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是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教學準備材料。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些精選的大班教案,了解一下如何更好地進行幼兒教育。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一
設計意圖:
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培養健康活潑、好奇探究、文明樂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的兒童。強調健康運動對兒童健康、智力、創造力、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的意義,也是當前世界學前教育發展的趨向。健康活動《小馬快快跑》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增強幼兒對健康知識的理解。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使用輔助材料奔跑的能力。
2、培養初步的團隊合作競賽的意識。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都有奔跑的經驗。
環境準備:玩具小馬2個,小玩具若干,圈若干。
重點難點:
使用輔助材料訓練奔跑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師幼一起跳操熱身。
請小朋友聽老師的口令來做動作,活動活動我們的小肌肉。
二、基本活動。
1、教師說活動內容。
今天有兩匹“小馬”來到了幼兒園,一會請大家帶著“小馬”去吃草。老師說開始后,請幼兒輪流帶著小馬去吃草,到了對岸拿一個草回來,把小馬交給后面的小朋友依次進行。
2、幼兒分成兩組練習。
現在我們來進行游戲比賽了,看哪個組的小馬跑得最快,在跑得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也要注意跑得速度。
3、教師小結。
三、游戲活動:
幼兒經行游戲比賽,看哪個組最快。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能借助輔助材料來進行奔跑的訓練,幼兒對這樣的形式很歡迎也很感興趣,但在其中也發現了個別幼兒動作發展的不足。以后針對這幾個幼兒要讓他們多練習這個活動,把動作發展起來。
幼兒健康教育過程中,必須豐富幼兒的健康知識,改善幼兒對增進健康的態度,教給幼兒促進健康的方法,訓練幼兒保持健康的行為,從而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時,身體的準備活動和身體的放松活動都是不可忽視,不可缺少的環節。避免“急殺車”。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二
活動目的:
幼兒能發現周圍聲音的節奏,嘗試根據歌曲旋律創編節奏型,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律動入室。
二、引題:根據動作和聲音找節奏。
(1)、師拍球,全體幼兒拍拍節奏,師把節奏型寫出來。
(2)、請一幼兒跳踵趾小跑步,全體幼兒拍出節奏,再請一名幼兒寫出節奏型。
幼兒自由擺弄周圍會發出聲音的玩具,找出聲音的節奏,并把節奏型寫下來。(可與鄰近的小朋友交流:你拍給我聽、我拍給你聽,且可共同再創作)。
四、創編節奏型:
1、分組創編:幼兒四個人一組共同為曲譜(已學過的`曲子)配上節奏型。
重點引導幼兒創編與簡譜對應的有特色的節奏型。
2、幼兒自由組合,互相配合合奏。
五、復習舞蹈《扭秧歌》。
六、律動《小燕子》出室。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三
國慶節剛剛過去,小朋友們知道這個節日是祖國媽媽的節日,充滿了對這個節日的喜愛。本班幼兒愛唱愛跳,根據孩子們這個特點,我特地以音樂活動為契機,以一種讓孩子們樂意接受的方式自然地滲透愛國主義情感的教育!
教學目標:。
1、喜歡音樂活動,隨音樂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2、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積極參與表演,并從中體驗樂趣。
教學重點:。
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即興表演歌曲。
教具準備:。
小帖畫獎品、多媒體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前不久剛剛度過了國慶長假,咱們今天來聊聊國慶節吧!
1、國慶節是哪一天?是誰的生日?
2、欣賞童老師拍下來的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
二、學唱歌曲。
師:欣賞完畢,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1、看圖記歌詞,有節奏的朗誦。
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仔細瞧瞧,什么小精靈來到我們身邊了?出示頭飾:小蠟筆。
師:對,蠟筆小精靈在跟小朋友們打招呼呢!它還帶來了4位好朋友。
引出歌詞:小小蠟筆,穿花衣。
出示課件:紅、黃、藍、綠四個蠟筆小精靈出現在屏幕上。
有節奏地讀歌詞“小小蠟筆,穿花衣,紅黃藍綠多美麗。”
師:這么可愛的蠟筆小精靈你們喜歡它嗎?
師小結:“小朋友們多么歡喜”,那你能用小蠟筆做些什么呢?
課件出示畫面:小朋友們比賽畫畫的圖片。
師問:咦?他們在干什么呢?要比賽什么呢?
引導幼兒看圖說出歌詞:“畫個圖畫比一比”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位小朋友都畫了些什么呢?
