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地殼中巖石的斷裂和相對運動產生的結果,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一種表現。這里有一些地震災后重建的經驗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四川汶川的地震如一場大災難降臨人間。這是老天在和忠誠的人們開了一個太大的玩笑,人們根本沒有力量來避免,讓無數的人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人們在不斷逃避,似乎勇氣已離人們遠去,黑暗在四周伸出了它巨大的魔爪,死神在瀕臨死亡的人們身邊走來走去。
于是,他們呻吟著、苦熬著,在巨大的石塊壓下來時,壓碎了一顆顆赤誠的心,壓倒了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們呼喊著、淚流著,在掘開的房屋下面,看見了一具具已毫無知覺的軀體,發出撕心裂肺的哭嚎,斑斑駁駁的血污染紅了雙眼,似乎肝腸寸斷。
也許我們只要活著就好了,只要快樂的活著就好了。
我們有著黃色的皮膚,胸膛里流淌著鮮紅的熱血。
我們有著堅韌的毅力,看到這山崩地裂的一刻,內心中有著澎湃的聲音猶如戰鼓鳴擊,美好的往事如戰壕的硝煙四散而淡忘,我們竭力伸手,指尖能觸到的也就只是灰燼和看不到頭的廢墟。
我是知道的。那些死去的人是為了活著的人能夠活得更好,而活著的人是為了堅持死去的人的夢想而走下去的。
看著被埋孩子手中緊緊捏著一支筆,不曾放開,即使自己不再能掙開眼;聽那響當當的漢子深陷絕境,還自信地對救援人員報以微笑,一定要讓自己的女兒看看父親是怎樣的勇敢;瞧那眼角布滿血絲的人吶,說著我們再苦再累也要救出被困的同胞。
“中國加油,汶川加油!”
這是堅定的汶川人在吶喊!這是堅定的中國人在吶喊!這是堅定的中國在吶喊!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再大的天災也難不倒中國人!
汶川地震是老天對我們的一個玩笑,可我們沒有放棄,我們積極的面對了老天給我們這個玩笑。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二
四川的兄弟姐妹們:
安息吧,我們的兄弟姐妹。
今天,舉國哀悼,國旗降半,笛報嘶鳴。
公元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8級地震,我數萬同胞不幸罹難,黃泉永隔。
每個人的心都被撕痛,淚雨紛飛,山河嗚咽。
沒有什么可以替代悲情,每天更新的遇難者統計數字下,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和我們一樣,有名有姓,有家有口,過著簡單卻充滿希望的生活。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今天,以一個國家的名義,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為你志哀,神情肅穆,站立靜默。愿你安息,愿你的魂靈去往幸福的所在,不再承受苦難,不再為大地的震顫恐懼驚悸。你們的家人,我們為你供養,你們的家園,我們為你守望,你們不再感受的這片大地,我們會堅定地站立。
安息吧,兄弟姐妹。這是你們的苦難,你們的不幸。你們離開了親人,離開了曾經秀美醉人的家園;親人失去了你們,面對斷壁殘垣的瘡痍,要長久湎于惡夢和對你們的追思。
安息吧,兄弟姐妹。這是一場國難,是國家的不幸。舉國上下全力以赴,想把你們每一個一息尚存的親人從廢墟中抱出,我們捐款捐物,要讓你們的親人身體得到療救,家園得以重建。現在我們更加知道,一個國家的主體,是她的國民,我們愛這個國家,就是愛和你們一樣的每一個國民。今天,整個國家為你們哀悼,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上從未有過的先例,是一個國家對亡靈的最高祭奠,對生命的最高尊重,對災難的最大銘記,對人性的最強堅守。我們相信,從此,我們的國民更懂得守望相助,我們對國家的愛更加具體而實在。
安息吧,兄弟姐妹。這是全人類的苦難。巨大的.災難,是對人類的撕裂,把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生生推向兩種絕然不同的狀態,仿佛人間與地獄的隔別。善良、同情、良知和愛,會把人類再次彌合。你們可曾看到,偉大的互愛潮水,如同曾經奔流于任何一次人類悲劇發生的時刻,匯聚成哀傷和堅韌的海洋。
愿你們安息,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為你們淚流不止,我們為你們點燃燭光。但我們不會變得軟弱,不會屈服于災難的無情。我們要以一個國家的力量,整個人類的力量,讓經歷了災難折磨的人們,重獲原來的生活。我們凝聚著愛,勇敢堅強而快樂地生活,我們知道,這樣是對你們最好的祭奠,這同樣是你們在另一個世界的期盼。
