧!電影開始了,播放師把這個故事慢慢的播放著,每當老師為了救學生而犧牲時,同學們都禁不住熱淚盈框。影片講述了向陽小學的校長、老師舍身救助學生和相互依存,維護寶貴生命的故事。時間205月12日下午2:28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自然,突然間,大地顫抖了,一場特大地震發生了。在教學樓坍塌的一瞬間,老師們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一個共同的目的——保護學生。地震后,這個鎮的交通中斷,通訊中斷,音信全無,成了盲點。常校長從廢墟里爬出來,當知道一切外援都不可能馬上到來的時候,他只能拖著傷腿組織僥幸跑出來的師生在廢墟上救人。在廢墟里,尚老師用雙手拼命地挖著,終于挖出一個可以逃生的洞口,學生們一個一個地從這里出去了。最后一個學生被卡在洞口了,尚老師用全身的力氣蹬出了學生,就在這一瞬間,洞口坍方,尚老師被埋,當救援人員找到尚老師時,尚老師已經去世。音樂女教師袁婧,地震發生時,袁老師和學生被埋在了廢墟下,她用歌聲鼓舞學生們堅強起來。后來在援救人員的協助下,她把學生全部救出廢墟,當袁老師用盡全力將學生一個個從廢墟中托舉出來的時候,他們的身影和太陽的光輝融為一體,是那樣輝煌燦爛。然而,就在這一刻,余震奪走了袁老師年輕的生命。影片中常校長為了救其他孩子的生命,而犧牲自己的孩子生存機會,真是令人敬佩服。雖然有些老師的名字沒被登上過榜,但卻永遠牢記在我們心中。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八
星期五,學校組織四、五、六年級一起看電影,電影名叫《生命的托舉》。
電影中,一所小學正在上課,突然,“轟隆隆”的一聲,烏云把太陽遮住了,大地開始劇烈抖動,沒錯,這里就是四川汶川。教學樓里,教師們每人保護了幾位學生。“呼啦”一聲,教學樓倒塌了,一百多名師生遇難,得到幸免的人們馬上成立了自救隊。但是地震無情,老師們為了救出學生,相繼被余震奪去生命。不知不覺,我的眼睛濕潤了,幾顆淚水從我的眼框中滾落出來。
不,人類并不渺小,因為只要全世界人民心連心,一切困難都會過去。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九
前言: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人,他叫老師;世界上有一種最勇敢的人,他叫老師;世界上有一種最無私的人,他還叫老師,老師用他們的愛化作翅膀,托起了生的希望,用愛照亮了整個世界。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兩年多的時間了,但今天當我們再一次看到那些畫面,淚水仍然忍不住流了出來,那一個個的鏡頭仿佛就是剛剛發生一樣,是那樣歷歷在目。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令我感動:一位老師用自己的身體支撐著重物,不讓孩子們受傷,可把她救出來時,她已經死了她有一個僅僅兩歲的兒子,給兒子唯一的留言是:"寶貝,如果你還活著,你一定要記住,媽媽永遠愛你,觀后感《學生作文《生命的托舉》觀后感》。"僅僅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但這句話中包含著多少親情,多少慈母的愛啊!為了不讓學生們受傷,他拋棄了自己的兒子,救回了更多的生命,這種精神不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么?一個僅僅兩歲的小生命失去了母愛,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但我相信,愛的接力棒會傳遞下去,這個孩子會有更多的人來關注。
還有個場面讓我感動:常校長的兒子,平時上課不專心聽講,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說出了這樣一些話:"爸爸,媽媽,快來救我,我出去后一定好好學習,不惹你們生氣了。"可是作為校長,忙著去救別人家的孩子,耽誤了救自己孩子的時間,他就這樣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兒子。這本來是個將要破裂的家庭,兒子臨死前在水泥板上刻下了五個字:"爸媽不分開",小小的孩子這么懂事,他的父母看到后還有什么理由再鬧呢?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啊!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十
今天,終于可以看電一影《生命的托舉》了。本來是件高興事,可邰老師卻要我們帶上紙巾,為什么呀?我懷著好奇心隨著大家進入了電一影放映室。
哇!放映室內黑壓壓的一片,依稀可見人頭攢動,還有嘰嘰喳喳的談話聲,顯然同學們對于看電一影都比較激動。由于室內兩邊的窗子都蒙上了幕布,所以光線十分昏暗,看來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待所有的班級都到齊后,激動人心的電一影終于開始了!當播放到地震發生時的情景,我的內心也隨之起伏,久久不能平靜下來。當幸存者沒日沒夜地救被埋的人,而自己卻不顧勞累時,我終于控制不住情緒,眼睛濕潤了;當原本可以逃生的.老師卻返回搖搖欲墜的教學樓救學生時,我的淚珠在眼眶里直打轉轉;當原本可以得救的老師卻毫不猶豫地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時,我的眼淚像斷線的珍珠一樣滾滾而下……這時,我才發覺四周一片嗚咽聲,同學們都深受感動,紛紛抹開了眼淚。是啊,天災無情,可人是有情的!
