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在語言上富有創意和表現力,讓人讀來耐人尋味,難以忘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這些范文選取了各個領域的經典話題,展示了經典的思路和精彩的表達方式。通過閱讀這些優秀作文,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優秀作文的特點,豐富自己的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優秀作文,開拓我們的思維,激發我們的寫作靈感。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一
各位貴賓,您已經來到古城青州。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的領導及全體工作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在這里,我先介紹一下青州的概況。
這里先解釋一下“青州”這一地名。眾所周知,大禹治水時期,把全國分為九個區域讓人居住,九個區域就是“九州”,九州也就成為中國的.代名詞。過去,中央電視臺有個欄目,就叫“九州方圓”,青州即為九州之一。
為什么叫青州呢?青州,即為東方之州。按照古人的五行觀念,它地處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東,動也,陽氣動物,于時為春。”晉朝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豐厚,處處蒼翠欲滴,是巖穴時期青州先民的理想棲息地。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二
青州古城是古九州之一,有7000余年的發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青州古城優秀導游詞,歡迎大家瀏覽。
各位貴賓:
您已經來到古城青州。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的領導及全體工作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在這里,我先介紹一下青州的概況。
這里先解釋一下“青州”這一地名。眾所周知,大禹治水時期,把全國分為九個區域讓人居住,九個區域就是“九州”,九州也就成為中國的代名詞。過去,中央電視臺有個欄目,就叫“九州方圓”,青州即為九州之一。
為什么叫青州呢?青州,即為東方之州。按照古人的五行觀念,它地處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東,動也,陽氣動物,于時為春。”晉朝王隱說:“東方少陽,其色青,其氣清,歲之首,事之始,故以青名也。”所以,在古人的理念中,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氣清色綠,萬物茂盛,生機盎然,是一年的春天,事物的發端。由此可見,青州是一個包含無限發展生機和希望的美麗家園。
正因為如此,歷代文人墨客贊美青州的詩文不勝枚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曾有詩句:“面山負海古諸侯,信美東方第一州。”青州西踞泰山,東瞰大海,沃野千里,自古繁華。所以,青州憑借她的美麗,享有“東方第一州”的稱號。
各位游客,我再介紹一下青州的現狀。今天的青州市,位于山東省中部,西部與淄博市毗連,北端與東營市接壤,東部分別與壽光市、昌樂縣為鄰,南部緊靠臨朐縣。全市面積1569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9個鎮;人口90萬,其中有回、滿等少數民族2萬多人。它的經濟規模比較大,200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20億元,財稅總收入超過2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萬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千元,城鄉居民儲蓄130億元,。
青州市處于魯中山區和魯北平原交接部位,呈現多姿多彩的地貌特征,展示壯觀秀美的亮麗身影。西南部為峰巒疊嶂的山區,占全市面積的接近一半。主要山峰有30余座,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其中云門山、駝山、玲瓏山、仰天山、唐賽兒寨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這片山區多為石灰巖質,喀斯特溶巖地貌特征顯著。可以想象,這里曾經是浩瀚的大海,因為劇烈的地質運動,深藏海底的巖層斷裂隆起,才形成了一座座山丘。遠古時期,這里的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豐厚,處處蒼翠欲滴,是巖穴時期青州先民的理想棲息地。
東北部為平原地區,土地肥沃,土層深厚,土質好,墾植歷史久,熟化程度高,物理性狀好,適種多種作物,是歷史上最早農業開發的地域。古人稱“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土方二千,戶余十萬,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青州北部平原正處在“青齊沃壤”的中心部位,從先秦到魏晉時期,這里是中國大地最為富庶的`地區。
流經和發源青州市的河流眾多,主要有彌河、淄河、南陽河、北陽河等。淄河、彌河為主干流。如果把青州市看作一頂轎子,那么,這兩條干流就像抬轎的轎桿,分置左右。兩河是青州的母親河,哺育了青州燦爛的歷史文化。
青州城區坐落于山區與平原的結合部,西郊與南郊群山聯翠,障城如畫;東郊與北郊綠野蔥蘢,擁城似錦。城區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建成面積30 平方公里,人口30萬。它是國家級的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國知名的優秀旅游城市。今天的青州城區,已經成為一個經濟繁榮、文化先進、環境優美、功能齊全、具備最佳人居環境的新興城市。
青州城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說它古老,因為它已經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在這里先后存在過廣縣城、廣固城、東陽城、南陽城、旗兵城5座城池,千余年間是山東東部的政治中心、軍事重鎮、交通樞紐。現在保存比較好的是南陽城,這座古城處于青州中心位置,從高處望去,蜿蜒曲折的城墻所勾畫的輪廓很象一頭雄健的牛臥在那里,所以人們稱這座城為“臥牛城”。很久以來,不知何人立下規矩:賣豆腐的不準在城里敲梆子,怕驚動了“牛”,直到今天,當地人賣豆腐一進城區,他們會自動收起梆子,改為沿街叫賣了。
青州是歷史之城,文化之城。范公亭路和十里古街,依然青石板路面,古色古香。許多建筑飛檐畫壁,金碧輝煌,亭臺閣榭,粉壁花墻,在綠樹掩映之中,分外妖嬈。城區有眾多的園林,范公甘泉、偶園假山、松林書院、萬年古橋、衡王石坊、真教古寺、天主教堂等等,隨處可以領略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風情。
說它年輕,是因為自從中華民國以后,青州這一名稱就消失了,這里只存在益都縣。直到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益都縣,建立青州市,到現在只有20余年歷史。但是,20多年來,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這座城市快速發展,突飛猛進,到處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青州是一座春天之城,綠色之城。滿城春色滿城綠,翠蔭流溢一城花。南陽河猶如一條綠色飄帶,穿城而過,河濱楊柳飄揚,綠地如茵,翠竹環繞,流水潺潺。城區街道兩側的梧桐、國槐、雪松,綠蔭如傘的山楂樹,枝干如盆景的柿子樹,構成一條條綠色長廊。每當舉辦花博會,青州到處是花的世界,樹的海洋。青州又是一座商貿之城,現代之城。新城區現代化建筑鱗次櫛比,各類市場星羅棋布,車水馬龍,工廠密集,交通發達,商客云集,人流興旺,物流暢達。
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青州的歷史。青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從西漢設立青州刺史部,到明初的山東省會,歷經1500年,青州城一直作為青州、北海郡、平盧淄青鎮、京東路、益都行省、山東行省等國家一級政區和一級軍區的駐所,相當于今天的省會。
西漢時期,漢武帝設立青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管轄范圍很大,轄10個郡國,領93縣,區域相當于今山東省的魯北和膠東地區。兩漢時期的青州是全國最為富庶的地區,農業發達,商業繁盛,是全國的糧倉,絲綢之路的源頭。其地位相當于今天的長江三角洲。漢武帝劉徹曾數次巡查青州,并在青州以北的巨洋淀躬身事耕。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大地陷入腥風血雨的混戰之中。公元311 年,大將曹嶷占領青州,筑廣固城。廣固城易守難攻,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此后的200 年間,發生過20 多次慘烈的戰爭,15 次易主。伴隨著民族爭戰,也帶來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公元399 年,鮮卑貴族慕容德在青州廣固城建國稱帝,史稱“南燕”。南燕國國祚衰薄,只延續了12年,但卻使青州成為齊魯大地歷史上唯一有人稱帝的地方。
隋唐時期,青州又稱北海郡,設青州都督府,其軍事重鎮的地位更加突出。公元755年,風流皇帝唐玄宗享樂誤國,導致“安史之亂”,青州成為平叛的最前線。高麗人李正己從遼東帶平盧兵將跨海來到青州,抵御叛軍。從此,亂世梟雄李正己父子割據青州50年,與朝廷分庭抗禮。他占有15個州的地盤,地跨今天的山東、河南、江蘇,“擁兵十萬,雄據東方,鄰藩皆畏之”。朝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平定。此后,任命名將薛仁貴的孫子薛嵩鎮守青州。
宋太祖趙匡胤一條軍棍打300軍州,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京師汴梁以東設京東路,設安撫使,治所設在青州,管轄20個州軍、81縣,范圍包括今山東全部和河南、安徽、江蘇的一部分。青州知州大多兼任京東路安撫使的要職。青州地控要津,朝廷所任官員多為知名人物。如大名鼎鼎的開國元勛曹彬、朝廷重臣富弼、耿直名相寇準、“憂樂關天下”的范仲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連中三元的王曾、招安宋江的張叔夜等,都曾居官青州。著名文學家李清照也屏居青州20年,“婉約派”詞作傳頌千古。