安息吧,兄弟姐妹,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永遠愛著你們。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三
那一天,我永遠不會忘記。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四川汶川地區8級大地震爆發!其能量相當于幾百顆原子彈!頃刻之間,山崩地裂,橋梁坍塌,房屋傾垮,尸橫遍野,哭聲震天,大地悲泣!頃刻之間,美麗的山河變得千瘡百孔!頃刻之間,溫馨的家園被夷為平地!這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使毫無準備的災區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在這生死時刻,溫來了。垮塌的廢墟上,留下了匆匆的腳步;被掩埋在殘垣斷壁中的傷者,聽到了關切的話語。在這生死時刻,搶險部隊來了。直升飛機被暴風雨打回來了,空降兵又去了!步兵師被切斷去路,便在暴風雨中徒步前行!地面交通受阻,空軍運輸機、民航客機將數千噸抗災物資空投到災區。在這生死時刻,東北的醫療隊來了,北京的醫療隊來了,海軍的醫療隊來了,武警的醫療隊來了。救援隊從四面八方來了!在這生死時刻,各省市的捐款雪花般飛來......
在這生死時刻,災區人們沒有被災難嚇倒,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他們都積極地加入到救援的隊伍當中,竭盡全力地救助受難的人。最讓我感動的人是一個年僅9歲的小男孩,最讓我感動的話語是一句再平凡不過的"我是班長"。這個感人的故事是這樣的:地震發生時,四川地震災區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小學二年級學生林浩正走在教學樓的走廊上,教學樓瞬間倒塌,林浩被上面滑落下來的兩名同學砸在了下面。林浩奮力爬出廢墟后,看到一個女同學昏倒在走廊上,就義無返顧地把這名女同學背了出來,交給了校長。當時,林浩自己已經被砸傷,臉上,手上都是傷口。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沒想過自己一個人逃離,而是返回廢墟里,又把另外一名同學背了出來。事后,當記者問到他為什么要這么做時,他平靜地回答:"因為我是班長。"多么樸實的話語,多么可愛的班長。在地震發生后,這樣冒著生命危險救他人的感人故事真是數不勝數......汶川大地震,不僅讓我們各民族的心空前貼近,也讓我們收獲了精神上的成長,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國家的希望,一個民族的力量,讓中國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
那一天,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從那一天開始,我懂得了:什么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什么叫眾人拾柴火焰高;什么叫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也更加懂得了:我的祖國是多么偉大,祖國的人民是多么的可敬可愛!
祖國在我的心中,不再只是一面國旗,一幅地圖,也不再只是一種顏色,兩個漢字。祖國在我心中,是一座高高的山,是一條寬寬的河;是一片廣袤無垠的草原,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從那一天開始,我明白了很多,也長大了很多。
那一天,我永遠不會忘記!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四
2008年以來,我們國度大事反復。既有讓人盼望的北京奧運會,也有令民氣痛的汶川大地震,另有經濟成長面對的紛亂局勢和慶幸身分。這些大事,干系人民大眾生命財產的安危和民生題目的改進,干系經濟社會成長的全局,干系中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謹慎承諾,是我們當前必須當真探討、盡力應對、妥帖處理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當前,抗震救災工作重點已由前一階段的救助生命漸漸過渡到災后規復重建。中國在地動產生后的急劇反響、告急策動、高效救濟獲得了抗震救災階段性成功,博得了海內大家的高度評價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表揚,而接下來更加沉重更加紛亂的災后規復重建任務,則是對我們的又一次長期周全的考驗。《汶川地動災后規復重建條例》的及時公告履行,把規復重建從一入手下手就納入法制軌道,讓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確保大眾糊口生涯安排、根本辦法構筑、規復出產、成長經濟、保存鞏固等緊張工作科學調理、兼顧安排,從而為災后重建工作安穩有序有效展開創設了前提。
