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優秀作文需要我們積累廣博的知識和閱讀大量的優秀范文,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接下來是一些優秀作文的摘錄,它們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思考備受贊賞。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一
今天,我在花園里種了一些花,百合、牡丹、玫瑰等。我先施肥再澆水,過了三天三夜,我去看它們時沒有多大變化。
一天,我放學后,回到家便扔下書包,快步跑到花園里,一股芬芳的花香撲鼻而來,真香啊!我驚訝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花朵的氣味那么香?”媽媽回答說:“你堅持幫它們修剪葉子、澆水,加上你的愛,花朵感激你,所以回報你的肯定是芬芳的香味啦!
我聽了媽媽的話,開心地笑了。
【點評】本文是一片觀察日記,但文章卻沒有突出“觀察”,而是重點描寫花香,應該寫一寫花開的過程,語句也不流暢,句與句銜接也不緊湊,如:“我在花園里種了一些花,百合、牡丹、玫瑰等。”應改成“我在花園里種了一些花,有百合、牡丹、玫瑰等。”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二
我家有一盆對對紅,又叫朱頂紅。
星期四的中午,我發現對對紅快開花了,我觀察了它好幾天,星期日,我終于看到了對對紅怎樣開花了,我高興極了。
對對紅先慢慢地抽出了莖條,漸漸地,漸漸地,它吐出了一個大花苞,漸漸地,漸漸地又吐出了一個花苞,直到中午對對紅開出了第一朵花,像一個紅色的大喇叭,在陽光的照耀下它是那么地鮮艷,那么地美麗,真像花中仙子。第二天我迫不及待的去看,發現對對紅已經開出第二朵花,它緊挨著第一朵花,我恍然大悟,它真是名符其實的對對紅。
我真喜歡我家這漂亮的對對紅啊!
【點評】這是篇狀物的文章,小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對對紅的美麗外形。文章開篇直接入題,簡而得當,結尾言簡意賅,首尾呼應。不足之處:文章個別地方語句不通順。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三
春節期間,在鄉下的院子里,擺弄著那些“寶貝花草”。忽然,看到一只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么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一條線??”一連串的問號浮上我的腦海。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家人,家人們笑著說“你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么不親自去實驗一下呢?”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呢!于是,我決定自己去實驗一番。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先采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撿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幾只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只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而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我得出初步的結論,蝸牛是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了第二項實驗,分析“蝸牛爬行時為什么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把蝸牛捉到高處,等它頭伸出殼時,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還沒碰著蝸牛,它的頭又縮回去了。我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連續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真有點泄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干事情剛開始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么一“激”,又來勁了。忽然,一個辦法又從我腦海中間過“有了,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我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蝸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覺得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么呢?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蝸牛的爬行。
通過這一連串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發現問題,井學著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評語】小作者善于觀察周邊的食物,在看到蝸牛之后,自己研究證明蝸牛的秘密,值得表揚。文中記敘了作者研究蝸牛的過程,并使作者明白了要從小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章條理清晰,敘事完整。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四
很多人的家里都養著小貓啦,小狗啦,或者是小鳥,而我家卻養了兩只既不會唱歌,又不能親近的小動物——法國蝸牛。
大蝸牛可真有趣。它那小小的頭上竟長著四個細細的觸角,弄得我也分不清到底是哪兩個觸角上長著眼睛。可是只要你輕輕地碰一碰蝸牛的觸角,它就會靈敏地把整個身子縮回到殼里去。別著急,你再耐心等上三、兩分鐘,大蝸牛又會小心翼翼地一點兒一點兒把頭伸出來,顯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從蝸牛的頭到脖子,簡真像個正等腰梯形,因為它的脖子比頭要粗上兩倍!脖子下面就是無比巨大的殼了。蝸牛殼是褐色的,不十分硬,呈低圓錐形,上面還有旋。蝸牛身上最有趣的部分就算是它的腳了。它的腳是扁平的,腳掌是白色的,和深綠色的身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每當大蝸牛爬行的時候,它的腳一下兒一下兒向前蠕動著,好像踩著“太空步”,可真有意思!