影片中,抗震救災的人們舍生忘死,在隨時發生余震的情況下爭分奪秒,不顧一切地搶救被埋的幸存者。多少人為此與死神擦肩而過;多少人盡管家人杳無音信,卻不顧一切地搶救別人……他們的精神是多么可貴啊,值得我們學習!
當影片的主人公——常校長發現被埋的兒子時,兒子哭喊著:“爸爸媽媽!你們不要丟下我,我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再也不調皮,惹你們生氣了!爸爸媽媽,快來救救我啊!”這聲聲求生的呼喚,重重地震憾著我的心靈。我不禁想起自己平日里一不順心或遇到挫折時就亂發脾氣,并且對父母的勸告經常充耳不聞。影片中校長的兒子到了生命快結束時,才發出痛苦的悔悟,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我暗暗下了決心:從現在起,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珍惜親情、友情!
這部用生命托舉生命的感人肺腑的影片,讓我深深懂得:雖然天災會結束人的生命,卻結束不了濃濃的愛!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十一
十二月二十七日,學校組織我們在多媒體教室觀看了一部名叫《生命的托舉》的電影,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觸。
故事發生在四川綿陽的一所小學。四川省發生了大地震,四川的許多地方都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綿陽市也不例外,許多學校也難逃這次大災難。在災難中,在教學樓坍塌的一瞬間,老師們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一個共同的目的——保護學生。影片中常校長為了救其他孩子的生命,而犧牲自己的孩子的生存機會,真是令人敬佩。
常校長是向陽小學的校長,他在地震后第一時間組織力量救援。他在救援時沒顧上喝一口水,沒顧上吃一口飯,就這樣在廢墟中不停地挖著,不放棄一絲生的希望。當他發現廢墟中的兒子常斌,正準備奮力營救時,卻發現了另外一雙小腳裸露在廢墟外面,他陷入了艱難的抉擇:是先救兒子還是先救這個孩子?情況的危急不容他有過多的思考,最終他選擇了那個孩子,當他把那個孩子從廢墟中救出后再救兒子時,此時的兒子已停止了呼吸。觀看到這兒,我的心里好難受,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這是怎樣的一種大愛啊!常校長是多么的無私,我想他的兒子在天堂里會理解他的爸爸。
影片中有太多常校長這樣的事例:老師在災難來臨時舍生忘死先救學生、學生逃生后回來救老師、廢墟下互不相識者相互鼓勵……他們都是凡人,但是他們做出了非凡的事,在這里我要向他們致敬!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十二
尚老師走進教室,來給他的同學們上最后一堂課,當他走進教室,就看見坐在地一個座位上的江濤同學正在啃著饅頭,看著他那狼吞虎咽的樣子,就知道他很餓,可是,尚老師可不允許他的學生在課堂上吃零食呀!于是讓他放回課桌,可江濤怎能抵擋住美食的誘惑呢?不得不向課桌里的饅頭望了又望,直到尚老師說出這是他給同學們上的最后一節課時,江濤才鎮定下來,尚老師說著說著,眼睛紅紅的,下面的同學眼淚一滴滴的吧嗒吧嗒的掉下來了。唉!我呀,又想起了我們以前教過我們的吳老師,她教了我們四年,她永遠用一顆母親的心來溫暖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孩子,就連我們班很淘氣的學生都能乖乖的聽吳老師的話,我們在學校這個大家庭里,在班級這個小家庭里,我們也把吳老師當成自己的媽媽一樣!