課件出示畫面:可愛的小鳥在藍藍的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飛翔;青青的小草鉆出泥土,舒展著柔嫩的身體,隨風擺動,一幅春機盎然的景色。
引導學生看圖說出歌詞:“畫小鳥飛在藍天里,畫小草長在春天里。”
師:看看還畫了些什么?
課件出示畫面:太陽公公面帶微笑,高掛在天空,向四周放射著金色的光芒和國旗的圖片,占據屏幕的另一半。
課件顯示歌詞:“你畫太陽,我畫國旗”
畫面:校園內,高高飄揚的國旗,小朋友們仰著頭,懷著崇敬的心情注視著國旗。
師:小朋友們,當你們聽到國歌,看著國旗冉冉升起,你的心中會想到什么呢?
課件顯示歌詞:“祖國,祖國,我們愛你”引導幼兒有激情的朗讀。
2、播放歌曲,完整欣賞。
3、發聲練習:《山谷回音真好聽》。
4、幼兒隨視頻學唱歌曲。
師小結:后面的那句歌詞和旋律雖然是重復的,但力度上應該要更強一些,這樣才能完全表現出我們對祖國的愛。
第二遍:注意末句反復的力度加強。
5、全體幼兒隨伴奏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鼓勵幼兒站在老師面前大膽演唱。
三、表演歌曲。
1、啟發幼兒根據歌詞即興創編動作。
2、欣賞老師舞蹈,幼兒伴唱。
3、跟隨老師一邊唱歌一邊跳舞。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我們的祖國是一個美麗而富饒的國家,今天你們唱出了對祖國媽媽的愛!讓我們也拿起小蠟筆去畫出心中的祖國吧!
課后延伸:知識擴大,情感升華。
教學反思:。
《綱要》中指出,音樂教育要使幼兒通過聆聽、表現、創造等感受音樂的內涵和美的情感,在本次活動的教學中,我從情感入手,通過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祖國的美麗圖片,再通過配圖有感情朗誦歌詞,掌握歌曲的節奏,在學唱歌曲中,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音樂情緒,使技巧訓練滲透于藝術感受中,貫串于音樂實踐中,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充分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如要求他們自信大方的站在客人老師面前演唱;用身體的動作演繹歌曲盡情表現自我;欣賞老師舞蹈為老師伴唱;用ktv伴奏幼兒進行演唱請評委老師打分等多種形式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抓住幼兒的好奇、好動、形象直觀思維強的年齡特點和注意教學的趣味性、自主性、綜合性和實踐性。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著眼于幼兒的自主發展,致力應用現代信息技巧優化課堂教學,使整個活動生動活潑,盎然有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這一堂課里,幼兒的愛國情感的啟蒙在音樂的力量中喚醒了,我相信:“音樂的力量是無限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四
為了更好的完成音樂課題活動,我設計了一節節奏訓練課。發展幼兒能夠邊聽音樂邊打肢體節奏,從簡單的一種肢體節奏到每小節一至兩種節奏,培養幼兒身體各個部位的配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聽音樂打節奏、聽音樂做肢體動作。
2、通過節奏練習發展幼兒手腦一致、身體的協調性。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重點難點。
肢體各節奏的配合。
活動準備。
節奏條、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入教室,教師彈前奏復習節奏歌《誰在說話》。
二、復習節奏,重點強調空拍,復習空拍。
三、導入新課。
1、播放樂曲,欣賞樂曲:大灰狼,幼兒興趣很高,效果很棒。
2、教師依次出示練習過的節奏(并將其組合),交代幼兒就是大獅子、狼........的音樂節奏,我們一起聽著音樂打節奏。與幼兒練習幾次,利用欣賞樂曲,請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
3、加肢體節奏。
(1)、xxxxxx重點是與音樂配肢體節奏。
(2)xxxx要求:費別用拍頭、拍肩、跺腳拍打。教師示范。發展幼兒手腦一致,身體各個器官的協調性。幼兒自由練習。
四、教師與幼兒共同隨音樂拍打節奏。
五、結束、律動《節奏拍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五
為了更好的完成音樂課題活動,我設計了一節節奏訓練課。發展幼兒能夠邊聽音樂邊打肢體節奏,從簡單的一種肢體節奏到每小節一至兩種節奏,培養幼兒身體各個部位的配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聽音樂打節奏、聽音樂做肢體動作。
2、通過節奏練習發展幼兒手腦一致、身體的協調性。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重點難點。
肢體各節奏的配合。
活動準備。
節奏條、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入教室,教師彈前奏復習節奏歌《誰在說話》。
二、復習節奏,重點強調空拍,復習空拍。
三、導入新課。
1、播放樂曲,欣賞樂曲:大灰狼,幼兒興趣很高,效果很棒。
2、教師依次出示練習過的節奏(并將其組合),交代幼兒就是大獅子、狼........的音樂節奏,我們一起聽著音樂打節奏。與幼兒練習幾次,利用欣賞樂曲,請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
3、加肢體節奏。
(1)、xxxxxx重點是與音樂配肢體節奏。
(2)xxxx要求:費別用拍頭、拍肩、跺腳拍打。教師示范。發展幼兒手腦一致,身體各個器官的協調性。幼兒自由練習。
四、教師與幼兒共同隨音樂拍打節奏。
五、結束、律動《節奏拍拍》。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六
一、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節奏的變化,按音樂的節拍小跑步。
2、學習在與同伴游戲中遵守規則。
3、幼兒可以積極大膽的參與游戲。
二、活動準備:
1、音樂錄音《火車快跑》、錄音機。
2、玩具小火車。
三、活動過程:
1、欣賞樂曲錄音,熟悉旋律,感受節拍:
師:“喜歡這首樂曲嗎?它帶給你什么感覺?”