上半年,國際能源代價大幅高漲,糧食等初級產品代價也一路爬升,美國次貸危機的感化仍在連續,人民幣對美元的連續升值以及越南爆發的經濟危機,都對我國經濟的鞏固成長帶來了悲觀感化,慶幸身分在增加,我國經濟社會成長面對的局勢非常紛亂。但同時,特大地震災禍和國際經濟慶幸身分并異國變化我國經濟安穩較快成長的根本面,百姓經濟連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成長。我們要連續深切貫徹落實科學成長觀,根據中間加強和改進宏觀調控的決議計劃安排,加大穩當的財務政策對布局調整、保險民生、地動災后規復重建的贊成,隨機應變,促成各地經濟布局調整和成長方法變化,周全結束經濟社會成長各項任務。
百年奧運,北京圓夢。進行一屆有特點、高程度的奧運會,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謹慎承諾,也是包括國外華僑華人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互助心愿。固然地動災禍使我們吃虧慘痛,但災禍也使我們更剛強、更聯合。抗震救災中鼓勵和凝集的中華民族萬眾用心、眾擎易舉、不平不撓、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和精神氣力,讓我們有更強的決議信念和決議信念克服各種堅苦,把奧運會各項籌辦工作做好,確保本屆奧運會給全國留下高雅而美好的記憶。
謀事在人,成事更在人。如何抓住大事辦好大事,關鍵還在各級干部特別是帶領干部是不是能夠自發地把思維認識聯合到科學成長觀上,把舉動聯合到中間的決議計劃安排上,顧大局,講黨性,重操行,作榜樣,堅定一手抓抗震救災不松弛,一手抓經濟社會成長不擺蕩,既從各地的實際環境動身,也要從全國一盤棋動身,堅定貫徹中間關于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辦法,確保中間的各項決議計劃安排落到實處獲得實效。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五
5·12汶川地震,也稱四川大地震,發生于北京時間(utc+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與漩口鎮交界處、四川省省會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處。根據中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地震烈度達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08年5月12日地震具體的發生機制一開始主要是印度洋板塊和歐亞大陸擠壓,到地震快結束時可能還有走滑的能量釋放。
四川地區很長時間內沒有發生強烈地震了,用業內的話說叫缺震,就是強震缺失,按照歷史的經驗,缺的時間越長,將來發生(強震)的可能性越大。
雖然龍門山地區看上去構造活動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這場震驚全國的里氏8.0級地震始于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震源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的汶川縣,震級大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除了吉林、黑龍江和新疆地區外,全國都有震感。
據有關專家估計,震中烈度為11度左右,為淺源地震,深度大概為10公里,此前已有專家說,這次地震釋放的能量堪比400顆廣島原子彈。
5月16日12時,余震已經發生兩千多次,超過5級以上余震為14次,最大的一次余震是6.5級,發生在甘肅,6.1級的余震發生在四川汶川。
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大的地震。
公眾普遍關心的是,汶川這個地方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大的地震?