每當我看到這兩只法國大蝸牛,總會想到外婆教我唱的歌《蝸牛和黃鸝鳥》。我真希望我的蝸牛也能快點兒知道自己的“缺點”,別再懶惰了。想到這兒,我不知不覺地唱了起來,那兩只蝸牛也好像在認真地聽呢!“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五
上個星期老師讓我們寫觀察日記,我想觀察黃豆發芽,看看黃豆是怎樣一步步長出豆芽的。
20xx年6月4日星期一多云。
我找來一把黃豆,黃豆是黃色的但顏色比較暗,摸上去滑滑的、硬硬的,我把它們放在裝有水的杯子里。
20xx年6月5日星期二陰。
早上我迫不及待地起床,看看黃豆有什么變化。黃豆變大了,體積比以前大了兩倍,就像喝了一肚子的水,圓鼓鼓的,顏色也變亮了。我把杯子里面的水倒掉換了新鮮水。
20xx年6月6日星期三晴。
今天放學回家后,我發現黃豆體積和顏色沒有大的變化,但黃豆的皮變得像老人頭上的皺紋,摸索上去很粗糙,黃豆也變軟了,輕輕一捏就粉碎。媽媽給我塊濕布蓋在杯子上面,就像蓋了一床被子。媽媽說這樣溫度高,黃豆發芽快。
20xx年6月7日星期四晴。
我給黃豆換水的時候,看見它們肚臍上面好像有一個小豆芽一樣的東西。
20xx年6月8日星期五晴。
黃豆肚臍上果然長出了一個小豆芽,有的小豆芽像一個小秤鉤,似乎能掛衣服;有的卷起來,像“龍卷風”;有的翹起來一點,像一只只小蝌蚪在找媽媽;還有的在黃豆身體里,好像“娃娃”不愿意離開媽媽一樣,真是太有趣了。
就這樣我天天給它們換水,小豆芽一天天長大,尾巴翹得更高。
【點評】這是一組觀察日記,小作者將黃豆發芽的具體經過通過日記的方式寫下來,觀察很仔細,把黃豆的變化寫得很生動,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比較成功。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六
陽光明媚,秋色宜人。我在我們家旁的小花園里,發現了一只小蝸牛。
我仔細觀察發現蝸牛背上有一個螺旋形的殼子,它有二對觸角,觸角都很靈敏,碰到任何東西都會縮回去,過了幾秒后才會伸出來。我在網上查閱了蝸牛的習性:小蝸牛屬于貝殼類軟體動物,蝸牛怕水,喜歡夜間活動,它們和我們人類一樣喜歡吃新鮮的食物,它們吃植物的葉子。蝸牛頭上面的那對觸角是眼睛,是它的“觸覺導航儀”。嘴巴下面還有一對短一些的觸角,是它的鼻子,是它的“嗅覺導航儀”。蝸牛可以在刀刃上爬行,它是靠腹部挪到爬行。它爬行過的地方會留下黏液,因為螞蟻最怕這種黏液,所以螞蟻不敢靠近蝸牛。
蝸牛是一個可愛的小動物,也是一種很神奇的小動物。
【簡評】這篇文章詳細的介紹了蝸牛的生活習性,體現了我強烈的求知欲。這篇作文取材新穎,語言嚴謹,字里行間透露出清新的兒童情趣。結尾以感受結尾,總結了全文。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七
今天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叫我們回家觀察泡豆子。
天雖然下著雨,可我卻很高興。我不是因為下雨高興,而是為我的豆子高興。我的豆芽已經長出了兩片嫩綠、柔軟的葉子。
【批改評語】這篇日記開篇點題,圍繞“泡豆子”而寫,敘述條理,結構清晰。但是在正文中,缺少對豆子的后續觀察的描寫,如果能將豆子的發芽過程寫出來,文章會更完整的。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八
蝸牛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軟體動物,草地上、花壇里,到處可以看見它的身影。這次的科學課上老師要求我們。
我在校園的花壇里捉了一只大蝸牛。她的頭上長著一對長觸角和一對短觸角。長觸角上兩顆“黑圓珠”就是蝸牛的小眼睛。蝸牛背著一個堅硬的貝殼,那貝殼上有著螺旋狀的花紋,說實在還真挺漂亮的,我在觀察中發現,只要蝸牛碰到什么東西,就會立刻縮進貝殼里,原來這貝殼就是起著保護身體的作用。蝸牛用什么爬行呢?哦,他是用腹足來爬行的,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種我從來沒見過的液體,人們把它叫做黏液。