明朝初年,青州古城仍為山東省省會。1376年,朝廷將山東布政使司從青州府移治到濟南府。從此,青州作為山東地區政治中心的地位宣告結束。明朝設立青州府,轄3州16 縣,管轄從東營渤海到日照黃海的廣大區域。青州府雖為二級政區,但處于山東東部的樞紐位置,被稱為兩京通衢,海岱都會,依然是歷史人物風云際會的重要場所。
青州上下五千年,猶如一幅斑駁燦爛的歷史畫卷,濃縮了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下面,我再介紹一下青州的文化底蘊。
古代青州是東夷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上世紀70年代,在青州市東夏鎮桃園村發掘出了7塊陶片。據考證,這是新石器早期北辛文化的遺物,7000年前的東夷先民已經定居在青州的沃野膏壤。東夷部族崇拜太陽,以鳳鳥為圖騰。青州出土的大量彩陶文物,傳遞著東夷文化的最早信息。而且,青州仍保留著東夷先民活動的遺蹤。有堯巡獵的堯王山,許由、伯益隱居的萁山,逄伯陵命名的逄山。蘇埠屯商墓是全國除安陽之外最大的商墓,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兩件大型銅鉞,器身透雕作“饕餮”紋,張口怒目,刻有“亞丑“字樣的銘文。
青州自古教育發達,精英薈萃,人才輩出,成為全國聞名的進士狀元故里、文人向往之地、名士屏居之鄉。從隋朝科舉取士到清朝末年,青州市境內考中的進士位居山東之首,有姓名可考的就有155人,其中包括6個狀元。現存于青州博物館的趙秉忠狀元卷,是明朝之前全國唯存的孤本,堪稱國寶。它全卷21折,長3.46米,全文2460字,以“實政”和“實心”,精辟闡述了改善吏治、興國安邦的治國之策,代表了儒家文化在青州的深厚底蘊。
青州是中國最早的佛教文化傳播地之一。從魏晉開始,佛教寺院在青州一地大量發展,達200余處。千年古剎龍興寺被稱為“東方之甲寺”,唐代書法家李邕為其題寫寺名。其遺址出土的400余尊佛造像,被評為20世紀全國百項考古重大發現。駝山有中國東部最大的佛教造像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有大小石窟5座,石佛造像638尊。大者高逾7米,小者不過方寸,造型精美奇特,雕刻流暢細膩。云門山精美的造像被梁啟超之子、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評價為唐代“開皇中之最精品”。由2600米連續9個山頭組成的山體大佛,被認定為中國佛教史上的第三大奇跡。巨佛鼻梁修長,眼窩深陷,隨著不同角度觀察,雙唇呈現開、合變化,仿佛在誦經參禪。
元朝之后,佛教沉寂,道教在青州崛起。就藩青州的衡王是道教的大力倡導者。他在云門山、駝山修復碧霞宮、昊天宮,鐫刻巨壽,開辟陳摶洞,造馬丹陽浮雕。道教文化尊崇一時。鐫刻于懸崖上的巨壽,整個大字通高7.5米,寬3.7米,僅壽字下面的寸字就高2.3米,所以在當地有“人無寸高”的戲語。青州城東南圣水峪中的修真宮,有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美麗傳說。道觀面南鄰水,門前有千年古槐,玉皇殿內供有“皇帝萬歲萬萬歲”的牌位。
元代之后,青州形成回族聚居地,伊斯蘭文化扎根這座古城。位于回族聚住區東關的真教寺,始建于公元1302年,是全國僅存的元代三大真教寺。經歷代修葺,規模不斷擴大。它融匯了中外建筑之精華,既有中國宮殿式建筑的特色,又明顯地帶有阿拉伯式的建筑風格。
19世紀中葉,西風東漸,青州地處山東要津,成為東西方文化碰撞、浸滲的中心。青州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就是這一交融的見證。
悠久的歷史,給青州留下了瑰麗的文化遺存,猶如時光播撒的一路珠璣,昔日輝煌,今又流芳,都足以使今人領略古代青州的卓越豐姿。青州的旅游事業,也緊緊圍繞歷史文化底蘊,創建自己的獨特品牌。當前,青州旅游資源從總體格局上可以概括為:一個品牌,四大片區。一個品牌就是“佛國壽山、古州福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四大片區,即:以云門山、駝山、和在建的龍興寺為主體的“佛國壽山”文化旅游區;以博物館、范公亭公園、明清古街為主體的“古州福地”旅游區;以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主體的“山地森林”休閑度假旅游區;以黃樓花卉基地、彌河水系為主體的“農家樂”旅游區。在這些旅游區及其周圍,青州開發了50多處觀賞、休閑景觀,主要的有:郊區的云門仙境、摩崖大壽、駝嶺千尋、石窟造像、山體大佛、玲瓏秀色、古剎佛光、仰天秋月、天槽林壑、靈澤奇洞、黃樓花卉等,城區的范公甘泉、清照歸來、松林書院、偶園假山、真教古寺、萬年古橋、十里古街等,還有博物館的龍興寺造像、趙秉忠狀元卷、宜子孫玉璧等珍貴文物。
我們今后將陸續安排參觀上述景點。預祝大家在青州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開心。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三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1986年由原益都縣撤縣設市。總面積1569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轄4個街道、8個鎮。人口90萬。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7項,是山東30強、全國百強之一。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四
各位貴賓,您已經來到古城青州。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的領導及全體工作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在這里,我先介紹一下青州的概況。
這里先解釋一下“青州”這一地名。眾所周知,大禹治水時期,把全國分為九個區域讓人居住,九個區域就是“九州”,九州也就成為中國的代名詞。過去,中央電視臺有個欄目,就叫“九州方圓”,青州即為九州之一。
為什么叫青州呢?青州,即為東方之州。按照古人的五行觀念,它地處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東,動也,陽氣動物,于時為春。”晉朝王隱說:“東方少陽,其色青,其氣清,歲之首,事之始,故以青名也。”所以,在古人的理念中,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氣清色綠,萬物茂盛,生機盎然,是一年的春天,事物的發端。由此可見,青州是一個包含無限發展生機和希望的美麗家園。
正因為如此,歷代文人墨客贊美青州的詩文不勝枚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曾有詩句:“面山負海古諸侯,信美東方第一州。”青州西踞泰山,東瞰大海,沃野千里,自古繁華。所以,青州憑借她的美麗,享有“東方第一州”的稱號。
各位游客,我再介紹一下青州的現狀。今天的青州市,位于山東省中部,西部與淄博市毗連,北端與東營市接壤,東部分別與壽光市、昌樂縣為鄰,南部緊靠臨朐縣。全市面積1569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9個鎮;人口90萬,其中有回、滿等少數民族2萬多人。它的經濟規模比較大,200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20億元,財稅總收入超過2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萬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千元,城鄉居民儲蓄130億元,。
青州市處于魯中山區和魯北平原交接部位,呈現多姿多彩的地貌特征,展示壯觀秀美的亮麗身影。西南部為峰巒疊嶂的山區,占全市面積的接近一半。主要山峰有30余座,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其中云門山、駝山、玲瓏山、仰天山、唐賽兒寨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這片山區多為石灰巖質,喀斯特溶巖地貌特征顯著。可以想象,這里曾經是浩瀚的大海,因為劇烈的地質運動,深藏海底的巖層斷裂隆起,才形成了一座座山丘。遠古時期,這里的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豐厚,處處蒼翠欲滴,是巖穴時期青州先民的理想棲息地。
文檔為doc格式。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五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19xx年由原益都縣撤縣設市。總面積1569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轄4個街道、8個鎮。人口90萬。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7項,是山東30強、全國百強之一。
青州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志博物館,成立于19xx年。19xx年建設新館,占地40畝,建筑面積120xx平方米,為仿古式民族建筑群。青州博物館是中國建館最早的博物館之一,收藏各類文物2萬余件。海內外孤本——明萬歷青州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填補了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東漢大型出廓“宜子孫”玉璧為目前僅見的有字漢璧;青州龍興寺石刻佛教造像群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數量之大、雕工之精、貼金彩繪保存之好為中國文物考古所罕見。陳列方式以精品化、專題化為原則,運用先進的藝術手段,推出了簡史陳列、陶瓷器、玉器、青銅器、書畫、古貨幣、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個專題陳列廳。展覽融實物、照片、模型、圖表、文字、講解為一體,并配以光、聲等特殊效果,使您盡可領略青州璀璨的歷史風采。
青州還有一個旅游勝地——云門山。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云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云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于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云門”,或稱“云門仙境”。古“青州八景”稱之為“云門拱壁”濰坊濰坊。登臨山巔,便可飽覽“駝嶺千尋”、“劈峰夕照”和“三山聯翠,障城如畫”的壯麗景觀。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六