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處于中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
中國地震局的專家認為,因為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地質分布、地殼厚度、地殼運動速度差別很大,而這次地震發生在東部和西部變化差別最大的這個帶上,即南北地震帶——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都為地震密集帶。
宏觀的解釋是,“印度洋板塊由南向北碰撞歐亞板塊,碰撞的地區拱起青藏高原。”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院倪四道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時,也同時向東北方向移動,擠壓四川盆地向東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上。”
倪四道說,這次地震具體的發生機制是擠壓,“一開始主要是擠壓,到地震快結束時可能還有走滑的能量釋放。”倪四道說,這次汶川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川西龍門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上。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七說,四川盆地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塊。從歷史記錄來看,盡管龍門山主體沒有發生過大地震,但它北邊的松潘在上個世紀初曾經發生過強震。因此,雖然龍門山地區看上去構造活動性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不過王二七也說,目前我們對這一地震發生的機制還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殼的擠壓、伸展還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而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上。龍門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塊和原來的老的云南、四川板塊交錯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講,這個地方是個地震多發區。
根據9月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預報管理處整編的《中國強地震目錄》,四川地區共有18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18以來發生過8次7級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爐霍發生了7.6級地震,之后三年發生了四川松潘——平武7.2級地震。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陳學忠研究員曾在對四川省7級以上地震危險性做過分析:“四川地區很長時間內沒有發生強烈地震了,用業內的話說叫缺震,就是強震缺失,按照歷史的經驗,缺的時間越長,將來發生(強震)的可能性越大。這是一種定性的估計”。
這種背景下,陳學忠研究了四川地區的地震危險性,發現從歷史經驗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區7級以上強震發生之前幾年,周圍都有一個接近8級左右的大震發生,根據這種現象,然后往后推,昆侖山已經發生了8.1級地震,如果這種規律延續的話,幾年之后四川地區就會發生這種地震。
面波對高層建筑影響比較大。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對本報記者說,這次汶川發生地震是屬于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圍內,占地震總數的70%以上,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災害的主要制造者,對人類影響最大。
在地震學中,一般發生的震級越高,其破壞力度越大。這次汶川地震7.8級,其震中地區的破壞力度在10度左右,會造成房倒屋塌、地質滑坡和地面裂縫等災害。
目前還沒有關于這次地震的詳細數據和反映地震破壞力度的地震烈度分布表(美國地質調查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一個粗略的地震烈度分布圖,該圖是在未經過實地考察的情況下得出的)。中國地震局的陳長林對記者說,地震烈度分布表估計1到2天就會出來。相關專家組已經到達汶川,目前調查工作已經開始。
不過所幸的是,雖然地震強度與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同,但是現在看來,損失應該小于唐山大地震。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建國以來最大的自然災害,造成24萬人死亡。當時的震中在城市中心區下方,屬于城市直下型地震,所以引起的破壞很嚴重。而這次汶川地震,震中附近沒有較大的城市,當地人口10萬多一點,分布相對不密集,包括汶川縣在內的約二百公里長、十幾公里寬的極震帶,大多處于山區,由此損失會小于唐山大地震。