師:“聽著這首樂曲你想干什么?”
a、出示玩具火車,聽音樂旋律:
師:“這段音樂像火車在跑動嗎?你從哪些樂句中聽出來?”
b、幼兒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將幼兒提到的`樂句重復哼唱:
師:“你會按音樂的節奏拍打嗎?”
c、幼兒聽音樂用自己的不同方式打節拍(拍手、拍肩、跺腳等)。
d、教師鼓勵幼兒嘗試按音樂節拍練習小跑步。
e、引導幼兒變換方式表現火車跑,如:兩人結伴跑、小組跑。
2、參與游戲,體驗快樂:
a、教師介紹“做火車”的方法,幼兒隨音樂練習:
師:“全體幼兒排成縱隊,第一名幼兒做火車頭,兩臂屈肘,兩手握拳放在身體兩側,后面的幼兒用雙手搭在前面幼兒的肩上,做車廂。在音樂(15)~(16)小節時,原來做火車頭和第一節車廂的幼兒迅速舉起雙臂搭成山洞,給其它火車通過。”
b、教師與三名幼兒做音樂游戲,其他幼兒觀摩了解玩法。
c、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游戲。
d、幼兒自由結伴,分成幾輛火車分別跟隨音樂做游戲。
四、活動總結: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七
1.感受樂曲歡快、喜悅的情緒,學習根據歌曲的結構設計配器方案。
2.養成看指揮演奏樂器的習慣,鞏固用輪奏的方法打擊樂器。
1.響板、串鈴。
2.《郵遞馬車》音樂,節奏卡ppt,郵遞馬車圖片。
1.話題導入,引出主題。
孩子們你們知道過去沒有自行車、汽車時,人們是怎樣送郵件的嗎?出示圖片,原來郵遞員是坐著帥氣的馬車給人們送信的,這個就叫做郵遞馬車,今天劉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音樂的名字就叫《郵遞馬車》。
2.初步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感受樂曲風格。
師幼共同欣賞音樂,并進行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聽起來怎么樣?你聽了心里有什么感覺?
3.教師講述郵遞馬車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內容及含義。
4.分段欣賞音樂,教師同步出示節奏圖譜,引導幼兒用聲音描述節奏圖譜。
(1)師:小朋友請你想一想,馬兒在奔跑的過程中會發出什么聲音?郵遞員為了讓馬兒跑的更快些該怎么做?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節奏練習。
(2)師:當人們收到新后心情會怎樣?高興之后呢?(開心的笑起來,然后跳起舞來)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在教師指揮下進行節奏練習。
(3)播放整體音樂,幼兒用聲音模仿樂曲節奏。
5.教師根據幼兒理解程度,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用肢體動作進行練習。
(1)整體練習。
(2)分聲部練習。
6.出示樂器,引導幼兒探索各種樂器的使用方法,鼓勵幼兒利用手中的樂器自主配合音樂的節奏接。
7.幼兒看指揮根據自己的配器方案用樂器演奏。
8.交換樂器演奏。
四、結束部分。
請小朋友們扮演小小郵遞員,騎上郵遞馬車在音樂聲中為人們送信。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八
1、感受歌曲活潑、輕快的旋律,學習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通過學唱歌曲,培養良好的聽音樂與唱歌習慣。
3、在歌曲意境的渲染下,產生對上學的美好向往。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點難點:
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用愉快昂揚的聲音唱出對上學的自豪感。
視頻,課件。
一、導入,談話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們,再過不久我們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說說你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二、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
1、欣賞歌曲,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旋律:
(1)完整欣賞歌曲第一遍。
提問:歌里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樣?