我喜歡蝸牛這種小動物,它給我帶來了歡樂,也給帶來知識。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九
最近,我們家來了兩位新成員,它們的名字叫蝸牛,是兩只漂亮的黃金螺。
今天是個值得喜慶的日子,因為我們家的黃金螺第一次在家里的魚缸里吃起飯來了,說明我們家的魚缸有它們喜歡吃的寶貝,而且它們終于適應了我們魚缸的環境了。我希望它們今后能吃的更香、更美!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十
這天我從花鳥商場買了兩只蝸牛。
一到家,我就仔細,發現蝸牛的殼是螺旋狀的,而且兩只蝸牛殼上的斑紋不一樣:一個是斑紋向左旋轉,叫左旋紋;一個是斑紋向右旋轉,叫右旋紋。是不是很搞笑呢?它們長著兩對古怪的觸角,一長一短的。如果用鉛筆去碰它的觸角,觸角就會“嗖”的一下縮了回去。
當天我還去了自我的花園里撿了幾片樹葉和樹枝,又挖了一點潮濕的土壤,再把這些東西拿去布置蝸牛的生活環境,能讓蝸牛適應我給它的家。
我和蝸牛還搞笑事哦!我給蝸牛喂食物這件事就是個例子:我第一次給蝸牛喂食物時,以為它吃樹葉,于是就放了進去。可是第二天早上我看見蝸牛一動也沒動那片樹葉,甚至看都沒看一眼!我只好把葉子當作裝飾品。這次我又放了一片白菜,期望它喜歡吃。好期盼啊!
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其實蝸牛不分男女,一只蝸牛又當爸又當媽,很辛苦哦。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十一
這個學期的科學課上,科學都是要我們,于是,老爸就給我買了兩只背著海螺殼的白玉蝸牛。
我的白玉蝸牛背著兩只棕色的海螺,殼的底部有一大片雪白的身體,為殼增加了一抹艷麗,它們的眼睛小小的長在那對細細的觸角上,不仔細觀察是看不到的。那身子大大的、軟軟的。
它們平時總是在睡,有一天早上,我去觀察它們的時候,有一只躲在白菜葉下面睡大覺,而另一只卻大大方方地躺上白菜葉搭成的“寶座”上睡大覺,在我放學回家的時候,它們也保持著這樣的姿勢。
有一次,我的.白玉蝸牛要把我給氣死了。
那次,我給白玉蝸牛換了個房子后,我想看我的白玉蝸牛怎么談戀愛的。所以,我有意把它們面對面放在一起,我本來推測它們一定會爬到一起的。結果,在我吃完飯后,我就立馬跑到它的“家門口”看到那一刻,我簡直要被氣死了,它們竟然……竟然競爭起速度來了,蝸牛不是動物世界中爬的最慢的。還比速度,這簡直是雨后送傘——多此一舉。
哎喲,我的蝸牛怎么又爬到盒壁上面來了,看我不把你們給抓下來。咦?蝸牛怎么這么難抓呢?于是,我帶著個疑問的心理,跑去請教老爸。老爸說:“蝸牛的身體其實就像一個吸盤,你只要用一個刷子,去刷蝸牛的身體,就可以把蝸牛拿下來了。”我去試了試,啊!蝸牛果然被抓下來了。啊!啊!有了這個方法,我就不愁蝸牛抓不下來了。
蝸牛真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雖然,它的速度很慢,我卻依然喜歡它。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十二
今天是我養蝸牛的第一天,我的任務是找出蝸牛喜歡吃的食物。
我先收集了一些蔬菜和肉類。例如胡蘿卜,生菜,馬鈴薯,嫩葉,老葉和一小片肉。然后我輕輕地把蝸牛抓起來,把準備好的蔬菜和肉放入飼蟲箱,再把蝸牛放了回去,仔細觀察起來。只見蝸牛緩慢地伸出眼睛和觸角,緊接著蝸牛開始爬行,當它爬到肉上時開始轉彎爬行,當它爬到生菜時,只見它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就像在吃美酒佳肴一樣。接著它爬向了胡蘿卜,馬鈴薯和老葉,都繞開了當它來到嫩葉時就像餓虎撲食一樣,吃了起來,通過此次試驗,我知道了蝸牛喜歡生菜和嫩葉。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蝸牛對農作物有害,因為它愛吃植物。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十三