另外關鍵的是,這次地震發生在白天。“大部分人都在外面活動,這大大減少了死亡的可能性,所以你也會發現,一些地區,傷亡比較嚴重的是學校,因為學生們都在樓里。”中國地震局的一位專家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對于這次地震波及全國大部分省份的原因,中國科技大學的倪四道說,像20青海昆侖山口的8.1級地震是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城市比較有震感,而東部城市震感不是很強。四川這次地震離東部比較近,距離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距離大概有1500公里。對于其他地區屬于遠震,即1000公里以外能感受到。而這次地震的面波,對高層建筑影響比較大,對低層建筑影響比較小,而現在大部分城市高層建筑很多,所以波及的城市很多。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七分析說,全國許多地方震感強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震發生地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以東的四川地塊相對堅硬,地震波傳播的能力比較強。
預報很準的情況比較少見。
針對瞞報地震預測的傳言,中國地震局新聞發言人張宏衛13日說,所謂為了保證奧運前的安定局面而瞞報地震預測結果的推測“是沒有道理的”。
地震預測或預報在我國分為中、長、短、臨四種,我國現在的中長期預測準確率大概是30%左右,而短臨期預測率非常低,而且地震預測本身就是世界性難題,“上天”容易“入地”難,決定了地震預測的難度。
現在國內的地震監測有很多種,一個是監測地震活動本身的,一個是監測地下水、重力、形變的變化等,每個省的監測網由許多臺組成。“在這次地震前沒有什么預報,從目前的技術水平看很正常,預報很準的情況其實是比較少見的,除非地震有很多前震,可以(使人)警覺起來。”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學忠說。“在地震預報方面,美日等發達國家比我們沒有任何先進的。他們的先進是在于,建筑設防的安全性上,還有就是地震發生以后,可以相當快地確定位置和震級。”倪四道說。
另外,我國的地震預報發布除了政府外,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公開發布關于地震的信息,“先由專業人員經過匯總,經過專家評委會的論證后,政府部門根據這些情報來發布預報。中長期的預報每年都報給政府做準備,真正能起到作用的還是短臨預報,像半個月的尺度才能起到好的效果。”陳學忠說。
各地政府再根據中長期的預報,以及當地的往年地震情況,在城市規劃時有一個設防標準,在考慮經濟成本的情況下,做城市建筑預防工作。全國的建筑物抗震級別沒有統一的標準,具體標準主要由各地政府主導,設防是政府行為,根據當地的財力開展設防工作。
“處于極震區的汶川等縣,本來處于地震高發帶,這方面的設防準備是不可缺少的,對于這次巨大地震,顯然準備是不充分的。”陳學忠說,“從目前的情況看,成都市離震中距離比較近,但沒有比較大的傷亡和影響,可以看出這跟比較規范的大中型城市預防有關系。”
對于農村地區的設防,全國各地情況差別很大,“一些地方還是很成問題的,基本上是不設防的,這需要政府做好引導工作”。
有人說三峽水庫誘發地震,這是沒有根據的。曾新平說,水庫蓄水誘發地震主要在庫區,一般離庫岸5公里左右,最遠不超過15公里。目前三峽水庫蓄水回水不到重慶,即使產生誘發地震,也會在重慶以下地區。此前,三峽水庫蓄水誘發地震主要在巫山以東庫區。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六
此時風和日麗。
夏日的氣息迎面撲來。
人們安居樂業。
一切井然有序。
美好、和諧、有序。
而在遠方。
汶川縣。
剛經歷了一場劫難。
一座擁有10萬人口的縣城。
一下子與世隔絕。
如同在人間蒸發了一般。
地震的夢魘讓這座城市受到重創。
昔日的繁華不再。
留下的是一片慘敗的景象。
殘垣斷壁、廢墟一片。
地震的夢魘也讓人們受到了重創。
鮮活的生命轉眼間就停止了跳躍。
生存此時在這里已經成了一種奢侈。
鮮血、眼淚,慘不忍睹。
同一片天。
似兩重天。
上天為何如此不公。
想想那一個個被抬出的停止心跳的人吧。
想想那被摧殘后的千瘡百孔吧。
想想那被困在瓦礫間嘶聲求救的人吧。
怎叫人不起一片憐憫之心。
都說上蒼無情。
真的。
余震、泥石流、山體滑坡。
繼7.8級地震之后。
相繼涌來。
試圖阻撓救援隊伍的前進。
都說人間有情。
是的。
溫總理親自掛帥。
指揮工作如火如荼。
萬名官兵。
火速奔赴現場。
等待他們的將是生與死的.較量。
此時。
還有全世界所有同胞。
都為之祈禱。
捐錢、捐物。
很快組織起來了強大的后盾。
看著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獲得了重生。
總理哭了。
人們哭了。
上蒼也哭了。
是為悲慟而哭。
也是為感動而哭。
人們的心中始終是暖哄哄的。
是愛融化了那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七
以來,我們國度大事反復。既有讓人盼望的北京奧運會,也有令民氣痛的汶川大地震,另有經濟成長面對的紛亂局勢和慶幸身分。這些大事,干系人民大眾生命財產的安危和民生題目的改進,干系經濟社會成長的全局,干系中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謹慎承諾,是我們當前必須當真探討、盡力應對、妥帖處理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當前,抗震救災工作重點已由前一階段的救助生命漸漸過渡到災后規復重建。中國在地動產生后的急劇反響、告急策動、高效救濟獲得了抗震救災階段性成功,博得了海內大家的高度評價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表揚,而接下來更加沉重更加紛亂的災后規復重建任務,則是對我們的又一次長期周全的考驗。《汶川地動災后規復重建條例》的及時公告履行,把規復重建從一入手下手就納入法制軌道,讓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確保大眾糊口生涯安排、根本辦法構筑、規復出產、成長經濟、保存鞏固等緊張工作科學調理、兼顧安排,從而為災后重建工作安穩有序有效展開創設了前提。