青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積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根據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境內北辛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遺址有270多處。大禹治水劃九州,青州為九州之一。被公認為科學價值很高的我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古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諸州中就有青州,稱青州“東北據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并注釋說:“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呂氏春秋》稱青州為“東方之州”。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青州迭為名城重鎮,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山東境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四百多年之久。西漢元封五年,設青州刺史部,是全國13刺史部之一,治所廣縣城(今城西1華里處),轄5郡4國100多縣。魏晉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轄9郡47縣,期間公元399年-410年作為南燕國國都,慕容德成為山東境內的唯一一個皇帝。隋置青州總管府,轄4郡36縣。唐仍先后置青州總管府、都督府,轄8州49縣,中唐及五代設平盧淄青節鎮,轄15州。北宋初設京東路,轄26府、州、軍、89縣,熙寧七年設京東東路,轄1府7州36縣。金設山東東路,轄2府11州53縣83鎮。元初設益都行省,后設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轄3路12州44縣。明初設山東行中書省,轄6府15州89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移治歷城。此后,明中后期及清代一直作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隨著歷史的變革不斷變遷,漢設廣縣城,現瀑水澗以西。公元311年(晉永嘉五年)建廣固城,經六次大攻堅戰,至410年夷為平地。東晉滅南燕后,另筑東陽城(西至現海軍402醫院,南至南陽河,東至城關醫院,北至堯王山路)。北魏孝明帝筑南陽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里,其規模比濟南高3尺長1里。
青州地處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優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東扼半島,南控沂蒙,北望渤海,為歷代軍事重鎮。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員兼顧軍事,唐五代時期青州是平盧節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設鎮海軍,北宋在此設京東東路安撫使,金代設山東東西路統軍使,元設益都帥府、元帥府,明設山東都衛、都指揮使司,清設山東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駐防城。1948年3月-1949年4月,華東局駐青州。由于青州具有顯要的地位,歷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較多導游。漢代封召歐為廣侯傳五世,封劉便為廣侯傳三世,元封邁努為忠靖王、益王,明封齊王、漢王、衡王。
青州因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為齊魯境內的佛教中心,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漢地最早的地區之一。這里擁有凈土宗、禪宗、密宗等多種佛教宗派,并留下了大量的珍貴遺跡。尤其是許多佛教遺存的發現和修復,以及大量佛學研究論文和專著的相繼問世,為青州的佛教文化營構了較高層面的內涵。
文檔為doc格式。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七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總面積1569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轄4個街道、8個鎮。人口90萬。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7項,是山東30強、全國百強之一。
青州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志博物館,為仿古式民族建筑群。青州博物館是中國建館最早的博物館之一,收藏各類文物2萬余件。海內外孤本——明萬歷青州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填補了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東漢大型出廓“宜子孫”玉璧為目前僅見的有字漢璧;青州龍興寺石刻佛教造像群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數量之大、雕工之精、貼金彩繪保存之好為中國文物考古所罕見。陳列方式以精品化、專題化為原則,運用先進的藝術手段,推出了簡史陳列、陶瓷器、玉器、青銅器、書畫、古貨幣、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個專題陳列廳。展覽融實物、照片、模型、圖表、文字、講解為一體,并配以光、聲等特殊效果,使您盡可領略青州璀璨的歷史風采。
青州還有一個旅游勝地——云門山。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云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云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于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云門”,或稱“云門仙境”。古“青州八景”稱之為“云門拱壁”。登臨山巔,便可飽覽“駝嶺千尋”、“劈峰夕照”和“三山聯翠,障城如畫”的壯麗景觀。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八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1986年由原益都縣撤縣設市。總面積1569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轄4個街道、8個鎮。人口90萬。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7項,是山東30強、全國百強之一。
青州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志博物館,成立于1959年。1984年建設新館,占地40畝,建筑面積120xx平方米,為仿古式民族建筑群。青州博物館是中國建館最早的博物館之一,收藏各類文物2萬余件。海內外孤本--明萬歷青州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填補了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東漢大型出廓“宜子孫”玉璧為目前僅見的有字漢璧;青州龍興寺石刻佛教造像群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數量之大、雕工之精、貼金彩繪保存之好為中國文物考古所罕見。陳列方式以精品化、專題化為原則,運用先進的藝術手段,推出了簡史陳列、陶瓷器、玉器、青銅器、書畫、古貨幣、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個專題陳列廳。展覽融實物、照片、模型、圖表、文字、講解為一體,并配以光、聲等特殊效果,使您盡可領略青州璀璨的歷史風采。
青州還有一個旅游勝地--云門山。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云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云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于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云門”,或稱“云門仙境”。古“青州八景”稱之為“云門拱壁”青州古城導游詞青州古城導游詞。登臨山巔,便可飽覽“駝嶺千尋”、“劈峰夕照”和“三山聯翠,障城如畫”的壯麗景觀。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九
青州,位于山東省境內,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座城市有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和獨特的文化底蘊,被譽為“東方小威尼斯”。最近,我有幸游覽了青州古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次旅行中,我不僅親眼見證了青州古城的美麗景致,還深刻體會到了古城帶來的文化魅力和人文情懷。以下是我對青州古城的心得體會。
青州古城座落在一條寬闊的河流旁邊,水系交錯,形成了獨特的水城景觀。城市內部錯落有致的古建筑群與河流融為一體,別有一番風味。我漫步在青州古城的街巷之間,感受著這座城市千年積淀的歷史厚重感。石板路、青石墻、磚砌屋頂,都展示了青州古城的傳統建筑風貌。每一座古宅、古廟或者古橋都有著自己的故事,讓我不禁陷入沉思。