這位年輕的袁老師,是這所學校的音樂老師,也是這所學校最年輕的一位老師,同學們都把她當作大姐姐一樣對待。今天是袁老師的生日,幾個細心的小女孩湊了點錢,給袁老師買了個蛋糕。今天,袁老師教大家唱(讓我們蕩起雙槳),袁老師的歌聲娓娓動聽。
可此時,地震正向他們一步一步逼近。大地裂開,發出極響極響的聲音,教室里,石子都接連不斷的掉下來。老師和同學們都快速撤離,老師都讓學生往操場跑,空曠的地方,安全點,因為這急速的地震使有些同學不能跑,老師們,都用自己的身體保護著他的學生。地震過后,整個汶川一片廢墟,中心小學一百多民師生被埋還好,男老師們都沒被砸著,他們打電話向人求助,可是電話中斷,無法打通,他們只能用手扒開石頭,尋找傷員。
袁老師慢慢蘇醒,她保護著五個同學,突然王霞同學朝袁老師哭著,袁老師急切的問:“怎么了?”她說:“袁老師,對不起,蛋糕擠扁了,不能給您過生日了。”袁老師一看就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她梗咽的說道:“謝謝,謝謝同學們,老師心領了,老師覺得自己當上老師好幸福。”袁老師開始許愿了她希望每個人都能平安的出去。看到這里,我低下頭,摘下眼鏡留下了眼淚,我抽泣著,為這一切而感動著!
尚老師和江濤在一起,尚老師扒開一塊塊石頭,手都被磨破了,可依然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繼續的挖著,我想,尚老師挖的不僅僅是一條通往解救自己的路,更是解救他人的一條生命的路。就在這時,江濤拿了自己在上課時吃的饅頭給尚老師還說吃了以后您就有力氣挖了,當看到這里時,有的同學哈哈大笑,笑他的傻,但我覺得這個孩子很懂事,他還說如果上課時不吃就好了既不用惹您生氣還可以給您吃一個完整的饅頭http:///。他們倆個一起挖,終于一條路通了,江濤出去了,可因以場余震又堵住了出口,尚老師又被埋在了里面,離開了人世。
多么感動啊,老師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有的用身體支撐著水泥板,有的用身體身體保護學生,還有的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把命都搭進去了!在這里,我真心的想對同學們說:“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地球上,生活在一所有“家園,學園,樂園”稱號的一個植材大家庭里,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快樂,你們看,汶川的孩子們,在一場地震中要失去多少親人啊!我們一定要諧起手來,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十三
地震了!它把老師和同學們都壓在石頭下面了!“團結就是力量!”有許多人在廢墟下自救,有許多人為了救別人,用自己的生命去換了無數生命……我覺得他們真是光榮!
老師為了保護學生,不惜一死。危險時,和孩子們永遠在一起。保護了孩子們,而自己卻深深陷在地震口中。在無通訊,無糧食,無工具的情況下,老師用自己母愛的雙手,擋住石塊、木條、灰塵……而自己手已沾滿鮮血,他們也不覺得痛!他們心里最痛的,是失去了親人比什么都痛!
而余震連連不斷,可是他們并沒有放棄!不管不顧的堅持和搶救,無數人生還了,雖然無數的人還是離去了。不管不顧的堅持和搶救,地震都被堅強的中國人民趕走了……只要有信心,鐵棒定能磨成針!
地震真是無情啊!但中國人的心卻是堅不可摧的!一周年了,團結吧,雄起吧!向遇難的同胞深深默哀,與幸存者共同勉勵:加油,四川!加油,中國!
浙江省桐鄉市洲泉鎮永秀小學401班何林川。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十四
今天,終于可以看電影《生命的托舉》了。本來是件高興事,可邰老師卻要我們帶上紙巾,為什么呀?我懷著好奇心隨著大家進入了電影放映室。
哇!放映室內黑壓壓的一片,依稀可見人頭攢動,還有嘰嘰喳喳的談話聲,顯然同學們對于看電影都比較激動。由于室內兩邊的窗子都蒙上了幕布,所以光線十分昏暗,看來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待所有的班級都到齊后,激動人心的電影終于開始了!當播放到地震發生時的情景,我的內心也隨之起伏,久久不能平靜下來。當幸存者沒日沒夜地救被埋的人,而自己卻不顧勞累時,我終于控制不住情緒,眼睛濕潤了;當原本可以逃生的老師卻返回搖搖欲墜的教學樓救學生時,我的淚珠在眼眶里直打轉轉;當原本可以得救的老師卻毫不猶豫地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時,我的眼淚像斷線的珍珠一樣滾滾而下……這時,我才發覺四周一片嗚咽聲,同學們都深受感動,紛紛抹開了眼淚。是啊,天災無情,可人是有情的!
影片中,抗震救災的人們舍生忘死,在隨時發生余震的情況下爭分奪秒,不顧一切地搶救被埋的幸存者。多少人為此與死神擦肩而過;多少人盡管家人杳無音信,卻不顧一切地搶救別人……他們的精神是多么可貴啊,值得我們學習!