上半年,國際能源代價大幅高漲,糧食等初級產品代價也一路爬升,美國次貸危機的感化仍在連續,人民幣對美元的連續升值以及越南爆發的經濟危機,都對我國經濟的鞏固成長帶來了悲觀感化,慶幸身分在增加,我國經濟社會成長面對的局勢非常紛亂。但同時,特大地震災禍和國際經濟慶幸身分并異國變化我國經濟安穩較快成長的根本面,百姓經濟連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成長。我們要連續深切貫徹落實科學成長觀,根據中間加強和改進宏觀調控的決議計劃安排,加大穩當的財務政策對布局調整、保險民生、地動災后規復重建的贊成,隨機應變,促成各地經濟布局調整和成長方法變化,周全結束經濟社會成長各項任務。
百年奧運,北京圓夢。進行一屆有特點、高程度的奧運會,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謹慎承諾,也是包括國外華僑華人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互助心愿。固然地動災禍使我們吃虧慘痛,但災禍也使我們更剛強、更聯合。抗震救災中鼓勵和凝集的中華民族萬眾用心、眾擎易舉、不平不撓、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和精神氣力,讓我們有更強的決議信念和決議信念克服各種堅苦,把奧運會各項籌辦工作做好,確保本屆奧運會給全國留下高雅而美好的記憶。
謀事在人,成事更在人。如何抓住大事辦好大事,關鍵還在各級干部特別是帶領干部是不是能夠自發地把思維認識聯合到科學成長觀上,把舉動聯合到中間的決議計劃安排上,顧大局,講黨性,重操行,作榜樣,堅定一手抓抗震救災不松弛,一手抓經濟社會成長不擺蕩,既從各地的實際環境動身,也要從全國一盤棋動身,堅定貫徹中間關于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辦法,確保中間的各項決議計劃安排落到實處獲得實效。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八
20xx年5月12日,一個災禍的日子,下午,2時28分,8級大地震,攻擊了四川汶川。歷史將永久銘記這個坐標:北緯31度,東經103.4度。一場強震動動中國,數萬生命片刻隕落。汶川,血淚之地,生民之痛,家國之殤。
中國將永久銘記這個日子:205月19日,五星紅旗緩緩下降,13億人民安靜禱告,向那些緘默于廢墟之下的生命低首致哀!
我們必要如許一個日子,以國度的名義,用最高的祭奠,向數萬驀地逝去的生命致哀;我們必要如許一種典禮,讓我們的心疼奔涌而出,讓我們的悲傷盡情傾瀉,向掃數死難同胞告白:我們愛你們,我們與你們同在。
“山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讓我們的.心朝向四川、朝向汶川,為數萬死難者致哀。全部成化師生員工起立,面朝西南,向災區受難同胞默哀3分鐘。
向逝者致哀,為生者加油。本地動不可禁止,當災禍已然到臨,愿我們用如許的式樣,拜托我們的傷痛和悲傷,表達我們的決議信念和勇氣。在燦爛的五星紅旗下,淚盡血續,我們并肩而立;在不平的中華大地上,悲傷傾盡,我們眾擎易舉。
悲悼典禮結束,請坐下。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九
連日陰云籠四川,山崩地裂毀家園。
青青世界猙獰現,朗朗乾坤變哀顏。
滿目蒼夷皆斷壁,泥流漫路阻人還。
四方有難親人助,八路軍民共并肩。
總理主席皆上陣,親臨抗震第一線。
無視身側余震在,聲嘶喉啞慰民安。
縱有一絲生氣在,也要百倍盡力援。
中華大地聲聲泣,化盡淚雨鑄新天。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十
5月2日14時28分,這是晴朗的一天。這個時候,學校在上課;醫院在醫治病人;工廠的工人在干活;景區的游客在游玩……那么多的人在做著自己的事。突然,地開始搖晃了,房頂上的磚瓦全都掉下來了,“咚,咚”的聲音震天動地。這令人害怕的聲音越來越大,搖得也越來越厲害。時間在這會兒好像停止了一般,度秒如時。更令人可恨的是余震也達到6級左右,死傷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可是,如此惡劣的天氣,究竟是自然現象還是人為所致?我想:自然災害是一定會出現的,但是像今年先是我國南部50年一遇的大雪災,接著又是手足口病,然后又發生了四川汶縣大地震,這表明什么?你再關注一下全球,不僅僅是全球暖化,還有各國家的災害,這一切一切,歸根究底還是我們的錯,是我們不保護環境的后果,本來這一切是可以避免的,可是我們人類卻為了自己而破壞環境。如果真的發生了全球性的災害,那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我們再怎么后悔也不行了。
一切就從今天的教訓開始,從頭再來,努力保護環境,做到節約水電,不要亂砍伐樹木,多植樹,少吸煙,少開車……保持環境的清潔,千萬不要再重蹈覆轍了!我們只有一個媽媽,她養育了我們,供我們一代一代的生活,我們應該學會感激她,學會保護她――地球!不要讓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我們的眼淚!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十一
一年前的5月12日14點28分.從那一刻開始.我經歷了一生中情感最最脆弱而又不斷堅強澎湃的'日子.面對電視機不斷滾動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災情畫面,幾乎每日淚眼蒙蒙.直至有一天中午我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讓心中悲傷和感動的淚水盡情流淌.