青州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在古城中,我看到了一座座古老的城墻,漫長的墻體仿佛在訴說著悠久的歲月。這座城墻修建于明代,高大厚實,保存完好,是青州古城的象征。古城內還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筑,如清代的“鎮海樓”和“滕王閣”。這些古跡都見證了青州的興衰與變遷,讓我更加對這座古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青州古城不僅有豐富的歷史遺跡,還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這里有著濃郁的文人氣息,曾經孕育出許多文化名人,如明代文學家文徵明和清代文學家袁枚等。這些文化名人都給青州古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而且,青州古城還有眾多的歷史文化街區,如東坊、西坊和南坊等,這些街區內保留著大量的古建筑和傳統手工藝品,使游客們可以一窺青州古城的獨特文化魅力。
在青州古城游覽的過程中,我也不禁對這座城市的人文情懷產生了敬佩之情。青州古城內的居民們對古城的保護和傳承有著無限的熱愛和責任感。他們努力保護古城的建筑和文化,舉辦各種文化活動,使古城更加生機勃勃。而且,青州古城還有一種獨特的人情味,人們親切友好,熱情款待,讓我感受到了青州古城中的家的溫暖和親切。
第五段:對青州古城的期望和留戀。
在離開青州古城的那一刻,我不禁對這個古城產生了深深的留戀之情。我希望這座古城能夠繼續保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和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體驗。我希望青州古城能夠成為一個更加繁榮和發展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了解這里的歷史和文化。我相信青州古城將會以自己獨特的魅力,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總之,青州古城是一座歷史厚重、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游覽這里讓我對這座城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喜愛。青州古城的美景、歷史遺跡、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都令我難以忘懷。我希望以后還能有機會再次來到青州古城,重新領略古城帶來的魅力和情懷。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十
青州古城是我國山東省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獨特的傳統風情。在一次旅行中,我有幸參觀了青州古城,并深深感受到了它的魅力。這次旅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對傳統文化和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
首先,青州古城的歷史文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青州古城的雄偉城墻上,我看到了古代建筑的精華和智慧。這座城墻由石頭砌成,高大厚實,給人一種威嚴和莊重之感。城墻上修建有多個城門,每個城門都有獨特的設計和裝飾,充滿了藝術氣息。我進入城墻內部,感受到了濃厚的歷史氛圍。古老的街道和古色古香的建筑,讓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古人留下的智慧和創造力。通過參觀古城,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對歷史的長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其次,青州古城的傳統文化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參觀古城期間,我有幸目睹了傳統的廟會活動。這廟會活動舉辦在古老的廟宇內,人們舉行各種祭祀和祈福的儀式,同時也有各種文藝演出和民俗表演。我看到了戲曲表演、雜耍、民間舞蹈等多種形式的表演,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這些活動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娛樂,也傳承了我們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傳統習俗。我在活動中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人文關懷,也更加珍惜我們的傳統文化,希望能夠傳承下去。
另外,青州古城的特色美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州古城有著豐富多樣的傳統美食,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青州糕團和青州燉品。青州糕團是由糯米和各種餡料制成的,口感軟糯,味道甜美。青州燉品則是將各種食材燉煮而成,營養豐富,口味鮮美。我品嘗了青州糕團和青州燉品,倍感美味。這些傳統美食不僅讓我體驗到了山東的風味與特色,也讓我對當地人的智慧和烹飪技藝有了更深的敬意。通過品嘗美食,我更加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對于飲食的重視,也對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青州古城的自然風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州古城位于河北省的西部山區,周圍環繞著美麗的自然風景。在參觀古城的過程中,我欣賞到了山清水秀的美景。古城周圍有著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小溪,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我還參觀了青州古城附近的一個古剎,這里有著古老的寺廟和獨特的佛教文化。在這個古剎里,我感受到了寧靜和祥和的氛圍,仿佛沐浴在佛光之中。通過欣賞自然風光,我更加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讓我對大自然的廣闊和奇妙有了更深的認識。
總之,此次參觀青州古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參觀古城,我對傳統文化和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傳統文化的魅力,了解到了傳統文化對于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同時,古城的美食和自然風光也讓我感受到了山東的風味與魅力。這次旅行讓我對傳統文化和歷史有了更深的熱愛和關注,也對保護傳統文化和自然環境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會。我希望將來能夠更多地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保護自然環境,為我們的文化貢獻一份力量。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十一
各位旅客:
大家好!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1986年由原益都縣撤縣設市。總面積1569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轄4個街道、8個鎮。人口90萬。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7項,是山東30強、全國百強之一。
青州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志博物館,成立于1959年。1984年建設新館,占地40畝,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為仿古式民族建筑群。青州博物館是中國建館最早的博物館之一,收藏各類文物2萬余件。海內外孤本--明萬歷青州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填補了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東漢大型出廓“宜子孫”玉璧為目前僅見的有字漢璧;青州龍興寺石刻佛教造像群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數量之大、雕工之精、貼金彩繪保存之好為中國文物考古所罕見。陳列方式以精品化、專題化為原則,運用先進的藝術手段,推出了簡史陳列、陶瓷器、玉器、青銅器、書畫、古貨幣、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個專題陳列廳。展覽融實物、照片、模型、圖表、文字、講解為一體,并配以光、聲等特殊效果,使您盡可領略青州璀璨的歷史風采。
青州還有一個旅游勝地--云門山。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云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云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于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云門”,或稱“云門仙境”。古“青州八景”稱之為“云門拱壁”濰坊青州古城導游詞濰坊青州古城導游詞。登臨山巔,便可飽覽“駝嶺千尋”、“劈峰夕照”和“三山聯翠,障城如畫”的壯麗景觀。
謝謝大家!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十二
青州,古城之名,寓意深遠。古老的城墻、古樸的建筑、古老的傳統,構成了青州古城的獨特魅力。近期,我有幸來到青州古城游玩,親身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在這次旅行中,我體驗到了豐富多樣的文化、歷史積淀以及熱情友好的人民。在這里,我更深刻地理解到“古城”背后所蘊含的意義。
首先,青州古城的城墻讓我印象深刻。古城的城墻高大厚實,蜿蜒曲折,穿越了整個古城。漫步在城墻上,我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長河,回到了古代的九州大地。城墻兩側,綠意盎然,炎熱的陽光灑在臉上,帶給我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城墻上有許多觀景臺,站在上面,可以一覽古城的全貌,遠處的山脈也盡收眼底。這些大自然的美景,讓我領略到了城墻的壯麗氣勢。