當影片的主人公――常校長發現被埋的兒子時,兒子哭喊著:“爸爸媽媽!你們不要丟下我,我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再也不調皮,惹你們生氣了!爸爸媽媽,快來救救我啊!”這聲聲求生的呼喚,重重地震憾著我的心靈。我不禁想起自己平日里一不順心或遇到挫折時就亂發脾氣,并且對父母的勸告經常充耳不聞。影片中校長的兒子到了生命快結束時,才發出痛苦的悔悟,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我暗暗下了決心:從現在起,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珍惜親情、友情!
這部用生命托舉生命的感人肺腑的影片,讓我深深懂得:雖然天災會結束人的生命,卻結束不了濃濃的愛!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十五
生命的托舉―這是一個平常的詞,但是它有不平常的意義!
今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叫。
今天的節目是生命的托舉,講的是為營救落水游客母子而犧牲的公安邊防戰士dd李小化,在死后他依然保持著救人時托舉的姿勢。這是一個多么讓人主持人問他的妻子:你對他的行為理解嗎?他的妻子平靜的說:我理解。然后主持人又問:你狠過他,怨過他嗎?他的妻子終于制不住的哭了出來。沒有,妻子哽咽的說。他的妻子說:在小化走后我一直有個遺憾,就是我沒有留下我們愛情的結晶。主持人說:我想如果當時小化沒有去救人的話,這才是小化的遺憾!
多么感人的對話,多么感人的事跡。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偉大的人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十六
今天,我有幸觀看了反映汶川地震的影片――《生命的托舉》,其情節感人至深,讓我終生難忘。
在學校的禮堂里,我心里非常地難受。在一個半鐘頭的時間里,我始終在淚水中度過。我為地震發生后帶來的不幸而傷心地流淚,我時刻為尚老師、周老師、袁老師他們為了救出孩子們,能夠無悔地獻出寶貴的生命而高歌。
走出學校的禮堂,我心里暖融融的。一方面,為學校的倒塌而惋惜,為這么多人失去生命而痛心;另一方面,我又為袁老師、熊鎮長、常校長的高尚行為感到安慰。他們展示了人類共同追求、共同需要的東西――愛。不是嗎?袁老師為了救出自己的學生,寧愿犧牲自己,失去了年輕的生命;熊鎮長由于愛他的人民群眾,能夠在生死考驗面前臨陣不慌,鎮定自若地指揮救援工作,常校長為了救護其他的孩子,放棄了自己的孩子……他們是美的使者,是一首壯麗的贊歌。
現在,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老師,是生命的守護神――在危險的時候扛下一切重擔;老師,是生命的保衛者――用自己的雙手拯救了無數的生命;老師,是生命的延續者――因為他們拯救的生命會把這種精神無止境傳播。
地震中失去生命的老師們,您們是光榮而偉大的。雖然現在遠離了我們,但您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您們的學生世世代代想念您們,因為您們留下的不僅僅是懷念,更多的是閃光的精神財富!
老師,我們向您們致敬了!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十七
《生命的托舉》,一聽這個題目,我就想,莫非這是說教篇?一走進放電影處,我還是疑問成筐。看完電影,我才知道這部電影是講的汶川地震的故事,講述了老師救人不顧己的精神,他們用愛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影片中,地震來臨,周老師正在上課,她果斷地指揮同學逃生,自己拌住門框,不讓門倒下和學生的擁擠,她雖然是鄉長的妻子,但她不顧自己的安危,用愛救了一個又一個幼小的生命。
周老師說的一聲又一聲撕心裂肺的“快點”,讓人的心不覺揪了了起來。真是:地震無情人有情,為人師表盡芬芳。舍己救人不為利,幼小生命出死海。周老師發揚了舍己救人的精神,在危難中拋棄自己年輕的生命,用愛托舉出一個又一個明天的太陽。
我們雖然沒有經歷過大悲大難,但老師的愛也溫暖著我們的心房。記得有一回,我學完數棋,匆匆走進教室,錯過了老師講題的時間,老師輕輕走到我的身邊,耐心地給我講解,不厭其煩地一一回答我不懂的題目和提出的問題。
一點點災難算不了什么,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也是對那“一朵朵白花”最好的安慰。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十八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兩年多的時間了,但今天當我們再一次看到那些畫面,淚水仍然忍不住流了出來,那一個個的鏡頭仿佛就是剛剛發生一樣,是那樣歷歷在目。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令我感動:一位老師用自己的身體支撐著重物,不讓孩子們受傷,可把她救出來時,她已經死了她有一個僅僅兩歲的兒子,給兒子唯一的留言是:“寶貝,如果你還活著,你一定要記住,媽媽永遠愛你,觀后感《學生作文《生命的托舉》觀后感》。”僅僅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但這句話中包含著多少親情,多少慈母的愛啊!為了不讓學生們受傷,他拋棄了自己的兒子,救回了更多的生命,這種精神不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么?一個僅僅兩歲的小生命失去了母愛,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但我相信,愛的接力棒會傳遞下去,這個孩子會有更多的人來關注。