作者:黃定山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刊名:北京觀察英文刊名:beijingobservation年,卷(期):“”(5)分類號:關鍵詞:
四川大地震(熱門12篇)篇十二
5·12汶川地震,也稱20四川大地震,發生于北京時間(utc+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與漩口鎮交界處、四川省省會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處。根據中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地震烈度達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08年5月12日地震具體的發生機制一開始主要是印度洋板塊和歐亞大陸擠壓,到地震快結束時可能還有走滑的能量釋放。
四川地區很長時間內沒有發生強烈地震了,用業內的話說叫缺震,就是強震缺失,按照歷史的經驗,缺的時間越長,將來發生(強震)的可能性越大。
雖然龍門山地區看上去構造活動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這場震驚全國的里氏8.0級地震始于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震源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的汶川縣,震級大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除了吉林、黑龍江和新疆地區外,全國都有震感。
據有關專家估計,震中烈度為11度左右,為淺源地震,深度大概為10公里,此前已有專家說,這次地震釋放的能量堪比400顆廣島原子彈。
5月16日12時,余震已經發生兩千多次,超過5級以上余震為14次,最大的一次余震是6.5級,發生在甘肅,6.1級的余震發生在四川汶川。
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大的地震。
公眾普遍關心的是,汶川這個地方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大的地震?
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處于中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
中國地震局的專家認為,因為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地質分布、地殼厚度、地殼運動速度差別很大,而這次地震發生在東部和西部變化差別最大的這個帶上,即南北地震帶——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都為地震密集帶。
宏觀的解釋是,“印度洋板塊由南向北碰撞歐亞板塊,碰撞的地區拱起青藏高原。”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院倪四道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時,也同時向東北方向移動,擠壓四川盆地向東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上。”
倪四道說,這次地震具體的發生機制是擠壓,“一開始主要是擠壓,到地震快結束時可能還有走滑的能量釋放。”倪四道說,這次汶川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川西龍門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上。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七說,四川盆地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塊。從歷史記錄來看,盡管龍門山主體沒有發生過大地震,但它北邊的松潘在上個世紀初曾經發生過強震。因此,雖然龍門山地區看上去構造活動性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不過王二七也說,目前我們對這一地震發生的機制還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殼的擠壓、伸展還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而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上。龍門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塊和原來的老的云南、四川板塊交錯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講,這個地方是個地震多發區。
根據9月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預報管理處整編的《中國強地震目錄》,四川地區共有18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18以來發生過8次7級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爐霍發生了7.6級地震,之后三年發生了四川松潘——平武7.2級地震。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陳學忠研究員曾在對四川省7級以上地震危險性做過分析:“四川地區很長時間內沒有發生強烈地震了,用業內的話說叫缺震,就是強震缺失,按照歷史的經驗,缺的時間越長,將來發生(強震)的可能性越大。這是一種定性的估計”。