其次,古城中的建筑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城里的建筑大多都有悠久的歷史,古樸典雅。特別是古老的廟宇和宅院,保存完好,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特點。我在一座古廟前駐足片刻,感受到了那種厚重的文化氛圍。廟里的香燭繚繞,來來往往的信徒虔誠地向神像祈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古城里還有一些民居,幾百年的歲月洗滌過的墻壁,透露出深厚的歷史感。在這些建筑中,我仿佛看到了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的生活場景,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
古城里的傳統文化也是我所向往之處。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傳承。我在古城的街頭巷尾看到了許多傳統的手工藝品,如剪紙、刺繡等,它們精美絕倫,豐富多姿。我特別喜歡在古城的書店里翻閱古籍,感受那種沉思、博學的氛圍。古城里還有一些傳統的表演和慶典活動,如舞獅、擊鼓傳花等。這些活動既展示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給游客帶來了歡樂和娛樂。
除了以上的點滴收獲,我還結交了許多友好和熱情的人。古城的居民淳樸熱情,他們對游客充滿了好奇和友善。我曾在一家小餐館里品嘗到了當地的特色美食,老板和服務員都非常友善,并向我介紹了當地的風俗和小吃。在街頭,我也遇到了很多熱心的陌生人,他們主動給予我指引和幫助。這些熱情友好的人們讓我感受到了古城的溫暖和人情味,也為我的旅行增添了許多樂趣。
綜上所述,青州古城給予了我很多的感悟和享受。在這里,我不僅看到了壯麗的城墻和古老的建筑,還領略到了傳統的文化和熱情友好的人民。古城的靜謐與喧囂相反,這座城市有著獨特的魅力,悠久的歷史和人文底蘊讓人回味無窮。青州古城是一顆文化明珠,其價值和意義不僅體現在歷史文化上,更體現在傳承和傳遞的精神層面上。作為游客,我深深感受到了青州古城的獨特魅力,也更加珍視自己身處的這個歷史文化古城。未來,我還將回到這座古城,再次品味那份獨特的歷史和文化。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十三
期盼已久的假期終于到來啦!我們全家來到了青州古城,開啟了難忘的玩轉古城之旅。走進古城,這里早已人山人海,古香古色的建筑令人著迷。
我們首先來到了古城的南大門,又叫阜財門。城墻有12米高,6米厚,13華里長,上面掛滿了紅紅的燈籠,透出了濃濃的古風典韻,置身其中,我們仿佛來到了昔日的古城。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走了進來,兩邊是各式各樣的小屋,里面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店主們不停地叫賣著,吸引了眾多的游客。我忍不住這家瞅瞅,那家看看。里面的街巷非常多,我們只能順著主街往前走。一家絲綢店吸引了我,店里各種各樣的絲綢制品太漂亮了!爸爸告訴我,在古代西漢時期,我國就開辟了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西方的重要商道,世界各地的人們,因為認識絲綢才認識了中國。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偶園,那里鮮花朵朵,開滿了整個園子,就像古代的御花園,古老的建筑群、各式各樣的'假山、參天的古柏、小橋流水置身其中,讓人心曠神怡!我們坐在樹下,吃著冰淇淋,欣賞著美景,特別開心。
徜徉園中,不知不覺已過了好幾個小時,我買了喜歡的簪子、扇子,弟弟買了最喜歡的皮卡丘面具,我們還嘗遍了各式各樣的美味,真是精彩的一天!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十四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也是一個旅游的好地方,我們看看下面的青州古城區。
導游詞。
吧!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1986年由原益都縣撤縣設市。總面積1569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轄4個街道、8個鎮。人口90萬。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7項,是山東30強、全國百強之一。
青州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志博物館,成立于1959年。1984年建設新館,占地40畝,建筑面積120xx平方米,為仿古式民族建筑群。青州博物館是中國建館最早的博物館之一,收藏各類文物2萬余件。海內外孤本--明萬歷青州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填補了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東漢大型出廓“宜子孫”玉璧為目前僅見的有字漢璧;青州龍興寺石刻佛教造像群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數量之大、雕工之精、貼金彩繪保存之好為中國文物考古所罕見。陳列方式以精品化、專題化為原則,運用先進的藝術手段,推出了簡史陳列、陶瓷器、玉器、青銅器、書畫、古貨幣、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個專題陳列廳。展覽融實物、照片、模型、圖表、文字、講解為一體,并配以光、聲等特殊效果,使您盡可領略青州璀璨的歷史風采。
青州還有一個旅游勝地--云門山。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云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云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于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云門”,或稱“云門仙境”。古“青州八景”稱之為“云門拱壁”濰坊青州古城導游詞濰坊青州古城導游詞。登臨山巔,便可飽覽“駝嶺千尋”、“劈峰夕照”和“三山聯翠,障城如畫”的壯麗景觀。
青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積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根據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境內北辛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遺址有270多處。大禹治水劃九州,青州為九州之一。被公認為科學價值很高的我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古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諸州中就有青州,稱青州"東北據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并注釋說:"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呂氏春秋》稱青州為"東方之州"。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青州迭為名城重鎮,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山東境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四百多年之久。西漢元封五年,設青州刺史部,是全國13刺史部之一,治所廣縣城(今城西1華里處),轄5郡4國100多縣。魏晉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轄9郡47縣,期間公元399年-410年作為南燕國國都,慕容德成為山東境內的唯一一個皇帝。隋置青州總管府,轄4郡36縣。唐仍先后置青州總管府、都督府,轄8州49縣,中唐及五代設平盧淄青節鎮,轄15州。北宋初設京東路,轄26府、州、軍、89縣,熙寧七年設京東東路,轄1府7州36縣。金設山東東路,轄2府11州53縣83鎮。元初設益都行省,后設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轄3路12州44縣。明初設山東行中書省,轄6府15州89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移治歷城。此后,明中后期及清代一直作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隨著歷史的變革不斷變遷,漢設廣縣城,現瀑水澗以西。公元311年(晉永嘉五年)建廣固城,經六次大攻堅戰,至410年夷為平地。東晉滅南燕后,另筑東陽城(西至現海軍402醫院,南至南陽河,東至城關醫院,北至堯王山路)。北魏孝明帝筑南陽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里,其規模比濟南高3尺長1里。
青州地處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優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東扼半島,南控沂蒙,北望渤海,為歷代軍事重鎮。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員兼顧軍事,唐五代時期青州是平盧節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設鎮海軍,北宋在此設京東東路安撫使,金代設山東東西路統軍使,元設益都帥府、元帥府,明設山東都衛、都指揮使司,清設山東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駐防城。1948年3月-1949年4月,華東局駐青州。由于青州具有顯要的地位,歷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較多濰坊青州古城導游詞導游。漢代封召歐為廣侯傳五世,封劉便為廣侯傳三世,元封邁努為忠靖王、益王,明封齊王、漢王、衡王。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十五
各位團友:
青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積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根據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境內北辛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遺址有270多處。大禹治水劃九州,青州為九州之一。被公認為科學價值很高的我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古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諸州中就有青州,稱青州"東北據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并注釋說:"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呂氏春秋》稱青州為"東方之州"。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青州迭為名城重鎮,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山東境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四百多年之久。西漢元封五年,設青州刺史部,是全國13刺史部之一,治所廣縣城(今城西1華里處),轄5郡4國100多縣。魏晉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轄9郡47縣,期間公元399年-410年作為南燕國國都,慕容德成為山東境內的唯一一個皇帝。隋置青州總管府,轄4郡36縣。唐仍先后置青州總管府、都督府,轄8州49縣,中唐及五代設平盧淄青節鎮,轄15州。北宋初設京東路,轄26府、州、軍、89縣,熙寧七年設京東東路,轄1府7州36縣。
金設山東東路,轄2府11州53縣83鎮。元初設益都行省,后設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轄3路12州44縣。明初設山東行中書省,轄6府15州89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移治歷城。此后,明中后期及清代一直作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隨著歷史的變革不斷變遷,漢設廣縣城,現瀑水澗以西。公元311年(晉永嘉五年)建廣固城,經六次大攻堅戰,至410年夷為平地。東晉滅南燕后,另筑東陽城(西至現海軍402醫院,南至南陽河,東至城關醫院,北至堯王山路)。北魏孝明帝筑南陽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里,其規模比濟南高3尺長1里。
青州地處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優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東扼半島,南控沂蒙,北望渤海,為歷代軍事重鎮。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員兼顧軍事,唐五代時期青州是平盧節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設鎮海軍,北宋在此設京東東路安撫使,金代設山東東西路統軍使,元設益都帥府、元帥府,明設山東都衛、都指揮使司,清設山東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駐防城。1948年3月-1949年4月,華東局駐青州。由于青州具有顯要的地位,歷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較多濰坊青州古城導游詞導游。漢代封召歐為廣侯傳五世,封劉便為廣侯傳三世,元封邁努為忠靖王、益王,明封齊王、漢王、衡王。
青州因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為齊魯境內的佛教中心,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漢地最早的地區之一。這里擁有凈土宗、禪宗、密宗等多種佛教宗派,并留下了大量的珍貴遺跡。尤其是許多佛教遺存的發現和修復,以及大量佛學研究論文和專著的相繼問世,為青州的佛教文化營構了較高層面的內涵。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十六
各位旅客:
大家好!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1986年由原益都縣撤縣設市。總面積1569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轄4個街道、8個鎮。人口90萬。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7項,是山東30強、全國百強之一。
青州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志博物館,成立于1959年。1984年建設新館,占地40畝,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為仿古式民族建筑群。青州博物館是中國建館最早的博物館之一,收藏各類文物2萬余件。海內外孤本--明萬歷青州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填補了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東漢大型出廓“宜子孫”玉璧為目前僅見的有字漢璧;青州龍興寺石刻佛教造像群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數量之大、雕工之精、貼金彩繪保存之好為中國文物考古所罕見。陳列方式以精品化、專題化為原則,運用先進的藝術手段,推出了簡史陳列、陶瓷器、玉器、青銅器、書畫、古貨幣、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個專題陳列廳。展覽融實物、照片、模型、圖表、文字、講解為一體,并配以光、聲等特殊效果,使您盡可領略青州璀璨的歷史風采。
青州還有一個旅游勝地--云門山。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云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云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于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云門”,或稱“云門仙境”。古“青州八景”稱之為“云門拱壁”濰坊青州古城導游詞濰坊青州古城導游詞。登臨山巔,便可飽覽“駝嶺千尋”、“劈峰夕照”和“三山聯翠,障城如畫”的壯麗景觀。
謝謝大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十七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青州黃花溪正門。黃驊溪風景區位于古齊國都城臨淄的東部,青州的西南部。這里還有廬山殘存的血脈,要做坤靈氣。經過幾十年的風雨變遷,黃驊溪形成了。這是第一個景點的正門,叫做“天王門”。大門寬50m,高20m。全部采用混凝土澆筑仿石工藝,造型簡單,四柱三跨。水沿著巨石層向兩邊的峭壁落下,氣勢磅礴的“黃河之水如何移出天外”。四根石柱象征佛教四大守護神——四大天王,有天時之意。
黃驊溪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山谷”,有花溪家族、三河瀑布、獅子山、飛瀑橋、三合峽、女兒泉、黃驊谷、梵音湖、桑林、葫蘆崖、羅漢嶺、無塵世界、田童天梯、飛瀑迎賓等幾十個景點。
億萬年前的造山運動,使濰坊西南山區變得壯麗而美麗。太和山是山東省青州市西南山區的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總開發面積20平方公里。是集森林景觀、地貌景觀、宗教文化、會議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區。太和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主要由黃驊溪探險區、太和山文化體驗區和仁和川休閑服務區三部分組成。
黃驊溪旅游區是太和山風景區的主要旅游區。12公里長的峽谷匯聚了景觀的精華,被譽為“世界大峽谷”。峽谷分為六個景觀區:袁琪森林、逍遙津、普渡洲、覺吾山、黃花坡和牛頭山。山谷掛著月亮,丫蛋反射著太陽,瀑布被看見,大海被聽見,天空被擊鼓,梵語花朵被照亮。
進入山門,游客觀光巴士可以參觀景區2公里的導游區,沿途有懸崖、怪石和懸崖,如人臉,或牛頭,各種各樣。古松·邱智倒掛在小溪的兩岸,黃綠相間,相映成趣,點綴著青石庭院,形成一幅神奇的畫卷。
三瀑,意為地支在天干地支中的三局,是健康、繁榮和墳墓的結合體。三位一體局化財為榮。三河局的官員都是春風得意,春風得意。三合局把印刷術變成了印刷術的繁榮,更有利于文化、教育和學者的途徑。
三個形狀各異的瀑布隨機出現,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三河瀑布、水幕瀑布和歡樂瀑布從懸崖上沖下來。瀑布如千軍萬馬,氣勢磅礴地層層沖下。
普渡橋是一座木橋,長約10米,橋面離水面約1.6米高,便于游船從橋下通過。過橋是逍遙津的一個景點。
回頭看看袁琪廣場、知心閣、三河瀑布。這個場景叫做:知心觀瀑。
受傷的年輕人。從此他們在這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成為了美談,成為了當地未婚女孩的對象。據說喝了《女兒的春天》里的水,你會遇到一個好的婚姻,會像“黃花”姑娘一樣得到一個好的家。
三峽:峽谷中的道路是天然的石頭路或實木棧道。有時它們是又大又干凈的石頭表面,讓人想躺著睡覺。有時它們是整齊的石階。走在他們身上不禁會想古代的祖先是不是路過這里。
峽谷可以走一圈。當我們到了這里,我們可以以同樣的方式轉身。
這次旅游到了,謝謝!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十八
我們首先來到了古城的南大門,又叫阜財門。城墻有12米高,6米厚,13華里長,上面掛滿了紅紅的燈籠,透出了濃濃的古風典韻,置身其中,我們仿佛來到了昔日的古城。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走了進來,兩邊是各式各樣的小屋,里面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店主們不停地叫賣著,吸引了眾多的游客。我忍不住這家瞅瞅,那家看看。里面的街巷非常多,我們只能順著主街往前走。一家絲綢店吸引了我,店里各種各樣的絲綢制品太漂亮了!爸爸告訴我,在古代西漢時期,我國就開辟了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西方的重要商道,世界各地的人們,因為認識絲綢才認識了中國。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偶園,那里鮮花朵朵,開滿了整個園子,就像古代的御花園,古老的建筑群、各式各樣的假山、參天的古柏、小橋流水……置身其中,讓人心曠神怡!我們坐在樹下,吃著冰淇淋,欣賞著美景,特別開心。
徜徉園中,不知不覺已過了好幾個小時,我買了喜歡的簪子、扇子,弟弟買了最喜歡的皮卡丘面具,我們還嘗遍了各式各樣的美味,真是精彩的一天!