(2)再次感受樂曲。
提問: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歌詞內容,教師出示課件圖譜邊指圖譜邊唱歌曲。
師:為了讓小朋友們更快的學會這首好聽的歌,老師把它做成了一張圖譜,小朋友們可以看著圖譜學唱歌曲。
2、聽唱結合,初步學唱歌曲:
(1)教師彈唱歌曲,幼兒學唱。
(2)幼兒輕聲跟唱,教師告訴幼兒歌曲處理的地方:
如,“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連貫舒展。
“小鳥說:早早早”輕松、親切、富有彈性。
“我去上學校……愛勞動”情緒飽滿、富有激情、節奏明快。
“長要為人民立功勞”堅實有力,表現出決心。
(3)播放音樂,幼兒看教師手勢進行輪唱。(提示幼兒要面帶微笑,用好聽的聲音唱)。
3、幼兒表演唱:
(1)請愿意唱給家聽的幼兒在集體面前膽表演并演唱。
三、小結。
師:上學是一件多么美好幸福的事情呀,我們小朋友一定要好好學習;長立功勞;養成良好習慣;熱愛學習。希望今后小朋友們能向歌曲唱的那樣好好學習、快快樂樂。
1、通過學習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2、讓幼兒在音樂欣賞中感受歌曲的柔美。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九
1.通過節奏樂《木偶大聚會》,讓幼兒感受樂曲明快、含蓄的性質,分析樂曲的結構,體驗演奏活動中合作的快樂。
2.引導幼兒看圖譜表現樂曲的節奏,初步掌握看指揮演奏的方法。
感受樂曲的情緒,體驗演奏樂器的快樂。
互相傾聽,協調音色。
樂器、音樂、圖譜。
一、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做端,準備上課。
2.教師談話,引出課題。
快樂的音樂響起來了,木偶家族即將進行盛大的聚會,你們看誰來了?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并完整感受。
提問:你覺得這首音樂是怎么樣的?好像在干什么?
2.再次欣賞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性質。
介紹:樂曲的作者、名稱及內容。
3.熟悉圖譜
4.匹配樂曲。
5.請幼兒按圖譜打節奏。
6.引導幼兒隨音樂看圖譜打節奏。
7.徒手練習
(1)手打樂曲的動作,嘴發樂曲的聲音,看圖譜練習一遍。
(2)看指揮,分樂器練習。
(3)提出要求進一步練習。
8.配器演奏
(1)輕輕拿出樂器,注意指揮的手勢,看指揮演奏。
討論:演奏的效果,提出要求注意的地方。
(2)提高要求,再演奏一次,提醒幼兒互相傾聽。
(3)鼓勵幼兒自由選擇,交換樂曲演奏。
9.引導幼兒看指揮,完整演奏,活動自然結束。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對本節課表現好的幼兒進行表揚。
2.收拾用具,下課休息。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十
1、初步理解歌詞內容,感受說唱的特點,能夠有節奏的說唱。
2、用連貫親切、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領略漢字的源遠流長及歌曲所表達的自豪之情。
有關中國漢字演變的視頻。
教師教學資源《中國字》。
一、組織幼兒談話并通過觀看相關視頻和圖片,了解中國漢字的魅力,激發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歌曲,熟悉旋律。說一說歌曲里唱的什么。
三、欣賞歌曲念白部分,并初步學習歌曲中的念白。
(1)請幼兒說說歌曲中突出了哪些字?你們都認識哪些字?
(2)再次欣賞歌曲念白部分,教師邊聽歌曲念白部分邊出示相應圖片(漢字處出示漢字卡片,上、中、下······)幼兒根據教師提示跟隨音樂說念白。
(3)再次熟悉歌曲,跟說念白部分。
四、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優美的風格。
(1)欣賞歌曲演唱部分,并初步學唱歌曲。
(2)運用跟唱、輕聲唱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演唱歌曲。
(3)引導幼兒用自然整齊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教師和幼兒完整演唱中教師要逐步退出。
五、教師和幼兒共同演唱,感受歌曲活潑輕松快樂的情緒。
(1)師幼一起演唱。
(2)自由表演唱。
(3)領唱與合唱。
尋找生活中我們喜歡和認識的漢字,并嘗試進行漢字創意畫。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十一
技能目標:能選擇合適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情感目標:感受歌曲中活潑、詼諧的性質,會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活動重點:能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活動難點:會選擇合適的打擊樂為樂器伴奏。
導入:
通過故事,引出課題。
(出示蝸牛與黃鸝鳥)對,有一天,小蝸牛背著重重的'殼來到了一顆葡萄樹下,這時候一只黃鸝鳥高高興興地也飛過來了停在了葡萄樹上,但是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來我們來聽一聽音樂就知道了!