還有個場面讓我感動:常校長的兒子,平時上課不專心聽講,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說出了這樣一些話:“爸爸,媽媽,快來救我,我出去后一定好好學習,不惹你們生氣了。”可是作為校長,忙著去救別人家的孩子,耽誤了救自己孩子的時間,他就這樣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兒子。這本來是個將要破裂的家庭,兒子臨死前在水泥板上刻下了五個字:“爸媽不分開”,小小的孩子這么懂事,他的父母看到后還有什么理由再鬧呢?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啊!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十九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日,我們長橋新村一居委組織本小區殘疾人,到西南影城觀看電影《生命的托舉》。讓殘疾人在家人陪同下走出小區,走進電影院溶入到社會大家庭中,使他們身心更進一步健康發展。電影根據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涌現出老師救助學生的眾多感人新聞改編而成。影片講述了向陽小學的校長、老師舍身救助學生和相互依存、互助生存,維護寶貴生命的故事。時間5月12日下午2:28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自然,突然間,大地顫抖了,一場特大地震發生了。在教學樓坍塌的一瞬間,老師們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一個共同的目的——保護學生。地震后,這個鎮的交通中斷,通訊中斷,音信全無,成了盲點。常校長從廢墟里爬出來,當知道一切外援都不可能馬上到來的時候,他只能拖著傷腿組織僥幸跑出來的師生在廢墟上救人。鏡頭一:在廢墟里,尚老師用雙手拼命地挖著,終于挖出一個可以逃生的洞口,學生們一個一個地從這里出去了。最后一個學生被卡在洞口了,尚老師用全身的力氣蹬出了學生,就在這一瞬間,洞口坍方,尚老師被埋,當救援人員找到尚老師時,尚老師已經去世,他的腿竟然還保留著蹬學生的姿勢。鏡頭二:音樂女教師袁婧,地震發生時,袁老師和學生被埋在了廢墟下,她用歌聲鼓舞學生們堅強起來……后在援救人員的協助下,她把學生全部救出廢墟,當袁老師用盡全力將學生一個個從廢墟中托舉出來的時候,他們的身影和太陽的光輝融為一體,是那樣輝煌燦爛。然而,就在這一刻,余震奪走了袁老師年輕的生命。影片中常校長為了救其他孩子的生命,而犧牲自己的孩子生存機會,真是令人敬佩。電影把一幅幅熟悉的故事畫面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觀眾都禁不住熱淚盈眶,這次還是在大銀幕上看到,是誰心里都會難受,尤其在今天這樣的日子“5.12”更為難受。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用自己勤勞雙手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燦爛地明天。
生命的托舉(實用20篇)篇二十
11月21日晚,學校組織我們在教室觀看了一部《生命的托舉》的電影,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觸。
故事發生在四川錦陽的一所小學。二零零八年五五月十二日,四川省發生了里氏八點零級的大地震,四川許多都市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錦陽市也不例外,許多學校也難逃這次大災難。在災難中,在教學樓倒塌的一瞬間,老師們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保護學生。影片中常校長為了救其他孩子的生命,而犧牲了自己孩子的生存機會,真是令人敬佩。
常校長是向陽小學的校長,他在地震后第一時間組織力量救援。他在救援時沒顧上喝一口水,沒顧上吃一口飯,一直在廢墟中不同地挖著,不放棄一絲生的希望。當他發現廢墟中的兒子常斌,正準備奮力營救時,卻發現了另外一只小腳裸露在廢墟外面,他陷入了艱難的抉擇:是先救兒子還是先救那個孩子?情況的危急不容他有過多的思考,最終他選擇了那個孩子,當他把那個孩子從廢墟中救出后,再救兒子時,此時兒子已停止了呼吸。觀看到這兒,我的心里好難受,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這是怎樣的一種大愛啊!常校長是多么的無私!我想他的兒子在天堂里也會理解他爸爸的做法的。
影片中有太多常校長這樣的事例;老師在災難來臨時舍生忘死先救學生,學生逃生后回來救老師,老師和同學們在廢墟下相互鼓勵……他們都是凡人,但是他們做出了非凡的事,在這里我要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