游青州古城范文(19篇)篇十九
作為一位杰出的導游,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導游詞,導游詞由引言、主體和結語三部分構成。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青州古城區導游詞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貴賓,您已經來到古城青州。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的領導及全體工作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在這里,我先介紹一下青州的概況。
這里先解釋一下“青州”這一地名。眾所周知,大禹治水時期,把全國分為九個區域讓人居住,九個區域就是“九州”,九州也就成為中國的代名詞。過去,中央電視臺有個欄目,就叫“九州方圓”,青州即為九州之一。
為什么叫青州呢?青州,即為東方之州。按照古人的五行觀念,它地處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東,動也,陽氣動物,于時為春。”晉朝王隱說:“東方少陽,其色青,其氣清,歲之首,事之始,故以青名也。”所以,在古人的理念中,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氣清色綠,萬物茂盛,生機盎然,是一年的春天,事物的發端。由此可見,青州是一個包含無限發展生機和希望的美麗家園。
正因為如此,歷代文人墨客贊美青州的詩文不勝枚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曾有詩句:“面山負海古諸侯,信美東方第一州。”青州西踞泰山,東瞰大海,沃野千里,自古繁華。所以,青州憑借她的美麗,享有“東方第一州”的稱號。
各位游客,我再介紹一下青州的現狀。今天的青州市,位于山東省中部,西部與淄博市毗連,北端與東營市接壤,東部分別與壽光市、昌樂縣為鄰,南部緊靠臨朐縣。全市面積1569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9個鎮;人口90萬,其中有回、滿等少數民族2萬多人。它的經濟規模比較大,200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20億元,財稅總收入超過2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萬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千元,城鄉居民儲蓄130億元。
青州市處于魯中山區和魯北平原交接部位,呈現多姿多彩的地貌特征,展示壯觀秀美的亮麗身影。西南部為峰巒疊嶂的山區,占全市面積的接近一半。主要山峰有30余座,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其中云門山、駝山、玲瓏山、仰天山、唐賽兒寨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這片山區多為石灰巖質,喀斯特溶巖地貌特征顯著。可以想象,這里曾經是浩瀚的大海,因為劇烈的地質運動,深藏海底的巖層斷裂隆起,才形成了一座座山丘。遠古時期,這里的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豐厚,處處蒼翠欲滴,是巖穴時期青州先民的理想棲息地。
東北部為平原地區,土地肥沃,土層深厚,土質好,墾植歷史久,熟化程度高,物理性狀好,適種多種作物,是歷史上最早農業開發的地域。古人稱“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土方二千,戶余十萬,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青州北部平原正處在“青齊沃壤”的中心部位,從先秦到魏晉時期,這里是中國大地最為富庶的地區。
流經和發源青州市的河流眾多,主要有彌河、淄河、南陽河、北陽河等。淄河、彌河為主干流。如果把青州市看作一頂轎子,那么,這兩條干流就像抬轎的轎桿,分置左右。兩河是青州的母親河,哺育了青州燦爛的歷史文化。
青州城區坐落于山區與平原的結合部,西郊與南郊群山聯翠,障城如畫;東郊與北郊綠野蔥蘢,擁城似錦。城區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建成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30萬。它是國家級的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國知名的優秀旅游城市。今天的青州城區,已經成為一個經濟繁榮、文化先進、環境優美、功能齊全、具備最佳人居環境的新興城市。
青州城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說它古老,因為它已經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在這里先后存在過廣縣城、廣固城、東陽城、南陽城、旗兵城5座城池,千余年間是山東東部的政治中心、軍事重鎮、交通樞紐。現在保存比較好的是南陽城,這座古城處于青州中心位置,從高處望去,蜿蜒曲折的城墻所勾畫的輪廓很象一頭雄健的牛臥在那里,所以人們稱這座城為“臥牛城”。很久以來,不知何人立下規矩:賣豆腐的不準在城里敲梆子,怕驚動了“牛”,直到今天,當地人賣豆腐一進城區,他們會自動收起梆子,改為沿街叫賣了。
青州是歷史之城,文化之城。范公亭路和十里古街,依然青石板路面,古色古香。許多建筑飛檐畫壁,金碧輝煌,亭臺閣榭,粉壁花墻,在綠樹掩映之中,分外妖嬈。城區有眾多的園林,范公甘泉、偶園假山、松林書院、萬年古橋、衡王石坊、真教古寺、天主教堂等等,隨處可以領略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風情。
說它年輕,是因為自從中華民國以后,青州這一名稱就消失了,這里只存在益都縣。直到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益都縣,建立青州市,到現在只有20余年歷史。但是,20多年來,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這座城市快速發展,突飛猛進,到處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青州是一座春天之城,綠色之城。滿城春色滿城綠,翠蔭流溢一城花。南陽河猶如一條綠色飄帶,穿城而過,河濱楊柳飄揚,綠地如茵,翠竹環繞,流水潺潺。城區街道兩側的梧桐、國槐、雪松,綠蔭如傘的山楂樹,枝干如盆景的柿子樹,構成一條條綠色長廊。每當舉辦花博會,青州到處是花的世界,樹的海洋。青州又是一座商貿之城,現代之城。新城區現代化建筑鱗次櫛比,各類市場星羅棋布,車水馬龍,工廠密集,交通發達,商客云集,人流興旺,物流暢達。
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青州的歷史。青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從西漢設立青州刺史部,到明初的山東省會,歷經1500年,青州城一直作為青州、北海郡、平盧淄青鎮、京東路、益都行省、山東行省等國家一級政區和一級軍區的駐所,相當于今天的省會。