基本環節:
聆聽歌曲使幼兒第一次感受歌曲的節奏。
一、(出示圖片)。
1、小蝸牛也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有又是怎樣爬的呢?
幼: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時引導幼兒唱一唱。
二、看圖譜用動作表現出歌曲的節奏。
1、“其實蝸牛與黃鸝鳥也給我們準備了很多動作,咦,躲到哪里去了呢?”
2、(出示圖譜)圖譜上面畫了些什么呢,請你找一找幼:有拍手、搭肩、跺腳。
師:原來蝸牛和黃鸝鳥想讓小朋友也來學一學它們的動作。
3、引導幼兒學會看圖譜做動作,教師邊示范做動作。
4、接下來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學一學蝸牛和黃鸝鳥吧!(全體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
5、幼兒互相合作打節奏(面對面拍手)。
結束:
打擊樂合奏。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十二
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分辨節奏型的能力。
一、音樂游戲:找朋友(幼兒邊律動邊歌曲)。
聽樂曲前奏找朋友,會聽音樂。
二、出示各小屋。
1、小動物們也邀請我們去做客,做朋友,我們去它們家做客去吧。
2、它們出來沒有?原來它們家都有門鈴,你們按了門鈴,它們才會開門。(幼兒自由選擇動物家門拍打節奏)。
3、老師帶幼兒一一去小動物家按門鈴,按對了小動物出來開門歡迎大家。
4、幼兒分散練習。
5、出示一小動物家沒門鈴,大家為它裝個門鈴。(幼兒創編)。
三、音樂游戲:
火車鉆山洞(幼兒會聽著音樂變換動作)。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十三
能控制聲音的力度變化,用優美是聲音形象地表現“人聲”和“回聲”;能分角色合作表現。
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播放這首歌,使幼兒熟悉旋律。
2、音樂磁帶。
一、爬山。
1、假日里,天氣晴朗,我們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師播放音樂,引起幼兒邊聽音樂,邊作各種動作,表現爬山情景。如:背上背包、擦汗、觀望、休息、喝水等動作。
3、到了山谷大家會作些什么事,并用動作表示,如:雙手攏成喇叭狀,大聲呼喊。
二、回聲真好聽。
1、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一遍,說說聽到了些什么,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欣賞歌曲,引導幼兒聽一聽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聲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1、怎樣唱才能讓人一聽就能分出是誰唱的?
2、重點學唱回聲句。引導幼兒學習控制音量,表現回聲由強變弱的過程。
3、山谷回聲很好聽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讓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樣笑的。
三、與大山對話。
1、根據歌曲內容,讓幼兒按意愿分成兩組,一組扮小朋友,一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樣才能讓幾個人的聲音聽上去像一個人似的?
引導扮演小朋友的幼兒配上合適的動作,表演與大山對話時的情景。要求兩組幼兒配合默契,體驗合作的快樂。
大班音樂活動尋找節奏教案范文(14篇)篇十四
活動目標:
2、在掌握一定節奏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節奏型,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活動準備:2、用軟板制作的.小屋(里邊有小動物)。
3、多媒體課件《節奏小屋》。
4、幼兒操作小卡:各種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以歌曲:《大貓、小貓》導課。
1、教師與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力求表現大貓與小貓的聲音強弱。
2、感知易拉罐的聲音,用易拉罐替代貓叫的聲音,再次演唱歌曲。
基礎部分:
1、出示軟板制作的小屋,引導幼兒觀察其中動物,模仿叫聲,表現聲音強弱、長短。
2、用易拉罐沙錘或拍手來表現出節奏型。
3、多媒體課件《節奏小屋》。
(1)幼兒通過模仿小屋中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再次感知和表現聲音的強弱和長短,并掌握其中的節奏型。
(2)啟發幼兒用叫聲外的各種方式來表達出節奏型。
4、幼兒分組操作動物小卡,嘗試創編不同的叫聲節奏。
5、請個別幼兒將創作的節奏圖卡送進節奏小屋,與他人共享,集體練習、評價。
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活動內容。
2、手持易拉罐,在歌曲《叫聲》中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