這種背景下,陳學忠研究了四川地區的地震危險性,發現從歷史經驗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區7級以上強震發生之前幾年,周圍都有一個接近8級左右的大震發生,根據這種現象,然后往后推,昆侖山已經發生了8.1級地震,如果這種規律延續的話,幾年之后四川地區就會發生這種地震。
面波對高層建筑影響比較大。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對本報記者說,這次汶川發生地震是屬于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圍內,占地震總數的70%以上,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災害的主要制造者,對人類影響最大。
在地震學中,一般發生的震級越高,其破壞力度越大。這次汶川地震7.8級,其震中地區的破壞力度在10度左右,會造成房倒屋塌、地質滑坡和地面裂縫等災害。
目前還沒有關于這次地震的詳細數據和反映地震破壞力度的地震烈度分布表(美國地質調查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一個粗略的地震烈度分布圖,該圖是在未經過實地考察的情況下得出的)。中國地震局的陳長林對記者說,地震烈度分布表估計1到2天就會出來。相關專家組已經到達汶川,目前調查工作已經開始。
不過所幸的是,雖然地震強度與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同,但是現在看來,損失應該小于唐山大地震。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建國以來最大的自然災害,造成24萬人死亡。當時的震中在城市中心區下方,屬于城市直下型地震,所以引起的破壞很嚴重。而這次汶川地震,震中附近沒有較大的城市,當地人口10萬多一點,分布相對不密集,包括汶川縣在內的約二百公里長、十幾公里寬的極震帶,大多處于山區,由此損失會小于唐山大地震。
另外關鍵的是,這次地震發生在白天。“大部分人都在外面活動,這大大減少了死亡的可能性,所以你也會發現,一些地區,傷亡比較嚴重的是學校,因為學生們都在樓里。”中國地震局的一位專家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對于這次地震波及全國大部分省份的原因,中國科技大學的倪四道說,像20青海昆侖山口的8.1級地震是在中國的西部,西部的城市比較有震感,而東部城市震感不是很強。四川這次地震離東部比較近,距離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距離大概有1500公里。對于其他地區屬于遠震,即1000公里以外能感受到。而這次地震的面波,對高層建筑影響比較大,對低層建筑影響比較小,而現在大部分城市高層建筑很多,所以波及的城市很多。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七分析說,全國許多地方震感強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震發生地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以東的四川地塊相對堅硬,地震波傳播的能力比較強。
預報很準的情況比較少見。
針對瞞報地震預測的傳言,中國地震局新聞發言人張宏衛13日說,所謂為了保證奧運前的安定局面而瞞報地震預測結果的推測“是沒有道理的”。
地震預測或預報在我國分為中、長、短、臨四種,我國現在的中長期預測準確率大概是30%左右,而短臨期預測率非常低,而且地震預測本身就是世界性難題,“上天”容易“入地”難,決定了地震預測的難度。
現在國內的地震監測有很多種,一個是監測地震活動本身的,一個是監測地下水、重力、形變的變化等,每個省的監測網由許多臺組成。“在這次地震前沒有什么預報,從目前的技術水平看很正常,預報很準的情況其實是比較少見的,除非地震有很多前震,可以(使人)警覺起來。”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學忠說。“在地震預報方面,美日等發達國家比我們沒有任何先進的。他們的先進是在于,建筑設防的安全性上,還有就是地震發生以后,可以相當快地確定位置和震級。”倪四道說。
另外,我國的地震預報發布除了政府外,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公開發布關于地震的信息,“先由專業人員經過匯總,經過專家評委會的論證后,政府部門根據這些情報來發布預報。中長期的預報每年都報給政府做準備,真正能起到作用的還是短臨預報,像半個月的尺度才能起到好的效果。”陳學忠說。
各地政府再根據中長期的預報,以及當地的往年地震情況,在城市規劃時有一個設防標準,在考慮經濟成本的情況下,做城市建筑預防工作。全國的建筑物抗震級別沒有統一的標準,具體標準主要由各地政府主導,設防是政府行為,根據當地的財力開展設防工作。
“處于極震區的汶川等縣,本來處于地震高發帶,這方面的設防準備是不可缺少的,對于這次巨大地震,顯然準備是不充分的。”陳學忠說,“從目前的情況看,成都市離震中距離比較近,但沒有比較大的傷亡和影響,可以看出這跟比較規范的大中型城市預防有關系。”
對于農村地區的設防,全國各地情況差別很大,“一些地方還是很成問題的,基本上是不設防的,這需要政府做好引導工作”。
有人說三峽水庫誘發地震,這是沒有根據的。曾新平說,水庫蓄水誘發地震主要在庫區,一般離庫岸5公里左右,最遠不超過15公里。目前三峽水庫蓄水回水不到重慶,即使產生誘發地震,也會在重慶以下地區。此前,三峽水庫蓄水誘發地震主要在巫山以東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