西漢時期,漢武帝設立青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管轄范圍很大,轄10個郡國,領93縣,區域相當于今山東省的魯北和膠東地區。兩漢時期的青州是全國最為富庶的地區,農業發達,商業繁盛,是全國的糧倉,絲綢之路的源頭。其地位相當于今天的長江三角洲。漢武帝劉徹曾數次巡查青州,并在青州以北的巨洋淀躬身事耕。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大地陷入腥風血雨的混戰之中。公元311年,大將曹嶷占領青州,筑廣固城。廣固城易守難攻,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此后的200年間,發生過20多次慘烈的戰爭,15次易主。伴隨著民族爭戰,也帶來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公元399年,鮮卑貴族慕容德在青州廣固城建國稱帝,史稱“南燕”。南燕國國祚衰薄,只延續了12年,但卻使青州成為齊魯大地歷史上唯一有人稱帝的地方。
隋唐時期,青州又稱北海郡,設青州都督府,其軍事重鎮的地位更加突出。公元755年,風流皇帝唐玄宗享樂誤國,導致“安史之亂”,青州成為平叛的最前線。高麗人李正己從遼東帶平盧兵將跨海來到青州,抵御叛軍。從此,亂世梟雄李正己父子割據青州50年,與朝廷分庭抗禮。他占有15個州的地盤,地跨今天的山東、河南、江蘇,“擁兵十萬,雄據東方,鄰藩皆畏之”。朝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平定。此后,任命名將薛仁貴的孫子薛嵩鎮守青州。
宋太祖趙匡胤一條軍棍打300軍州,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京師汴梁以東設京東路,設安撫使,治所設在青州,管轄20個州軍、81縣,范圍包括今山東全部和河南、安徽、江蘇的一部分。青州知州大多兼任京東路安撫使的要職。青州地控要津,朝廷所任官員多為知名人物。如大名鼎鼎的開國元勛曹彬、朝廷重臣富弼、耿直名相寇準、“憂樂關天下”的范仲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連中三元的王曾、招安宋江的張叔夜等,都曾居官青州。著名文學家李清照也屏居青州20年,“婉約派”詞作傳頌千古。
明朝初年,青州古城仍為山東省省會。1376年,朝廷將山東布政使司從青州府移治到濟南府。從此,青州作為山東地區政治中心的地位宣告結束。明朝設立青州府,轄3州16縣,管轄從東營渤海到日照黃海的廣大區域。青州府雖為二級政區,但處于山東東部的樞紐位置,被稱為兩京通衢,海岱都會,依然是歷史人物風云際會的重要場所。
青州上下五千年,猶如一幅斑駁燦爛的歷史畫卷,濃縮了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下面,我再介紹一下青州的文化底蘊。
古代青州是東夷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上世紀70年代,在青州市東夏鎮桃園村發掘出了7塊陶片。據考證,這是新石器早期北辛文化的遺物,7000年前的東夷先民已經定居在青州的沃野膏壤。東夷部族崇拜太陽,以鳳鳥為圖騰。青州出土的大量彩陶文物,傳遞著東夷文化的最早信息。而且,青州仍保留著東夷先民活動的遺蹤。有堯巡獵的堯王山,許由、伯益隱居的萁山,逄伯陵命名的逄山。蘇埠屯商墓是全國除安陽之外最大的商墓,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兩件大型銅鉞,器身透雕作“饕餮”紋,張口怒目,刻有“亞丑“字樣的銘文。
青州自古教育發達,精英薈萃,人才輩出,成為全國聞名的進士狀元故里、文人向往之地、名士屏居之鄉。從隋朝科舉取士到清朝末年,青州市境內考中的進士位居山東之首,有姓名可考的就有155人,其中包括6個狀元。現存于青州博物館的趙秉忠狀元卷,是明朝之前全國唯存的孤本,堪稱國寶。它全卷21折,長3.46米,全文2460字,以“實政”和“實心”,精辟闡述了改善吏治、興國安邦的治國之策,代表了儒家文化在青州的深厚底蘊。
青州是中國最早的佛教文化傳播地之一。從魏晉開始,佛教寺院在青州一地大量發展,達200余處。千年古剎龍興寺被稱為“東方之甲寺”,唐代書法家李邕為其題寫寺名。其遺址出土的400余尊佛造像,被評為20世紀全國百項考古重大發現。駝山有中國東部最大的佛教造像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有大小石窟5座,石佛造像638尊。大者高逾7米,小者不過方寸,造型精美奇特,雕刻流暢細膩。云門山精美的造像被梁啟超之子、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評價為唐代的“開皇中之最精品”。由2600米連續9個山頭組成的山體大佛,被認定為中國佛教史上的第三大奇跡。巨佛鼻梁修長,眼窩深陷,隨著不同角度觀察,雙唇呈現開、合變化,仿佛在誦經參禪。
元朝之后,佛教沉寂,道教在青州崛起。就藩青州的衡王是道教的大力倡導者。他在云門山、駝山修復碧霞宮、昊天宮,鐫刻巨壽,開辟陳摶洞,造馬丹陽浮雕。道教文化尊崇一時。鐫刻于懸崖上的巨壽,整個大字通高7.5米,寬3.7米,僅壽字下面的寸字就高2.3米,所以在當地有“人無寸高”的戲語。青州城東南圣水峪中的修真宮,有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美麗傳說。道觀面南鄰水,門前有千年古槐,玉皇殿內供有“皇帝萬歲萬萬歲”的牌位。
元代之后,青州形成回族聚居地,伊斯蘭文化扎根這座古城。位于回族聚住區東關的真教寺,始建于公元1302年,是全國僅存的元代三大真教寺。經歷代修葺,規模不斷擴大。它融匯了中外建筑之精華,既有中國宮殿式建筑的特色,又明顯地帶有阿拉伯式的建筑風格。
19世紀中葉,西風東漸,青州地處山東要津,成為東西方文化碰撞、浸滲的中心。青州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就是這一交融的見證。
悠久的歷史,給青州留下了瑰麗的文化遺存,猶如時光播撒的一路珠璣,昔日輝煌,今又流芳,都足以使今人領略古代青州的卓越豐姿。青州的旅游事業,也緊緊圍繞歷史文化底蘊,創建自己的獨特品牌。當前,青州旅游資源從總體格局上可以概括為:一個品牌,四大片區。一個品牌就是“佛國壽山、古州福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四大片區,即:以云門山、駝山、和在建的龍興寺為主體的“佛國壽山”文化旅游區;以博物館、范公亭公園、明清古街為主體的“古州福地”旅游區;以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主體的“山地森林”休閑度假旅游區;以黃樓花卉基地、彌河水系為主體的“農家樂”旅游區。在這些旅游區及其周圍,青州開發了50多處觀賞、休閑景觀,主要的有:郊區的云門仙境、摩崖大壽、駝嶺千尋、石窟造像、山體大佛、玲瓏秀色、古剎佛光、仰天秋月、天槽林壑、靈澤奇洞、黃樓花卉等,城區的范公甘泉、清照歸來、松林書院、偶園假山、真教古寺、萬年古橋、十里古街等,還有博物館的龍興寺造像、趙秉忠狀元卷、宜子孫玉璧等珍貴文物。
我們今后將陸續安排參觀上述景點。預祝大家在青州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開心。