科學課上,老師給我們,有的蝸牛大,有的蝸牛小,蝸牛組成部分有頭、觸角、口、貝殼、腹足。
我的好朋友還送了我四只蝸牛,我把它們放在一次性的碗里,媽媽幫我把碗的蓋子剪了一個洞,這樣蝸牛就可以呼吸了,我在里面放了一張菜葉,倒了一點水,給蝸牛一個舒適的家。
它們爬得很慢,但很可愛,我喜歡蝸牛。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十四
科學老師教我們。于是我回家叫爸爸幫我捉了一只蝸牛。
這只蝸牛好可愛,我找了一個透明罐子把蝸牛放在里面。我開始仔細,發現蝸牛的殼是螺旋狀的,上面有黑色的斑點。蝸牛長著兩對奇怪的觸角,一長一短的。當我用手指碰它的觸角時,它的觸角就會馬上縮回去。過了一會兒,可能是它覺得沒危險了,又伸出來了。
我很奇怪的是,蝸牛的'嘴巴長在哪兒呢?我找來一個放大鏡仔細看,發現它的頭部有一個小圓點,那應該就是它的嘴吧!我想蝸牛一定吃得很慢。
可是蝸牛喜歡吃什么食物呢?于是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拿來了媽媽為我準備好的一些食物,有面包、白飯、蘋果、香蕉、生肉、白菜葉,我把這些食物都切了一小塊放在鋪好的白紙上,把蝸牛捉了過來放在這食物堆里。我等了好久也不見蝸牛去吃。我就把罐子蓋上,去看書做作業了。等我做好作業去看它時,我吃驚地發現蝸牛把葉子快吃完了。我再仔細一看,白紙上有許多黑色的小顆粒,一定是蝸牛拉出來的大便。
讓我明白了很多東西,以后我要留心觀察身邊的每一樣事物。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十五
一個星期日的下午,我寫完了作業,就在陽臺上欣賞著我種的牽牛花。忽然,一只蝸牛跑進我的視線內,出于好奇,我把蝸牛抓起來,放在一個盒子里慢慢觀察。
那只蝸牛殼是向左邊回轉的,身體是黑色的,爬行的速度很慢。蝸牛的身體一會兒伸,一會兒縮,真有趣,我剛用手碰了它,它就馬上把整個身體縮進了殼里,難怪蝸牛會有“膽小鬼”的稱呼呢。
為了弄明白這些問題,我上網查了一些有關蝸牛的資料,原來蝸牛身體上粘粘的東西是蝸牛的粘液,讓自已保持涼爽;蝸牛下面的小圓粒是蝸牛的腳,叫腹足;蝸牛的長觸角是蝸牛的眼睛,而短觸角是蝸牛的鼻子,幫助蝸牛找食物,蝸牛排出來的是它大便。而且我還查到蝸牛的嘴巴在哪,蝸牛的.嘴巴就長在短觸角的下面,里面長著成百上千顆牙齒,還有一條尖尖的舌頭。
通過這次,讓我明白了許多蝸牛的知識,長大以后我要當一位動物學家,懂得更多動物的知識。
觀察蝸牛加評語大全(16篇)篇十六
最近,我又開始喜歡了。要是同學們感興趣,我會接著往下寫的。
蝸牛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所以,下雨天是最佳不過的“蝸牛日”。這種天氣,在草叢里,蝸牛最多不過了,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抓來的蝸牛有的大,像球;有的小,像珍珠。但是,就算它們身材差別很大,它們還是一樣地喜歡吃青菜和水果。有一次清晨,我放了一節黃瓜在蝸牛的“家”里。下午放學回來,就只剩一個黃瓜皮了。蝸牛們見了我還把身子抬起來,好像在說:“主人主人,明天一定要再給我們一節黃瓜呀!”蝸牛的身上有幾個好玩兒的地方——眼睛、觸角、和身體。先說眼睛吧,蝸牛的眼睛只要碰一下就會慢慢縮進身體里,觸角也是一樣的。身體也會慢慢縮進殼里。蝸牛爬的時候身體后面總有一個透明的,滑滑的,黏黏的東西。那是蝸牛分泌出來的黏液,可讓它粘在墻上不掉下來,所以它會像蜘蛛俠一樣“飛檐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